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论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论略

摘要:文学作品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每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艺术整体。这个艺术整体是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反映在作品中的包含着作家主观评价的社会生活。它的构成要素是题材、思想、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文学作品的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部结构和具体手段,它的构成因素是结构、语言体裁等。

关键词:文学作品题材与主题内容与形式生活源泉

一、文学作品的题材

(一)题材的涵义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文学作品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题材的涵义,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题材是指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即作品取材的范围。通常所谓的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历史题材、现代题材,或者政治题材、教育题材、日常生活题材等等,就是指的广义题材。狭义的题材是指某一作品所具体描绘的生活现象,即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加工的,用以表现作品的思想和主题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

(二)题材的形成

文学作品的题材来自社会生活,是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生活素材是作家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当作家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各种人物和事件,反复认识和深切感受其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从而产生创作冲动的

时候,他就进入了提炼题材的过程。任何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以作家所熟悉的、所感受过的、经过自己调查研究的原始材料作为提炼题材的基础的。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有人建议我写长篇小说,这也是没有用的。他们说:‘写某个事件,某个生活吧!选这个或那个问题、某个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吧!’我不能,我不会啊!在我本人心中没有诞生和没有成熟的东西,我没有看见,没有观察到,没有深切关怀的东西,是我的笔杆接近不了的啊!我有(或者曾经有)自己的园地,自己的土壤,就像我有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的空气,朋友和仇人,自己的观察、印象和回忆的世界——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的和我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这些都是经验之谈。题材的形成是作家对生活素材选择加工的结果。在这个选择加工的过程中,作家的立场、世界观和审美倾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它决定着材料选择加工的方向。一个对生活灰心丧气的作家,不可能去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一个个人主义者、一个不能同祖国发展事业共命运的作家,不可能去表现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其次,它决定着对素材所包含的意义的认识和选择加工的深度,作家选取什么,舍弃什么,集中什么,强调什么,总是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意图、感情倾向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人看到的是自然风光本身的美。“借得西湖水一圆,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

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游肇庆七星岩》)作家不仅看到自然风光本身的美,而且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

二、文学作品的主题

(一)主题的涵义

主题也是文学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一篇文学作品,不管他的具体内容如何,形式怎样,它总要告诉读者一个生活道理。但是,作品的主题不是作家外加的东西,而是融合在艺术形象描写之中的,是通过作品所选择、描写的全部生活现象显示出来的。那么,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通过作品选择、描写的全部生活现象所显示出来思想意义(或感情情绪)的聚光点。这个概括和人们通常说的主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略有不同,是考虑到叙事作品和抒情作品(特别是抒情短诗)的主题表现有着不同的情况的缘故。在诗歌中,那种想要描绘现实中存在的东西的激情实在是由于艺术家在洞若观火以后,现实中的物像在他脑子里定影以后,他渴望理解现实中存在的东西的隐藏的意义。

在叙事作品中,尤其是在大型的叙事作品中,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也是多方面的,这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不能是彼此分离、互不相关的,其中必有一个贯穿全篇、概括作品全部思想意义的中心思想,这就是叙事作品的主题。这就是说,叙事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关系、生活事件,各个生活侧面,都有其本身的思想意义,又是表现主题的一个部分,而

主题就是各种人物关系,生活事件、各个生活侧面的有机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这众多思想意义的聚光点,是统帅作品的灵魂,决定作品的总倾向。既然作品的主题是融合在艺术形象的描写之中的,那么,叙事作品就往往是以人物的命运为主题的主要显示体,以人物的纠葛为枢

纽,把整个作品的生活之流汇集起来,导向一个集结点。

但是在一些抒情短诗中,由于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比较单纯,只是表现某种生活感受威感情情绪,很难像叙事作品那样用中心思想来概括它的主题,对于这类作品,我们就需要通过把握作品的感情情绪的,聚光点来把握它的主题。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里描写的是秋夜的霜天,天边的残月,栖鸦的啼叫,桥头的枫树,江中的渔火,寺院的钟声,旅人的客船,但是,一个“愁”字统领全篇,使全部景色融成一体,从而深重地表现出一种夜泊孤寂的感触和羁旅的难堪情绪,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也是全部景色描写和夜泊氛围的聚光点。

(二)主题的形成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哪里来的?它和题材一样都是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正如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所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他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他要求用形象来体

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于它一个形式。”这就是说,主题是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的,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应当指出,主题形成的具体过程没有一个现成呆板的公式,不同作品会有不同情况:有的在熟悉生活获得题材的同时孕育主题,有的对生活有了认识和见解,形成了主题,然后处理人物,构造故事,有的先有生活积累,当时没有想到要写作品,后来由于受到某种启发,加深了对生活意义的认识,才开始进行艺术构思,提炼主题,有的要经过多次反复,甚至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才最后确定主题,有的是开始创作时只是某些人物、某些情节、某种情绪的推动,没有明显的主题,写到最后才逐渐显示出主题,有的是有了一定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创作意图,然后再深入生活,从生活素材中选择题材和提炼主题,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创作意图是作者企图反映某一方面社会生活,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的打算、计划,并不等于未来作品的主题,创作意图有助于作家明确创作的目的、意向,自觉地研究生活,有意识地收集和分析生活素材,它影响作品主题的提炼,但它不能代替作品的主题,创作意图和创作实践常常有一定的距离,或者是原来的意图太大,实际上不能实践,不得不有所变更,或者是在深入生活之中,发现原来的意图不够正确,不完全符合实际,需要加以修改,或者是创作意图是作家总的艺术探求的目标,而每一篇作品只是这个总的艺术探求目标的一部分。这样,作品中所形成的主题就和创作意图虽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笼统地说创作意图就是未来作品的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