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创新意义及其现实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 人化自然 观的创新意义

及其现实启示

!李远力

摘要: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 观乃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学说,具有对工业文明生存方式的本根性批判意义;据此,它理所当然会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文化启迪意义。这具体表现为:首先,鉴于中国物质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必须遵循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观 ,把 消费 建立在 生态消费 的基础上。其次,鉴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境遇,我国必须依据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观 ,引入 循环经济 的生产方式。最后,鉴于我国 单面人 生活方式盛行的现状,我国必须延伸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观 ,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

关键词:人化自然;生态文明;生态消费;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0)04-0018-06

!!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化的焦点问题,为此,人类迫切地要求建构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并非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相依相伴的生存状态,而是现代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基础上生发出的理性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尚未实现但有待建立的新型文明。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表征着现代人类在饱受生态苦难之后的一种阅历、一份感悟;蕴含着现代人类渴望挽救地球家园,创建美好未来的真诚向往。那么,人类应当怎样有效地建构生态文明呢?这就不能不首先回眸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 观。

一、马克思 人化自然 观的创新意义

生态文明的质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之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近代唯物主义观点。它认为,自然界乃 非发生的、永恒的、第一性的实体 (费尔巴哈语),这种实体的特点是客观的、物质的、感性的、有自身规律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因此,人的思维与活动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看到了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先在性与独立性,却不能说明,完全客观的自然界是何以影响人的主观活动与思维的?恩格斯正确地揭示了这种唯物主义的缺陷。他说: 他们(旧唯物主义者∀∀∀引者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较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因此##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在他们那里,似乎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日耳曼民族移入时的德意志∃自然界%,现在只剩下很少很少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

作者简介:李远力,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可是在这个时期中没有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德意志自然界的变化,实在是微乎其微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也批评这种自然观道: 他(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从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另一种观点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否认自然界的先在性与客观性,认为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乃主体对象化活动的产物。黑格尔曾借着他所谓的 世界创造者 ∀∀∀绝对精神的名义发论道: 有生命的个体(指绝对精神∀∀∀引者注),一方面固然离开身外世界(指自然界∀∀∀引者注)而独立,另一方面却把外在世界变成它自己而存在的,它达到这个目的,一部分通过认识即通过视觉等等,一部分通过实践,使外在事物服从自己,利用它们、吸收它们来营养自己。因此经常在它们的另一体里再现自己。 )

由于绝对精神是通过人的活动而占有自然的,因此,黑格尔进一步指出: 只有人把它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因此,人把它的坏境人化了,他显出那环境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存在的力量。 ∗在这里,黑格尔正确地看到了:作为主体的人是通过对自然的改造而 人化自然 的,因此,人所接触的自然并非完全客观的,而是自己创造的产物;但由于人在黑格尔那里,只是绝对精神的傀儡,因此, 人化环境 在本质上乃绝对精神思辩活动的结果。马克思对此批判道: 黑格尔关于自然实在为理念所建立的学说,只是用理性的说法来表达自然为上帝所创造的,物质实体为非物质的,亦即抽象的实体所创造的神学学说,它并没有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 +

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与黑格尔观点的批判性综合,创立了自己的 人化自然观 。他一方面首肯了费尔巴哈关于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论断,但同时指出,我们不能像费尔巴哈那样,仅从客体的视角理

解自然界,而要从主体的角度来认识自然界。他说: 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另一方面,马克思认同黑格尔 人化环境 的慧识,但同时指出,人并不是作为绝对精神的代理人来 人化自然 的, 人化自然 的主体就是人自身;而且 人化自然 的根本成因不在于思维而在于实践。马克思指出: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所谓 人类学的自然界 ,一方面它具有自然界的性质;另方面,它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存在,表现为人的目的和本质力量,因而获得了社会历史尺度,具有了社会历史性;在质底乃 人化自然 。

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 观的创新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割裂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历史使命。具体而言:其一,自然界对于人类历史具有优先性,但是,我们不能从脱离人的自然出发,人所接触的自然都是纳入实践范畴的 人化自然 ,脱离人的 纯粹自然 是无意义的。其二,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但是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脱离自然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因此,脱离自然的社会历史也是不可理解的。其三,现实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是人的世界与自然界的简单相加,而是他们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系统结构。作为系统,它具有这两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特性。其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以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的,因而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联系;同时,这种关系又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的实践这种中介,以改变、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形式实现的;这又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联系。其五,正是这种人的实践与自然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损害自然生态也即损害人自身的利益,而资本主义式的生存模式就是以损害自然生态为前提来获取异化的人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8页。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