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相关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石流
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其中固体物的总体积一般超过15%,最高的可达80%。它的前锋是一股浓浊的洪流,其中泥沙、石块等的体积最高达60%~80%,形成高达几米至十几米的“龙头”倾泻而下,小石块在泥浆中翻滚,直径大于2米的大石块常浮于泥流之上。泥石流的冲刷、搬运、堆积过程十分迅速,可在很短时间内流出几十万以至数百万立方米的固体物质,能搬运成百上千吨的巨石。中国不少山区多发泥石流,有些地方称之为山洪、龙扒、水泡、走蛟等等。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要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松散的堆积物,二是具有突然形成的洪水流。泥石流沟谷可分为三个区段:上游形成区,为三面陡峻的高山环绕的汇水盆地;中游通过区,多为狭窄的河谷;下游堆积区,为形成大小不等的扇形地,称泥石流扇(mudflow fan)。泥石流扇就其突发性与洪积扇颇有泥石流类似之处,但其沉积物的分选性较之洪积扇更差,大小混杂,常形成泥、砾相混的泥砾层,有的形成大石块上叠置小石块的奇特形态。在现代冰川前缘,由于冰湖溃决,洪水携带大量冰碛物形成的泥石流规模较大,这叫冰川泥石流,它一般发生在高温的夏季;因那时冰川融化快,易使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的破坏力大,中国西藏东南部的古乡泥石流属此。
黏性泥石流
又称结构性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高,其体积分数大于40%,容重大于1 5吨/米3,黏度大于0 3帕·秒,具明显阵流性的泥石流。流体呈黏稠泥浆状,水是组成物,巨大岩块可浮托运动,流态为半紊流至似层流。黏性泥石流具有巨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
稀性泥石流
又称紊流型泥石流(turbulence mudflow)。固体物质含量较低(体积分数10%~40%),容重1 3~1 5吨/米3,黏度小于0 3帕·秒的泥石流。流态为紊流或半紊流;石块的搬运呈滚动、跃移方式。稀性泥石流对河床的下切作用较明显。
黄土泥石流
黄土高原地区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块石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特殊泥流。一
般泥石流中的泥沙、块石体积含量都超过15%,最高可达80%,其容重在1.3吨/米3。泥石流具有阵发性启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破坏力极强的特点。泥石流以其巨大的破坏力,摧毁前进中的一切建筑物,埋没农田、森林,堵塞江河,冲毁路基、桥涵和灌渠、城镇和村庄。根据泥石流的物质结构和流态特征可分为层流性泥石流和紊流性泥石流两类。黄土泥石流和其他地区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形成过程、起动方式等基本相似,但黄土地区泥石流粘土粒、细砂和粉砂等成分往往所占比例较大,块石物质所占比例较小。
山坡型泥石流
流经山坡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小,一般不超过一平方千米。流域呈斗状,没有明显的流通区,形成区直接与堆积区相接。
河谷型泥石流
流经河谷的泥石流。流域呈狭长形,流域上游水流补给较充分。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主要来自中游地段的滑坡和塌方。沿河谷既有堆积、又有冲刷,形成逐次搬运的“再生泥石流”。
稀性泥石流
水和固体物质混合的泥石流,但含水量大于50%,重度一般小于l 80千牛/米3。固体物质中粘土和粉土含量少,占l0%~40%。在运动过程中,水与泥砂组成的泥浆速度远大于石块运动速度,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运动。稀性泥石流的堆积物呈扇状散开,表面较平坦。稀性泥石流有极强烈的冲刷作用,常在短暂的时间内把黏性泥石流填满的沟床下切成几米或几十米的深槽。
粘性泥石流
含有大量细粒物质和少量碎石的泥石流,其含水量一般小于或等于50%,其固体物质含量高占40%~60%,最高达80%。水和泥砂、石块聚集成一个黏稠的整体,并以相同的速度作整体运动。运动特点主要是具有很大的黏性和结构性。即使在开阔的堆积扇上运动,也是以狭窄的条带状向下奔泻,不发生散流现象,停积后仍保持运动时的结构。堆积体多呈长舌状或岛状。但由于粘性泥石流常呈阵流,所以堆积扇的地面也坎坷不平。粘性泥石流经弯道时,并不一定循沟床运行,而往往直冲沟岸,甚至可以爬越高达5~10米的阶地、陡坎或导流堤坝,截湾取直。
而且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常在几分钟或JL&时内把几万甚至几百万立方米的泥、砂、石块和巨砾搬出山外,造成巨大灾害。
泥石流流域
泥石流形成和活动的同一地表水流域。常见的完整的泥石流流域由泥石流物源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组成;不完整的泥石流流域三个区没有明显区别,或者合为一体。泥石流流域的范围一般由地表分水岭开始,以无支沟汇人的最小流域为第一级泥石流流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级流域构成第二级泥石流流域;依此类推构成更高级泥石流流域。泥石流流域是泥石流发育和活动的基本单元,因此是进行泥石流勘查、研究和综合防治的对象。
泥石流形成区
又称泥石流物源区。是泥石流主要水源、土源或砂石供给和起始源地。泥石流形成区位于泥石流流域的上游。其基本特点是:地形起伏比较大,具有比较充分的水源条件;岩土破碎或堆积有大量松散沉积物,具有比较充分的碎屑物质条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泥石流流通区
泥石流形成后,向下游集中流经的地区。泥石流流通区的地形多为沟谷,有时为山坡。泥石流沟谷与一般山洪沟谷没有截然区别,其主要差别是泥石流沟谷的宽度一般比较大,沟床碎屑物较厚,容易迁徙改道。泥石流沟谷有时亦可出现挟砂水流。
泥石流堆积区
泥石流碎屑物质大量淤积的地区。泥石流堆积区位于泥石流下游或中下游。堆积活动有时发生在流通区内的泥石流沟谷坡度急剧减小或转折处,有时发生在泥石流沟谷前端的开阔地带。泥石流堆积活动除破坏土地、危害森林、农作物外,有时淤埋城镇、村庄、铁路、公路、桥梁或阻塞河道,造成严重破坏损失。
泥石流危险区
受泥石流危害的地区。反之,为非泥石流危险区(或安全区)。根据泥石流危害程度,常常将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确定和划分泥石流危险区的主要因素是:①泥石流活动与成灾历史;②泥石流成因类型、发展趋势、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