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1. 引言1.1 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概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反思和讨论,最终在当堂训练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先学阶段,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前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阶段,教师以引导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而当堂训练则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通过解答问题、实验操作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成绩提升空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概述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性。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让学生先在课前自主学习或预习相关内容,再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参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当堂训练的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新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浅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先学后教的实施方法先学后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中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老师需要提前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3篇

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3篇

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3篇第一篇一、教师引领回顾复习和学生自主预习阶段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放映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脱离教材,根据放映的元素周期表,搜寻记忆中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如元素的名称、不同元素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层数等。

教师可以提问某些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回答,从而带动学生完成思考回顾过程。

然后,教师让学生在温习旧知的基础上,利用教材进行自主预习,重点是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在这一阶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对知识结构进行联系和构建。

二、展示交流阶段在学生自主预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抽检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和副族的分类依据、同一主族的元素性质有哪些特点、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性质和最外层电子的关系等。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将相关内容的答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总结出以下知识点:(1)1、2、3周期为短周期,4、5、6为长周期,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2)相同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原子序数与元素的电子个数相同;(4)元素周期表有七个主族、七个副族和一个零组。

教师将这些内容以一句话进行总结概括:三短三长一全,七主七副和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检验的反馈阶段教师将一个干燥坩埚加热,并将一小块清除掉表面煤油的物质钾投入其中,观察其现象,并将其与钠和氧气的反应作比较。

然后,教师准备两个培养皿,并加水至其体积的一半,然后分别将绿豆大小的一块钾和一块钠放入其中,让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所发生的实验现象,待反应冷却后,向培养皿中滴入2~3滴酚酞,观察实验现象。

在学生观察实验结束后,教师引领学生总结出: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存在必然联系。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交流和实验观察,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新授课基本上是按“10+25+10”的模式学案式教学学案的主要板块(七块)课题:将课本大课题切割成内容较独立的小课题,以达到主题单一,内容少一点。

学习目标:基本上是课程标准上原话,极少量根据需要添加的阶段性目标。

练习一:复习与主题相关的旧知,对旧知通过习题的形式呈现,起到唤起旧知的作用,也为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知识准备:从练习一最后一题或相关题目中提炼出问题,作为探讨新课主题的导火索。

新授课:探究问题,采取主要是讲授予、阅读课本、实验探究等教学方式。

小结:提供表格,图表等,填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练习二:应用知识点,巩固练习。

教学时间分布:10分钟(练习一)+25分钟(新授课)+10分钟(练习二)按学案的教学流程实施特点:1、注重了练习一(课始练习)与主题知识的联系,练习一既是知识的准备,又是问题的的源头,是旧树发新芽,新课引入顺其自然,实现了无缝对接,润物无声。

2、新授课教学思路清晰,只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揭示和补充新知。

3、小结提供了样板,学生有抓手,但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建构。

4、整张学案中板块浑然一体,练习一是铺垫,新课是练习一的拓展,练习二是巩固,同一主题的知识点,不同题型的大汇聚,课题重点突出。

反思:1、教学设计上时间的分配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落实。

如10分钟练习一往往需要20分钟的时间练和展示,练习二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更谈不上及时反馈。

突破口:(1)减少题量(2)降低难度(3)弱化展示交流环节(4)限时训练(5)积分制,小组合作刺激学生高强度、高效率的训练,反馈激励2、课堂小结要倾向于学生主动建构。

(1)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最少5分钟(2)需要有充足的空间,学案留白更充分(3)需要有交流展示的过程,引起学生的重视(4)需要充分利用,反复回顾,让学生更感小结的重要(5)课堂小结应作为新课25分钟的重要一环3、新课的教学方式限于时间只有20分钟(除去5分钟小结),会显得比较单一,讲授、阅读课本、演示实验成为主流方式,一些内容一能深入探究,不能放开讨论,特别是对一些实验,既不能放手让学生做,又不能对一些生成问题透彻分析,显得较为夹生。

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论述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论述了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和使用的学习策略,对中学化学教学颇有启发。

关键词:中学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因此,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是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能力的真正张扬和提升。

它是建立在认识理论、大脑生理学以及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能力观等理论基础之上的。

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所以激发情感,会把你刚学到的东西融入到记忆中去。

学习者个人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设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以独立学习过程为载体,真正掌握学习的策略。

该模式表面看上去是学生自学,教师起辅导作用,“教”的成分不多,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因为教师要明确目标,才能随时恰当地调控教学进程。

回答学生的疑难,引导学生的质疑。

教师备课时当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来处理未预料到的情况,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教学行为。

在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6+1”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6+1”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6+1”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辛店中学理化组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况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严重,学校的课堂教学显得沉闷、枯燥,常常是老师在认真地讲课,而学生却爱理不理,成为了局外人。

教师们大部分都觉得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困境。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进步,校领导决定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我校进行一次课堂教学的革命,一定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不会因为学困而厌学,甚至辍学。

经过了三年多的艰难改革,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逐渐形成了“6+1”教学模式。

“6+1”的含义有四层:一是6块小黑板加1块大黑板;二是6个学习小组加1位指导老师;三是每组6个学习成员加一位指导老师;四是6个学习环节(即课前预习、依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加1条主线(即教师导学,贯穿始终)。

教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专栏里贴的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各学习小组的照片;撤走了讲桌,让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四面的墙壁上都装上了黑板,供学生练习展示之用;学生一般每6人一组,面对面围坐在一块,便于讨论交流。

上课的前一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习提纲中需要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出示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上课时,首先教师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全体学生齐读,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其次出示学习提纲,各学习小组根据学习提纲和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解决基本问题,把疑难问题找出来;然后小组内互动学习,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各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进行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进行订正,达到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能力、树立学生自信、展示学生才能的目的。

接下来是质疑探究,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新问题或新见解并进行探究、讨论、辩论,达到总结规律、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浅析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浅析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1 3 4
个 阶段 教 学 任 务 结 束 后 , 为 了使 学生 对 所 学 知识 有 更 深 刻 的 理 解 并 及 时 把 所 学 知 识 转 化 为 一 定 的 技 能 技 巧 和 形 成 能 力, 除 了新 授 课 课 内的 练 习 外 , 还 需 要 安 排 专 门 的 练 习课 达 到 以 上 目的 。那 么 如 何 上 好 练 习课 呢 ? 1 . 精 心 选 好 练 习题 : 要上 好 练习课 , 首先 应设 计好 练 习 题, 这 是 上 好 练 习课 的基 本 保 证 。 设 计 练 习题 必 须 做 到 目的 明 确、 紧 扣 课 标 要求 、 重点突 出、 纵 横联 系 、 激发兴趣 、 针对实际 、 科 学严谨 、 由浅到深 、 由简到繁 、 难易适 中 、 启发 思维 、 分 量 适 度 。其 次 , 练 习设 计 要 多 样 化 。如诊 断 性 练 习 、 单一性练 习、 巩 固性练 习 、 对 比性 练 习 、 针对性 练 习 、 多元 性练 习 、 翻 译 性 练 习、 操作性练习 、 综合性练 习、 发展性 练习 、 创造性练习 . 等等。 有 时 多种 功 能 的 练 习 综合 使 用 。 2 . 加 强 练 习 方 法 的指 导 : 教 师 要 教 给 学 生 做 练 习 的 好 方 法, 要 进 行示 范 , 例 如 在 教 学 北 师 大 版 第 一 册 练 习三 第 十题 时 要 求 根 据 信 息 提 出不 同的 问题 , 针对 学 习有 困难 的 学生 . 可以 教 给提 问题 的方 法 : 一 是 提 出求 一共 有 多 少 的 问题 。 二是提 出 比 多少 的 问题 。 经 过 教 师 的指 导 . 学 生 能 从 不 会 提 问发 展 到 学 会 提 出有 价 值 的 数 学 问题 。 3 . 加强速度训 练 : 提 高 单 位 时 间 内 学 生 练 习的 速 度 , 是 练 习课 的一 大 任 务 。 因此 , 练 习课 上 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时 间观 念 和效 率 意 识 ,力 求 让 他 们 在 短 时 间 内采 用 最 佳 的方 法 准 确 解 决 问题 。 例 如 在练 习 中我 们 经 常 举行 试 题 比赛 . 让 学生 在 规 定 的 时 间 内完 成 练 习 。 有效提高练习速度 , 针 对 学 生 的不 同差 异 我 们还 在 练 习 中设 计 梯 级 训 练 。让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感 受 到 学 习 的成 功 。 4 . 注意练 习结果的信 息反馈 : 教 师 对 学 生 的 练 习 应 及 时 地、 客观地 、 正 确 地 予 以评 定 , 指出优缺点 , 表 扬 练 习 中表 现 好 的 学生 , 注 意 纠 正 学 生 练 习 中 出 现 的 错误 , 指 出改 进 的要 求 与 方 法 。让 学 生 看 到 成 绩 , 知 道不 足 , 改进方法 , 增强学习动力。 安 排 每一 道 练 习题 都 应 当有 明确 的 目的 。是 针 对 教 材 的某 一 重点 、 难点, 还是 针对学生的某一 内容混淆 的概念 , 或是为 了 巩固某一计算法则 、 定律 , 熟练掌 握某一个公式 , 也 可 以是 为 了 提 高 学生 的解 题 能 力 、 发展学生的智力 , 在 练 习 中 时 刻注 意 学 生 的 反馈 , 在 反 馈 中改 进 设 计 , 一 切 以学 生 的发 展 为 基 本 。 练 习课 教 学 , 关 键 是 习题 的设 计 和 选 择 。 要 培 养 训 练学 生 的 技 能技 巧 ,使 学 生 熟 练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提 高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 课 堂 训 练 目的 明确 、 层 次分 明 , 实效性 高 , 训 练 形 式 多

化学高效课堂四步三环教学模式

化学高效课堂四步三环教学模式

新课程教学模式化学高效课堂“四步三环”教学模式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小组化学高效课堂“四步三环”教学模式一、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自2011年开始在我市县教育局大力推广和帮扶下我县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热潮。

自我校2012年从南丹县城关二中回迁之后我们开始实行新课程教学的学习与探索。

由于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多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本地学生的群体行为习惯和学习实情为此我们进行了各种积极的探索同时向兄弟学校取经积极追求课堂的有效教学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样通过课内的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怎样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四步三环”的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四步三环”教学模式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以生本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校提出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将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

将学校“三生教育”(关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办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提出了“四步三环”教学模式。

“四步三环”教学模式的落脚点是“三生教育”,探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改变教师讲学生听,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四步三环”的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步三环”的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将课堂分为三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巩固提高”时间分配为“10分钟+20分钟+15分钟”。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目标导学、精讲精练”课堂教学模式一、“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和343课堂教学模式:所谓“三转”,就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所谓“五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总结。

343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精讲少讲、主动学习、当堂检测”。

努力实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将有限的课堂40分钟时间花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体验、感悟、实践、交流、活动。

上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

二、常用的教学模式(一)概念教学------“激疑、导读、讨论、归纳”1.激疑上课前教师在深入细致研究教材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富有激发诱导性的问题或学习提纲,例如分子概念的教学,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了几个富有激情的小问题:为什么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了花香?把一块糖放入水中一会儿就不见了,但水却有了甜味?…等等。

这些问题,学生又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这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疑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

2.导读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寻求答案。

或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3.讨论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展开小组或全班讨论或辨析的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

4.归纳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和归纳,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目的。

该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因而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死气沉沉的被动局面,使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紧张而又愉悦。

初中化学常见授课模式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授课模式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授课模式教案授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类型,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概念。

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化学物质的颜色、气味、物态等方面的特点。

2. 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单质与复质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不同反应的表现形式。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通过实验展示不同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类型,如铁和硫的单质反应、铜与硝酸的氧化反应等。

2. 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四、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五、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念。

2. 鼓励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身化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化学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

七、课堂反馈(5分钟)1.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有所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二、“学生先学”环节 先学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读书或看书; 第二步,教师检测自学效果。
学生进行第一步时,教师此时的任务主要有 两项:一是组织教学,确保人人专心自学; 二是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为检测做准备。
检测题的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 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是了解学 生是不是真正看懂了例题,会不会模仿例题 做题。
三、“合作讨论”环节 合作讨论环节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 动式的合作学习。它可以分为两步:一是更正,二 是讨论。
1、更正(生生合作) 学生做完检测题以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 板演,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 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 正或讨论。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更正。 2、讨论(师生合作)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帮助归纳总结,并及时把结论板书出来,让学生当堂记忆,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 在初步建立概念的基础上,及时通过概念 的运用,巩固概念,并在后续学习中发展概 念。
三、事实学习的教学模式 基本教学流程
(1)创境设疑 创境设疑是教学的启动阶段,这一教学程序的主 要教学环节是创境设疑引思。该环节的教学目的是 为学生的学习情感的发展和思维活动创造条件。教 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用发人深省的问题,新、奇、 趣的实验或有趣的化学史、生产生活趣闻,科学家 轶事或典型习题乃至实物、投影、录像、录音等手 段或方法,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一方面驱走学生 头脑中的种种干扰信息,迅速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 力到课题上来,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 知欲望,营造愉快的求知氛围,启动学生的内在学 习动力。

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范文: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创新成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初中化学这一学科领域,采用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将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途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2)问题真实性:问题应来源于生活、社会、科学等领域,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角色转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1.设计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介绍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一、“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理念“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主”原则进行,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结构“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效”,所谓的“高效”就是要通过实施“自主学习”,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让以前学习有困难、不主动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体现价值的地方,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结构如下:引导激发情趣——自主探索学习——分组讨论、释疑、归纳——学习评价——知识的迁移、拓展、提高。

三、“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释意(一)引导激发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引导激发情趣是该教学模式能否得以实现的前提。

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易于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在引导情趣的情景创设上,只要多思索,会有很多好的方法,例如魔术、图片、故事等等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方法,先表演了几个化学小魔术去引导学生感趣,然后设计了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如:(1)我想用一把铅笔芯换你妈妈手上的钻戒,为它们的组成是一样的,你愿意吗?(结构不同)(2)医生给病人输氧气为什么不输煤气?(性质不同)等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在自我感知中去学习、归纳化学科研究的内容。

当然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引导激发情趣步骤中,一定要让引导的方向与学生感兴趣的,或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相统一,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二)自主探索学习自主探索学习是要教有可依的,不能盲目去“开放”学习,往往是在研究学习、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导学案,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或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将导学案中的疑点勾画出,为下步的学习打基础。

教学模式及策略方法

教学模式及策略方法
置课题的相关知识复习 相关资料查阅工 作;
• 讨论中要注意适时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 发表观点;
• 讨论结束时要及时作出小结;并提出需要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④演示法
演示法是化学教学中最重要 最常 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通过展示各 种实物标本 模型 挂图;放映幻灯 电影 电视 录像等或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通 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感性认识 的教学方法
方法时还要考虑整个班集体的班风和学 风;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可采用讨论法 和谈话法;对于气氛比较沉闷的班级则 不宜多采用这种方法;应适当选用情境 教学法 演示法等激发班级处于活跃状
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要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
某些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学校及当 地的设备条件有关;如必要的实验设备 直观手段 教学时间 教学环境等;如果 学校不具备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条件; 则应选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学校 具备很好的设备条件时;教师就应充分 利用其优越条件;多采用调查 参观 实验 探究等教学方法
结评价;让学生也获得一定的反馈 信息等
③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 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事先布置 好的问题或内容相互交流个人 看法;相互启发 相互分享;最终 获得对问题的全面理解的一种 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法教学时;教师要做到:
• 讨论的问题要深浅适当 紧扣教材; • 讨论前;教师要督促或检查学生对提前布
② 讨论阿佛加德罗定律与气体摩尔 体积的区别和;
③ 在学生初步认识这一规律后;进 一步进行解释;使学生加深理 解
根据上述教学思想;设计 阿佛加 德罗定律的教学过程为:
提出 任务

总结发

现规律
讨论与气 体摩尔体 积的
解释 定律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比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比较(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比较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比较摘要: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在初中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比较,旨在探讨适应新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比较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1.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主要通过听讲、记笔记、做习题等方式获取知识。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化学知识。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化学。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4.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学习、研究,探索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也有了较大的变革和提升。

为了更高效地开展高中化学教育,我们需要探讨一些高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提出实际应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先导式教学模式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时间占比较大,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的讲课时间。

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和探究的内容,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趣。

而先导式教学模式则是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首先让学生感知化学现象,观察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慢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研究相关问题,从而深入探究化学知识。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研究为主的、以探究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这种探究方式也通过了学习者的主观参与,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具体,更容易学以致用。

三、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是一种融合了情境设计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场景,使学生生动地体验到所学的化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四、游戏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游戏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这也是一种愉悦的状态,可以不法降低学生的压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五、互动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互动为主题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教师提问、学生反问、学生提问、小组讨论、互动答案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以上提到的各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但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灵活选择,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不准讨论。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

自主复习完成后再独立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

(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主复习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复习心得,提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帮教,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公示在黑板上。

(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使复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关于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13-10课改探微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教师为了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实现,并对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创设,需要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

一般情况下,提问环节安排在1~2分钟之内较为适宜。

具体操作: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创设,从而提出课堂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本节课当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提问环节,需要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激发;(2)注意控制问题的提出数量,简明扼要,明确问题,切勿模棱两可;(3)所提出的问题需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还应该对重点与难点进行一定程度的突出。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有目的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预习。

具体操作:承接上一环节,学生在了解教师的提问之后,带着这些问题边阅读课文边进行思考。

主要包含了三项要求,分别为:(1)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阅读,教师应该明确指出阅读范围;(2)学生在对课文预习的过程之中,应当画出一些关键的字、词,同时,还应该标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在对课文预习完成之后,学生还应该自主完成课后的简单习题。

对于自主探究而言,它主要指的是教材的探究性活动,要求学生在预习完本课内容之后,进行动手操作,并进行思考,尽量找出问题的答案以及结论,并对学习的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与展示。

自主探究是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需要相对较多的时间。

具体操作: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的延续,即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分组进行讨论,同时对探究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与展示。

要求:(1)教师在充分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注意分组的合理性,每一小组之中保证有几名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达到学生教学生的目的;(2)各个小组需要有专门的学生对本组的讨论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并进行展示。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摘要: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提出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办法。

而“学案导学”正是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学生间合作探究,教师导学释疑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方式现代课堂教学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把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

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自学能力更是很差。

对于这种现实,化学课堂中该怎样进行“学案导学”的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呢?一、坚持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思想1.实施“学案导学”是适应新课程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老师的教育模式。

以前的教育模式侧重的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方式进行的知识传授,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而新课程提倡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要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即“会学”。

“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2.实施“学案导学”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影响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和素质的提高。

而“学案导学”可以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四十五分钟的效益。

同时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或听课;搜集有针对性的资料,解决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或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教材的难点作出解释,使学生更易接受。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自学—合作—释疑—反馈” 教学流程模式
1.检测——课前五分钟检测
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内容可以是各种形式。

目的是通过检测使得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便于新课的教学。

2.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设置提纲,让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不准讨论。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在此基础上,尽量完成提纲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限时10分钟)。

3.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小组内学生对提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10分钟)。

4.释疑——解答疑难,达成共识
各小组对合作学习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整理,师生共同解决,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释疑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15分钟)。

5.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进行集中讲解。

也可叫学生自己讲解解题过程或思路(限时10分钟)。

注重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1. 探究精神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培养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

2. 批判性思维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疑难问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实验项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或者解决问题。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协助,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核心素养。

4. 创新意识以上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些具体做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化学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作中都能够更好地运用化学知识。

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化学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展示化学知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化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2. 引入案例分析化学知识极其广泛,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中运用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一、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不准讨论。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一堂成功的新授课,应具备“新”、“趣”、“活”、“实”、的特点。

“新”,一是指知识内容是“新”的,通过学习后,学生应取得“新”的发展。

二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新。

现代教学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尽可能给学习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趣”,问题导入时要引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时能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将它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活”主要是要求教学方法要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为了把学生教活,应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关注学生参与的不同层面,即学生是在行为参与,或是情感参与,还是高层次的认知参与。

教学活动中要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坚持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实”,它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教学过程要充实,二是教学目标要落实。

为了教学过程充实而有效地开展,首先要求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

其次是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的顺序。

其三是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让学生学习中有亲切感、真实感,体现出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四是关注教学中是否做到三个“延伸”;即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的“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的“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的“延伸”,切实落实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最后要评价过程是否有效,关键一个因素是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它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练习,检测的效果来评定。

二、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

自主复习完成后再独立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

(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主复习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复习心得,提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帮教,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公示在黑板上。

(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使复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根据复习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复习课时间短、内容多、容量大、节奏快,因此对教师把握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有较高要求。

一堂成功的复习课,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重复性: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它帮助学生避免原有知识被遗忘,同时又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认识的层次,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的。

②概括性:化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思想方法,它与具体的表层化学知识相比,更加抽象和概括,因此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它,需要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复习时,总是要适当地对化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点或要素进行概括和揭示,通过对具体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复习,上升到对通性通法和一般原理的掌握。

③系统性:化学复习课在重复和概括的基础上要进行梳理,这种梳理工作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使这个系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以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

④针对性:一是针对所要复习内容的特点,设计复习的方式方法。

二是针对“学情”,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及遗忘缺漏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精心编选富有启发性、典型性的训练题目。

⑤综合性:在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取综合型的例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互动性:复习课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学习活动,使知识得以“升华”。

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复习目标制订的针对性,复习设问的启发性,复习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深刻性,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性,归纳知识的系统性,小结概括的准确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及板书的清晰等等。

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再一次学习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复习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师艺术的造诣。

⑦形式的多样性:复习课的功能是:查缺补漏,矫正偏差、防止误解;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概括提高、综合拓展、灵活运用,最终落实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多项的功能,随着复习的侧重不同,可有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

⑧反思性:复习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回顾与系统化,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改进对知识的认识,在自我评价和接受评价中反思自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评价与反思,发展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复习课的教学,我们应当考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为他们创造比较多的交流机会。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建构科学的结构,为不同的学生留出层次各异的思维空间,达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这是我们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讲评课:“自纠、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1.自纠——公布答案,自纠错误教师简要分析考试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

发下试卷后学生先自主改错,教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对照答案查看自己的改错情况(限时)。

教师将阅卷过程中统计出的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学习小组。

2.合作——错题解剖,组内交流小组内将分配到的错题深入解剖,从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总结已知条件、分析存在陷阱、题目考查的知识及规律、用到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可能出现的错误、出现该错误的原因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准备展示。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根据分工情况,各小组推荐或老师点名学生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读题、审题、题目考查的知识及规律、用到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可能出现的错误、出现该错误的原因等方面。

其他同学从上述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点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根据讲评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一堂成功的讲评课,应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讲评的目的不是为完成具体的作业、测验题,而是通过讲评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提高能力。

要质量,不求数量,杜绝为做题而讲评。

(2)针对性原则。

即针对教学大纲、针对教材、针对学生实际,“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对教学大纲与教材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易造成障碍,学生理解与应用较为困难及普遍易错的内容,要作重点讲评。

不求面面俱到,不求逐一讲评,杜绝苦练题海。

(3)思维性原则。

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关键,讲评课中要注意避免学生只会对教师所教内容与方法的呆板模仿,生搬硬套,从而成为教师思维的简单重复与整理。

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审题、析题的讲解及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的传授,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有效训练,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求一课讲很多,只求每讲一课学生思维有进步,能力有提高。

(4)训练性原则。

通过讲评课,使学生无论从审题、解题,还是知识的整理、深化与强化上都能得到再训练与提高。

(5)系统性原则。

每讲一个题,虽只能解决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若教师讲评中有意识突出此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作用,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将相关知识进行比较与分析,再将其加以适度加宽与深化,即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与系统化。

这样,学生的知识及能力体系也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依上述五个原则,上好讲评课的首要环节是作好备课工作。

教师不仅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讲评课,更重要的是课前作好两个分析(包括定量统计)和教学设计。

两个分析即试卷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时,既要分析试题考查内容的知识分布情况,考查目的,难度系数及试题本身的优点与不足;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得失分情况、知识缺陷、审题和析题能力、心理障碍、思维层次、存在问题的普遍性与主要性、知识应用中的创见性等。

只有教师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讲评有的放矢。

讲评课的质量高低体现于“五忌”与“五要”。

“五忌”是:(1)切忌开始上课就批评学生,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切忌把讲评课上成公布答案课或是简单的改错课,宁可一课一获。

(3)切忌教学方式呆板,就题讲解,平铺直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