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七生物与环境

合集下载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七 生物与环境(含三年真题两年模拟精选)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七 生物与环境(含三年真题两年模拟精选)

单元七生物与环境课时考点3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1.(2016·全国课标卷Ⅱ,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2.(2013·全国课标卷Ⅰ,5)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3.(2015·课标卷Ⅰ,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同步测试卷(17)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同步测试卷(17)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必修3

3.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 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 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 态系统
4.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B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 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 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 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 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6.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 6 条食物链 ② H 占据 3 个营养级 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如在该生态系 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H中浓度最高,其次 是在D中 ⑤图中A、E均为生产者 ⑥一旦C的数量 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②⑤ C.②③⑤ B.③④⑤ D.②④⑥
D .生态系统成分、生态系统结构、食物链和 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14.下列四种方法中,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稳定性的方法是( ) A A.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B.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 持恒定
D.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9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 的是 ( ) C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7)生物与环境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7)生物与环境

(7)生物与环境1.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

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答出2点即可)。

2.海南坡鹿是海南特有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曾濒临灭绝。

经过多年的严格保护,海南坡鹿的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恢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坡鹿是植食性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坡鹿同化的能量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雄鹿常通过吼叫、嗅闻等方式获得繁殖机会,其中嗅闻利用的信息种类属于____________。

(3)为严格保护海南坡鹿,有效增加种群数量,保护区将300公顷土地加上围栏作为坡鹿驯化区。

若该围栏内最多可容纳426只坡鹿,则最好将围栏内坡鹿数量维持在____________只左右,超出该数量的坡鹿可进行易地保护。

将围栏内的坡鹿维持在该数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4)海南坡鹿的主要食物包括林下的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保护区人员通过选择性砍伐林中的一些高大植株可增加坡鹿的食物资源,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

3.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

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见如表:调查时段物种数植物类型优势种入侵前Ⅰ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龙须眼子菜等多种入侵后Ⅱ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芦、龙须眼子菜Ⅲ10 浮水植物水葫芦(1)Ⅰ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结构;Ⅱ时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物与环境(含详细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物与环境(含详细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基础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答案】A【解析】跳蝻活动能力弱,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种群的数量,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D正确。

2.某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种群密度会处于波动中 D.种内斗争最激烈【答案】B【解析】“S”型曲线中,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表现为在“K”值上下波动,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由于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故种内斗争最激烈,综上分析,B正确。

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B.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年龄金字塔可体现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C.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为纵坐标绘制的D.种群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在种群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的分布型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一般环境条件优越,出生率高,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A正确;年龄金字塔是表示种群各年龄的一种特殊的统计图,可体现各年龄组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B正确;存活曲线以年龄作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数值为纵坐标绘制,C错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分布型,在种群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的分布型可能相同,D正确。

高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同步测试卷(十七)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同步测试卷(十七)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 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 的稳定性
【解析】丁占有三个不同营养级,流经该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是戊固定的太阳能。大量引入外来物种,有可 能引发新的生态危机。
5
4.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 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 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 能得出的结论是( B )
12
用途相同
【解析】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 用,a1、a2 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 a1 所占 比例偏小;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 量之比,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 +c1+d1);b1 表示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存在于 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食物链中,第一营养
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光照 B.光能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
产者,又是分解者 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
级 D.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的生态
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消费者
2
【解析】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 此要使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的动物长时间 存活,必须提供光能供生产者利用合成有机物;光能和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如进行化 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但它们不是分解者;动物不 都是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 然界的两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 者。
7
5.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B )
A.生物 f 在该食物网中占有 4 个营养级 B. 50%传递给生物 f D.生物 a 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

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水平检测3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水平检测3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爱护基础巩固练]——学业水平一、二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负反馈调整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复原原状”属于反抗力稳定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复原力稳定性.热带雨林养分结构困难,其复原力稳定性较弱.干旱环境下,森林中树木的根系比正常状况下扎得更深且分布更广,其主要缘由是( ).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森林中植物生长旺盛.森林有物质和能量的流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2024·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三月考]某同学依据生态学原理制作了“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的生态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的数量越多,生态缸的稳定性越强.需不断向生态缸内输入能量.要对生态缸中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白天赐予生态缸相宜的光照、晚上作保温处理点二全球性环境问题(Ⅰ)及人口对环境的影响(Ⅱ).下列哪项不是由人口增长干脆引发的问题( ).耕地削减B.燃料需求增加.水资源惊慌D.泥石流频发.现在的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示人们留意避开紫外线损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耀增加的干脆缘由是( ).臭氧层破坏B.水体污染.冰川溶化D.滥伐森林.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难频繁.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植被破坏→自然灾难频繁→开垦土地.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削减→植被破坏→自然灾难频繁.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开垦土地→自然灾难频繁→植被破坏点三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Ⅰ).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栖息地削减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缘由.栖息地破裂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这种改变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亡量.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爱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改变可提高物种的多样性.[2024·浙南名校联盟联考]爱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城市化影响了种群的移居、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沟通.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削减的缘由之一.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提能强化练]——学业水平三、四0.[2024·运城市高三调研测试]生态环境的爱护主要就是“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将来几代人须要的状况下,满意我们当代人的须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利用生物防治农田害虫,有利于爱护环境,削减污染1.[2024·青岛市高三调研质量检测]调查探讨表明,红树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自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水鸟的栖息繁衍地。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课后习题课时规范练46人与环境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课后习题课时规范练46人与环境

课时规范练46人与环境必备知识基础练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A.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B.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通过物质循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2.(2023·海南联考)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危害了人类的自身生存。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使群落的结构变得简单B.应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并加以保护C.低碳出行、开发洁净的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小生态足迹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减小生态足迹,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3.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全球各国的责任。

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减少氟利昂的排放来治理酸雨问题B.增大人们食物中的素食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态足迹C.通过对保护对象建立繁育中心进行就地保护D.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4.(2023·重庆检测)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B.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为了适应多样的环境从而产生不同方向变异的结果C.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生态系统水平的多样性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保护行将灭绝的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5.长江江豚是长江独有的哺乳动物,性情活泼,其食物包括多种鱼类、虾、乌贼等。

随着“十年禁渔”工作的开展,多年难见身影的江豚开始成群结队地在长江跃出水面。

高考生物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测试)(原卷版)

高考生物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测试)(原卷版)

专题七生物与环境(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沼液肥田”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举。

某农技站调查了沼液量施用不同的围垦麦田的土壤小动物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宜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密度B.施用沼液可明显提高0-10cm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施用沼液对10-20cm土层中小动物的物种组成影响不显著D.沼液施用量的多少,不改变土壤小动物向地表附近聚集的倾向2.熊猫“丫丫”归国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作为“国宝”,同时也作为濒危物种,熊猫的种群繁衍以及保护是科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有关描述科学合理的是()A.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熊猫属于易地保护B.影响保护区内熊猫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仅是竹子的数量C.熊猫种群具有适合的性别比例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从而增加种群数量D.使熊猫种群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是影响熊猫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3.为保护Y及其栖息地,国家在其栖息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对该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物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林和草丛中生活的鸟类物种数。

某灌木林的食物网简图如图所示(已知D的同化量为e;Y的摄入量,呼吸散失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分别为a,b、c、d)。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自然保护区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B.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比灌木林和草丛更为复杂C.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e/(a-d)D.若因某种原因B大量迁走,Y的营养级没有发生变化4.近日科研团队找到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

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在海拔2 100~4 100 m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约有20只雪豹。

根据数学模型推算,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100 km2生活有3只雪豹。

最新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最新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最新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糖,而不都是葡萄糖,D项错误。

答案:D
9.[2019南京一调]将一支加入了一定量糨糊、唾液的试管,浸入37℃的温水中保温5 min后取出,再加入一滴碘液,糨糊不变蓝。

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C.淀粉已经不存在了
D.淀粉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利用碘液检验,糨糊不变蓝,说明淀粉已不存在,其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完全水解。

本实验并不能得出淀粉一定是被分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结论。

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最新生物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5届高三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同步练习

2025届高三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同步练习

人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4广东七校第一次联考]韶关乳源县大桥镇位于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区,自然环境恶劣。

现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移植填埋表土,种植油茶树、果树、蔬菜、中草药,培养林菌,林下养殖禽类,打造森林景观发展模式,不仅遏制了环境恶化,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在该生态工程建设前后,该镇群落变化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在林下养殖禽类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C.油茶树、中草药合理搭配种植,提高了群落对光等资源的利用率D.该生态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2024桂林统考]广西生物多样性高,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多,如白头叶猴是濒危的物种之一。

为保护白头叶猴,我国在其栖息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下列对该保护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就地保护B.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C.有利于提高白头叶猴种群的K值D.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3.[2023鞍山模拟]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的干扰B.在某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需要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协调C.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4.[2024浙江大联考]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全球旱地面积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6.2%,全世界有30亿人口居住在这一区域。

下列行为和措施中会加剧荒漠化的是()A.实施精准农业B.滥牧滥樵滥垦C.推进治沙工程D.流域综合治理5.[2023广东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A.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B.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通过物质循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6.[2024江西九校联考]铁皮石斛常附生于树干上,以获取更多的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七) 生物与环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

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解析:选C 有的种群没有雌雄性别之分,所以性别比例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错误;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决定,B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C正确;年龄结构稳定并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错误。

2.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

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解析:选A 根据题意“多年后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种群密度,得知该种群年龄结构较稳定”,说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A正确;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取样方法,B错误;建立植物园属于对百山祖冷杉的易地保护,C错误;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分别在不同的生长区域,应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D错误。

3.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B.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调节D.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解析:选C 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样方法,A错误;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110≈9%,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D错误。

4.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B.甲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甲图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a、b、c、d依次对应D.乙图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解析:选D 当猎物和捕食者两者之一的种群数量变化时,其结果均是抑制最初引起变化发生的条件,这体现了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两者种群数量相互制约,使得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故A、B、C三项均正确。

由图乙可知,H曲线先开始增加并且先开始减少,P曲线的消长呈现“跟随”现象,可据此推知乙图中P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H为猎物的种群数量,D错误。

5.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解析:选B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当标记物脱落时,统计的种群密度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数量,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遵循“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的原则进行计数,所以若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若选取较密的地区进行取样,统计得到的数目会偏大;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所得结果会偏大。

6.某地草场中有如下食物链:牧草→野兔→鹰。

下图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的个体数量的相对值。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的个体数量、总能量都是最多的B.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也会增加C.丙表示鹰,该种群营养级较高,所含能量较少D.甲在不同地段、不同层次上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是食物的原因解析:选D 依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和题意可推知:物种甲表示牧草,其个体数量、总能量都是最多的,丙表示鹰,该种群营养级较高,所含能量较少,A、C正确;乙表示野兔,乙的数量突增,物种丙(鹰)因食物来源增多,短时间内其数量也会增加,B正确;甲在不同地段、不同层次上的个体数量不同,其原因是: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地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D错误。

7.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肆虐不断,生态学家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下列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有益的是( )A.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加快工农业发展B.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C.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作物产量解析:选C 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平衡,降低物种多样性,B错误;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8.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解析:选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错误;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

9.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所有树木等植被,一科研小组对该区域灾后演替出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树龄的株数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B.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优势度最高的是赤杨C.该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没有分层现象D.该山坡发生火灾后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若条件适宜将最终演替为森林解析:选C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树只是生产者中的一部分;据表中数据可知,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赤杨的个体数最多,因此其优势度最高;任何群落在垂直结构上都存在分层现象;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条件适宜时演替将朝着森林阶段发展。

10.如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森林火灾后的演替过程B.曲线②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C.M、N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D.①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解析:选C 曲线①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次生演替,因此①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曲线②演替开始时,物种数为0,因此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B正确;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不断发生改变,图中M、N点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同,C错误;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D正确。

11.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

研究人员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C.翠鸟在水蚤密度小的水域攻击三刺鱼的次数更多D.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解析:选C 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

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因变量是三刺鱼对水蚤的进攻次数,由此可推断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故A、B正确。

翠鸟是三刺鱼的天敌,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没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喜欢取食高密度的水蚤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即此时饥饿的三刺鱼对高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当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会转移到水蚤低密度区去捕食,即此时三刺鱼对低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由此可推知,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C错误,D正确。

12.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

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

如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解析:选C 制约密度的一些因素,如资源空间、食物等都会制约种群的增长,A正确。

苔草的“化学防御”是指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的现象。

由图可知,样地一中苔草化学防御水平很高,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正确。

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度很高,苔草化学防御不高,但是随着旅鼠的大量啃食,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升高,C错误。

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可抑制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D正确。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若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①③⑦可代表热能C.图中A、B、C参与构成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D.B是该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属于微生物的范畴解析:选B 图中A、B、C、D分别表示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和无机环境。

生产者(C)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A错误。

生态系统中细胞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会向外界释放热量,B正确。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不包含分解者,C错误。

分解者(B)是该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分解者均属于微生物,如蚯蚓,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