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辩证法论证人与自然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中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会

【摘要】人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把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森林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大大破坏了生态平衡,还日益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天人和谐是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字】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和谐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而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其次,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客观性告诉我们,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决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时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在原始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文明刚刚起步,水中的鱼、空中的鸟、森林野地的野菜和野果是维系原始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农业不断发展,人们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慢慢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比如说制定十二节气来计划农产品的种植,根据阴晴圆缺来判断天气情况,制造改进各种生产工具,例如水转翻车,铁犁铧等,造福了人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成“征服”,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被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大量排放、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絶。尤其到了近代,人类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看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和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近年来人们的种种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使人类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自食其恶果。上述种种无一不是人们与大自然过度斗争的恶果。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认识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仅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有严厉惩罚。

其次,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任何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决不会自动地的意识,只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如何做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洪水泛滥,危害百姓,大禹带领百姓开凿渠道解决了水患,通过改造自然造福了百姓。对于不便耕种的山岭修梯田,在新疆地区修坎儿井,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不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人类实践活动吗?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维护了生态平衡更造福了人类。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发出一系列先进的设备改造自然,例如石油勘探器,卫星监控器,航母等等,使人们的活动范围从地表拓展开来,深入地下,天空,甚至是外太空。水稻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等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给人类带来了更舒适优质的生活。水污染处理净化装置,工业脱硫技术等的开发与研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与环境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所以,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人类与自然和谐是必然的,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然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只是这些,南极的臭氧层依旧空洞,沙漠正侵蚀着一片又一片土地,马尔代夫的美丽将被海水淹没,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开的十分艰难。。。。。。

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客观、辩证的态度认识自然规律,协调人、自然、环境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自己,用科学的认识指导实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