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丧葬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丧葬习俗
内容摘要:丧葬是一种传统庄重的仪式,暗含着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敬重。本文介绍笔者的家乡——南安的丧葬习俗,从发丧、收殓、入殓、出殡、下葬等步骤略微的介绍丧葬制度。关键字:南安丧葬习俗
小时候就听大人提起“生宜在苏杭二州,死宜在福建泉州”。苏杭二州往往把孩子的出生看成是生命的延续,因此要举行容重的庆典活动。而泉州人却是对老年人的去世非常重视。不管是官宦世家还是普通百姓都极尽铺张之能事,让死者走得体面。不管是古时还是当代,人们都崇尚灵魂不死的观念,遵循儒家倡导的孝道,又盛行鬼神迷信,因此泉州的丧事都是礼节繁缛,隆重纷繁。南安作为泉州较发达的县市,丧事自然是草率不得。
南安人忌讳说自己亲人的死亡是"死",而是称为"老了"或"过身"。人死而不言死,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南安人对“死”这个传统观念的独特看法,死去的只是死者的肉体,活着的则是死者的灵魂。死者的灵魂居住在另一个世界――地府,过着和活人没有两样的生活,逢年过节还要“回到”原来的家里到处走走看看。
在南安,长辈寿数将尽,家属们要日夜守护在病榻前,子孙即使在他乡也须回来送终。病危者若为女性,还须及时通知娘家人。老人濒危时,要立即"净厅",即用红布把供有祖龛(内置祖先灵位)和神龛(内直神明像)遮盖起来,俗称“遮神”。逝者的房门要用红布遮起来。儿孙们要赶到病榻前,聆听遗嘱,死者临终前要有儿孙到齐才算“有福气”。老人断气后,儿孙要不断呼唤老人,期望通过呼叫将死者的灵魂招回阳间,俗称“精神”或“叫精神”。呼叫一段时间老人无反应,才可确信已经去世。
在死者咽气后,家属(俗称“孝男”)要在尸体未变冷之前及时为死者合闭双眼,把四肢和头部与身体摆直。要用新布沾水给死者擦洗身体,然后替死者梳头、整理面容。接着给逝者穿寿衣,寿衣以“重”(件数)计,上身七重,下体三重,都是逝者生前最好的衣服,最外面穿着绣着“福寿”的枣红色的特制寿衣,一般是生前定制好的。男的穿长衫马褂,女的则披凤衣裙,脚上都穿着黑布鞋。最后死者被从头到脚盖上一条中间缝着红绸布的白被单,俗称"水被",头下的枕头被换上了白枕头。死者脚边点上了白蜡烛或油盏,称为“长明灯”为他照亮了通往阴间的黑暗的路,驱赶恶鬼,所以它不能被熄灭。逝者头边又供上一碗饭,插上一双筷子,放着几个包着红纸的芋仔,这碗饭就叫“枕头饭"。孝男们要去外头拔稻草,散乱的放在逝者的房间里,供孝男们跪着哭号,称为“温狗窝”。丧家跪在死者脚边,边嚎哭,边不断地烧"银仔纸"(阴间用的纸钱),供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用。孝男们都要披麻戴孝,穿着白色孝服,男的腰间绑着稻草,挂着一双草鞋,女的要穿白色长裙,男的头上绑着白布,而女的要戴着用白布做成的斗笠状,用没有线头的白线缝成的“头白”,没参加过丧事的孩子“头白”上缝一块红布,以减少丧气。孝男们的鞋子上,要用白胶带粘成“一”字形,代表家里有丧事。
大门被斜贴上白色的长纸条,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则只贴一条白纸成“/”状,双亲既亡则贴“×”状。父丧贴左边,母丧贴右边,双亲皆已亡的左右都贴,这叫"挂孝"。大门外还摆上一顶半人高的纸轿,供死者乘着去阴间,叫做"过山轿"。轿前轿后都立有纸做的轿夫。放置纸轿时,要串上几串"银仔纸",给轿夫挂上,作为工钱。纸轿夫背后写有张三李四之类的姓名,类似对死者呼唤。"过山轿"是丧家最显著的标志,又显示死者的性别。男性的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性的"过山轿"为白色红顶。大门上有挂着纸糊的白灯笼,白底黑字,称为“孝灯”,一边写着姓,一边写着“某某代大夫(大母)”,以有几代男性计,有孙男称“四代”,有曾孙男称“五代”。
丧家除了挂白灯笼,置"过山轿"外,还要派人把死讯迅速报告与死者有关的亲属。死者是已婚女性的,一定要报告女方家庭,俗称"外家"。“外家人”未到,或到后未作许可,逝者不可殓葬。南安人俗语说:"死老爸扛去埋,死老母请外家来。"报告死讯的使者一般走得飞快,行色
匆匆,称为"报死"。报死者抵达目的地后,不能进人家家门,只能在外呼叫,待人家出门来才报告死讯,随即离开。死者已出嫁的女儿接讯后,要立即奔丧,在接近家门的街头巷口,要边走边放声大哭,叫着"哭路头"。
大门门楣上挂头布白,门上的对联都要撕掉,丧家在门前摆放供桌,上摆逝者的黑白遗像,用黑纱布绑成一朵花挂在像上,桌上致"桌头炯"一对,点燃白色的蜡烛和线香,有两个纸糊的小人偶,看守逝者,有两个白色的小灯笼为逝者照明。桌上还摆放着瓜果,如果死者有抽烟,还需摆上烟。来者必先拜忌,然后入内抚慰丧家。灵堂内哀乐奏响,与孝男们的哭声混合一起,使人好不心酸啊!
一家有人逝去,同宗族的人都要来帮忙。布置灵堂,招待吊丧者,给邻居门上栓红绳子辟邪,煮甜鸡蛋给逝者的亲属吃,晚上还要守护着灵堂,甚至到天亮。丧家还要请一个得道高僧来给逝者超度,请一个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好命人“来主持丧事,带死者”去死“。
死者入殓前,执事人等开具死者生死时日,请和尚为其推算何时入
殓,名叫“开斗书”。和尚为其写讣告,讣告一般采用竖式
书写,告诉亲朋好友,何时逝去,何时下葬。
死者逝去后,家属每日三餐都要在灵前叫茶敬饭举哀,叫做“捧饭”。捧饭的日数以死者穿几重寿衣而定,如果七重则七日,到期“散饭”。丧家要给女儿家,米龟、芋仔,红枣灯一对,装热炭烘炉一个,都要用红纸包着,合称“烘炉火饭”。亲友们要丧家送为慰问金,俗称“金文钱”,来吊丧的亲友要跪拜,灵前设有跪拜用的草垫。吊客一到,孝帐内的家属放声痛哭,丧家点燃两只香递给吊客,让其祭拜逝者。
死者人棺大殓之前。要举行"辞生"的祭祀。"辞生"要备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若死者是信佛者,则12碗全是素菜。祭时由"好命人"逐一拿起每一碗菜,口中说着好话,边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的样子,将12碗菜―一敬献给死者。"辞生"是死者灵魂辞别人世的最后的盛宴。祭后请和尚诵经,叫做念"铺前经"。死者遗体入棺之前要举行"放手尾钱"的仪式。"好命人"将12枚硬币经由死者的手,溜放入米斗,再将硬币撒在地上,由死者的遗属去拾。同时,"好命人"高喊;"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表示死者将财富留给了后代子孙。获得"手尾钱"的子孙得将铜钱用带子穿过,系在手腕上,孝男用麻带,其他用红带叫做"结手尾钱",既是带孝,又感激死者将富贵的吉兆传给了自己。死者遗体入棺前, 孝男们要由“好命人”带领,拿碗或桶到溪边、水井去舀水,碗里放着两个硬币。舀水前要烧香跪拜,把硬币扔进水里,并念到“向你买水了”,据说是向龙王或土地公“买水”,这些水是极其神圣的,可助死者顺利的通过轮回。孝男把“买”回来的水,由“好命人”用白布沾水给死者揩脸,并象征性地为死者擦拭身,一边要口说话,大概意思是死者已净身,将与祖宗见面等等。在大殓之前由孝男们往死者口中放进假珍珠,称为“衔宝”,塞珍珠的时候还要说话:“衔宝代代好”。接着是“压财”,将装有豆谷等种子的米斗放在死者的肚脐(闽南话音财)上。孝男们要在棺材底铺上厚厚的纸钱,俗称“金文”。尸体必由孝男扶头,媳妇女儿扶脚,其他人扶双手,放入棺中,将新的衣服、被褥、纸锭等塞入棺中。给男死者带上帽子,手持拐杖,脚着黑布鞋;女死者手上戴满假的戒指手镯。然后裹上“水被”。盖棺前“好命人”口念吉词,拎着小香炉在死者遗体上绕圈以驱逐邪魔,为死者净身;又将香炉在棺材内绕数圈以祛除里面的邪秽。和尚要在旁诵经做功德,为死者在阴间开路。丧属在棺前烧香跪拜,“好命人”在吉时将棺盖盖上。
接着,孝男们手持“长明灯”,拿着屋里的稻草和死者生前所用之药瓶、草席、碗筷等日常生活用品,送到郊外去焚化,俗称“送草”,一路上孝男们要痛哭流涕,让其他人知道家里有亲人丧生。遗体入棺大殓之后,门外放置的"过山轿"燃化掉,让死者灵魂乘轿前往阴间报到。晚上,丧家们都要为死者“守灵”,两个穿着古装孝服、画着浓妆的“哭者”,拿着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