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

合集下载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格局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里,结合世界现代史有关内容,谈一下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剖析其变化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格局的发展脉络。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亚洲的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这样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年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控,先后与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1921年至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解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文件,最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国际关系结构。

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极不巩固,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而且导致许多新矛盾的产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随着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破裂。

二、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在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则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

经过二战,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讲,表示援助希腊、土尔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旗号,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随后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构成了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三讲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匈牙利革命

第三讲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匈牙利革命

4、帝国主义的武装干 、
涉与匈牙利革命的失 败
⑴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与 共和国的覆亡 ⑵匈牙利革命失败原因
世纪20年代的英国 四、20世纪 年代的英国、法国 世纪 年代的英国、 和意大利
(一)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1.持续萧条的经济 持续萧条的经济 2.国内政治:自由党的衰落与工党的崛起 国内政治: 国内政治 3.殖民地问题 殖民地问题 (二)法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1.经济恢复 经济恢复 2.寻求安全 寻求安全 3.政治状况 政治状况
(四)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1.北一辉和《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北一辉和《 北一辉和 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2.日本军队内部法西斯势力增长 日本军队内部法西斯势力增长
复习思考题
1.战后赔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试分析其结果。 战后赔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试分析其结果。 战后赔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试分析《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试分析《 试分析 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3.如何理解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如何理解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如何理解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4.如何理解匈牙利革命的历史影响?这场革命为什么失败? 如何理解匈牙利革命的历史影响? 如何理解匈牙利革命的历史影响 这场革命为什么失败? 5.如何评价魏玛共和国体制? 如何评价魏玛共和国体制? 如何评价魏玛共和国体制 6.如何评述 世纪 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如何评述20世纪 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如何评述 世纪2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7.试分析 世纪 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试分析20世纪 试分析 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8.如何看待 世纪 年代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如何看待20世纪 年代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如何看待 世纪20年代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9.日本政党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日本政党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日本政党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试比较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兴起过程。 试比较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兴起过程。

近现代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一)知识结构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

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

一、16世纪下半期新航路开辟以后至一战1.16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的时期,也是早期西、荷、英、法向外扩张充满矛盾斗争的时期。

这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17世纪,英、荷之间发生三次战争,荷兰战败,失去了海上强国的优势0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进行了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不仅掌握了欧洲霸权,而且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15年拿破仑战败,英国和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国际关系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欧洲列强们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1853年至1856年,英、法同俄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遭受失败。

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一战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他们之间国家实力的对比,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引言国际关系是研究各个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是指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和观点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对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理论分析,也为国际政治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经典实力政治理论经典实力政治理论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主要强调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经典实力政治理论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冲突,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权力博弈的过程。

制度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是另一种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流派。

该理论强调国际体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制度主义理论,国际体制是由一系列国际规则、组织和习惯构成的,这些制度对国家的行为和政策具有约束力。

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直接互动,还受到国际体制的制约和引导。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另一个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流派。

该理论强调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对于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可以通过合作与协商来解决各种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竞争和冲突。

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国际关系应该建立在法治和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国际组织和机制来实现国家间的合作。

社会构建主义理论社会构建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又一重要流派。

该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和意义创造的结果。

社会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中的观念、认同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理论,国际关系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权力竞争,还包括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

后现实主义理论后现实主义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该理论批判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些假设和观点。

后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并非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由各种主观因素和权力关系构成的。

该理论强调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批评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简化和机械观点。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汇总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汇总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①“一战”后帝国主义在相互争夺和相互勾结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基本特征②从战后初期的剧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③主要矛盾从英美矛盾转为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州、中东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②战后初期,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等方面展开激烈争夺,美国主宰世界的计划落空,但暂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确立并加强了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史实③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④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不设防区,严重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⑤30年代,由于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反法西斯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这一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2、雅尔塔体系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基本特征: ②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

③改变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④深深打打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①联合国的成立;②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和德国分裂;③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实施“马歇尔计划”;主要史实④北约和华约组织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⑤美苏争霸;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

注意: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的关系: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按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原则划分政治版图与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冷战是美国二战后在欧洲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是美国全球霸权主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历史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 重演;人民终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 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 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 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七)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 关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和国 际经济关系,国家之间的竞争、冲 突与合作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一、阶段特征
(一)殖民扩张与争夺 (16~18世纪)




民 (葡萄牙西班牙——英法

扩 荷—英国 “日不落帝国”)


(二)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
表现 影响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向 帝 国 主 义 过

争 夺 世 界
大 军 事 集 团
一 战 爆 发


(三)第一次 世界大战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
形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
实质: 帝国主义对战后世界的重新瓜分 机构:国际联盟
评价: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战后世界的稳定和经济的发 展; 但不可能根本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 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维也纳体系 (1815—1848、1871) 欧洲中心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 欧洲中心格局
(向两侧扩展)
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1945—1991) 美苏两极格 局
一超多强、多极化
多极化格局趋势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20年代的国际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20年代的国际关系

第3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20年代的国际关系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第2、3、6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法)让·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78)》中译本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3.《国际条约集(1917--192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4.(德)卡·埃尔德曼:《德意志史》中译本第4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日)信夫三郎:《日本外交史》中译本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中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思考题
1. 一战结束时,主要战胜国对国际局势有哪些共识。

2. 战胜国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主要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与会议通过的主要文件的内容。

4. 两个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其确立的和平格局
5 一战结束后英国对欧洲政策的变化
6.如何评价国际联盟
7.谈谈鲁尔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平息的经过。

8. 试述凡尔赛体系的调整与解体。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7、美苏争霸
时间:20世纪50至80年代 目的:争夺世界霸权
阶段表现: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表明争霸优势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 兵阿富汉表明优势在苏联,20世纪80年代苏 联放弃争霸计划
影响:威胁世界和平
7、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原因:经济发展多元化 特征:一超多强,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影响:地区性冲突、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5、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39——1945 开始标志:闪击波兰 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大战场:欧洲、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影响及教训:
6、美国的霸权政策
原因:战后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表现: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实行 “热战”政策 影响: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 格局
慕尼黑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38
1943 1943
中英美
苏英美 苏英美
慕尼黑协定
《开罗宣言》等 开辟第二战场等
纵容法西斯
联合对日作战 联合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亚非会议
1945
1945 1955
苏英美
苏英美 29个亚非国家 和地区
成立联合国等
《波茨坦公告》等
为雅尔塔体系 奠定基础
加速日本灭亡 促进亚非的团 结
影响:世界局势极度紧张,第一次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1918 主要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 姆河战役 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参战等 影响:灾难、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 科技进步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归纳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归纳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归纳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4、一战后:英美矛盾。

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5、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6、二战后:美苏矛盾。

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7、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浅析国际关系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

浅析国际关系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

浅析国际关系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摘要:战争与和平一直都是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研究的主题,人类渴望和平,渴望安宁,但是,自从有人类起,战争就一直不断,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死伤越来越多。

针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总体上分为两大派别,乐观派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人类可以拥有永久的和平,而悲观派认为战争是必然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人类所能做的不是消除战争,而是延迟战争,使两次战争之间的和平更持久,这便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

关键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战争;和平;国际关系理论形成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时间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国际关系的发展是风云变幻、跌荡起伏,国际政治理论总是在现实的冲击下,不断地继承、创新和发展,以求能更好的解释现实,并更好的预测未来。

在这些理论中,本文着重分析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论范式,研究它们的核心内容,体系构成以及如何推动国际关系历史的发展。

一、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国际关系,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

国际关系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个阶段,基本的观点是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的签订为标志的,该条约是三十年战争的产物,条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原则,使国家作为一个单独的,有权力的实体出现在国际社会[2]中,主权国家也成为日后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对象。

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二战之后出现的,是以1948年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传统现实主义奠基人汉斯·摩根索创作的经典《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为标志的,在这部名著中,摩根索精确地界定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范畴,提出了以权力界定下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最重要因素。

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可以看出来,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这是每一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学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20世纪20年代世界关系格局

20世纪20年代世界关系格局

20年代协约世界史上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格局(1)维也纳体系:是指由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后,由维也纳会议总协议而形成的19世纪前半期欧洲统治秩序和国际关系体系。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是维持维也纳体系的工具。

维也纳体系暂时构建了大国在欧洲的均势,在欧洲诸强国大体势均力敌的基础上,英国在拿破仑帝国覆灭后,再次控制了欧洲。

该体系不仅恢复了被革命推翻的欧洲君主的封建统治,而且企图从政治、军事、外交上来防止和镇压新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的历史出现了严重的倒退,维也纳体系只顾大国利益,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民族又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压制和扼杀民族解放运动。

维也纳体系强加给欧洲的反动政治局面是历史的逆流,是欧洲封建专制君主企图使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

维也纳体系瓦解的原因在于该体系下存在着三组矛盾: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欧洲大国之间矛盾。

其瓦解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神圣同盟”的破裂使该体系开始瓦解;第二阶段,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使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封建统治秩序被打破,该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陆续被破坏,体系名存实亡;第三阶段,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尤其是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使该体系彻底瓦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初期协约国以实力为基础重新确立的瓜分世界的体系。

这一体系是在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维护它的国际机构是国际联盟。

它最终使一战前英国独霸世界的局面让位于英美、美日激烈竞争的格局,该体系的确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矛盾,但又充满着新的矛盾。

该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作出了局部调整,主要是针对当时国际关系的两个焦点:即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

道威斯计划的制定,使德国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经济束缚,成为其经济复兴的起点;洛迦诺公约的制定,使德国由被制裁转为被扶持,成为其政治复兴的起点。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多极化趋势
时间
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
20世纪40年代—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形成背景
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标志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总趋势走向缓和,但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经济上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形成:
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正式形成。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过程:a、二战爆发后,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对英国等进行援助。b、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c、同时,美英开始援助苏联。d、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第二讲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第二讲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美国: 美国:
通过向德国输入资本, 通过向德国输入资本,以稳定和恢复德国 经济,为德国的赔偿创造物质条件, 经济,为德国的赔偿创造物质条件,这既 可以控制德国经济,获取高额利息, 可以控制德国经济,获取高额利息,又可 保证捞回战债。 保证捞回战债。
英 国 法 国 美 国
德 国
鲁尔危机
1921年8月,德交付了第一次赔款10亿金马克。 1921年 德交付了第一次赔款10亿金马克。 10亿金马克 1922年底 德经济恶化,要求延期支付全部赔款。 年底, 1922年底,德经济恶化,要求延期支付全部赔款。法国 坚决不同意。英国支持德国要求。 坚决不同意。英国支持德国要求。 1923年 11日 1923年1月11日,法国和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 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 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
欧洲安全保证问题
安全保证问题
法国鲁尔冒险的失败以及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所带来的 德国军国主义经济基础的恢复和发展, 德国军国主义经济基础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法国的 孤立感和不安全感。 孤立感和不安全感。
为了遏制德国对法国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胁和可能的侵 必须使法德边界以及德国与法国东欧盟国的边界 法德边界以及 略,必须使法德边界以及德国与法国东欧盟国的边界 得到安全保证。 得到安全保证。
第二讲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20 年 代 国 际 关 系 的 核 心
德国 赔款 问题
欧洲 安全 保障 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的逐步解决
德国的赔款问题是战后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 德国的赔款问题是战后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 它包含两类矛盾:战胜国英 它包含两类矛盾:战胜国英、法、美同战败国 国之间的矛盾以及英 之间的矛盾。 德国之间的矛盾以及英、法、美之间的矛盾。

专题要点复习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

专题要点复习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

专题要点复习: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一、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三次变化:第一次: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第二次:二战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约的成立。

第三次:苏联解体后(20世纪90年代——当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向多极化不断发展。

二、在人们看来,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原因是:两大集团之间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两极格局虽然相对稳定,但也受到“撼动”和“挑战”,其表现: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力量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时至今天,冷战的阴影仍然存在,原因:美国以北约为后盾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1950年到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快。

其原因: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

三、结合第一次、二次、三次工业革命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主导国是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给我们造成了什么伤害?(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国是哪个国家?中国在这次工业革命大潮中有何举动?结果怎样?(3)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间?这次工业革命核心是什么?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有何历史意义?列举两位为创建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元勋。

(3)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的法制、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专题五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争霸世界的斗争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性加剧。

2.表现: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结果: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统治秩序,20年代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为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一体系内部隐含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等矛盾。

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它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

3.解体30年代,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遭到破坏。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打破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状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

三、二战前的国际关系(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英法的绥靖政策(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

2.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①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本质。

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4.应对危机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意、日)1.原因:①1929——1933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2.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法西斯国家加紧扩军备战,疯狂对外扩张,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小作文

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小作文

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小作文篇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长途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

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多数票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篇二
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原则。

基本内容是: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会员国如违背盟约而从事战争,其他会员国有权对其进行经济、军事及政治制裁。

20年代的国际关系解析

20年代的国际关系解析

战后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 济状况和外交 政策
日本扩张政策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 20年代的英国、法国
英国、法国在战后经济状况方面有何共 同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源何在?
战后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出现什么趋势? 有什么表现? 20年代法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的 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外交策略?
二 意大利的法西斯上台
战后意大利面临怎样危机? 意大利资产阶级是如何解决战后严重危机?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统治的经过怎样?
坚决反对 同意德国的要求
美国
1、鲁尔危机(1923年)
1914—1923年1美元所 能兑换的德国马克
1914.7 1919.7 1920.7 1922.7 1923.1 1923.7 1923.9 1923.11.15 4.2 14.0 39.5 493.2 17972.0 353412.0 98860000.0 4200000000000.0
内容
影响
请根据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以下观点的看法。
洛迦诺公约签定后,欧洲一片欢 腾。白里安(法)说:“和平终于来 到了。”斯特莱斯曼(德)称公约将 成为国家之间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 “里程碑”;张伯伦(英)则誉之为 “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欧 洲历史的转折点”。 ,,,,,
请思考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一、德国赔款问题
三 20年代的美国、日本
美国战后出现经济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繁荣时期潜伏哪些危机? 什么是金元外交?美国推行金元外交的 目的、重点是什么? 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怎样打击? 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什么对策?
一、德国赔款问题
凡尔赛和约中关于 德国的赔款问题有什么 规定?

20世纪国际形势

20世纪国际形势

一、20年代的英国、法国1.英国经济的衰退和政党政治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地位衰退表现在:其一,债务激增,从1914年的6.5亿英镑(314900万美元)1920年增至78.28亿英镑(3804408万美元),英国从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美国的债务国。

其二,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原来在国际市场上起着共同货币作用的英镑受到美元的冲击,利用英镑对世界进行财政剥削的支配地位削弱。

战后的经济困难导致英国的政党政治发生变化,工党取代了保守党,开始同自由党轮流执政。

随着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位的削弱和垄断组织在经济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自由党和它所奉行的自由主义原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

自由党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战后的英国工党是以工人为主要成分奉行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左翼政党。

工党领袖关于通过议会民主实行社会改革和建立财产公有制的词句,对于希望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人群众颇具吸引力。

工党执政期间,在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劳动者的社会福利改革。

2.爱尔兰和英帝国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加强大战后,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增加了近260万平方公里,但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1921年爱尔兰南部26个郡脱离英国,成立自由邦。

当时对于英帝国殖民体系变化影响最大的是自治领的分离运动。

随着自治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脱离英帝国完全独立的呼声越来越强。

宗主国英国在自身实力衰落的情况下也无法维持原来的殖民统治,被迫在1926年的帝国会议上作出决议,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拥有完全独立的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自治领与宗主国靠“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这一信条被维系在英帝国内。

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将上述演变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英国已经失去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仅存留松散的政治联系,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国被迫顺应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客观历史趋势的法律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20世纪20年代的 国际关系
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
焦点一:德国重返国际舞台 焦点二:苏联确立国际地位 焦点三:日本的“协调外交”
德国重返国际舞台
德国赔偿问题和道威斯计划 安全保证问题和洛迦诺公约 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
德国赔偿问题和道威斯计划
赔款问题 鲁尔危机 Ruhr Crisis 道威斯计划 Dawes Plan 杨格计划 Young Plan 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苏联确立国际地位
确立和平共处对外战略 热那亚会议和海牙会议 Conference of
Genoa; Hague Conferences 苏联正式进入国际社会
日本的“协调外交”
协调外交 东方会议
安全保证问题和洛迦诺公约
安全保证问题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 德国加入国联后的欧洲
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
帝国主义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争夺 军备竞e Renunciation of War, Kellog g-Briand Pa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