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区城市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建设2005/2
城市化发展基本特征
“城市外边缘区”的地缘属性 江夏区西北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北与洪山区接壤,东北接鄂州市,南邻咸宁市,西南与嘉鱼县交界,东南毗邻大冶市。东西宽54.17公里,南北长63.2公里,全区版图面积2008.98平方公里。大部分镇交通便捷。从人流、产业联系与建筑密度等指标看,除行政中心纸坊与处于武汉主城新兴工业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联系紧密,其他地区均属于大城市的外边缘区。 非稳态的“区——城”边界 城市化进程受武汉都市空间扩展和自身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和扰动。主城区蚕食近域郊区的人口、城镇与土地资源,城乡边缘地带的建设用地扩张很快,而农用地则呈相对萎缩的态势。如定位为武汉市卫星城的纸坊街,合并大桥、宁港前后,耕地减少的面积逐年增加。2001年减少面积比2000年多7倍。流芳街近两年来占用土地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工业的用地需求旺盛,地处流芳街(合并流芳、龙泉)的藏龙岛工业园区也占用了相当数量的土地。 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江夏区经济基础较好,各项指标处于上升发展中。1998年人均GDP为10149元,2001年人均GDP为15671元,高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同类指标。从产值结构看,已经完成了“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转型。2001年,其二产产值比重达47%。工业主导特征日益明显,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 与武汉主城作为全国智力密集的中心形成反差,江夏区劳动力素质并没有优势。据区农调队对100户农村家庭的规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有关问题进行的调查,全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75年,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有可能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即将进入快速城市化 按照近五年全区城镇人口基本数据,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分析,江夏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在27%至28%之间,而其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城市化发展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从产业关系看,江夏区已成为武汉重要的工业基地。目前江夏区工业总产值的3/5是由非县属企业创造的,而其余2/5中的30%又是直接为武汉市区内的企业配套的。因此,
江夏区与武汉主城已初步形成了“互动型”关系框架。 城市化发展的空间二元性突出 江夏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以行政中心——纸坊地区和流芳镇为代表的城市内边缘地区,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增长快,成为高收入地区和重要的劳动力流入中心; 而区外缘城镇如舒安、湖泗等工业化较弱,第一产业比重略有提升,农民73%的基本收入来自农业经营。此二元性的空间差异反射到城市化空间发展,也体现出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如大部分镇的城市化水平较低(部分甚至低于10%),而最高的纸坊镇高达65%以上,且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武汉主城近似(类)圈层式的分布。近主城的区内缘城镇,体现一定的主城郊区化特征,居住偏好明显,城市房地产开发和相应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镇发展的品质; 而大部分外缘区域城镇化动力薄弱.基础设施的标准较低。
总之,江夏区具有大城市边缘区的地缘优势,其城市化进程景象比较复杂。一方面,其通过实施地区发展重点突破战略,大力提升近城地区,尤其是纸坊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主城城市扩展配套与接轨,同时呼应主城“退二进三”的土地置换过程,有力推进城市化的进展。另一方面,其城市化发展的“距离衰减”特性突出:区空间内缘(邻近武汉)为高度城市化地区,区外缘空间的乡村城镇化进程远为落后。值得指出的是,江夏区作为主城扩展的承受部分,对于形成合理城市地域结构意义重大。对其合理空间规划,将为主城的有序扩展创造有利的生态与经济结构,使大城市扩展摆脱传统的圈层蔓延模式。
城市化进程驱动机制分析
产业结构的转化驱动 目前,三产发展已成为江夏区提高与推进城市化的直接途径。据统计,目前江夏区三产对GDP增量的贡献率达54%,从业人员达11.3万,占全社会劳动力的26.4%。三产服务发展得益于江夏区独有的边缘区区位特色,特别是其针对武汉主城消费对象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江夏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行业,并成为江夏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由此也带动信息咨询和其他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江夏区的城市功能因而也得到日益完善。城市对周围农村人口、武汉人口的引力增强,对道路、武汉江夏区城市化分析
刘 斌
59
小城镇建设2005/2
服务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需求上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开发区经济增长及城建是城市化的首要驱动力 东湖高新技术工业区以组团的形式向流芳、庙山、大桥、纸坊地区延伸,形成新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园区,紧临“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一条高起点、高效益的高新科技产业、生物工程产业带,将成为江夏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和增长点。这种工业区域化的发展方式还有: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趋光行动”,重点发展“豹——流芳——大桥——纸坊”东北一片;依托武汉新型工业密集区, 接受武汉经济开发区的辐射, 启动“金口——金水——郑店”西南一条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接纳市区工业改造、转型等逐步外迁的传统工业项目,建设街镇乡工业园区。与此同时,建设工业“五大园区,一个长廊”。“五大园区”是指南湖民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物工程医药产业园区、纸坊商贸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和汤逊湖休闲度假人文景观园区,“一个长廊”则指从武汉楚雄大道至纸坊17.8公里的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经济长廊。
“武汉·中国光谷”和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郑店的交汇处是交通发展的两个重要带动点,沿公路建立相应的依托经济带,实行梯级扩张。除此而外,在交通用地方面,除对现有的农村路网进行改造外,还将新修60米宽、6公里长的“汉夏大道”,使江夏城区到武汉市区的车程缩短为15分钟。 纸坊、流芳新市区是城市化空间集聚核心 纸坊街位于江夏区中北部,为江夏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定位为武汉市卫星城的纸坊,将由现在的16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它通过庙山开发区和汤逊湖产业园的建设,重点培植电子、医药等支柱产业,建设好街内的青龙山森林公园、白云洞及熊廷弼公园等旅游景点。在原有发展基础上,纸坊将建设以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和旅游观光为特点,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流芳街位于江夏区东北部,地处武汉光谷腹地。以武汉光谷为依托,重点建设好藏龙岛科技园和流芳工业园,以发展光电子、医药、化工、机械、食品加工和休闲度假为主的工贸城镇。
综上所述,江夏区外向型经济密度高,开发区发展水平较高。可以预见,其产业结构特别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升级仍将对全区的城市化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虽有可能失去一些传统的就业岗位,但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在信息服务业方面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将创造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有利于城镇对乡村人口的集聚作用,使城市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
容纳城市疏散的工业,形成互补型的集约化工业体系武汉市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将一部分工业向处于城市边缘区的江夏区转移。现武钢已转移一部分产业到郑
店、金口、金水一带。加上城乡边缘地带自身区位优势的吸引,大量人口、资金和技术也将涌向这一地带。如果缺乏相应的引导,很有可能出现粗放经营、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因此,必须努力建立城乡边缘地带互补型集约化的工业体系,使土地资源和资金合理利用,推动其健康、高效发展。 将农业和谐地融入城市边缘区 适当发展第一产业,建立以农业生态工程为基础,以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兼业农业为主体,建立科技化、集约化发展的农业开发区。沿民院路向前的“现代创业农庄”就具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应力争在城乡边缘地带形成现代化的特种水产养殖、蔬菜花卉生产、农产品保鲜加工、高科技生物工程研究、浏览观光农业等系列开发小区,为武汉市提供所需的各类农副产品,并逐渐发展成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具有经济功能的“绿地”。
建立健全生活服务配套体系 城乡融合不仅仅是生产的融合,同时也是生活的融合,因此,城市边缘区应建立与城市生活服务体系相对应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体系,以方便其居民与外界进行信息、交通、能源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江夏区商品住宅、别墅的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应完善娱乐、文化、医疗、商业网点等社区配套服务设施,与城市相关系统实现高速连通。这样既可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又使城市边缘区生活的田园化与城市化相融合。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 目前城市绿地的建设往往强调其区域配置,使绿地成为独立的嵌入块,块与块之间缺乏空间联系。部分绿地被侵占或排挤至城市的外围,导致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的建立应避免这个缺陷,注重引导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框架。在城市边缘区,应注意将自然走廊、绿廊(由嵌块绿地和带状绿地串成)、楔形绿化、绿带(主要指沿道路和湖泊沿岸的绿化带)、绿道外围农业用地、休闲用地等连接成网络。而整个生态系统则由快速交通干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邬沧萍主编. 《世界人口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顾朝林、陈田.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 1993. 48(4). 3、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编著.《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年. 4、臧淑英.试论大城市边缘区的成长机制[J].中国地理.1998(6). 5、宗跃光.大都市生命周期与城郊化趋势[J].人文地理.2000/4. 6、武汉市江夏区统计局.江夏区统计年鉴[Z].1995.2002.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编辑: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