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三十八首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许多诗篇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极富现实意义。组诗内容充实,形式质朴,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一扫六朝浮靡习气,是作者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诗歌革新理想的成功范例。

感遇诗三十八首

作品原文

其一

微月生西海1,幽阳始代升2。

圆光正东满3,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其二

兰若生春夏4,芊蔚何青青5。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6。

迟迟白日晚7,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8,芳意竟何成。

其三

苍苍丁零塞9,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10,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11。

其四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12。骨肉且相薄13,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14。孤兽犹不忍15,况以奉君终16。其五

市人矜巧智17,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18,不知身所终。曷见玄真子19,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20,乘化入无穷。其六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21,幽洞无留行。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22,谁能测沈冥23。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其七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24。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25。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26。其八

吾观昆仑化27,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28。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其九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29。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30。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其十

深居观元化31,悱然争朵颐。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便便夸毗子32,荣耀更相持。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其十一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33。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舒可弥宇宙34,卷之不盈分。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其十二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35。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36。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37,青青成斧柯。其十三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38。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39,感叹何时平。

其十四

临歧泣世道,天命良悠悠。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40。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41。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其十五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42。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43,麋鹿泣姑苏。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其十六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44。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45。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鲁连让齐爵46,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其十七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三季沦周赧47,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48,提剑入咸京。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49。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其十八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50。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51。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其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52,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53,矜智道逾昏。其二十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54。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55。其二十一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56,黄雀来相干。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57,千载为辛酸。其二十二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58,浩露沾群英。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59,孤鳞安得宁。其二十三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60。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杀身炎州里61,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62。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其二十四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63。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64,被夺笑时人。其二十五

玄蝉号白露65,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66。其二十六

荒哉穆天子67,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68。其二十七

朝发宜都渚69,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70。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其二十八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71。朅来高唐观72,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其二十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赢粮匝邛道73,荷戟争羌城。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74。昏曀无昼夜75,羽檄复相惊。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76。籍籍峰壑里77,哀哀冰雪行。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其三十

可怜瑶台树78,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79。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其三十一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80,罗网与谁论。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81。其三十二

索居犹几日82,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睽违。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83,若与白云期。马上骄豪子84,驱逐正蚩蚩。

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其三十三

金鼎合神丹85,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变化固幽类86,芳菲能几时。疲疴苦沦世,忧痗日侵淄87。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其三十四

朔风吹海树88,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89,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90。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91。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亡祸92,磨灭成尘埃。其三十六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93。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94。婉娈时永矣95,感悟不见之。其三十七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96,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97,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其三十八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98。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99。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1]

注释

生:一作“出”。西海:指西方极远之地。

1.幽阳:指落山后的太阳。代:一作“化”。

2.圆光:满月。正:一作“恰”。

3.兰:兰草。若:杜若,杜衡,生于水边的香草。

4.芊(qiān)蔚:指草木茂盛状。

5.朱:红花。蕤(ruí):花下垂状。

6.迟迟:徐行貌。

7.岁华:草木一年一度开花,故云。摇落:凋零。

8.苍苍:旷远迷茫的样子。丁零:古代北方种族名,曾属匈奴。塞:边疆要害之处。

9.亭堠(hòu]):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摧兀:颓败孤立的样子。

10.上:一作“下”。孤:指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

11.“食子”句:典出《战国策·魏策一》。殉(xùn),通“徇”,求取。

12.且:一作“尚”。薄:刻薄。

13.麑(ní):幼鹿。

14.孤兽:指小鹿。犹:一作“且”。

15.况:一作“矧”。奉:侍奉。

16.市人:集市的商贩。矜:自负。

17.倾夺:倾轧争夺。侈:奢侈。

18.曷(hé):何。玄真子:泛指得到仙人。这里指壶公。

19.窅(yǎo)然:深远难测。

20.冥密:阴暗壅塞。

21.象识:指表面的认识。象,一作“蒙”。

22.沈(chén)冥:指仙道深奥莫测。沈,同“沉”,一作“沦”。

23.青阳:春天的别称。

24.鶗鴃(tí jué):即杜鹃鸟。

25.巢居子:即传说中尧时隐士巢父。

26.昆仑:通“浑沦”,指天地混沌的时代。

27.缘业:佛家语,指人的行动、语言、意识等造成的因缘。定:一作“亦”。

28.诙谲(huī jué):戏谑,欺诈。诙,一作“谈”。

29.子年:东晋王嘉,字子年,能言未来之事。

30.元化:一作“群动”。

31.便便(pián pián):形容善于辞令。夸毗(pí):大言以夸,谄言以附。

32.久:一作“乱”。

33.可:一作“之”。

34.罹罟(lí gǔ):落网。媒和:通过媒介而结合。

35.幽蠹(dù):指藏在树身里面的蛀虫。科:空,此指树身被蛀空。

36.枯:一作“孤”。蘖:一作“树”。

37.无生:道家认为万物都产生于混沌元气,有生于无,本来就没有生命。这里是指万物起源。

38.徂(cú)落:死亡,凋零。

39.玉马:祥瑞之物,古时认为清明圣世,玉马出现,贤者来朝。

40.古丘:旧墟。古,一作“故”。

41.明月珠:即夜明珠,比喻封官赐爵。

42.鸱鸮(chī xiāo):一种恶鸟,一说即猫头鹰。

43.谩:欺骗。

44.迭:交互。一作“递”。干:犯。

45.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喜为人排难解纷。鲁,一作“仲”。

46.周赧(nǎn):东周最后一个君主。

47.赤精:指汉高祖刘邦。

48.伯阳:老子,字伯阳。遁:逃隐。西溟:西海,泛指西方。

49.骨鲠(gěng):比喻正直。斯:助词,无义。

50.於陵:古地名,在今山东邹平县境。

51.云构:形容屋宇高大壮丽,这里指庙宇。

52.夸愚:夸耀于愚民。

53.嗤嗤:通“蚩蚩”,乱哄哄。

54.尘:世尘,喻世风污浊。

55.止:一作“去”。

56.布衣:平民百姓。丞:一作“卿”。

57.金天:即秋天。

58.荡潏(yù):摇动涌起的样子。

59.珠:形容树林美好。

60.炎州:泛指南海之地。

61.葳蕤(wēi ruí):鲜丽的样子。烂:形容华美鲜明。

62.姣服:华服。姣,一作“妖”。

63.负公鼎:比喻担任宰相,负责治国。

64.玄:浅黑色。号:啼叫。白露:白露时节,秋天来临。

65.虞:戒备。云罗:形容罗网如云。

66.穆天子:即周穆王。他曾经西征犬戎,后人遂演绎成周穆王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

67.罗帷:丝织的帐幕,指宫闱。

68.宜都:县名,今属湖北。渚:水边。

69.落:一作“泪”。

70.兕(sì):兽名,似犀,也有人说即雌犀。云梦林:即云梦泽。

71.朅(qiè)来:来的意思。朅,发语词。高唐观:古楚国台观,故址在今湖北荆州。

72.赢:担负。匝:环绕。邛(qióng):指邛崃山,在四川荥经县西。

73.泄云:泄出的云,流云。泄,一作“油”。

74.昏曀(yì):形容天色阴沉多风。曀,一作“黩”。

75.崩危:山石崩塌。走:一作“远”。九冥:九泉之下。

76.籍籍:杂乱拥挤。一作“寂寂”。

77.可怜:可爱。怜,一作“惜”。

78.墀(chí):殿前空地或殿阶。

79.云渊:指鸟可高飞入云,鱼可潜藏入渊。

80.为:一作“与”。洗心:指荡涤心中杂念。

81.犹:一作“独”。

82.梦:一作“昔”。感颜色:是说容颜变老。

83.马上:一作“世中”。骄豪子:傲慢强横的人。

84.神:一作“还”。

85.幽:一作“非”。

86.痗(mèi):一作“悔”。侵淄:侵蚀污染。淄,通“缁”,黑色。

87.海:此指渤海。

88.亭:亭堠,岗楼哨所。

89.白刃:锋利的刀。刃,一作“日”。

90.蒿莱:野草丛。

91.亡:通“忘”。

92.涟洏(ér):流泪的样子。

93.螭(chī):传说中一种无角之龙。

94.婉娈(luán):形容感情缠绵深挚,一说形容龙飞的样子。

95.胡秦:这里指突厥和中国。密迩(ěr):贴近。

96.塞垣:指边塞。无:一作“兴”。

97.递:一作“迭”。

98.分劘(mó):折磨。劘,通“磨”。 [1][2-3]

白话译文

其一

月牙儿在西海开始生长,隐没的太阳就变化上升。

圆月正向东方运行满盈,阴暗月魄已在早晨凝成。

从混沌元气萌生了天地,三代纪元就已交替废兴。

天道谅必还是这样存在,三正五德谁能加以确证?

其二

兰草杜若生长春夏时节,茎叶茂盛多么美好青葱。

幽雅孤高独擅林中美色,红花覆盖着紫色的株茎。

和煦阳光缓缓走向夜晚,袅袅的秋风已悄悄来临。

一年的繁花都飘摇零落,美好意愿终究如何完成?

其三

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古往今来道路荒僻遥远。

岗楼哨所多么颓败孤单,暴尸荒野没有完整躯干。

漫天黄沙起于大漠之南,灿烂的太阳隐没在西边。

汉朝排遣了三十万士卒,曾经前来与匈奴族争战。

只见他们纷纷战死沙场,谁来怜悯边疆老幼孤单?

其四

乐羊做了魏国的将军,吞食儿子去追求军功。

亲生骨肉还如此刻薄,对待他人怎么会尽忠?

我听说那个中山国相,便托子给放麂的老翁。

孤苦的小兽不忍加害,更何况侍奉君主后代。

其五

集市商贩自负机巧聪明,对于道术却似无知幼童。

倾轧争夺相互夸耀奢侈,不知自身究竟怎样送终。

难道没有见那得到神仙,观察世道潜身玉壶之中?深远莫测地抛弃了尘世,顺应造化进入宇宙无穷。其六

我看那神龙的变化无穷,就知它是最高阳气之精。岩石成林多么阴暗壅塞,洞穴深邃无法将它挡住。古时候的得道成仙之路,确是与那造化合而为一。玄妙感应并非喑昧识见,有谁能够测知其中奥秘?世上人拘泥于眼见为实,醉醺醺地嘲笑丹经真义。昆仑山上有那美玉仙树,他们怎能采到它的花蕊?其七

光明的太阳总不回人间,春天的季节已到了晚暮。望茫茫天地我想些什么,归隐山林观察宇宙妙道。万花纷谢在这晦暗时节,杜鹃悲鸣声声摧人耳鼓。远古的浑朴世风已衰颓,有谁能认识那高士巢父?其八

我观察混沌时代的变化,太阳月亮沦没黑暗之中。阴气和阳气互相来结合,天地之间才有万物众生。孔子推尊的是易经太极,老子贵重的是自然无穷。西方的佛祖别号金仙子,崇尚的教义是因缘无明。如果空与色都归于寂灭,那前世因缘又何须完成!名位礼教确实多而杂乱,人生到死都还争执不停。其九

圣人从不公开宣讲天命,害怕世人淆乱它的本真。究竟为什么宫嵩那帮人,用诡诞的谶言贻害世人。先天的预测诚然很美好,造成国家动乱谁是祸因?修建长城本为防备胡寇,秦朝的祸殃却发自皇亲。赤精之谶已迷惑了汉帝,王子年又怎能拯救前秦?快快离去到那桃李花下,多言而横死者密密麻麻。其十

隐居不出观察人群动静,人们愤愤地正争夺名利。

彼此谗言诽谤相互侵害,利害攸关纷纷谎言相欺。

夸夸其谈趋炎附势之徒,只为荣耀越发争执对立。

务光辞让掉商汤的天下,行商坐贾竞争刀锥微利。

算了吧还是去采集芝草,千年万代无异短暂一时。

其十一

我喜欢那位鬼谷先生,远离尘浊在青溪山居。

掌握所有的经世之道,独住山上与白云相处。

战国七雄正龙争虎斗,天下大乱没有了君主。

浮华虚荣不值得珍惜,怀抱这时代文化不露。

舒展道术可充满宇宙,卷起则不满一分厚度。

哪想如山树无用长寿,空自与野鹿同群为伍。

其十二

南山的鹿群呦呦和鸣,落网全因驯鹿来勾引。

招摇山上的青青桂树,蛀虫把树身啃蚀一空。

人情乐意为君主亲幸,荣耀纷纷是何等情景?

怨仇还不曾给予报复,亲爱的人将灾祸滋生。

瑶台在笑嫣之中倒塌,玉杯在娥眉底下破损。

谁见过荒城枯树萌芽,青青枝条被斧子砍伐!

其十三

隐居山林苦于时光久滞,林泉清幽寂静心境淡泊。

我闲躺着观察万物变化,无边地漫想宇宙的起源。

春天草木开始萌芽滋长,夏季它们已经丰盈充满。

然而凋落也正从此开始,何时我才能平息这感叹?

其十四

面对岔路口为世道哭泣,天命实在深远难以测料。

昨天都还是殷王的子孙,玉马出现就去朝拜周朝。

宝鼎在洢水瀔水里沉沦,东周瑶台成了荒败土堡。

西山有令人哀伤的遗老,东陵侯爵是秦朝的封号。

其十五

那些君王很难讨他们欢心,恩赏宠爱也只在片刻工夫。

不要用你高洁如玉的德操,求取他们珍贵的夜光明珠。当年堪称艳如桃花的女子,如今沦落成舂米场的囚徒。鸱鸮抒发周公东征的悲伤,伍子胥痛哭麋鹿将游姑苏。有谁看见越国功臣鸱夷子,驾一叶小舟离国遨游五湖?其十六

圣人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公道距今遥远确实困难。

那些浮夸小人纷纷扰扰,连唐尧夏禹都视为欺骗。

骄宠荣耀全凭善于取巧,为了争权夺利交相干犯。

燕昭王尊奉乐毅为上将,分封昌国情愿同乐共欢。

鲁仲连辞让掉齐国爵禄,抛弃官印就离开了邯郸。

他们确实已经成为过去,心中感动激发为谁生叹?

其十七

隐居独处观察天命运遇,想着历史长河中的百姓。

自古以来朝代兴衰更迭,豪杰圣贤没人能抗天命。

三代最后沦没于周赧王,七雄则被秦皇嬴政吞并。

又听说赤龙之子汉高祖,举着利剑进入咸阳京城。

汉朝气数已尽国家动乱,晋代北方民族割据纵横。

尧禹之道已经昏暗不明,昏庸残暴正在世上横行。

难道就缺少当代的英雄,只因为天道竟助佑胡兵。

咄咄怪事哪里能说明白,老天醉了似的还没醒转。

孔子终于东归没于鲁国,老子则往西海高蹈遁隐。

天命运遇自古以来如此,孤独之人为何感叹悲鸣?

其十八

邪曲之势已经积久,正直之道困顿难行。

难道没有感奋之人,眼下这种风气衰零。

替人灌园多么鄙陋,品质高洁安居於陵。

世道不能容其存身,张长公啊可佩可敬。

其十九

圣人从来不自私自利,忧虑黎庶而想要拯济。

坐拥王位不是尧本意,美玉高台哪里可论说!

我听说西方传来佛教,清净的道义越发厚笃。为什么用尽黄金宝玉,以那奢靡的镌雕为贵?庙宇高耸山林却伐净,精美宝像过多缀珠翠。鬼斧神工尚且不能成,人工之力又如何能及?夸耀愚民恰增添烦累,自负智巧治道更昏聩。其二十

苍苍青天寂静而无声,众说纷纭有多么杂乱!圣人的教诲仍然存在,世道一直在衰落变迁。一条绳索能拴住什么,忧心如醉却无法扶持。走吧走吧去采摘芝草,不要被世俗欺骗污染。其二十一

蜻蜓在天地之间游戏,对他物本来没有患害。飞呵飞呵还没有离开,黄雀便过来干涉侵犯。魏冉深受秦王的恩宠,君臣交好坚如金石般。在咸阳城里进进出出,哪个诸侯也不敢进言。怎知道来个山东说客,一番话激怒秦王肺肝。一介平民取代了丞相,千年来使人辛酸伤感。其二十二

轻霜降下知年节已晚,斧子砍伐那青青枝丫。何况正是金秋的傍晚,繁露沾润了大地百花。登上高山放眼望世界,光明的太阳已经西下。浩渺云海正摇荡汹涌,孤鱼儿想安宁也无法!其二十三

翡翠鸟儿筑巢在南海,雌雄伴飞珠玉树林间。哪里晓得美人的心思,娇贵爱怜像黄金一般。在炎热南州身遭杀害,羽毛堆积在高堂后面。翠羽鲜亮使首饰闪光,华丽羽毛令锦被灿烂。难道不是已躲得很远,突然却被捕猎人寻见。材美本来是一种牵累,我为这珍禽深深嗟叹。其二十四

那个拿壶打水人是谁?明媚春光里身着华服。

好像十五的明月圆满,美好而不知珍惜自保。

高堂上堆积黄金美玉,像细线吊挂千钧铁砣。

为什么那治国的宰相,削职被世人耻笑羞辱?

其二十五

黑蝉儿在白鹭时节啼鸣,这一年已经白白地过去。万物随着大自然而变化,孤单的花朵对此能如何?西王母瑶台有神异青鸟,它远在玉山啄食那木禾。昆仑山上看见黑色凤凰,难道它还怕穿云的网罗?其二十六

多么荒唐啊穆天子,喜同神仙邀约往来。

宫中女子怨恨旷居,深宫高阙关锁粉黛。

日日沉溺瑶池宴乐,哪管宫女伤春情怀。

路上青苔空自枯干,宫闱紧闭宫女头白。

其二十七

清早离开宜都江边,思绪飞荡想念家园。

故乡可是无法看见,道路阻隔巫山之南。

巫山顶上彩云出没,高丘险阻模糊难辨。

独自站立遥望已久,珠泪滚落沾湿衣衫。

难道只是离乡伤感,原来忆起襄王当年。

神女朝云飘无定所,楚国终也衰亡沦湮。

其二十八

从前章华台的欢宴,楚王游乐荒淫纵情。

彩色旌旗翠羽帷盖,捕射犀兕云梦之林。

此番来到高唐古观,怅然遥望云阳之岭。

宏图伟略今在哪里?黄雀遭擒徒自悲鸣。

其二十九

在丁亥这一年岁末,蜀郡西山发生战争。

负粮绕走邛崃山道,扛戟惊动生羌寨城。

严冬山风阴寒强劲,荒僻山谷云雾蒸腾。

天色阴暗不辨昏晓,插羽檄书又传警声。

弓身竞上万仞高峰,山石欲崩地狱深深。

拥挤杂乱穿行峰谷,踩雪踏冰一片哀鸣。

圣人统治天下之世,听说三台星座太平。

执政高官多么失策,百姓憔悴奔走远征。

其三十

呵呵那些外出豪游的人,追求势利开启祸患之门。何必叹息兰膏因材而尽,感动激发自己造成怨愤。众人所趋指明躲避所在,被时世抛弃而道义尚存。既然失去了白云和深渊,投入罗网跟谁说理评论?箕山之下有许由的高节,湘水之中有屈原的清贞。只应当交游海上白鸥鸟,可对它们倾吐荡涤机心。其三十一

玉台之树多可爱,丰茂艳丽似美人。

碧玉花照红果实,攀折要趁春时分。

难道恩宠还不盛,白玉殿前令君荣。

只恨红花终衰败,零落感伤思绪纷。

其三十二

离群独处只几天,炎炎暑热忽衰竭。

阳光都被乌云掩,亲朋好友全分别。

登上高山看不见,哭泣良久泪不绝。

常常感叹容颜变,才同白云订盟契。

骄横之辈骑马上,追逐名利忙不歇。

蜀国山与楚地水,等到何时手相携?

其三十三

金色宝鼎炼出灵丹,世上的人将被欺骗。

骑羊如飞那一神仙,为何会在峨眉山巅?

变化必然化为异类,人的年华能有几天?

疲病折磨沉沦时间,忧愁悔恨每噬心田。

深情眷念隐士衣衫,空望白云涕泪满面。

其三十四

北方吹动渤海边树木,满目萧条边地已深秋。

哨亭上是哪家的子弟,悲声发自月光下岗楼。

自称从幽燕来此异地,束发成人就离家远游。

探得红丸杀过公府官,手执利剑报过私家仇。

躲避仇家来到渤海上,从军服役将边城防守。

故乡遥远在三千里外,辽河水依旧悠悠长流。

每每痛恨契丹兵来犯,常常替中国忍辱蒙羞。

哪知将军身经七十战,直到白头还未曾封侯!

其三十五

我本是富贵人家子弟,平素确实是赏爱才干。

感慨时势想报效国家,拔剑奋起在草野之间。

向西驰奔到丁零古塞,往北将单于之台登攀。

登山极目见千里辽阔,怀想古昔任思绪悠远。

谁说还没有忘却战祸,历史已磨灭成了灰烟。

其三十六

思绪飞扬因为爱慕什么?我们蜀中有一座峨眉山。想与楚国那位狂人交游,期约在那悠悠白云之间。时世啊不能遇合真悲哀,伤心哭泣很久涕泪满面。睡梦之中登临绥山洞穴,采摘巫山芝草到了南边。探索自然观察万物变化,弃俗世随螭龙遨游云间。神龙飞腾将长久离去了,醒来它的踪影遍寻不见。其三十七

清早进入云中古郡,向北瞭望单于之台。

突厥与我挨得多近,漠北称雄气势豪悍。

嘈杂喧嚣天之骄子,已经再次猖狂来犯。

边关要塞缺少名将,亭堡空自高耸云汉。

唉声连连我叹什么?边民横死血染荒原。

其三十八

孔子探究大自然的变化,北雁南飞顺应阳和规律。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三十八首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许多诗篇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极富现实意义。组诗内容充实,形式质朴,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一扫六朝浮靡习气,是作者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诗歌革新理想的成功范例。 感遇诗三十八首 作品原文 其一 微月生西海1,幽阳始代升2。 圆光正东满3,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其二 兰若生春夏4,芊蔚何青青5。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6。 迟迟白日晚7,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8,芳意竟何成。 其三 苍苍丁零塞9,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10,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11。 其四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12。骨肉且相薄13,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14。孤兽犹不忍15,况以奉君终16。其五 市人矜巧智17,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18,不知身所终。曷见玄真子19,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20,乘化入无穷。其六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21,幽洞无留行。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22,谁能测沈冥23。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其七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24。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25。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26。其八 吾观昆仑化27,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28。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其九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感遇诗·其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感遇诗·其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唐代: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译文: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从古至今道路荒僻遥远。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岗楼哨所多么颓败孤立,将士们暴尸荒野没有完整躯干。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漫天黄沙起于大漠之南,灿烂的太阳隐没在西边。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汉王朝曾派遣了三十万士卒,来到此地与匈奴族战斗。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只见他们纷纷战死沙场,有谁来怜悯边疆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 注释: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miǎn)荒途。 苍苍:旷远迷茫的样子。丁零:古代北方种族名,曾属匈奴。塞:边疆要害之处。 亭堠(hòu)何摧兀(wù),暴骨无全躯。 亭堠: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摧兀:颓败孤立的'样子。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yú)。 西隅:西边。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上:一作“下”。孤:指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 赏析: 本诗是《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三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原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嫋嫋”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嫋嫋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拓展阅读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朝诗人,初唐诗wen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陈子昂冤死狱中。其存古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感遇(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 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 ③芊蔚,草木茂盛。 ④朱蕤,红色的花。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⑤冒,覆盖。 (1)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4分) 答:红花紫茎,生长茂盛,芬芳秀丽,压倒群芳。(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2)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兰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①诗人以兰若自比,透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年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②“幽独空林色”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际上是诗人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中用“白日晚”“秋风生”写年华岁月的无情流逝,“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的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4分。感慨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问题】 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

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2、试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前半首的文字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首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3、本诗艺术手法上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全用比兴手法,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或用了象征手法,或托物起兴,阐述同) 4、“迟迟”“袅袅”二词用得好,好在何处? 答:“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 【问题】 (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2)试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参考_________答案_________ (1)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 风采。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前半首的文字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首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问题】

唐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赏析

唐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赏析 唐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赏析 编撰一君木子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评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整个组诗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二作于垂拱三年(即687年)。《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通过描绘兰若特点,流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时光流逝,理想破灭的感慨。 注释 感遇:即有感于其遭遇。 兰:兰草。 若:杜若,杜衡,生于水边的香草。 芊(qiān)蔚(yù):草木茂盛一片碧绿的样子。蔚:通"郁"。 青青:即"菁菁",繁盛的样子。 幽独:即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空林色:空寂的林中群芳的秀丽景色。 朱蕤(ruí):朱蕤即红花。 冒:覆盖之意。 迟迟:即慢慢。舒缓貌。 袅袅(niǎo niǎo):烟雾缭绕或微弱细长的样子。

岁华:即一年一度。此句意经过一年一度草木荣枯。 摇落:动摇、脱落。 韵译 兰草杜若生长的时节在春夏, 枝叶茂盛碧绿一片郁郁葱葱。 独具幽雅清秀擅林中的美色, 红花垂着覆盖了紫色的株茎。 夏至后白天会慢慢日日变短, 烟雾缭绕微细柔长秋风生成。 一年一度草木很快开花零落, 磋磨美好意愿终究如何完成?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诗歌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这是一首寓言诗。全诗双关到底,句句是说鸟,也句句是写人。 诗一开始就突出了诗的主角──羽毛赤青相杂的翡翠鸟。这种鸟生在南方,犹如诗人的出生地四川位于帝都长安的西南一样。翡翠鸟筑巢在神话中名贵的三珠树上,犹如诗人的品格高超,不同流俗。这鸟本来自由自在,雌雄双飞,不幸为美人所喜爱,比之于黄金一般,于是这鸟就倒霉了,犹如诗人不幸为武则天所赏识,不能不在她的统治下做官一样。翡翠鸟为什么会被美人喜爱呢?由于它的羽毛长得漂亮,既可以使美人的首饰临风招展,婀娜生光,又可以使美人的锦被结采垂花,斑烂增艳。这两句比喻诗人的才华文采,被统治者用来点缀升平,增饰“治绩”。所以作为鸟,就不免在炎

人头上、床上的“旖旎”“葳蕤”,是牺牲了双飞双宿的小鸟的生命换得来的,热闹繁华的背后,正是凄冷悲惨。第九句照文理应该发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远走高飞呢?”这里诗人用精简的手法,省去问题,而用“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这两句答案,使节省掉的问题,仍能于无字句中托出,这里自问自答,又是一个转折,然后落出正意:“多材信为累”,而以“叹息”作为结束,用“珍禽”两个代用词,反应起笔的“翡翠”。“多材信为累”这一句,已由鸟说到人,平庸的写法,接下去可以发挥一下,而诗人却马上缩住,一笔扬开,仍归之于鸟。短短十二句诗,艺术结构上却这样的起伏不平,大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内在的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但在表现的方式上,却采用了缓和的口气,“温柔敦厚”,“哀而不伤”,自是五言古诗的正声。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原文及注释

《感遇诗其三》原文及注释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原文及注释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作者:唐·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注释 ①丁零:古民族名,后称铁勒,又称回纥。丁零塞:丁零人所居边塞之地。唐初置丁零州,在今新疆 吐鲁番一带。此泛指西北边塞。垂拱二年(686),子昂从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诗当作于是时。 ②缅:远。 ③亭堠:望敌情的亭堡。摧兀:高峻貌。 ④暴骨:弃于原野的尸骨。 ⑤幕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幕通“漠”。 ⑥汉甲:犹汉兵。汉高祖率兵三十万伐匈奴,被困于白登。见(史记·高祖本纪》。汉武帝时,韩安国率兵三十万击匈奴,劳而无功。见《史记·韩长孺传》。 ⑦上:全诗校:“一作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赏析 公元686年(武则天垂拱二年)春,金微州(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一带)都督仆固始叛乱, 南下烧杀掳掠,边境受到很大危胁。同年四月,陈子昂怀着“感时思报国”的满腔热忱,参加了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率领的北征军,在疆场战斗了三个月。这首诗,就是他在这次北征中所作。从首句的“苍苍 丁零塞”可知,它作于其年五月唐军进驻同城(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黑城废墟)之后不久。 丁零,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汉代臣属匈奴,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地,元魏时称铁勒或敕勒,唐时称回纥。诗人来到西北边陲,遥望丁零人的居处,只见“荒途”一直伸向苍茫的远方,用“今古”二字 表明,当今边防不仅没有新的设施,而且连旧有的.古道也荒废了。对于近处的“亭堠”(戍边的城堡),诗人在用“何摧兀”(多么险峻)加以赞叹之后,又列举了士兵的惨死沙场,暴尸旷野。暗示边塞徒有险峻的城堡而已。在《感遇》(三十七)中诗人曾经明确写道:“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在这次北征中,他向朝廷上书的《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也曾指出,边防惨败的沉痛教训之一,就是“主将不选,士 卒不练”,轻率出兵。由此可知,此篇慨叹士卒丧生,亭堠虚设,旨在抨击朝廷任人不当,守边将帅无能,指挥不当。紧承“暴骨无全躯”,诗人又描绘了“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即今内蒙古一带)的黄昏 景色: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这阴沉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想起汉代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作战,也在塞外遭到了惨败。历史的回顾与眼前的自然环境融汇在一起,渲染了古战场的悲惨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由对死亡士兵的同情,诗人又推及到对他们的遗孤的关切。“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直接谴责当政者不吊死问生,冷酷无情。“但见”与“谁怜”呼应,对比鲜明,激愤警切,发人深省。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在唐近三百年间数以千计的边塞诗中,呼喊出了关切时弊民瘼的第一声。在写作上,这首五言古诗以沉郁悲壮之气贯穿其中,直抒胸臆;见闻与感慨

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九)陈子昂唐诗鉴赏

感遇(其十九)陈子昂唐诗鉴赏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赏析】 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佛寺的规模超过宫阙。崇佛的工程兴起以后,每天要役使上万人,国库耗竭,民不聊生。 诗人对此义愤填膺,禁不住把怨刺之笔直接指出了武则天,尖锐地讽刺和揭露武则天崇奉佛教,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有如痛斥弊政的檄文。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用诗来议论时弊。与诗人多次向武则天上呈的那些批评朝政得失的奏章大不相同,它所谈的虽然也是政治、社会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直陈其事的政论文,它既是政论,但又首先是诗,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开头四句标举懦家仁政爱民的思想,抨击武则天生事扰民的行为。借上古“仁德”之君来讽诫当代胡作非为的君主是中国古代诗歌习用的传统手法。因此陈子昂开宗明义地为全诗立论:上古道德之君从来不为一己谋利,而是处处关怀和扶助善良的平民百姓。 接着三、四两句引出古代著名的贤君与暴君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诗人以恳切而激烈的语气向当代最高统治者进言:尧一向以节俭著称,乘坐考究的车子决不是他所愿意;你大周皇帝本该励精图治,不

去学习万代称颂的圣君尧,难道还去效法那亡国之君商纣王建造瑶台的奢侈行为吗?这里引入了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有代表意义的事物(“黄屋”与“瑶台”),避免枯燥地直接说理。因而使议论具有了形象性,富有情韵,增强了感染力与说服力。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诗人援引佛教主张清净慈悲的教旨,指出崇佛者穷金玉、兴土木、残生灵,恰恰是悖离了佛家的本意。这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理有据地否定了当事者为自己辩解的借口。武则天是代李姓皇帝而立,建立武周政权的,她执政后急于欺骗民心,让百姓相信大周是“天命”所归。于是奸佞小人趁机而起,投其所好,伪造符箓图谶,宣扬这位女主是西方弥勒佛转世,这正迎合了武则天的迷信心理和政治需要。此后,兴建佛寺之风愈演愈烈。陈子昂针对此驳斥道:来自西方的佛教,本以清净慈悲为主,愈是清净愈见佛道的尊严;自称崇佛的'人为什么反而要违背佛道,大兴土木,用金玉塑像造庙这种奢侈行为作为对爱好清净的佛的尊奉呢?这是全诗的第二处反问。 这个反问,比第一个反问更为有力。如果说,前一个反问中还带有劝导的成分,那末这个反问就完全是怒斥了。这一怒斥,揭穿了崇佛者的虚伪。“奈何”一词诘难有力,使对方没有辩解的余地。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以严格的工对对新建的座座佛寺的宏伟规模与奢华布局进行充分的描绘。 为了建造高耸云霄的庙宇寺院而将山林砍伐开采殆尽,为了做成金碧辉煌的图案花纹而搜尽了民间的珍珠宝物,给人民带来多大的苦难啊!这里只写建筑物的巨大耗费,而将百姓因此而遭受的深重苦难留给读者去想象和补充。接下去“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二句仍是对偶,但已由实化虚,从前面的描写重新转入议论。两句大意是:这些宏大精丽的巧妙工程,看来连鬼神也难以建成,人怎么竟把它们建成了呢?言外之意是:这些,耗费了多少百姓的血汗和生命!这是全诗浩繁的工程对统治者倒行逆施的第三处反问。这个反问由第一处的劝导和第二处的申斥,上升为愤激的控诉了。诗的最末二句:“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是警告统治者向“愚民”夸示宗教排场,足以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原文及赏析

感遇三十八首 [唐]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

感遇第三十五陈子昂唐诗鉴赏

《感遇(第二十五)》陈子昂唐诗鉴赏 【原文】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卅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L1J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赏析】 此诗作于垂拱二年(686 )诗人《乔知之北征叛乱的突厥同罗、仆固时。这是诗人第一次出征边塞,尽管时间不长,未经年而归,但他亲眼目睹了西北边塞政治与军事的危急形势,更激发了抗敌报国之心,因此向武则天呈上了《为乔补胸论突厥表》、《上西蕃边州它危事三条》等卓有成见地的书表,陈言边塞将领腐败,“至将不选,士卒

不练” “故猛阵对寇,未尝不先自溃散,遂使夷狄乘利”,并警告当权者:“匈奴不灭,中国未可安卧!” (见《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同时

又赋此诗抒怀。它以直抒胸臆的方法,通过自己从军的所见所感来表现慷慨报国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对国事的忧虑,是一箴言志的杰作。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上二句直截了当,叙述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志向。诗人本是梓州射洪富豪之子,少年任侠,年十八,尚未知书。后闭门苦读,终于成才。(见《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这两句诗,坦率真切,朴实感人。下二句,继而概述学成本领后的报国从军之举。 所谓“感时”,是指自己受到贞观以来几十年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激励。“拔剑起蒿菜”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少年豪杰的形象,英气逼人,威风凛凛,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常常以宝剑作为壮志的象征。但这里的“拔剑”,不但象征胸怀志气,而且是实指武事,即自己的万里从军之举。在这一段里,诗人叙事详略得当,剪裁颇见匠心。本来,他自拔干“蒿莱” (草野、民间),中进士之后,曾被武后赏识,任麟台正字等职,参预朝政。但作者对这些一概略去,直写从军。显然诗人更为看重这次从军。这样写,也为下文专写军中生活和感受作了铺垫。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Lh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这一段 先概括叙事,接着即事抒情,境界苍凉阔远,悲壮激越。其中既蕴含着丰富 的历史,又饱蘸着诗人的激情壮志,前二句用对偶,“西”与“北”,方位相对,表明征程辽远,纵横于祖国西北边塞。“驰”与“上”,动词相对,驰骋边塞的雄姿,叱咤风云的情态毕现于字面之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唐诗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唐诗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唐诗鉴赏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唐诗鉴赏相关内容。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诗鉴赏 这首五言诗所吟咏的对象是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因此诗人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落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描摹花叶的茂盛的姿态,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以“朱”、“紫”等鲜明的色彩加以描绘,并由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垂下来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勾勒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描绘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富贵骄傲。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衬托兰若的绰约风

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凋落。“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嫋嫋”来表现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遭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如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突出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抒发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 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寓颇深。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与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显得格外健康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扩展: 人物生平 少年立志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陈子昂出生于梓州射洪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从小养成了豪家子弟任侠使气的性格。十七八岁时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才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出三峡,北上京城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回故里金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赏析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赏析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芊蔚qiān yu 草木茂盛貌。蔚:应该发“郁”音,通“郁”字。有繁盛和香气盛多双重含义。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

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嫋嫋(袅袅),秋风摇木皃用“嫋嫋”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嫋嫋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古已有之,陈子昂善于“炒作” 近些年来,“炒作”甚嚣尘上,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遂使人误以为“炒作”是一门新兴产业。其实,中国古人在自我炒作方面也不输后人,例如陈子昂。 据唐朝李亢专记世事之独异者的《独异志》所载,因为对未来抱有无限希望,毛头小伙子陈子昂从老家四川来到了长安。谁知,满腹才华的他却因无人赏识而在长安过了十年寂寂无名的痛苦时光,陈子昂为之郁闷不已。正当此时,恰巧有人在街头出售胡琴,要价昂贵。长安城里的豪贵之人频频赶去察看,但因为无法判定胡琴的价值而不敢贸然购买。陈子昂灵机一动,果断地筹钱将那把胡琴买回家中,他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唐诗鉴赏

《感遇其四》唐诗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唐诗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翁。 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陈子昂诗鉴赏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借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发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刚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把其子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觉得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猎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认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疏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私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他对国君肯定是能忠心到底的。 陈子昂作这两首诗是有感而发的,当时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

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作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厌恶。但是又不能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诗人旨意的。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诗歌鉴赏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这是一首寓言诗。全诗双关到底,句句是说鸟,也句句是写人。 诗一开始就突出了诗的主角──羽毛赤青相杂的翡翠鸟。这种鸟生在南方,犹如诗人的出生地四川位于帝都长安的西南一样。翡翠鸟筑巢在神话中名贵的三珠树上,犹如诗人的品格高超,不同流俗。这鸟本来自由自在,雌雄双飞,不幸为美人所喜爱,比之于黄金一般,于是这鸟就倒霉了,犹如诗人不幸为武那么天所赏识,不能不在她的统治下做官一样。翡翠鸟为什么会被美人喜爱呢?由于它的羽毛长得漂亮,既可以使美人的首饰临风招展,婀娜生光,又可以使美人的锦被结采垂花,斑烂增艳。这两句比喻诗人的才华文采,被统治者用来点缀升平,增饰“治绩〞。所以作为鸟,就不免在

炎热的南州被杀,而将它的毛羽呈送到玉堂深处,妆点在美人的头上与床上;作为人,就不免为统治者所强迫,名列朝班,丧失了在政治上抉择的自由。有人要说,翡翠鸟既然知道自己将受到杀身之祸,何不远走高飞呢?可怜,这鸟儿巢居南海,还能算不远吗?没有用,虞人〔周礼职掌打猎的官名〕还是用罗网来找到了它。这里比喻诗人虽想隐遁,但还是难逃统治者的笼络。怪来怪去怪谁呢?不管是鸟是人,总是自己有了才华,反为才华所累,正如象有齿,麝有香,因而遭受到杀身之祸一样,看了这名贵小鸟的遭遇,那能不连声叹息呢?叹鸟即所以叹人,亦即诗人的自叹。近人吴闿生认为“此言士不幸见知于武后〞,宋人刘辰翁认为“多是叹世,而卒不免〞,将陈子昂比为扬雄之不幸而作莽〔王莽〕大夫。这些看法,都和诗人的原意是吻合的。 故事结束之后,最末第二句“多材信为累〞,才把作者的正意点出。一经点明,立即缩住,这正是寓言的手法。这一寓言情节简单,但诗人表达时却没有平铺直叙。开首二句表达翡翠鸟的安乐生活,第三四句立即以问句作一转折,五六两句马上把首二句的和平愉快气氛打破,落入了残酷的结局,“炎洲〞二字照应“南海〞,“玉堂〞与“珠树林〞对照,虽那么两者都是豪华富贵的环境,而“珠树林〞中是雌雄双栖,“玉堂阴〞处是杀身委羽,诗人采用比照的手法,为下文的“叹息〞伏根。七八两句,外表写得很繁华热闹,但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