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护》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有毒物引起感觉性质改变(“红视症”、“绿 视症”等)。常见于药物或毒物中毒。
2.知觉障碍
(1)错觉(illusion)
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以错听和错 视多见。
(2)幻觉(hallucination)
是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情况 下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常有听、视、嗅、味、触幻觉以及内脏性 幻觉。
感受性减低,甚至感觉缺失。多见于抑郁状态、 木僵、意识障碍或癔症。
(3)感觉倒错(paraesthesia)
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性质完全相反的感觉。多见 于癔症。
(4)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
又称体感异常,是躯体内产生的各种不适或难 以忍受的异样感觉(牵拉、挤压、游走、蚁爬 感等)。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 态和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2.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
(1)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2)是大脑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生病 理生理变化或功能损害,出现认知,情感、 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其严重程度达 到需要用医学方法进行干预的一类疾病。
(3)包括精神病,但其范围更为宽泛。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
某电台“心灵之约”主持人,29岁,近两周来懒 言少动,缺少笑容,有时对同事感慨地说人为何 要活着?主持节目和听众交流时极易动感情甚至 痛哭流泪。独自来心理门诊咨询,发现患者有严 重的抑郁情绪,诊断为抑郁症。医生通知家属来 门诊和患者一起商量治疗方案,家属和患者都不 接受抑郁症的诊断,只认为是心情不好,不是病 。不同意住院治疗,也不愿服用抗抑郁药,怕药 物会使大脑“变蠢”。一周后患者自杀。
1.国际疾病分类(ICD) 2.美国精神障碍分类(DSM) 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
【学习课件】第2章精神科护理学
精选ppt课件---冯怡
幻觉
▪ 幻听:病人听到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但实际并不存在
的声音。是临床最常见的、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幻觉。主要是
言语性幻听。
▪ 幻视:内容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有时比较
模糊。
▪ 幻嗅:病人闻到环境中或体内有难闻的气味。
▪ 幻味: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
2、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Pinel,1745年-1826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
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动。
3、到了1814年,希区(Hitch)开始在疗养院使用受过训练的女护士。从此收容
精神病患者的疗养院才有了医院的形式。
4、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国际著名的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呸林(Kraepelin,
精神症状并非每时每刻都存在,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 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从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严重度以及先 后情况。
◇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及哪些精神症状。 ◇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分析各症状间的相互关系。 ◇重视各症状间的鉴别。 ◇了解可能的诱因、原因及影响因素。
(二)思维障碍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
特有的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思维是用概念、判断(句)和推理的形式并以语言 为工具的。
精选ppt课件---冯怡
思维障碍
◇ 联想障碍:指联想的速度、数量、结果、表达形式发 生障碍。
◇ 思维逻辑障碍:指失去概念的界限,或混淆概念的具 体与抽象含义,或语言上出现语法结构紊乱。
精选ppt课件---冯怡
感知综合障碍
空间感知 综合障碍 如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视物变形症。
精神科护理学PPT内容
第一章绪论现代精神医学经历了哪四次革新活动?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及要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内容1.心理护理重点:启发和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2.安全护理3.饮食护理4.睡眠护理5.个人卫生的护理6.保证医嘱的执行素质要求1.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2.广阔扎实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知识3.强烈的敬业精神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病的概念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病因学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躯体因素:疾病、感染、营养不良3.理化因素:创伤、药物、毒物4.其他:年龄、性别社会心理学因素1.精神应激因素精神应激: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以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
2.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移民等均可能增加精神压力3.个性因素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大脑功能障碍言谈、思维、表情、动作异常等大脑功能为什么会发生障碍?精神症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观察精神症状时的注意事项?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2.症状的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3.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损害社会功能检查中的注意事项1.确定症状是否存在2.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3.分析各症状之间的联系4.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误诊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每次交接班时都必须清点人数,尤其是危险性的患者2.患者出入必须有护士或家属陪伴3.患者须经检查后进入病区,不能带任何危险物品或贵重物品进入病区4.病区里的危险物品须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如打火机剪刀、玻璃制品、钥匙等5.护士加强巡回检查,如夜间、厕所等6.患者洗澡时需有人陪伴7.药品柜要上锁并有专人管理8.定期检查病区的门窗等设施9.护士要向家属详细介绍安全管理制度10.发生意外事件时,及时报告并正确处理精神科护士怎样预防患者发生暴力行为1.环境:安静、宽敞、明亮、舒适、整洁2.护士要具备发现暴力行为的能力,细心观察患者,加强预防并及时处理暴力行为3.护士的态度要和蔼,表情亲切,语言温和,避免威胁性、紧张性的身体动作4.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5.患者避免参加有竞争性的活动6.鼓励患者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宣泄情绪,提高患者控制情绪的能力7.把患者的暴力行为报告医生,以便更好地用药当患者发生暴力行为时,如何处理?1.呼叫其他人的帮助,疏散周围的患者。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复习
精神科护理学期末复习材料(仅供参考)10级护理丙班第一章绪论1、精神医学经历了那些革命?(时间、人物、事件)(ZW)①18世纪末,法国精神医学家比奈去掉精神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动。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克雷丕林,将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提出精神疾病的分类原则;明确的区分了,一为躁狂忧郁精神病与早发性痴呆。
③20世纪,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一切思维、情感和行为都有其内在的原因。
④现代精神医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性时间是1953年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和应用。
2、1873年,理查兹提出了要以对内科疾病患者护理同等水平来护理精神障碍患者,因此,她被称为是“美国精神科护理的先驱”3、美国最早专门为训练精神科护理人员而开办的护理学院创设于1882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马克林医院。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熟悉①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
②社会心理因素:1)精神应激因素:一端是直接的致病作用,另一端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的作用很小,顶多是诱发因素。
2)社会因素3)个性因素精神疾病的症状学ZW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
精神症状发生的4种情况:①是大脑结构的病变所致(为什么会有大脑功能障碍?)②是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③是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④颅脑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⑤是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⑥是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⑦是目前病因或发病机制不明所谓的“功能性精神病”精神症状的特点:①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②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③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这一点也是鉴别正常与不正常的关键。
【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
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学》(2.0版)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和主要任务;2、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3、了解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4、理解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5、理解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二)重点、要点精神科患者与其他患者在临床表现和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方面有很多不同,需注意以下方面。
1、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⑴心理护理;⑵安全护理;⑶饮食护理;⑷睡眠护理;⑸个人卫生防护;⑹保证医嘱的执行。
2、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⑴要有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富有同情心;⑵要有广阔坚实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知识;⑶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练习题1、浅谈作为精神科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学习目标1、掌握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2、了解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3、了解中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CCMD-III);4、理解精神症状的本质、特点及在诊断中的地位;5、掌握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的概念及其鉴别;6、了解常见的感觉障碍;7、掌握幻觉的定义及其常见类型;8、了解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9、掌握常见思维联想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10、掌握常见的思维逻辑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11、掌握妄想的定义及其临床特征;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的联系及其不同的诊断价值;12、掌握常见妄想的临床特征;13、了解情绪、情感与心境的联系及区别;14、掌握常见情感障碍的表现;15、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及回忆;16、掌握常见的记忆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17、了解意志的含义;18、掌握常见意志障碍;19、了解智能及智商的含义;20、掌握智能障碍的两大类型;21、了解假性痴呆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22、掌握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23、掌握常见的意识障碍;24、掌握与意识障碍相关的一些症状;(二)重点、要点1、精神症状的本质、特点及在诊断中的地位;2、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的概念及其鉴别;3、幻觉的定义及其常见类型;4、常见思维联想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联想奔逸、联想迟缓、联想贫乏、病理性赘述、病理性简述、思维阻滞、矛盾思维、强迫观念、强制性思维等;5、常见的思维逻辑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等;6、妄想的定义及其临床特征;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的联系及其不同的诊断价值;7、常见妄想的临床特征:包括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被洞悉妄想等;8、常见情感障碍的表现:情感性质的改变,包括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易激惹、情绪变化无常、情绪麻木、强制性苦笑、病理性激情、情绪淡漠等;9、常见的记忆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记忆减退、遗忘、柯萨可夫综合征、错构症、虚构症、似曾相识症、视旧如新症等;10、常见意志障碍:包括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症、意志增强、精神运动性兴奋、被动现象、强迫动作、模棱两可现象、被动服从、模仿症状、违坳症状、重复与刻板动作等;11、智能障碍的两大类型:精神发育迟滞常发生于18岁以前,由于大脑发育受阻引起的;痴呆通常发生于18岁以后,具有器质性基础,是智能、记忆及人格的全面衰退;12、假性痴呆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包括刚塞综合征、童样痴呆;13、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14、常见的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朦胧状态、谵妄状态及梦样状态等;15、与意识障碍相关的一些症状:包括注意障碍、定向障碍、现实解体、人格转换、自知力障碍等。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精神科护理学概述1. 学习目标:a. 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b.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c. 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2. 教学内容:a.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b.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c. 精神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3. 教学方法:a.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以及精神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b.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对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解和思考。
4. 教学评估:a. 提问:评估学生对精神科护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理解。
b.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
二、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1. 学习目标:a. 理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b. 掌握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c. 了解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教学内容:a. 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b. 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c. 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教学方法:a. 讲授:讲解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b.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精神疾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 教学评估:a. 提问:评估学生对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b.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三、第三章:精神科护理评估1. 学习目标:a. 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b. 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c. 了解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学内容:a.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
b. 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c. 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a.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b. 角色扮演:训练学生进行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技巧。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精神科教研室制订2019年2月20日《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027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程适用专业:护理助产总学时:36。
总学分:2开课学期:4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精神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程转归、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等。
2、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严谨求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勤奋学习的态度、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善于交流、尊重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目标:熟悉精神专科相关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和整体护理知识。
3)能力目标:具备精神科病人的病情观察、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反应并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康复指导;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学时 2教学内容: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教学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 精神障碍的病因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多媒体讲授、演示第二章精神疾病基本知识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总结
(三)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
、讲授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2.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3.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特点及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2.各类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3.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难点:
1.神经症与重型精神疾病的区别
2.焦虑症与恐惧症的区别
(三)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1学时(实践)
(四)教学主要内容
1.
.神经症的临床特点
1.1பைடு நூலகம்
焦虑症
1.2
恐惧症
1.3
强迫症
1.4
躯体形式障碍
1.5
神经衰弱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又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当代医学和护理学不但关
心病变的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 中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
11.了解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12.了解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谵妄、痴呆、遗忘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第二章
(一)思维形式障碍(disorders of the thinking form)
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 症状如下: 1.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又称观念飘 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 富生动。多见于躁狂症。
(一)思维形式障碍(disorders of the thinking form)
二、精神障碍的心理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 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 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 、社会因素。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 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 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psychopathology)。
(一)思维形式障碍
4.思维散漫(looseness of hought)指思维 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患者思 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 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 联系。说话东拉西扯,以致别人弄不懂他 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对问话的回答 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
(一)思维形式障碍
12.语词新作(neologism)指概念的融合、 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创一 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 特殊的概念。如“犿”代表狼心狗肺; “%”代表离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 春型。
(一)思维形式障碍
13.逻辑倒错性思维(paralogism thinking) 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 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 不可理解。如一患者说:“因为电脑感 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见于精 神分裂症和偏执狂等。
精神科护理学重点
第一章,第二章1精神科护理学:是以人类异常精神活动与行为的护理、保健、康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2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 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3精神障碍泛指所有的精神活动障碍,包括轻性精神功能减退和严重的精神紊乱(精神病)。
第二章1精神疾病病因(1)生物学因素遗传脑发育异常躯体疾病:脑部疾病(脑炎,脑血管病,脑萎缩);癫痫病人(脑电活动改变);脑功能改变(感染中毒,代谢紊乱)机体功能状态(2)心理社会因素性格特征应付方式应激(生活事件)2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主要依据症状学分类的原则3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出病类、病种与病型,并列成系统,这样不但可加深对疾病的研究与认识,也有利于诊断、治疗与护理。
4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其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
(本质)5精神症状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6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感觉(sensation)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映象在头脑中的反映。
(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1感觉障碍(1)。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多见于焦虑症。
(2)。
感觉减退(hypoesthesia)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
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器质性精神障碍。
(3).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
精神科护理学PPT幻灯片课件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是精神医学的第四次革新。
第二节 精神医学与精神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 2、国内精神医学发展简介
早在战国时期的医学典籍《内经》就把人 的精神活动归于“心神”,论述了剧烈的情志改 变可以引起精神异常和体内功能异常,提出了精 神和躯体的功能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医 学家又先后编著了著名的医学典籍,如《素问》、 《难经》、《伤寒论》都对精神症状做了详细的 描述,但由于我国的医学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 学说的基础之上的经验医学,所以几千年来精神 医学并没有多大的发展。直至建国后的60-70年代, 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才在全国开展,逐步建立起 精神医学的科、教、研相关机构,并经过30多年 的发展,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范围的防治网络。
• 4、教育者的角色: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发生改变,对患者的异常 进行矫正是必须的,要按照护理计划教育、培养和训练患者,促使其社会功能康复。
• 5、健康协调者角色: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使医生、心理 治疗师、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患者家属相互配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6、咨询者角色:必须掌握沟通技巧以及专科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解答患者和家属 的问题,使其获得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
抑
郁
性
精神病(现称情感性精神障碍)和早发性痴呆;进入20世纪,弗洛伊德
创立了心理分析学派,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时代——第
二
次
革新运动;英国的仲斯强调了社会环境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性,
由此发展的社区精神卫生成为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1953年精神药物
的发现及临床应用,使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它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1.起源于公元前古希腊最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被称为精神医学之父;2.哲学家柏拉图也支持精神学;3.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克雷丕林将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提出了精神疾病分类原则;他创立了“描述性精神病学”,明确地区分了躁狂忧郁性精神病与早发性痴呆;4.弗洛伊德首创动力精神病学,其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内部各种力量矛盾运动的学说;5.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精神医学应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6.“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惊伤肾”;第二节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1.1873年理查兹确定了精神科护理的基础模式,被称为美国精神科护理的先驱;第三节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1.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①心理护理;②睡眠护理;③保证医嘱的执行;④安全护理;⑤饮食护理;⑥个人卫生护理;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第一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1.生物学因素:①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病等都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由多个基因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称为遗传度;②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酒、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精神障碍;2.心理社会因素:①精神应激因素:精神应激通常是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于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②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如污染、噪音、生存空间过小、社会环境如社会动荡、社会大的变革、移民尤其是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等;③个性因素:个性是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第三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1.精神症状的本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其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2.认知障碍:①感知觉及其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如内脏牵拉;2知觉障碍:知觉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错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幻觉a.幻听-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幻觉,有时患者可能清楚地辨别发生者的人数、性别、是否熟识及声音方位等: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议论性幻听;b.幻视:谵妄状态;c.幻嗅:感受到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难闻气味;d.幻触:常与被害妄想一起存在;e.内脏性幻觉:能清楚秒速自己某一器官内部结构存在扭转、穿孔、断裂感受;f.真性幻觉: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幻觉表象清晰生动;g.假性幻觉:是自己脑子内的,不需要通过感觉器官就能感受得到,幻觉表象不够清晰鲜明生动且不完整;3感知综合障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遥远的山峰感到伸手可触,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视物变形症;时间感知综合障碍;运动感知综合障碍:对外界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歪曲知觉体验;非真实感:对周围环境真实性的感知障碍;②思维障碍:1联想障碍:a.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思维奔逸常见于躁狂发作、思维迟缓多见于抑郁发作、思维贫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是联想迟缓的一个极端;b.联想连贯性异常:思维松弛不切题、思维破裂使人无法理解用意、思维不连贯都多见于精神分裂症;c.联想途径异常:病理性赘述抓不住主要问题,最多见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思维中断思维阻滞,思维过程突然停顿,多见于精神分裂症;d.联想形式障碍: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e.思维自主性异常:思维被强加思维插入、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2思维逻辑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概念转换、语词新作、逻辑倒错、矛盾观念矛盾思维,对立思维;3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其特征为:自我关联性、不可说服性、与其他精神症状并存、信念歪曲、坚信不移、内容为个人所独有;最多见的妄想是被害妄想与关系妄想;a.关系妄想:如认为大街上的人在自己背后指桑骂槐、话里藏针等;b.被害妄想:自己受到迫害、诽谤、造谣中伤、放毒等,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c.影响妄想:受到外界某种特殊东西或仪器的干扰与控制;d.被洞悉感;e.释义妄想:对外界发生的事物赋予特殊的意义,并坚信不疑;如天上乌云滚滚,说预示着股市会暴跌;f.夸大妄想:坚信自己具有明显超过实际的能力;g.罪恶妄想:坚信自己犯有某种严重罪行;h.嫉妒妄想:坚信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不忠另有外遇,因此对爱人行为加以检查与跟踪;i.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4与其他心理活动相关的思维障碍:妄想性知觉思维与感知觉障碍、妄想性情绪思维和情绪障碍、妄想性回忆思维和记忆障碍;③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涣散、减退、转移、狭窄;④记忆障碍:记忆是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为既往事物或经验的重现;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a.记忆增强;b.记忆减退;c.遗忘:完全性遗忘与部分性遗忘、顺行性遗忘与逆行性遗忘;d.错构:张冠李戴、唐汉不分、远事近移;e.虚构: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f.似曾相识感:新感知的食物有似曾感知过的体验,与旧物混淆;⑤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智力水平;痴呆见于阿尔兹海默症和麻痹性痴呆,假性痴呆:刚塞综合征心因性假性痴呆、童样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⑥定向力障碍:a.对环境的定向障碍:时间、地点或空间、人物定向障碍;b.自我定向障碍: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发生障碍;⑦意识障碍:1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2以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意识障碍:谵妄状态患者可表现出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梦样状态、朦胧状态;3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题觉得自己已经“魂飞魄散”、双重人格双重自我、交替人格、人格转换;⑧自知力障碍洞察力: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包括三方面:对疾病的认识、对症状的认识、对治疗的认识;3.情感障碍:①情感性质的改变:a.情感高涨;b.欣快;c.情绪低落;d.焦虑:患者具有无故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体验,并有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等行为表现,还可有心跳加快、紧张性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按其发作的典型形式可分为惊恐障碍惊恐发作、回避及求助行为、预期焦虑与广泛性焦虑精神、躯体方面、警觉性增高;e.恐惧: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怖,明知过分、不合理、不必要、又无法控制,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有回避行为,并因此常影响正常生活;可分为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单纯恐惧症和学校恐惧症等;②情感稳定性障碍:情感淡漠、麻木、脆弱、爆发、病理性激情、易激惹性;③情感协调性障碍:情感倒错、情感幼稚、矛盾情感、被强加的情感、病理性心境恶劣;4.意志障碍:①意志障碍:意志增强、减弱、缺乏、矛盾意向;②动作与行为障碍:a.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性和不协调性;b.精神运动性抑制:1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尽管这种姿势并不令人感到舒适;严重称为僵住,可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轻度称作亚木僵状态可见于严重的抑郁症、心因性精神障碍;2蜡样屈曲:指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懂;“空气枕头”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不懂,可维持很长时间,此时患者意识清楚,病好后能回忆;3缄默症;4违拗症;5刻板动作;6模仿动作;7作态;第三章精神科护理技能第一节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1.切题会谈:是精神科最重要的沟通方式①准备与计划阶段②开始交谈阶段:充分准备、良好的第一印象③引导交谈阶段:A.共情;B.提问封闭式、开放式;C.倾听a.少说话;b.建立协调关系;c.表现感兴趣的态度;d.眼神接触;e.反馈;f.推迟评判;g.不要猜测;h.引导话题延续;D.阐释;E.支持、理解;F.沉默;G.与不同精神症状患者沟通的技巧④结束交谈阶段第四节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1.精神科的分级护理大题(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用红色三角形标记1特殊护理的标准:①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②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机生命者;③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④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2)特殊护理的内容:①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②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③给予或协助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④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⑤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⑥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⑦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⑧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⑨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⑩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用蓝色三角形标记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①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②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③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2)一级护理的内容:①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②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③给予或协助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④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⑤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⑥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⑦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⑧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三)二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不做标记(1)二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缓解期,生活能自理,轻度痴呆患者;(2)二级护理的内容:①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②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③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帮助或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证患者卧位舒适,床单位整洁;④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协助功能训练及进行健康教育;第五节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1.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1)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①病理因素: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酗酒者;②心理学特征:心理发展、性格特征、诱发因素、人口学特征;2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①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如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②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③语言: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④意识状态: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2.自杀行为的防范和护理:1自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①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心理因素或生活事件;②其他生物学与社会心理学因素: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第一节概述1.谵妄:是病因学上无特异性的急性认知损害综合征,其核心表现是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基础上出现意识内容的障碍,可表现为注意、知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性行为、情绪障碍和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思维障碍、心境异常、记忆障碍;患者只关注内在的体验,因此对外界环境的注意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是器质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起病急,一般夜间发作,症状变化大,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典型的谵妄通常10~12天可完全恢复,但有时可超过1个月甚至持续达数月之久;2.痴呆: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而升高;记忆减退是常见症状,严重患者常以虚构的形式来弥补记忆方面的缺损;思维缓慢、贫乏,对一般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注意力日渐受损,可出现时间、地点和人物定向障碍;3.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它是导致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的首要原因;临床表现:①早期表现轻度:学习新知识能力明显下降,近期记忆的损害最为明显,远期记忆受损不明显;早期不容易发现,经历过重大的躯体疾病或严重的精神创伤后症状才明显;②中期中度表现:患者的远期和近期记忆力均受损,不能回忆自己的出生年月、工作经历、结婚日期等;患者会虚构内容来填补记忆的空白;③晚期重度表现:患者的远期和近期记忆力全面受损,无法回忆外,还会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仅能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或缄默不语,思维内容贫乏,进而缺乏羞耻感和伦理感;第四节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1.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指来自体外,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使用这些物质后,会出现各种心理、生理症状,导致行为或反应方式的改变,使精神活动能力或社会功能明显下降;2.依赖:指一组由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症状群,包括强烈的对精神活性物质渴求;尽管明知对自身有害,但仍难以控制,持续使用;耐受性增加、出现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指使用者将寻找药物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中心,高于任何其他活动;一般又将分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精神依赖心理依赖,患者对精神活性物质的强烈渴求,以期获得服用后的特殊快感;躯体依赖生理依赖,由于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使机体产生了病理性适应改变,以致需要精神活性物质在体内持续存在,否则机体不能正常工作,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第五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无意识及智能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多迁延;第一节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1.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①个性改变;②类神经症症状;③言行古怪;④多疑、敌对及困惑感;(2)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内容多半是言语性,有的幻听内容为争论性,或评论性的,幻听也可以是命令性的;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也可以是朦胧模糊,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显著的影响;(3)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①妄想;②被动体验;③思维联想障碍;④思维贫乏;(4)情感障碍(5)意志与行为障碍:①意志减退;②紧张综合征:以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蜡样屈曲、空气枕头;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介绍大题:(1)偏执型:①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类型,多在青壮年、中年或更晚些年龄起病;②发病后较长时间尚能维持工作;③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幻听较多见;④妄想内容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和夸大妄想最多见,绝大多数患者有数种妄想同时存在;⑤幻觉和妄想的内容多较离奇、抽象、脱离现实,而情感、行为则常受幻觉、妄想的支配;⑥该患者具有较好的病前功能,发病较晚,病程较其他类型缓慢,人格变化较轻,精神衰退常不明显;⑦对抗精神药物反应较其他型好,预后较好;(2)青春型:①发病年龄早,常在青年期起病,持续病程;②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等症状为主要表现;③患者可出现言语增多、凌乱,内容荒诞离奇,思维破裂;④情感喜怒无常,表情做作,好扮鬼脸;⑤行为幼稚、怪异,常有兴奋冲动,也可有意向倒错;⑥此型病程发展较快,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尚好,但易复发;⑦预后较偏执型稍差;(3)单纯型:①较少见,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②以不知不觉发展起来的离奇行为、社会退缩和工作能力下降等为临床特征;③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无明显的阳性症状;④早期似“神经衰弱”症状,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等症状;⑤早期常不引起重视,较严重时才被发现,患者往往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预后较差;(4)紧张型:①多起病于青年或中年,急性起病多见;②临床表现为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交替或单独出现;③紧张性木僵的患者肌张力增高,缄默不语,不食不动,呈木僵状态或蜡样屈曲;④紧张性兴奋时患者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⑤在精神分裂症的各个类型中紧张型治疗效果理想,预后最好;(5)未分化型:此型患者应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但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种亚型的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等分型的混合形式,有明显阳性症状;此型患者在临床较多见;3.治疗:(1)药物治疗:①早期治疗、足疗程治疗;②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电抽搐治疗: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要注意的是电抽搐治疗会引起短暂的记忆损害;(3)心理社会干预;第六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一节心境障碍的临床特点1.躁狂状态的临床症状:①心境高涨;②思维奔逸;③思维内容障碍;④精神运动性兴奋;⑤躯体症状:自我感觉良好,常外跑,外表皮肤干燥发红,食欲旺盛;⑥其他:一定的意识障碍,在此基础上伴有大量的幻觉、错觉、思维不连贯等症状,呈中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并伴有冲动、攻击行为,谵妄性躁狂;2.抑郁状态的临床症状:①抑郁心境;②自我评价过低;③精神运动迟滞;④自杀观念和行为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⑤昼夜节律:指患者晨重夕轻的变化,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⑥躯体症状:面容憔悴、目光呆滞、食欲减退,有躯体不适主诉;⑦其他:可出现强迫、恐怖、癔症,思维联想困难、记忆力减退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性假性痴呆;第七章神经症患者的护理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轻性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1.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特点是患者意识清晰,明知强迫内容不必要、无意义,但不能控制,因无法摆脱强迫症状而痛苦、焦虑,自知力良好,主动求治;①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②强迫意向: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里失平衡状态;3.PTSD核心症状有三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具体表现如下大题:(1)闯入性症状:表现为无法控制地以各种形式重新回忆创伤经历和体验;这种反复体验性症状使患者痛苦不堪,一方面难以控制症状的发生时间和次数,另一方面症状会引发个体强烈的痛苦感觉,就像再次经历创伤事件一样;闯入性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短暂“重演”性发作:即在无任何因素或相关物的影响下,创伤情景经常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患者的联想和记忆中,或使患者出现错觉、幻觉,仿佛又完全置身创伤性事件发生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强烈情感反应和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持续的时间可从数秒钟到几天不等;此种短暂“重演”性发作的现象称为“闪回”;②暴露于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出现强烈的情感痛苦或生理反应;如时间发生的周年纪念日、相近的天气及各种场景因素都可能促发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反应;③闯入性症状还会在睡眠状态中以梦魇的形式出现,表现为患者梦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或做噩梦;(2)回避症状:即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以及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反映了患者试图在生理和情感上远离创伤;主要表现为:①回避表现:回避谈及与创伤有关的话题,回避可能勾起恐怖回忆的事情和环境,或不能回忆遗忘创伤性经历的某些重要方面;②麻木表现:患者整体上给人以木然、淡然的感觉;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一般刺激反应迟钝,很少参加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情感淡漠,与他人疏远,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觉;难以体验和表达细腻的情感例如,无法表达爱恋;对未来失去憧憬,如很少考虑或计划未来的学习、工作或婚姻等;(3)警觉性增高的症状:表现为自发性的高度警觉状态,反映患者长时间处于对创伤事件的“战斗”或“逃跑”状态;警觉性过高的症状在创伤暴露后的第一个月最为普遍,具体表现为:①难以入睡或易醒;②易产生惊跳反应,如遇到一些类似的场面或轻微的感觉刺激表现出容易受惊吓,出现惊恐反应,如紧张、恐惧、心慌、心跳、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或表现为易激惹;③难以集中注意;(4)临床表现随年龄的不同有所差异,主要为年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易激惹症状越明显;成人大多主诉与创伤有关的噩梦、梦魇;儿童因为语言表达、词汇等大脑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等因素的限制,常常无法清除叙述噩梦的内容,仅表现为从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或主诉头。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二)
《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早建立精神病院的地区是CA.长沙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E.上海2.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DA.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B.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C.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D.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 E.是全科医学的分枝学科3.不属于精神障碍范围的是CA.人格障碍B.精神分裂症C.攻击行为D.神经症 E.癔症4.美国第一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先驱者是BA.南丁格尔B.琳达·理查兹C.克雷佩林D.希波克拉底 E.柏拉图5.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CA.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正常人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6.精神科护理的角色,在国外从何时开始受到重视BA.19世纪中叶B.20世纪30~40年代C.公元前D.20世纪70年代 E.19世纪后期7.病因相对明确的精神障碍是AA.酒精性幻觉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神经症 E.躁狂症8.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B.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E.暗示治疗有一定效果9.关于精神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B.精神疾病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C.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疾病D.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明确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E.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而精神病是一类程度严重的精神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疾病,包括ABDE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脑炎所致精神障碍D.焦虑症E.强迫症2.关于心身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3.精神疾病患者安全护理的内容,包括ABCA.自杀、自伤行为的护理B.攻击暴力行为的护理C.出走行为的护理D.进食行为的护理E.睡眠的护理4.关于应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应激是急性应激反应的病因B.应激实际上就是各种生活事件及其导致的精神刺激C.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起病是合并有心理应激,所以应激是抑郁症的病因D.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应激E.应激既有可能是疾病的病因,也可能是只是疾病发生的诱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特点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精神科相关的知情同意原则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疾病与法律的关系、强制性医疗1.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
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A基础护理B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暴力行为、自杀、出走、噎食、木僵等)C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D特殊治疗的护理(电抽搐治疗)E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3.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与特点(1)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症状活跃期的患者(2)心理护理(对精疾患者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A心理护理是“心”的呵护(支持性心护)B对精神病人,尤其恢复期和自知力无损害的患者甚为重要。
4.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及其重要性:(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对始动性缺乏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2)保证医嘱的执行: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病人自知力丧失和依从性差的特点决定)确保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必要时)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1.精神病的概念及其与精神疾病概念的异同2.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重要精神障碍的概念: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散漫3.学会对常见精神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与正确的识别与评估熟悉: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2.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各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1.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是比精神病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3.精神症状的本质: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且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4.常见精神症状:(1)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自知力障碍(2)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障碍、情感协调性障碍(3)意志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5.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A感觉过敏:感受性↑,多见于焦虑症。
B感觉减退:感受性↓,多见于器质性精障、抑郁、木僵C内感性不适(患者述体内有异常不适感或难以忍受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
如感到某种扭转、牵拉、游动、溢出、阻塞、气流上涌感):多见于精分症、抑郁症、器质性精障、躯体形式障碍(2)知觉障碍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即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为与实际完全不符的事物。
1.生理性错觉:如草木皆兵2.病理性错觉:多见于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如谵妄)、焦虑症等B幻觉:虚幻的知觉,即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似知觉。
1.按感觉器官分:幻视、幻听、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2.按幻觉性质分:真性幻觉假性幻觉3.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3)感知觉综合障碍: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举例:(某患者看见护士的鼻子特别大,且呈黑色2.窥镜症)发生错误感知。
类型:空间、时间、运动、周围环境真实性的感知综合障碍。
多见于:精分症、癫痫、抑郁症。
(4)三种感知障碍的比较:种类客观事物错误感知感知综合障碍存在个别属性错觉存在整体属性幻觉不存在整体属性(二)思维障碍: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1)联想障碍A联想速度和量的异常: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a思维奔逸:快、多,与周围现实相关而不荒谬;常伴有意志活动增强和情绪高涨b思维迟缓:慢、少,智力与判断能力正常;常伴有动作和行为的减少或抑制和情绪低落c思维贫乏:乏、空,电报式语言;常伴情感淡漠、意志活动缺乏(精分症阴性症状)B联想连贯性异常: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a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患者意识清楚,但思维内容散漫、缺乏主题,叙述不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使人感到交谈困难。
如“现在是上午,我家生活有困难,老师讲课我听不懂,我买了二本书”。
b破裂性思维:患者意识清楚,概念间断裂,,单独语句在结构和文法上正确,但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使人无法理解用意。
严重时成“词语的杂拌”。
如某病人被问及为什么住院,答:“我上不了班,家里两个孩子,还得种地,老天爷说:你是皇帝。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c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背景上出现的破裂性思维(如谵妄)如,某术后老年患者意识障碍时喊叫:快跑,狐狸精来了!杀我!给我解开!Yes,发大水了。
天热的慌。
针扎我“C联想途经异常: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D联想形式障碍: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E思维自主性异常:思维被强加思维云集强迫观念a思维被强加/思维插入:头脑中被插入了别人的思想b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b1外部力量强制联想,思维内容是自己或强加的b2欲罢不能的感受不明显(区别于“强迫观念”)b3来去均快c强迫观念: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同一内容的思维;欲罢不能而焦虑、痛苦,伴有仪式动作(2)思维逻辑障碍A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如某病人经常反穿衣服,说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
B词语新作C逻辑倒错(丁某是死人,我把他拉活了,所以他要害我)D矛盾观念(3)思维内容障碍A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a特征:信念歪曲、坚信不移、个人独有b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虚无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释义妄想、变兽妄想、被洞悉感、非血统妄想、被窃妄想B类妄想观念:与妄想有一定的关联,多为妄想的早期表现。
C超价观念:a概念:是指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b特点:以事实为基础,对事实做出超乎寻常的评价并坚持,逻辑上接近正常思维c多见于:人格障碍(三)注意障碍(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地指向某一对象的过程注意的分类:主动注意(随意注意):有既定目标;被动注意(不随意注意):无既定目标(2)注意障碍A注意增强:焦虑症、偏执精分症、抑郁症注意涣散:焦虑症、精分症、儿童多动症B注意减退:焦虑症、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障注意转移:躁狂症C注意狭窄:意识障碍(朦胧状态)D注意衰退:慢性精分症(四)记忆障碍(1)分类A记忆量的改变:a记忆增强:躁狂、偏执性精障记忆减退:焦虑、痴呆、抑郁b遗忘:意识障碍、痴呆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
原因:最常见于:意识障碍其次:痴呆和其它脑器质性疾病种类:顺行性遗忘近事遗忘器质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远事遗忘心因性遗忘B记忆质的改变:错构症:老痴、酒中毒性精障;虚构症:痴呆;似曾相识感:癫痫a错构证: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
b虚构症b1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b2对同一事件,患者每次重述时均有变化,易受暗示的影响。
柯萨可夫综合征:指一组症状群,包括近事遗忘、虚构症、定向障碍。
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障、痴呆、脑外伤、脑肿瘤(五)智能障碍(1)智能:主要是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是智慧与能力的合称。
(认知: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A表现为:理解力、计算力、分析力、创造力等B在精神医学界:一般用“智力测验”来评定一个人的智能:智商(2)智能障碍A精神发育迟滞:18岁以前,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
如唐氏综合征、孕期感染与中毒B痴呆:后天获得的智能受损,继发性的。
多见于阿尔茨海默症、麻痹性痴呆等痴呆症。
C假性痴呆:是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产生的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状态,是一种功能性的、可逆的、暂时的类似痴呆状态。
发生时可伴有可逆性的、暂时的意识障碍。
D假性痴呆分类:a童样痴呆:全部模拟幼儿言行,多见于癔症b刚塞尔综合征:核心症状为近似回答,多见于癔症、心因性精障c抑郁性假性痴呆:多见于严重抑郁患者,表现为痴呆早期症状(六)定向力和定向力障碍(1)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2)定向力障碍:是指对环境或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
包括:A对环境的定向力障碍:时间、地点、人物(周围的)B自我定向障碍: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3)临床意义:定向力是判断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A意识障碍时几乎必有定向障碍B但有定向力障碍不一定有意识障碍(七)意识障碍(1)意识定义:A哲学上:人的主观世界B心理学上: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C医学上:是指保持一定的觉醒水平,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2)意识障碍:指病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辨认能力及反应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或者说: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缺乏作出有意义的反应的能力。
意识障碍是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同时受累(感知、记忆、思维、情绪)A意识水平减低的主要表现(觉醒程度的降低)a感知觉的清晰度下降、迟钝,感觉阈值升高b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c思维迟钝,不连贯性d理解困难,判断能力减低e情感反应迟钝、茫然f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g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B意识障碍的分类:a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b以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谵妄★、梦幻状态、朦胧状态(范围缩窄)c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双重人格、交替人格、人格转换C有关意识内容的改变:谵妄a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以幻视多见b多出现不协调性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动不安、言语错乱、紧张恐惧c有定向力障碍,尤其是周围环境定向力障碍d呈现昼轻夜重的病情特点e主要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障和中毒所致精障,病死率可达10%,病损多是可逆,非结构性的。
(八)自知力障碍(1)自知力: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A包括三个方面:a对疾病的认识:承认有病b对症状的认识:能认识疾病的异常表现,并正确分辨和描述。
c对治疗的认识:主动接受治疗或服从治疗&(2)自知力障碍临床意义A是临床精神病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B患者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是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预测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