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桥待月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晚游六桥待月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ㄕㄨㄛˋ 屢次 ㄘㄨˋ 細密 ㄕㄨˇ 計算 數 ㄕㄨˋ
幾 數量 方法 技藝
修辭之美
文 句
修辭格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最盛,為朝煙, 類疊 為夕嵐
梅花為寒所勒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 畔之草
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 花態柳情,山容水意
轉化
誇飾 對偶 互文


音 石「ㄍㄨㄟˋ」數為余言 金「ㄍㄨㄟˋ」石室之書 不虞「ㄎㄨㄟˋ」 乏 「ㄎㄨㄟˋ」不成軍


竹製盛土的筐子

匱 潰
通「櫃」
缺少 崩潰



例句 石簣「數」為余言 「數」罟不入洿池 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 遍「數」 惟收「數」帙文章 一曲紅綃不知「數」 其「數」則始乎誦經, 終乎讀禮 今夫弈之為「數」,小 「數」也
晚 遊 六 橋 待 月 記
補充資料
製作人:丁丹怡
西湖最美
為春
為月
一日之盛
為朝煙
為夕嵐
西湖的自然之美~西湖十景
1.蘇堤春曉
2.柳浪鶯
3.花港觀魚
4.曲院風荷
5.平湖秋月
6.三潭映月
7.斷橋殘雪
8.南屏晚鐘
9.雷峰夕照
10.雙峰插雲
西湖的人文之美
1.詩詞之美 蘇軾《試飲湖上初晴》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小 學 之 美
形 音 義
西湖最「盛」 ㄕㄥˋ
春雪甚「盛」 ㄕㄥˋ 羅紈之「盛」 ㄕㄥˋ
豐富
大;多 多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 梅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梅花「為」寒所勒 余時「為」桃花所戀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十)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精选文档PPT共23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十)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精选文档PPT共23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十)46晚游六 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精选文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共23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共2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 月记村居与园林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晚游六桥待月记ppt课件

晚游六桥待月记ppt课件
译文: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 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 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 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 凡夫俗子去说呢!
五、思考问题
• 1、从本文哪些地方,可看出作者与一般人不同的 审美情趣。
①由石篑多次劝他去赏梅,袁宏道却为桃所恋,竟不 忍去;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 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 不忍去湖上。
数:多次 竟: 竟然
为:对,向 去:离开
译文: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 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 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 湖上。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 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
一、作者介绍
•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 ,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 唐”的复古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 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24岁中进士,但比起做官,袁宏 道更喜欢游历山水,写出了很多赞美湖光山 色的文章。他曾说过:“恋躯惜命,何用游 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 也。”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解放, 个性得到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烟、夕岚为西湖最美之景。 • 第二段(分):详细勾勒了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
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 花的游人之盛。花事正盛才有游人之盛。 • 第三段(分):运用烘云托月的写法,生动地描写 日出日落时朝烟夕岚的浓媚姿色,尤其是月下西 湖的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妙不可言。

教学ppt_晚游六桥待月记

教学ppt_晚游六桥待月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 也。(《孟子.梁惠王》上)
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31
字词辨正
形音

例句
开放、开花 与杏桃相次开“发”。(本课)
出发、启程
想严装已办,“发”迈在近。(徐淑〈答 夫秦嘉书〉)
赈济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孟子.梁惠王》上)
24
问题讨论
二、本文虽题为“待月”,然全文不见一“待” 字,月景又以略笔带过,这种写法有何引 人深思之处?
答: 本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待月”当为全文的焦点。 唯作者书写时,却以众星拱月的方式,寥寥数笔烘托出月景的 佳妙,始终没有正面写待月的情景。他的高妙处在于以层翻浪 迭之笔,依次写出梅花、桃花之美,朝烟、夕岚之貌,一景胜 过一景,逐层渲染,从而造成读者强烈的“待月”心理,待到 “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又匆匆一瞥,飘然而去,使人有“着 眼未分明”之感。一方面预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其次亦见美的 境界非言语所能道断。因而显得余韵悠然,情味无穷。作者用 这种空灵幻变之笔来写月景之美,旨在造成一种悬念,增添读 者的兴味,可谓别出心裁。
论〉)
始 ㄕˇ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由于是乎
起点、开端 “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
记〉)
曾、尝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 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2
问题讨论
一、本文中由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与众不 同的审美趣味?
答: 1.陶石簣屢次勸作者去欣賞傅金吾園中的宋代古梅,作
者一心迷恋湖上桃花,不去观赏古梅,可见其迥异于 传统文士着重清雅高洁的审美观。 2.杭州人遊覽西湖多在“午、未、申”三時,而袁宏道 却认为“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都是在早晨 太阳刚刚升起和傍晚夕阳尚未西沉这二个时段,才是 最为艳丽妩媚,这又是他的审美观点异于常人之处。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共23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与园林共23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 记村居与园林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晚游六桥待月记》课件

《晚游六桥待月记》课件
六桥待月记作为文学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节将探讨该作品对历史的记录和反映,以 及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六桥待月记的人文意义
六桥待月记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对我们的人生和思考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节将分析该作品的人文意义,并探讨它对我们的人生和思考的启示。
结语
通过本次PPT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晚游六桥待月记的背景、作者、文学价值、 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展望未来,该作品将继续发展并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 响。
六桥待月记的作者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作品闻名于世。本节将介绍苏轼 的生平、作品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桥待月记的文学价值
六桥待月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出深刻的文学价值。本 节将解读该作品的主题、内涵以及艺术表现和特点。
六桥待月记的历史价值
《晚游六桥待月记》PPT课件
晚游六桥待月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苏轼在月夜下游览六桥 的景色和思考。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该作品的背景、作者、文学价值、历 史价值和人文意义。
导言
晚游六桥待月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苏轼以散文形式表达对自然美和人 生哲理的思考。本节将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目标。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和园林-精品文档

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46晚游六桥待月记村居和园林-精品文档

themegallery
Logo
46
晚游六桥待月记
三、课文赏析 2.课文写作特点分析 (2)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写景视角 。 如当别人都急欲赏傲雪梅花时,作者却为贬作轻薄之 物的桃花所恋,只是用一个词语“竟不忍去”,一方面 足见桃花盛开景色的迷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与传统 士大夫的情趣相悖; 又如作者在第三段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即认 为西湖的美景最适宜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欣赏 ,文章是这样描写的:“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 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这与一般人游湖选择 在“午、未、申”三时不一样,表现出作者与一般俗士 迥异其趣,流露出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愉悦心境。
三、课文赏析 (二)课文赏析
1.课文结构分析 文章采取总分的结构进行写作。 首先,总述本篇要旨。指出春时,月景、朝烟、夕岚为西湖最 美之景(第一段)。 其次,从两方面展开分写: 在前先详细勾勒了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物及人,先从侧面写 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花的游人之盛。花事正盛才有游人之盛 ,运用了烘云托月的写法(第二段); 其后生动地描写日出、日落时朝烟、夕岚的浓媚姿色,尤其是 月下西湖的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妙不可言(第三段)。
themegallery
Logo
46
晚游六桥待月记
二、课文导读 杭州西湖,山水秀丽,湖中的苏堤,白堤如同两条 缎带,把湖划分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里湖 ;外湖中还有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北宋 诗人苏轼曾以古代美人西施比拟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themegallery
Logo
46
晚游六桥待月记
二、课文导读 在不同的人眼里,西湖的美也是不一样的。在一般 人看来,西湖最美的时光是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 这一段时间。 但在袁宏道 看来并非如此。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 1579 ),作者辞去知县,首 次漫游西湖,并写下了系列游记,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文章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认为西湖之美在春月 、在朝烟、在夕岚,而以月夜为最。文中无“待”,而 题称“待月”,以实写虚,暗示作者优雅的趣味,也造 成读者期待的兴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约束),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 数(shuo,四声,屡次)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 往观之。
译文: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 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 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
官,万历二十五年,他辞去吴县县令,与友人陶石篑漫游吴越。这年春天,
他第一次游览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留连于美丽的湖山之间,写下了十六篇
西湖杂记,每篇短者数十字,长者二、三百字,各为一独立文章,但合而观
之,亦可统称为“西湖游记”,本文为其中一篇。
译文: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 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 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五、思考问题
1、从本文哪些地方,可看出作者与一般人不同的 审美情趣。
①由石篑多次劝他去赏梅,袁宏道却为桃所恋,竟 不忍去;
烟、夕岚为西湖最美之景。 第二段(分):详细勾勒了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
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 花的游人之盛。花事正盛才有游人之盛。 第三段(分):运用烘云托月的写法,生动地描写 日出日落时朝烟夕岚的浓媚姿色,尤其是月下西 湖的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妙不可言。
总之,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夏日赏荷。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红
莲、白莲、洒金莲、并蒂莲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
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
两相恋。
3、平湖秋月
4、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的名称由来:
(其一)冬天下雪后,桥的南面的雪很快就化了,而北面的雪却迟迟不化, 在远处看来就如同桥断了一样,所以叫做断桥残雪。
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
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
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
山水为乐的情感,同时也突出了作者“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美学思想,
是一篇写景佳作。
感谢下 载
晚袁宏游道 六桥待月记
一、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公 安)人。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风气,提出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 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24岁中进士,但比起做官,袁宏道更喜欢游历山水,写出了很多赞
2、本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但对待月描写 不多,只在文末几句点出.这种写法,有何特色。
这篇山水游记,始终扣住西湖最盛,为春为月的春, 月二字,详写为春之盛,略写为月之美;题为晚游六 桥待月记,却始终没有正面写待月的情景,妙处在 于以层翻浪迭之笔,依次写出梅花,桃花之美,朝烟, 夕岚之美,一景胜似一景,逐层描绘,从而造成读者 强烈的待月心理;待到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又惊鸿 一瞥,飘然而去,使人有着眼未分明之感,因而显得 余韵悠然,情味无穷.作者用这种空灵幻变之笔来 写月景之美,旨在造成一种悬念,增添读者的兴味。
②杭州游人多在午,未,申三时游西湖,而袁宏道却 认为朝,夕二时,才是西湖最为浓媚的时刻,这又是 对时人趣味的一种背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趣 味;
③月景虽最美,但并非人人能享受.作为趣味高雅 的士大夫,作者颇能以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得意, 对俗士即红男绿女的杭人则含有讽诮之意,故云安 可为俗士道哉!
(其二)宝佑桥——段家桥
5、柳浪闻莺
6、花港观鱼
7、雷峰夕照
8、双峰插云
北 峰 上 有 灵 隐 寺
9、南屏晚钟
南 屏 山 寺上 有 净 慈
10、三潭印月
四、课文翻译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雾气),为夕岚(山间的雾气)。 译文: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离开)湖上。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 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歌唱奏乐)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译文: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 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 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着纨裤,游客之多,多过堤畔的 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
一条贯穿西湖南全长近三公里,堤宽
平均36米。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
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
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
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
桥,古朴美观。
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
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
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
堤春晓”。
2、曲苑凤荷
曲苑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
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
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苑风荷”。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 始出,夕舂(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
译文: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 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著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 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 用(享用),安(怎么)可为俗士道(说)哉!
美湖光山色的文章。他曾说过:“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
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文
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袁宏道一生清贫,他在东宫任职时,办事十分辛劳,“鸡鸣而入,寒暑不
辍”,减少了交游和应酬,最终导致积劳成疾。但去世之后,棺材钱和回乡安
葬的路费是由朋友捐助和卖掉他的字画凑齐的。
二、公安派文学主张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
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文学随时代发展)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情感重于格式)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多吸收民间文学的精华)
三、相关背景
六、全文总结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 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 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 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 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 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在行文上,作者采取了总分的结构。 第一段(总):述本篇要旨,指出春时,月景、朝
描写西湖的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明】汪珂玉:“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 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 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西 湖 景 区
回目次
关于西湖十景
1、苏堤春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