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课教案:《土壤的组成》电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自然课教案:《土壤的组成》
小学自然课教案:《土壤的组成》
一、猜测土壤的组成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土壤发现,土壤有哪些不同?
生:颜色不同。有黄色的、棕色的、还有土黄色的。
生:采集地点不同。有的是花园里的、有的是从山上采集的、还有的是菜园里的土。
生: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软硬也不同。
生:气味也不同。有的臭、有的像草药味。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虽然有怎么多的不同,但你们发现没有,不论在哪里只要有土壤都会长有什么?
生:都会长植物。
师:能长植物的土就叫土壤。哪么植物为什么要长在土壤里呢?你认为可能与土壤里的什么东西有关?
生:我认为土壤里有水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生:我认为有空气。植物也不能缺少空气。
生:还有蚂蚁、蚯蚓。
生:还有植物的根、叶。
生:还有植物的枝条。
生:还有小石头。
师:同学们猜想了土壤里有怎么多的东西,土壤到底有哪些东西组成?它与植物又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设计实验验证
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的想法和猜测。怎样才能进一步地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先来设计实验验证土壤里是否有空气。
生:把土壤倒入水中。
师:可能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有气泡产生。
师: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观察。
生:一个同学,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师:实验时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还要注意慢慢的倒。
(学生分组实验)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有许多气泡产生。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还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杂物。
师:是什么杂物?
生:是植物的叶、枝。
生:还有根。
师:这些都叫植物残体。它们和动物的尸体一起在土壤中会腐烂,所以又叫腐殖质。土壤中有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筷子把烧杯里的土充分搅拌。每个同学都要动手操作,但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不要太快,不然水会溅出来。
师:为了防止水溅出来,操作时要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搅拌后怎么样了?
生:有许多泡沫。
生:成了泥浆。
师:这种现象叫浑浊。烧杯里的土过一会儿会怎样,我们过一会儿再观察。现在看一看还有什么成分要证明的?
生:水分。
师:你想怎样证明呢?
生:用手摸。
生:也能看出来,是湿湿的。
师:请每一小组打开桌子上的塑料袋,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新鲜土壤有什么感觉。
(学生都用手去摸土壤)
师:有什么感觉?
生:凉凉的。
生:软软的。
生:湿湿的。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师: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由于烧杯中的土壤没有全部沉下去,现象不明显,所以增加了这个环节)
生:可以加热。
师:加热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有白烟。
生:是白雾。
(师演示:在一块石棉网上放一些新鲜土壤,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有白雾向上升。
师:为什么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生: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就用冰块做过实验。
师:真棒!还能记得当时的情境。这是因为土壤里的水加热会变成了水蒸气,而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又凝结成液体小水滴,就像前两天早晨的雾一样。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也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师:现在我们可以来观察烧杯里的土壤怎么样了。
生:都沉下去了。
师:仔细观察沉下去的土壤分成了几层?颗粒大小怎样?
生:分成三层。上层颗粒很小,中层大一些,下层最大,还有小石头。
生:我们观察到的是两层。上层颗粒较小,下层颗粒较大。
师:一般我们把它看作两层。请同学们用筷子把上层土壤挑一点出来,用手捻一捻有什么发现。
(学生操作后回答:滑滑的、细细的、黏黏的。)
师:我们把上层土壤叫做黏土。下层叫做沙。根据这两种土壤含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大类。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
生:有水分、空气、腐殖质、黏土和沙。
三、了解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植物都长在土壤里。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了吗?
生:水是生命之源,土壤里的水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生:植物也要呼吸,土壤里的空气为植物呼吸提供氧气。
生:腐殖质为植物提供养分。
师:那么土呢?
生:土是软软的、松松的可以让植物的根扎在里面。
师:对!土壤是植物的家园。它不仅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而且还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需要的条件。不同的土壤适应不同的植物的生长。植物对土壤又有什么作用?
生:植物的叶、茎掉到土里烂掉可以变为腐殖质。
师:对!这样会使土壤更肥了,长出的植物会更好。想一想如果没有植物土壤又会怎样呢?比如下雨……
生:如果没有植物下雨时就会把土壤冲走。
师:这就叫水土流失。土壤被冲走了还能长植物吗?
生:不能。
师:这样看来土壤和植物是什么关系?
生:是相互帮助的关系。
师:对!你帮我,我帮你。如果没有土壤,自然界中的植物就没有了家。没有了植物的保护土壤也会被水冲走。这也叫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植物也要——
生:保护好土壤。
师:不仅要珍爱植物也要——
生:珍爱土壤。
师:课后同学们准备把实验用的土壤怎么处理?
生:(齐声回答)倒入学校的花坛里。
师:土壤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类生活能离开土壤吗?课后,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下节课继续研究土壤。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作出土壤成分的猜测,然后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亲历了科学探究过程,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