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教育、心理、信息技术多种学科结合,融合多种思想理论

2.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实践与理论并重)

3.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建立成为焦点。研究学习者在该环境中的心理及非智力因素。

4.教育技术手段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internet的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二、结合实际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

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1.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授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在新型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如今实际教学中,教师都需学会使用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很多老师都会用视频、网络平台等进行教学。

2.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发展。例如实际中,教师对计算机资源利用日益娴熟,现有的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师更高的要求,那么也就要求着教育技术不断的更新。

三、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

2.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即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3.其基本要素:

①信息化的学习支持环境(特点: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学习界面的人本性、学习过程的协作性、知识学习的重构性)

②信息化的学习资源(特点:标准性、课堂性、共享性)

③信息化的学习方式(资源利用的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协商合作学习、实践创造学习)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应当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学生的特点进行,应当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不能将其定式化。具体的应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整合的过程、综合学习、体验学习,提倡协作学习。

四、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容心理表征的过程,包括结构性知识和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维特罗克认为,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已有的经验相结合,需要借助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信息加工策略。

2.学习过程同时包括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旧知识的重组。

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

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①自下而上地开展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②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2.情境化教学

3.重视社会性互动。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合作与讨论。

五、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各种不同学习流派学习理论的认识

1.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成功要靠强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2.认知主义理论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习。他认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求者。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把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中信息在经过各种方式加工后才被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通过一定的线索提取出来,作用于环境。

3.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认知主义不同的是,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来的。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改造。

由于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它们的规律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全面概括或解释。每种理论或学说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应用。

六、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一)戴尔的“经验之塔”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

1.做的经验:①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②设计的经验;③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①观摩的经验;②野外旅行;③参观展览;④电视和电影;⑤静态图像、广播、录音

3.抽象的经验:①视觉符号;②言语符号

(二)基本观点:

1.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2.教育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