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讲义-资产评估基础-0203-效用价值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3讲效用价值论
第二节效用价值论内容概要
一、理论产生过程
二、效用价值论主要内容
(一)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效用的含义
Q: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什么?
A:取决于两个方面:消费者是否有消费欲望+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满足欲望的能力
2.效用的特点
效用不具有客观性,不是商品或劳务固有的性质,而是只有在与人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才会产生。
3.边际效用含义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者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增量。
(1)边际效用的公式表达
令效用函数为U(X 1,X 2,X 3…,X n)(对应商品i=1,2,...,n),表示一定商品组合下的消
费者效用,那么对应商品i的边际效用
(2)边际效用特征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之一,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在其《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中认为,所有的享受中都存在着如下两个共同特征:
其一为“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满足同一种享受,那么同一种享受的量就会不断递减,直至最终得到饱和。”
其二为“如果我们重复以前满足过的享受,享受量也会发生类似的递减;在重复满足享受的过程中,不仅会发生类似的递减,而且初始感到的享受量也会变得更小,重复享受时感到其为享受的时间更短,饱和感觉则出现得更早。享受重复进行得越快,初始感到的享受量则越少,感到是享受的持续时间也就越短。”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消费者心理上会感到增加的满足或效用越来越小。
即随着商品和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的速度不断增加。
即给定商品消费组合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固定不变,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则随着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如对应两种商品X 1和X 2的效用曲线如下图所示。
4.消费者均衡与效用最大化问题(考)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最后等于每一元货币带来的边际效用(λ,0<λ<1)。
给定消费者消费预算ω的情况下,对价格分别为P 1和P 2的商品X 1和X 2的消费组合为:
解释:消费者均衡
1.如何把既定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2.如何在预算、价格、偏好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买到的产品组合实现效用最大化。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简单的)
■P 1:商品X 1的价格■MU 1:商品X 1的边际效用
■P 2:商品X 2的价格■MU 2:商品X 2的边际效用
■X 1:商品X 1的数量■ω:消费者货币收入
■X 2:商品X 2的数量■λ:单位货币(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均衡原则经济意义:
MU 1增加1单位物品1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Q:为什么商品边际效用除以商品价格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A:消费者要获得效用最大化,或选择最优商品组合,条件是使其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均等于货币边际效用。前述公式中的边际效用是消费者购买最后一个商品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非边际效用总和。
Q:为什么商品边际效用除以商品价格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A:如果在购买最后一个商品时边际效用大于货币效用,则理智消费者会继续购买该商品,使得商品数量增加,边际效用减少,当MU/P=λ时达到平衡,交易停止。
当购买最后一个商品边际效用小于货币边际效用时,理智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购买,使得商品数量减少,边际效用增加,直至平衡。
举例:
ω=8;P 1=1,P 2=1。
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P 1X 1+P 2X 2=1×2+1×6=8
MU 1/P 1=MU 2/P 2=10/1=l TU=107
举例:
ω=100元,P 1=10元,P 2=20元。求消费者购买行为及总效用?
Q:商品需求价格由总效用还是边际效用决定?
A:是边际效用大小来决定
即由P=MU/λ决定
价格不反映总效用,而是反映边际效用
■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量增,出价递减
■随着需求增加,MU 递减。
■均衡条件:MU/P=λ,商品价格同比例MU的递减而递减
(二)商品价值的来源
1.效用价值论观点
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的主观评价形成的一种心理范畴。一切价值只不过是表明了某种关系,价值应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2.主观价值
(1)主观价值含义
实际上是一种物主对财货的主观心理评价,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
(2)主观价值的根源
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满足两种条件:
A.具有有用性
B.具有稀缺性
3.客观价值
(1)一般理解
客观价值指的是一件物品实现某种客观结果的力量或能力。
(2)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解
客观价值是物品的客观交换价值。
庞巴维克用客观交换价值一词指物品在交换中的客观价值,即用它交换其他经济物品的数量。比如,用一匹马换取五十镑,或用一座房子换取一千镑等。
(三)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1.对边际效用的理解
2.边际效用大小的决定因素
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
需要越广泛和越强烈,边际效用越高;反之越低。
有用性和稀缺性是决定物品价值的最终因素
有用程度:
有用程度既然表示物品是否能对人类福利提供比较重要的服务,它同时也就表示(在极端情况下)边际效用可能达到的高度。
稀缺性:
稀缺性则决定在具体情况下,边际效用实际上达到的那一点。
(四)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边际对偶接近于均衡价格论
■在同一市场中,在信息对称的假定下,买卖双方对同质商品的竞价形成边际对偶,其主观评价决定均衡价格。
■这种边际对偶价格实际上接近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表明了价格是由市场中无数的买者和卖者的竞争形成的。
三、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决定的。
价值产生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开辟了从需求的角度衡量价值的观点,在劳动价值无法衡量价值量大小时,可以用效用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量,也为均衡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效用价值评估的不足:
1.主观性
由于效用价值是主观的评价,运用效用价值对资产进行评估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评估出的价值与客观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