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

合集下载

动物性皮肤病医学PPT

动物性皮肤病医学PPT
19
虫咬伤和虫蜇伤
✓临床表现 • 蚊、蠓叮咬 红斑疹或瘀点,也可为水 肿性红斑、丘疹、风团,自觉瘙痒 • 蜂蜇伤 蜇后刺痛和灼痒感,红肿,中 央有一瘀点,可出现水疱、大疱,眼周 或口唇被蜇则出现高度水肿。重者可出 现全身症状或抽搐、肺水肿、昏迷、休 克甚至死亡。蜇伤后7~14天可发生血清 病样迟发超敏反应
29
阴虱
精品课件
30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虱病
✓处理原则 • 头虱 50%百部酊、1%升汞酊或25%的苯 甲酸苄脂乳膏外用于头发、头皮,用毛巾 包扎,每晚1次,共3天,第4天洗头,去除 死亡的成虫和虫卵 • 体虱 将污染衣物、寝具煮沸或65℃烘烤 30分钟杀虫 • 阴虱 剃除阴毛,外用50%百部酊或25% 苯甲酸苄酯乳剂,夫妻应同时治疗
人虱及卵
耻阴虱及卵
26
阴虱
精品课件
27
虱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 虱,具有刺吸型口器,以 吸血为食
• 虱在吸血的同时释放唾液 中的毒汁,引起皮肤炎症
• 虱叮咬还可传播斑疹伤寒、 回归热、战壕热等传染病
• 虱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 触传染
人虱及卵
耻阴虱及卵
28
虱病
✓临床表现 • 头虱 多累及儿童。头皮上可见成虫, 发干上常能看到针头大小的白色虱卵 • 体虱 寄生于人体贴身内衣上,尤其裤 裆、衣缝、被褥缝及皱褶处 • 阴虱 寄生于阴毛,偶见于腋毛或眉毛。 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24
虫咬伤和虫蜇伤
✓护理措施
• 户外活动避免穿花色或鲜亮的衣服,勿 擦香水、发胶。发现有蜂围绕时,切忌 跑、动、打,先静止不动再慢慢退回, 等蜂飞回去时赶快撤离。如无法逃离, 就地趴下并用手抱住头部加以保护

皮肤性病学课件:动物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课件:动物性皮肤病
动物性皮肤病
动物性皮肤病的机制主要有:
①叮咬引起的机械损伤;
②刺毛、鳞片或毒液刺激皮肤局部或引起全身 反应;
③昆虫的毒腺或唾液内所含的多种抗原引起I型 变态反应;
④异物引起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性反应;
疥疮 (Scabies)
病因
为疥螨寄生皮肤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 病
疥螨又称疥虫,可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 螨两类,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
治疗
以外用药为主 1. 5-10%硫磺软膏:连用3-4d; 2.5%三氯苯醚菊酯霜:保留8-10h;. 2. 25%苯甲酸苄酯乳剂:连用2-3d; 3. 1%γ-666乳膏:保留24h;.
疥疮结节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结节 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悬液;
常规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重复感染时可考虑 口服伊维菌素;
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表 面角质层内挖掘隧道, 在其内产卵;
卵经3~4日后孵成幼虫, 在经2~3天变为若虫, 再经两次蜕皮变为成虫;
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 2~3日,通过体味和体 温寻找新的宿主;
传染性较强,传染方式仍然是直接接触 或间接接触传染(共用床铺、衣物或握 手);
集体宿舍或家庭中易发生流行;
致病机制
1. 疥螨在皮肤角质层挖凿隧道引起机械 性损害;2. 疥螨分泌物刺来自皮肤产生变态反应;临床表现
1.皮损表现为丘疹、丘疱疹、隧道及结节等;
2.好发于皮肤薄嫩处:指缝、腕屈侧、肘窝、 腋窝、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及外生殖器等 部位;
3. 瘙痒剧烈,以夜间为甚;
特殊类型:发生于虚弱或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皮疹广泛,大量脱屑结痂,皮屑中可发现大 量疥螨,又称“挪威疥”

第十二章动物性皮肤病

第十二章动物性皮肤病

第十二章动物性皮肤病在动物界能侵犯人体引起皮肤损害的门类较多,临床上以昆虫及寄生虫最为常见。

其机制主要有:①蚊、蠓、臭虫等的口器或尾钩叮咬机械损伤皮肤;②桑毛虫等虫类的刺毛、鳞片、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蜈蚣、蝎、蜘蛛等刺螯人时排出毒液刺激皮肤局部或引起全身反应;③昆虫的毒腺或唾液内含多种抗原引起I型超敏反应;④昆虫口器留在组织内或以寄生虫直接钻人皮肤后作为异物引起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

临床表现取决于昆虫种类和个体反应差异。

如能明确致病昆虫种类时应诊断为其所致的独立皮肤病(如疥疮、隐翅虫皮炎等),若致病昆虫种类不能确定,则统称为虫咬皮炎。

第一节疥疮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Sarcoptesscubiei)寄生于皮肤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

疥螨大小O.2~O.4mm,体小呈圆形或卵圆形,黄白色,腹侧前后各有2对足,体面有多数棘。

雌虫较大,腹部中央有产卵孔,后缘有肛门,雄虫较小,与雌虫交尾后即死亡。

疥螨为表皮内寄生虫,雌虫受精后钻人皮肤表面角质层内掘成隧道,在其内产卵,经1~2个月排卵40~50个后死亡,卵经3~4天后孵成幼虫,幼虫爬出皮肤表面藏匿于毛囊口内,经3次脱皮发育为成虫,从卵到成虫约需15天左右。

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3天,可通过气味和体温寻找新的宿主。

本病为接触传染,集体宿舍或家庭内易发生流行,同睡床铺、共用衣被甚至握手等行为均可传染。

动物疥螨亦可感染人,但因人皮肤不是其合适栖息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有自限性。

【临床表现】疥螨易侵入皮肤薄嫩处,如指缝、手腕、前臂、肘窝、腋窝、乳晕、脐周、下腹、外生殖器及臀部等部位,成人很少累及头皮和面部,但在免疫受损者和婴儿可累及所有皮肤。

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图12-1),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丘疱疹约小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浅纹,弯曲微隆起,末端可有丘疹和小水疱,为雌虫停留处,有的因搔抓或继发性病变如感染、湿疹化及苔藓样变者不易见到典型隧道,儿童可在掌跖等处见到隧道;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发生直径3~5mm暗红色结节,称疥疮结节,为疥螨死后引起的异物反应。

动物兽医皮肤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

动物兽医皮肤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

动物兽医皮肤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动物兽医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临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这对于保护动物的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物兽医在皮肤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重要内容和技术。

一、动物皮肤病的分类动物皮肤病可以按照病因、病变类型和动物种类进行分类。

按照病因可分为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和过敏性皮炎等;按照病变类型可分为红斑、溃疡、结痂等;按照动物种类可分为猫、狗、马等不同动物的皮肤病。

二、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程不同的皮肤病在动物体内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例如,犬白癜风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和毛发部位呈现白色斑块,而猫的异位性皮炎则表现为严重的瘙痒和自我舔咬。

了解临床症状和病程对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三、皮肤病的常见诊断方法1. 皮肤毛发检查:动物兽医会仔细观察动物的皮肤和毛发,通过外观判断皮肤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同时,还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毛囊、皮肤细胞以及寄生虫等,以帮助诊断。

2. 皮肤刮片检查:用专门的工具在患处刮取一小块皮肤细胞,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真菌或寄生虫等。

这是常见的皮肤病诊断方法之一。

3. 皮肤活检:在一些复杂的病例中,动物兽医可能会决定进行皮肤活检。

活检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组织学和病理学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

四、皮肤病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皮肤病,动物兽医在治疗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常见的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动物兽医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也可以通过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

2. 外部治疗:一些皮肤病可以通过外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洗浴疗法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寄生虫感染。

3. 手术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动物兽医可能会建议动物进行手术治疗。

例如,对于某些皮肤肿瘤,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四、预防与控制除了诊断和治疗,预防与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兽医会向动物主人提供关于皮肤病预防的建议,例如,保持动物的卫生环境,定期为动物洗澡等。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
疥螨分泌的毒液及排泄物刺激皮肤引起的 变态反应
疥螨滞留在表皮角质层内引起异物反应
临床表现
1、疥疮主要症状:
(1)自觉剧痒,夜间尤甚。 (2)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mm,呈 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 (3)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尤其是在手指缝、 腕屈侧、小腹部、乳房、腋窝、脐周、下腹部、 腹股沟、阴部等。头和掌跖不易累及。皮损主 要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有时表面可见 鳞屑、血痂和隧道。
治疗
10 % -20%的硫黄软膏,每日涂药1~2次,连用 3-4天为一个疗程。
10 % -25 %的苯甲酸苄酯乳膏,每天外用1-2次, 2-3天为一个疗程。
1%ɼ-666霜外擦,每日涂药3-5次。 瘙痒严重的可睡前服用镇静止痒药
虱病
虱病是虱子叮咬吸血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 。 虱子因寄生部位不同和形态上的差异可分头虱 、 体虱和阴虱三种 虱病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被褥、衣帽
体虱
可在患者衣缝中找到体虱,因为体虱最初寄 生在衣缝中然后至皮肤。
瘙痒为持续性。 损害常见于肩,臀和腹部。 叮咬后出现红斑、丘疹或风团,中央有一
出血点。
常因搔抓而引起抓痕、血痂、皮肤苔藓化, 或浅部细菌感染。
阴虱
阴虱聚居在阴部及会阴毛上。 阴毛部位及其附近瘙痒,搔抓引起抓痕,
血痂或继发脓疱疮、毛囊炎等感染. 部分患者外阴散在分布黄豆大或指甲大青
③变态反应:有些昆虫的毒液和唾液内含抗原性物质 可
引起I型变态反应。
④异物反应:昆虫的口器留在组织内可引起体表皮引起的 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通过握 手 、同卧等密切接触传播, 易在集体 和家庭中流行 。
疥疮病因病理
疥螨在皮肤角质层内掘隧道引起的机械性 刺激

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

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

我们去了解它,个人觉的对于医生来讲又缺乏一些更深入的内容,比如在讲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案时,少了些深入
的分析,或许一些疾病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吧,总之,在生活上遇到关于皮肤病的问题时是值得常常来翻阅的
一本书。
因为在浏览器搜索寻麻疹时,看到引用了这本书,就特意来看一下。并且强烈建议法学同学们看一下皮肤附
属器那一章中的斑秃、雄激素脱发两节,然后给zmk、xgj老师下个诊断和治疗。
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第五章皮肤性病的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
第一节真菌检查
第二节过敏原检测
第三节滤过紫外线检查
第四节光生物学试验
第五节性病检查
第六节蠕形螨、疥螨和阴虱
第七节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八节皮肤镜
学习小结
第六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及治疗
第一节皮肤性病的预防
第二节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治疗
第三节皮肤性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第四节皮肤性病的物理治疗
第五节手足口病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八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球菌性皮肤病
第二节杆菌性皮肤病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九章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头癣
第二节体癣和股癣
第三节手癣和足癣
第四节甲真菌病
第五节癣菌疹
第六节花斑糠疹
第七节马拉色菌毛囊炎
第八节念珠菌病
第九节孢子丝菌病
第十章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疥疮
第二节隐翅虫皮炎
第五节皮肤性病的外科治疗
第六节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八章细菌性皮肤

第七章病毒性皮肤

第九章真菌性皮肤

动物性皮肤病ppt课件

动物性皮肤病ppt课件

2019
-
10
毛虫图
2019
-
11
前臂毛虫皮炎图1
2019
-
12
前臂毛虫皮炎图2
2019
-
13
临床表现
• 人们在野外作业和活动树荫下纳凉时易患病!好发 于5~10月。 • 1.先有剧痒,随后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红斑、 斑丘疹,皮疹中央常有一较针头略大的黑色或红色 吸吮点,亦可出现风团。 • 2.皮疹可有数个数十个数百个不等,分布于颈肩上 胸部几四肢屈侧。 • 3.病程1周左右 • 4.个别患者毒毛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甚至 失明!亦有引起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甚至骨关节 畸形。
2019 1
疥虫形状
2019
-
2
病因与传播途径
• 病因:疥虫钻进人体表皮角质层。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包 括性接触)而传染,如同卧一床、相互握 手、穿用患者的衣服等。尤以和疥疮 患者同床睡觉而被传染最为多见。夫 妻之间相互传染和同时传染给子女常 见。集体宿舍常因相互坐睡床铺等而 传染。(多人患此病)本病流行甚广,全球都
疥虫检查:于薄嫩处皮肤的痒性丘疱疹、 水疱、小白点取刮:镜下可见成虫 下图为疥虫成虫
2019
-

6
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湿疹、痒疹、丘 疹性荨麻疹、虱病、皮肤瘙痒症等相鉴别
• • • • • •
诊断要点: 1.接触传染史 2.特殊的好发部位 3.典型的皮肤损害(隧道或结节) 4.剧烈瘙痒:夜间为甚(夜间奇痒) 5.隧道盲端挑出或显微镜找到疥虫或虫卵, 即可确诊。
自颈以下搽遍全身每天1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3天之内得不洗澡不得更衣第4天洗澡更衣消过毒灭过疥虫的衣同时将所有污染的衣服被单被罩等彻底消毒灭虫不能煮烫者用塑料包扎1周待疥螨饿死后再清洗

动物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动物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目标设定原则
具体明确
护理目标应具有可衡量 性,明确表达预期的护
理效果。
可实现性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设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目
标。
个性化
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和 病情,设定个性化的护
理目标。
时间限定
设定护理目标的达成时 间,以便评估护理效果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方法
01
02
03
04
综合评估结果
根据患者的全面评估结果,确 定护理问题的优先级。
02 患者评估与护理计划制 定
患者全面评估内容
皮肤病症状评估
观察患者皮肤病灶的形态、分 布、颜色、瘙痒程度等。
生理状况评估
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营养状 况、睡眠情况等。
心理社会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支 持系统、应对能力等。
过敏史与用药史评估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用药 史,了解可能的药物反应。
05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 议
营养需求评估方法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和病情严重程度,确 定其营养需求。
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 和摄入量,以评估其 膳食摄入是否满足需 求。
通过血液检查、体重 指数等指标,了解患 者的营养状况。
合适膳食搭配原则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 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 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培养兴趣爱好
建议患者培养一些兴趣爱 好,如绘画、音乐等,以 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 力。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强调沟通重要性
向家属强调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的重要性,促进 家庭和谐。
提供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关 心等,以增进与患者的互动。
鼓励共同参与

皮肤性病学(第9版)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接触传染史,皮肤柔嫩部位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有瘙痒性 结节,夜间瘙痒加剧等,不难诊断。皮肤镜特点和镜检找到疥螨或虫卵可 确诊。应与痒疹、皮肤瘙痒症、虱病、湿疹等进行鉴别。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疥疮
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于皮肤所致的传染性 皮肤病。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疥 螨大小0.2~0.4mm,体小呈圆形或卵圆形,黄白色,腹侧前后各有2对足,体 表有多数棘刺。雌虫较大,腹部中央有产卵孔,后缘有肛门,雄虫较小,与雌 虫交尾后即死亡。疥螨为表皮内寄生虫,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角质层内掘成隧 道,在其内产卵,经1~2个月排卵40~50个后死亡,卵经3~4天后孵成幼虫, 幼虫爬出皮肤表面藏匿于毛囊口内,经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从卵到成虫约需 15天。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3天,可通过气味和体温寻找新的宿主。
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
作者:冉玉平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动物性皮肤病临床上以昆虫及寄生虫最常见,其机制主要有:①口器 或尾钩叮咬机械损伤皮肤;②刺毛、鳞片、分泌物、排泄物、毒液刺激皮 肤致局部或全身反应;③毒腺或唾液内含多种抗原致Ⅰ型超敏反应;④口 器残留或虫体直接钻入皮内移行致炎症反应、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

《小动物疾病学》课件:小动物皮肤病

《小动物疾病学》课件:小动物皮肤病
红斑性天疱疮:主要在面 部和耳发生类似落叶型天 疱疮的皮肤病损。鼻部常 发生褪色,光照可加重鼻 局部炎症反应
鼻头、鼻梁脱毛、红斑和色素减退
寻常天疱疮
面部深层溃疡
寻常天疱疮
爪垫结痂和糜烂
爪背侧脱毛性糜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盘状红斑狼疮
鼻部色素减退、红斑、鳞屑、糜烂、溃疡或和结痂。 病变还可出现在唇、鼻梁、眼周皮肤、耳廓等。
剪毛后脱毛(postclipping alopecia)
自发性再生约需2年;左旋甲状腺素0.02mg/(kg.12h)
犬再发性胁腹部脱毛(canine recurrent flank alopecia)
腹侧壁斑秃、色素过度沉着 可不治疗;褪黑素在预计发病前使用
性激素性皮肤病
性激素过多过少均可导致脱毛。

外分泌腺(汗腺) 无(仅脚垫、鼻头有)
人类皮肤和犬类皮肤的五大不同点
人类皮肤
酸性 pH 5.5
10 to 15层
皮脂腺
连续性生长
28 天
顶质分泌腺
外分泌腺
犬的皮肤
中性 pH 7.5
3 to 5层
皮脂腺
周期性生长 20 天 无外分泌腺
顶质分泌腺
二、皮肤病理变化
(一)原发性皮损
• 斑或斑疹(macule) • 丘疹(papule) • 结节(tuberculum) • 风疹块(hives) • 水泡(vesicle) • 大泡(bulla) • 脓疱(pustule) • 囊肿(cyst)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对称脱毛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 腹围增大,脱毛 • 腹部血管清晰可见
皮肤钙质沉着
猫库兴氏综合征典型病变 耳廓脱毛、折卷

《皮肤性病 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 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前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发生于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及其相关病的学科,是临床学科的一个分科,与内科有密切联系。

治疗上除内服药尚有各种外用疗法。

皮肤性病学课程包括总论、皮肤病和性病。

通过总论对皮肤结构、功能、症状、诊断、常用实验诊断技术、皮肤病内外用药等学习,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各论学习使学生掌握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原则和处理方法。

在整个教学中,紧紧围绕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强调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以启发式教学,结合皮肤临床表现直观性强的特点,应用多媒体,通过二十多学时的课程,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人才打好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总学时26学时,大课18学时,见习8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总论第二,三章皮肤的结构、功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皮肤和附件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2、熟悉皮肤的各种生理功能。

3、熟悉影响皮肤功能的各种因素。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一)皮肤结构1、概述皮肤组成及其附属器、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皮肤的厚度、面积、外观、纹理形成及意义。

2、表皮二类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1)角质形成细胞a.来源、基底层——角质层各层的细胞形态、演变与功能b.桥粒、半桥粒、张力微丝、角质小体、被膜颗粒的作用c.角质蛋白形成、性质、功能及表皮更替时间。

(2)树枝状细胞a.黑素细胞形态分布、黑素小体作用。

b.郎格汉斯细胞形态、分布于免疫关系。

c.Merkel细胞形态、分布、作用。

3、基底膜带的组成与作用4、真皮分层、组成(纤维、基底、细胞)、性质与作用5、皮下组织的结构与作用6、皮肤附属器(1)毛发的结构、生长周期与内分泌关系。

(2)皮脂腺的形态分布,皮脂形成、排泄及与内分泌关系。

(3)大、小汗腺的形态、分布、功能及神经支配。

(4)甲的结构、生长速度。

7、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神经分布情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现用)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现用)

皮肤科学与性病学Dermatology and Sex Diseas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A09D学分数:总学时:29 学时分派:理论22/见习7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营养等专业利用先修课程:基础医学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发生在皮肤、粘膜和与皮肤、粘膜相关疾病的科学。

要紧包括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两部份。

它不仅是一门独立的临床专业,同时也涉及到其他学科和基础理论的方方面面。

本课程要求学习把握常见皮肤病之诊断、防治。

了解皮肤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医学之关系。

把握皮肤病的病症学、诊断原那么、各类医治、预防方式、熟悉皮肤病病因。

了解皮肤病的解剖和组织学、皮肤生理功能,皮肤组织病理。

三、课程教学的大体内容及学时分派教学内容学时分派大体内容第一部份总论(一、二)(4学时)第一至八章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性病病症和诊断、皮肤病的医治与预防一、目的要求(一)把握:皮肤病的病症学、诊断原那么、各类医治、了外用药物的医治原那么。

(二)熟悉:皮肤科的经常使用内用药、了解预防方式。

(三)了解:皮肤病的解剖和组织学、皮肤生理功能,皮肤组织病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一)一样介绍:皮肤病学的概念、进展史、学科特点。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一)详细讲解:皮肤的解剖、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讲解基底膜带。

(二)一样介绍: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第三章皮肤的功能(一)重点讲解:皮肤的屏障作用、皮肤免疫功能。

(二)一样介绍:皮肤的吸收作用、调剂体温作用、感觉作用。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代谢作用。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一)详细讲解:皮肤性病的自觉病症与皮肤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

(二)重点讲解:皮肤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

(三)一样介绍:皮肤性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魄检查。

第五—六章皮肤组织病理学、经常使用实验诊断技术(一)重点讲解:皮肤组织学检查的大体要求,真菌检查、斑贴实验。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动物性皮肤病共30页PPT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动物性皮肤病共30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动物性皮肤病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动物性皮肤病知识(doc 6页)

动物性皮肤病知识(doc 6页)

动物性皮肤病知识(doc 6页)第十章动物性皮肤病可引起人皮肤病的动物有多种,以节肢动物最常见。

血吸虫、钩虫及利什曼原虫以及水生生物如水母、海葵等也可致病它们引起皮肤病的机制主要有:①蚊、蠓、臭虫等的口器或尾钩叮咬机械损伤;②桑毛虫等虫类的分泌物、排泄物、鳞片、刺毛以及蜈蚣、蝎等刺螯人时排出毒液刺激皮肤局部或引起全身反应;③昆虫的毒腺或唾液内所含的多种抗原引起I型变态反应;④昆虫的口器留在组织内或寄生虫直接钻人皮肤后作为异物引起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性反应。

第一节疥疮疥疮(scabies)是疥螨引起的皮肤病,其传播与亲密接触有关,成人疥疮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国外列为性传播疾病之一。

【病因和传播途径】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

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

疥虫大小约0.2~0.4mm,雌虫较大,雄虫较校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表面角质层内掘成隧道,在其内产卵。

卵经3~4日后孵成幼虫。

从卵到成虫约需15日左右。

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3日。

本病以和疥疮患者同床睡觉而被传染最多。

夫妻之间相互传染和同时传染给子女常见。

集体宿舍中由于相互坐睡床铺、穿用患者的衣服,甚至握手等也可传染。

寄生于兔、羊、狗等的动物疥螨亦可感染人,但症状较轻。

【临床表现】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皮疹为小米粒大丘疹或丘疱疹,多见于指缝、腕部、肘窝、腋窝、乳房下、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处。

成人头、面、掌跖等处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

有时可见隧道。

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发生豌豆大小的结节,为疥螨引起的异物反应。

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可继发感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发展为肾炎等。

对有感觉神经病变或严重体残的患者,因对瘙痒不能起反应或不能搔抓,容易发生结痂性疥疮(又称“挪威疥疮”),表现为大量鳞屑、结痂、红皮病或疣状斑块,患者身上有数百万个疥螨,传染性极强。

【实验室检查】阳性标本可找到疥螨或椭圆形、淡黄色的薄壳虫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动物性皮肤病作者:冉玉平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学(第9版)动物性皮肤病临床上以昆虫及寄生虫最常见,其机制主要有:①口器或尾钩叮咬机械损伤皮肤;②刺毛、鳞片、分泌物、排泄物、毒液刺激皮肤致局部或全身反应;③毒腺或唾液内含多种抗原致Ⅰ型超敏反应;④口器残留或虫体直接钻入皮内移行致炎症反应、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

明确致病昆虫时诊断为独立皮肤病(如疥疮、隐翅虫皮炎等),不能确定致病昆虫则统称为虫咬皮炎。

目录第一节疥疮第二节毛虫皮炎第三节隐翅虫皮炎第四节虱病第五节虫咬皮炎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常见动物性皮肤病的表现常见动物性皮肤病的病因和治疗常见动物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和检查第一节疥疮疥疮(scabies )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 )寄生于皮肤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疥疮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

疥螨大小0.2~0.4mm,体小呈圆形或卵圆形,黄白色,腹侧前后各有2对足,体表有多数棘刺。

雌虫较大,腹部中央有产卵孔,后缘有肛门,雄虫较小,与雌虫交尾后即死亡。

疥螨为表皮内寄生虫,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角质层内掘成隧道,在其内产卵,经1~2个月排卵40~50个后死亡,卵经3~4天后孵成幼虫,幼虫爬出皮肤表面藏匿于毛囊口内,经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从卵到成虫约需15天。

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3天,可通过气味和体温寻找新的宿主。

本病为接触传染,集体宿舍或家庭内易发生流行,同睡床铺、共用衣被甚至握手等行为均可传染。

动物疥螨亦可感染人,但因人的皮肤不是其合适栖息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有自限性。

二、临床表现疥螨易侵入指缝、手腕、肘窝、腋窝、乳晕、脐周、外生殖器等皮肤薄嫩部位和前臂、下腹及臀部等,成人很少累及头皮和面部,但在免疫受损者和婴儿可累及所有皮肤。

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丘疱疹约小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浅纹,弯曲微隆起,末端可有丘疹和小水疱,为雌虫停留处,有的因搔抓或继发感染、湿疹化及苔藓样变者不易见到典型隧道,儿童可在掌跖等处见到隧道;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发生直径3~5mm的暗红色结节,称疥疮结节,为疥螨死后引起的异物反应。

高度敏感者皮损泛发,可有大疱。

病程较长者可有湿疹样、苔藓样变,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及肾炎等。

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经常洗澡、不正规治疗者皮损可失去典型性,增加诊断困难。

有感觉神经病变、智障、严重体残、严重免疫功能下降者,易发生结痂性疥疮(挪威疥疮),表现为大量鳞屑、结痂、红皮病或疣状斑块,累及全身,寄生疥螨密集,传染性极强。

三、实验室检查用皮肤镜观察可看到匐行性隧道,远端可看到圆形疥虫,顶端呈三角翼样结构,紫外线皮肤镜观察到隧道显示间断亮白色荧光。

用墨水染色后观察可见到远端的疥虫和隧道里的虫卵。

刮取皮肤标本中可找到疥螨和虫卵。

根据接触传染史,皮肤柔嫩部位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有瘙痒性结节,夜间瘙痒加剧等,不难诊断。

皮肤镜特点和镜检找到疥螨或虫卵可确诊。

应与痒疹、皮肤瘙痒症、虱病、湿疹等进行鉴别。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五、治疗1.外用药治疗(1)10%硫黄软膏(婴幼儿用5%):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后用药,自颈部以下涂布全身,每天1~2次,连续3~4天为一疗程。

(2)5%三氯苯醚菊酯霜(permethrin,扑灭司林,苄氯菊酯)。

(3)25%苯甲酸苄酯乳剂。

(4)1% γ-666霜:有杀螨作用,无臭味,但有毒性,成人用量不超过30g,24小时后用温水洗澡。

皮肤破损面积大者不宜用,儿童及孕妇禁用。

(5)阴囊、外阴处的疥疮结节难以消退,结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液氮冷冻或手术切除结节。

2.系统药治疗伊维菌素(ivermectin)单次口服,适于外用药物无效或结痂性疥疮。

第二节毛虫皮炎毛虫皮炎(caterpillar dermatitis):毛虫毒毛或毒刺进入皮肤后,其毒液所致瘙痒性、炎症性皮肤。

【病因】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等。

【发病机制】桑毛虫为桑毒蛾的幼虫,有200万~300万根毒毛,内含激肽、脂酶及其他多肽。

松毛虫是松蛾的幼虫,每条虫约有1万多根毒毛,有倒刺状小棘,末端尖锐刺入皮肤后不易拔出;刺毛虫的毒液含斑蝥素。

毛虫的毒毛极易脱落,随风飘到人体表或晾晒的衣物上,进入皮肤后,毒液的原发刺激作用导致发病。

【临床表现】夏秋、干燥、大风季节,户外活动者易患病。

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风团样损害,中央常有一针尖大小的黑色或深红色刺痕,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暴露部位成批出现,剧痒。

可恶心、呕吐及关节炎。

毒毛入眼可致结膜炎、角膜炎,及致盲。

【实验室检查】用透明胶带紧贴皮损表面镜检可找到毒毛;皮肤镜可见刺入或横卧于皮沟中的毒毛。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地区、皮损分布特点、自觉症状及查到毒毛可以确诊。

【预防和治疗】Ø药物喷洒灭毛虫及其成蛾。

Ø不要位于下风方向作业,应穿戴防护衣帽。

Ø止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Ø反复粘贴皮损部位可粘除毒毛。

Ø用肥皂、草木灰等碱性水擦洗。

Ø局部外用止痒、保护性药物,服抗组胺药物,重者内服糖皮质激素;松毛虫所致骨关节炎应以消炎止痛、防止关节残疾为主。

第三节隐翅虫皮炎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后所致的接触性皮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隐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夏秋季夜Array间趋光飞行,停在皮肤上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强酸性(pH 1~2)毒液致病。

【临床表现】夏秋季节雨后闷热天气易发病。

反应剧烈或隐翅虫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

病程约1周,愈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临床表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隐翅虫皮炎【预防和治疗】夜间关好纱窗和蚊帐。

小心吹赶隐翅虫,不要在皮肤上将其打死或压碎。

用清水冲洗后可选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0.1%雷夫奴尔溶液、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1︰10聚维酮碘溶液湿敷。

红斑损害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等。

严重者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第四节虱病虱病(pediculosis)虱寄生于人体,反复叮咬吸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阴虱为性传播疾病),亦通过被褥、衣帽等物品间接接触传播。

【病因和发病机制】虱为昆虫纲节肢动物,属体外寄生虫。

可分为头虱、体虱和阴虱,各有相对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特异性。

阴虱及卵适于黏附在阴毛上,也可附着与头发、睫毛、腋毛上。

体虱的卵黏附于织物纤维上。

虱用口器刺入皮肤吸血时,其机械损伤和毒性分泌物刺激是致病因素,体虱还可传播回归热和斑疹伤寒。

头虱6岁儿童头皮发痒搔抓1月阴虱皮肤镜下观察父亲的阴虱经过密切接触传染、引起其儿子头皮阴虱头虱、体虱、阴虱的形态学特征阴虱阴虱附着在阴毛及体毛上的阴虱及虫卵阴虱Crab louse?阴虱Crab louse?剔除阴毛后,皮肤镜下仍发现一个虫卵!【预防和治疗】Ø虱病是传染病,应防治并重,避免接触患者,严格消毒污染物。

Ø密篦子将虱和虱卵篦尽,剃头后外用50%百部酊、25%苯甲酸苄酯乳剂搽遍头发,每天2次,热水肥皂洗头,彻底消毒。

Ø阴虱应剃除阴毛后外用1% γ-666霜、10%硫黄软膏、0.3%除虫菌酯或25%苯甲酸苄酯乳剂。

凡士林外用。

第五节虫咬皮炎虫咬皮炎(insect bite dermatitis)l由螨虫、蚊、蠓、臭虫、跳蚤、蜂、蜱等昆虫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

l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咬痕,自觉瘙痒,严重程度与昆虫种类、数量和患者敏感性相关。

l循证医学研究认为传统上的“丘疹样荨麻疹”即是节肢动物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属于虫咬皮炎。

l损伤的皮肤易继发细菌等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螨虫为肉眼刚能见到的微小昆虫。

农民收割谷物时被蒲螨叮咬皮肤所致皮炎称谷痒症(grain itch),而粉螨及尘螨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而不吸血液,其致病机制为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碎屑等引起的过敏反应。

谷痒症患者,女,53岁。

主诉:全身长“寄生虫”14+天。

1月前因“心律不齐”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自觉头部、躯干、四肢皮肤瘙痒,有针刺感,偶可见“虫咬”出血点,且自行捉“寄生虫”数只。

自诉与母亲同睡后,其母也出现相同症状。

于多家医院就诊,予以“硫磺软膏”“皮肤康洗液”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就诊时情绪激动、焦虑、极度恐惧。

腹部小腿2017-05-042017-05-04×50倍皮损经非偏振皮肤镜光放大50倍后,可见表面轻微红斑、较多褐色痂壳,未见明显出血点,为陈旧性的皮损改变。

非偏振光皮肤镜非偏振光皮肤镜×50倍“真凶”究竟是什么?图中箭头所指的黑点即患者用透明胶带从皮肤上粘出的“虫”×200倍显微镜×200倍非偏振光皮肤镜非偏振光皮肤镜将“黑点”放大200倍后可见褐色成虫,具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

在显微镜下放大200倍后可见相同结构。

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

身体大小在0.5mm 左右,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身体结构有别于昆虫。

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其分泌物、毛刺接触皮肤,可引起皮炎。

粉尘螨(Dermatophagoider farinae )分布广泛,可在动物饲料、面粉、食品、废棉花、仓库及房舍灰尘中发现,并不寄生于人体。

扫描电镜下可见虫体体表有大量细小毛刺(白色箭头)偏振光皮肤镜下可见4对足(黑色三角),一对触须(黑色圆圈),以及消化道等内脏系统(黑色箭头)1212女,39岁,工地上班。

双足大量红色瘀斑伴水疱、瘙痒4天,皮肤镜下皮损背景鲜红,可见皮下出血点(1,白箭头),右足背可见紧张性水疱,中央似脐凹结构(2)。

诊断:虫咬皮炎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病因和发病机制】蚊属昆虫纲双翅目,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只有雌蚊才叮人吸血。

人体表的水分、温度、二氧化碳、雌激素以及汗液中的乳酸都能吸引蚊虫。

【诊断和鉴别诊断】Ø昆虫叮咬与季节和个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Ø仔细询问可能的昆虫暴露史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Ø皮肤镜下见咬痕或靶样损害是确定诊断直接证据。

Ø应与荨麻疹、水痘、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预防和治疗】Ø注意个人和职业防护,避免与宠物、家禽接触,穿长衣袖并扎紧袖口裤管等,可用含DDT、含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环境消毒。

Ø高敏人群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其内包括肾上腺素、注射器以及抗组胺药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