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检测项目
中药常规检验
甲苯法测定水分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1~4ml),精密称定,置A瓶
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
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
分。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
高效液相测定法注意事项
1、贮液器:尽可能使用HPLC的溶剂和试剂。含有缓冲盐和非 HPLC的流动相一定要通过0.5um的过滤器。改变流动相时应防止 交叉污染,陈旧的流动相和用久了的试剂瓶应定期废弃,防止 生长微生物和组分改变。贮器内壁定期清洗,里面的附件要经 常更换。 2、泵: 密封垫圈是最易磨损的部件。密封垫圈的损坏可引起 系统的许多故障。最好3个月换一次垫圈。要注意防止因泵堵塞 造成的压力过高而损坏柱塞杆或烧坏电机。延长垫圈寿命的措 施(1)每次把泵的缓冲液洗干净,防止盐沉积,泵要浸在无缓 冲液的溶液或有机溶剂中(2)用HPLC级试剂
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
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 再用饱蘸
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
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
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
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检读水量,并计算供
高效液相注意事项
3、进样器:停机后要用溶剂冲洗干净进样器内的残留的样品和 缓冲盐,防止无机盐沉积和样品微粒造成阀转子面磨损或阻塞。 严禁用尖针头进样。
4、柱:防止柱性能下降的措施:(1)溶剂的化学腐蚀性不能 太强;(2)避免微粒在柱头沉降;(3)泵上要装压力限制器, 防止压力过高冲击过大;(4)流动相ph>7时用大粒度同种填 料作预柱(5)柱头加烧结不锈钢滤片,需要时加保护柱。采用 正确的制备样品方法和经常清洗柱也能延长寿命。
10.3中药的检查项目
总灰分测定法
1
2
3
将测定用的供试品须 粉碎,并通过二号筛, 混合均匀,取供试品 2~3 g。如需测定酸不溶性
灰分,可增加供试品取样量 至3~5 g
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 中,称定重量,缓缓 炽热,至完全炭化时,
再逐渐升高温度至 500~600℃,完全灰化
并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计算 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
内源性杂质
杂质分类
外源性杂质
包括残留农药、污染 重金属、黄曲霉毒素, 及制剂制备过程中引 入的有机溶剂、大孔 树脂等。
中药的典型检查项目
1、水分的检查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等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引起结 块、霉变,造成成分分解。常用的水分检查方法有烘 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这四种方法, 应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查。
表面皿用热水5 ml冲洗,洗液并 入坩埚中,用无
灰滤纸滤过,
渣连同滤纸移 至同一坩锅中, 干燥,炽灼至 恒重。计算。
中药的典型检查项目
3、农药残留量
药用植物在栽培生产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需要喷洒 农药,土壤中残存的农药也会进入药材中,农残已经 成为中药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之一,需要进行检查控制。 常用的有机农药有四类: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 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中国药典规定:甘草、
水分检查
第一法 烘干法
原理为药品在100~105 ℃度干燥后所减失的重 量即为水分。需要注意 的是本法仅适用于不含 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 品。如西洋参中水分即是采
用此法测定的,并规定水分 不超过13.0%。
水分检查
第二法 甲苯法
原理为利用水与甲苯在
A
69.3 ℃共沸蒸出,收
国家对中药材的检验方法
国家对中药材的检验方法
国家对中药材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基原鉴定: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形态学和分类学特征,对中药材的来源进行指认,这通常需要依赖完整的样本和专业的知识。
性状鉴定:这是对药材宏观性状的感官鉴定,主要通过观察药材的外形、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来进行鉴定。
显微鉴定:主要依据的是药材微观构造和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构造、纹理、纤维等特征来进行鉴定。
理化鉴定:则是根据药材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对其进行真伪鉴别。
例如,可以采用化学反应或者色谱法来检测药材中的特定成分。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DNA条形码等技术,通过分析药材的基因序列来进行鉴定,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
同时,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产地、生长环境、采集时间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中药材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中药的检测项目与内容
中药的检测项目与内容
1. 外观质量检测:
- 药材外观检测:包括大小、形状、色泽等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 杂质检测:检测药材中的杂质如沙土、杂草、异物等。
- 虫蛀检测:观察药材是否存在虫蛀情况。
2. 驱虫和杀菌检测:
- 驱虫活性检测:使用某种标准的虫类(如果蝇或蚂蚁等)来测试中药的驱虫效果。
3. 化学成分检测:
- 有效成分浓度检测:使用相关方法,测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 质量指标检测:检测中药中的质量指标,如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
4. 农药残留检测:
- 多种农药残留检测:使用相关方法,检测中药中是否存在过量的农药残留。
- 标准对比检测:将中药中检测出的农药残留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5. 重金属含量检测:
- 重金属含量分析:使用相关方法,检测中药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砷等。
6. 微生物检测:
- 菌落总数检测:使用培养基,测定中药中的菌落总数。
- 霉菌检测:检测中药中是否存在霉菌,并评估其含量。
- 嗜热胶酶阴性大肠杆菌检测:检测中药中是否存在嗜热胶酶阴性大肠杆菌。
7. 粉末鉴别:
- 形态学鉴别:通过显微镜观察,对中药粉末的微观形态进行鉴别。
- 染色鉴别:使用一定的染色剂,对中药粉末进行染色,以帮助鉴别。
8. 薄层色谱分析:
- 薄层色谱分析:使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 峰面积面积比较: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品进行比较,确定中药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以上仅为一份中药检测项目及内容的例子,实际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具体需要和要求进行设计和修改。
中药制剂分析基础知识—中药制剂的检验
2.提取 溶剂提取法
提取溶剂 水
溶出成分 水溶性成分
提取成分 生物碱盐、有机酸盐、苷类等
甲醇、乙醇、丙酮等 大多数脂溶性成分
皂苷类
乙醚、三氯甲烷、石 油醚等
脂溶性成分
游离态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 素、甾类、萜类等
2.提取 溶剂提取法 (1)冷浸法
方法描述: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具塞锥形瓶内,加 入一定容积的提取溶剂,密塞,混匀,室温放置, 浸泡提取
优点:操作简便,适合提取对热不稳定的被检成分
缺点:耗时较长、消耗溶剂多、提取效率较低
2.提取 溶剂提取法 (2)回流提取法
方法描述:将样品置圆底烧瓶中,加入适宜单一溶剂或混 合溶剂,连接回流冷凝管,用水浴锅或电热套加热回流
优点:提取效率比冷浸法高,可缩短提取时间 缺点:提取杂质较多,对热不稳定成分或挥发性成分不适用
2.提取 溶剂提取法 (3)连续回流提取法
方法描述:将样品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遇热可挥发的有机溶剂, 进行连续回流提取,提取完毕,取下虹吸回流管,无需滤过,就 可回收溶剂
优点:提取效率高,所需溶剂少,提取杂质少,操作简便
缺点:受热易分解成分不宜使用
2.提取 溶剂提取法 (4)超声波提取法
方法描述:将样品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溶剂后, 置超声波振荡器中进行提取,提取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
样品预处理是中药制剂检验的重要程序, 通过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成份, 并使被测成份浓缩,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在掌握方法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 不断强化方法的操作,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定义、意义、一般步骤和主要方法
提取技术分为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其中溶剂提取 法又分为冷浸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三章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
异物识别与排除方法
异物识别:异物是指不属于药物本身或 制剂所需原料的、在制剂过程中混入的 物质,如金属屑、玻璃碎片、纤维等。
对于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可通过过滤、 离心等方法去除异物。
在制剂过程中设置筛网、磁铁等装置, 去除金属屑、玻璃碎片等异物。
异物排除方法
加强原料和辅料的检查,防止异物混入 。
杂质限量规定及执行标准
保障用药安全
中药制剂作为药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通过常规检查, 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03
促进中药制剂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中药制剂常规检查是中药制剂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不
断完善和提高中药制剂常规检查水平,可以推动中药制剂的标准化和国
际化进程,提子等,用于评 估药物释放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影响因素
包括制剂处方、制备工艺、粒度分布、溶出介质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和释放 行为。
控制措施
优化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控制粒度分布,选择适当的溶出介质和条件,以确保药物在 规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溶出和释放性能。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制剂质量的
处理措施
针对异常结果,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 重新取样检查、调查原因并改进生产工艺等 ,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同 时,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制剂,应按规定进行 报废或返工处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溶出度与释放度检查
溶出度测定方法及原理
测定方法
包括转篮法、桨法、小杯法以及 循环法等,根据药物特性和制剂 类型选择适当的方法。
原理
中药质量研究方法学考察项目
中药质量研究方法学考察项目一、中药薄层方法学及稳定性试验每个中药品种均需要进行3~6个薄层鉴别试验,由于基本上都是新增标准,所以需进行详细的方法学考察。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研究2、薄层展开剂的选择(国家要求至少3个)3、显色剂的选择4、申报资料中每个薄层鉴别试验需完成的薄层试验:展开剂选择薄层图3张、阴性样品试验1张、薄层三批样品重现性考察、稳定性试验考察每个月的薄层数量(0、1、2、3、6、12、18、24个月)。
5、每个薄层鉴别试验需要薄层鉴别图15张左右,每个品种需要做3~6个薄层鉴别,完成整个薄层方法学及稳定性研究需1~2个月左右,且需要专门完成,已完成对比分析。
二、 HPLC法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及稳定性试验每个中药品种至少需要1个成分的液相法分析,原中药制剂标准中一般均没有含量测定项,需对液相方法进行详细的方法学研究,以及品种的稳定性考察图谱采集。
1、检测薄层的选择,采用紫外进行薄层扫描。
2、线性范围的考察3、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提取溶剂的考察、提取方法的考察、提取时间的考察)4、精密度试验5、稳定性试验6、重现性试验7、回收率试验8、十批样品的含量检测,以确定含量限度9、与市售样品或原剂型市售样品的对比试验10、稳定性试验考察图谱采集(0、1、2、3、6、12、18、24个月)共需要进行400张以上的液相图谱采集,按每张图谱40分钟计算,加上液相维护、基线调整等,每个品种的液相方法学研究需要2~3个月的时间。
涉及到液相的专人维护以及研究的连贯性,需要有专门的液相色谱仪及专人操作。
遵照下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HPLC法外标、内标两种,检测器一般UV即可。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中药药品的检验方法
中药药品的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中药药品的颜色、形状、气味来确定其外观特征。
2. 性状检验:包括药品的形态状态、均匀度、湿度等方面的检验。
3. 描述性标志检验:检验中药药品是否符合相关描述性标志,如果皮形态、毛饰等。
4. pH值测定:通过测定药品的pH值来评估其酸碱性。
5. 挥发性油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挥发性油的含量,可通过蒸馏等方法进行。
6. 总灰分测定:通过加热中药药品至灰燃残渣,测定其中的无机成分含量。
7. 总水分测定:通过烘干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的水分含量。
8. 挥发性成分测定:通过适当的方法提取药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
9. 残留农药检测:使用适当的色谱等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的农药残留。
10. 重金属检测:使用适当的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铅、砷、汞等。
11. 酚酸类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的酚酸类成分含量,如儿茶酚、鞣酸等。
12. 氨基酸组成测定:通过适当的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13. 生物碱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
14. 糖类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糖类的含量。
15. 多糖含量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多糖类成分的含量。
16. 氨基酸序列测定:通过适当的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氨基酸的序列。
17. 克分析:通过适当的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的氯化物、硫酸盐等含量。
18. 真菌、霉菌检测:使用适当的方法检测中药药品中是否存在真菌、霉菌等。
19. 叶绿素含量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20. 矿物质含量测定:通过适当的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如钙、铁等。
21. 活性成分测定:通过适当的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22. 核酸含量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核酸类物质的含量,如RNA、DNA等。
23. 酚类物质含量测定:测定中药药品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如儿茶素等。
24. 化学组分分析:使用适当的色谱、质谱等方法测定中药药品中的化学组分。
25. 化学指纹图谱分析:通过比对中药药品与标准药品的色谱图谱,评估其相似性。
中草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
中草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
1. 背景
本次检测的中草药饮片为公司自产的活血化瘀颗粒。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保障顾客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对该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2. 检测项目
本次检测共对中草药饮片进行了以下项目的检测:
- 外观质量
- 水分含量
- 总灰分
- 酸不溶性灰分
- 残留农药
3. 检测结果
3.1 外观质量
经检测,企业生产的中草药饮片外观质量良好,符合国家标准GB/T -2018的规定。
3.2 水分含量
经检测,中草药饮片水分含量为7.5%,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9.3-2016的规定。
3.3 总灰分
经检测,中草药饮片总灰分为5.2%,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9.4-2016的规定。
3.4 酸不溶性灰分
经检测,中草药饮片酸不溶性灰分为1.2%,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9.5-2016的规定。
3.5 残留农药
经检测,中草药饮片中不含有任何禁止使用的农药。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对企业生产的中草药饮片进行的各项质量检测项目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会继续对该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其始终符合国家标准,并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中草药饮片产品服务。
中药材检验主要检验项目
中药材检验主要检验项目一、引言中药材是中医学的基础,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中药材的检验至关重要。
中药材检验包括对中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方面的检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材检验的主要项目以及其检验方法和技术。
二、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中药材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进行检查,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的品质和真伪。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 外观形态:观察中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等特征,如饮片的形状是否整齐,颜色是否一致。
2. 杂质检查:检查中药材中是否有未脱胚、杂质、异物等。
3. 水分含量:通过称量中药材的重量,然后在恒温箱中加热干燥,再称量重量差,计算水分含量。
三、理化性质检验理化性质检验是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中药材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理化性质检验项目有: 1. 相对密度:用密度计测量中药材的相对密度,可以反映中药材的致密程度。
2. 毛细管现象:通过观察中药材在玻璃管内的上升高度,判断其中是否含有活性成分。
3. 融点、熔点: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融点、熔点,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活性成分和药效。
4. 灰分含量:用称量法测定中药材在高温下灼烧后的残渣重量,反映其中无机物质的含量。
四、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检验是对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定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常用的化学成分检验项目有: 1. 总黄酮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反映其中的抗氧化活性。
2. 总生物碱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中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反映其中的镇静和抗菌作用。
3. 总皂苷含量:用草酸酶法测定中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反映其中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4. 指纹图谱分析:用色谱技术对中药材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形成其独特的指纹图谱。
五、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对中药材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中药材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有害菌群。
中药饮片检验报告内容
中药饮片检验报告内容1. 检验目的本次检验旨在对具体中药饮片进行质量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产品。
2. 检验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中药饮片进行检验。
具体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测定、微生物限度测定、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等。
3. 检验项目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对中药饮片外观特征的观察和评价,通过检查饮片的色泽、形态、质地、气味等方面,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2 理化性质测定理化性质测定是对中药饮片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粒度分析、含水率、灰分含量、酸不溶性灰分、挥发性物质含量等方面的测定。
3.3 微生物限度测定微生物限度测定是对饮片中微生物污染的评价,包括总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产气性耐热菌、沙门氏菌等方面的检测。
3.4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对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测定,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对目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
3.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对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监控,包括原材料采购、制剂工艺、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3.6 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是对中药饮片的有毒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4. 检验结果经过以上的检验项目,得出以下结果:- 外观检验:中药饮片外观符合标准要求,色泽鲜艳、干燥、无异味。
- 理化性质测定:粒度分布均匀,含水率符合标准,灰分含量、酸不溶性灰分、挥发性物质含量符合标准。
- 微生物限度测定:中药饮片中微生物菌群在可接受范围内,未检出致病菌。
- 含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稳定,符合标准要求。
- 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可追溯性和一致性良好。
- 安全性评价:中药饮片中无有毒有害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5. 结论经过全面的检验,该批中药饮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安全可靠,适合投入市场销售,并可放心使用。
北京中药毒理检测标准
北京中药毒理检测标准
北京中药毒理检测标准是指用于评价中药药物安全性的一系列检
测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用于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毒性与副作用等方面,以评估中药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北京中药毒理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毒性评价:对中药药物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进行评价,以了解中药药物的毒性程度和安全边界。
2. 细胞毒性评价:通过细胞培养和细胞毒性试验,评估中药药
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
3. 遗传毒性评价:通过细菌变异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研究中药药物对遗传物质的影响,评估其潜在的遗传毒性。
4. 诱发免疫毒性评价:评估中药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和免疫
功能的影响,包括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释放等指标。
5. 生殖毒性评价:通过动物繁殖和发育试验,评估中药药物对
生殖功能和胎儿发育的影响。
6. 化学毒理学评价:研究中药药物中存在的化学成分对机体的
毒性,评估中药药物的毒性机制。
北京中药毒理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中药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
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中药药物的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准则,并为相关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中药材田间检测报告
中药材田间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TCM2021-001
报告日期:2021年3月10日
1. 检测项目:中药材田间检测
2. 检测目的:确认田间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3. 检测样品:中药材(具体品种见样品信息)
4. 来样信息:
- 样品编号:TCM2021-001
- 样品名称:黄芪
- 样品来源:田间采集
- 样品数量:500克
5. 检测结果:
- 外观:样品外观为黄棕色颗粒状,无明显异味。
- 水分含量:样品水分含量为12%。
- 残留农药检测: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
- 重金属含量:
- 铅含量:样品中铅含量为0.02 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GB 2762-2017)。
- 汞含量:样品中汞含量为0.001 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GB 2762-2017)。
- 镉含量:样品中镉含量为0.003 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GB 2762-2017)。
6. 结论:
样品为田间采集的黄芪,外观为黄棕色颗粒状,水分含量为12%。
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铅、汞、镉)均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综合结果表明,样品品质良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7. 备注:
请注意,本报告仅基于样品的单次检测结果。
为确保产品安全,请定期进行检测,并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中药出口农残检测标准
中药出口农残检测标准一、检测项目中药出口的农残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有机磷类农药残留;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4.杀菌剂类农药残留;5.杀虫剂类农药残留;6.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残留。
二、检测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23204-2008《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农残检测。
三、样品处理1.选取代表性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2.按照GB/T 23204-2008标准进行样品处理;3.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匀质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农残检测。
四、仪器设备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2.旋转蒸发仪;3.氮吹仪;4.分液漏斗;5.粉碎机。
五、检测标准1.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0.1mg/kg;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0.2mg/kg;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0.3mg/kg;4.杀菌剂类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0.5mg/kg;5.杀虫剂类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0.5mg/kg;6.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0.1mg/kg.六、参考依据1.GB/T 23204-2008《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2.GB 2763-2019《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七、检测周期1.从接收到样品到完成检测报告的周期为5个工作日:2.如需加急处理,可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报告。
八、结果判定1.如所测样品各项农残指标均低于检测标准,则判定为合格品;2.如所测样品一项或多项农残指标高于检测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三章--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
一、概述
崩解〔溶散〕的定义 系指某些固体制剂于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崩解〔溶散〕成碎 粒,并全部通过筛网〔不溶性包衣材料或裂开的胶囊壳除外 〕。 崩解〔溶散〕时限 系指《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允许该制剂崩解或溶散的最长 时崩间解。时限检查法 《中国药典》收载了两种崩解时限检查法,即吊篮法、烧杯法。
适用剂型 固体制剂,如丸剂〔除大蜜丸〕、片剂、滴丸剂、胶
1号游码〔重量比为1〕在刻度8处 0.1号游码〔重量比为0.1〕在刻度7 0.01号游码〔重量比为0.01〕在刻度9 0.001号游码〔重量比为0.001〕在刻度3 则该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为0.8793
7.应用实例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的水分测定 本品为不含挥发性成分的制剂,应选用第一法(烘干法)测定
其水分含量。
烘干法
二、其次法〔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不适合珍贵药材的水分 1测. 测定定。原理
将供试品与甲苯〔相对密度0.866〕混合蒸馏,水分、挥 发性成分可随甲苯一同馏出。水与甲苯不相混溶,收集于水 分测定管下层,而挥发性成分溶于甲苯,并与其一同收集于 水分测定管上层,水与挥发性成分完全分别。由于水的相对 密度为1.000,故可直接测出〔读取〕供试品水的重量〔g〕, 并计算出制剂中的含水量。课堂活动
依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4. 留意事项 称量瓶枯燥至恒重。
5. 计算 水分含量〔%〕=(m1-.m2)/ms×100% ml 为测试前供试品和称量瓶重量,g m2 为枯燥后供试品和称量瓶重量,g ms 为供试品重量,g
6. 结果推断 将计算结果与药品标准的含水量限度比较,假设低于或等 于限度则符合规定,假设高于限度则不符合规定。
课堂活动
测定相对密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在20℃下测定?
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标准
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培养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平板计数法、滤膜计数法、荧光定量PCR法等;现代方法主要包括PCR扩增、基因芯片技术、荧光定量PCR等。
2.检测项目: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细菌、真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其中,细菌和真菌是中药饮片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因此它们是最为重要的检测项目。
3.检测标准: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标准》(GB/T 31650-2019)和《中药饮片微生物检验方法》(GB/T 31651-2019)等;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中药饮片微生物检验标准》(YY/T 0630-2013)等;企业标准则是由各个中药饮片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
4.检测要求: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要求严格,一般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多次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中药饮片,应及时处理或销毁,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检测中心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中药检测中心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一、背景及设想
1.运用高科技仪器,测定有效成分、性能及质量指标,改善中药质量。
2.建立中药检测标准,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及性能稳定。
3.建立一个测量中药物质指标的数据库,便于日后的比较与研究。
4.提供有效客户服务,为需求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数据。
5.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1.技术方面
(1)仪器设备:构建中药检测中心,将需要引进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仪器、电泳仪、质谱仪、色谱仪等检测设备。
(2)数据分析系统:检测中心将建立一个数据库,汇集所有测试数据,并且建立专业数据分析系统,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
2.组织方面
(1)人员配置:中药检测中心将聘请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以做好
技术支持工作。
同时,引进技术安装员、测试工程师。
简述中药检查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药检查的主要内容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中药检查主要内容:
①性状鉴别:观察药材外观,如形态、颜色、质地、气味等。
②显微鉴别:微观层面确认组织构造、细胞特征。
③理化鉴别: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验证成分。
④杂质检查:测定水分、灰分、异物等杂质含量。
⑤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铅、砷、汞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
⑥农药残留:分析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含量。
⑦微生物检查:控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水平。
⑧毒素分析:测定黄曲霉毒素等有害毒素。
⑨添加剂检查:确认甜味剂、防腐剂等添加剂合规性。
⑩含量测定:定量分析关键活性成分,确保药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范围: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我国药典规定,加强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毒性成分、残留溶剂、真菌毒素及生物安全等检测。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各种口服药剂、一般外用药剂以及中草药属于非规定无菌之药品,故污染微生物之机会较多;这些药品都必须进行微生物之检验及监控。
可依客户商品需求,设计符合我国、欧盟、美国等各个国家法规所需遵循的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1.规定无菌的药品
♦无菌试验
♦抑细菌性及抑真菌性确效试验
2.非规定无菌之药品及中药材(微生物限量试验)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4真菌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7
欧洲药典EP2.6.12&2.6.13
沙门氏菌
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
欧洲药典EP2.6.12&2.6.13EP(欧洲药典)7.0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
中国药典2010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 FDA BAM在线第五章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5 CP2010中国药典控制菌检查
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
欧洲药典EP2.6.12&2.6.13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 FDA BAM在线第十二章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
CP2010中国药典控制菌检查
欧洲药典EP2.6.12&2.6.13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
生孢梭菌CP2010中国药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梭状芽孢杆菌
美国药典USP32<61>+<62>微生物限度测试
中国药典2010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
欧洲药典EP2.6.12&2.6.13
耐胆汁酸革兰氏阴性菌USP(美国药典)第62章USP36(美国药典)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
EP(欧洲药典) 2.6.13EP(欧洲药典)7.0
BP(英国药典)附录XVI B BP(英国药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