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和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变化而失效。化学作用的产 生一般表现在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爆炸或燃烧等现象上,但亦有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 聚合、加成等化学难以从外观看出来。
配伍禁忌往往是物理与化学的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其结果也必然影响到疗效。
2 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目前药物治疗上广泛采用注射液给药而且常常多种注射液配伍在一起注射。注射液中产
2.2 输液与添加注射液间的相互作用: 2.2.1 溶媒组成的改变: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媒如乙醇、 丙二醇甘油等。当这些非水性溶媒的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会由于溶媒组成的改 变而析出药物。 2.2.2 pH 的改变:注射液 pH 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适当的 pH 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 或加速分解。许多抗生素类药物不同 pH 条件下其分解速度颇不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 氯化钠中(pH 约 6.45)24 小时分解 3%,若在糖盐水中(pH 约 5.5)24 小时则分解 32.5%。 输液本身 pH 是直接影响混合后 pH 的因素之一。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 pH 值范围,而且所 规定的 pH 范围较大。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规定为 3.2~5.5,如 pH 为 3.2 则与酸不稳定
生配伍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输液的组成:常用的输液有 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各种含乳酸钠的制剂等,这些单糖、 盐、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射液配伍。有些输液由于它的特殊性质, 而不适于某些注射液的配伍。如: 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等。
药物配伍与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 讲师 段京莉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 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作用受影响的药物称为目标药, 其它药物则为相互作用药,如两药互相影响,各自都兼具“目标药”和“相互作用药”的性 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双向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虽然有多种表现,但其结果只有两种可 能,作用加强或作用减弱。临床多药合用时,应力求避免因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其中某药 的毒性加大或疗效降低,作到合并用药带来疗效提高或毒性减轻的良好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有三种作用方式: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 作用;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一、药物在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在患者用药之前,药物相互间发生作用,使药性发生变化。
1.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合用时由于制剂不合理,发生直接的物理化学反应,导致药性改变,即一般所称化
学配伍禁忌或Biblioteka Baidu理配伍禁忌。 1.1 物理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时发生了物理性质的改变,如果得不到符合要求的制剂则属于禁忌。物理配伍 变化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如出现混浊、沉淀、结晶等现象,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 剂的原来形式。 1.2 化学配伍禁忌:
2.3 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种注射液混合后的药物浓度比与输混合者大,因而更容易出 问题。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部分是由于 pH 改变的影响。由于两种注射液的 pH 稳定范围 差较大,所以在混合容易产生配伍变化
2.4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2.4.1 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一定浓度下才出现沉淀。如阿拉明注射液 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液,在等渗氯化钠或 5%葡萄糖注射液中各为 100mg/L 时,观察 不到变化。但浓度为 300mg/L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与 200mg/L 阿拉明时则出现沉淀。 2.4.2 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有时很慢,个别注射液混合数小时才出现沉淀, 所以在短时间内使用完是可以的。输液一般在 4 小时内应输完。如需要的量较大时,可分为 几次输入,每次重新配合,这样还可减少液被污染的机会。 2.4.3 温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每升高 10℃反应速度增加 2~3 倍。所以如将粉 末或冻干的粉针剂制成贮备溶液时,此浓溶液应贮存于冷暗处,以防止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而变质。 2.4.4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如N2等),以 防止药物被氧化。 2.4.5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 B、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黄 素,四环素等药物。两性霉素 B 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2.4.6 混合的顺序:有些药物混合时产生沉淀现象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如有些 药物混合时可先稀释在混合,则不会析出沉淀。 2.4.7 成份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成份本身而是由于原辅 料含有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 们之间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 液混悬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性溶液配合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 的分散体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 G 在 pH 值为 4.5 的溶液中在 4 小 时内损失 10%,而在 pH3.6 时,1 小时即损失 10%;4 小时损失 40%的效价。pH 对药物稳 定性影响极大。 2.2.3 缓冲容量: pH 是受注射中所含成份的缓冲能力决定的。有些输液中含有阴离子如乳 酸根等,它们有一定缓冲容量。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药物,在含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常 会出现沉淀。如 5%硫喷妥钠 10ml 加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500ml)中不产生变化,但加 入 5%葡萄糖或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液中则析出沉淀。 2.2.4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氯苄青霉素的 水解。 2.2.5 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份反应。如四环素与含钙盐的输液在中性 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而合物而产生沉淀。 2.2.6 电解质的盐作用:例如两性霉素 B 在水中不溶,在强酸性及强碱性溶液中能溶解 (1mg/ml),本品的注射用水的溶液为胶体分散,只能加在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如果 在大量电解的输液中则能被电解质盐析出来,以致胶体粒子凝集而产生沉淀。 2.2.7 聚合反应:有些药物在溶液中可能形成聚合物。有人认为青霉素的变态反应与形成聚 合物有关。聚合物形成过程与时间及温度均有关。 2.2.8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份的结合:某药物如青霉素与蛋白质能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会增 加变态反应,所以这种物质加入蛋白质类输液中使用是不妥当的。
配伍禁忌往往是物理与化学的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其结果也必然影响到疗效。
2 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目前药物治疗上广泛采用注射液给药而且常常多种注射液配伍在一起注射。注射液中产
2.2 输液与添加注射液间的相互作用: 2.2.1 溶媒组成的改变: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媒如乙醇、 丙二醇甘油等。当这些非水性溶媒的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会由于溶媒组成的改 变而析出药物。 2.2.2 pH 的改变:注射液 pH 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适当的 pH 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 或加速分解。许多抗生素类药物不同 pH 条件下其分解速度颇不同。如乳糖酸红霉素在等渗 氯化钠中(pH 约 6.45)24 小时分解 3%,若在糖盐水中(pH 约 5.5)24 小时则分解 32.5%。 输液本身 pH 是直接影响混合后 pH 的因素之一。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 pH 值范围,而且所 规定的 pH 范围较大。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规定为 3.2~5.5,如 pH 为 3.2 则与酸不稳定
生配伍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输液的组成:常用的输液有 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各种含乳酸钠的制剂等,这些单糖、 盐、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射液配伍。有些输液由于它的特殊性质, 而不适于某些注射液的配伍。如: 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等。
药物配伍与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 讲师 段京莉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 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作用受影响的药物称为目标药, 其它药物则为相互作用药,如两药互相影响,各自都兼具“目标药”和“相互作用药”的性 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双向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虽然有多种表现,但其结果只有两种可 能,作用加强或作用减弱。临床多药合用时,应力求避免因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其中某药 的毒性加大或疗效降低,作到合并用药带来疗效提高或毒性减轻的良好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有三种作用方式: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 作用;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
一、药物在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在患者用药之前,药物相互间发生作用,使药性发生变化。
1.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合用时由于制剂不合理,发生直接的物理化学反应,导致药性改变,即一般所称化
学配伍禁忌或Biblioteka Baidu理配伍禁忌。 1.1 物理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时发生了物理性质的改变,如果得不到符合要求的制剂则属于禁忌。物理配伍 变化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如出现混浊、沉淀、结晶等现象,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 剂的原来形式。 1.2 化学配伍禁忌:
2.3 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种注射液混合后的药物浓度比与输混合者大,因而更容易出 问题。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部分是由于 pH 改变的影响。由于两种注射液的 pH 稳定范围 差较大,所以在混合容易产生配伍变化
2.4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2.4.1 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一定浓度下才出现沉淀。如阿拉明注射液 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液,在等渗氯化钠或 5%葡萄糖注射液中各为 100mg/L 时,观察 不到变化。但浓度为 300mg/L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与 200mg/L 阿拉明时则出现沉淀。 2.4.2 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有时很慢,个别注射液混合数小时才出现沉淀, 所以在短时间内使用完是可以的。输液一般在 4 小时内应输完。如需要的量较大时,可分为 几次输入,每次重新配合,这样还可减少液被污染的机会。 2.4.3 温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每升高 10℃反应速度增加 2~3 倍。所以如将粉 末或冻干的粉针剂制成贮备溶液时,此浓溶液应贮存于冷暗处,以防止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而变质。 2.4.4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如N2等),以 防止药物被氧化。 2.4.5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 B、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黄 素,四环素等药物。两性霉素 B 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2.4.6 混合的顺序:有些药物混合时产生沉淀现象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如有些 药物混合时可先稀释在混合,则不会析出沉淀。 2.4.7 成份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成份本身而是由于原辅 料含有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 们之间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 液混悬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性溶液配合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 的分散体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 G 在 pH 值为 4.5 的溶液中在 4 小 时内损失 10%,而在 pH3.6 时,1 小时即损失 10%;4 小时损失 40%的效价。pH 对药物稳 定性影响极大。 2.2.3 缓冲容量: pH 是受注射中所含成份的缓冲能力决定的。有些输液中含有阴离子如乳 酸根等,它们有一定缓冲容量。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药物,在含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常 会出现沉淀。如 5%硫喷妥钠 10ml 加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500ml)中不产生变化,但加 入 5%葡萄糖或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液中则析出沉淀。 2.2.4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氯苄青霉素的 水解。 2.2.5 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份反应。如四环素与含钙盐的输液在中性 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而合物而产生沉淀。 2.2.6 电解质的盐作用:例如两性霉素 B 在水中不溶,在强酸性及强碱性溶液中能溶解 (1mg/ml),本品的注射用水的溶液为胶体分散,只能加在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如果 在大量电解的输液中则能被电解质盐析出来,以致胶体粒子凝集而产生沉淀。 2.2.7 聚合反应:有些药物在溶液中可能形成聚合物。有人认为青霉素的变态反应与形成聚 合物有关。聚合物形成过程与时间及温度均有关。 2.2.8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份的结合:某药物如青霉素与蛋白质能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会增 加变态反应,所以这种物质加入蛋白质类输液中使用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