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BA法定量检测HIV病毒载量42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用核酸序列为基础的扩增(NASBA)检测HIV—1 RNA

用核酸序列为基础的扩增(NASBA)检测HIV—1 RNA

用核酸序列为基础的扩增(NASBA)检测HIV—1 RNA 戴玉琳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年(卷),期】1995(002)003
【摘要】用核酸序列为基础的扩增(NASBA)检测HIV-1RNA戴玉琳综述何宇平,顾金祥审校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阳转者标本的HIV-1序列已被证明为特异且敏感。

PCR需要DNA作为标本,如果标本中只有HIV-1病毒,通过事先的逆转录步骤检测也是可...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戴玉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0.4
【相关文献】
1.运用单样本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对提高深圳地区HIV检出率的效果分析 [J], 王宋兴;熊文;古醒辉;刘衡;徐筠娉;曾劲峰
2.应用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HBV、HCV、HIV-1及对阳性献血者的追踪研究[J], 李莉华
3.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和核酸检测对涂阴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J], 范大鹏;张艳;陈园园;鲍志坚
4.以核酸序列为基础的扩增 [J], 阎力
5.应用核酸扩增技术对血液中HBV、HCV和HIV-1检测 [J], 黄呈辉;黄建国;欧阳玲;黎淦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纯HIV感染AIDS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单纯HIV感染AIDS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i e n t s w i t h s i mp l e H I V i n f e c t i o n w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De c e mb e r 2 0 0 8 t o Ma r c h 2 0 1 2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1 . HI V v i r a l l o a d , l y m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c o u n t , s e r u m r e p o r t e d 7 - g l u t a my l t r a n s f e r a s e( ^ , 一 GT ) a c t i v i t y a n d

临床 论 著 ・
单纯H I V 感 染A I D S 患者 治疗 前 后 实验 室指 标
检 测 结 果 分析
苏国生 韦善求 罗晓璐 陈万
【 摘 要 】 目 的 了解 单 纯 HI V感 染 艾 滋 病 ( AI DS )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实 验 室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的 变 化 情 况 。 方 法 选 取 2 0 0 8 年1 2 月至 2 0 1 2 年3 月 于 本 院 住 院 治 疗 的 单 纯 HI V感 染 AI D S 患者共 1 7 1 例 ,按 照 临 床 检 验 项 目要 求 抽 取 患 者 静 脉 血 分 别 进 行 病 毒 载 量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计 数 、 血 清1 , 一 GT 活 性 及 乳 酸 ( L AC T) 浓 度 ;将 患 者 分 为 病 毒 载 量 高 值 组 ( 1 3 9 {  ̄ 0 )和 病 毒载 量 低 值 组 ( 3 2 例 )两 组 , 比 较 分 析 患者 治疗 前 后 各 项 指 标 的变 化 情 况 。结 果 单 纯HI V感 染 者 治 疗 前与 治 疗 后 3 个 月 比较 ,血 清 L A C T 浓 度 降低,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尸< 0 . 0 5 ) ; 治疗 前 与 治 疗 后 6 个 月 比较 ,C D3 、C D 4  ̄ I I C D8 细 胞 计 数 升 高 , 血清 L AC T 浓 度 降 低 ,差 异 均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治 疗 后 3 个 月, u 6 个 月 比较 ,C D3  ̄ I CD 细胞4 计数升 高,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 ( 尸< 0 . 0 5 )。结论 对 单 纯 HI V 感 染AI DS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进 行 常

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_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

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_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

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_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颜苹苹;严延生;林旭东;邵一鸣;陈舸【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年(卷),期】2001(17)1【摘要】目的了解我省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定期随访我省1992~ 1999年发现的部分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的病人 15例。

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 (NASBA)和花环形成试验分别测定不同临床阶段的HIV感染者血浆HIV - 1RNA拷贝数及外周血CD+4 和CD+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 8例HIV感染者的 10份血浆标本全部检出HIV - 1RNA ,而且有临床症状者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无症状者 ,他们分别为5 0 1± 0 2 9和3 6 2± 0 2 (lg/ml)。

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相应的CD+4 淋巴细胞百分率较低 ,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者其CD+4 百分率多在 14%左右。

结论本实验提示我省发现的HIV - 1感染者体内普遍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 ,其病毒载量、CD+4 %、CD+4 /CD+8与临床表现、预后有关 ,鉴于本研究观察的例数有限。

【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载量;NASBA;HIV感染;CD4^+;淋巴细胞【作者】颜苹苹;严延生;林旭东;邵一鸣;陈舸【作者单位】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相关文献】1.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 [J], 颜苹苹;严延生;陈舸;林旭东;邵一鸣2.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CD_4^+T淋巴细胞水平的临床实验研究 [J], 杨忠礼;彭红;邵红;夏志刚;刘早玲3.320例经血感染HIV/AIDS中医证型分布与CD_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关系的探讨 [J], 王晓雪;危剑安;宋春鑫;黄霞珍;周伟;金燕;李宁;张同芝;薛柳华;王玉贤4.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和CD_4淋巴细胞计数的意义 [J], 方蕙;薛以乐;郑晓虹;金子辰;林庆能;潘启超;康来仪5.正常T细胞分泌激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CD_4^+细胞计数和CD_4^+/CD_8^+比值的关系 [J], 刘雪林;王福生;金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滋病筛查监测结果分析

艾滋病筛查监测结果分析

艾滋病筛查监测结果分析分析成都市2009年HIV监测结果,为HIV/AIDS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9年成都市艾滋病筛查网络实验室检测统计报表及成都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成都市进行HIV抗体检测961676例,确证978例,HIV抗体阳性检出率0.1%;其中21~30岁422例,占43.15%,31~40岁402例,占41.10%;已知感染途径病例中,经血传播占63.03%,性接触传播占36.77%;感染者配偶及家属感染率最高,为17.89%,男男同性恋人群次之,为10.53%。

结论2009年成都市HIV/AIDS以青壮人群为主,男男同性恋(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严重。

为了解成都市HIV/AIDS流行现状,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制定适时防控策略,对成都市2009年HIV/AID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09年成都市艾滋病筛查网络实验室上报的检测统计报表以及成都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年度检测资料,内容包括样品的来源、人群分类、检测结果以及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内容。

检测对象为2009年在成都市血制品企业、医院系统、采供血机构、疾控系统筛查实验室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员,类别包括献血人员、临床病人、门诊就诊人员、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员(VCT)、男男同性恋人员(MSM)、吸毒人员等人群。

1.2 HIV监测网络截至2009-12,成都市通过验收共有56个区(市)县级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其中疾控系统20家(35.71%)、医疗系统33家(58.93%)、采供血机构3家(5.36%),建立了4个国家哨点,2 个省级哨点,监测面覆盖了吸毒人员、男男同性恋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流动人口。

1.3 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对经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证的HIV感染者按成都市HIV/AIDS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艾滋病抗体检测技术422

艾滋病抗体检测技术422

ELISA实验的影响因素
标本质量: ➢ 最好将血液先自然存放1-2小时后,再用3000rmp离心15分钟;标
本为血浆:必须使用含抗凝剂的血液标本收集管,采血后必须立 即颠倒采血管混合5-10次,放置一段时间后,3000rpm离心15分钟; ➢ 若在几天内检测,可放在2-8℃冰箱中,若要贮存,则置于-20℃ 的低温冰箱内。 ➢ 干扰物质的影响,大约40%的人血清标本中含有非特异性干扰物质, 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检测结果;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 补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他物质等。如RF因子可与标记二抗的FC 段法结合造成假阳性,高浓度的AFP(如孕妇),在储存过程中可 能形成二聚体会导致本底过深影响检测结果。溶血标本及混有红 细胞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易产生假阳性 可能是溶血血清中含 有过氧化酶物质(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在洗涤 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洗脱,会释放出原生态氧(O),从而催化底物 四甲基联苯胺生成可溶性的有色物质,即显蓝色,产生假阳性 。
最常用的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分别是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WB)。
目前常用的HIV抗体、抗原检测方法
常用HIV病原学检测方法: ➢ 病毒分离 ➢ 抗原检测--P24抗原的检测 ➢ 核酸检测( cDNA测定-PCR、 RNA测定-病毒载量) ➢ 其他方法:逆转录酶测定、原位杂交
常用HIV抗体检测方法: ➢ ELISA ➢ 快速HIV检测(RT) ➢ 免疫印记法 ( Western Blot) ➢ 其他方法:免疫荧光法(IFA)、放射免疫沉淀
ELISA实验的影响因素
加样: ➢ 加样不可太快,要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不可溅出和产生气泡。
加样太快,无法保证微量加样的准确性和均一性。加在孔壁上 部的非包被区,易导致非特异吸附。溅出会对邻近孔产生污染。 出现气泡则反应液界面有差异。所以,有时候一份标本用相同 的试剂盒这次测定为阳性,下次测定为阴性,往往就是上述加 样及试剂的错误所致。 ➢ 手工操作中,加样板过多造成加样后放入孵箱前等待时间过长 (特别是室内温度较高时);全自动酶标仪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孵浴时间差距较大。标本较多时,请分批操作。 ➢ 吸量不准确,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加样器也要经常清洗, 定期校准。 ➢ 加完标本再加酶试剂时酶溅出孔外。 ➢ 加样的顺序

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测定HIV病毒载量

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测定HIV病毒载量

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测定HIV病毒载量马鹏飞;邢辉;魏民;全宇;姜树林;邵一鸣【期刊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年(卷),期】2007(13)1【摘要】目的在目前进口试剂较昂贵的情况下,探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的可行性。

方法2004年从全国4个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集110份样本,每份样本均同时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NASBA与深圳匹基生物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测定血浆中HIV RNA 含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数据间的关系。

结果HIV样本病毒载量处于3.5×103-1.0×105拷贝/ml范围时,一致性较好,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在小于103拷贝/ml范围内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当病毒载量处于1.0×103-3.5×103拷贝/ml范围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病毒载量处于大于105拷贝/ml的范围时,虽然两种检测方法数值之间无相关性,但均显示处于105以上的较高数值范围。

结论NASB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方法在3.5×103-1.0×105拷贝/ml范围内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与国际上较常用的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已经缩小,在低载量的检测敏感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总体来说,使用国产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可以初略定量血浆中HIV RNA含量。

【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病毒载量;NASBA;LightCye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作者】马鹏飞;邢辉;魏民;全宇;姜树林;邵一鸣【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9【相关文献】1.两种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盒测定TB DNA结果比较 [J], 龙幼敏;李国豪;梁广铁;明凯华;雷秀霞2.血源筛查HBV/HCV/HIV-1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定量探针法)临床应用研究 [J], 史志旭;刘沛;陈建萍;赵艳梅;祝凯捷;谢长胜;廖开群;张彩霞;代君玲;朱晓红;胡金萍;冯霞3.对比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IV病毒载量的影响 [J], 张莹;朴昌玉;范清4.荧光定量PCR检测HIV病毒载量两种核酸提取法的检测要点 [J], 漆兆李5.国产全自动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J], 杨勇; 蒲伟; 罗小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2019年宁夏HIV抗体确证结果分析

2017-2019年宁夏HIV抗体确证结果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3卷第4期Ningxia Med J,Apr.2021,Vol.43,No.4-337-Doi:10.13621/j.1001—5949.2021.04.0337・实验研究・2017—2019年宁夏HIV抗体确证结果分析曹w,杨东智,吴忠兰,马学旻[摘要]目的分析宁夏2017—2019年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结果,为指导扩大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任何一种复检试剂检测有反应的样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

结果2017—2019年,共收到初筛阳性样本1231例。

经酶联免疫和胶体硒2种试剂复检后,至少1种试剂复检有反应的样本共计735例(59.71%)医疗机构送检样本最多(818份),检出的阳性样本占全部确证阳性样本的比例最高(74.5%)。

确证阳性样本中,以男性31~40岁、女性51~60岁确证阳性率最高。

宁夏735例样本中,银川市送检样本最多(356例)。

蛋白免疫印迹带型以p17、p55出现概率低,12例样本出现HIV-2特定带。

68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仅10例随访复检,2例转阳。

结论宁夏地区检测发现阳性样本数逐年增加,但各实验室检测效率存在差异,不确定样本随访率低。

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扩大HIV抗体检测范围和力度,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HIV antibody confirmation in Ningxia from2017to2019CAO min,Y ANG Dongzhi,WU Zhonglan,MA Xuemin.Ningxi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Y inchuan750004,C 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V antibody confirmation in Ningxia from2017to2019,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guiding the expansion of HIV testing in Ningxia.Methods HIV antibody screening positive samples were retested by both ELISA and colloidal selenium methods.Every sample that responded to a retest reagent was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From2017to 2019,1231positive primary screening samples were received and retested by Elisa and colloidal selenium and735samples(59.71%) had reaction with at least one reagent.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sent the largest number of samples which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positive samples in all confirmed positive samples(74.5%).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was31〜40years in males and51〜60 years in females.Yinchuan has the most samples and Zhongwei has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P17and P55were the low frequencies by Western blotting test.Only10HIV antibody samples of68cases were reexamined and2cases were positive.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positive samples increase year by year in Ningxia,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is different and the follow—up rate of uncertain samples was low.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ies and expand the scope and strength of HIV antibody testing to curb the spread of AIDS.[Key wor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antibody;Western blotting近年来,随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三个90%”艾滋病防治目标的提出,宁夏艾滋病监测和检测不断加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数量持续增长。

CD4细胞

CD4细胞

HIV病毒载量较低和CD4+T细胞数较高,患者的预后较好,二者均为评估疾病进程的有效指标。
检测方法
绝对计数
相对计数
在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CD4+T细胞≥500/mm3,提示无免疫抑制;350~499/mm3,提示轻度免疫抑制; 200~349/mm3,提示中度免疫抑制;<200/mm3,提示重度免疫抑制。
在人体的血液里,白细胞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简单的说,白细胞起到的就是免疫作用。而白细胞本身 可以划分为数个类别,这包括:
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上面列出的这几类白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基本上都能看到。淋巴细胞和HIV直接相关,而淋巴细胞则又可 以分为数个类型: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这三类淋巴细胞,各自担负的作用各有不同。
CD4细胞
免疫细胞
01 简介
目录
02 细胞介绍
03 艾滋病毒影响
04 数值分析
05 检测方法
CD4细胞,指的是表面有CD4+T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由于艾滋病病毒 攻击对象是CD4+T细胞,所以其检测结果对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判断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判断有重要作用。
简介
感谢观看
艾滋病毒影响
艾滋病毒会附着在CD4+T细胞上,使得病毒进入CD4+T细胞并感染它。当一个人被艾滋病毒感染时,病毒便在 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内制造更多的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把它变成制造艾滋病毒的工厂。艾滋病毒会不断复制, CD4+T细胞会被破坏殆尽!免疫系统会再制造新的免疫细胞替代死亡的免疫细胞,但是新制造出的免疫细胞仍免 除不了被艾滋病毒感染。即使感染艾滋病毒者感觉身体良好,没有任何症状,可能有上亿的CD4+T T细胞被破坏。 CD4+T为最重要的免疫细胞,感染者一旦失去了大量CD4+T细胞,就可能出现严重的疾病危险,这些疾病我们称之 为伺机性感染疾病。

42例艾滋病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分析

42例艾滋病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分析

9 8・ 5
医堇盘查 2 ! Q 至 筮 1 鲞箜
』 丛 £ Q 堕
丛 ! n 墨 Sp m e 1 , o 1 ! j 旦, et br 0 1 V 1 8,No g e 2 .9

4 例艾滋病患者 合并感染情况分析 2
广 东省佛 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 2 0 0 5 80 ) 区文华 苏锡康 戴伟 良 罗小娟
知 医生 ,给 临床诊断造成一定 的困难 。临床医生要高度警惕
AD I S患者的 出现 , 及早进行相关检测 , 以免漏诊 。同时 , 日常
20-20 0 6 0 9年合计检 出 H V抗体 阳性 者 1 例 , I 3 1 阳性率
为 0 7 中 ,IS . % 。其 6 AD 患者 4 例 ,I 染状态 8 例 , 为 2 HV感 9 均
(4 及 口腔真 菌感 染 (4 , 2 %) 1%) 因此 患者 首人 的病 区 以感 染 科、 呼吸科和消化科为主。 I S患者发生各种感染 , AD 且缺乏特
准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HI /I S诊断标准及处 一 VA D
理原则 。
2 结 果
异性, 加之患 者即使怀 疑或 已知 自己 H V阳性 , I 也不 主动告
联免疫吸 附试验 ( LS 法 , 剂 由上海科华公 司供应 。H V E IA) 试 I 确认试验 由广东省疾病预 防控 制中心完成 。③ A D I S诊断标

液传播 , 梅毒 主要 为性 传播 , 与 H V有共 同的传播途径 , 均 I 更
由于 HV感染 人体后 , 疫防御 系统逐 渐遭到破 坏 ,所 以 I 免
上升趋势l l 1 。在我院各科室 的住院患者 中 , I 次检 出率为 H  ̄初 06 % 现对 4 . 。 7 2例艾 滋病 患者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 以便

艾滋病46例分析

艾滋病46例分析

艾滋病46例分析
刘泽明;李芹;邹永胜
【期刊名称】《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年(卷),期】2007(5)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泸州医学院收治的46例艾滋病(AIDS)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46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AIDS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中青、中年男性居多,感染途径经性传播者最多(76.1%)。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发热40例,肺部感染32例,明显消瘦29例,腹泻18例,淋巴结肿大12例,所有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或比率明显下降。

结论应加强对艾滋病的警惕性,临床中对反复发热、腹泻、肺部感染、消瘦的患者应结合流行病学尽早检测抗-HIV,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防止误诊、漏诊及HIV传播。

【总页数】2页(P67-68)
【关键词】艾滋病;临床特点;抗-HIV
【作者】刘泽明;李芹;邹永胜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82.22
【相关文献】
1.艾滋病: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作用分析 [J], 宋霆;苗艳艳
2.泸州市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及艾滋病"蝴蝶效应"的原因分析 [J], 米文瑶;汪正群;胡艳阳;李雪伦;李欣菀;周天赐;宿豪;黎昌强
3.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马胜华;肖秋风
4.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心电图特征分析 [J], 吕虹;史婷婷;蔡兆斌
5.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心电图特征分析 [J], 吕虹;史婷婷;蔡兆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6例艾滋病检测结果的分析

36例艾滋病检测结果的分析
可诊 断。
染的反 应。持久的高糖环境有利于结 核菌的生长繁殖 ,尤其在呼 吸道
糖尿病 代谢紊 乱导 致肝脏受损 ,转化维生素A 能下降 ,致使呼 吸道 功
黏膜上 皮完整性受损 ,防御 功能 下降 ,这些变化为结核杆菌感染提供
有利环境条件 ,也是诱发结核病 的主要原 因。
1 . 5治疗情 况
物的反应性 发生改变 ,胰岛受体功能下 降,胰岛素分泌不足 ;③某 些 抗结核 药物如 异烟肼、利福平 、毗嗪酰胺 等对 糖代谢或降糖药有 ~定
影响 ,加重糖代谢 紊乱【;④合并糖尿病 肺结核患者病变 范围广 ,常 4 】
累及各个肺 叶,且有空洞形成 ,停落后易于复发 。 糖尿病患者预 防肺结核的发生既重 要又必要 :①糖尿病 患者应定
糖 控 制差 ,即空腹 >8 mmo/ ,餐后 2 血 糖 >1 mmo/ l L h 0 l L,l H 占 0
1 .% 。 47
3讨

近年来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 ,生活方式 的改变 ,糖尿病 的患 病率 呈 明显上升 趋势 ,成 为严重 威胁 人类健 康的 世界性 公共 卫生 问
混人胰岛素为基本方案 。 1 . 6肺结核与糖尿病 的关系 患糖尿病早 于肺结 核4例 占6 . 2 1 %,患肺结核 早于糖 尿病 的 1例 8 8 占2 . 6 %,肺结核和糖尿病 同时诊 断的8 占1. 5 例 1 %。 7 2结 果
下降 ,使胰 岛素分 泌作用缺陷 ;②肺结核可使糖 尿病 患者对碳水化合
肺结核对糖 尿病 的不 良影响 :主要 是影响糖尿病患者 的糖 代谢 ,
使糖尿病前期 发展 为糖尿病 ,或加重糖尿病及诱 发糖 尿病急慢性并 发 症。①肺结核所致 消耗 ,可导致胰腺功能调节 障碍 ,胰岛素受体功能

HIV_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成效

HIV_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成效

HIV/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成效发布时间:2021-09-15T05:02:48.705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8期作者:陈艳芬[导读] 分析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

陈艳芬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1【摘要】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HIV感染及AIDS患者共14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管理研究。

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均为7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个案管理。

对比两组管理后体液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

配偶检测治疗率结果:经实施管理3月后,观察组hs-CRP、TNF-α、Ang-Ⅱ(含义?)及CD4+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

结论: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管理中的应用,可在积极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基础上,通过药物积极控制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HIV;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艾滋病(AIDS)作为现阶段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由HIV病毒感染所引发,而HIV感染及AIDS发病为艾滋病患者病情进展的两个主要阶段,需在确认感染及发病后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在控制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基础上,控制病情进展。

抗病毒治疗为HIV/AIDS现阶段主要治疗方案,可在多类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后,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增殖及逆转录,但需要患者终生服药控制病情,故患者患病期间需保有较高治疗依从性以实现对自身病情的有效控制[1]。

因此,为分析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HIV感染及AIDS患者共14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管理研究。

53例HIV患者抗病毒治疗一年后疗效评价

53例HIV患者抗病毒治疗一年后疗效评价

53例HIV患者抗病毒治疗一年后疗效评价目的:探讨HIV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为HIV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53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随访1年后,对治疗前、治疗后0.5、1、3、6和12个月HIV/AIDS患者进行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的分析。

结果:抗病毒治疗后CD4+T细胞数在6个月内增加最快,以后增加缓慢,而病毒载量在治疗后3个月下降最快。

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CD4+T细胞数和病毒载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IV 抗病毒治疗后CD4+T细胞数增加,病毒载量下降,这种增加或者下降在抗病毒治疗的早期更加明显,因此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标签:HIV;抗病毒治疗;CD4+T细胞近年来,HIV/AIDS患者的数量呈加速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地对HIV/AIDS 患者进行治疗,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HIV主要侵犯人的CD4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使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及功能缺陷,机体免疫平衡被打破,导致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因此,HIV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水平已成为判定HIV感染者病程、预测临床进展及评价抗HIV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而目前我国抗病毒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案、治疗剂量和开始治疗时机的选择均是参考国外的经验,这严重限制了我国开展科学的AIDS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评价[1]。

因此,笔者对53例治疗前后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随访,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载量的检测,结合临床情况对其免疫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探讨这些指标对疾病临床治疗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中心治疗的53例成人HIV感染者/AIDS患者,均经蛋白质印迹实验确证抗HIV-1阳性,均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

年龄24~68岁,平均45.8岁,男31例,女22例。

1.2 抗病毒治疗及随访1.2.1 治疗方案药物均为国家免费统一发放,组合方案为:(1)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2)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3)司他夫定(D4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

CD4、CD8细胞计数、意义

CD4、CD8细胞计数、意义

CD4、CD8细胞计数、意义1、CD4:CD8。

中国CD4:CD8的比值本来就比世界公认的正常比值都低,中国CD4有1000的,800的,500的都有,但是他们都是正常,这是中国人的体质。

现阶段成都所用的标准是:CD4范围414-1200。

所以说,只有CD4低于400,我觉得应该考虑服药。

高于400不建议。

国外的500,同中国的用药、人体情况标准都不同。

CD4:CD8的比值也需要参考,低于0.1几才主要重点注意。

感染者在0.2-0.6之间,需要注意变化及具体的担心还是要问传院的医生咯。

2、CD4的影响因素很多,心态、心里压力、疲劳程度、疾病期间(如发烧、感冒时去测)、季节变化、取血时间(取血后短期就化验或取血后放置几天后统一测)都会影响CD4的值,而且波动会很大。

当然不同的操作、医院测,也会有较小的波动,较小的误差变化。

所以要准确了解自身CD4变化间隔的几次检测应该在相同的医院,身体状态都正常的情况下去检测,得到的结果才比较有参考价值。

同时,误差在上下10%内都不需要太担心,是正常的。

3、考察病毒载量。

HIV载量越高、CD4细胞数越低,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974)。

即CD4较高的情况下,病毒载量大部分都较低(也有较高的),其CD4下降速度、下降与否与病毒载量无绝对影响。

CD4很低的情况下(100),病毒载量一定很高。

所以如果CD4在300-400这个区间,还未服药,就应该定期至少半年监测自身的病毒载量变化情况了!经济不太拮据的童子们:我建议~CD4500,1年测2次CD4(即CDC免费的)。

若载量3W(最好不要超过5W),可1年检测1次载量(一般需自费)。

若载量5W,至少1年检测1次载量,有条件可2次。

CD4在300-500,1年最好测3、4次CD4(只需要自费1、2次)。

载量1年最好2次。

CD4300,建议2次检测,3个月以上间隔,都300的。

服药吧,不要熬,我们,不管时间长短,总要过这个坎的。

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52例HIVAIDS病人HIV-1 RNA定量结果的比较

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52例HIVAIDS病人HIV-1 RNA定量结果的比较

DOI:10.13419/ki.aids.2020.12.23•短篇报道•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52例HIV/AIDS病人HIV1RNA定量结果的比较严亚军,桂希恩,柯亨宁,冯玲,杨蓉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71)关键词:1型艾滋病病毒;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试验中图分类号:R373.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5662(2020)12-1355-021型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HIV-1RNA)定量检测,不仅可以预测H1V-1感染者疾病进展、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监测耐药,而且也可作为HIV感染辅助诊断,用于v18月龄婴幼儿的早期诊断、急性期/窗口期及晚期HIV感染者诊断Z。

因此HIV-1RNA定量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目前,国际上检测HIV-1RNA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RT-PCR)、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试验(NASBA)及分支脱氧核糖核酸信号放大试验(bDNA),由于这三种方法的原理不同而导致其敏感性均不同[4,o 本研究采用RT-PCR和NASBA方法平行检测52例HIV-1感染者血浆中的RNA定量并进行比较,以探讨两种方法检测HIV-1RNA定量的相关性及一致性。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8年1—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IV-1感染者,所有患者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初筛和蛋白印迹试验确证,共52例。

其中未治疗的(选择新发现HIV-1感染者)42例,治疗的(选择服药依从性好,而且治疗M1年HIV-1感染者)10例。

1.2方法1)用一次性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外周静脉血5mL,血样标本在当天6h内3000r/min 离心15min,分离的血浆冻存于-70七超低温冰箱备用检测。

2)RT-PCR法检测HIV-1RNA定量采用美国罗氏公司的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全自动分析系统及配套的试剂盒,该方法检测靶点为Gag/LTR、最低检测限为20拷贝/mL。

87例HIV抗体不确定患者病毒载量检测分析

87例HIV抗体不确定患者病毒载量检测分析

DOI: 10.13419/j .cnki.aids.2021.01.17•工作研究•87例HIV抗体不确定患者病毒载量检测分析严亚军,桂希恩,冯玲,杨蓉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武汉430071)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载量(VL)检测对87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患者感染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为HIV抗体不确定患者进行VL检测及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及流行病学调查,以证实 其感染情况。

结果87例HIV抗体不确定患者中,VL低于检测限18例(20.69%),VL高于检测限69例(79.31%),其 中VL在20~5 000拷贝/mL 4例(4.60%),VL>5 000拷贝/mL65例(74.71%)。

经随访,VL低于检测限者最终排除了 HIV感染,而VL高于检测限者最终诊断为H1V感染。

结论VL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HIV抗体不确定患者是否 感染,是WB的一种有效补充检测试验方法,有助于提高HIV感染的诊断率。

关键词:病毒载量;艾滋病病毒抗体;不确定患者中图分类号:R 512.91; R 37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1 )01-0067-04Analysis of viral load detection in 87 patients with indeterminate HIV-1 antibodies YAN Yajun, GUI Xien, FENG Ling, YANG Rongrong. (Zhongnan Hospita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Hubei,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GUIXien,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viral load (VL) in diagnosis of 87 patients with indeterminate HIV antibodies. Methods The indeterminate HIV antibody patient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 (WB) were tested with VL, and followed up, the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ir infection status. Results Among the 87 patients with indeterminate HIV antibodies, there were 18 (20.69%) cases with VL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69(79.31%) cases with VL above the detection limit, 4 (4.60%) cases with VL between 20-5000 copies/mL, and 65 (74.71%)cases with VL above 5000 copies/mL. After follow-up, those with VL lower than the detection limit were finally excluded from HIV infection, while those with VL higher than the detection limit were finally diagnosed as HIV infection.Conclusion VL test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whether the HIV antibody is indeterminate and whether they are infected or not. It is an effective test method to supplement WB, which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HIV infection.Keywords: viral load; HIV antibody; indeterminate patient目前,蛋白印迹试验(W B)是我国艾滋病确证实 验室诊断艾滋病病毒(H I V)感染的主要方法,但其 缺陷在于对某些特殊患者(如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的 非H I V感染者、急性期/窗口期H I V感染者、晚期艾 滋病患者等)不能明确诊断,容易产生一定数量的 H I V不确定结果:|:,这不仅给受检者造成极大的精神 压力,还能引起H I V传播的风险=]。

48例HIV抗体确认阳性结果分析

48例HIV抗体确认阳性结果分析

48例HIV抗体确认阳性结果分析
鞠北华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8(26)6
【摘要】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我国从1985年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截至2007年10月.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2.35万余例,其中病人2838例.死亡报告2万余例,专家估计.我国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70万.其中AIDS病人8.5万人。

艾滋病在我国呈加速流行趋势,形势非常严峻。

进一步做好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对HIV传播的防控力度是当前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总页数】2页(P715-716)
【作者】鞠北华
【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R512.91
【相关文献】
1.2016年淮安市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认结果分析
2.无偿献血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认结果分析
3.泉州市318例HIV抗体筛查阳性的确认结果分析
4.ELISA初
筛HIV抗体阳性与WB确认实验对比结果分析5.黔南地区122例HIV抗体初筛检测阳性标本复检及确认结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信 息

’’ ’ ’
‘ ‘ ・ ・・ - ・ ・ - ・・ ・ ・・ ・ t ・ - -・ ・ - ・・ ・ ・ ・ ・‘ ‘ ‘ ‘■ 。 0 ‘‘ ‘ 0 ‘ 00 ‘ ’ ’ 00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0 0 ‘‘ 0 ‘ 00 ‘ ‘0 ‘ ‘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献标 识码 】 文 B
【 文章 编号】 0 6 1 5 ( O O 0 —0 4 —0 10 — 9 92 l )6 29 1
卵巢 囊性 畸胎 瘤是 妇科 常 见的 肿瘤 之一 , 可发 生 于任 何年 龄 , 2 以 0 4 O岁居 多[ l 1 。本 文对 经 手术 及 病 理 检 查 证 实 的 3 8例 卵 巢囊 性 畸胎 瘤 的声像 图进行 分析 , 以提 高对 卵巢 囊性 畸 胎瘤 的超 声诊 断 率 。
2 结 果
中胚 层组 织如 脂肪 、 软骨 等 , 内胚 层 组织 少[ , 瘤 的 良恶性 及 恶性 程 度 。肿 ] 取 决 于组 织分 化程 度 , 不 决 定 于 肿 瘤 质 地 。囊 性 畸 胎 瘸 恶 变 率 约 为 而 2 , 多发 生于 绝经 后妇 女 。本病 可 发生 于任 何年 龄 阶 段 , 发 生 于育 龄 多 妇 女 。患 者一 般无 特殊 临 床表 现 , 在妇 科 检 查 或 妊 娠检 查 中发 现 , 多 也 有 因瘤 体 较 大 , 一 定 的重 量 , 生囊 肿 蒂扭 转 引起 急 腹 症 就诊 中发 现 有 发 ( 3 。卵巢 良性 畸胎 瘤虽 然病 理 及声 像 图表 现 复 杂 , 瘤 体 内所 含 的 图 ) 但 油脂 、 毛发 、 骨组 织 等成分 是 其 他 肿 瘤所 没 有 的 , 导致 面 团 征 、 液分 其 脂 层征 、 短线 征 是诊 断囊 性畸 胎瘤 的重 要 依据 。有 些 不具 有 这些 特 征 的与 巧克 力囊 肿很 难 区别 。通 常情 况 下 , 腹 超 声 检查 可诊 断 , 经 随着 阴道 超 声 的广泛 应用 , 较小 的 、 典 型 的 卵 巢 囊 性 畸 胎 瘤 的诊 断 率 愈 来 愈 高。 不 本组 病例 B超 诊断 准确 率 为 9 , 此可 见 B超 检 查 可作 为 卵 巢 囊 性 5 由
医学 影像与 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o -● _ ‘ ●● ● - ●… ● ● ‘● - - ● ‘● ● ● _- ● ●
21年6 第2卷 第6 O0 月 3 期
1 资料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 本组 3 8例 患者 , 龄 1 —4 年 6 5岁 , 均 年 龄 3 平 O岁 。 术 前均进 行 B超检 查 , 后病 理检 查证 实 3 术 6例 为卵巢 囊 性畸 胎 瘤 。
12 方法 : 前 均进行 腹 部或 阴道 超声 检 查 。使 用 G L g 5彩色 . 术 E ok 超声诊 断 仪 , 部 探 头频 率 3 5 腹 . MHz 阴道 探 头频 率 6 5 MHz , . 。腹 部 检 查是 受检 者 去仰 卧位 , 适度 充盈 膀胱 , 并 暴露 耻 骨 以上 部 位 , 下腹 部做 于 纵、 横及 斜 向连 续 扫查 ; 道 超声 检 查 时 , 取 隔 离措 施 ( 孕套 ) 患 者 阴 采 避 , 取 膀胱 截 石位 , 需膀 胱充 盈 , 探 头缓放 入 阴道 后 穹 窿部 , 动探 头 做 无 将 转 多 切面 探查 。以上 两种方 法 都 应 使 子 宫 、 卵 管 、 输 卵巢 及 盆 腔 其 他 部 位 解 剖结 构清 晰显 示 , 察并 记 录盆 腔包块 的大小 、 观 形态 、 位及 内部 回声 部 的特征 , 注意 肿块 与周 围脏 器 的关 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eabharlann … 。! 。
卵 巢囊 性 畸胎 瘤 3 8例 超 声 诊 断 分 析
龙凤琳 夏 彬 张喜 珍 毛 兰 程 文 娟 。
【 要】 摘 目的 : 结超 声对 卵 巢囊性 畸胎 瘤 的诊 断 。方 法 : 3 总 对 8例 经手 术 、 理 证 实 的 卵巢 囊性 畸 胎 瘤 的病 例 超 声 声像 图综 合 分 析 。 结果 : 声 病 超 诊 断 卵巢 囊性 畸胎 瘤 阳性率 为 9 。结论 : 声对 卵 巢囊性 畸胎 瘤 的诊 断 率 高, 5 超 可作 为首 选检 查方 法 。 【 关键 词】超 声诊 断 ; 巢 囊性 畸 胎瘤 ; 卵 声像 图特 点 【 中图分 类号] 4 5 1 R 4 .
畸胎 瘤 的首 先检 查方法 。
3 8例超声 诊 断卵 巢囊 性 畸胎瘤 的发 病 于 右侧 2 2例 , 侧 1 左 6例 ; 肿 瘤 最小 3 4 . ×3 0 r , 大 8 7 . ×9 8 m, 为 圆形 或 椭 圆 形 , . ×2 9 . e 最 a . ×8 5 . c 均 有 完整包 膜 , 界 清晰 。经 手术及 病 理证 实与 超 声 诊 断 符合 3 边 6例 , 2例 为 巧克力 囊 肿( 图 1 , 确率 为 9 。 如 )准 5 卵巢 囊 性畸胎 瘤 的声 像 图表现 主 要取决 于 肿块 内部 的结 构 , 据其 根 内部 结构 的 不同 , 声像 图 上有其 特 异性 表现 , 在 可分 为 以 下几 种 类 型 : ① 脂液 分层 征 : 般情 况下 囊 内可见 细 小的 强 回声光 点 密集 的分 布 于囊 肿 一 的上 部 , 部为 无 回声 区 , 明 显 的脂 液 分层 , 换 体 位 二 者 可 相 混 , 下 呈 变 亦 可 因囊肿 蒂扭 转而 出现 上方 为无 回声 , 下方 为 脂液 强 回声 , 组 5例 , 本 如 图3 。② 面团 征 : 瘤 内有 高 回声 光 团 , 方 回声 轻度 衰 减 , 缘 清 , 肿 后 边 常附 于肿 瘤壁 一侧 , 为发 脂所 形成 , 组 8例 , 图 2 本 如 。③ 类 实性 肿 物表 现 : 当 肿 瘤 内全 为毛 发所 充满 , 而油 脂很 少 时 , 声像 图仅 表 现 为增 强 回 声 , 方 后 伴声影, 且油 脂 在使 用 中不再 显示 , 本组 4例 , 如图 4 。④类 囊性 : 囊壁 较 厚, 内散 在强 回声 细光 点 , 与 巧克 力 囊 肿混 淆 , 型 2例 。⑤ 线 条 征 : 易 本 囊 内 可见 多条 短线 状 高 回声 , 行 排 列 可 随体 位 移 动 。本 组 5例 , 图 平 如 5 。⑥混 合型 : 内结构 复 杂 , 见 上述 两种 或 两 种 以 上 的声 像 图 , 组 囊 可 本 1 2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