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详细解析)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

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结合下图,回答1-2小题。

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 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D. 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A. 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B. 甲--土壤盐碱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C. 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D. 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一个人来干要花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来排雨水,房檐上砌30~50厘米高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陕西的关中平原上,有不少“地坑院”分布。

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3-5题。

3.关中平原开坑窑洞被迫向下深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土层深厚

B. 土质疏松

C. 地形平坦

D. 水资源短缺

4.“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

B. 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 使地坑院美观协调

D. 阻挡风沙、雨雪

5.目前,“地坑院”最经济的保护方式是( )

A. 发展旅游业

B. 居民全部外迁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进行现代化改建

读甘肃石羊河流域图。

回答6-7题。

6.该地过度发展农业生产导

致的环境问题有( )

① 水土流失

② 土壤盐碱化

③石漠化

④ 沙漠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7.与古冲积扇相比,图中新冲积扇位置更靠近山麓,其原因是( )

①区域水循环水量增大②流水搬运能力下降③ 下游地区地势降低④山麓因风化侵蚀后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 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

B. 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 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

D. 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9.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

主要优势是( )

A. 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

B. 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C. 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

D. 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10.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 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

B. 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 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

D. 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B区域的降水量小于400mm

B. 图中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主要是水源

C.图中弱水流域河流在春季有时出现洪水暴涨

D. 舟曲受到台风的侵袭

12.弱水河流量日益减少,其原因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人口激增,用水量剧增

C. 降水量减少

D.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增加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13-14题。

13.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

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

A. 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 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

C. 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

D. 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

16.该区域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

措施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A. 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B. 多途径解决能源——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C. 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

D. 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读“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回答17-19题。

17.结合图可以看出( )

A. 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 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 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 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18.图中乙地的生态问题严重,治理和保护环境的

最合理措施是( )

A. 退耕还草

B. 合理利用水资源

C. 种植薪炭林

D. 开发利用风能

19.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湿地萎缩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20-22题。

20.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21.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 风速快

B. 植被多

C. 坡度缓

D. 降水多

22.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行合一是地理学习的最佳方法。思南中学地理实践社的社员们利用假期时间对家乡甲、乙两处景观进行考察,调研。据此回答23-25题。

23.同学们在对甲景观进行调研时,得出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内力作用

C. 流水溶蚀

D. 流水堆积

24.调研发现甲所在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气候干旱

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乙图为本区域土家族,苗族特色民居,该民居反映了当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