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10df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4.png)
安眠药的副作用安眠药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能帮助人们入睡,并改善睡眠质量。
然而,安眠药也有副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安眠药的常见副作用。
首先,安眠药可能会造成嗜睡感。
由于药物的作用机制,安眠药会降低大脑的活动水平,导致人们感到昏昏欲睡。
这种嗜睡感可能会持续到次日早晨,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工作效率。
其次,安眠药还可能导致反应迟钝。
安眠药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迟缓。
这样一来,人们在驾车、操作机器等活动中的反应速度就会下降,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另外,安眠药还有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
由于安眠药对人体产生的药理作用,使用者很容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一旦停药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情绪低落等。
这会加重原本的睡眠问题,并增加对药物的依赖性。
此外,安眠药还有一些其他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口干、口苦等口腔方面的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方面的问题。
这些副作用对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困扰。
对于安眠药的副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风险。
首先,我们要合理使用安眠药,遵医嘱使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来服用。
其次,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安眠药,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性。
最后,我们还应该尝试其他非药物的方法来改善睡眠,如调整生活规律、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放松技巧等。
总之,安眠药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能帮助人们入睡。
然而,安眠药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嗜睡感、反应迟钝、药物依赖性等。
我们应该理性使用安眠药,并尽量采取其他非药物方法来改善睡眠问题,以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
![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918c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b.png)
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失眠症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对于重度失眠症的人可以选着安眠药来治疗,那么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1.容易养成习惯,甚至成瘾。
服药的时间越长,停药后补偿反跳越重,有些人出现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便产生了非吃不可的错误认识,形成了药物依赖性。
2.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具有危险性。
白天药物促使肝脏产生药物的分解酶增多,体内的药物就能够很快的被这种酶破坏,从而使药物的催眠作用逐渐减弱,而产生耐受现象。
因此,有些人吃安眠药的剂量会越来越大,造成严重后果。
3.具有一定毒性。
因为大多数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由肾脏排泄的,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
对肝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否则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压疼痛,肝功能不正常,甚至出现黄疸、浮肿、尿中蛋白等肝肾功能的损害。
4.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例如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再比如与其他药物可产生相互作用。
再一个某些安眠药排泄较慢,长期服用,日积月累,可产生蓄积中毒,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止成瘾或药物蓄积中毒。
对于失眠、抑郁症的治疗不要单纯依赖药物,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心理治疗,讲究睡眠卫生,加强中医药治疗。
不能服用安眠药的人1、年老体弱者。
因为如果药物白天残留较大,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
2、睡眠呼吸障碍者。
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3、孕妇忌服安眠药。
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
4、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
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5、哺乳期妇女。
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患者。
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9b112f4b73f242336c5fe8.png)
安眠药的副作用安眠药的副作用,失眠的朋友,请先不要紧张,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真的患上了失眠症,还是只是偶尔有失眠现象。
如果只是偶尔有失眠现象,是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
出现了失眠的状况,首先应该放松心态,自己找找晚上睡不着觉的原因,比如想一想是不是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还是昨天晚上和老朋友见面,喝了太多的酒或者是自己睡眠的环境太过嘈杂……找到真正的原因后,再根据情况进行自我调节。
大多数出现失眠情况的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很快恢复正常的睡眠。
千万不要想着一睡不着觉就服用安眠药,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如果自我调节不起作用,可购买一些助眠产品,或就医治疗,经过医生诊断,如果确实是患上了失眠症,再与医生配合,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式。
安眠药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出现的危害有::安眠药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出现的危害有①宿醉服用某些安眠药,夜间睡眠会明显改善.但部分人白天还会昏昏沉沉,头脑并不清醒。
在医学上,这就叫宿醉现象。
②依赖性或成瘾性一旦形成赖,就离不开安眠药,会把它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例如,临睡前必须服用或确信床边备有安眠药以便随时服用。
如果不用安眠药就难以人睡或通宵不眠,失眠比用药前更严重;可因缺药而高度紧张,而且有全身难受的感觉,出现生理、情绪、行为以及认识能力方面的综合症状。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病人极易发生安眠药依赖性。
③戒断症状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激越、坐卧不安、烦躁等症状。
④反应减慢长期服用安眠药,人的记忆力将会减退、反应减慢。
⑤记忆力减退长期服用安眠药可使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更加明显。
国外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⑥呼吸抑制某些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对安眠药特别敏感.有时一般剂量也可引起过度镇价作用而发生愈外。
呼吸功能不全的人,即使小最的安眠药也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甚至因严重呼吸抑制而死亡。
安眠药服用过量意外伤害事故证明
![安眠药服用过量意外伤害事故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d24e6ec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4.png)
安眠药服用过量意外伤害事故证明【实用版】目录1.安眠药的作用与用途2.安眠药的副作用与危险性3.服用过量安眠药可能导致的伤害事故4.如何预防和处理安眠药服用过量的事故正文一、安眠药的作用与用途安眠药,又称镇静催眠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症等病症的药物。
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进入睡眠状态。
常见的安眠药有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
二、安眠药的副作用与危险性尽管安眠药对治疗失眠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它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危险性。
首先,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导致依赖性,使患者难以停药。
其次,安眠药可能导致肌肉松弛、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
最重要的是,过量服用安眠药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危险。
三、服用过量安眠药可能导致的伤害事故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量的安眠药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心跳过缓或过快、昏迷等危险状况。
2.肌肉松弛:过量服用安眠药会使肌肉松弛,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容易导致跌倒、摔伤等意外伤害。
3.反应迟钝:在过量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人们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
4.急性中毒:在极端情况下,过量服用安眠药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四、如何预防和处理安眠药服用过量的事故1.按照医嘱用药: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安眠药,并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避免长期用药:长期服用安眠药容易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安眠药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向医生咨询,确保药物安全。
4.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儿童和精神异常者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
5.及时就医:一旦发生安眠药服用过量的情况,应立即就医,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总之,安眠药虽然对治疗失眠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事故。
安眠药的好处与副作用
![安眠药的好处与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27858fa0116c175f0e48fa.png)
尽量不要吃安眠药,安眠药吃多了,会引发记忆力衰退,甚至老年痴呆.1、神经系统症状:头晕、记忆力消失、嗜睡、共济失调、知觉消失、腱反射消失,严重者昏迷、抽搐、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
2、呼吸、循环系统初期呼吸速率减慢且规则,以后则呼吸减慢而不规则。
严重时呼吸困难,紫绀、脉搏加速、血压下降、尿少、循环衰竭。
3、皮肤可见有皮疹、恶心、呕吐、便秘。
4、安眠药一次进量多、时间长而未发现的病人可导致死亡。
可分三度:1、轻度中毒:嗜睡,出现判断力和定向力障碍、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眼球震颤。
各种反射存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
2、中度中毒:浅昏迷,用强刺激可唤醒,不能答问,很快又进入昏迷。
腱反射消失、呼吸浅而慢,血压仍正常,角膜反射、咽反射存在。
3、重度中毒:深昏迷,早期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后期全身肌肉弛缓,各种反射消失。
瞳孔对光反应存在,瞳孔时而散大,时而缩小。
呼吸浅而慢,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知觉消失就是副作用的其中一个,比方说听觉,甚至视觉一个叫parpark的说“一天5粒你吃一个月的话你这辈子也就离不开它了`估计也就能活个10几年的样子了``可能更短”叫tti44的网友说:"多吃会麻痹神经全身的器官停止用作"一个叫丁波的主治医师说:“安定一类的药物,属于国家精神药品管理法的控制药物,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的使用,是有严格是适应症的,而且副作用比较多.”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所以心脏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哺乳期妇女.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服用易产生耐受和依赖,停药后失眠反而加重.如果患者经常服用某种安眠药,这些药物会促使肝药酶产生增多,产生的“耐受性”所以不论是哪种失眠症,都不能连续使用一种安眠药.另外,安眠药大多是通过肝脏解毒,肾脏排泄,若经常服用安眠药,应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可采取间歇性服药的方法,如每周服药1-2晚,并选择在周五周六服药.这样每周既可获得1-2晚充足的睡眠,又可避免药物耐受的产生.医生说:“睡眠障碍患者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吃了安眠药的副作用
![吃了安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9838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8.png)
吃了安眠药的副作用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受到了失眠症的困扰,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这些老人选择服用安眠药片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睡眠,但是吃了安眠药的副作用你们又知不知道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吃了安眠药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吃了安眠药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安定类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困倦、眩晕、无力、头昏眼花、记忆减退、精神疲软、嗜睡和便秘等,大剂量服用还可发生视力模糊、兴奋不安、共济失调等,以及皮疹、剥脱性皮炎和药物热等副作用。
安定类常常有时间滞后的抑制作用(即“后遗作用”),会导致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减退和精神萎靡等;更为严重的是,患有睡眠性呼吸暂停症的失眠者,因安眠药可延长呼吸暂停的时间,以致发生猝死。
长期使用安眠药物,可发生成瘾性,一旦突然停药,就会发生戒断综合征,如头昏、头晕、失眠加重、恶心呕吐、狂躁、焦虑不安、震颤,甚至惊厥、抽搐等。
一旦成瘾,不可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
安定类可每天减量1/10,直至完全停止用药。
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可造成患者对服药强烈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若某夜不用药就完全睡不好。
长期服用安定类的失眠者,因安定类长期对大脑的不良抑制,会发生性格上的改变,变得情感冷淡,或脾气暴躁、性情古怪,常常为小事而大发雷霆,搞得人际关系十分紧张。
吃安眠药的注意事项至于严重失眠如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性失眠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有专家总结用药原则是,最小有效剂量,间断用药(每周2~4次),短期用药(不超过3~4周),逐渐停药,并提出以下注意事项:1、本类药物,其是作用时间较长的安定,用后常有延续效应,次晨出现头晕、困倦、精神不振、思睡等。
因此,服药的患者,不可驾驶车辆和操纵机器,以免发生事故。
2、其他中枢抑制药物,如抗组织胺药、镇痛药以及乙醇等,与本类药物合用时,能增强对中枢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与乙醇同用时,对中枢系统有协同抑制作用,可出现严重的后果。
3、对儿童使用安眠药是很不适当的,除了偶尔用于治疗儿童夜惊和梦游症之外,其他情况则一般不用;对于老年病人,则应慎重使用,因为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
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275424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b.png)
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安眠药的副作用一、依赖性或成瘾性。
一旦形成依赖,就离不开安眠药,会把它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不用安眠药,就难以入睡或通宵不眠。
不仅因为缺药而高度紧张,而且有全身难受的感觉,出现生理、情绪、行为以及认知能力方面的综合症状。
一些医学家临床观察发现,经常服用安眠药的人,他们的服药剂量渐渐增大,明显超过正常人,而且到后来,他们服用安眠药已不能达到增进睡眠的目的,反而变得兴奋欣快,步态不稳,口齿不清,有的甚至出现神志恍惚等症状。
事实证明,长则服用安眠药的人,极容易发生安眠药依赖性。
二、记忆力消退。
长期服用安眠药可以并使记忆力和智力消退。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更加显著。
医学家还辨认出,6o岁以上的人常服安眠药,直接影响大脑均衡和维持头脑清醒的能力,以致他们存有随时跌跤和骨折的危险。
国外研究还说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作存有一定关系。
三、呼吸抑制。
某些老年人常伴有肝肾机能低下,对安眠药特别敏感,有时一般剂量也可以引起过度镇静作用而发生意外。
患有呼吸功能不全的人,即使小量的安眠药,也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甚至因严重呼吸抑制而死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部研究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4的人患有睡眠性呼吸暂停症。
他们往往因睡眠差而认为是失眠症,错误的服用安眠药治疗,结果使病情急剧加重。
因为安眠药通过它的镇静作用,可以延长呼吸暂停时间,使之在呼吸暂停发作后,不易苏醒而发生意外。
或因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度延长而死亡。
四、呼吸异常。
眼用安眠药引发的呼吸,与正常呼吸不完全相同。
呼吸时往往恶梦多,并存有定时早醒和白天头晕现象,对体力和精力的恢复正常均有利。
所以,睡眠不好的人,不要长期服用安眠药,要从精神和食疗方面调养着手,来提高睡眠质量。
安眠药的副作用的处置宿醉现象几乎所有的催眠药都存有“宿醉”现象,尤其就是采用最为广为的苯二氮卓类催眠药,比如说安稳、舒乐安定等。
什么就是宿醉现象呢?原来,许多抑郁患者服药后能够安然入眠,但醒过来后却昏昏沉沉,头昏脑胀,无法分散注意力。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d05b31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2.png)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对于一些经常失眠的人来说,服用安眠药似乎是个无可奈何的方法。
那么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有哪些?我们必须要正视下的。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主要有下面的三点:
1.服用安眠药会造成记忆力损伤,老年人服用可能引发老年痴呆。
2.长期使用产生药物依赖,如果断药失眠症状将会加重。
3.服药隔天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恍惚等现象。
认识到上面的三点,我们在服用安眠药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1.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咨询正规医生,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加药或减药。
2.睡前服用,服药后最好立刻到床上休息,避免发生梦游现象,避免进行危险活动,如开车等。
3.如使用后效果不佳或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商讨,更换药品或更换安眠方法。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因而,不建议大家长期服用此药物。
如果失眠不是太严重,建议患者服用无毒副作用含美拉托宁成分的保健品。
1。
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de8f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e.png)
安眠药的副作用
许多安眠药具有一系列的副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
1. 头晕和嗜睡:安眠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和嗜睡,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和注意力集中。
2. 精神状态改变:有些安眠药可能引起精神状态的改变,包括焦虑、抑郁和烦躁不安等症状。
3. 记忆力问题:长期使用安眠药可能对记忆力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连续使用安眠药超过几个月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4. 健忘:某些安眠药可能导致患者在服药后出现健忘症状,他们可能无法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
5. 反应迟钝:安眠药有时会使人感觉迟缓和行动迟钝,这可能增加发生事故或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在清晨醒来时。
6. 呼吸抑制:某些安眠药可能抑制呼吸系统,尤其是当患者过量使用或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
7. 恶心和呕吐:安眠药有时会导致一些人出现恶心和呕吐的不适感。
请注意,这些副作用的严重性和发生的频率可能因人而异,也
取决于所使用的具体安眠药。
因此,在使用安眠药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以了解详细信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吃安眠药的死亡原理
![吃安眠药的死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fe92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2.png)
吃安眠药的死亡原理吃安眠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毒性:安眠药中常用的成分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巴比妥类和苯甲二氮䓬类。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的苯二氮䓬类受体,抑制神经元的活动,从而达到镇静和催眠的作用。
但是高剂量或者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度,传导功能受到抑制,出现呼吸抑制、心跳停止等严重副作用。
2.心脏律失常:一些安眠药物的成分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的作用,即抑制心脏肌肉的收缩力和冲动传导速度,导致心脏功能受到影响。
如果剂量过大,会引发心脏节律异常,如心动过缓、心率不齐等,最终可能导致心跳停止。
3. 呼吸抑制:安眠药过量使用时,会影响呼吸中枢的功能,抑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并降低呼吸道的反射性。
这会导致呼吸减慢、呼吸浅Superficial而且可能导致呼吸停止,最终导致窒息而死。
4.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中枢抑制类药物,如酒精、镇痛药、抗抑郁药等,会增强安眠药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增加死亡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原因也会增加安眠药导致死亡的风险:1.自杀行为:有些人可能使用安眠药来实施自杀行为。
因为安眠药具有显著的镇静效果和毒性,所以使用大剂量的安眠药来创造死亡条件是一个常见的自杀方式。
2.误用:有些人可能误用或滥用安眠药。
他们可能超过推荐剂量或者从非法渠道获得药物,以获取强烈的催眠效果。
这种滥用行为增加了药物过量的风险,进而导致死亡。
3.过敏反应:个别人对安眠药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如果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会导致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等严重症状,可能最终导致死亡。
总结来说,吃安眠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理是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抑制引起的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
因此,正确使用安眠药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滥用药物,避免与其他抑制类药物同时使用。
此外,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睡眠药的副作用
![睡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629c86581b6bd97e19ea1d.png)
睡眠药的副作用
当我们上了年纪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睡眠越来越少,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容易入睡,而对于一些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来说,由于心事比较多,容易在睡觉前胡思乱想也可能会造成失眠的现象,经常性的失眠对于我们的休息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有些人就会选择吃安眠药,那么吃安眠药都有什么副作用呢?
安眠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几方面:
1、第二天嗜睡;
2、对认知警觉性的影响:服用安眠药的第二天自觉反应变慢,尤其开车时需注意;
3、对记忆有影响:有些患者吃完安眠药对短期记忆有影响;
4、对共济的影响:即对运动的影响,尤其氯硝西泮对运动影响较大,易引起患者摔倒,尤其老年患者摔倒后甚至引起骨折。
所以老年患者用安眠药时需特别注意,要慢起、慢站,尤其晚上一定要清醒后再下床。
如果睡不好觉,可服用点安眠药。
安眠药的副作用一般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用的适量,一般不会有副作用。
当然因为安眠药很多,包括佐匹克隆、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这些药物,它主要是因为作用时间长,大概其比较长的会导致,第二天有点头脑晕沉等等一些不适的感觉,因人而异。
但是如果服用以后没有副作用,是可以服用的,能保证睡眠的最小剂量为最好。
这样第二天一般的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引起大的不良反应。
但是如果有不良
反应,可以换一种别的药物,或者用短效的安眠药。
安眠药物的利与弊你了解吗
![安眠药物的利与弊你了解吗](https://img.taocdn.com/s3/m/853fcd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3.png)
安眠药物的利与弊你了解吗安眠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失眠症状的药物,主要包括非苯二氮类药物、苯二氮类药物和非苯二氮类药物等。
它们通过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帮助人们入睡,并提供良好的睡眠质量。
然而,安眠药物也存在一些利与弊,需要我们了解和关注。
一、安眠药物的利1. 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安眠药物可以帮助人们入睡,并提供较长时间的稳定睡眠。
对于那些长期遭受睡眠困扰的人来说,安眠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2. 改善睡眠质量:安眠药物能够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减少浅度睡眠和醒来次数,提高睡眠质量。
这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缓解焦虑和压力:失眠症常常与焦虑、压力等问题相伴而生。
安眠药物可以减轻这些副作用,使人们更容易放松身心,在睡眠中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4. 临时应对时差反应:当人们面临时差较大的情况,例如长途旅行、跨越多个时区等,安眠药物可以帮助调整睡眠节律,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二、安眠药物的弊1. 上瘾性和依赖性:部分安眠药物存在一定的成瘾性和依赖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当停药或减少剂量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2. 副作用:使用安眠药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肌肉松弛、记忆力下降等。
长期使用高剂量的药物还可能导致记忆力衰退和认知功能下降。
3. 药物相互作用:安眠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特别是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酒精等同时使用,会加剧药物的效应,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遗忘和行为异常:使用安眠药物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缺失、行为异常、梦游等现象,甚至有报道称使用安眠药物的人会在睡眠状态下开车。
三、使用安眠药物的注意事项1. 遵医嘱使用:安眠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时间来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
2. 控制使用时间:使用安眠药物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短期,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3. 避免酒精和其他药物:使用安眠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及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的同时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36d8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7.png)
安眠药的副作用引言安眠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于帮助人们入睡。
然而,就像其他药物一样,安眠药也有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安眠药的一些常见副作用,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减轻这些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以下是安眠药常见的副作用:1. 昏昏欲睡安眠药可以引起昏昏欲睡的感觉,尤其在使用剂量较大或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使人感到疲倦和没有精神。
2. 头痛和头晕一些人在使用安眠药后会出现头痛和头晕的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血压和血液循环的影响导致的。
3. 记忆力减退安眠药会干扰人们的记忆能力。
长期使用高剂量的安眠药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4. 反应迟钝安眠药会影响人们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这可能增加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尤其是在驾车或操作机器时。
5. 消化不良一些人在使用安眠药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如恶心、呕吐和胃痛。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导致的。
6. 成瘾性长期使用安眠药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从而出现成瘾的情况。
当停止使用药物时,人们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和抑郁。
如何减轻安眠药的副作用虽然安眠药有一些副作用,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这些副作用,包括:•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安眠药,并遵循推荐的剂量和使用时长。
•减少剂量和使用时长:如果可能,在使用安眠药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剂量和使用时长,以减轻副作用。
•避免酒精和其他药物:避免与安眠药同时使用酒精或其他药物,因为这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调整用药时间:如果你经常感到昏昏欲睡,可以考虑在晚上睡觉前数小时服用安眠药,以确保在睡觉时药效最佳。
•寻求替代方法:试试其他非药物的入睡方法,如定期锻炼、放松技巧和睡前的冥想,这有助于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
结论安眠药是帮助入睡的常见药物,但它们也有一些副作用。
了解这些副作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这些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使用安眠药时遇到了严重的副作用,建议尽快咨询医生,以获得进一步的帮助。
艾司唑仑的副作用有哪些
![艾司唑仑的副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12871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7.png)
艾司唑仑的副作用有哪些艾司唑仑是一种常用的镇静安眠药,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症状。
然而,与许多其他药物一样,艾司唑仑也有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艾司唑仑的副作用:1. 睡眠质量下降:尽管艾司唑仑可以帮助人们入睡,但它可能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这是因为艾司唑仑可以减少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的时间。
深度睡眠和REM睡眠对于身体和大脑的休息和修复至关重要。
2. 疲劳和嗜睡:艾司唑仑的镇静效果可能会导致人感到疲劳和嗜睡。
这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使人产生乏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感觉。
3. 记忆和认知问题:长期使用艾司唑仑可能会对记忆和认知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镇静安眠药与认知下降和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4. 饮食变化:使用艾司唑仑的人可能会出现食欲改变的副作用。
一些人可能会变得食欲亢进并增加体重,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失去食欲并减轻体重。
5. 情绪和行为变化:艾司唑仑可能会导致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改变。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情绪波动,易怒或焦虑加重。
此外,长期使用艾司唑仑也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
6. 肌肉痉挛和颤抖:一些人在使用艾司唑仑时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和颤抖的副作用。
这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和不适。
7. 反应时间延长:艾司唑仑可以影响人的反应时间和注意力。
在使用药物期间,参与需要高度警觉性和反应能力的活动,如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加。
8. 呼吸抑制:在高剂量下或与其他抑制呼吸的物质同时使用时,艾司唑仑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
9.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对艾司唑仑过敏。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荨麻疹和肿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副作用的出现与个体差异有关,不同人可能会对艾司唑仑有不同的反应。
另外,使用艾司唑仑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也会对副作用产生影响。
在使用艾司唑仑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用药说明。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告知医生。
长期吃安眠药身体会变差吗
![长期吃安眠药身体会变差吗](https://img.taocdn.com/s3/m/5a887d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e.png)
长期吃安眠药身体会变差吗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会有失眠的问题。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安眠药。
然而,长期吃安眠药身体会变差吗?这是很多人都关心和想了解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安眠药。
安眠药是一种药物,主要作用是促进睡眠。
不同种类的安眠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主要分为三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和抗组胺类。
其中,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如安定、劳拉西泮)作用强,但有成瘾性和明显的副作用。
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如唑吡坦、佩拉酮)作用相对较弱,副作用较小。
抗组胺类的药物(如氯苯那敏、扑尔敏)主要用于过敏性失眠,副作用较小,但对于普通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不佳。
那么长期吃安眠药会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呢?首先,安眠药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在短期内使用安眠药,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但在长期使用、频繁调整剂量过大或突然停药等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药物依赖现象,导致副作用更加严重甚至出现戒断症状。
比如,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精神依赖、记忆力下降、失语、视力模糊等,甚至可能对呼吸、心脏等重要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长期使用安眠药还可能引发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由于睡眠质量的改善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过分地依赖安眠药来解决失眠问题可能会让人养成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心理健康,影响社交、工作和生活质量。
所以,为了不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长期吃安眠药不是好的选择。
对于短期失眠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规律作息、缩短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进行适度运动等,同时可以试一试中药、催眠曲、放松训练等方法。
如果长期失眠问题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他们的建议和指导下,患者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地解决失眠问题。
总之,长期吃安眠药对身体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您遇到了失眠问题,请不要轻易选择安眠药,可以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来缓解这一问题。
安眠药科普演讲稿范文
![安眠药科普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1e27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5.png)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安眠药的科普演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睡眠健康。
而安眠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助眠药物,在很多人看来既是一种福音,又是一种负担。
接下来,我将从安眠药的定义、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副作用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一、安眠药的定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安眠药。
安眠药,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人们入睡的药物。
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达到助眠的效果。
二、安眠药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安眠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安眠药。
它们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肌肉松弛作用。
2.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扎来普隆等,这类药物催眠作用强,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
3.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通、替马西泮等,这类药物模拟褪黑素的作用,调节生物钟,有助于改善睡眠。
4. 其他类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这些药物在治疗失眠的同时,可能具有其他治疗作用。
三、安眠药的作用机制安眠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 抑制神经递质:如抑制GABA(γ-氨基丁酸)的再摄取,增加GABA的浓度,从而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2. 阻断觉醒通路:如阻断觉醒通路中的神经递质,减少觉醒信号的产生。
3. 调节生物钟: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生物钟,使人体生物节律与外界环境同步。
四、安眠药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安眠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
2. 剂量控制:按照医生的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3. 用药时间: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避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4. 用药周期:短期使用(1-2周)为宜,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
五、安眠药的副作用安眠药虽然具有助眠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1. 嗜睡、头晕、乏力:这是安眠药最常见的副作用。
安眠药的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安眠药的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373ba22fab069dc502201f0.png)
安眠药的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1、宿醉现象几乎所有的催眠药都存在“宿醉”现象,许多失眠患者服药后能安然入睡,但醒来后却昏昏沉沉,头昏脑胀,无法集中注意力。
日长月久,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
2、噩梦连连催眠药还会产生一个较为麻烦的现象,就是服用后可能做噩梦,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
这让患者睡得更不安稳,失去了服药的意义。
3、戒断反应停药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震颤谵妄,甚至惊厥等。
4、老年痴呆长期服用催眠药,可能会导致记忆力逐渐减退,有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症。
1.运动不协调人做各种动作, 必须由小脑协调各条肌肉一起进行。
但是安眠药却可能抑制小脑功能,结果导致运动不协调,如穿衣、写字等动作都变得很困难。
但在正常剂量下,程度不会太严重,而且停药后会慢慢恢复正常。
2.记忆力受影响有些人在服用安眠药第二天起床后, 对于前一天做过的事记忆模糊。
尤其是强效的安眠药更容易发生这种暂时性的失忆。
3.出现失控行为与梦游生活中, 总有些不如意的事需要压抑在心底。
但有的安眠药会减弱心理压抑的力量,结果就导致内心压抑的愤怒情绪发泄出来。
因此有些人在服药之后, 会生气、激动起来;有些人会无意识地四处行走, 拿东西、搬东西, 甚至到外面购物, 严重者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诸如当众脱衣服等等, 事后则不记得这段经历。
4.骨骼肌过度松弛安眠药会抑制脊神经, 让肌肉放松, 产生中枢性肌松作用。
人们会觉得全身软绵绵的, 一点力气也没有, 没办法工作。
这对于长期肌肉过度紧绷的人来讲, 也许不是坏事。
但对于老年人, 可能就会让他在起床时不小心跌倒, 万一摔伤了头部, 问题就大了。
5.性功能受影响有报告显示, 强力的安眠药会造成性功能障碍。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引起阳痿、性欲减退。
但这都是可恢复的, 不会造成器官永久性的障碍。
6.肠胃道不适佐匹克隆,可能造成眩晕、恶心、呕吐与腹泻的不良反应。
而有的安眠药有抗多巴胺的作用, 导致锥体外系副作用,有急性肌张力失调、帕金森氏症状、静坐不能等。
【正确应对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副作用
![【正确应对安眠药的副作用】 安眠药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97c4290508763230121202.png)
【正确应对安眠药的副作用】安眠药副作用许多失眠病人对使用安眠药有顾虑,尤其看到药物说明书上的副作用更是疑虑重重。
确实,大多数安眠药都像其他药物一样,也会产生各种副作用,病人应正确对待。
肝肾损害一般地说,绝大多数安眠药都是在肝脏分解成代谢产物的,所以,有肝病的病人服这类安眠药时,宜减少剂量。
此外,药物的分解产物多半是从肾脏排泄出去的,有肾病的病人服用时也宜减少剂量。
药物说明书上最常见的说明“肝、肾病人慎用”就是这个道理。
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安眠药的副作用还有头昏、头晕、头痛、困倦、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走路不稳等,这些症状医生称之为“宿醉反应”,也就是说,像夜里喝了酒第二天没醒过来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改用别的药物。
抽搐、震颤主要由于过量服药或长期大量服药后突然停药所致,一般病人不会发生。
所以,病人大可不必把所有副作用都拿来对号入座,这样反而会造成内心的恐惧感。
成瘾性这是病人最害怕的副作用,怕服安眠药后成瘾,戒不了。
为了解决安眠药的依赖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使用任何一种安眠药,医生处方最好不要超过4 周。
应该说,这条规定为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各行各业的医生和病人都应该遵循。
目前,安眠药分三大类,有时也称为三代。
第一代是巴比妥类药物,过去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鲁米那)、异戊巴比妥(阿米妥)、司可巴比妥(速可眠)等,由于这类药物依赖性太大,所以现在一般不再用作安眠药。
第二代是苯二氮类药物,为抗焦虑药,包括安定(地西泮)、艾司唑仑(舒乐安定)、氯硝安定(氯硝西泮)、三唑仑(海乐神)、多美康(咪唑安定)等。
这类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上市以来,发展极快,使用极广。
例如,北京市一项调查发现,有80%的城乡居民服用抗焦虑药长达2年以上,而90%的药物来自医生处方。
上世纪80年代,这类药物也被发现有药物依赖性,且药物依赖问题越来越突出。
第三代到目前为止有三种药物,佐匹克隆(三辰)、唑吡坦(思诺思)和扎来普隆。
为什么安眠药会有毒副作用
![为什么安眠药会有毒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413a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1.png)
为什么安眠药会有毒副作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安眠药的成分。
安眠药通常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和其他成分。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劳拉西泮等,是一类常见的安眠药,它们通过增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来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三唑仑等,也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
然而,这些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会对肝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
其次,安眠药的作用机制也与其毒副作用密切相关。
安眠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催眠和镇静效果,然而,这种作用也会对其他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安眠药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导致呼吸抑制和缺氧的发生。
此外,安眠药还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引起心率不齐、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安眠药的使用方式也会影响其毒副作用的发生。
一些人可能会滥用安眠药,或者长期使用大剂量的安眠药来治疗失眠等问题。
这种使用方式会增加安眠药的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因为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发生,从而需要增加用药剂量来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
这样一来,就会增加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量,增加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此外,安眠药还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例如,与酒精、镇痛药、抗焦虑药等药物一起使用安眠药可能会增加其镇静和催眠效果,导致呼吸抑制、昏迷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安眠药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以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总的来说,安眠药会有毒副作用的发生是由其成分、作用机制和使用方式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为了减少安眠药的毒副作用,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安眠药、遵医嘱正确使用、避免滥用和长期大剂量使用、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安眠药毒副作用的监测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指出,安眠药治疗失眠的效果虽然好,安全范围也较大,但是如果超过正常治疗剂量或长期使用正常治疗量都可形成药物依赖。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安定、利眠宁等。
此外还有眠尔通、安眠酮、导眠能等药物。
这些药物在体内会受到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作用,患者服药后,药物进入血液及作用部位,在一定的药物浓度下发挥催眠作用,然后这些药物在肝药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被破坏,它的作用就消失了。
如果患者经常服用某种安眠药,这些药物就会促使肝药酶产生增多,产生“耐受性”。
如果自己随意到药店购买或擅自更改医生的处方增大药量,则会出现头昏、嗜睡、注意力下降、记忆减退等现象,对于肝、肾、心脏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安眠药的副作用。
另外,对于睡眠呼吸障碍者,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哮喘患者,服用安眠药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险。
并且,喝酒后也不宜服用安眠药,因为酒精和安眠药一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同时使用,会对中枢神经过度抑制而造成伤害。
有的!安眠药的副作用吃了安眠药,就再也醒不过来?吃了安眠药,会不会再也醒不过来?这是许多人对于安眠药最大的恐惧。
在过去,这个问题可能很严重,因为老式的安眠药,诸如:溴化物、巴比妥盐等,毒性都不小,致死剂量很接近治疗剂量,稍一不慎,就可能冲过头,真的再也醒不过来,而呜呼哀哉了。
举个例子:某药吃到三片半时可以睡觉,吃到六片时就会中毒。
某天你吃了一片,没效(未达到治疗剂量);吃到两片,也没效;三片,还是没效。
结果你生气了,想说三片都没效,一口气又吃了三片——你想,会怎样呢?安眠药会伤身体吗?很多人都担心安眠药会伤身体,并因此排斥服药。
安眠药到底会不会伤身体?这很难说,因为什么才叫做伤身体,实在很难定义。
例如:巴比妥盐会增强肝脏代谢功能,也就是俗话说的:“提升解毒功能”,但这是一把双面的刃:一方面,肝脏会加速把毒物化解掉,另一方面,肝脏也会快速把身体的营养素,如维他命给代谢掉。
结果,不管好的坏的,全部没了。
你说这样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再举一个例子:焦虑会刺激交感神经作用,大量交感神经物质释放入血管中,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长期下来,就会损及心血管功能、甚至导致心肌梗塞或中风。
给予BZD之后,焦虑会下降,对于这些器官自然有保护作用;但是BZD却可能造成记忆力减退的问题——这样子,它到底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一样的,倘若坚持不吃药,结果却是长时间的失眠,这样对身体健康就会比较好吗?所以在医学上,不能用二分法来看事情,更不能像江湖郎中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说“西药都会伤身体”。
只能根据现状,就事论事,利用每个药物的优点,避开它的缺点,将效果发挥到最大,副作用减到最低。
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事情,我们就能改用“对身体的影响”来讨论安眠药。
由于目前的安眠药以BZD与OMEGA-1作用药为主,辅助性安眠药(抗组织胺、三环抗郁剂、查诺顿Trazodone、抗精神病药)为辅,老式的安眠药我们就完全不提了。
各种安眠药都可能有的副作用“过度镇定、第二天起床还是昏昏沉沉”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副作用,不管哪一种安眠药,BZD也好,辅助性安眠药也好,甚至连OMEGA-1作用药,都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的成因就是镇定过度、药物持续残留。
虽说,有些药物的半衰期短,理论上不该会有这种症状,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可能吸收或代谢药物的速度不同,药物反应的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短效的安眠药,也可能让人第二天昏昏欲睡,精神难以集中。
所以,在服用安眠药期间,不得操作机器或开车——当然,实际上很难完全避免,但至少,必须减少操作机器或开车的时间,能不做就不做,真的没有办法避免时,就得小心谨慎一点。
运动协调不顺人的肌肉有很多条,要做任何动作时,必须各条肌肉协调好一起动作,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就如最简单的拿筷子,倘若五根指头各自为政,那不要说伸手夹东西了,就连筷子都拿不住。
这协调工作很多都是小脑在负责,但是BZD却会压抑小脑,结果就是运动协调不顺,穿衣、写字等动作都变得很困难。
还好,正常剂量下,不太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使出现了,只要减少剂量,或等药效慢慢褪去,也会恢复正常。
肌肉过度松弛BZD会压抑脊髓的神经,让肌肉放松,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只脑子睡觉,连肌肉也睡着了。
一旦脑子醒了,肌肉却贪睡,那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没办法工作。
这对于长期肌肉过度紧绷的人来讲,也许不是坏事。
但对于老年人,可能就会让他在起床时不小心跌倒,万一摔伤了头部,问题就大了。
记忆力受影响有些人,在服用安眠药后没有立刻睡着,还能继续做事、与人交谈,过了一阵子才睡着。
第二天起床后,对于做过的事全都忘了。
这种暂时性的失忆,比较容易发生于强效的安眠药,不管是BZD或OMEGA-1作用药,都有可能。
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不会因此影响记忆力。
失控行为与梦游人生在世,总有些不如意之事,深藏在心底,但BZD会减弱心理压抑的力量,结果就是导致内心压抑的愤怒与情绪,尽情发泄出来。
有些人在服用之后,会生气、激动起来;有些人会无意识地四处行走,拿东西、搬东西、甚至到外面购物,严重的还会做出一些不合宜的行为,诸如当众脱衣服等等,事后则完全不记得这段经过。
呼吸抑制当患者有某些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时,使用BZD可能造成呼吸抑制。
而BZD与酒精一起使用时,此作用也会跟着增强。
不过,一般不会有大碍。
过敏少数患者的体质特殊,还会对安眠药过敏,不管是哪一种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现象。
性功能受影响有报告显示,BZD在极少数情况下,会造成性功能障碍。
三环抗郁剂也可能引起阳痿、性欲减退等现象。
至于查诺顿(Trazodone),则可能延长男性勃起时间,但这都是可恢复的,不会造成器官损坏,或者永久性的障碍。
这跟酒精的作用不一样,长期服用酒精可能造成性功能永久性的障碍。
肠胃道不适Zolpidem或佐匹克隆(Zopiclone),都有可能造成眩晕、恶心、呕吐与腹泻的副作用,但发生机率不高。
而三环抗郁剂也可能造成相似的问题。
只发生于辅助性安眠药的副作用锥体外副作用与内分泌影响(罕见)部份三环抗郁剂跟抗精神病药会因为抗多巴胺的作用,导致锥体外副作用,会有急性肌肉失张、帕金森氏症状、静坐不能等副作用。
此外,也可能会造成泌乳素上升,女人可能因此月经中止,男人可能有乳汁产生,男女性欲下降。
但这类药物作为辅助睡眠之用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类问题。
三片加三片,一共六片,糟糕,你中毒了!就这么容易,从治疗剂量跳到危险剂量的距离太近了,安全性之差可想而知,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也不同,没人确定该吃几片才有效、几片会中毒。
医生也没有办法事先预防。
更糟糕的是,老式安眠药很容易上瘾,也很容易跟酒精作用后效果增强。
万一有人喝了酒,迷迷糊糊多吃几片,毒性又加倍,此时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已不易致死但是上述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自从BZD的发明后,其致死剂量就远远与治疗剂量拉开,很多人吃了几百片安眠药——笔者甚至见过吃上一千片的患者,睡得昏天黑地,但还是死不了。
不过,笔者倒是曾见过一位患者,吃了大量安眠药与土司面包之后死亡,解剖验尸之后才发现:是土司面包噎在气管中窒息而死的。
所以在服用安眠药物之后,最好是平静地等想睡再睡,不要做太多事情,若有旁人陪伴更好。
现在比较可能发生问题的,是其他辅助睡眠的药物,例如:低剂效的抗精神病药、三环抗郁剂等等,大量服用时都可能造成强烈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可能影响脑部及心脏功能,造成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但基本上,这类辅助睡眠药物使用的机率较少,一般只有在BZD类安眠药使用量已经很大时,才会用来辅助BZD。
而且,除了精神科医生,一般医生不太会使用这类药物。
所以,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太可能发生吃了安眠药而一觉不醒的,除非患者本身就有一些毛病,或者服用的药物之间会彼此冲突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医生诊视,并且监控药物使用,才能避免危险。
但是,尽管这么说,还是很多人害怕安眠药。
推究其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点:社会标签化由于BZD发明以前,确实很多人靠安眠药自杀,或是因为过量而死亡。
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上普遍对安眠药有一种“危险”的印象,不只一般民众,连医生也是如此。
很自然的,人们就会排斥安眠药。
心理感受睡眠本身是一种很奇怪的经验,在睡眠期间,“自己”好像不知道飞到哪去了,那段时间就空白了,无怪乎,希腊神话中,睡神跟死神是兄弟,只差睡眠还能醒过来,死亡没办法。
在主观的感受上,睡眠就像短暂的死亡一样,在这段期间中,你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你”根本不见了!这就很诡秘了。
我可以说话,我可以思考,我可以生气,我可以跑来跑去,但就是没有办法让“我”消失。
安眠药正好可以排解掉这个问题。
药一吃,不由分说,人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仿佛死掉了般。
很多人感觉到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好像被某种外来事物推进另一个世界里头,很是可怕。
这样子的害怕,表现在外的,就是对于安眠药的抗拒。
事实上,这些都是过虑了。
安眠药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
研究者会努力让安眠药变得更安全,医生也会分析你的身体状况,让安全性更进一步加强,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即使那种入睡的感觉好像是被强迫似的,但又何妨?毕竟我们才是它的主人,你也知道睡眠只是短暂的,时间一到,终究会醒过来,何必过于害怕呢?副作用很多?你可能还不太放心:“我翻专业的药典,里头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副作用,难道这些也是假的吗?”很多人不放心,到书局查药典,看了看,一堆化学药名:Triazolam、Estazolam、Clonezepam、Diazepam、Zolpi-dem、Zopiclone、Lorazepam……,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更恐怖的是底下的“禁忌症”与“副作用”,写了一大堆,重则“有致死危险”、“有致畸胎性”,轻则“操作机器可能发生危险”、“恶心、呕吐”,每个都令人怵目惊心,真不晓得这是药物还是毒品。
事实上,这些写的都是真的,但你要是多翻翻其他药物,你就会发现:其他药物的副作用竟然比安眠药还多!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药典不会记载发生机率、发生时机与得失之间的考量。
举个例子来说好了,“走路会不会被车撞死?”当然会!你只要在红灯的时候,闭上眼睛,硬是穿越快车道,你看看会不会被车撞死?问题是:你不会这样做,你会知道在绿灯的时候,穿越斑马线并注意左右来车,这样子就安全多了。
吃安眠药也一样。
只是,医生会帮你注意“交通安全”:老人?代谢可能不好;水肿?白蛋白可能过低,影响药物作用;脸部有疤痕?以前可能有外伤过,影响脑部与药物的互动。
这些医生都该去注意,并仔细了解。
一旦了解,又经过审慎的评估,那么,即使安眠药有副作用,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大碍。
更何况现在的安眠药发生副作用的机率都不高,若为了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不就等于“怕出车祸而终生不出门”一样?没有一条绝对安全的道路,只有谨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平安;同样地也没有一种绝对安全的安眠药,但只要谨守用药规则,就不会有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