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合集下载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管理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管理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管理摘要:围术期间患者因骨科疾病而处于应激状态之中,日常消耗量较大,为此必须重视骨科患者围术期间营养支持管理。

护理人员应当先进行营养支持评估,了解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进而选择最佳的营养支持途径。

护理人员按照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护理,日常加强导管护理管理,重视预防各类并发症,因此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骨科;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管理前言围术期间患者因骨科疾病而处于应激状态之中,日常消耗量较大,术后伤口愈合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患者在围术期出现营养不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故此必须重视对骨科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的了解和干预,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管理计划。

本文简要归纳骨科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管理的主要策略,为提高骨科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营养评估一项研究[1]认为在入院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就可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全面高危骨折创伤患者身体状况,例如依据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等指标展开评价。

目前临床上针对骨科疾病患者围术期营养筛查和评价的工具较多,如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UST(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NA-SF(微营养评定简表)等[2],这些均可对骨折患者围术期间营养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其中NRS2002量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护士以及临床医师均可迅速学会使用[3]。

2 术前禁食和术后进食管理2.1 术前禁食管理传统外科手术理念要求患者禁食一晚上,然而术前长时间禁食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在术后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4]。

因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主张可在麻醉前给予患者流质食物支持,不仅不会增加麻醉期间误吸的风险,同时还能避免因禁食而出现代谢紊乱症状。

2.2 术后进食管理骨折患者在术后需及时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不需要延迟进食。

护理人员需结核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对营养补充剂的种类和量做出科学的选择。

术后可按照医嘱通过静脉滴注能量合剂、脂肪乳剂等补充能量和热量[5]。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国外文献报道,20%~50%的外科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各研究中营养不良的标准不同),国内普通外科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为11.7%。

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原发疾病(药物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术前禁食、手术应激和术后代谢增加。

很多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都证实,营养不良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功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影响肌肉功能,导致术后运动恢复延迟,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影响心肺功能。

与营养状态良好的患者相比,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40%~70%。

可见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很重要,应作为整体治疗的一部分。

本文简要介绍围手术期营养治疗。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目标包括:纠正营养物的异常代谢;提供合理的营养底物,尽可能将机体的分解代谢降低到合理水平,预防和减轻营养不良,保证肌肉容量,促进创伤愈合;减轻组织氧化应激、精确调节血糖;通过特殊营养物调节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增强肠道的黏膜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和细菌易位,预防肠源性感染,预防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加速术后的恢复。

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已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但治疗尚不规范。

在蒋朱明等对全国15098例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估中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占33.9%,而所有被调查者中有56.4%接受了营养支持,绝大多数路径是肠外。

提示目前在普通外科,营养支持有滥用倾向,而对于真正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治疗不规范。

因此,亟须普及合理的肠内外营养治疗理念,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正规性,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

一、围手术期营养治疗适应证多项研究显示,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治疗能改善手术预后。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工作组对严重营养不良的定义是(至少满足以下一条):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体重指数(BMI)<18 kg/m2;主观全面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C级;血清白蛋白<30 g/L(不存在肝肾功能不全)。

围手术期应该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应该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应该如何进行营养支持?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手术的创伤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内分泌和代谢变化,导致机体营养物质消耗增加、营养状况水平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手术前期体内足够的营养储备、手术期间病人对手术创伤和麻醉的耐受力以及手术后期营养素的适量补充都是影响病人术后恢复状况的决定因素。

围手术期营养能够提高病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病人伤口愈合和痊愈,降低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外科手术患者应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BMI(体质指数)是可以用来判断患者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BMI的计算是患者体重(kg)除以身高平方(m)2。

我国成人正常的BMI应在18.5~23.9 kg/m2之间。

术前还可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全面的营养风险筛查。

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由临床营养医师进一步进行术前营养评估,评价指标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价。

有营养风险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一般为7~10 天,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鼓励患者平衡膳食,好好吃饭。

这是所有需要营养干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营养教育包括营养咨询、饮食指导及饮食调整。

在详细了解患者营养不良严重程度、类别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营养宣教、饮食指导及饮食调整建议,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进餐频次,优化食物加工制作等。

当自然进食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时,首先应该选择“口服营养补充”。

即在自然饮食的基础上经口摄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饮食管理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饮食管理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饮食管理
一、手术前期
在外科手术的准备阶段,饮食管理尤为重要。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高咸度的食物。

适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

二、术中饮食
手术当天患者一般需空腹入院,手术前禁食禁水,以免发生误吸。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静脉补液和输液,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饮食
术后首要任务是保持水平衡,防止脱水。

患者可以逐渐开始口服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饮食。

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因等,以免对伤口和消化系统造成刺激。

四、饮食注意事项
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量饮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注意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类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此外,定时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对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饮食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遵循医嘱,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调理,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重视手术期间的饮食管理,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

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
临床实践指南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疗法的临床实践指南,提高其
实践应用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患者
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需 要特别关注其营养需求,提供易于消 化吸收的食物。
肿瘤患者需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 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其免疫力,提高 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分摄入,提供 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以满 足其营养需求。
03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的实施
肠外营养支持
05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的挑战与展望
营养支持疗法的并发症
感染
营养液的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尤其是中心 静脉营养支持。
代谢紊乱
过度或不足的营养摄入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如高 血糖、低血糖、高血脂等。
肠道功能失调
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 黏膜萎缩。
营养支持疗法的成本与效益
成本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的成本较高, 包括营养液、输注设备、护理等方面 的费用。
减少消化系统并发症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能够保护消化道黏膜,减少消化道并发症的 发生率,如胃瘫、腹泻等。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提高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 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和家庭。
减轻家庭负担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能够缩短 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的经 济负担和护理负担。
术后营养需求
术后代谢变化
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代谢 变化,需要补充足够的能 量和蛋白质以满足术后恢 复的需求。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 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需 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合理营养支持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合理营养支持
体 会
初 产妇 由 于 没 有 经 验 , 即 将 到 来 的 对 分 娩 既有 喜 悦 期 盼 , 有 恐 惧 焦 虑 , 心 又 担 分娩过 程出现 疼痛 、 血等情 况 , 响产 出 影 程进展 , 至 造成难 产 , 以初 产妇 更加 甚 所 希望得 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帮助 , 使他们 在最佳 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
腹部外科
围手术期 营养 支持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 6 /.s . 07 s 1x 2 1 .
腹 部外 科患 者 大 多伴 有不 同程 度 的 营 养不 良 , 不 良不但 损 害机 体 组织 器 官 的 营养 生 理功 能 , 且 可 增 加 手 术 风 险 , 低 患 者 而 降 手 术耐 受力 , 研 究 表 明 J围手 术 期 营养 有 , 支 持可 以降 低营 养 不 良患 者 的术 后 并 发 症 的发 生 率与 死亡 率 , 改 善器 官 功能 。 并
术前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存在 许多 因素 , 如 肿瘤 、 消化道 梗阻 、 感染 、 创伤均 可引起 不 同程度的营 养不 良, 现低 蛋 白 血症 、 出 免 疫功能低下 、 织修 复能 力下 降 、 组 器官 功 能障碍 , 而影 响手术 效果 , 果 为选 择 从 如 性 手 术 或 者 限 期 手 术 , 前 可 以 给予 肠 内 术 或 肠 外 营 养 支 持 以改 善 营养 状 态 , 而 改 继 善 机 体 的 整 体 情 况 , 不 可 避 免 需 要 手 术 为
初 产 妇 分娩 前 的 心 理 护 理 措 施
由于 初 产 妇 没 有 分 娩 经 验 , 做好 产 前
宣 教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护 理 人 员 一 定 要 认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手术是治疗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外科手术中,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这一整个过程被称为围术期。

围术期的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其中,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外科手术中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

一、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身体将受到一定的创伤,代谢率和能量消耗将大大增加。

因此,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

1. 保持营养平衡:手术前和围术期的卧床休息会导致肌肉蛋白分解,而手术本身也需要大量能量。

因此,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

2. 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是成功康复的关键。

营养素如蛋白质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减少并发症: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的营养补充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保持恰当的水电解质平衡也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具体实施1. 手术前的营养准备:手术前的病患应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减少手术后营养不良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营养补充。

口服摄入通常是首选,但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考虑经胃管、肠外营养等方式。

2. 手术中的营养管理:在手术中,患者无法口服,因此根据手术的时间长短和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肠外营养等方式,维持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3. 手术后的营养调理:手术后的围术期是最关键的阶段,患者需要尽早地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

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能量和营养摄入,并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模式。

三、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营养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的不同类型,制定适合其个体化需求的营养方案。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ppt课件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ppt课件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肛肠外科 赵海龙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意义
✓ 改善外科病人营养状况 ✓ 提供营养、减少胃肠液分泌 ✓ 促进肠黏膜的增生、代偿 ✓ 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 参与免疫功能调理 ✓ 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愈合 ✓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精品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男性:66+(13.7*体重kg)+(5*身高cm)(6.8*年龄)
✓ 女性:655+(9.7*体重kg)+(1.8*身高cm)(4.7*年龄)
✓ 男性:24kcal/kg; 女性:22~23kcal/kg
总能量消耗
✓ 多数病人在20~30kcal/kg/天,高代谢状态 30~40kcal/kg/天,镇静病人减少20%
消化道功能障碍
胃肠道梗阻、炎性肠病、消化道瘘等
疾病所伴有的各种营养不良及重要脏器不 全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注意事项
避免手术前长时间的禁食 手术后趁早重新确立经口摄食 将营养疗法整合到病人的全面管理中 控制代谢,如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分类
按时间顺序 ✓ 术前营养支持 ✓ 术后营养支持 按方式不同 ✓ 肠内营养 ✓ 肠外营养
短期途径
✓ 鼻饲 ✓ 经鼻十二指肠途径 ✓ 经鼻空肠途径
长期途径
✓ 食管造口术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 ✓ 胃造口术 ✓ 开放或腹腔镜空肠造口术
EN的适应症
胃肠功能基本正常 吞咽和咀嚼困难者 意识障碍昏迷、无进食能力者 高分解代谢状态:严重感染、手术、创
EN 的 特 点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详细描述
肠梗阻患者由于肠道功能受阻,常常无法正常进食。在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肠道梗阻的程度和位置 ,制定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案, 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案例三: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关键在 于控制炎症反应,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
及时与患者沟通,缓解焦虑、恐惧等 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 力。
05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 理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关键在于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 理课件
目录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概 述
• 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的
实施
目录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的 并发症及处理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的 案例分享
01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 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是指在手术前后为患者提供营 养支持,以满足其身体需求,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胃癌患者常常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至关重要。术后应关注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提供适当的营养支 持,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术后恢复。
案例二: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点在于缓解肠梗阻症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一、营养支持的基本知识何谓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

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膳、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

其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衰竭发生的治疗性措施。

营养支持的目的有哪些?营养支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提供营养素,其目的是使机体细胞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代谢,进而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根据营养支持的目的,营养支持可分为三类:补充营养、支持营养与治疗营养。

补充营养是为那些存在营养不足的患者补充较多的营养,以纠正营养不良;支持营养是为那些原无营养不良,但因急性疾病,消耗大量增加,为维持机体的基础需要与补充额外消耗而给予相应的营养,以支持机体维持代谢的正常进行;治疗营养是通过提供某些营养物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哪些患者需行营养支持?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患者营养状况与脏器损害的关系;拟定实施手术的类型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是否获得适当的补充路径。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足,或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或摄入量低于机体需要量的60%,可在术前提供营养支持,以促进能量和蛋白质储备,减少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

营养支持有何重要意义?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可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和转归,营养不良可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下降,从而使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同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最终导致医疗费用的提高。

因此,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对于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如何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让患者准备抵御手术应激和减少手术风险。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全程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全程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共识主要内容和建议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案。
术中管理
关注手术过程中的营养保护, 减少手术创伤对肠道功能的影 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营养支 持。
术后恢复
加强术后营养监测,及时调整 营养支持方案,促进患者肠道 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特殊情况处理
护理在术前营养评估与干预中的作用
总结词
准确评估、及时干预
详细描述
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等指标,以及饮食习惯、肠道功能 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必要的营养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等,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手术耐受性。
护理在术中营养措施实施中的作用
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 护理和生活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04
中国专家共识内容解读
共识制定背景和过程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在胃肠外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临床 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过程
中国专家经过多次研讨、调研和临床实践,针对围手术期全程营养管理制定了相 应的专家共识。
06 06 典型案例分享
术前营养评估与干预成功案例
患者情况
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因胃溃疡出 血入院,血红蛋白浓度为70g/L,存 在中度营养不良。
营养评估
医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发现患者 存在消化吸收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
营养干预
医生建议患者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食 物的摄入,同时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 。
总结词
保障安全、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术中护理人员需密切配合医生实施各种营养措施,如输血、输液、给药等,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术中护理还需关注患者的保暖、隐私保护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促进术后康复 。

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疾病适用型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
糖尿病型:瑞代 肿瘤适用型:瑞能 高蛋白型:瑞高、瑞先、能全力1.5 免疫增强型:茚沛 肺病型:易菲佳 肾病用复方α-酮酸类似物:开同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食管癌、胃癌全胃切除围术期 营养支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病人的营养状态是外科决断的关键因素,常 决定是否能安全地进行较大的治疗性手术, 还是进行较小的姑息性手术,甚至能否手术。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ω-3FA等,可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转归,减少术后感染
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术后早期EN支持: 多数中心和医师共识,EN从术后1-2天开始,第1天用
5%G..S.250-500ml,逐渐加量,约4-5天内过渡到全EN。鼻 饲时,将EN素稀释、加热后经营养管匀速缓慢滴入。
鼻空肠饲管——目前广泛接受的安全、可靠、经济的 术后EN途径。如鼻饲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宜及时减速输入或间断输入。
适用于消化道通畅的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足;消 化道术前准备;消化道手术后吻合口瘘如:咽部瘘、食管瘘、胃瘘、 结肠瘘等;胰腺炎的恢复期;短肠综合征的患者(小肠的长度短于 60cm);炎性肠道疾患如:克罗恩病等。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成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标,已成为医学界注重的研究课题。

老年营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盛、紊乱则有可能加速衰老的速度。

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人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的营养,包括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一、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多数老年人有牙齿脱落或对假牙不适应,影响食物的咀嚼,因此不愿选用蔬菜、水果和瘦肉一类的食物。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入营养素不能很好地被吸收。

由于肝、肾功能的衰竭,维生素D不能在体内有效地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形式。

老年人由于慢性病,常服用各种药物,干扰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二)环境因素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状况拮据,购买力下降,或行动不便外出采购困难,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

丧偶老人、空巢老人由于生活孤寂,缺少兴趣,干扰了正常的摄食心态。

有些老人因退休而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尚不能适应,引起食欲下降。

二、外科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是近年在国际上常用的名词。

临床营养包括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

这两种营养支持的内容,均是由大分子营养素组成,与普通的食物有根本的区别,包括平衡的多种氨基酸成分、长链及中链脂肪、糖类、平衡的多种维生素、平衡的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

由于历史上临床营养支持是以外科医师作为先驱,故有人称之为外科营养。

(一)营养基质代谢及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反应1.营养基质的代谢营养基质可分为三类:①供应能量的物质,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②蛋白质,这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③身体各部分的各种元素,如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

以下略述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

(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碳水化合物是中国人膳食的主要成分,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各地区的人们所摄碳水化合物在膳食中的比例差别很大。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摘要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也随之增多,老年患者有合并症多、营养风险高、衰弱、器官功能下降等特点,营养支持是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缺少老年患者用手术期肯养支持指南或共识,为推动本领域临床工作规范开展,基于现有研究证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讨论并制定本共识,从术前营养评定,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适应证、目标、成分与途径,营养并发症与管理、手术并发症的营养干预及营养随访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老年外科患者的规范营养支持提供指导。

根据联合国标准,年龄二60岁人口比例>10%或265岁人口比例>7%为老龄化社会,465岁人口比例>14%为老龄社会。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社会,旦老年人口基数庞大C截至202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亿,占总人Il19.8%,>65岁占总人口14.9%[l]0老年人群因年龄增长、器官功能衰退,健康问题逐渐增多。

2019年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达75%,老年人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超过80%,合并症多是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面临的重要挑战。

衰老涉及生理、病理、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其中营养是老年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营养不良常见,可导致器官功能下降、肌肉功能降低、骨质减少、免疫功能减弱、认知功能下降等,在老年外科患者中,营养不良还与切口愈合和术后恢复减拽,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等相关[2,3]0外科手术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呈增氏趋势;我国外科手术患者中,>65岁患者比例为25%~33%,在美国则超过50%[4,5]。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外科患者营养支持需求,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围绕老年外科患者的临床营养关键问题,撰写本共识C共识目标人群为拟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老年外科工作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人员均可参考使用。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内容详细)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内容详细)

医学精制
18
腹部手术
热卡需求量增加10%~30% 氮需求量增加50%~100%
医学精制
19
每天总能量和氮需要量
正常 中度增加 大量增加
能量(kCal/kg) 25
30-35
>40?
氮量(g/kg) 0.15 0.2-0.3
>0.4?
医学精制
20
术后脂肪代谢
脂肪氧化增加 脂肪廓清加快 加速利用脂肪
那么,对于一个70KG的病人来说,他的 生理需要量就是: 100ml/kg×10kg+50ml/kg×10kg+25ml /kg×(70-20)kg=2750ml
注意:是在没有其他损耗的情况下。
医学精制
5
额外丢失量
指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 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 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 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 ,多补3-5ml/kg·d。
医学精制
15
禁食时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尽,而肌 糖原仅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于是,体 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 生所供给,每日约需耗损蛋白质75g。因 此,在最初几日内,每日尿内排出氮714 ~107lmmol(10~15g).
医学精制
16
禁食时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时间延长后,脑组织等逐渐适应于 氧化酮体以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的糖异生减少,从而降低了氮 的耗损,故每日尿内氮的排出可减至214 ~286mmol(3~4g)。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将对机体的功能和结构带来影响,出现 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和肌无力等。
医学精制
3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 其他所有因素,一般禁食情况下,每天 生理需要水量为2000-2500ml。 人体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为: 100ml/kg×10kg+50ml/kg×10kg+25ml /kg×以后每个10kg。

围手术期营养

围手术期营养
概要 • 双重作用(早期喂养,胃肠减压) • 对外科,ICU,危重病人有更多的选择 • 市场潜力较大 • 目前是国内市场唯一的,特殊的管饲器械
促进肠内营养的应用
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的有效途径
Freka® -空肠针导管穿刺造口装置 (FKJ)
✓ 运用细针导管浆肌层穿刺技术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5.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禁忌症:肠梗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肠缺血
6.没有特殊的误吸风险及胃瘫的手术患者,建议仅需麻醉 前2小时禁水,6小时禁食
7.手术后应尽早开始正常食物摄入或肠内营养。大部分接 受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可以在术后数小时内开始经口摄入 清淡流食,包括清水
8.对不能早期进行口服营养支持的患者,应用管饲喂养,
2.严重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大手术前应给予10-14天的营养 支持
3.预计围手术期禁食时间大于7天;预计10天以上经口摄入 量无法达到推荐摄入量的60%以上,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 (尽可能通过肠内途径)
4.对于有营养支持指征的患者,经由肠内途径无法满足能 量需要(<60%的热量需要)时,可考虑联合应用肠外营 养
手术后营养支持
手术后营养支持通常适用: (1) 术前因营养不良曾给予营养支持或因某些原因
未进行营养支持,术后短期内又不能获得足够的 营养 (2) 术后发生并发症如肠漏、严重感染、胃肠功能 障碍等 (3) 术后因化疗、放疗等导致恶心、呕吐和厌食,不 能摄取足够的营养
营养支持的途径
EN
PN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用于中短期的小肠内管饲营养
Freka® 鼻肠管(内镜250)
–内镜辅助下放置于小肠。 –经由活检孔定位(
dia.≥3.2mm)。
三腔胃空肠喂养管
Freka® 三腔胃空肠管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护理诊断(1)焦虑与不适应住院环境、缺乏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担忧疾病预后、术后并发症及经济负担等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术前准备方面的知识。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不佳、慢性疾病的持续消耗有关。

(4)睡眠型态紊乱与不适应住院环境、担忧疾病预后有关。

2、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掌握病情,了解病人的情绪等心理状态,对病人、家属进行相关健康宣教。

指导病友间的良性沟通,取得病人合作。

(2)营养支持根据病情及饮食习惯,与病人、家属共同商讨制定足够能量、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计划。

经常变换食谱,提供色香味俱全及温度适宜的饮食。

普通手术前禁水4h,禁食12h;肠道手术遵医嘱术前3天进流食,术前1天禁食。

幽门梗阻者遵医嘱术前3天禁食。

(3)术前宣教根据手术需要指导术中体位锻炼及术后基本活动方法。

学会有效咳嗽、排痰、卧位大小便。

(4)活动与休息消除导致睡眠不佳的诱因,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提供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听音乐等自我调节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5)术前1天①测体温每天4次。

②做青霉素、先锋霉素过敏试验并记录。

③遵医嘱备血。

④手术野皮肤准备,做好卫生。

⑤停止术前医嘱。

⑥观察病情:如有感冒、咳嗽、发热、皮肤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及时通知医生。

(6)术日晨①测量生命征,关注病人主诉。

如有异常及时和医师联系。

②更衣,取下活动假牙、项链、戒指、耳环、手表、发卡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保存。

③嘱病人排尽尿液。

遵医嘱置胃管、尿管,执行术前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④备术中用药、X光片、病历,一并交手术室接送人员。

⑤长发者编成2条小辫。

勿施任何化妆,以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

⑥病人离开后,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需要铺好麻醉床,备监护仪、氧气装置、负压器、抢救用物于床边。

二、术后护理1、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康复知识。

(2)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Lochs, S.P. Allison, R. Meier et al. Introductory to the 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 Terminology, Definitions and General Topics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25, Issue 2, April 2006, 1802-186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9
NRS(2002)
• 初筛内容包括: 是否BMI<20.5 近3个月是否有体重下降 过去一周是否有摄食减少 是否有严重疾病(如需ICU治疗)
–如果有任何一项为是就进入正式筛查评分,如 果全部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一次
10
NRS(2002)总评分
1991 Aug 22;325(8):525-632
中-重度营养不良病人 获益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中-重度营养不良病人 营养支持组 非营养支持组 P 值
并发症* (%) 14.5
25.4
0.003
死亡率 (%) 2.8
5.4
0.014
住院天数 (d) 17.6
24.2
0.042
* 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创口感染、腹腔感染、败血症、吻合口瘘、 切口裂开、肺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炎。
营养评定的方法
• 一般状况,病史、体检、膳食调查、体重变化情况 • 人体测量,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
围、腰围、臀围、腰臀比值、握力等 •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计数,ALB 、PA 、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营养状态低减评分 ➢年龄评分(若70岁以上加1分)
11
NRS(2002)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定义
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病人虚弱但 不需卧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 补充来弥补
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 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人工营养得到恢复
1、2个月内体重丢失5% 2、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25-50% 3、或BMI[18.5-20.5]伴有一般情况差
1、1个月内体重丢失5%(3个月内体重下降15%) 2、或BMI <18.5 并伴有一般情况差 3、或者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0-25%
* 任一个符合就按照其分值,同时满足多项以最高分值为准13
Hypoalbuminemia in acute illness: Is there a rationale for intervention (A meta-analysis) Vincent JL et al ; Ann Surg 2003 237(3): 319-3434
对外科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 395例,剖腹/剖胸手术患者
✓ 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TPN营养 支持减少了非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 轻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接受TPN营养支持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 结论:无营养不良的患者接受TPN无益
The Veterans Affair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Cooperative Study Group. Perioperative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N Engl J Med.
4642 例非急症普外科病人
营养不良发生率:38.4% (SGA) 低白蛋白血症:24.5% 前白蛋白降低: 35.4%
北京三家教学医院1500例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7.3%(NRS2002) 其中仅有24.9%的患者得到了营养支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 693-5696.
3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 加而且不能被人工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人工营养 可以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 根据128个欧洲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报告界1定2
NRS对营养状态低减的评定标准
无(0分) 正常营养状态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1、3个月内体重丢失5% 2、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 3776-379.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 营养筛查和评定 • 术前营养支持 • 术后营养支持
8
营养筛查
• 营养筛查关注患者近期体重的变化,营养 摄取减少的程度,以及疾病对营养摄取的 影响
• 简单易操作 • 目前常用的营养筛查量表,如NRS-2002
结果判定
• 总评分3者重度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可能,即应 该使用营养支持*
• 例如70岁患者拟进行胃肠道手术:
–术前无体重和膳食摄入的明显减少 –手术后卧床且无法进食 –术前NRS总评分1分,术后为3分,建议给予术后营养支

Kondrup J, Rasmussen H, Hamberg O,et al.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 2002): 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Clin Nutr ,2003,22(3):321-13436
营养不良 应激
持续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肌肉群 内脏蛋白 器官功能 免疫反应
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3
• 90篇报告291,433例 9篇对照组535例
Alb每下降10g/l
死亡率
137%
并发症
89%
ICU
28%
住院日
71%
费 用 66%
• Alb下降,除了考虑应激的原因外,营养支持不足 也是重要因素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1
• 营养是生物生长、生存的基础,是病人抵御外来 侵害、维护生理功能、修复组织、恢复健康的底 物
•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因能量、蛋白质及其 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 局发生不良影响
•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描述因疾病或 手术造成的急性或潜在的营养代谢受损,可能因 有或无营养支持带来更好或更差的临床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