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合集下载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法一,自主学习: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应用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

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其核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自学学习策略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始终以激发学生内部动机,“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为主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师在设计、引导学生自学学习。

二,合作学习:学习者通过小组里的互助性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既需要承担个人责任,还需要进行互动活动进行促进性的学习。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的积极依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又适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有: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三,探究学习:学习者通过确定探究主题,在创设的探究情境中,开展有组织的探究活动,展示探究成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探索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策略:探究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独立地发。

学生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论文

学生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论文

学生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摘要】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这才能让课堂异彩纷呈。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异彩纷呈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

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要彻底改变,从主宰者向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师生关系也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居高临下,显出一副指挥官的样子,学生也不再是一只任人盲目使唤的小绵羊,可以自主学习,和教师对话、交流,甚至质疑。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如何培养呢?一、尊重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绝对权威”自居时,学生就情绪紧张,焦虑不安,缩头缩脑,课堂就会鸦雀无声,哪还有什么学习信心,谈什么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因此,尊重学生,便成为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尊重学生,不仅是老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还是协调师生关系、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记得在一次教学诗歌的课堂教学上,我让同学们研讨一首用拟人手法写的小诗,诗中说,太阳迫切要求人们打开门窗,让它把温暖、光明、鲜花等送给人们。

有个同学很疑惑地问:“太阳怎么能进入小屋呢?它是那么大的一个火球!”。

当时我想,这学生怎么连拟人手法也忘了?但我却没有批评他,而是先肯定他的求实学精神,然后请其他同学分析拟人手法的意义、运用和好处。

这样一来,他的疑惑解决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

事实证明,学生得到尊重,头脑里就会盛开智慧的火花;学生有了民主,自己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一次,我在黑板上不小心写了个错别字,把“精悍”写成了“精焊”,有个学生马上就给我指出。

我虚心接受,并及时向学生道歉,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实精神,建议大家以后写字都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从此以后,我发现全班同学的作业都做得很好,错别字都减少了。

事实证明,老师能真诚的对待学生,肯定学生,就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

2023年新课标初中语文心得体会(通用6篇)

2023年新课标初中语文心得体会(通用6篇)

2023年新课标初中语文心得体会(通用6篇)新课标初中语文心得体会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

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

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二、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__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三、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四、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

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过去的教学改革,尽管也强调学生为主体,但是到了具体教学上,考虑的还是教师怎样教,结果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所谓“主体学习”。

而新课程倡导的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尝试,培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

1.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一道在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

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

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毋庸置疑,过去我们在学法指导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

这两个偏向要注意纠正。

二、合作学习,促进发展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两千多年前《学记》中就曾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的几位教育家把它总结成一种系统的教学理论,并在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合作调查,认真预习课文讲解之前,学生们要先预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要求老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呢?一、激发兴趣,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如教学第六册《松鼠》这课时,我出示课题后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我们来猜猜作者会围绕松鼠写些什么?顿时,课堂上,孩子们小手高举,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

我又把话题一转:下面我们来学课文,看看谁猜对了。

学生个个带着高涨的情绪投入了学习,使课堂“动”了起来。

其次,教师还应渗透学法,促使学生会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学生的自学自悟,这样,学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自然领悟并掌握。

二、激励创新,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满堂课都是串讲串问,学生很难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呼唤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

的确,一切探究创新的活动始于疑。

因此,在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如在教学中,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生质疑:1、对课题质疑。

2、对词语质疑。

3、对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质疑。

4、对课文特殊标点质疑。

5、对人物行为质疑。

6、对重复句子的质疑等等。

教师在课堂上有时还要对学生的提问做些补充,特别是那些能引发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

如教学第六册《莱特兄弟》这课时,师问:莱特兄弟童年的愿望那么美好,而且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你有什么愿望?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童年的愿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既对课本的知识进行了延伸,又对学生进行了理想主义教育。

其他(心得)之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其他(心得)之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其他论文之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探究、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合作式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以往历次教学改革都是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而新课程标准则是着重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大突破。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物理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物理。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在课堂内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动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物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觉得物理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而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生活离不开物理”。

这样一来,学生从思想上自然而然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要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转变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来确定新的学习方式。

一、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反思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拓宽探索空间,诱发自主探究,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

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表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对于一种新的数(分数)的产生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这样的一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创造过程。

学生在这个探索空间里,不仅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是一个创造者。

二、学生之间的学习是合作性学习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

交流与合作——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读《英语新课程标准》体会余杭信达外国语学校陈斌彬《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学习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设计任务型课堂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任务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贴近生活,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学习Book ⅠLesson 30 时,可安排一个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张名片,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作自我介绍交朋友;又如在学“Come and meet the family ”时,可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剪贴家庭成员的照片并作介绍等。

2.任务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如学了Book ⅠLesson 14 “My room”后,可让学生画一张图,自己设计和布置自己的卧室,每样物品上注上英文。

3.任务活动应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Book ⅠLesson 42可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编一个“失物招领”的小品表演。

4.任务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如学了“What’s this in English? ”后,可让学生在双休日去寻找生活中的英语,并完成调查表进行交流。

附:任务型课堂实践活动案例案例1JEFC BOOK IUNIT 21What are you doing ?Lesson 82 Part 3T opic: Guessing what I am doing !中心任务:学生表演动作,问“What am I doing ?”,其他学生猜“Are you playing basketball ?”回答“Yes, I am./ No, I’m not .”教学目的:通过表演动作和猜的游戏,复习动词和现在进行时态,并训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挥想象能力、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完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完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盲目地学习,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小组或团队的方式组合起来,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适时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

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更加注重问题的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二、为什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在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传统的教学以师传生受为基本模式,以知识的传承与知识的获得为主要内容,,以记忆的保存为中心,以间接知识为主,学生是被动学习。

不可否认,讲授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如传授知识的系统性、示范性、高效性,但讲授的教学方式缺乏民主思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教学方式上,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往往采用一本大纲、一套教材、一本教参,传达一种观念,通过一次考试,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违反了语文和教学的规律,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教学的求异性、互动性、多元性、开放性、创造性的特点。

语文新课标填空题

语文新课标填空题

语文新课标填空题填空题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 )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9、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研究(3篇)

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二、新课标的特点与内涵1. 新课标的特点(1)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合作精神,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新课标强调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新课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培养个性化人才。

2. 新课标的内涵(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2)课程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三、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新课标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2. 观察法: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效果。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对新课标的认知和评价。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总结经验与不足。

5. 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合作,共同探索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策略。

四、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内容1. 新课标与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认知:研究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认知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新课标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新的课程标准,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标的实施过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以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 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综合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能力。

3. 重视实践。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教育公平。

关注弱势群体,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5. 教学方式改革。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新课标的实施感悟1.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促进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了解学生的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2)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课程整合。

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提升自身素质。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学生学习的转变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观察到以下变化:(1)学生参与度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教研活动新课标的学习(3篇)

教研活动新课标的学习(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的特点和理念,结合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新课标的学习,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新课标的特点和理念1. 全面性新课标强调知识的全面性,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主体性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实践性新课标注重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终身学习新课标倡导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教研活动新课标学习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新课标,教师可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标学习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科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专业成长。

3. 优化课程资源新课标学习有助于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4.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新课标学习有助于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研活动新课标学习的方法1. 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新课标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新课标的特点和理念。

2. 开展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举办教研活动定期举办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分享新课标学习心得,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4. 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结合新课标开展课题研究,以研究促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 加强自我学习教师应主动学习新课标,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研活动新课标学习的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新课标学习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新课标学习活动,确保学习效果。

2. 落实经费保障学校应确保新课标学习活动所需的经费,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讨论新课标感悟心得体会(3篇)

讨论新课标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标的研讨与实施,在此过程中,我对新课标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新课标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的核心思想1. 以学生为本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强化课程整合新课标倡导学科之间的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过程与方法新课标强调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课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新课标的实施感悟1.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网络、社会实践等多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三、新课标的启示1. 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准简答题

新课标准简答题

新课标语文简答题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一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 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

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

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法一,自主学习: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应用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

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其核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自学学习策略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始终以激发学生内部动机,“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为主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师在设计、引导学生自学学习。

二,合作学习:学习者通过小组里的互助性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既需要承担个人责任,还需要进行互动活动进行促进性的学习。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的积极依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又适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有: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三,探究学习:学习者通过确定探究主题,在创设的探究情境中,开展有组织的探究活动,展示探究成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探索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策略:探究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独立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