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苏派语文备考】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一、行文思路(一)纵向式1.时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散文和文化历史散文,写人记事散文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人记事,文化历史散文特点是追叙史实、联系现实来抒发感慨和思考。
这类散文内部结构一般为相承式。
示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一个消逝山村”的“前世今生”。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登泰山记》)2.空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写景类散文和场景变换类叙事散文,写景类散文以移步换景、景变情迁为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一般为相并关系。
场景变换类以在场景变换中进行叙事为特点,其内部结构一般是相属式。
示例:《荷塘月色》作者的游踪是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空间顺序)《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凉闲人”“秋日红枣”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3.逻辑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抒情说理类散文。
作者以情感抒发或哲理思考统率全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逻辑顺序通常从事物事理的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有主次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总分联系,或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都可以看作是逻辑顺序。
示例:《荷塘月色》情感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故都的秋》紧紧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展开描写《记念刘和珍君》无论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是“无话可说”,都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悲愤”。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赤壁赋》)(二)横向式1.总分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情理类散文。
一般结构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是感情基调、或是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层面展开论述或抒情。
示例:《故都的秋》文章开篇将故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点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然后整篇文章是以“清、静、悲凉”为中心层层递进,逐步刻画了故都的清秋景色。
2.对比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抒情类散文。
一般结构是通过时空对比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聚);(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
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聚”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聚”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考点解读
• 高考命题愈来愈注重考查分析结构、梳理行文脉络、把握散文谋篇 布局的技巧。
• 考向一 确定并分析文本线索
• 线索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 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 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线索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 ①事物线索。 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 借助物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言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
• 考向三 分析散文句段的作用
• 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 点态度上的作用。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中的重 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 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分析某句段的 作用或某段落安排的用意,应考虑两方面:
• ⑥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 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 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 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 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 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 的绍兴口音,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 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 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 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
• (3)抓语言标志,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有的散文线索出 没于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明显的提示性的语言。
• 2.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 线索在文中的作用有:(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晰,事 件集中;(3)揭示主题;(4)使行文富于变化。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1行文思路分析题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
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2线索作用分析题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线索作用分析“2步走”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3理解词语的含义题一、什么是理解词语的含义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③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专题07 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一、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1.整体把握第一步:通读,把握全貌。
抒情散文看情感变化;叙事散文看叙述的事件;记游散文看时空的变化。
第二步:段读,概括大意。
以段为单位细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表示出来,看出文章思路。
第三步:分层,理清关系。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寻找线索并分析作用①寻找线索的方法。
a.明确常见线索类型。
游踪、事物、时间、情感,事件的发展等。
b.抓住关键位置。
如文章的标题,或者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者议论抒情部分等。
②分析线索的作用线索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等作用。
3.分析语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主题方面。
内容角度,要考虑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作用。
主题角度,考虑对主题的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在结构思路方面。
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
考虑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和表达效果,以及读者情感(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等)。
二、概括内容,分析形象1.归纳主旨“五抓手”①抓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开头结尾。
有的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主旨,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③抓议论抒情。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果。
④抓段意层意。
有的主旨隐含在人物、景物、事件或者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⑤抓写作背景。
有的文章主旨还需要了解、分析相关时代背景,了解其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
②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
③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三、鉴赏散文的语言和手法1.理解意蕴第一步:理解字面义。
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
第二步: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三步:含蓄的词句,可能包含多层含义,要结合情感、主旨多角度进行分析。
散文阅读 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真题回放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 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 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
①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
②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 代的子孙;(2节)
第6段中,当和祁连雪岭相对时,作者说“它却 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 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 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 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 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而到文章最后,作者忍不住“即兴赋诗,寄情于 祁连雪”。
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 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 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2.因物取“线” 如: 《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
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 纺车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 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 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 文章就是这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
课后作业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事? (2分)
答案: ①文章以味道为线索, ②记叙了朋友爱点“糖醋排骨”和自己爱
吃咸花生两件事。
课后作业
2.第④段中与“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 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相照 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答案: (1)“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 (2)说明 ①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②妈妈对孩子的思念越来越重。
散文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思路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
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文思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1)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线索分类散文通常都有多条线索,可分为明线和安详。
一般来说,暗线往往是情感线索。
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线索来写的。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
如《一定要争气》,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
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不仅按参观顺序来写,而且以参观者每到一处的踪迹开头。
点明参观的地点,再抓住每一处所见所闻具体描述。
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如写《一个苹果》把传来传去的苹果作为线索,围绕苹果叙述了感人的事。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养花》围绕中心事件养花写了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怎样养花,怎样劳动获得丰收,怎样享受劳动成果.养花有何乐趣等。
散文阅读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事件线索
事件是叙事类散文的核心,通过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线索 ,将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连贯的叙事结构。
抒情类散文中情感变化或象征物等线索运用
情感变化线索
抒情类散文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情感变化往往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描述情感 的起伏变化,展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
象征物线索
在抒情类散文中,作者常常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象征物作为重要的线索,通过对 其形象、特征和意义的描述,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深化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议论类散文中观点或论据等线索运用
观点线索
议论类散文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为 主,观点往往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 过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事实和 论据加以支撑,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 染力。
事件的重要性
选择重要的事件作为线索,突 出其在散文中的作用。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塑造 人物形象。
人物心理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变化。
人物关系
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展现人物的社交圈子和 影响力。
05
经典案例分析:不同类型散文中线索运用技巧
VS
论据线索
在议论类散文中,作者为了支持自己的观 点,会运用各种论据进行论证。论据作为 重要的线索,通过列举事实、引用名言、 分析案例等方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 信度。
06
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分析指定篇目中散文线索 及其作用
选择合适篇目进行阅读实践
选择具有明显线索的散文篇目
选择线索清晰、结构完整的散文篇目,如《背影》、《荷塘月色》等Hale Waihona Puke 以便更好地分析 和理解散文线索的作用。
散文阅读-1.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教案)
散文阅读之线索分析【教学目标】1、回顾散文相关知识。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一、散文基础知识回顾【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过程和中心分:1、描写性的散文 (抒情散文)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2、记叙性的散文 (叙事散文)写人的散文:要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类)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记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同上。
3、议论性的散文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散文的线索】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2025散文阅读——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教考衔接
(三)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 赋予某个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此物象展开行文,在记叙散文 和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如《我与地坛》明线———“我”与地坛的缘 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秦腔》中以“秦腔”为线索。文章 首先介绍了秦腔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接着,详细地描写秦腔所形成的特 殊文化风俗(描绘秦腔戏班的排演、演出过程中的种种场面和细节及秦 腔所引发的生活中的悲喜剧)。结尾部分,作者总结“三秦”的特点, 写出了自己对秦腔的感悟和思考
⑬“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⑭“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⑮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 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⑰“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 ,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分析 文章题目的作用,可以从文章结构、情感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结构上, 文章以小岫提醒“我”带她去橘子林开启行文,以“我”带小岫去橘子林 途中所见所感为主要内容,最后又以“我”对小岫要去橘子林的心思的猜 测结尾,可见“到橘子林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文章始终围绕“ 到橘子林去”展开叙写,而“我”和“小岫”放弃去橘子林,结果出人意 料。情感主题上,人物情感的变化流动发生在“到橘子林去”的过程中, 在偶遇车夫之前,小岫一心只想去橘子林,“我”对周围环境则有着细腻 的观察与感受;父女二人在途中被车夫修马蹄的场景吸引住,女儿忘记“ 到橘子林去”的想法,想“回家剪指甲”,而“我”的思考上升到另一高 度,表现出对普通劳动者的关切目光,以及对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民力量 的赞美。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典型例题3】(2020·新课标Ⅲ《记忆里的光》) T8作者对儿 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全 文内容概括)
【审题】常规套路题。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文章情节,分析脉络 层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题区间,再依据 叙述顺序、方式和内容概括情节大意,分别从事件、情感等角度来 分析层次。 【参考答案】①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 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 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 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典型试题】9.结合全文,说明标题“棉之舞”的含意。(6分)
【参考答案】①“棉之舞”既是指棉花在匠人劳作时“飞舞”、 “翻腾”、“翩跹”的情态;(本义)②又是指弹棉匠人在弹棉 花时的动作、节奏、声音等,完全是一场优美的舞蹈;(深层比 喻义)③“棉之舞”包含着作者对匠人精湛的弹棉技艺的赞美, 更是对劳动的赞美。(主旨义)
【典型例题2】【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T 8. 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 看法。(6分) (局部内容概括)
【解析及答案】1.原文: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 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 章节。原因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普希金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 的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 2.原文: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 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 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 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原因②:作者喜欢达吉雅娜身上的精神品质,这也是作者自然联考到 达吉雅娜的一个重要原因。 3.原文: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 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原因③:达吉雅娜也关乎作者的大学时代一场 同学之间的争论的青春回忆,故而引起作者的联想。
31散文阅读:线索作用分析题
线索作用分析题
主讲:吴老师
题型 2 线索作用分析题
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 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 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 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 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 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 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 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 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 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 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 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 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 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 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⑦蜡烛是泪做的。它的浑身都是泪腺。它必须把泪水流尽, 才能走完自己的一生。烛泪,使白昼变浅,使黑夜加深,使天堂 的一角变暗,使人世的一角变亮。我能想象,古中国的夜晚,密 布着多少烛台,闪烁着多少烛光。女儿们在烛光里绣花,母亲们 在烛光里纺织,儿子们在烛光里喂牛,父亲们在烛光里劈柴;僧 人们在烛光里入定,书生们在烛光里吟咏;最伟大的诗篇里,那 动人的警句也是由烛泪凝成;最贤明的帝王,也曾在烛光里,一 夜夜打量他的江山……就这样,真挚而忧伤的烛光守望了古中国
[典题示范] (2015·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高考现代文(小说散文)阅读答题要点术语详解
高考现代文(小说散文)阅读答题要点术语详解小说阅读十个考点:1、叙述特点2、描写特点3、语言特点4、情节的作用5、环境描写的作用6、首段、尾段的作用7、标题的作用8、主题思想探究(先读最后三段)9、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情节紧凑,结构清晰。
10、赏析画线句作用题答题的五个(3+2)角度:1、对人物的作用(性格、心理、情感)2、对主题的作用(烘托、深化、揭示)3、对情节的作用(引出、铺垫、暗示、伏笔、抑扬、留白、线索、双线、巧合、悬念、时空交错【以“意识流”为叙述结构,将故事的时间线打乱后重新剪接组合,从而使历史与现实交错,真实与虚幻反差,给读者以新奇的体验;叙述灵活自由,情节充满魔幻性,结构有张力;借历史影射现实,深化了主题】、承上启下、前后照应、呼应前文、点明题旨、文眼、突转【结局出人意料】、富有戏剧性、欧亨利式结尾)4、对读者的作用(引起共鸣、引发思索、耐人寻味、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了解更加全面、更有人情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读者引入故事情境,增强真实感)5、表达效果:反差巨大、对比鲜明、充满张力、委婉含蓄、含而不露、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场景浓缩、情节集中、反复渲染、形散神聚、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窥一而知全貌(冰山理论)、利用简笔来加快叙述节奏、利用繁笔或宕开一笔来舒缓叙述节奏、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铺陈、延宕【副线情节穿插】、摇摆【连续设置悬念或意外】、曲笔【有意遮掩,不直书其事】、叙议结合、叙述结合描写、叙述结合抒情、多感官描写结合、使内容更加丰富、使表达更加细腻、使感情更加饱满、使形象更加鲜明、现实与历史交错、真实与虚幻交织、使情节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魔幻而不失其真实、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作品余韵十足“反复出现...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答题术语如下:(1)反复渲染...气氛,凸显...(主题或人物性格、心理、情感)(2)反复点出...来暗示(衬托)....(3)反复强调...与...形成强烈反差。
2025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 专题二 散文阅读 分析结构思路
专题二散文阅读分析结构思路题型一分析行文思路1.《故都的秋》结构类型属感悟式,整体结构关系属相属(总分)式,中间主体段落——五幅图画在结构关系上属相并式。
2.《我与地坛》结构类型属感悟式,结构关系属前后相承式。
一、常见结构类型1.静赏式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思路: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2.参游式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想,篇末暗示主旨。
思路:进入景点→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3.象征式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
思路:物的描述―→物的品性―→由物及人―→表达志向。
4.怀念式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思路: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5.叙史式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
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为文化散文。
思路:一语统篇―→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
6.感悟式撷取日常生活片段,以情感或见闻为线索。
思路: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
二、常见结构关系文章内部结构关系有三种:梳理行文思路“两方法”(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里的光蒋子龙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
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
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
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
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2 ——结构思路+例题分析【知识梳理】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
通常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题型分四大类:整体——把握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分析散文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文章谋篇布局思路。
局部——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需了解散文结构组织的技巧)。
一、题型1——行文线索分析(一)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脉络。
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文章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犹如一粒粒散珠,只有用线索把它们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
(二)散文常见的线索类型及作用:(三)分析线索作用的思路第一步——“定线索”第二步——“两个角度”分析线索作用二、题型2——行文思路的分析(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主要涉及分析综合能力,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首先梳理清楚作品结构思路,才能理解散文内容。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三)行文思路分析的思路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文章紧扣……展开叙事,先写……再写……最后写……)3.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01
知识图谱
线索
贯穿全文,连缀人物和事件的内容叫线索。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 紧密联系的。
必备知识
线索的类型
类型
阐释
明线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常见的线 索形式如下: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全文围绕它来展开; 明线 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④以某一具体 的物品为线索;⑤以地点的变换为线索;⑥以时间的推移 为线索;⑦以心理(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暗线
暗线是由没有直接描绘的人物或事件等间接呈现出来的线 索。
通过“六看”定线索
六看 看标题
看时空词语
阐释 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
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 “ 空间线索”。
看“物” 看议论抒情句 看体裁 看反复
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是线索。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 章的线索。 如写景散文多以时间、空间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 感情为线索。 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事物或议论抒情的 语句分析、把握。
必备知识
线索的作用
类型 明线
作用
①贯穿全文,使故事情节更集中,使文章浑然一体;② 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严谨;③能更好地突出人物 形象和主旨。
①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②明 明暗线交织( 暗线呼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使小说主题得到更深刻
双线并行)
地揭示;④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文章内容更丰富,可读 性更强;⑤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引发联想。
从“两方面”析作用
结构 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2024届高三语文考前攻略---文学类文本(散文线索作用题)
2024届高三语文考前攻略---文学类文本(散文线索作用题)【考情诊断】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
找线索要注意:一是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
二是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三是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二是使文章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三是揭示主题和情感。
【类题举隅】题型一分析题目作用示例1:《记忆里的光》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参考答案】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作为线索,贯穿我的少年、青年、中年);③最后,镰刀锤头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者在党的领导下,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揭示了主旨。
【解析】审题:标题的作用——聚焦到标题结构作用“统摄全文“谋篇布局””①(内容上,题目的含义,以核心意象组织全文)②分析结构上的统摄全文作用:,作为线索;逻辑组织顺序;③主题上:题目作为“神聚”,统摄全篇,揭示主旨。
示例2:《谁持彩练当空舞》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参考答案】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与感染力。
(“增添文章的文化意蕴”“增强文章的文化色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车》参考答案:
1、(1)纺车是全文叙事的线索;对母亲的无 限思念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2)全文围绕“纺车”展开,通过对纺车的描写 来记叙母亲的一生,情节结构清晰紧凑;“纺车” 又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对逝去的母亲 的思念之情。
这两条线索融合到一起,使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浓重的思念之情蕴含在叙事中,使人读起来舒服 自然,情真意切,耐人品味。
【解题思路】
第6段中,当和祁连雪岭相对时,作者说“它却 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 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 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 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 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而到文章最后,作者忍不住“即兴赋诗,寄情于 祁连雪”。
考虑到“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 排”,需要我们注意到文章前后的联系。
在本文中“雪”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第2段就写到“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 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 园、林带,哺育着河 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第3段中又写到“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 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 完整的晴空”;
散文阅读
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找出散文线索的方法与 技巧。
2、掌握散文线索的作用。
真题回放
1.《祁连雪》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
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 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 在哪些方面。(6分)
【解题思路】
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 和写作手法。
③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3节) ④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
的载体;(6节) ⑤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
感染力。(7节)
解题方略
找出线索的方法: ①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入手。 (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 ②从标题入手。 ③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入手。 ④从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入手。
找出文中这些写到祁连雪的语句,适当的加以概 括,就可以回答该题了。
真题回放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 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 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
①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
②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 代的子孙;(2节)
Hale Waihona Puke 线索的作用: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②揭示主题。 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另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
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 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