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程序实现——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衡水杯”一等奖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衡水杯”一等奖

以解析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体验软件开发流程——《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教学设计【课标内容要求】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用解析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来源于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解析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体验编写程序的成功感受。

解析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点是:找出问题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正确得数学表达式。

那么如何把解析思想体现在算法中,用程序语言实现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整堂课的设计上的思路是:从需求分析开始,通过了解用户需求,设计算法(画流程图),再编写VB代码,最后调试运行成功,层层深入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解析算法。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的求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解析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用流程图形式来表示解析算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2.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让学生理解体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3.通过情景创设,体验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指向】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计算思维:(1)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过程中,能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完成作品。

重点:理解解析算法的基本思想。

掌握通过分析问题设计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代码。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优化算法,改进算法,并调试运行成功。

【学情分析】这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二普通班级,考虑了学生的整体水平,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思路。

在《信息技术基础》的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理解了解析算法的特点,学习了算法的三种表示方式,理解了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对程序有了初步的认识。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用解析法设计程序在计算机编程中,解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设计程序的方法。

它通过对问题进行逐步解析和拆分,逐渐构建出完整的程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问题,可以帮助程序员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解决方案。

解析法的基本原理解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子问题,并逐步解决每个子问题,最终得到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开发过程中的复杂性,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加简单和可控。

解析法的设计步骤如下:1. 分析问题:仔细阅读问题描述,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确定问题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可能的边界情况。

2. 拆分问题: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

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找出可以独立解决的子问题,将其单独处理。

3. 设计算法:为每个子问题设计算法。

考虑问题的最优解和常见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子问题。

4. 编写代码:按照设计好的算法,编写代码来实现子问题的解决方案。

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

5. 测试和调试:对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

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效率,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和错误。

6. 整合和优化: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决方案整合成完整的程序。

优化代码的性能和效率,使其能够处理更大规模的问题。

解析法的应用场景解析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问题,特别适合于以下场景:- 复杂系统的设计:当需要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时,解析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模块,分别解决每个模块的问题,最后整合起来实现完整的系统。

-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设计:在编写算法和数据结构代码时,解析法可以帮助我们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设计出高效的算法和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决这些子问题。

- 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解析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理清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将整个项目拆解成可管理和可执行的子任务。

解析法的优势和挑战使用解析法设计程序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 提高设计的清晰性:解析法可以帮助程序员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设计出解决方案。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说课)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说课)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目 标分析 教学方 法分析
本章侧重于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合理的算法并编程实现。本节主要阐述 解析法,该方法应用广泛,与数学学科的代 数解析式相联系,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实例, 本课从数学角度入手,引发学生思维迁移,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 程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1、 在必修模块中已接触过有关算法和程
教学目 标分析 教学方 法分析 教学过 程分析
【教学难点】
1、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2、算法的合理设计。
教学方法分析: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总的指导原则。
教学目 标分析 教学方 法分析 教学过 程分析
结合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 了如下几种教法: 1、任务驱动法 2、小组协作学习法
说课人:XXX
说课模块: 教材分析: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目 标分析 教学方 法分析
模块: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
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 技术基础”。本节讲第3章第1节《用解析法解决
问题》,共1个课时。
教学过 程分析
教材分析:
序设计的一些概念。
2、在本教材前面的章节中对算法、VB语 言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3、 但了解程度不深,需进一步学习程序 设计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 标分析 教学方 法分析 教学过 程分析
4、可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结合前一阶
段学习的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进一步学习 本节的相关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目 标分析 教学方 法分析 教学过 程分析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第一章引言1. 项目背景在这一节中,解释项目的背景和目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档的上下文,将介绍设计该程序的原因和所解决的问题。

2. 目标在这一节中,具体列出设计程序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这有助于确保所有相关方在项目过程中保持一致,并有助于评估项目的成功程度。

第二章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这一节中,描述程序的功能需求。

具体列出程序应具备的功能,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系统需求在这一节中,列出设计程序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系统需求包括操作系统、处理器和存储器要求等细节。

第三章设计概述1. 系统架构在这一节中,描述程序的整体架构。

使用适当的图表和说明,展示程序的不同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2. 数据结构这一节中,描述数据结构的设计部分。

包括数据结构的类型、组织方式和用途,以及每个数据结构的相关操作。

3. 算法设计在这一节中,详细描述算法的设计。

具体列出每个算法的步骤和实现细节,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界面设计1. 用户界面这一节中,描述用户界面的设计。

使用适当的界面图形和说明,展示程序的不同界面和交互方式。

2. 输入/输出界面在这一节中,详细描述输入和输出界面的设计。

包括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格式、交互方式和验证方法。

第五章实施计划1. 项目计划在这一节中,列出项目的时间计划和里程碑。

确保所有相关方了解项目的进度和时间要求。

2. 资源需求在这一节中,列出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第六章测试与验证1. 测试策略在这一节中,描述程序的测试策略。

包括测试类型、测试环境和测试范围等详细信息。

2. 验证计划这一节中,详细描述程序的验证计划。

包括验证目标、验证方法和验证标准等细节。

第七章项目交付与部署1. 交付计划在这一节中,列出项目的交付计划。

包括交付时间、交付内容和交付方式等细节。

2. 部署计划这一节中,描述程序的部署计划。

包括部署时间、部署方式和部署人员等详细信息。

解析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解析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输出并联后阻值R 结束
矩形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为( D )
A. R=1/R1+1/R2 B. 1/R=1/R1+1/R2 C.R=(R1+R2)/R1*R2 D. R=R1*R2/(R1+R2)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R1, R2, R As Double R1 = Val(Text1.Text) R2 = Val(Text2.Text) R = R1 * R2 / (R1 + R2)
R=0?
顺序 分支 循环
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算 法没有固定的算法结构。
例4:求并联电阻阻值问题
1、求两并联电阻的阻值 分析: 已知条件是什么? 两电阻的阻值R1,R2 要求的解是什么? 并联后的阻值R 已知与结果之间的表达式怎么写?
并联电阻阻值的倒数=各个支路上阻值的倒数之和
开始 输入R1的阻值 输入R2的阻值
要求的解是什么?
并联后的阻值Rs
已知与结果之间的表达式怎么写?
Rs
1 R1
1 R2
1 Rn
Rs
1 Rs
使用算法中的什么结构来解题?
例4:求并联电阻阻值问题
需要哪些变量? 循环体语句怎么写? 循环控制条件是什么?
R: 存储每一次输入的电阻值 RS: 存储电阻倒数的累加值
输入R的值
RS
RS
1 R
鸡x,兔y
y=H/2-F x=F-y
输出x,y
结束
已知与结果之间的表达式怎么写? y=H/2-F:x=F-y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y, F, H As Integer

算法的程序实现——解析法、穷举法

算法的程序实现——解析法、穷举法

算法的程序实现——解析法、穷举法一、目标导学:1、认识并学会使用解析法、穷举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尝试编程实现解析法、穷举法实例。

二、自主探究:1、解析法:就是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抽取出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数学模型能用若干解析表达式表示出来,解决了这些表达式,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________________。

☆实例:画钻石图案(如右图,教师机展示)分析:钻石图案是由一个圆周上的各个点的连线组成的,要首先建立一个坐标系,并求出各个点的坐标,然后画线(line方法)。

如右图:可以得出第一个点的坐标是(r*cos(θ),r*sin(θ)),第二个点的坐标是(r*cos(2*θ),r*sin(2*θ)),……依次类推,可得出所有点的坐标。

实现:(1)设置界面。

在form1上添加picture1和command1。

设置picture1的height和width属性相等,command1的caption属性为“绘制钻石”。

(2)双击command1按钮,打开其代码窗口,输入相关代码。

运行验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pi = 3.14159265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Dim x1 As Single, y1 As Single Dim x2 As Single, y2 As Single Dim a As SingleDim r As SingleDim nodes As IntegerPicture1.Scale (-1.5, 1.5)-(1.5, -1.5) Picture1.Clsr = 1nodes = 15a = 2 * pi / nodes For i = 1 To nodesx1 = r * Cos(a * i)y1 = r * Sin(a * i)For j = 1 To nodesIf i <> j Thenx2 = r * Cos(a * j)y2 = r * Sin(a * j)Picture1.Line (x1, y1)-(x2, y2), vbBlue End IfNext jNext IEnd Sub2、穷举法:(枚举法、列举法)将求解对象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分析、处理,并验证结果是否满足给定的条件,穷举完所有对象,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用解析法设计程序介绍在计算机编程中,解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程序设计方法。

它通过对问题进行逐步解析,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简单的子问题,并逐步解决这些子问题。

解析法允许我们以更清晰、更结构化的方式编写程序,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介绍解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些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析法来设计程序。

解析法的基本原理解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步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得到最终的问题答案。

解析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指导。

2. 分解问题:接下来,将问题按照其特征和性质分解成更小、更简单的子问题。

这些子问题应该是原问题的组成部分,且相互之间应该有明显的关联。

3. 设计算法:针对每个子问题,设计对应的算法来解决它。

算法应该是清晰、可行的,并且能够最优地解决子问题。

4. 组合解决方案:将所有子问题的解决方案组合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常,这涉及到一些组合算法或者迭代更新算法。

5. 调试和优化:最后,对解决方案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它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边界情况,并在效率上得到改进。

解析法的应用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解析法的应用,我们将以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程序,用于计算一个整数列表的平均值。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解析法来完成这个程序的设计:1. 确定问题:我们需要计算整数列表的平均值。

2. 分解问题:将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计算整数列表的总和,以及计算整数列表的长度。

3. 设计算法:针对第一个子问题,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遍历整数列表,并将每个整数相加得到总和。

针对第二个子问题,可以使用一个变量来记录整数列表的长度。

4. 组合解决方案:将两个子问题的解决方案组合起来,通过将总和除以长度计算平均值。

5. 调试和优化:在实现程序之后,我们应该进行一些测试,确保它能够正确处理各种边界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优化,例如处理空列表或者小数计算的情况。

4.1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4.1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a=20m
Y=22.8 B
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AB=BN-AN=MN/tan1 –MN/tan2 同时,AB=a,可以知MN=a/(1/tan2-1/tan1)
设计算法:
1、设计出输入界面 2、计算tanx的倒数(用cotx表示),即: cota=1/tan(x*3.14/180) 3、计算tanx的倒数(用coty表示),即: cota=1/tan(y*3.14/180) 4、计算a/(cotb-cota) 输出结果
编写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 = Val(Text1.Text) x = Val(Text2.Text) y = Val(Text3.Text) cotx = 1 / Tan(x * 3.14 / 180) coty = 1 / Tan(y * 3.14 / 180) Mn = a / (coty - cotx) Text4.Text = Mn End Sub
4.1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实际问题:
如图:MN是竖直于地面对物体,其底部n不可 到达。为了测量MN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一 条与MN在同一平面上的水平线段ab位基线, 测得AB的 长a为20m,在A点向M点张望的仰 角为38.4,在B点向M点的仰角为22.8。试设 计程序计算高度MN。
M
X=38.4
N A
编写程序
a=val(text1.text) (输入a的长度) x=val(text2.text) (输入x的角度) y=val(text3.text) (输入y的角度) Cotx=1/tan(x*3.14/180) (计算tanx的倒数) Coty=1/tan(y*3.14/180) (计算tany的倒数) mn=a/(coty-cotx) (计算mn的长度) Text4.text=mn (通过text4输出mn的长度)

3.1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

3.1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

程序加框处代码有误,请修改以实现该程序的功能。 (1)加框①处应改为 Dim s As Integ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加框②处应改为 s=2+(n-1)*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章 算法的程序实现
3.1 解析算法学公式描述客观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②解析算法: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 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 现问题的求解。 例如:计算以速度v作为匀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物体, 在t秒内经过的距离s,则可通过公式s=vt得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As Single Dim c As Single Dim m As Integer n = Int(Val(Text1.Text)) c = n * 0.03 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bel2.Caption = “你需要购买” + Str(c) + “尺(“ + Str(m) + ”)码的裤子” End Sub 程序划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Int(n*0.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该示例程序在素材文件下vb10文件夹中。
3. 有如下问题: 1 2 ①已知圆锥的半径r和高度h,使用公式V锥= r h 求出 3 此圆锥体的体积。 ②已知班级每位同学的期中成绩总分s,按照s的值从大到小 进行成绩排名。 ③已知圆的周长s,利用公式r=s/(2*3.14)求出圆的半径r。 ④已知“水仙花数”的定义,找出1~10000范围内所有的水 仙花数。 用计算机解决上述问题时,适合用解析算法的是( B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_说课稿PPT课件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_说课稿PPT课件
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五、教学过程
环节1
创设情境
问题解决
环节2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布置作业
环节6
环节5
交流评价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引出新知
环节3
探究实践
环节4
教学环节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展示:正弦函数图像,制作矩形框,高考倒 计时。 学生操作:Moodle平台下载、运行相应的程序。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培养勇于 实践、勤于思 考和善于总结 的科学探索精 神与严谨的治 学态度。
了解解析法的基本 概念;能运用解析法解 决问题、编写程序。
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技能
能在分析问题的基 础上,体验用解析法解 决问题的步骤、方法。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一、教学背景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算法与程序设计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程序设计起先就是为解决科学计算而准备的,因此,列出解 析式加以计算是程序的基本功,也是算法的必备基础。 以易理解的解析法作为本章第一个算法,可起温故知新作用。 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这可提升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计算 机应用水平。
学生要求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画正弦函数图像算法流程图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教师: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日间和夜间的收费标准是不同的
请同学们根据解析法的解题步骤
完成夜间出租车资费的计算问题
教师:(提问)谁能写出夜间出租车资费的解析式?
学生:
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出租车计价器算法)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该流程图
完善计价器程序
金额为y元
b、行驶公里数轴分析
c、
教师:(提问)根据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
学生:设计算法
教师:首先输入行驶里程x
然后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最后输出金额y
只有小高斯例外
他想到一个很巧妙的办法
也就是1+100=101
2+99=101,...直到50+51=101
这样很快地算出1+2+3+...+100=101*50=5050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选择好的方法会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在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
不仅要学会编写程序
还要学习算法设计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穷举法、查找算法等
教师:(展示演示文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乐作舟
教师:希望每位同学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环节6: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探究)
教师:(展示课后习题)
小球从10米高处自由下落
20多块钱
教师:那你知道这个费用是如何计算的吗?
学生:好像是根据行驶里程计算的
具体不清楚
教师:那好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VB模拟出租车计价器程序
让我们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案
阅读《北京市出租车资费标准》
然后根据该标准写出日间的行驶里程x与金额y之间的关系式
Dim y As Single
x = Text1.Text
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
If x <= 3 Then y = 10
If x > 3 And x <= 15 Then y = 10 + (x - 3) * 2
四、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环节1: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熟悉的事例
引出算法的重要性

教师: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说过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说的是小高斯的老师要求同学们算出1到100的和是多少
同学们都很认真地从"1+2+3+..."一步步地算起
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70%
当小球弹起的高度不足原高度的千分之一时
小球很快就会停止跳动
计算小球在整个弹跳过程中所经历的总路程
(忽略弹起高度不足原高度千分之一的部分)
学生:(作课堂笔记)
六、课例评析
本课教学设计逐层推进
结构紧凑、完整
首先
教师通过讲述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解答1+2+3+...+100等于多少的故事
If x > 15 Then y = 10 + 12 * 2 + (x - 15) * 3
Text2.Text = y
End If
End Sub
学生:(学生上机实践
小组协作)
教师:添加程序代码后
我们就可以调试运行程序了
揭示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要善于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手
从而呈现本课研究主题
即在用计算解决问题时
算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
再现学生生活中出行"打的"情境
对行驶里程按一定的计费标准进行计价
师生深入挖掘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即用程序解决问题的算法
之后放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选择结构等知识编写白天出租车计费程序
Dim x As Single
Dim y As Single
x = Text1.Text
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
If x <= 3 Then y = 10
If x > 3 And x <= 15 Then y = 10 + (x - 3) * 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问题寻找恰当算法
解决问题
2.深入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交流
领悟的乐趣
激发对算法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科学探索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d:\学案\出租车计价器.vbp程序(半成品)
编写程序代码
学生:(打开源程序
完成以下程序代码

教师: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ingle
3分钟时间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一下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
教师:非常好
教师:实际上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
首先是找出问题中的相关要素
即行驶里程x和金额y,然后利用数学知识(数轴)具体分析该问题
最后得出同学们给出的解析式
(教师板书)
a、设行驶x公里
值得拥有的资料
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
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
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算法与程序实现--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牛山一中 程亚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使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再次
将"打的"问题进行深化
研讨夜间出租车计费的算法
并上机编写程序
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横向拓展
整个环节设计由浅入深
螺旋上升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重点点拨学生思维难结
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本课不仅解决了"打的"计价问题的程序设计教学
If x > 15 Then y = 10 + 12 * 2 + (x - 15) * 3
Text2.Text = y
End If
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
If x <= 3 Then y = 11
End Sub
学生:(调试运行
收获成功)
环节5: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教师:(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解析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表达式
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2. 根据算法写出程序代码并且调试程序得出正确结果
教学难点
1. 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2.算法的合理设计
三、教学资源
教师用资源:教学演示文稿(PPT)
学生用资源:教学学案和"出租车计价器"源程序(半成品)
教师:所谓解析法就是利用我们掌握数、理、化知识
建立解析式
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教师:(进一步提问)用解析法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学生:用解析法解题的思路就是从分析问题入手
这其中又包括分析相关要素、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析式
然后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
教师:解析法是我们第四章学习的第一种算法
环节2:讲授新知
(设计意图:使用计算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算法与程序实现的第一节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首先
老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座那位同学乘坐过正规出租车?
学生:我做过
教师:你还记得是从那到那
大概花费多少吗?
学生:从安定门到我家
If x > 3 And x <= 15 Then y = 11 + (x - 3) * 2.2
If x > 15 Then y = 10 + 12 * 2.2 + (x - 15) * 3.4
Text2.Text = y
End If
要求实现夜间出租车资费的计算
学生:(学生上机尝试完善程序)
教师:由谁愿意上前面来帮助老师完善该程序?
学生:(积极主动来前面展示)
教师:(巡视学生
对个别人进行指导)
教师:每组组长可以帮助一下本组成员
学生:(小组协作)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然后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课堂笔记)
教师:然而什么是解析法呢?
教师:解析法--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表达式
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环节4:问题拓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更为学生指明了用解析法进行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思想方法
建议适度增加学生活动环节
加强问题设计的研究
顺义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马志忠 刘秀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