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09中文系非师(1)班090105111周青青公元七五五年,一场颠覆了整个盛唐王朝的动乱在中原大地上爆发。

唐帝国自此由盛而衰。

而与盛唐气象一并欣蔚文坛的浪漫气息也转入对尖锐现实的摹写。

随着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的生活日益困苦,激起诗人面对惨痛现实的悲愤情怀及对广大人民的悲悯,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

元结、顾况等人一系列揭露社会矛盾的诗歌成为了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同调。

这一股暗流到了中唐更是愈发汹涌,最终在以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创作及推动下,掀起了中华诗歌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

(贞元、元和年间,中原大地内则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战乱频仍,赋税繁重,外则吐蕃回纥,不断入侵,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迫使诗人不得不正面现实;另一方面,社会相对稳定,曾经一度在形式上的全国的统一为诗人们对现实改革的期望带来一丝希望。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二十首》序文中说道:“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昔三代之盛也,士议而庶人谤,又曰:‘世理则词直,世忌则词隐。

’予遭理世而君圣盛,故直其词以示后,使夫后之人谓今日为不忌之时焉。

”“新乐府”一名由白居易提出,宋郭茂倩纂辑《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其最后一类标题为“新乐府辞”,本于白居易。

所谓新乐府,即以新题写实事的乐府式的诗。

这里的重点有三:一是用新题。

建安时起文人乐府就有少数写实事,但多借用古题。

新乐府自创新题,故亦称“新题乐府”。

二是写实事,即用新题又写实事,是由杜甫创始的,但并非所有新题都写实事。

新乐府专门“刺美见事”。

三是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未尝被于声”。

音乐上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其体现了汉乐府的现实精神。

由汉乐府“缘事而发”,一变为曹操等人借古题而写实事,再变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到白居易的“歌诗合为事而作”成为有意识的写作准则。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古文运动
•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 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 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 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 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 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 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 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 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 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 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 “乐 府” 与 “新 乐 府”
用新题写时事 主要是写实:现实主义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 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 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才华和第 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步 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入选, 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 元和十年(815年),贬为江州司马(816年于愤懑感慨中作 《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
乐府(音乐机构) 乐府精神: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新乐府运动
◆ “新 乐 府” 名 称 的 确 立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李绅 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 后白居易又写成《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2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本文由nohtaet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六章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一、新乐府运动(一)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新乐府运动,运动。

杜甫首创新题乐府。

运动。

杜甫首创新题乐府。

在白居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下,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下,乐府诗自觉弘扬风雅比兴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扬风雅比兴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发挥政治讽喻功能,发挥政治讽喻功能,因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

新乐府” 创作高峰。

“新乐府”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

乐府诗,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

(二)新乐府运动兴起的背景1、中唐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宦官专权,朋、中唐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宦官专权,党争斗、藩镇割据,异族入侵,党争斗、藩镇割据,异族入侵,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日益尖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统治阶级日益腐化。

日益腐化。

从而激发了志士仁人的改革热文学领域内的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情,文学领域内的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随之而兴。

随之而兴。

2、陈子昂、杜甫等人的进步诗歌主张,特、陈子昂、杜甫等人的进步诗歌主张,别是杜甫即事名篇的乐府诗创作经验,别是杜甫即事名篇的乐府诗创作经验,给新乐府运动以直接的启示。

新乐府运动以直接的启示。

3、大历以来的形式主义诗风,从反面激励、大历以来的形式主义诗风,新乐府诗人追求风雅比兴。

新乐府诗人追求风雅比兴。

4、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纳谏”态度,、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纳谏”态度,也鼓励了新乐府诗人的创作。

也鼓励了新乐府诗人的创作。

一、元结、顾况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叟,河南鲁山人。

曾任道州刺史。

元结论诗在内容上强调文学的美刺教化作用,形式上反对雕琢、崇尚古朴。

其诗多针砭时弊之作,代表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对陷于苦难的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

第五章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

第五章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

思想: 前期是“兼济天下”的时期, 后期是“独善其身”的时期。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诗论著作: 《与元九书》、《新乐府序》、 《策林》等。
一、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上下交和、内外胥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 ——《与元九书》
第一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 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 南)。晚年居香山,故称“香山居 士”。
一、生平:
白居易的生平以元和十年被贬江州为 界,分前后两期。
一、前期(44岁以前) 29岁中进士。 33岁授校书郎。
《常乐里闲居偶题》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第三,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强调诗 歌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 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 圣,下至愚矣,……未有声入而不 应,情交而不感者。” ——《与元九书》
第四,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 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 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 也。” —— 《新乐府序》
二、后期(44—75)
• 44岁在江州,作《与元九书》。 • 45岁,作《琵琶行》。 • 47岁,升任忠州刺史,作《竹枝词》 四首。
• 49岁,被召回长安,拜尚书司门员 外郎,提拔为中书舍人。 • 51岁,外调为杭州刺史,后改任苏 州刺史,作《钱塘湖春行》。
• 55岁以后20年,历任秘书监、河南 尹、太子少傅等职,最后官至刑部 尚书。 • 70岁以后,隐居香山。75岁卒。 • 著作:《白氏长庆集》。存诗2806 首。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
9
艺术特色
▪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
6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 诗,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 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 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 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 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8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 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 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 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 居 易 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8白居易及其提倡的新乐府运动

8白居易及其提倡的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概况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 新乐府运动以杜甫为发蒙,元结顾况为先驱, 张籍,王建,李绅为开始,到元白形成高潮。 新乐府运动以新题乐府写时事,继承了汉乐 府反映现实的精神,力求诗歌与现实取得紧 密联系,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因此,新 乐府诗歌具有讽喻性和通俗性的显著的特点。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王健 明人高棅:“大历以还,古声愈下。 独张籍、王建二家体制相似,稍复古意。 或旧曲新声,或新题古意,词旨通畅, 悲欢穷泰,慨然有古歌谣之遗风。” (《唐音癸签》卷七引)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王健 清人翁方纲:“张、王乐府,天然清 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 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 而真切过之。”(《石洲诗话》卷二)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世居京兆 万年县人。15岁明经及第,24岁举书刺拔萃 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 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任监 察御史。长庆二年(822)升任宰相,同年 罢为同州刺史。大和三年(829)入朝为尚 书左丞,后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元氏长庆 集》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元稹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 《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 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 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2011第六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概述

2011第六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概述
• 1、本于传统诗教说但也有重大发展:偏 重讽刺时事,表现民生疾苦。 • 2、局限性: • 企图以诗达到缓和社会矛盾,未免天真; • 过于看重以诗进谏的政治目的; • 形式上过于程式化,不符合艺术规律。
第二节 白居易
一、生平及思想 • 白居易(772 —846),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 士。曾官太子少傅,后 人因称白香山、白傅或 白少傅。 祖籍太原 (今属山西),后迁居 下邽(今陕西渭南 县 )。
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 (一)诗歌理论:体现在《与元九 书》、《新乐府序》、《策林》等 著作中。其主要观点: • (1)诗歌应植根、反映社会现实, 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与元九书》) •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 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 府序》) • “唯歌生民病”(《寄唐生》)。
• (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与元九书》) • (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 “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寄唐生》) • “尚质抑淫,着诚去伪”(《策 林》)
(二)关于其诗歌理论的评价

以四十四岁(815) 贬江州司马为界,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兼济天下”, 创作讽谕诗。 后期:“独善其身”, 创作了 感伤诗、 闲适诗、 杂律诗。
白居易于会昌 六年(846年)八 月,在洛阳城东 南履道里的家宅 中与世长辞,时 年75岁。
白居易墓
坐 北落 麓在 的洛 白阳 居龙 易门 陵东 园山
• 3.闲适诗和杂律诗。如《问刘 十九》《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等。
《问刘十九》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考研复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专题复习

考研复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专题复习
《适意二首》之二:“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 尽浩然气。”
2、后期:44岁以后
元和十年(815)回朝复职。时宰相武元衡被刺,遂上 书请捕刺客,以越职言事罪,贬江州司马,渐趋明哲保 身,作《琵琶行》,寄意不平。作《与元九书》,阐述 人生哲学与诗歌主张,总结前期创作。
元和十三年起,历忠、杭、苏州等地刺史。55岁后, 历秘书监、河南尹、太子太傅等。以刑部尚书致仕,居 洛阳履道里,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受佛 道影响,思想趋于消极,主创闲适诗。
会昌六年八月,病逝洛阳,年七十五。
❖ 二、思想特征:
❖ 儒家为主,兼取释道。
❖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 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与元九书》)
❖ 诗歌多体现独善之义,以闲适、感伤为主调。
❖ 三、诗歌理论:
❖ 总结新乐府创作经验,是积极的政治主张在文学上的体现。主要体现 在讽谕诗创作中。《与元九书》。
王建长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号“张王乐府”。他 一生沉沦下僚,了解并同情百姓疾苦,其诗取材广泛, 反映了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各类劳动者 的悲惨生活,尤善刻划劳苦人民的内心活动。
当窗织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 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头有零落, 姑未得衣身不著。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第一节 概说
❖ 一、乐府诗简史:
乐府诗兴起于汉代,今存汉乐府集中在东汉后期。“感于 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的创作精神。 ❖ 建安时期,诸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此后发展基本与现实 脱节。 ❖ 盛唐时期,杜甫以“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写 时事,使乐府重归于现实反映的传统。与杜甫同时而稍后创 作新乐府的还有顾况和元结。中唐新乐府运动以此为基础取 得发展,以白居易为代表。

第六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六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闲适、杂律诗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钱塘湖春行》: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暮江吟》: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族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诗,今存三千八百多首。五十一岁 时,他曾把自己的一千三百多首诗分为讽 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
讽谕诗
• 代表作为《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 十首 • (1)“惟歌生民病”是讽谕诗的突出主题 • (2)批判统治者“轻裘肥马”的骄奢生活 • (3)批判“急敛暴征”,反对各种弊政 • (4)反对穷兵黩武,表达爱国情感 • (5)反映妇女痛苦,关心妇女命运。
• 其一 •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其三云: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乐府诗
• 这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当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如反映农 民痛苦生活的《田家词》,哀叹民生的《织妇 词》,鞭挞奸佞的《上阳白发人》、《胡旋 女》,批判边政的《缚戎人》、《西凉伎》等。

白居易及新乐府运动(语教)PPT课件

白居易及新乐府运动(语教)PPT课件
《母别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 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 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 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 更有新人胜于汝。

13
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 大多一吟咏一事,主题集中,选材真实典型。 • 善于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
《卖炭翁》、《上阳白发人》 、《新丰折臂翁》
• 叙事、议论相结合,“卒章显其志”。
《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 《井底引银 瓶》:“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动。新乐府运动以杜甫为发蒙,元结顾况为先驱,张籍、
王建、李绅为开始,到元白形成高潮。力求用诗歌干预现
实,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在艺术上,力求平易、通俗、
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
.
2
3、新乐府运动的理论
体现在白居易《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元稹《乐 府古题序》等作品中。
(1)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 旨。“为君、为臣、为民、为事、为物而作,不为文而作 也”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将诗歌与人民生活 密切结合,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
• 语言质朴平易,词浅意深。
.
14
(2)感伤诗
《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叙事长 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琵琶行》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典型 形象,通过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与自己遭 受权贵打击的遭遇,揭露和控诉了封建 社会压抑人才的罪恶。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2010.12.讲义)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2010.12.讲义)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唐代新乐府运动是一次颇有声势的诗歌运动。

其代表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文学史上称“元白”。

新乐府运动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服务,即诗要“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白居易创作了大量揭露弊政和各种不合理现象的讽喻诗,最著名的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

这些诗观点鲜明,提法尖锐,使执掌军政大权的达官显贵咬牙切齿。

到四十四岁时,他遭到了报复,被贬为江州司马。

为了充分起到宣传作用,这一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主张用浅切平易、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诗。

据说白居易写诗一改再改,一直改到不识字的老妇人都能听懂为止。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买花》节选)“一丛深色花”,就相当于十户中等收入的人家所交纳的赋税。

十户人家交纳的赋税才够贵族买一束花,那么,农民该怎样把骨头磨成钱,才能满足贵族的其他享受呢?他《新乐府》中的《新丰折臂翁》,更是叫人心酸得无法读下去。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垢。

”老翁为什么会成为独臂的残废人呢?因为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为了建立边功,提高威信,两次发动对云南南诏的战争,共动员兵力二十多万,都全军覆没。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为了逃脱必死无疑的出征,于是“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从诗的角度来说,这首诗到这里,应当说恰到好处。

其余一切,该由读者自己去想象,由读者根据诗人安排的逻辑去做结论。

但是,正如白居易在诗题下加上“戎边功也”所提示的,其目的不在于写一首感天动地的好诗,而在于通过这首感人的诗使人受到教育。

因此他接着写道:“老人言,君听取。

8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精品PPT课件

8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精品PPT课件
• 边塞诗;《宫词》一百首。
3.李绅
• 《乐府新题》二十首。
• 唐衢、邓鲂、李余。
三、高潮:元、白 • 元和体。元和,宪宗年号。 • 指元稹、白居易的诗风。元白为诗,
“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 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 悉传诵之,号为元和体。” • 专事摹仿元白的那些互相唱和的长 篇排律和流连光景的短篇。 • 唐代中后期出现的模拟元和作家的 作品。 • 乐府诗:《田家词》《织妇词》 《上阳白发人》《胡旋女》《缚戎 人》《西凉伎》。 • 《莺莺传》《会真诗三十韵》 • 《春晓》: •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 《遣悲怀》三首。其一 •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其二云: •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 •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
其上下之情。” • “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
3.重写实 •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
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 “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
者,因直歌其事。” • 写实:“尚质抑淫,著诚去伪”。“其事核而实,
使采之者传信。” •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系于意,不系于
文”、“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 “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 4.尚通俗 •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

第八章 白居易及其新乐府运动

第八章  白居易及其新乐府运动
丘樊。丘樊太冷落, 朝市太囂諠。不如作中隠,隠在留司官。 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閒。不勞心與力, 又免飢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 君若好登臨,城南有秋山。君若愛遊蕩, 城東有春園。君若欲一醉,時出赴賔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歡言。君若欲髙臥, 但自深掩闗。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 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餒, 貴則多憂患。唯此中隠士,致身吉且安。 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閒。
3、反映现实的乐府诗
• • • • • • • • • • • • • •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黄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爲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膓 今我何功德曽不事農桑 吏禄三百石歳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時爲盩厔縣尉
对于李杜的评价
• 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竒矣, 人不迨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 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於貫穿今古, 覼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然撮 其新安石壕潼闗吏,蘆子闗花門之章,朱 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十三四。 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僕常痛詩道崩壊, 忽忽憤發,或廢食輟寢,不量才力,欲扶 起之。
5、晚年的佛教信仰
• 畫西方幀記 開成五年三月十五日 • 我本師釋迦如來説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淨 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其佛號阿彌陁,以夀 無量願無量功徳相好光明無量故也。諦觀此婆娑 世界,㣲塵衆生,無賢愚無貴賤無幼艾,有起心 歸佛者,舉手合掌,必西嚮西方,怖厄苦惱者, 開口發聲,先念阿彌陁佛。又範金合土,刻石織 文,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戲者,莫不率以阿彌陀佛 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觀,是彼如來有 大誓願於此衆生此衆生有大因縁於彼國土明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为首的 一派诗人,从爱国、忧时,同情人民的立场 出发,大写以讽喻、以新题乐府为形式的诗 歌,一时之间蔚成风气,形成高潮,这就是 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 一场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
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
三、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原因: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阙时 政”“泄导人性”的政治使命。
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立脚点,认为“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旗帜鲜 明的口号。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为物而 作,不为文而作也”即写文章要有的放 矢,要联系当时的现实来写。它的中心 是认为诗歌要为政治服务,实际上五点 中重要的是“为民而作”。敢于反映人 民疾苦,唤起统治阶级的注意,从而达 到改良的政治目的。有诗云:“惟歌生 民病,愿得天子知”将诗歌与人民生活 密切结合,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他的 诗论及创作实践是暴露社会黑暗而不是 粉饰太平。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宴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枝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3、反映统治阶级的扩边战争, 《新丰折宣臂传翁爱》国写主天义宝思大想征兵,三丁点一 丁到云南边远地方去,老翁时年24岁,于是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槌折臂”,才 免除兵役。庆幸“此臂折来60年,一肢虽废 一身全”。然而“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 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 今独在”。
这是中唐时代。唐代诗歌的两高潮,盛唐是一高 潮,以李杜、高岑、王孟为代表,中唐为一高潮 就是以白居易等为代表。
一、什么叫新乐府?
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他的精神 是继承和发展汉乐府以来及建安诗人的现实主义 传统。 有三个特点:
A、用新题;B、写时事;C、不入乐。
二、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参加者: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继承者)
五、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
以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为纲领, 《与之九书》是一篇最全面、较强有力 地宣传现实主义到现实的纲领宣言。
理论纲领: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 阙时政”“泄导人性”的政治使命。 2、诗歌必须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大胆 地干预生活。 3、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 诗风。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 内容服务。
2、诗歌必须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大胆地 干预生活,包括三方面:
A、为民请命,抒写民病 B、批判现实,揭露黑暗 C、提出问题,反映危机
白居易认为要使诗歌达到“泄导人情” 的目的,讽喻于诗歌中,借用现实主义创 作方法。
这是诗论的进步之处,侧重点在于暴 露和批判。
3、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诗风
社会一度中兴,政治相对开明,皇帝 欢迎纳谏。唐宪宗元和年间下决心平定藩 镇,因此不断出兵,十年内不收征役,因 此称为元和中兴。而且李纯喜欢听不同的 意见,即善于纳谏,这样,白居易入朝廷 任翰林学士。
四、新乐府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
杜甫—元结、顾况—张籍、李神、王建、元稹 即2名先驱者 继承 张王乐府
新乐府运动不是朝廷用行政命令推行起来 的,而是进步人士从“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的大目标出发,自觉地开展起来的,这场运动 把我国从《诗经》开始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推 向一个新的高峰,促成了唐代诗歌的第二次高 潮。大大丰富了中唐诗歌的内容,使一度冷落 的唐代诗坛重新出现白花争艳,异彩纷呈的局 面。同时对后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
白居易从现实主义诗论出发,在《与之 九书》中全面评价古代诗歌发展,标举风、 雅、比、兴,强调诗歌应如《诗经》一样要 有风、雅、比、兴。白居易最推崇杜甫,可 以说杜甫的巨大思想、艺术价值是在白居易 之后,才开始被人们认识的,当然主要是 《三吏》《三别》之类诗作。并说明要学杜 甫就学他批判现实的精神。发展了现实主义 理论。
讽喻诗:现存100余首,代表作《秦村吟》 10首,《新乐府诗》50首,广泛而深刻反映 了当时社会生活,内容有四个方面。
1、揭露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横征暴敛和欺压人民的罪行
如《买炭翁》、《轻肥》、《重赋》 《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2、反映人民的苦难和对人民的同情
如《观刈麦》、《采地黄者》 《采地黄者》
4、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
白居易诗句: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认为诗歌语言要通俗统一,音节和谐婉转, 认为在与新乐府诗时要开门见山,要求反 映社会的,要符合实际,因为真实是艺术 的生命。因此他的诗歌语言较通俗,诗意 清楚,这对扫除形式主义诗风有很大的作 用。
六、新乐府运动的历史意义
运动本身是现代总结而起的名字,新乐府 运动时间短然而影响却非常的大。 返回
第二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
一、生平 二、思想
一、生平
生平分前后两期:
前期(44岁前)——兼济天下 (分三期之说:中期(44-45)江州司 马—罢苏州刺史,为思想转折时期) 后期(44-75岁)——独善其身 44岁被贬为江州司马作为分界线,前期兼济 天下,他安身立命的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贯穿他生命的始终。44岁前仕途 一帆风顺。
第六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第二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 第三节 白诗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新乐府运动的先驱者和参加者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一、什么叫新乐府? 二、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三、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原因 四、新乐府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 五、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 六、新乐府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思想
白居易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 道三家思想杂糅色彩,主导思想是儒 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后期释、道思想上升,白居易晚年住 在香山寺中,与一些和尚来往密切, 白居易一生经历八个皇帝。
返回
第三节 白诗的思想内容
一、一、讽喻诗
1、揭露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横征暴敛 和欺压人民的罪行。 2、反映人民的苦难和对人民的同情 3、反映统治阶级的扩边战争,宣传爱国 主义思想。 4、反映妇女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