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读后感

合集下载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医书,会不会像天书一样难啃呢?”结果,还真有点那意思。

那些文字就像一群穿着古装的小矮人,在我眼前晃悠,还不太愿意让我一下子就明白它们的意思。

但是啊,你要是真的静下心来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书简直是个宝藏。

张仲景就像一个医术界的超级侦探,把各种病症都剖析得清清楚楚。

什么伤寒啊、杂病啊,就像是一个个小怪兽,张大夫呢,拿着他的“辨证论治”这个超级武器,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我就特别佩服他那种严谨的态度。

每一个病症的描述,从症状到脉象,再到治疗方法,就像给每个病都画了一幅特别细致的画像。

就好比说,他描述一个感冒(当然在书里肯定不是这么简单说的啦),能详细到告诉你病人是怕冷还是怕热、出汗多还是少、头疼是在哪个部位,这就好比是把这个病的所有线索都摆在你面前,然后告诉你该怎么顺着这些线索去抓住病魔这个“坏蛋”。

而且里面的药方也很有趣,那些药名组合起来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配方。

比如说桂枝汤,就那么几味药,却像是一个默契的小团队,各自发挥着作用,一起努力把身体的平衡给找回来。

这就像在厨房里做菜一样,不同的调料搭配好了,就能做出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那些药搭配好了就能治好病。

我还发现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医学智慧的宝库,它的很多理念到现在都特别实用。

现在的中医很多地方还是遵循着这本书里的原则呢。

这就好比是一种古老的武功秘籍,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现代的中医们不断地从中汲取力量。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些地方实在是太深奥了,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绕来绕去的。

我经常看着看着就开始迷糊了,然后就得再倒回去重新看。

但是这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样,每克服一个难关,就有一种成就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伤寒杂病论读后感3000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伤寒杂病论读后感3000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伤寒杂病论读后感3000第一篇:伤寒杂病论学习概要《伤寒论》概要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因对祖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医圣”。

严格地说,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年,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

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

比如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

“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二、《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ren,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就是说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是它的社会背景。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

医经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

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著作。

由此可见“医经”是基础理论。

而“经方”,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

《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伤寒论》读后感(通用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寒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伤寒论》读后感篇1“想我中医,肇自炎黄。

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

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

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

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

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篇一:读《伤寒论》有感】我学《伤寒论》有感班别:姓名:学号:成绩: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

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

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

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

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

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我一开始想,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医书,会不会特别艰涩难懂啊?没想到,翻开之后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宝藏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各样病症的线索和解决方法。

你看那些病症描述,真的是超级细致。

就好比在说一个人病了的时候,不是简单说“他感冒了”这么笼统,而是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像怕冷的程度啊,出汗的情况啊,甚至是脉象是啥样的,感觉就像拿着放大镜在观察病人一样。

这让我不禁感叹,古人这观察能力简直绝了,在没有现代那些高科技仪器的情况下,全靠一双眼睛和三根手指(号脉嘛),就能把病症摸得这么透。

再说说里面的药方,那些药名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小咒语。

每一个药方都像是精心调配的魔法药水,针对不同的病症组合着不同的药材。

我在想,张仲景老爷爷(我心里就这么亲切地称呼他啦)肯定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才把这些药方确定下来的。

这就像一个大厨,经过无数次的试菜,终于调出了最美味又最有营养的菜肴。

而且这些药方不仅仅是治病,还讲究个平衡和调理,感觉就是要把身体这个小宇宙重新调整到正常的轨道上。

不过呢,这书里也有些地方让我觉得特别逗。

比如说有些药材的名字,特别拗口,读起来舌头都容易打结。

还有一些用药的方法,让我想象着古代的病人喝药的时候,皱着眉头的样子,估计那味道也不咋美妙。

从这本书里,我还看到了古人对待医学的态度,那可是相当严谨的。

不像现在有些不靠谱的“江湖郎中”,随便开点药就了事。

张仲景那可是正儿八经地在拯救生命,把每一个病症都当作一场战斗,精心布局,用他的药方这个武器来战胜病魔。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学经典,是中国古代医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之一。

读了《伤寒杂病论》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深受伤寒病的治疗方法所启发。

张仲景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症和治疗方法。

他强调“逐病而治”的原则,即根据病症的不同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我对于张仲景关于药物应用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张仲景强调了药物的剂量、配伍和应用方法。

他认为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来调整,药物的配伍应该遵循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原则,药物的应用方法应该结合病情来决定。

这让我认识到,药物的应用不仅仅是单一的给药,还需要结合病情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我对于张仲景关于饮食调节的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饮食调节在疾病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适当的饮食调节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康复。

这让我明白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饮食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机体的营养需求,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此外,我还对于张仲景论述的“治未病”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注重预防,不仅仅是在患病之后才去治疗,更应该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使我认识到,预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注重健康养生,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而言之,读完《伤寒杂病论》这本书,让我对于医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张仲景在这本书中的观点和理论仍然对现代医学具有指导意义,他的医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为医学学习者,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医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为人们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之作,它的深远影响和价值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以下是我对《伤寒杂病论》的读后感:“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这句话强调了人体五藏与五常的对应关系,指出人体内的经络、府俞等结构是阴阳之气融会贯通的通道,其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

“夫人之大病,病在藏府,人之小病,病在经络”。

这句话指出,人体疾病主要分为藏府之病和经络之病两类。

对于藏府之病,需要深入了解其病因和病理,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对于经络之病,则应该以通经活络为主,调理气血为辅。

“夫人之生,有馀则泻,不足则补。

必先和其五藏之气,乃治其经络之病”。

这句话指出,在治疗经络之病时,应该先调和人体的五藏之气,以达到气血畅通、阴阳平衡的状态。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这句话指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先从皮毛、肌肉等表面层次进行治疗,逐步深入到经脉、六腑、五藏等深层次的治疗。

“凡治病必先诊断,乃可施疗”。

这句话强调了诊断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这些经典语句不仅是对《伤寒杂病论》的总结和提炼,更是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技巧的深入阐述。

通过品读这些经典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伤寒杂病论》的内涵和价值,领悟中医的智慧和魅力。

同时,这些语句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未来的医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伤寒杂病论》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外感病和内科杂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分类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中医诊疗技巧和方法,更领悟到了中医的智慧和哲学。

《伤寒杂病论》强调了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书中指出,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不能只关注症状的表现,而应该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篇1《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伤寒杂病论》是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本书总结了之前医学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思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张仲景的伟大智慧。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还学习了许多实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食疗等。

同时,我也对张仲景的医学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他不仅提出了“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还倡导“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注重人的整体性和心理健康,这与现代医学的理念非常契合。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多种疾病的中医治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中,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感冒的治疗。

他提出的“桂枝汤”,通过发汗和解表,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同时还能改善身体疲劳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方法简单有效,与现代感冒药的原理相似。

总的来说,阅读《伤寒杂病论》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张仲景的医学智慧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中医知识和治疗方法,对我以后的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将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篇2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代表作,也是中医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

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智慧。

他强调了“治未病”的理念,即预防疾病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他还提出了“六经辩证”的理论,即根据病邪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不同症状,将其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类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读《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感悟点滴

读《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感悟点滴

读《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感悟点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伤寒杂病论》,由宋代的名医钱乙整理修订,也称为《小儿药证直诀》。

我们初读此书,可以感觉到处处洋溢着钱氏的关怀和爱心。

例如“凡吐、下后,腹胀满,大便不通者,可与小柴胡汤”、“若因用药不当,致脏腑大小便不通者,宜小承气汤下之”、“有因平昔酒色过度,病发黄疸,小便不利者,与茵陈五苓散”、“一切不可下之证,但用五苓散发之,小柴胡汤和之,勿犯汤法”等。

近来一段时间,我反复拜读了这本书,深深体会到其中的奥妙,钱氏不仅擅长内科杂病,对妇科也很有研究,他对妇人产后诸疾,月经不调,带下不止,经闭崩漏,妊娠恶阻,胎前产后诸疾,男女诸虚百损及气候异常等均有涉猎,有《妇人良方》、《幼科铁镜》等著作传世。

在“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句话中,把饮食男女之欲归结为水,则变化万端,千头万绪。

钱氏更深知要求治者必须澄怀味道,自净其心,万虑皆休,把握病机,详辨阴阳,随证治之。

一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品德,“外若浊流,内若行云,待人接物,应事接物,虽复机变百出,要其归宿,莫不于一道。

”即使遇见了神仙妙方,也没办法去施行。

《伤寒杂病论》也不是什么都能治,书中有些条文虽然列出了“十问歌”,但却不适合于每一位患者。

如果没有十分明确的治疗原则,不懂得古今方证的鉴别,或者缺乏灵活的处方能力,就可能束手无策。

再比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恶风寒,手足温者,麻黄汤主之。

方用:麻黄、桂枝、甘草各三两,杏仁五十个。

原文写得清楚,却也含糊,因为“脉浮”不一定是表证,也可能是表证兼里证;“头项强痛”不一定是外感病症,也可能是内伤病症。

这种情况,单凭几句歌谣就想解决问题,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时候就需要参考张仲景的“四逆辈,最少火”、“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以便弄清真正的病机。

然而,《伤寒论》中,也不乏高度抽象的概念,它们往往难以准确地给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例如,“胃中不和,卧起不安”这句话中,胃中不和可以包括脾胃升降失调的消化不良,也可以指的是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寒等一类病症。

伤寒杂病论有感

伤寒杂病论有感

《伤寒杂病论》有感《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首先是其中的养生思想。

《金匮要略》云:“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生动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密切。

人类依赖自然界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同时人类也从自然界中获病。

如果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自身五脏元气充盛,气血流畅,脏腑、经络功能协调,人就不容易生病。

其次对我影响也很深刻的是桂枝汤在外调营卫,在内调阴阳的作用。

《伤寒论》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金匮要略》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从以上可以看出桂枝汤是一个调节阴阳,调和营卫的基本方,所以临床使用不要拘泥于外感表证,而是抓住营卫失调,阴阳两虚的基本病机,在临床上根据症状加减化裁,在治疗中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以上是这一学年我对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学习所得的一些体会,也将会指导我今后的继续学习和临床实践。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

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

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

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

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

”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

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

非骈非散,的是建安。

“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

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

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

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

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

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

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

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首先得说,这书刚拿到手的时候,看着那些文言文,我脑袋直发懵,感觉就像在看外星文一样。

但是慢慢看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简直是宝藏满满。

张仲景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他把人体当成一个神秘的案件现场。

伤寒和杂病就像是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这些小怪兽会让人生病,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症状。

而张仲景呢,他通过细致地观察病人的症状,就像在找线索一样。

什么发热、恶寒、头痛、咳嗽之类的症状,在他眼里都是解开病症谜团的关键。

书里的那些药方啊,就像是特制的武器库。

每一个方子都是针对不同的“小怪兽”设计的。

像麻黄汤,感觉就像是专门对付那种寒邪入侵,把人裹得紧紧的,像被冻住了一样的病症的大锤子。

而小柴胡汤呢,就像是一把灵活的小剑,对于那种半表半里,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人捉摸不透的病症,三两下就把病症给制住了。

我还特别佩服张仲景的严谨态度。

他不是那种随便乱开药的人,每一个用药的剂量,每一种药的搭配,都有着精心的考量。

就好像他在搭建一个精密的小机器,每个零件(药材)都得放在正确的位置,还得有准确的数量,这样这个小机器(药方)才能正常运转,把病治好。

而且,这书还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就是你会越看越觉得自己懂得少。

每次以为自己理解了一个病症或者一个药方的时候,再深入研究一下,又会发现还有好多没搞明白的地方。

就像一个永远挖不完的宝藏,每挖一铲子,都会有新的惊喜。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医学著作,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部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中医界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在阅读《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医学智慧和
治疗方法的独特性。

张仲景在这部著作中系统总结了他自己在医学实践中的经验和理论,提出了“伤寒六经”、“六经辨证”等重要概念,为后世中医医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医医学的核心理念——辨证论治。

在中医看来,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所致,而治疗疾病的关键就在于辨别病因,找出阴阳失衡的根源,并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我深感中医医学的博大精深。

此外,我还在《伤寒杂病论》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张仲
景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案,如“葛根汤”、“桂枝汤”等,这些方剂在中医临床实
践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学习这些方剂,我对中医药的疗效和疗效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医医学的信心。

总的来说,阅读《伤寒杂病论》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书不仅是中医医学的经典
之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的医学著作。

通过学习这部书,我不仅对中医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中医医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伤寒杂病论》随想

读《伤寒杂病论》随想

读《伤寒杂病论》随想初看《伤寒杂病论》,是在二十年前,听我祖父说,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学懂伤寒,于是我开始看这个书,初看几天,觉得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感觉。

去问我祖父:这个书到底能不能学懂?祖父答:世人学经典的不少,学懂的不多,要是在最初期不懂就不学了,以后你看病最多只能是个半瓶醋!要么就坚持下去,要么从此不要再学中医!接下来的时间,硬着头皮把伤寒从头到尾过了一遍,虽然这样看过一遍,其实对这个书的理解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知道几个熟悉点方子可以治什么样的病,也只是留下个大体的印象而已。

此后的时间,一般是每年把《伤寒杂病论》看上一遍,随着次数的增多,对这个书的感觉就不同了,我看书从来没什么记忆,特别是不理解的东西,脑子中一片空白。

后来看一些其它书,发现许多作者对伤寒推崇备至。

这使我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个书的价值。

家中传下来的书,以前有四大竹箱,其中医书占大半,以前本草类的书看得最多,也跟着民间医生学了些草药单方的用法,他们的话让我对伤寒也另眼相看,他们都说用单方是因为药力大,病看准了,用了就有效,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他们回答:因为学不懂伤寒,这倒不是谦虚,而是确实不能深入理解伤寒。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伤寒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特别是自己上了临床,更是对此深有感触,发现真正有益于临床的书不多,而《伤寒杂病论》就是其中的典范。

对于学习伤寒,我觉得首先要把握一个纲领,也就是要知道伤寒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是一部中医临床著作,就不用赘述了,有人提出,说古代的伤寒,与现今看到的病不是一回事,所谓古方今病两不相能;还有人说,伤寒只论述了“寒”邪所致的病,其它病邪,特别是“温”邪所致的病,不包括在其中。

真是这样的吗?绝对不是!以我粗浅的看法,《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大匠之作,所谓大匠示人规距,不示人以巧。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中记录的内容,是作者对临床的理解,包含了中医理论在具体的病情下各种灵活的运用,各种法则兼备,该书的分类明细,从病因上入手,分伤寒与杂病,然后再往下逐次细分,伤寒先分为太阳病、阳明病……,然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往下再分,在各条中,仍然是这样的分类方法,太阳病中有“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

伤寒杂病论观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直犯嘀咕呢,这老祖宗的东西,会不会特别难懂啊?还真有点。

那些文字就像一群神秘的小符号在纸面上跳舞,什么“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我就寻思,这都是啥跟啥呀?但是吧,越看越觉得有趣。

我感觉张仲景就像一个医学界的超级侦探。

他面对那些生病的人,就像侦探面对复杂的案件一样。

病人身上各种各样的症状就是线索,他得把这些线索一条一条地捋清楚。

比如说一个人又怕冷又发热,还浑身疼,张大夫就得从这些蛛丝马迹里判断出来这到底是哪种“病邪”在捣乱,是风寒呢,还是别的啥。

这就跟侦探从一点点小证据里推断出谁是罪犯一样厉害。

再说说这书里的方子,那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

每一个方子都是专门针对一种病症组合起来的。

就像桂枝汤,就那么几味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就像一个小团队似的,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把那种因为风寒侵袭而出现的问题给解决掉。

这让我想到了玩游戏的时候,不同的技能组合起来就能打败特定的怪物,特别酷。

我还特别佩服张仲景的细致。

他把病分得可细了,不同的症状、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这就好比是把一团乱麻一点点地理顺了,让治病不再是那种糊里糊涂的事儿。

不像我们现在有时候生病去看医生,就只是说个大概症状,然后吃点药就完了。

人家张大夫那是把病研究得透透的。

而且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啊,古代的医疗条件那么差,张仲景还能写出这样伟大的著作,那他得看过多少病人,积累了多少经验啊?他肯定是个特别有耐心、特别有爱心的医生。

他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出名,那是真心想把这些治病的方法传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摆脱病痛。

不过呢,这书也有让我觉得有点头疼的地方。

有些内容因为年代太久远了,理解起来确实有点费劲。

而且那些药名有时候都很生僻,剂量什么的也和现在不太一样。

但是这也正好说明了这本书的古老和珍贵嘛。

就像一件古董,虽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慢慢琢磨,但就是因为它的独特和神秘,才更吸引我们去探究。

读《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读《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读《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每逢空闲时候,我总喜欢泡上一杯清茶,迎着暖阳,无意中看到办公桌或书桌上的“伤寒杂病论”,不由得有了仔细品读的冲动,情不自禁的捧起它,细细读了起来。

最初,当我看这本书时几乎是一团懵的状态,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此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世界上要学习的经典著作数不胜数,能学懂的并不多,但在初学时就因为学不懂放弃了,那以后你和专业永远会失之交臂。

既然选择了中医这条路,就没有放弃的道理,至此后我便硬着头皮读了下去,我曾不止一次的翻阅它,每次都能给我一种新的体会和领悟,每每看到精彩之处,都会不由得兴奋惊喜,惊喜的是每次都能从书中对中医医理的阐述中得到启发,让我学会去探索人类生命发展得自然和生理规律。

我们学习中医也就是要将习得的中医医理理论应用于实践,然后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总结,从而用完备的中医医理知识来实现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困惑的是既然古人在那么多年前就有了如此深刻的中医体会,为何现在国内中医学的发展还如此落后,阻力重重。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千年古国,中医文化尤为源远流长,学习中医的经典,品味古人的中医智慧,是我作为一个中医医者提高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认真钻研古人的医学智慧和医学成就对于推动现代社会医疗也有积极作用。

说起“伤寒杂病论”,我们不得不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的传记文学先生并不是他事业上的最高成就,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虽然身居要职,却一心为民生疾苦着想,乐于探索、关注社会和周围的百姓的基础的生命和健康,造福人民,他著作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学者瞻仰和学习的典范。

我认为,这本书著名和伟大的地方在于它不禁为后世留下了上百种中医药方剂,而且帮助中医学建构了中医辨证治疗的理论体系,创造了中医理论、方法、方剂、医学的历史先例。

书中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总结,从治病救人的角度来看,《伤寒杂病论》具有可靠性,从此,中医的传承不再像过去时候只能师傅口耳相授,而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中医理论的里程碑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中医理论的里程碑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中医理论的里程碑《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作为中医理论的里程碑,为后世医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阅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伤寒杂病论”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对于中医理论和中药治疗均有着重要贡献。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涵盖了50余种疾病的论述,其中经常应用于中医临床的方剂和治疗方法被详细介绍,句句诠释了中医理论的精髓。

在阅读《伤寒杂病论》后,我深深感受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作者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即将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不仅要关注病灶本身,而且要全面地分析各种影响病情的因素。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治疗疾病应取决于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这一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此外,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我还学习了许多关于中药的知识。

该书涉及了很多中药的种类、功效和用法,这些都是人们在中医治疗中常用到的药物。

在理解中药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其与人体等各方面的关系,如中药与五脏六腑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药经络归属等等,这些都是在《伤寒杂病论》中介绍的知识点。

我认为,这些知识应该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价值和作用。

总的来说,阅读《伤寒杂病论》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深入了解中药的应用方法,培养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这部著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始终都在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着贡献。

在我们今后的研究和执业中,也应该充分应用和发扬这些中医学的传统理念,不断推进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由张仲景所著。

这部医学经典以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各种伤寒杂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阅读完《伤寒杂病论》,我深受启发,对医学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我对中医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以其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我对中医经典的深厚内涵和博大精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其次,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我对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以其独到的医学眼光和实践经验,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我对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通过阅读《伤寒杂病论》,我对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以其博大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各种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我对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和挑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之,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我对中医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一定会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医要略》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初次阅读《伤寒杂病论》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刚接触到中医不久,囫囵吞枣地记了些东西,考试成绩不错,但对伤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了解,只有琳琳碎碎的一知半解。

等空暇时再次拿起这本经典时,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例如治疗停饮性呕吐的茯苓泽泻汤和治疗水逆的五苓散,同样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组成,但茯苓泽泻汤以茯苓半斤为君药,再加生姜甘草,治疗以呕吐不已为主症,而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再加猪苓,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症。

同样的底方,不同的剂量可以对症不用的病症。

再着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除了药物剂量的差别外,在治疗过程同样服用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小半夏汤宜“分温再服”,生姜半夏汤应“小冷,分四服,旦三夜一服”,半夏干姜散却要“顿服之”,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

同样的药,不同的用法,却又不同的效果。

在这些小细节上给的印象特别深刻,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再深入细细体会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能体会张仲景在方药上的斟酌。

对于张仲景的遣方用药遵循六经辨证,脏腑辨证。

寒热由表入里辨三阴三阳,杂病辨脏腑,辨邪气去留,有独立的一套辩证体系,结合案例可以体会到,往往可将疾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在以后自己的辩证方式中可以将病因病机一分为二,以最能突破人体卫外致病的寒邪为代表的六经辨证,以各种内伤因素为主的脏腑辨证。

对于将经典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人也因此受益良多。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使我们深感它的基本临床思维是深刻而正确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

若再简化它,也许可用“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

这样较能更直接而深刻地反映基本临床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世纶《溯源》读后感弄斧到班门(一)近日好读医书。

刘力红景仰刘渡舟,而刘渡舟、谢海洲又赞叹胡希恕,我是外行,外行看热闹,于是买来《胡希恕》(又名《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方证》《中国汤业经方》来读(《经方传真》买不到了),胡氏水平很高,被称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

这几本书大抵为胡氏亲炙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编著乃师所传,严守师门家法所出的几本书。

胡希恕弟子千百人,冯张二氏可谓其中佼佼者,谢海洲许为“独得真传”。

胡希恕弟子冯世纶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继承自《汤液经法》,是属于神农本草一派,也就是古经方派,而不是继承自《黄帝内经》。

《中国汤液经方》第一部分考究经方的历史源流,录用了冯世纶在1992年国医论坛发表的《〈伤寒杂病论〉溯源》一文,力辟“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说。

冯氏根据宋本《伤寒论》序中“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又根据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中《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文的记述,认为张仲景根据《汤液经法》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冯氏又比较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内容认为张仲景“博采众方”,“还博采了《帛书》一类医书及其他经方家的内容,鉴此《伤寒杂病论》应隶属《汉书》所载‘经方家’派系”。

冯氏此论,一本其师胡希恕之说。

胡氏德高艺深,而立言审慎,虽玩索有得,见解日深,但不轻易发表,深恐一偏之言遗患后世。

胡氏这一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读者亦不免同时质疑。

盖仲景《伤寒杂病论》有自序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自宋金时代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宗其说,“其原因也系《伤寒杂病论序》撰用《素问》等句”。

如果这个证据驳不倒,那么冯氏所论就不能令人信服。

冯世纶亦深知这一关键,于是又于2003年12月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一篇雄文《〈伤寒杂病论〉再溯源》,再为自己的论断提出新证。

这个论断就是仲景这篇自序有问题,其中有些段落和句子是后人所加。

冯氏引用伤寒研究家钱超尘的论点,对仲景自序提出质疑,认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即“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一节,悉出叔和撰次。

而钱超尘是如何得出序文有掺假的嫌疑呢?根据文法和文韵!也就是说钱氏读来觉得某句不像仲景所言,而另外几句又正是仲景所言。

前段是汉末之貂裘,后节为晋续之狗尾。

我看了直摇头!汉末魏晋文章,如果说要请学者来考证品评真伪,首推大师章太炎,但是太炎已故世七十年;太炎弟子周氏兄弟也是好手,但鲁迅自其父为庸医所误,而对中医深恶痛绝视为骗子,他是宁可去抄几年古碑,也绝不会为中医的古圣贤书来作考证的。

我们读仲景自序,并不觉得是别人增减了哪些句子,而钱氏又非考证名家,仅仅从文法上来断某句是仲景说,某句是叔和撰,的确难以令人置信。

且晋去汉末未远,语言变迁也不大,如果说整篇序为真为伪,则尚可与汉末魏晋文章相较,品评其风度,或者可以猜度汉晋;今一篇之中,文从字顺,要单挑出某句,欲视真辨伪,实为难矣!钱氏此论只可认为是一家之言,聊备一说,未为定论。

冯氏以此可商之论作论据,则论断不足以服人。

二)外行看热闹,看双方争得难分难解,以为所为何来?实际上事不关己,所以叫看热闹。

但当事的双方却拼死拼活,实际上是牵扯到指导思想问题。

一如我们当年争论姓“社”还是姓“资”,现在看来可笑,但在当时确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如果你自己钻研进去,必然要参看历代医家学者的注解。

他们是从什么理论根据出发来解释《伤寒杂病论》,这就是根本路线之争。

历代诸家解《伤寒》,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始,都是用《内经》的路子来解《伤寒》,其中不通处很多,不免牵强附会,曲意穿凿。

而胡希恕一派认为《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根本就是两条路子,属于不同的流派,《伤寒杂病论》根本就不是从《黄帝内经》而来,它秉承的是《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等经方家一派的路数,和《黄帝内经》医经派完全不同,所以用《内经》解伤寒根本就是指导思想错误,所以很多地方显得别扭。

所以胡希恕一派尝试撇开《内经》来解伤寒。

但是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以及《敦煌古医籍考释》中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发现之前,只能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而得知经方一派,而经方十一家其书皆不传。

而只有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提到“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宋代林亿等校正残本《伤寒论》写的序中也提到皇甫谧此序,并且肯定“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最初胡希恕只能从这里入手猜测《伤寒杂病论》的源流是《汤液经法》一派。

胡希恕继承了他的老师王详徵的思想,加上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体悟,愈发相信《伤寒杂病论》是从《汤液经法》一派发展而来,而不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

胡氏于是不再受《内经》解伤寒的影响,因《汤液经法》等古经方书亦不得见,遂从《伤寒杂病论》出发来研究经方本身的特点。

世上毕竟有识货之人,日本汉方医学界赞胡氏为“中国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

胡氏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严守师说,但是他们可以看到《马王堆汉墓帛书》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等更多资料,参照对这些考古发现的研究,更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对师说的信心。

他们比较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撷取自《汤液经法》的六十首古方和《伤寒论》诸方,发现《伤寒论》的许多方确实采自《汤液经法》无疑。

并认为“张仲景沿用了《帛书》的方药经验,《伤寒杂病论》与《帛书》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远比《内经》明显和密切”。

胡希恕被日本汉方医学界称为“中国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诸君不可轻看了此“独特”二字。

那么胡氏一派的理论独特在哪里呢?冯世纶等总结经方的主要特点,约略有如下几点:其一,秉承道家思想。

经方的框架,根源于道家,受道家思想影响,受到医学史学者肯定。

更重要的是,从《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看,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着经方的理论与治疗。

其二,不用五行学说。

从《伤寒论》的内容看,不见五行的踪影。

这是因为,经方的发展史,是从症状反应上总结的治疗经验,重视症状反应,略于逻辑推理。

是由经验方的积累,到诸多方证,由诸多方证分类而产生八纲、六经辩证,也就无需用五行学说去推理,所以六经辩证不用五行辩证,是区别其他中医理论的关键。

日本的“古世方”派兴起后,认清了这一点,在研究经方时,剔除了阴阳五行笼罩的推测与假说,重视仲景学说的方证相对,以证定方的实践医学,也是证明。

其三,独特的理论体系。

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形成了辩证、用药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的独特之处,即是六经辩证和方证体系。

(“以方名证”)诸多方证的不同,治疗疾病不同有规律、按八纲分类即形成六经辩证体系,体现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独特体系,也即经方的主旨。

总之,经方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证体系的中医学派之一。

其代表作品是《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等,其主要特点是用六经辩证(而不用脏腑辨证)和辨方证。

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是继承和发展了经方方证和理论,张仲景是经方的杰出传人。

以上是冯世纶的观点。

另外,冯世纶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其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这段话分析认为仲景之所以要“避道家之称”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方剂名改道家习称,以主要药为方名,一看方名便明了方剂主要组成及功能。

”其二,也是冯氏认为更重要的一面,“是改道家理论为经方理论”。

“道家在养生、医药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是经临床反复验证用之有效的方药,这反映在《汤液经法》对方药和其适应证的记载。

其所以有效,是根据其适应证即辨其方证而用之。

同时还反映出其用五行、五脏理论即五元论指导用药”。

“而张仲景避道家之称,主要是避除五行五脏之称,改成某药名之的方证名,即把‘五元论’改成‘一元论’。

张仲景从其医学家的观点,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辩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

指导应用方证的理论只能是辨方证的‘一元论’,即有是证用是方。

这也可知张仲景为何方证名避道家之称、没有沿用五脏名,更主要的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辩证不用五行、五脏理论”。

三)虽然我很同意“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辩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但是对《伤寒杂病论》的学问来源,我和冯世纶的看法有很多不同。

首先我不认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经过王叔和或其他人改窜,因为没有可信的证据和考证来支持改窜说。

近几十年才流通现世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和宋本《伤寒杂病论》的仲景序大致相同,唯桂林古本仲景序中“撰用”以下不见“阴阳大论”,今所传宋本中有。

这有多种可能,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此处不想多谈。

其次我认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方药多取自《汤液经法》或《胎胪药录》(或者二者根本就是同一本书的不同名字?)并博采众方,也可能采自其它经方家。

这和胡希恕一派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皇甫谧生于晋代,去仲景著述《伤寒杂病论》的汉末时代不远,可能有机会见到《汤液经法》,能分辨仲景书和《汤液经法》的渊源,所以说仲景“论广汤液”。

而陶弘景是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依然可能见到《汤液经法》,并摘取其中的六十首编著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还提到“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

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写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但是,也不排除仲景撰用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等。

盖仲景“哀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有大慈悲心,生大勇猛,乃“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本无甚深门户之见,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桂林古本中有《六气主客》一篇。

今古本之《伤寒例》篇中有“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

有用刺法、灸法。

并非只有汤药一门,也非只经方一派。

张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而识用精微,过于乃师。

我臆测大概张伯祖乃是经方一派,所以仲景于经方的掌握,深研有得,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经方一派的精华赖仲景书得以传世。

而仲景于针灸,恰如汉唐中医倪海厦所言“不是很内行”(原话“當年醫聖張仲景對於針灸不是很內行, 否則傷寒雜病論這本書將更有看頭, 我國過去只有唐朝名醫孫思邈, 同時精通針灸與傷寒於一身, 歷代以來能同時精於使用針灸與傷寒金匱者, 實在不多, 因此過去分針醫與藥醫, 我個人認為必須精通於二者, 方可成為名家”)/chinese/ch_Articles/yellowking1.htm我同意胡希恕一派认为仲景书主要来源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派,但是我不认为仲景书只来源《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派,而是吸收了多方面的内容,当然也包括《黄帝内经》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