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虞美人

导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其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2.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课内自主学习

一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李煜(937~978),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亡国后其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玉楼春》《长相思》等。

2.作品背景

此词作于978年,李煜归宋已近三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

(1)“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古人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3)“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4)称制:封建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往往需要皇后或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这被称作女主临朝称制。

二古诗文基础

1.字音识记

①虞.美人(yú) ②李煜.(yù)

③玉砌.(qì) ④晌.午(shǎnɡ)

2.词语解释

(1)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

(2)不堪.回首堪:禁得起,受得起

(3)雕栏玉砌

....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

(4)只是朱颜

..改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3.词类活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

..(名词作动词,刮起了东风)

4.特殊句式

倒装句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常语序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是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5.默写填空

(1)李煜在《虞美人》中用“”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形象、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

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课内文本探究

一|文脉梳理

二|文本探究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考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我的答案:

提示: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所以他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来说是一种讽刺,因此他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我的答案:

提示:指的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怀念: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技法探微]分析诗歌当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我的答案:

提示: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往事的一去不返形成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形成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形成对比。

每组对比都指向一个核心:个人失去的永不复回的惬意生活与永恒的、无言的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写出了词人作为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惆怅之情。

4.[创新表达]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的答案:

提示: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教材迁移讲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一)

按诗歌思想感情分类(一)忧国伤时

(二)建功报国

(三)生活杂感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山行

王安石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①,长耳②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起始两句道出了山行的意图,意欲描写诗人外出和归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诗歌描写了诗人的装扮,借此暗喻自己在脱离官场后已俨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了。

C.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看似逍遥实则有掩不住

的寂寞凄苦。

D.山岭佳色,已是日暮时分,林泉好音,更是冷寒时节,全诗至此呈现出一派冷瑟萧杀之境。

E.诗中“真意”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大抵类同,均可指自然中所包蕴的人生的真谛妙趣。

剖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C项“掩不住的寂寞凄苦”理解错误,诗人的心境是悠闲惬意的;D项“一派冷瑟萧杀之境”理解错误,是清幽静寂之境。

答案CD

(2)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剖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意境、概括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诗歌描写出门时景色的浅淡清新,回归时浓阴苍翠,于此景中,诗人平民装扮,骑着毛驴,听着驴鸣,暮岭山色、寒泉好音,描绘了一幅清幽静寂的画面。这幅画面表现了诗人悠闲满足、惬意自得的情感。

答案①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寂的画面。诗歌描绘了出门时景色浅淡清新,回归时浓阴苍翠,于此景中,诗人平民装扮,骑着毛驴,听着驴鸣,暮岭山色、寒泉好音,一派清幽静寂。②表现了诗人悠闲满足、惬意自得、澄怀静虚的情感和心境。

课后课时作业

一、练基础

1.《虞美人》七、八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下列四首诗词中画线处与这种写法不同的一项是() A.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B.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歇,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苏轼《南歌子·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