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历史·选修1(人民版)练习:专题二+二秦国的崛起+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商鞅变法

二秦国的崛起

1.有史学家高度评价商鞅“官僚化的革新政策”,认为它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堪称世界政治制度的“一项创举”。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商鞅变法()

A.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

B.巩固了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

C.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D.改变了秦国国内的阶级结构

解析:建立县制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从而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所以选A项;商鞅变法并未起到巩固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土地私有制问题,C项排除;材料不涉及阶级结构的信息,D项排除。

答案:A

2.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A.要取消贵族特权

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解析:根据关键词“商鞅变法”、“军功”、“受上爵”、“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题中的规定为军功爵制度,加之“明尊卑爵秩等级”,进一步明确了爵位等级,这些共同作用于贵族体制,使其产生变化,没有彻底的取消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材料进一步明确了爵位等级,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采用军功授爵制,打破原来世卿世禄的贵族体制,故C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的存废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3.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解析:题干中“宗室贵戚多怨望”是宗室贵戚利益在商鞅变法中受到损害造成的。A项说法不对;B、C两项的经济措施没有触动他们

的根本利益;D项取消了其特权,故其“多怨望”。

答案:D

5.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已得到贯彻,故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反映了商鞅制定的哪一项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军功爵制是由战国时期的什么制度发展而来的?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有何影响?

答案:(1)军功爵制。实质是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而建立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

(2)是由赐爵制度发展来的。影响:传统贵族没落,军功地主崛起。

[基础巩固]

1.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

解析:按军功授爵打破了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答案:D

2.《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而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知,该“人”挑拨大王和商鞅的关系,意在反对变法,因此应该代表没落贵族的利益,故选A。

答案:A

3.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C.“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D.“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说明了生产力得到发展。A 是从政治角度说明奴隶社会分封制的瓦解,B、D主要指的是原始社会农业的生产水平。故选C项。

答案:C

[能力提升]

4.商鞅变法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主要表现在()

①统一度量衡②废除“世卿世禄制”③实行二十级爵制④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商鞅变法主要从爵制和政治体制两个方面瓦解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一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二是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故②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

答案:B

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

C.①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内容及结果中的消极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商鞅变法的三大偏差:压制工商业、弃绝文化、以刑杀立威。据此结合备选项便可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B项。

答案:B

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上述现象说明()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

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解析: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并不意味着变法者大多没有好的结果以及变法者自食其果,故选择C。

答案:C

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

解析:不同的思想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形成的根源即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答案:C

8.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备受冷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