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
HIV-1抗原检测技术规范
HIV-1抗原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章规定了HIV-1P24抗原检测的方法和用途。
适用于对人血液标本和病毒培养上清液中HIV-1P24抗原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NIAID,Virology Manual for HIV Laboratory, NIH Publication,No.97-3828, Jan 19973 HIV-1P24抗原检测的意义3.1 HIV-1感染窗口期、HIV抗体不确定或HIV-1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鉴别诊断。
3.2 第四代HIV检测试剂的阳性结果的辅助诊断。
3.3 监测病程进展或抗病毒治疗效果。
3.4 HIV分离培养,病毒复制状况的监测。
4 实验室要求同HIV抗体检测。
5 检测方法及程序5.1 试剂: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试剂。
5.2 样品:血清、血浆或病毒培养上清液。
5.3 定性检测5.3.1 筛选试验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标准判断有反应或无反应。
5.3.2 确证试验是P24抗原的中和试验,用于排除筛选试验的假阳性。
待检样品先与中和剂(P24 抗原的抗体)共同孵育,如果样品中存在P24抗原,中和抗体将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不能与固相载体上的捕获抗体结合。
然后,用这样处理过的样品重复筛选实验的步骤,同时做一孔未中和的原始样品对照,将中和与未中和孔的OD值进行比较,如果中和孔的OD 值下降50 % 以上,认为样品中的P24 抗原是真正的阳性;如果中和孔没有出现OD值的下降,认为P24抗原的反应性可能是假阳性,需要做RNA检测或随访做进一步确证。
5.4 定量检测将 P24抗原的标准物质稀释成包含0.0和125pg/ml 二个浓度在内的六个不同浓度的系列标准,进行检测。
以横坐标为P24抗原的浓度(pg/ml ),纵坐标为OD值,绘制出标准曲线。
测出未知标本的OD值以后,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抗原的浓度。
如果未知标本的OD值超出标准曲线上最高抗原浓度的OD值,则需用正常人血清将标本稀释以后再行检测。
HIV病毒学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
HIV病毒学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编写人员:潘品良蒋岩李敬云钟平尚红李太生审核咨询专家及技术人员:邵一鸣康来仪朱效科王佑春汪宁朱红郭志宏季阳刘海林肖瑶邱茂锋马春涛编写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操纵中心参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技术顾咨询:Mike Ussery, Hao Zhan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James W. Bremer美国Rush 大学医学中心VQA实验室Trever Peter克林顿基金中国艾滋病防治项目实验室专家Donald J. Brambilla美国华盛顿大学新英格兰研究所Francis F. Mandy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国家免疫学实验室前言随着HIV-1病毒载量检测在艾滋病临床辅助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监测以及艾滋病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日益增多。
自1997年艾滋病实验室首次引进HIV-1病毒载量检测技术,截至200 7年底,全国差不多配备了近120台HIV-1病毒载量检测仪,覆盖了疾控、医院、检疫、军队等系统。
目前,尽管许多实验室差不多将病毒载量检测纳入艾滋病有关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工作,但大多数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时刻较短,体会不足,因此,急需加大该领域的培训和质量操纵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加大质控和保证检测质量,并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2004年开始参加美国NIH组织的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在通过考核和积存体会的基础上,2005年启动了国内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在主动组织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同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也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主动开展室内质控。
这些工作对提升HIV-1病毒载量的检测技术,保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艾滋病实验室HIV-1病毒载量检测,建立标准化质量操纵程序,准确开展各项检测及质量操纵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艾滋病检测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发析
艾滋病检测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发析(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林芝860000)【摘要】随着世界各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日益严峻,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成为各国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因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为了及时有效地明确诊断,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的地位日趋重要。
然而艾滋病检测工作则有着特殊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对艾滋病检测工作的治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艾滋病;质量【中图分类号】r5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61-01 1 实验室制度管理根据《全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理制度的指定须严格符合相关的管理原则,包括送、收样及保藏制度、生物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分区及单间流向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废物处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及保养制度及检测结果保密制度等[1]。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各项规定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加以严格遵守执行。
相关责任人应进行定期结合不定期的工作巡检,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及相关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跟进改进工作的落实。
2 基础条件建设检测机构须具备独立的实验用房,保持墙体及地面的平整,须对清洁区和污染区进行区分。
保证操作台面的光滑和防水、易于消毒。
初筛实验室必备设备包括酶标仪、专用普通冰箱、高精度移液器、洗板机、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和各类型消毒设备及污物处理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和恒温设施。
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用房内须设有独立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以及初筛实验室及确认实验室所需的各项设备。
3 技术保障及人员培训首选须保证实验室主管人员质量意识处于相对高的水平,以此保证能够领导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促进所有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及技术素养的提高。
此外还应建立并完善稳定的核心专业团队,保证实验室业务团队的技术水平保持熟练状态。
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初筛实验室须有3名以上的医技人员,其中必须有1名以上中级职称人员,且具备2年以上检测病毒血清的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及以上hiv抗体确认中心举办的hiv抗体检测学习班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HIV-1 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2013 版)Guideline for HIV-1 Viral Load Testing and QualityAssurance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月前言随着HIV-1 病毒载量检测在艾滋病临床辅助诊断、抗病毒治疗监测及相关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日益增多。
自1997 年艾滋病实验室首次引进HIV-1 病毒载量检测技术以来,截至2012 年底全国已经配备115 台HIV-1 病毒载量检测仪,覆盖疾控、医院、检疫、军队等系统,艾滋病流行重点地区及少数县级实验室均已配备HIV-1 病毒载量检测仪,每年检测量已达13 万人份以上。
由于HIV-1 病毒载量检测质量对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影响,因此急需加强该领域的培训和质量控制,规范实验室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2008 年开始实施《HIV-1 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以来,参与HIV-1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工作的实验室从2007 年的29家增加到2012年的107 家,占已开展工作实验室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通过综合分析近几年能力验证发现的问题与检测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试剂的检测要求,结合专家意见和一线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经验与需求,对本指南进行了适当修改、调整和补充,主要修改内容包括:(1)增加“人员要求”章节;(2)修改“常用HIV-1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3)修改“ HIV-1 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PT)”;(4)补充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等内容。
修订后的《指南》共分八章,包括:总则,人员要求,实验室环境与设施,样品的采集、处理保存运输,常用检测方法简介,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PT),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四个附表。
本指南在修改过程中,接纳了国内专家、同行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修改编写成《指南》(2013)版。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2013年版)Guideline for HIV-1genotyping drug resistance testing and qualityassurance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3月20日前言随着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日益深化,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耐药检测的实验室也日益增多。
截至2012年底,共有30余家实验室从事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实验室参与其中。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是对操作人员、实验室环境和设备有很高要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了对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进行系统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指导,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自2011年12月开始编写,参与编写的人员为我国实验室检测、抗病毒治疗领域的专家和有富有实践经验的检测人员,同时聘请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及技术指导手册。
经过编写组多次修订、补充和审定,于2013年3月完成《指南》终稿。
《指南》分为八章,包括: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的人员要求、实验室环境与设置、样品管理、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指南》参加编写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指南》编写主持人:蒋岩本《指南》编写组人员:姚均、邢辉、尚红、李敬云、钟平、徐建青、马艳玲、杨绍敏、韩晓旭、张旻、潘品良、蒋岩、汪宁、康来仪、朱红、邢文革、肖瑶、邱茂锋、吴亚松。
本《指南》技术顾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春富、GAP北京办公室Chin-Yih Ou,齐明山。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2013年版)Guideline for HIV-1genotyping drug resistance testing and qualityassurance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3月20日前言随着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日益深化,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耐药检测的实验室也日益增多。
截至2012年底,共有30余家实验室从事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实验室参与其中。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是对操作人员、实验室环境和设备有很高要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了对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进行系统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指导,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自2011年12月开始编写,参与编写的人员为我国实验室检测、抗病毒治疗领域的专家和有富有实践经验的检测人员,同时聘请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及技术指导手册。
经过编写组多次修订、补充和审定,于2013年3月完成《指南》终稿。
《指南》分为八章,包括: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的人员要求、实验室环境与设置、样品管理、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指南》参加编写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指南》编写主持人:蒋岩本《指南》编写组人员:姚均、邢辉、尚红、李敬云、钟平、徐建青、马艳玲、杨绍敏、韩晓旭、张旻、潘品良、蒋岩、汪宁、康来仪、朱红、邢文革、肖瑶、邱茂锋、吴亚松。
本《指南》技术顾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春富、GAP北京办公室Chin-Yih Ou,齐明山。
艾滋病检测及质量控制
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 10-15%
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处理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型没有进展 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
则报告阳性;如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但不满足阳性标准,
应继续随访到8周。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 性;满足HIV抗体阳性诊断标准则报告阳性,不满足阳性 判断标准可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随访。
REOPERATOR
阴性 □ 签发者
HEAD
检测者
OPERATOR
报告日期
DATE
年
月 日
筛查单位或实验室(公章)
INSTITUTION OR LABORATORY (OFFICIAL SEAL)
备注 NOTE
PRINTED B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检测结果的处理
初筛阳性: 保密, 尽快送确认 确认阳性: 保密. 报告. 通知本人, 告 知其有义务不从事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 活动 确认可疑: 保密, 血不能用, 4-8周时采 血随访
军队艾滋病防治工作规定(2010)
第二十条 ……样本送检的筛查实验室所在单 位应当于收到确证报告后24小时内通过全军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报 告,同时通报感染者所在单位后勤(联勤)机 关卫生部门;感染者所在单位后勤(联勤)机 关卫生部门应当将检测结果告知感染者本人、 配偶或者亲属,… 如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或者谎报艾滋 病疫情信息。
DATE 全血□ 血浆□ 血清□ 唾液□ 尿□ 其它:_____
年
月
日
送检样品
SPECIMEN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前言为了认真贯彻199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下称“规范”),不断提高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误检和漏检,保证我国HIV抗体初筛和确认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幸免实验室交叉感染,更好地发挥HIV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治理体系。
为了关心各级艾滋病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并关心省级艾滋病确认中心开展本地区内HIV抗体检测的质量评判工作,特制定《艾滋病检测质量治理工作指南》(下称“工作指南”),要紧内容包括HIV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操纵(Quality Control,QC)和质量评判(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质量保证、质量操纵和质量评判是HIV测定的重要部分。
在全面质量治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操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高质量操作必不可少的措施。
HIV检测的室间质量评判又是使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法制化的一个途径。
因此建立运行良好的质量治理体系是保证全国高质量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因素。
本工作指南是在质量治理方面履行《规范》的具体实施方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按《规范》程序批准的所有各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施本工作指南的监督工作。
一..质量保证(QA)(一)定义质量保证是指从接收检验标本起,到实验室发出报告止,为确保实验室最终报告结果的正确性所进行的全过程,包括采取各种行政和技术上的措施和方法。
质量保证是确保实验结果质量的差不多条件,事实上施程度直截了当阻碍试验结果和最后报告的每个参数。
质量保证取决于良好的质量操纵程序,并经良好的质量评判程序加艾滋铺检测质量治理工作指南以鉴定。
因此,要求所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时刻注意解决阻碍实验结果的每个环节上可能显现的问题。
HIV病毒学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
H I V病毒学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本指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有关专家撰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执行。
编写主持人:蒋岩编写人员:潘品良蒋岩李敬云钟平尚红李太生审核咨询专家及技术人员:邵一鸣康来仪朱效科王佑春汪宁朱红郭志宏季阳刘海林肖瑶邱茂锋马春涛编写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参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技术顾问:Mike Ussery, Hao Zhan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James W. Bremer美国Rush 大学医学中心VQA实验室Trever Peter克林顿基金中国艾滋病防治项目实验室专家Donald J. Brambilla美国华盛顿大学新英格兰研究所Francis F. Mandy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学实验室前言随着HIV-1病毒载量检测在艾滋病临床辅助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监测以及艾滋病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日益增多。
自1997年艾滋病实验室首次引进HIV-1病毒载量检测技术,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经配备了近120台HIV-1病毒载量检测仪,覆盖了疾控、医院、检疫、军队等系统。
目前,虽然许多实验室已经将病毒载量检测纳入艾滋病相关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工作,但大多数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因此,急需加强该领域的培训和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加强质控和保证检测质量,并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2004年开始参加美国NIH组织的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在通过考核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启动了国内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在积极组织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同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也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室内质控。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前言为了认真贯彻199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下称“规范”),不断提高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误检和漏检,保证我国HIV抗体初筛和确认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避免实验室交叉感染,更好地发挥HIV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帮助各级艾滋病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并帮助省级艾滋病确认中心开展本地区内HIV抗体检测的质量评价工作,特制定《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下称“工作指南”),主要内容包括HIV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HIV测定的重要部分。
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高质量操作必不可少的措施。
HIV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又是使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法制化的一个途径。
因此建立运行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全国高质量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因素。
本工作指南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履行《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按《规范》程序批准的所有各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施本工作指南的监督工作。
一质量保证(QA)(一)定义质量保证是指从接收检验标本起,到实验室发出报告止,为确保实验室最终报告结果的正确性所进行的全过程,包括采取各种行政和技术上的措施和方法。
质量保证是确保实验结果质量的基本条件,其实施程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和最后报告的每个参数。
质量保证取决于良好的质量控制程序,并经良好的质量评价程序加艾滋铺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以鉴定。
因此,要求所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时刻注意解决影响实验结果的每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1.行政支持HIV初筛和确认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是整个艾滋病检测工作的组成部分。
艾滋病检测技术HIV-1核酸检测规范
艾滋病检测技术HIV-1核酸检测规范1 范围本章规定了HIV-1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病毒载量)的意义、实验室要求、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及结果判定标准,适用于HIV-1核酸的定性检测和定量的测定。
2 核酸检测的意义核酸检测可用于HIV感染诊断、血液筛查、病程评估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
2.1 感染诊断2.1.1 作为补充试验:用于筛查试验有反应但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样本的判定;对筛查试验有反应但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艾滋病晚期患者需将核酸检测、临床病史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对于抗体筛查试验阴性但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可进行核酸检测,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1.2 急性期诊断:对近期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个体,包括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有同性和异性性接触不安全性行为,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有医源性暴露史,有职业暴露史,HIV/AIDS 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HIV/AIDS 母亲所生子女等,如抗体筛查试验无反应,可通过核酸检测判定是否为急性期感染。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或低于最低检测限不能排除HIV-1感染。
2.1.3 HIV-1暴露婴儿感染早期诊断HIV-1感染母亲所生小于18个月龄的婴儿,不同时间的两次HIV-1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即可作出诊断。
18个月龄以上儿童诊断与成人相同。
2.2 血液筛查:对献血者及采供血机构的原料血浆进行核酸检测,可及时发现窗口期感染,降低输血的“残余危险度”,减少二代传播。
2.3 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定期进行HIV-1病毒载量检测,可判断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
病毒载量结果动态分析,对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原定的治疗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
一般启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应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以监测治疗效果,每年应检测一次。
治疗前进行检测可了解病人的病毒载量基线,有助于评价治疗后效果。
如适时重复检测病毒载量,没有低于检测限,需要考虑治疗是否失败。
HIV-1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
本指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有关专家撰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执行。
编写主持人:蒋岩编写人员:潘品良蒋岩李敬云钟平尚红李太生审核咨询专家及技术人员:邵一鸣康来仪朱效科王佑春汪宁朱红郭志宏季阳刘海林肖瑶邱茂锋马春涛编写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参编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技术顾问:Mike Ussery, Hao Zhan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James W. Bremer美国Rush 大学医学中心VQA实验室Trever Peter克林顿基金中国艾滋病防治项目实验室专家Donald J. Brambilla美国华盛顿大学新英格兰研究所Francis F. Mandy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学实验室前言随着HIV-1病毒载量检测在艾滋病临床辅助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监测以及艾滋病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日益增多。
自1997年艾滋病实验室首次引进HIV-1病毒载量检测技术,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经配备了近120台HIV-1病毒载量检测仪,覆盖了疾控、医院、检疫、军队等系统。
目前,虽然许多实验室已经将病毒载量检测纳入艾滋病相关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工作,但大多数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因此,急需加强该领域的培训和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加强质控和保证检测质量,并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2004年开始参加美国NIH组织的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在通过考核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启动了国内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在积极组织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同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也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室内质控。
这些工作对提高HIV-1病毒载量的检测技术,保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用参考]HIV-1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第一章 总 则
1.1 意义 HIV-1 病毒载量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检测 HIV-1 病毒载量
可以监控和预测病程,指导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包括确定治疗时机、选择治疗方案、 评价治疗效果;结合疾病临床症状和其它实验指标,可作为早期感染诊断的辅助手段;还可 用于婴儿早期感染的辅助诊断以及采供血机构样品的窗口期检测。为了准确地检测 HIV-1 病 毒载量,必须对开展 HIV-1 病毒载量检测的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目的
指导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工作,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国开展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工作的所有实验室。
优质室设置
各种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需要相应的辅助设备才能完成检测。以下为 HIV-1 病毒载 量检测实验室不同分区内必备的辅助设备及耗材。 2.1 样品处理区: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20PP 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实验室设置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处理、保存、运输 第四章 常用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简介 第五章 室内质量控制 第六章 外部质量控制 第七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
附表 1 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 附表 2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样品送检及接收单 附表 3 HIV-1 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样品接收专用单 附表 4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报告单 附表 5 HIV-1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结果专用报告单(NASBA) 附表 6 HIV-1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结果专用报告单(RT-PCR)
优质参考文档 本指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有 关专家撰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执行。 编写主持人:蒋岩 编写人员: 潘品良 蒋岩 李敬云 钟平 尚红 李太生 审核咨询专家及技术人员:邵一鸣 康来仪 朱效科 王佑春 汪宁 朱红 郭志宏 季阳
HIV抗体检测与质量控制
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在有 效期内的试剂。
确证样品:
可采用血清、血浆、滤纸干血斑
确证试验方法:
免疫印迹试验、条带/线性免疫试验,特定条件下 的替代检测(三种酶联免疫、三种快速试验或酶联加快 速试验),免疫层析或免疫渗滤试验
条带免疫试验(RIBA)/重组免疫印迹法( 万泰)
等
临床诊断相关的检测策略 使用抗体检测试剂的筛查检测流程
试剂-1
有反应
无反应
试剂1双份或双孔检测或两 种试剂*
均有反应 一有反应 ,一无反应
均无反应
补充实验
报告HIV抗体阴性
图2 使用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
*两种试剂可以是原有试剂加另一种试剂, 也可以是两种不同试剂。
HIV抗体筛查结果的意义及处理
抗体确证试验检测流程 免疫印迹试验(WB/RIBA)
不确定
阴性
阳性 出现HIV-2指示带
核酸试验 或2-4周后
随访
报告HIV-1 报告HIV-1 抗体阴性 抗体阳性
根据情况 进一步 检测HIV-2
图5 免疫印迹试剂(WB/RIBA)试验流程
抗体确证试验检测报告
HIV抗体WB及 RIBA/LIA试验结果报告: (1)符合HIV-1抗体阳性判断标准,报告“HIV-1抗体阳 性”,并按规定做好检测后咨询和疫情报告。符合HIV-2抗 体阳性判断标准,报告“HIV-2抗体阳性”,并按规定做好 检测后咨询和疫情报告。 (2)符合HIV抗体阴性判断标准,报告“HIV抗体阴性”。 如疑似“窗口期”感染,建议2-4周后随访或进一步做HIV 核酸检测,尽早明确诊断。 (3)符合HIV抗体不确定判断标准,报告“HIV抗体不确 定”,在备注中应注明“2-4周后复检”或尽快做核酸检测。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一)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一)前言为了认真贯彻199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下称“规范”),不断提高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误检和漏检,保证我国HIV抗体初筛和确认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避免实验室交叉感染,更好地发挥HIV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帮助各级艾滋病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并帮助省级艾滋病确认中心开展本地区内HIV抗体检测的质量评价工作,特制定《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下称“工作指南”),主要内容包括HIV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和质量评价(ExternalQualityAssessment,EQA)。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HIV测定的重要部分。
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高质量操作必不可少的措施。
HIV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又是使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法制化的一个途径。
因此建立运行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全国高质量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因素。
本工作指南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履行《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按《规范》程序批准的所有各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施本工作指南的监督工作。
一..质量保证(QA)(一)定义质量保证是指从接收检验标本起,到实验室发出报告止,为确保实验室最终报告结果的正确性所进行的全过程,包括采取各种行政和技术上的措施和方法。
质量保证是确保实验结果质量的基本条件,其实施程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和最后报告的每个参数。
质量保证取决于良好的质量控制程序,并经良好的质量评价程序加艾滋铺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以鉴定。
因此,要求所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时刻注意解决影响实验结果的每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1.行政支持HIV初筛和确认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是整个艾滋病检测工作的组成部分。
HIV-1耐药检测技术规范
HIV-1耐药检测技术规范HIV-1耐药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章规定了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的实验室条件、方法、结果判定及质量控制,适用于血浆、血清和滤纸干血斑样品的HIV-1耐药基因型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Antiretroviral drug resistance testing in adult HIV-1 infection: 2008 recommendations of an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USA panel. Clin Infect Dis 47(2): 266-85.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HIV-1-Infected Adults and Adolescents. DHHS 2008; Available at: /doc/c96382759.html,/guidelines.Update of the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 in HIV-1: Spring 2008, Top HIV Med. 2008;16(1): 62-68.3 HIV-1耐药检测的意义3.1 耐药监测用于HIV-1感染人群和抗病毒治疗人群的耐药性监测和检测。
用于新近感染人群的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毒株流行的情况,并采取防控措施,用于治疗前人群的监测,指导制定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用于抗病毒治疗人群的耐药性监测,进行HIV-1耐药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和完善大规模公共卫生模式抗病毒治疗的程序,以及制定二线治疗方案。
3.2 耐药检测用于个体患者的耐药检测。
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耐药检测,可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进行耐药检测,可指导临床医生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制定补救治疗方案。
4 HIV-1耐药检测实验室要求4.1 实验室功能分区实验室原则上应分为4个独立工作区:试剂准备区、样品处理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并设在不同房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nald J. Brambilla 美国华盛顿大学新英格兰研究所
Francis F. Mandy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学实验室
.~
前言
随着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在艾滋病临床辅助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监测以及艾滋病科研工 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日益增多。自 1997 年艾滋病实验室首次 引进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技术,截至 2007 年底,全国已经配备了近 120 台 HIV-1 病毒载量 检测仪,覆盖了疾控、医院、检疫、军队等系统。目前,虽然许多实验室已经将病毒载量检 测纳入艾滋病相关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工作,但大多数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时间较短,经验不 足,因此,急需加强该领域的培训和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方法可分成四个步骤:核酸释放、提取、扩增和测定。扩增后的产物使用 NASBA QR 电化学发光(ECL)系统进行检测和定量,此系统包括亲和素标记的磁珠、生物素标记的核 苷酸片段(此片段可与新合成的 RNA 产物的一端互补结合)及可特异与四种产物结合的探针 (探针上标记有铷元素),这四种探针可分别与不同的 RNA 产物结合。将四种探针分别置于 不同的反应管内,在适当的条件下(410C)几种成分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体。这些复合 体可在 ECL 读数仪中被分别读取铷元素的激发信号,根据野生型病毒核酸测定值与其他三个 内标物测定值的比较可得到野生型病毒的拷贝数。
.~
根据《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 运输,并严格控制运输的冷冻状态,防止样品冻融。 3.5 样品的发送和接收
3.5.1 发送样品时必须填写样品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样品送检及接收单(附表 2)。 3.5.2 接收样品时,核对样品数量,检查样品状况,按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样品送检及接 收单(附表 2)核对。 3.5.3 样品管破损造成样品溢出、出现明显溶血、凝血的样品,不宜作 HIV-1 病毒载量 检测;如果样品已经融化, 4℃保存并尽快检测,记录冻融一次。
.~
2.3.4 水浴箱 ( 41℃ ) 2.3.5 旋涡振荡器:震动频率可调 2.3.6 有滤芯的一次性吸头(无 DNA、RNA 酶) 2.3.7 一次性工作服、帽、口罩、无粉手套、鞋套 2.4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设备分布示意图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设备分布示意图
病毒载量仪,加样 器
由于国内外还没有可作为参考的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指南,因此本指 南主要提出一些原则上的参考建议,其中定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同仁提出意见,以便不断 完善。
致谢
在本指南的编写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克林顿基金中国艾滋病防治项目和美国 NIH 等国际组织与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一线操作人员提出了 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需求,艾滋病参比实验室工作人员毛玮、陶晓霞进行了大量的补 充实验和文字编辑工作,才保证本指南的编写顺利完成,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最早产品为 NucliSens ECL 定量 RNA 测定方法,最近被 NucliSens EasyQ 新一代荧光 实时定量 PCR 所取代。NASBA 技术是一种等温扩增系统,其扩增基础在于系统内的混合酶系 统,此系统内含有逆转录酶 AMV-RT 和 T7-DNA 多聚酶在体外模拟逆转录病毒体内复制过程。
.~
本指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有 关专家撰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执行。
编写主持人:蒋岩
编写人员: 潘品良 蒋岩 李敬云 钟平 尚红 李太生
审核咨询专家及技术人员:邵一鸣 康来仪 朱效科 王佑春 汪宁 朱红 郭志宏 季阳 刘海林 肖瑶 邱茂锋 马春涛
3.3.1 保存条件:根据血浆检测时间而定,4 天内可在 4℃暂时保存,3 个月以内应冻存 于-20℃以下,3 个月以上应置于-70℃以下。不推荐使用自动除霜冰箱。
3.3.2 血浆样品冻融不应超过 3 次。 3.3.3 监控并记录保存温度以及样品状态的变化。 3.3.4 防止样品变质、泄漏及污染。 3.4 样品的运输
参考文献
缩略语
.~
第一章 总 则
1.1 意义 HIV-1 病毒载量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检测 HIV-1 病毒载量
可以监控和预测病程,指导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包括确定治疗时机、选择治疗方案、 评价治疗效果;结合疾病临床症状和其它实验指标,可作为早期感染诊断的辅助手段;还可 用于婴儿早期感染的辅助诊断以及采供血机构样品的窗口期检测。为了准确地检测 HIV-1 病 毒载量,必须对开展 HIV-1 病毒载量检测的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目的
终完全分隔开。 2.4.1.2 各区的仪器设备以及各种物品必须是专用的。 2.4.1.3 试剂准备区和样品处理区可保持低度正压(或常压)状态,使空气流向始终由室
内向外,以避免扩增污染物进入此区域。 2.4.1.4 扩增产物分析区可保持低度负压状态,使空气流向始终由室外向内,以防止扩增
产物造成其他区域的交叉污染。可安装排风扇或其他排风装置。
.~
第四章 常用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简介
目前常用的 HIV RNA 测定方法为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 技术,代表产品为 NucliSens ECL 及其升级产品荧光实时 PCR 技术 NucliSens EasyQ 仪;逆转录 PCR 系统 (RT-PCR)技术,代表产品为 AMPLICOR HIV-1 MONITOR assay;分枝 DNA 信号放大系统(bDNA) 技术,代表产品为 bDNA 340 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 PCR 扩增技术(real-time PCR),M2000 与国产试剂盒均属此类技术。 4.1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技术
3.1.1 采样器材:一次性抗凝真空采血管、持针器、蝶形针等。 3.1.2 抗凝剂: 通常采用 EDTA(乙二胺四乙酸)或 ACD(枸橼酸钠) ,并符合不同检测 方法对样品的要求。 3.1.3 样品标识:在采血管上贴对应的样品编号,并填写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样品送检及 接收单(附表 2)。 3.1.4 样品采集量:通常采集全血 3~5ml, 采集的样品量应尽可能与定量采血管的刻度一 致,采集量过多或不足,会造成血液凝固或被稀释。 3.1.5 样品的混匀:采集血液后,立即轻轻上下颠倒抗凝管约 10 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 分混匀。 3.1.6 获取其它信息:包括采集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 以往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在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样品送检及接收单(附表 2)上备注栏注明。 3.2 样品的处理 3.2.1 一般要求在采血后 6 小时内进行离心,室温下 800-1200xg 离心 10 分钟。 3.2.2 分离后,吸出血浆,分装到无菌的聚丙烯螺口冻存管中,并注明分装时间。在冻 存管上贴样品编号。 3.2.3 血浆样品不能灭活。 3.2.4 做好样品处理记录。 3.3 样品的保存
生物安全柜
漩涡振 荡器
加样器
超净工作台
加样器
漩涡振
荡器
离
心
机
冰
箱
水
,
浴
℃
箱
洗
紫外灯
手
池
扩增产物分析区
-20 4 -80 -20
-20 4
离
冰机心箱
冰 箱
,
水
浴
℃
箱
洗
紫外灯
手
池
样品处理区
实 验
冰 箱
台
,
℃
紫外灯
试剂准备区
2.4.1 总体原则:各区独立、控制风向、因地制宜、方便工作。具体来说: 2.4.1.1 各区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有条件各区内可分别设置缓冲间,以保证不同区之间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研究员在本指南编写过程 中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在此特别致谢。
.~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2007 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实验室设置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处理、保存、运输
第四章 常用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简介
第五章 室内质量控制
本指南是根据各种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结合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技术规 范而制定。本指南针对 HIV-1 病毒载量检测的实验室设置、样品管理、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生物安全等面提出指导。
本指南自 2006 年初正式开始编写,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次组织了有国内外专家 参加的指南编写专项技术咨询会,与会专家对指南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美国 NIH 病毒载量检测质量保证实验室专家多次对指南进行认真的审阅和具体指导。指南编写过程 中,也认真听取了实验室一线检测人员的具体需求和建议,并补充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包括 HIV-1 病毒载量检测值的稳定性、冻融影响实验与不同检测方法之间比较的实验数据等。在 此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补充和审定,于 2007 年 11 月完成《HIV-1 病毒载量检测及质量 保证指南》的最后定稿。
第六章 外部质量控制
第七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附表 4 附表 5 附表 6
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样品送检及接收单 HIV-1 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样品接收专用单 HIV-1 病毒载量检测报告单 HIV-1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结果专用报告单(NASBA) HIV-1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结果专用报告单(RT-PCR)
为了加强质控和保证检测质量,并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 2004 年开始 参加美国 NIH 组织的 HIV-1 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在通过考核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 2005 年启动了国内 HIV-1 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在积极组织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同时, 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也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室内质控。这些工作对提高 HIV-1 病毒载量的检测技术,保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艾滋病实验室 HIV-1 病毒 载量检测,建立标准化质量控制程序,准确开展各项检测及质量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