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财经大学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就业管理处
2015年12月
目录
序言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毕业生总体规模
2、毕业生所属学院与专业分布
3、毕业生生源分布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
1、总体就业情况
2、毕业生分学院就业情况
3、签约率前十名的专业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1、国内升学流向
2、出国留学流向
3、签约毕业生流向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不断调整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
(三)倾力打造完备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体系
(四)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传递渠道
(五)充分发挥校园招聘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
(六)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三、毕业生社会评价
四、就业形势研判和工作重点
序言
本报告从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毕业生社会评价、就业趋势研判四个方面,客观反映山西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报告数据来源包括: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各学院提供的数据、社会评价调查函和学校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数据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15日,报告中涉及到百分比的数据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毕业生总体规模
我校2015年毕业生总数为5059人,其中本科生378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4.88%;硕士研究生1245人(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60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63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61%;博士研究生2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51%。

在3788名本科生中,男生1324人,占本科生人数的34.95%;女生2464人,占本科生人数的65.05%。

在1245名硕士生中,男生440人,占硕士生人数的35.34%;女生805人,占硕士生人数的64.66%。

在26名博士生中,男生13人,女生13人,均占博士生总数的50%。

2、毕业生所属学院与专业分布
我校2015年毕业生分布在20个学院和一个科研机构,其中,本科生分布在16个学院的42个专业,硕士生分布在16个学院和一个科研机构的47个专业,博士生统一由研究生学院管理,分布在6个专业。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生所属学院与专业分布表
3、毕业生生源分布
我校2015年本科生生源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研究生生源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科生中山西省生源2405人,占本科生总数的63.49%;研究生(含博士)中山西省生源为1158人,占研究生总数的91.11 %。

具体情况如表2和表3所示:
表3 研究生生源(含博士)分布表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
我校2015年共有毕业生5059人。

在3788名本科生中,通过各种方式就业的3358人,就业率为88.65%;在1245名硕士生中,通过各种方式就业的1174人,就业率为94.30%;博士生就业率100%。

1、总体就业情况
2、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
(1)本科生分专业就业情况
表5 本科生分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2)研究生分专业就业情况(含博士)
3、签约率前十名的专业
(1)硕士生签约率前十名的专业
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农业经济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区域经济学。

(2)本科生签约率前十名的专业
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方向),经济学,审计学,金融学,管理科学,工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财政学。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1、国内升学流向
我校2015年共有595名本科生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71%,分布在136所高等院校和4所研究生培养单位。

在所考取的136所高校中,“985院校”26所,“211院校”44所,其他普通院校66所。

考取人数前30名的院校如表7所示:
表7 本科生国内升学考取人数前30名院校分布表
2、出国留学流向
我校2015年共有101名本科生出国留学,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67%。

具体流向如表8所示:
3、签约毕业生流向
(1)签约单位性质分布
我校2015年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呈现多元化,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比例分别为本科生67.95%和研究生64.48%。

具体情况如表9和表10所示:
表9 本科生签约单位性质分布表
表10 研究生签约单位性质分布表
(2)签约单位行业分布
我校2015年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比例分别为本科生48.49%和研究生50.7%。

具体情况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 本科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表
(3)签约单位地域分布
我校2015年毕业生签约单位地域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山西省。

本科生签约单位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西省所占比例为58.17%,其他省按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划分所占比例分别为,华东地区12.51%,华北地区(不含山西省)10.50%,西北地区6.48%,华南地区6.03%,西南地区2.65%,华中地区2.56%,东北地区1.1%。

研究生签约单位分布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西省所占比例为87.41%。

具体情况如表13和表14所示:
图14 研究生签约单位地域分布表
(四)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
未就业毕业生分为拟出国留学、拟国内升学和待就业三种类型。

本科毕业生中,未就业43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1.35%。

经过调查,拟出国留学的3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0.82%;拟国内升学的21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78%;待就业18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75%,在待就业的180人中,正在单位实习的45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19%,通过用人单位考核后才能确定是否录用;准备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8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19%;暂未落实工作的5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37%。

硕士毕业生中,未就业71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5.70%。

经过调查,目前均属待就业,其中,正在单位实习的25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2.01%,通过用人单位考核后才能确定是否录用;准备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31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2.49%;暂未落实工作的15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1.20%。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立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实行“一把手”工程,加强对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筹协调。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指导和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
题,今年把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改善就业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就业工作“四到位”(机构、场地、人员和经费),就业工作经费列入专项预算,重点保证。

(二)不断调整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
明确学院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性作用。

制定和落实就业创业常规工作任务清单,按照时间顺序将毕业生就业的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明确各学院和就业管理处在各个时间节点的就业工作任务;调整规范就业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倾力打造完备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体系
面向毕业生编发《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和《毕业生求职宝典》,面向各学院编发了《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采用不同视角、不同方式从政策导向、工作动态、就业形势分析、择业就业技巧等方面普及就业指导教育。

充实就业指导服务教研室师资力量,通过集中培训、研讨、助课等不同形式,培养和储备就业指导教师52人,努力满足新形势下对就业指导的要求和全校学生的选课需求。

举办多种形式的就业专题讲座和优秀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各类活动,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和择业技巧,解决学生在择业、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增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咨询室”开放时间,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有针对性的“专家门诊式”咨询、指导服务。

营造良好的校园就
业氛围,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组织举办了“山西财经大学职为你来模拟招聘大赛”系列活动。

(四)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需求信息传递渠道
重新改版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专门开辟了就业快讯、专场招聘会、用人单位注册发布信息专栏和公告栏,实时发布就业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山西财大就业信息(sxcdjyxx)”通过了腾讯公司的验证,即时发布就业信息;开通手机客户端,让每一名毕业生随时随地无障碍接收就业信息。

(五)充分发挥校园招聘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
举办了2次大型就业洽谈会,参会单位184家,提供了5200多个就业岗位;接待了265次专场招聘会(宣讲会)、笔试和面试,提供了3413个就业岗位;还收集到了176家单位的需求信息,发布到就业信息网,提供了2624个就业岗位。

大力提高就业洽谈会参会单位的质量和层次,有重点地向全国各地用人单位介绍我校专业布局、毕业生情况,积极开展毕业生推介,诚邀全国各地用人单位来校参加就业洽谈会,并与有意向长期合作的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为方便用人单位报名参加就业洽谈会,首次建立并使用了“码上招聘”平台。

平台集洽谈会报名、资质审核、招聘信息发布、毕业生简历投递为一体,既简化了报名流程,加快了资质审核速度,畅通了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渠道,也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

(六)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面向在校大学生,举办了2期GYB创业意识培训,共计培训1200人,举办了1期SYB创办企业培训,共计培训60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活动。

举办了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创业大赛,共有155个团队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由12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在第二届“晋商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我校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推荐的创业项目—《校园生活服务站—“楼梯间”》在60支队伍中以全场最高分斩获大赛高校在校生组特等奖,获得5万元创业资金;“91寻戏网”、“校园直通车”、“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农药设计开发平台”、“轻装高校”等四个项目获得了优秀奖。

充分发挥“山西财经大学创业实训基地”的孵化功能和带动作用。

创业实训基地运行以来,先后有31家实体企业(注册了工商营业执照)入驻,其中两个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一个项目还入选了2015年山西省大学生创业星火项目。

作为宣传创业、带动创业的有效载体,先后设计举办了“财大学子进基地”参观活动和“大学生创业企业校园展示交流会”,受到了在校大学生和多家媒体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毕业生社会评价
学校采取了到用人单位专访、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召开座谈会、发
放社会评价函等方式征集了120家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具体情况如表15所示: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
调查显示,96.6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持较为肯定的态度,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

2、专业知识和技能
调查显示,95.83%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肯定态度,反映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基本具备了胜任工作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
色,同时也希望毕业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科前沿理论知识,进一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3、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调查显示,95%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给予较高的评价,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4、实际动手能力
调查显示,96.6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表示肯定,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5、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
调查显示,100%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给予了充分肯定,反映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明显。

6、身心素质
调查显示,97.5%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身心素质表示了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够胜任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

7、工作态度和吃苦精神
调查显示,99.1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吃苦精神表示赞同,反映出我校毕业生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在工作中的吃苦耐劳精神,得到了用人单位认同,也是在校学习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的真实再现。

8、竞争意识和责任感
调查显示,98.33%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表示认同,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在单位工作中展示了较强的竞争意识,表现出对社会、企业和单位的责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同。

9、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贯穿始终。

调查显示,97.5%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示赞赏,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在单位中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0、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
调查显示,98.33%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表示了积极肯定的态度,反映我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工作适应能力。

11、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
调查显示,95.83%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表示肯定,说明我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较好的承担各类工作任务,并在工作中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12、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96.6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给予了肯定,反映了我校在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四、就业形势研判和工作重点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较2014年(727万)增加22万,受经济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影响,一段时期内社会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仍趋减少,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我校2015年毕业生人数比2014净增加1761人,增长比例为53.4%,其中本科生增加1565人,增长比例为70.4%,研究生增加196人,增长比例为18.2%。

为此,学校下大力气开拓就业市场,把校园招聘作为就业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其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充分挖掘潜在就业岗位,共收集到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11200多个,其中本科生需求为8000多个,供需比为1:2.1,研究生的需求为3200多个,供需比为1:2.5,供需比与去年基本持平,提供岗位数量较去年有了大幅增加。

我们认为,大力开拓就业市场,挖掘潜在的就业需求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校特色、专业结构和学科优势等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明晰开拓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精准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