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1、看明白
看题目:题目中经常会蕴藏着与主旨相关的信息。
看主体:
①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带有固定的、特定的含义和情感寄托;
②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字,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
看背景:诗歌鉴赏题中,有时会有诗人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的相关注释,一定要仔细分析,知人论诗、知事论诗。
2、写清楚
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首诗采用,写出了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v常见考察点归纳:
1、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2、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3、意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地组合到一起,形
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
郁顿挫……
4、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
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5、通常指的“作用”: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升华
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6、常见的内容: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思乡怀远、个人情志与山水田园、
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入世的庙堂之志……
7、常见的创作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
v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
可给分。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易丢分。
1、“诗眼”型题的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
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意境型题的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3、句意型题的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指
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4、语言特色型题的答题模式: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
5.主旨型题的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
暗寓了什么。
6.技巧型题的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
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如何鉴赏思乡怀人类诗歌?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
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
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
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如何鉴赏“诗眼”?
“诗眼”之说,实际是考查诗歌的“炼字”,即体会作者在词语使用方面
的精妙之处。古人写诗“炼字”,一般体现在对动词、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上。如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如何鉴赏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如何鉴赏边塞诗?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
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
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
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