第04课 顶碗少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顶碗少年
我的感悟
仿写训练
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可以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形象地表现出 事物的特点,也更利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我来仿写
答案示例:那一摞碗仿佛刚睡醒的人儿,伸展着慵懒的腰肢
儿,左摇右摆。
语言积累
们 目不转睛地盯着艺术家们的一举一动,没有丝毫的 喧哗 和躁动, 完全 陶醉 在艺术家们营造的紧张而欢乐的氛围中。
3.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作者采用 回忆 的方式,详细描写了顶碗少
年三次 表演 的过程,说明了这是一场 惊心动魄 的杂
技表演,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怕 挫折 、承受 压力 、 敢于 拼搏 的精神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 人生 的
课内
抚摩 索性 附和 喧哗 萦绕 哲理 惊羡 忽而 陶醉 歉疚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目不转睛 惊心动魄 不慌不忙
形容神态慌 惊慌失措 张的词语
手足无措
慌手慌脚 惶惶不安
手忙脚乱 镇定自若 从容不迫 泰然自若 处之泰然
课外 形容神态镇 定的词语
稳如泰山
谢谢!
顶碗少年
不畏艰难百折不挠
努力拼搏成就不凡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
验,但是,只有敢于挑战困难、努力拼搏的人,才能 取得最后的胜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顶碗少年 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吧!
一、初读感知
1.背景资料
顶碗中国传统杂技节目。演员头部顶一摞瓷碗,表演劈叉、
金鸡独立、别元宝、倒立等技巧动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 展了对手顶碗、软腰顶碗、高梯顶碗、四人造型顶碗等形式。
①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这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表情、动作的描写,既表现 了顶碗少年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也体现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 勇气。 ②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描写的少年第二次表演失利后的反映,“呆呆”反映出少年的 不知所措,“脸上全是汗珠”反映出少年的惊慌和尴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顶碗少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表达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正面描写的作用,学习细致的正面描写表现少年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
(初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巩固初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1、从课文里挑选自己认为需要掌握默写的二十个词语,默写在家默本上。
家长签名。
2、朗读课文至少一遍。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解释课文为什么取名为“顶碗少年”,写在书上课题旁边。
二、导入(介绍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赵丽宏,增加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其他文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爱好。
5分钟)1、谁能上来写一写《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出处?2、有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赵丽宏?(赵丽宏,1951年生,比老师大19岁,比你们大58岁左右,上海崇明人。
他也是我们常说起的“老三届”中的一员。
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
1978年,恢复高考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
现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他在新浪网上有个人博客。
三、新课初读。
(初次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的事件、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说课稿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说课稿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顶碗少年》是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一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非常吸引学生,老师在进展说课稿设计时要注意利用课文这一点。
WTT在此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说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说课稿1【说教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文章。
这组课文的主题是感悟生活。
顶碗少年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非常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拟容易;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
文章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3.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目的2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目的3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程序本课拟一课时教完,全文教学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初读感知,疏理文脉--自读交流文章内容1、首先让学生默读文章,按照少年表演成功与否用概括的语言完成下面表格。
次数顶碗少年表现观众反响1 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场。
惊呆了2 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也附和着喊起来。
3 终于把碗稳住了,表演成功了。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2、根据表格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疏理文脉。
然后问学生从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坚持就是成功,下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在自读的根底上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因为新课标中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才能。
二、角色体验,再现场景--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一)前两次表演,这两次的描写虽然扣人心弦,人物的表情及动作作者描写的淋漓尽致,因为是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读才能,所以这一局部让学生自读自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顶碗少年|人教新课标版
朗读第一部分(1)
思考: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感悟入 笔,提起全文,自然地转入对往事 的叙述。
自由读第二部分(2—7) 思考:1.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怎样
做的?最后怎样了?
2.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 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 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
什么能这样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吗?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 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 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 写下来。
4.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观 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句子解析
①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 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 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学习第三部分(8)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 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每每想起 ,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 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从中 受到的启示,耐人寻味。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 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的理解,能结 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大震动,留下深刻感受。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 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文章简介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 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 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 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 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 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 微的激动……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PPT-课件
zuò wú xū xí bù zhī suǒ cuò ( 座无虚席 ) ( 不知所措 )
qǐ dí ( 启迪)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 我常常会想起这位( 顶碗)少,年想起 ( 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 总会( 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
( 顶碗少年),当时年龄 ( 和我相仿 )。我想,他现在一定早 已是( 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 )。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
yōu yǎ cí wǎn jīng xiàn ( 优雅 ) ( 瓷碗 )( 惊羡 )
qiàn jiù ( 歉疚 )
fēng dù ( 风度)
yīng jùn dǎo luàn
jiān jiǎ
( 英俊 ) ( 捣乱 ) ( 肩胛 )
yáo hàn
tuí sàng
( 摇撼 ) ( 颓丧 )
mí wǎng miǎo máng pīn bó jīng xīn dòng pò ( 迷惘 ) ( 渺茫 ) ( 拼搏 ) ( 惊心动魄 )
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的人生和艺
术之路上退却或者颓丧 )。他是
( 一个强者 )。当我( 迷惘 )、
( 消沉 ),觉得( 前途渺茫 )的时候,
那( 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
便会(
突然在我的耳畔)响。起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 )。只 有( 敢于拼搏的人),才( 可能取得成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PPT课件
2020年10月5日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10月10日
9
2020年10月5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020年10月5日
5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 我常常会想起这位( 顶碗)少,年想起 ( 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 总会( 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
( 顶碗少年),当时年龄 ( 和我相仿 )。我想,他现在一定早 已是( 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 )。
2020年10月5日
yáo hàn ( 摇撼 )
tuí sàng ( 颓丧 )
3
mí wǎng miǎo máng pīn bó jīng xīn dòng pò ( 迷惘 ) ( 渺茫 ) ( 拼搏 ) ( 惊心动魄 )
zuò wú xū xí bù zhī suǒ cuò ( 座无虚席 ) ( 不知所措 )
qǐ dí ( 启迪)
2020年10月5日
1
2020年10月5日
2
yōu yǎ cí wǎn jīng xiàn ( 优雅 ) ( 瓷碗 )( 惊羡 )
qiàn jiù ( 歉疚 )
fēng dù ( 风度)
yīng jùn dǎo luàn
jiān jiǎ
( 英俊 ) ( 捣乱 ) ( 肩胛 )
2020年10月5日
6
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的人生和艺
术之路上退却或者颓丧 )。他是
( 一个强者 )。当我( 迷惘 )、
( 消沉 ),觉得( 前途渺茫 )的时候,
那( 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
便会(
突然在我的耳畔)响。起
2020年10月5日
7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 )。只 有( 敢于拼搏的人),才( 可能取得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
碗少年课文
《顶碗少年》
一天放学后,小明打开书包,拿出一本绘本。
这本绘本的封面上,有个名叫“顶碗少年”的小男孩,他头上戴着个白色的球帽,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小明一边读,一边陶醉在绘本的故事中。
绘本里说,这个名叫顶碗少年的小男孩,生
活在一个小村庄里。
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来没有为此而沮丧过。
顶碗少年非常喜欢运动,尤其是小球类比赛。
他是一个足球队的队长,每次比赛都能
为球队带来胜利。
他和队友们一起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球技。
绘本里还说,顶碗少年的碗技也非常了得。
他可以把碗顶在头上一直站着,而且还可
以做出各种花样。
他用自己的碗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家都纷纷夸奖他的确了不起。
有一天,顶碗少年的班主任组织了一次奇特的比赛。
比赛规则是,每人用碗顶住球,
尽量多地走远。
谁能走得最远,谁就是胜利者。
顶碗少年看到比赛规则后,眼前一亮,觉得自己一定能胜出。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纷纷用碗顶住球,开始走远。
顶碗少年集中精神,使出浑身解数,他的碗技不仅稳定,而且非常出色。
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其他同学,走向了胜利。
最终,他以惊人的成绩夺得了第一名。
小明读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也立志要像顶碗少年一样,努力提高自己的
能力,并且永不言弃,一直追逐自己的梦想。
小明合上了绘本,把它小心地放回书包。
他决定,明天起他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向顶碗少年看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顶碗少年》教案(一)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A、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检查自学情况(词语,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么深。
那么究竟是哪些语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1)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从哪里看出来?结合“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 这些词语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语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语言)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课 顶碗少年|人教新课标 (1) (共16张PPT)
❖ ③第三次顶碗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 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 把碗稳住了。”
❖ ④尽管顶碗少年前两次的表演失败了,可是他没有被 失败吓倒,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从“全场响起了暴风 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 彩的,成功的。
❖ ③从少年表演失误后的表现看出来――第一次:“顶碗的少年歉 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台上,顶碗 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镇静 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总结:
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 没有一次成功,的确并不精彩;
❖ 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两次的顶碗表演时,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头顶上的碗
两次掉下来摔碎了――“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 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 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 来。”
❖ ②从观众的反应看出――“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 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观众对少年表 演中出现的两次失误不满意。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应该是一次就 成功,而不应该是第三次。
第二次表演
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 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神态描写。 “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 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 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跃 然纸上。 (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
观众的反应(侧面描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4顶碗少年(共22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 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座无虚席 优雅 摇撼
萦绕于心 英俊 歉疚
摇摇晃晃 萦绕 鞠躬 肩甲 陶醉
惊心动魄 惊羡 歉疚
bǐng ( 屏住气 屏 píng ( 屏风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座无虚席: 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惊羡: 惊讶羡慕。 歉疚: 觉得对不起人而惭愧不安。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陶醉: 忘我地沉浸于某种情境中。
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作者简介
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中国著名散文家、诗人,也是民进中 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1979年8月9 日-1983年10月28日任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是专业作家,中国
政协委员。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
终于把碗稳住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成功的理由: 尽管顶碗少年前两次表演失败,可是他没有被失败吓倒, 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认为顶碗少年表演的不够精彩的,不很成功的理由: 理由一: 少年前两次顶碗表演时,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头顶上的碗两次掉下来摔坏了——“在一个 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3篇PEP sixth grade volume 2 Chinese lesson 4 "dingwan youth" te aching plan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顶碗少年范文(标准版)2、篇章2:顶碗少年模板通用版3、篇章3:顶碗少年范文(通用版)篇章1:顶碗少年范文(标准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表达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正面描写的作用,学习细致的正面描写表现少年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
(初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巩固初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1、从课文里挑选自己认为需要掌握默写的二十个词语,默写在家默本上。
家长签名。
2、朗读课文至少一遍。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解释课文为什么取名为“顶碗少年”,写在书上课题旁边。
二、导入(介绍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赵丽宏,增加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其他文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爱好。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课顶碗少年PPT课件
zuò wú xū xí bù zhī suǒ cuò ( 座无虚席 ) ( 不知所措 )
qǐ dí ( 启迪)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 我常常会想起这位( 顶碗)少,年想起 ( 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 总会( 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
( 顶碗少年),当时年龄 ( 和我相仿 )。我想,他现在一定早 已是( 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 )。
பைடு நூலகம்
7, 20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 21/5/72 021/5/7 Friday , May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5/720 21/5/72 021/5/7 5/7/202 1 12:23:32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 1/5/720 21/5/72 021/5/7 May -217-May -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5/72021 /5/7202 1/5/7Fr iday , May 07,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5/72021/5/7202 1/5/720 21/5/75/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5月 7日星 期五202 1/5/720 21/5/72 021/5/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5月20 21/5/72 021/5/7 2021/5/75/7/20 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5/72021 /5/7May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5/720 21/5/72 021/5/7 2021/5/7
人教版小学语文《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顶碗少年》课文原文及赏析《顶碗少年》原文:在上海的一次杂技表演中,一位英俊的少年登场了。
他头上顶着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身子轻轻摇晃,显得那么轻松自如。
音乐响起,他一边舞蹈,一边顶着那摞碗,动作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
突然,他头上的一只碗摇摇欲坠,观众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地摆动身体,那只碗又稳稳地回到了他的头顶。
观众们松了一口气,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然而,意外再次发生,他头上的另一只碗也滑落下来。
这一次,观众们的掌声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
那位少年显然有些慌乱,但他没有放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重新开始了他的表演。
音乐再次响起,他舞动的身体更加有力,那只失落的碗被他稳稳地顶在了头顶。
最后,他成功地完成了表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顶碗少年》赏析:《顶碗少年》是一篇描绘勇气、毅力和坚韧精神的课文。
文章通过描述一位顶碗少年在杂技表演中的经历,展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决心。
首先,作者通过对少年表演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和优雅的气质。
他的动作千变万化,轻松自如,使读者对他的技艺赞叹不已。
然而,当意外发生,碗从他的头顶滑落时,文章的情节发生了转折。
这个情节设计巧妙地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悬念,同时也为展现少年的坚韧精神埋下了伏笔。
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少年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和挑战。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表演,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少年的勇气、毅力和坚韧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顶碗少年》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它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向读者传达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和毅力的重要价值观,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
《顶碗少年》六年级课文原文
《顶碗少年》六年级课文原文《顶碗少年》六年级课文原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读书做文章;窗课,习作文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顶碗少年》六年级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yíng)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luò)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jiù)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语文知识点】顶碗少年课文原文
【语文知识点】顶碗少年课文原文《顶碗少年》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10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艰难的转身。
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部编版】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顶碗少年》PPT精品教学课件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顶碗
少年
观众
突然掉 微笑
沉着
鞠躬 不慌不忙
惊呆
又掉
呆呆 不知所措
镇静 鞠躬 喧哗
对比
晃动稳住 轻抖 稳住 掌声
他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 《玛雅之谜》等。他的散文叙写清新明丽,重视创造 诗的意境和情调,是一位有创作个性的散文作家。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章中好词好 句,思考这是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表演?
2、画出文章中少年动作、神态句子,想 一想少年经历几次失败,每一次都是如 何应对的。 3、学完本篇课文我认识到一个怎样的少 年,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 台上的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 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小组合作
• 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 败会怎么想?
“观众们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头上的碗、、、、、、眼看着身体已经转 过来了,几个性急的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 掌。”
“场子里一片喧哗。”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喊:“行了,不要再 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 喊起来。
拓展延伸
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 遇到过困难、失败,你是 怎样做的? 学习本文后有何启示 ?
使出全部 力量搏斗 或争取。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形容使人感受 很深,震动很
大。
一次杂技表演为什么说是 “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在少年的三次表演中,找出能体 现“惊心动魄的拼搏”的词句读一读。
1.描写顶碗过程的词句。 2.描写少年神态动作的词句。 3.描写观众的词句。 []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
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 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 ,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 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 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解析第4课顶碗少年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这一句总写“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中作者难以忘怀的偶然遇到的事情是指观看顶碗少年的表演。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第一部分:写作者由自己的人生感悟入笔,引发对往事的回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座无虚席”是指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座无虚席”一词说明了节目精彩的程度和观众很多,也写出了人们对杂技精彩表演的期待。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异国的旅游者”体现了观众身份的多样性。
通过描写中外观众的表现渲染当时的气氛,为少年出场设定了环境。
】【这几句话是对这次表演的场面描写。
从“座无虚席”和“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两方面写出了这样表演的非比寻常。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杂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杂技表演的热烈场面。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这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第一次具体的描写,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是怎样表现东方杂技的优美和顶碗少年的高超技艺的?答:一是通过环境烘托,轻松优雅的乐曲声烘托了少年表演的柔美动作;二是动作描写,“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与乐曲融为一体,体现了东方杂技的优美,给人以美的感受。
“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省略号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三是侧面描写,对碗的描写衬托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同时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难度极大。
】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骑”“站”“躺”“转动”“晃动”等词以及三个“一会儿”的排比的写法,说明了顶碗少年表演动作不但优美,而且难度极大。
进一步突出了表演者的技艺高超,体现出表演的精彩。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这句话预示着表演情况将发生变化。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句末的感叹号写出了对这次表演失败的无限惋惜之情。
】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惊呆”一词极为贴切地写出了顶碗少年的表演突然发生失误后,观众悬着的心受到强烈震撼时的神态,表演的结果与观众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观众的反应也与下文少年的沉着,淡定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自然段具体描述了顶碗少年那令人惊羡的表演场景,以及第一次表演失败的情景。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哪些方面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答: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顶碗少年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
从“微笑”“不失风度”还可以看出顶碗少年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又”“还是”“一只不少”说明这次表演的难度并没有降低,也写出了少年要克服的困难依然很大。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重新开始。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顶碗少年又重拾信心,观众也从紧张不安到陶醉,写出了表演的精彩。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这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第二次具体描写。
三个“又”字以及“屏住气”“目不转睛”等词语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也从侧面烘托出顶碗杂技的难度很大。
】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通过侧面描写外国观众的表现,从侧面烘托出顶碗少年的第二次表演同样扣人心弦。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又”说明第二次表演失败了。
通过再次强调表演用具,写出了作者的万般惋惜之情。
】【这一自然段写在扣人心弦的表演中,碗又一次从少年的头上掉下来,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
】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呆呆地站着”“不知所措”等语句是对顶碗少年哪些方面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这样的描写起什么作用?答:这是对顶碗少年的神态描写。
从中可以看出第二次表演的失败使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
这样的描写将顶碗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对观众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交代了观众目睹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躁动情绪,这样也加重了少年的心理负担。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这几句话是对白发老者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微笑”“抚摸”“轻轻摇了一下”“低声说”,从这些词句我们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安慰和鼓励。
“依然”表明少年的表演难度没有丝毫的降低。
】【白发老者可能会对顶碗少年说些什么?答:白发老者可能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对自己有信心。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镇静”一词表现了经历过两次失败后,少年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经受住了考验,有了勇气与信心,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镇静了下来?说明了什么?答:老者的安慰和宽容给了少年勇气和力量,使他镇静下来。
这说明少年没有被失败吓倒,经受住了失败的考验。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少年在老者的鼓励下重新树立信心,准备第三次表演。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
【夸张修辞手法和侧面描写的运用写出了观众的紧张心情已完全不同于前两次,在前两次表演失利的环境下,可以想象顶碗少年此时背负的心理压力之大。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少年第三次表演时场内的压抑、紧张气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句话是作者看了表演后发出了感叹,也是文章的题眼所在。
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答:(1)从少年前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2)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明难度极大;(3)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很大。
】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第三次描写。
】【文章三次描写少年表演顶碗的过程,为什么对第一次表演描写得很详细,而对第二次和第三次表演却只描写了最后一组难度极大动作完成的情况呢?答:因为对顶碗少年来说,表演最后的成功在于完成最后一组难度极大的动作。
第一次表演时,前面的动作描写得越详细、精彩,就越能突出后面动作的难度大。
而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表演,对顶碗少年和观众来说,前面的表演已经不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了,只有最后一组动作是否能完成才是重点,所以其他就不写了,只重点描写了最后一组难度极大的动作。
作者这样详略得当的文章结构,使文章重点更突出,主次更分明。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观众热烈的反应。
这“暴风雨般的掌声”是观众为表演成功而高兴,也是被顶碗少年的拼搏和坚持精神所打动的自然表现,既是观众送给这场精彩表演的,更是观众送给这位勇敢、执着的少年的。
】【这一自然段写少年的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
】【第二部分:详细描写了少年三次表演顶碗的惊心动魄的过程。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相照应,“不知怎的”“每每”“总会”表明这次杂技表演给作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作者的影响极大。
】【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答:省略号表达了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耐人寻味,可以读出作者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
只有拼搏过的生命才值得我们尊敬和赞叹。
】【第三部分: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主题思想】:本文采用回忆的方式,写一位少年杂技演员在表演顶碗时,失败了两次后仍不放弃努力,第三次表演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怕挫折、敢于拼搏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1、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这场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的?答:作者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顶碗的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在老者的鼓励下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少年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作者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展开描写的。
(1)抓住了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以此来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了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
2、为什么时隔二十多年,作者对这场表演念念不忘呢?答:因为这件事情使作者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那就是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能退却,而应鼓起勇气,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作者被顶碗少年坚持到底的精神所震撼,所以对这场表演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