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前言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肝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肝病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情况,编写了《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部权威、实用、更新的肝病诊疗参考书。
本指南编写组成员均为我国肝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力求保证指南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
本指南涵盖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肿瘤等常见肝病。
我们期望本指南的发布能为我国肝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促进肝病诊疗水平的提高,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1. 肝病的预防1.1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1.1.1 乙型肝炎病毒(HBV)- 疫苗接种: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
-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用于预防HBV母婴传播和暴露后预防。
- 严格血液制品管理:加强血液制品的筛查和监管,降低HBV 传播风险。
1.1.2 丙型肝炎病毒(HCV)- 疫苗接种:目前尚无批准使用的丙肝疫苗,需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 严格医疗器械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加强对药物依赖者的干预:降低HCV感染风险。
1.1.3 丁型肝炎病毒(HDV)- 疫苗接种:加强乙肝疫苗普及,降低HDV感染风险。
- 严格血液制品管理:同HBV。
1.1.4 戊型肝炎病毒(HEV)- 水源性预防: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高粪便污水处理水平。
- 食物性预防: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预防食源性HEV感染。
1.2 非病毒性肝病的预防1.2.1 肝硬化- 预防酒精性肝病:限酒、戒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 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
1.2.2 肝衰竭- 早期发现并治疗肝病基础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 加强肝功能监测:及时发现肝功能衰竭的早期迹象。
1.2.3 肝肿瘤-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肝脏B超、甲胎蛋白(AFP)等检查。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疗指南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系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或肝功能衰竭。
两周内有暴饮史者通常诱发急性酒精性肝病。
其严重程度与饮酒量、饮酒时间、遗传、性别、营养状态和伴随疾病等因素有关。
第一节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肝区疼、上腹不适、腹胀和肝肿大,少数可有黄疸。
【诊断要点】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40g/d[饮酒量换算为所含乙醇量的公式为: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酒精比重)]。
2.除外病毒性肝炎、代谢和药物性等肝病。
3.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转氨酶、GGT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可伴有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4.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
5.肝组织学表现大多为巨泡性或巨泡性与微泡性的混合型,缺乏酒精透明小体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治疗方案及原则】1.戒酒是唯一治疗方法。
2.肝功能异常者可酌情用水飞蓟素或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3.治疗相关伴随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
第二节酒精性肝炎【临床表现】轻者症状不明显,通常可有消化道症状和肝肿大等。
急性者可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
重者可发生肝功能衰竭。
【诊断要点】1.有短期大量饮酒史。
2.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
3.约半数患者有白细胞升高,常大于10×109/L。
4.AST中度升高,常小于6倍正常上限值(ULN),AST/ALT大于2。
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2×ULN,禁酒前<2.5×ULN 者则应<1.25×ULN。
5.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后<1.5×ULN,或小于禁酒前40%。
6.除外病毒性肝炎,少数患者可伴病毒性肝炎,应注意鉴别。
7.影像学检查可出现肝脾肿大。
脂肪性肝病
⑤血清转氨酶和GGT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升高,通常以ALT增高为主;
⑥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⑦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符合第1-5项和第6或7项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NAFLD
1. 7 治疗(1)
针 对 危 险 因 素 治 疗
肥胖——减肥,但不宜过快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基本措施: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脂 对于大多数脂肪肝,通过节制饮食、坚持中等量有氧 运动,可达到控制体重和血糖,降低血脂以及促进肝 组织学改变逆转的目的 由于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 管疾病,而这些疾病的防治比脂肪肝本身更重要,故 要有整体治疗观念
2 酒精性肝病(ALD)
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慢性肝病,对人体消化、神经等系
统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对肝脏有直接毒害作用,引 起肝脏一系列病变,通常为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
肝硬化
我国发病率也有上升
浙江地区应重视黄酒所致酒精性肝病
2. 1 病因和发病机制(1)
乙醇在肝脏的代谢
在人体,乙醇从单纯扩散方式从胃肠道吸收后,迅速在体内分布,大
部分乙醇(90%-95%)被氧化为CO2和水后排出体外
肝脏是乙醇氧化的主要场所(75%)
乙醇首先在肝细胞浆中主要经乙醇脱氢酶(ADH)氧化成乙醛,并 使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为还原性辅酶I(NADH)
然后在肝脏线粒体内由乙醛脱氢酶(ALDH)氧化为乙酸;同时 NAD转化为NADH;最后,乙酸由肝释放入血液,在外周组织氧 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 1 病因和发病机制(3)
饮酒量与持续时间
每天饮酒比间断饮酒危害大,一次大量饮酒危害性更大, 男性日平均饮酒折合乙醇量≥40克,女性≥20克,连续5年 或2周内有大于80克/天的大量饮酒史即可发病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方案
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2006 年 2 月订正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是因为长久大批喝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早期往常表现为脂肪肝,从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引发宽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有的肝脏疾病之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壹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于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本《指南》。
此中介绍的建议所依照的凭证等级共分为 3 个级别 5 个等次,见表 l ,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表 1 介绍建议的凭证分级凭证等级定义I随机比较试验II-1非随机比较试验II-2分组或病例比较剖析研究II-3多时间系列,显然非比较实验III专家、威望的建议和经验,流行病学描绘本《指南》旨于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治作出正确决议,且非强迫性标准;也不行能包含或解决该病诊治中的全部问题。
所以,临床医生于针对某壹详细患者时,应充足认识本病的最正确临床凭证和现有医疗资源,且于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向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拟订合理的诊断方案。
因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快速,本《指南》仍将依据需要不停更新和完美。
壹、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久喝酒史,壹般超出 5 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批喝酒史,折合酒精量> 80g/d 。
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要素的影响。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 g= 喝酒量(ml)×酒精含量(%) × 0.8 。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跟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均匀红细胞容积(MCV) 等指标高升,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显然降落,往常 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 AST/ALT>2 ,有助于诊断。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酒精摄入过多,导致肝脏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肝脏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诊治指南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着重介绍现阶段酒精性肝病的诊疗指南。
一、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1.患者需有长期的饮酒史。
2.有肝脏损害的证据。
3.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脏病。
根据肝脏损害的程度,酒精性肝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肝脏内脂肪沉积所致的。
2.酒精性肝炎:由于饮酒引起肝细胞发生炎性病变而引起。
3.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肝细胞坏死和再生,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一种肝脏疾病。
二、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1.戒酒: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原则是戒酒。
只有彻底戒酒,才能避免新的肝脏损害,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2.营养调理: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合理的营养,大量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优质脂肪,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3.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三、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1.葡萄糖酸钙:可以改善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减轻肝脏损伤。
2.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可以减轻肝脏氧化应激的作用,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3.肝保护剂:如丙硫氧嘧啶、注射用谷胱甘肽等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减轻肝脏损伤。
四、酒精性肝病的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腹水严重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以考虑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五、酒精性肝病的预防1.限制饮酒:减少饮酒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等,有助于保持肝脏的健康。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早期症状,进行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最为关键的是彻底戒酒,在饮食、保健、用药、手术治疗等方面加以综合处理,充分发挥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
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解读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在中国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和统一诊疗标准,中国肝病学会于近期发布了新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标准在新版指南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而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肝脏活检来确定。
此外,患者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脂肪肝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药物性肝病等。
二、分级和分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病情一般表现为简单脂肪肝,中度病情则为脂肪肝伴有轻度炎症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而重度病情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三、治疗原则针对不同分级和分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版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对于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来控制病情。
对于中度和重度病情,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以降低脂肪肝的进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四、药物治疗在新版指南中,药物治疗被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糖尿病药物、降脂药和抗氧化剂等。
其中,利用抗糖尿病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二甲双胍等。
五、其他干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其他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这包括减肥、戒酒、戒烟以及避免饮食中的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此外,适量的体力活动和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六、预防和健康教育为了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和发展,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病率。
总结: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对于规范和统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酒精性脂肪肝ppt课件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噬肝病毒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 性肝
病。
治疗进展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指南
(2010年修订版) ALD治疗原则:
1、加强健康宣传,减少公众饮酒量: 最重要的措施;
2、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高蛋
乙醛
导致
导致
氧自由基、 酯化
肝细胞高尔 基复合体功
能
肝细胞 脂肪变性
甘油三脂
输出 极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酸 合成
ALD 诊 断 标 准
酒精性肝病的诊疗指南
(2010年修订版)
(1)有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 ≥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80g/d;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 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
重度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治疗:英利昔单抗可与 TNF结合而阻断其生物学效应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靶向治疗: 抗氧化和细胞保护治疗:临床疗效不理想 伴随疾病的治疗:
伴随疾病的治疗
ALD与胰岛素抵抗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发病机制上十 分相似,而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 上均发挥重要作用;
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原理
酒精
代谢过程促进 脂肪酸合成
取代脂肪提供 能量,减少脂 肪氧化利用
直接对肝脏细胞产 生毒性,使脂蛋白 分泌减少,影响脂 肪输出肝脏
甘油三酯堆积脏内
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
酒精性肝病(ALD)的致病因素单一,但发病机 制较为复杂,与酒精及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毒性、氧 应激、免疫介导和细胞因子、缺氧、细胞凋亡、内 毒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最新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指南
滥用药物和其他损肝因素
2024/6/10
32
治疗对策:减肥(II 1-3, III)
适用于所有超重、肥胖(内脏性)和体重迅速 增加者
控制饮食,运动,改变生活方式 减肥药物(BMI>27):西布曲明(诺美亭,抑制
食欲),奥利司他(赛尼可,减少吸收)等 病态性肥胖(BMI>40):外科手术 体重下降每月<0.45kg(防止出现亚急性
NASH和肝衰竭)
2024/6/10
33
治疗对策:胰岛素增敏剂(II 1-3)
适用于2型糖尿病, 糖耐量损害,内脏性肥 胖者
选用双胍类: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双胍 (降糖灵)和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等胰 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2024/6/10
34
治疗对策:降血脂药( II 1-3)
适用于血脂紊乱经基础和减肥、降糖药3-6月无效者及 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
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强于脾脏和肾脏), 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 (-必备项-)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前缘变钝 彩超:肝内血流减少,血管走向正常 肝右叶包膜和横隔不清或不完整
2024/6/10
14
脂肪肝的B超诊断
2024/6/10
15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弥漫性肝密度降低
94-96% 40-52% 23-24% 12-13% 6-7% 6% 3-4% 1-2%
2024/6/10
37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的作用
肠胆固醇吸收↓ 胆固醇排泄↑ HTGL(肝甘油三酯脂酶)和LPL(脂蛋白
脂肪酶)活性↑ ACAT(肝酰基- 胆固醇- 酰基- 转移酶)在
脂肪肝用药指南
10杨响光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很多,主要分为降脂性药物、护肝去脂药和中医中药。
但需说明的是,目前脂肪肝的治疗仍以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坚持合理饮食习惯为主,药物仅起辅助治疗作用,应根据脂肪肝的病因和病情合理选用。
脂肪肝治疗要点1.戒酒:适用于单纯性脂肪肝和以酒精性脂肪肝为主的中毒性肝病,戒酒后,一般在2~4周肝功能指标可恢复正常。
2.节食:食用低脂肪、高蛋白、低糖、低热量和富含纤维的食品,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B2、B6以及叶酸、锌、胆碱、氮氨酸。
3.运动锻炼: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
药物辅助治疗1.非处方药:肌醇可促进肝脏中脂肪的代谢,1次0.5g~1g,1日3次;硫普罗宁(凯西莱)可改善肝细胞功能,防止甘油三酯堆积,1次0.lg~0.2g, 1日3次,连续12周;复方二氯酯酸二异丙胺片(利肝能)为维生素B15的活性成分,可减少脂肪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1次1片~3片,1日3次;葡醛内酯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脂肪蓄积;对γ一GT较高者,可选择谷胱甘肽肌注,1次50mg~100mg ,1日1次。
脂肪肝用药指南FM new health脂肪肝患者中,有一部分人除体重增加外无明显症状。
大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有的因肝体积增大、肝包膜被牵拉而感肝区胀痛。
有肝炎病史的患者,往往自认为肝病加重而更加限制活动、增加营养,这样反而会使体重增加,脂肪肝加重,肝区疼痛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个别患者因小胆管受压可有轻度黄疸,还有一部分患者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轻、中度转氨酶升高,血脂尤其是三酰升高而无任何不适感。
2.中药:口服柴胡舒肝丸,1次1丸,1日2次,可舒肝理气、消肿镇痛,用于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叶酸水等症的治疗。
若出现舌红少苔、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等阴虚证时应及时停药;迁延性肝炎可选用乌鸡白凤丸,1次1丸,1日2次;两胁胀满、食欲不振、打膈呕吐、胃脘疼痛者,可服用舒肝和胃丸,大蜜丸1次2丸,小蜜丸1次9g,1日2次;两胁胀满、胸部烦闷、呕吐恶心、气逆不顺者,可选服舒肝调气丸,1次6g,1日1次~2次。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07(12)4【摘要】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
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表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总页数】3页(P268-270)【作者】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作者单位】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工作组(2006年11月修订) [J], 范建高;蔡晓波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 [J],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3.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 [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4.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5.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期 年月 , , 37 1 2021 1 J Clin Hepatol Vol.37 No.1 Jan.2021
!>?@AB!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因。人均饮酒量与各个国家的肝硬化死亡率密切相关。特别 增加了酒精性肝硬化的死亡率。ALD 病死率的上升与营养不
需要评估大量饮酒对ALD 发展及严重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良程度相关。
在我国,酒精所致肝损伤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2. 2 发病机制
2 发病机制
2. 2. 1 酒精性脂肪肝 有4 个主要的致病因素。
关键词:肝疾病, 酒精性; 诊疗准则(主题)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志码:B 文 0036 - 05
( ) Guideline for primary care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2019
显示,ALD
患病率为0. 50%
;其中 ~ 8. 55% [2 -7]
40 ~ 49
岁人群
明同一地区人群间亦存在个体差异。
的ALD 患病率最高,达到11. 6% 。 [3]
2. 1. 4 其他 肥胖是重度饮酒者中肝硬化最重要的独立危险
酒精滥用是世界范围内可预防性肝病的一个主要致病原 因素。酗酒和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并存,使肝损伤的速度加快,
: , ; Key words Liver Diseases Alcoholic Practice Guidelines as Topic
1 概述
2023版《慢性非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正式推出
2023版《慢性非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正式推出引言慢性非酒精性肝病(Chronic 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 CNL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CNLD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2023版《慢性非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医生提供了关于CNLD诊断、评估和治疗的专业建议。
指南概览诊断与评估临床表现- 持续的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或白蛋白下降- 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体积减小、脂肪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迹象-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如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试验:ALT、AST、ALP、GGT、白蛋白、总胆红素等- 血清学检查:抗病毒抗体、抗HCV、HBsAg等- 肿瘤标志物:AFP、CEA等-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门静脉高压等- 肝脏磁共振成像(MRI)或肝脏CT扫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纤维化程度等组织学检查- 肝脏活检:确定肝病的病理类型和程度,如脂肪肝、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等治疗原则基础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 保肝治疗:使用双环醇、复方甘草酸昔等保肝药物针对病因治疗-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药物性肝损伤:停用可疑药物,给予解毒剂或支持治疗并发症治疗- 肝硬化:给予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纤维化治疗- 肝衰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或肝移植治疗特殊人群治疗- 儿童:遵循儿童CNLD诊治共识,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使用肝脏毒性药物指南更新要点- 新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标准- 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在CNLD治疗中的重要性- 更新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纳入新型抗病毒药物- 完善肝衰竭和肝硬化治疗策略,强调个体化治疗- 关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的CNLD治疗结语2023版《慢性非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的发布,将为我国医生在CNLD诊疗过程中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指导。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等指标升高f猢。禁酒后上述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
于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lr>2127281(//.2)有助 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29—321(见本 指南第四部分影像学诊断)(口一2)。 5.排除嗜肝病毒感染、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 自身免疫性肝病等[zq(皿)。 凡符合第1、2、3项和第5项或第1、2、4项和 第5项者,可诊断为ALD;仅符合第l、2项和第5 项者。疑诊为ALDl2a]。
@ALD患者常伴肝纤维化,因此需重视抗纤维
化治疗(皿)。对现有的多种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或方 剂,应根据循证医学原理,按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 范(GCP)行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应重视肝 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客观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⑤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门静脉
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 性脑病、肝细胞肝癌等)[381(皿)。
①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
脏),远场同声逐渐衰减。 (爹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③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蓟彩色多普勒ff}L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
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mL管走向正常。
⑤肝右叶包膜和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七述第l项和第2~4项中任意一项者为 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l项和第2-4项中任意两 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第2~4项中 任意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2.CT诊断: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比 值≤l。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比值≤1.0 但>0.7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0.5者为 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 五、组织病理学诊断嘲 ALD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