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如果能抓住坐标曲线的关键要素,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坐标曲线题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动态。抓住了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可分三步:

一、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既识标、明点、析线):

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即识标)

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即明点)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既析线)

二、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联想与图象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并寻求图象中各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由此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趋势?它们说明了什么?以此揭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

三、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图象题,使学生通过剖析图象,运用图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表达能力)。表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不善于表述过程和说明问题;表述不规范、不简洁、不准确;不到位或越位,更多的原因是对动态、静态的要求和范围把握不准。训练的策略主要是:仔细地看(教材表述)、认真地听(教师表达)、规范地练(解题时强烈的自我意识)。

二常见几种坐标曲线的生物学含义

(一)、图A这种曲线图像可以表达:

1.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人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

2.pH值对酶的活性影响。人体内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值为7左右(注:胃蛋白酶发挥效应的最适出为1.8左右)。

3.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超过一定浓度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4.温度与呼吸强度、光合强度、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关系。

5.pH与呼吸强度、光合强度、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关系。

6.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7)一条食物链的消费者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捕食者被捕杀后,被捕食者在数量上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二)、图B这种曲线可以表达:

1.O2浓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的关系。

2.O2浓度与主动运输某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3.O2浓度与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速度的关系。

4.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的细胞重量与时间关系。

5.发生渗透作用吸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

6.协助扩散时物质吸收量与浓度的关系。

7.A TP的产生量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8.种内斗争。

(三)、图C这种曲线可表达:

1.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在有氧存在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

2.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

3.发生渗透作用失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

(四)、图D这种图像可表达:

1.酵母菌的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酵母菌在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浓度较高时进行有氧呼吸。

2.绿色植物光合强度在夏季中午8点-13点之间的变化。中午12点左右时,由于植物的应激性,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这样同时又阻碍了CO2进入植物体,从而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曲线图像题解题要点:

(一)、搞清楚“量”的关系:

凡是曲线图,总是反映一定变量的关系、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曲线题中,尽管牵涉到的量不多,但由于生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像一般的数学函数,所牵涉到的“量”往往都有它的特殊含义。含义很容易混淆,如吸收量和利用量,释放量和产生量,有机物产生产生量、净生产量(或积累量)和消耗量等等,如果这些量的区别和关系搞不清楚。解题可就很容易出差错。

(二)、“黑暗”条件的理解:

凡是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曲线图的题中,光照的有无或强弱也往往是形影不离。当题目结出黑暗条件(或光照强度为零)时,我们脑子组就要考虑到什么生理活动在进行。什么生你活动不在进行,为什么有的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我们应十分注意黑暗条件:①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中.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也必须要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只要有足够的[H]和ATP):③黑暗时释放CO2,吸收O2。消耗体内的有机物;④长时间黑暗对植物不能正常生长;⑤黑暗是测定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实验中的关键条件之一。

(三)、理解“零值”的含义:

在分析曲线图时,十分关键的是要理解CO2吸收值为零值的生物学含义。CO2的吸收量为零值,这并不是表示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表现为环境中CO2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对“零值”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光照情况下,吸收CO2的量为零量,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并不是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②零值以下,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吸收CO2量为负值(即释放CO2)。吸收O2,消耗体内的有机物,异化作用>同化作用。长时间为零或负值,植物不能正常生长;③零值以上,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吸收CO2,释放O2,光合作用产物有积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植物能正常生长。

(四)、曲线”极限”点分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但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极限点。分析这个极限点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①极限点表示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②极限点以前,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的是光反应;

③极限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是温度和环境中的CO2,主要影响的是暗光反应;④此极限点是判断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图像正误的关键;⑤此极限点是判断阴生植物还是阳生植物的着手点,因为阴生植物是生活在光照较弱的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到达极限点时,所要求的照比阳生植物低;⑥如果是人工提供光照,就要考虑节能问题,光照强度只要控制在这个光合作用强度极限点相应

的光照强度即可,以免能量的浪费。

例题

例题1.下图所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被测植物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量和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的曲线。据图回答:

(1).在该实验条件下,植物体中有机物增加量最快的温度

是;

(2).在该实验条件下,植物体中有机物开始减少的温度

是;

(3).要使该植物有机物减少时的温度降低,可以改变实验中的两个条件。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两条曲线的含义。光合量和呼吸量这两条曲线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25℃以前,光合量曲线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在25℃到达高点,在25℃以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一系列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酶的催化效率受到温度的影响。呼吸量曲线随温度上升而上升,表明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上升而上升。植物体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不间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两条曲线之间的最远距离,即表明有机物的增加最快。而在40℃之后两条曲线出现了交叉,表明光合量和呼吸量相等,有机物净积累为0,在此之后,则会出现负增长,即有机物减少。

答案:(1)25℃(2)40℃(3)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函数图象是解析几何中一种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具有客观化、形象化等特点。对于数学函数图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首先必须理解图形,要求学生分析曲线变化的规律、产生的原因,或变化的结果。通过归纳比较题干所给的事实和现象的异同点,找出相互关联,再经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现举例如下:

例题3 右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的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问:

(1)什么时候细胞分裂的后期开始?

A.0min B.0和10min之间的某一时刻

C.10min D.十几分钟以后

(2)图中的曲线B代表

A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 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 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

D 细胞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此题重在考察对有丝分裂动态过程的理解程度和相应的识图能力。从图中看出曲线A表示从10min开始距离逐渐减小,曲线B则表示距离逐渐增大。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着丝点的分裂,已复制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与同侧纺锤丝相连,被拉向两极。很明显,染色单体(包括着丝点)与同侧极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含着丝点)的距离则逐渐增大。故两题答案均选C。

例题4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种不同的种间关系的识别。解答此题必须明确种间关系的概念及其反映在曲线图上的特征。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其曲线应呈同步发展变化的关系;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其的结果会对一方不利甚至消失,反映在图中应表现为一方上升、一方下降;捕食关系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两物种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表现为此消彼长,起伏波动。

例题5右图为在夏季晴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图,请观察后回答: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

强。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

过高,

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

供应大量减少,以致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

不能与之结合,使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以致光合作用反应产生的减少,因而影响反应的进行。

此题从考查内容上看,是一道从多角度全面考核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综合性题目;从测试能力方面看是一道富有分析性、抽象性、应用性的题型,十分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以所掌握的光合作用过程、机理及其与之有关的环境因素(光、CO2、水、温度等条件)为依据,通过认真分析图中所给予的有效信息,然后沿着题目辐射的方向,顺藤摸瓜,将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与所要填写的空白一一对应,这便是分析解答此题的思路或方法。

通过多类例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一般思路:(1)理解题意,观察所提供的坐标(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弄清曲线代表的含义;(2)联想与曲线的变化有关的知识点;(3)注意曲线的特征,如曲线的起点、变化的临界点、变化趋势等。如果是多条曲线,还要考虑这些曲线之间的因果关系。(4)注重审清题意,注意排除题目潜在的一切干扰因素,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重视题目设问的角度,并通过必要的信息加工和转化使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明朗化,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做答。

*****************

在题目中设置干拢因素,常常是命题者考查学生能力,特别是考查理解能力的一种常用手段。图表题中往往某些关键点、线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的上升与平缓、转折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抓住这些特殊点、线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题6. 下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24小时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

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此24小时内,该植物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等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度不变,则该植物每小时的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是_______________,每小时最高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是________________。

(3)在黑暗期间,该植物释放出的CO2总量是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中哪些资料显示该植物正在迅速生长?试加以解释。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纵、横坐标上的几个关键点以及在横坐标上、下的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理解了这些部分的含义,该题就很容易得出结论:①18:00 6:00 ②12mg/h 87mg/h ③120mg ④A、C 原因A、C面积代数和大于B面积,即A、C 积累的有机物比B处消耗的有机物多。

****************************

三、题型归类:

(一)对图中数据所反映出的现象进行解释:

1.原因在平时所学(书上)的基础知识中:

解题方法:※要认真读图,找准知识点。

※要用基础知识对现象出现的原因做出准确的解释。

例如: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小球藻在暗处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小球藻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水中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减少。(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2HCO-+H+=CO2+H2O,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原因在图中找:

解题方法:※要认真读图,找出自变量、因变量、相关变量。

※要用图中变量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现象出现的原因做出准确的解释。

例如: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污水排入使水中含碳有机物大量增加,导致需氧型细菌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的氧气。

(2)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无机盐离子大量增加,为藻类植物繁殖提供了营养。

(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二)由图中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解题方法:※要认真读图,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例如: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中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A.肺 B.脑 C.肌肉 D.小肠

例: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

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三)读取图中数据回答问题:

解题方法:※要认真读图,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数据。

※看题目要求的答案是否与图中数据在单位、性质等方面相一致,如果不一致,要用相关基础

知识对图中数据进行处理,加工。

例如: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10-6M对根、芽、茎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解释图中现象

出现的原因)

(2)从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从曲线图中读取

信息)

(3)若想培养出无根豆芽

..,配制的生长素溶液的最适浓度是。(※从曲线图

中读取信息)

(四)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或已有生物学知识绘制曲线:

例如:下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依次是

A.乙、甲、丁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丁、乙、丙

例如: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o C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

的酒药(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

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o C),12h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

一个简单的分析:

(1)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增加氧气,保证酵母菌在一开始时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

吸。

(2)请你在右边坐标上画出发酵坛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3)发酵坛没有密封,但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有氧呼吸时产生的水逐渐增加,液面逐渐升高,最后将发酵基质没入水中,水中的氧被耗尽后就成了无氧的环境。

(4)请你用文字和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在发酵坛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此消彼长的过程。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这时就繁殖大量的菌体使种群达到很高的密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整个空间.以

后氧气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减弱,无氧呼吸逐渐增强,当氧气被完全消耗时就转

入完全的无氧发酵,开始形成大量的酒精,用图表示如下:

(5)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米饭的多少加适量的酒药,如把握不住,宁多勿少,如

果加少了将引起什么后果?为什么?一开始加适量的酵母菌种群有足够的起始密度,

并能在较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的个体占据整个生存空间。如果酵母菌种群的起始密度过

小,占据整个生存空间所用的时间过长,就极有可能导致杂菌的侵入而使发酵失败。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家庭酿酒的主要过程.

(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2C2H5OH+2CO2

例如:根据下列数据,绘制出所需曲线:

(1

(2)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生长速率(填在表中),并绘制成曲线:

***************************************

1.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温度与光合速率之问的关系及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

(1)若甲图所示曲线为阴性植物,则阳性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 点___________(填“上/下/左/右/不变”)移,A 点___________(填“上/下/左/右/不变”)移。

(2)由乙图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___(能/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状态可用甲图中___________(填“A/B /C”)点表示。

(3)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光强为___________(填“A/B /C”)、温度为___________℃(填一个具体数值),及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

答案:(1)右 下 (2)不能 B . (3)C 25℃ 无 透明

2.老张家附近有一片丛林和几家工厂。下图依次表示一天内丛林的水分得失、当地的CO 2的吸收和释放、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果老张居住的环境情况与图中的相似,请依图回答问题:(S 代表面积)

\

(1)在图1中,S A 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S B 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如S B —S A >0,则多余的水分的去向可能是 ,如S B —S A <0,仅从外界环境推测,当日的气温可能偏高,或者丛林地表土壤溶液的浓度

(2)在图2中S m 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在0~24h 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在一天内植物的净光合量等于 (填表达式),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

(3)如S B —S A >0,且S m —S M —S N >0,对于这一片丛林来说,所表现出的现象为 ;

(4)老张有清晨在树丛中跑步的习惯,后来他改变了跑步的时间。从环境因素考虑,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

答案:(1)7~15时丛林净失水量 15~7时丛林净吸水量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偏高

(2)6~18时有机物净积累量/净光合量 E Sm —S M —S N C 、E

(3)生长 (4)清晨CO 2浓度和大气污染物浓度均较高

3.艾滋病是一种被称为“世界瘟疫”的传染性疾病。人类对艾滋病目前还没有达到可以治愈的方法。人类若感染HIV ,潜伏期一般为2~10年(如下图所示),一旦确诊为艾滋病,一般2~3年后死于其他疾病或癌症。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感染HIV 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

(1)艾滋病属于( )

A 、自身免疫病

B 、过敏反应

C 、免疫缺陷病

D 、伴X染色体遗传病

(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 、血液和精液

B 、握手和拥抱

C 、衣秀和用具

D 、空气和食物

0121824时间大气

污染物浓度相

对值

吸入空气的体积 (3)曲线I中AB 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D 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科学家研究发现HIV 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变化,这给治疗和预防艾滋病药品的开发带来了极大困难。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学家应从何处入手开始研究治疗艾滋病的特异性药物?

答案:(1)C (2)A (3)效应T细胞作用于被感染的细胞,激活被感染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增加膜的通透性和渗透压,使它们裂解死亡,释放HIV ,HIV 经抗体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B点有少量HIV 的遗传物质逆转录形成的DNA 潜伏在细胞中,潜伏期过后,经过转录、翻译、组装、释放,使HIV 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上升。 (4)控制HIV 逆转录或控制病毒DNA 在被感染细胞中的转录。

4.科学家为了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实验Ⅱ:分别将老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见下图: 实验Ⅲ: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分裂旺盛。

实验Ⅳ: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完整融合;另将老年

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

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3)实验Ⅲ的设计是否严密?应怎样改进?

答案:(1)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子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生物种子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Ⅲ:细胞的衰老速率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实验Ⅳ: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变化等。(3)实验设计不严密,应增加2个对照组,具体如下:第一组:同年龄的男性细胞和女性细胞一起混合培养,然后观察实验结果,以探究性别对细胞分裂能力有什么影响。第二组:同性别的男性或女性细胞分不同年龄一起混合培养,探究在同一条件下年龄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

5.右图为某人在进行运动前后所吸进的空气

体积的变化。人通过呼吸运动吸进和呼出气体的数量 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请据图回答: (1)曲线中显示呼吸运动吸进空气数量受神经系统 调控的两个区段是 和 。 (2)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在 ,由图中 可知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3)曲线中显示呼吸运动吸进空气数量受到体液调

节的两个区段是 和 。

(4)体液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答案:(1)BC ;DE (2)延髓(或脑干) 反应迅速 (3)CD ;EF (4)随着运动的开始,血液里CO 2的含量会逐渐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加速CO 2的排出;另一方面吸入空气增多,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8.(2005·江苏生物·8)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B)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识图能力。

解析:据图分析,P点是在一定光照下,因此,此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但此时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均为零,说明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等,即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14.(2005·江苏生物·14)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

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图中符合

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C)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及识图分析能力。

解析:据图分析: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起初细胞的呼吸速率是不断增强

的,即呼吸作用是不断增强的,呼吸作用所消耗的底物是葡萄糖(还原糖),

因此,呼吸作用增强所需要的葡萄糖量也就增加,贮存物质水解并转化成

还原糖也越强,还原糖相对含量随之增多;反之,呼吸作用减弱,则所需

分解的葡萄糖量也随之减少,贮存物质水解并转化成还原糖的过程也随之

减弱,还原糖相对含量的变化较小。

2.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

解析:本题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理解及识图能力进行了考查。

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而光合作用要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光、温度和CO2等。晴天,在正午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而呼吸强度不减但净光合作用强度要大于零,在正午12时左右出现凹点。

答案:B

5.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浓度,

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吸收速率表

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5、解析:考查制约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温度、

CO2浓度等影响,本题只研究了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由图可看出CO2浓度过低时(低于a点即CO2补偿点)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O2浓度必须达一定数值后才会有光合强度,并

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而超过一定范围后(超过b点即CO2饱和点),光合作用不能再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为光照或其他因素。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降低,a点左移;而达植物光合作用的CO2饱和点增高,b点右移。答案选D。

11.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A.I B.ⅢC.IV D.V

[命题目标] 生态系统的种群增长曲线

[解析] 种群增长曲线有两种:(1)“J”型曲线.是在食物(养

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

下,种群数量往往连续增长。如图中的曲线V。

(2)“S”型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存在对环境和食物等的竞争,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底,死亡率高,从而是种群数量的增长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植(以K表示),种群数量将会停止增长。假设种群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将种群的增长方式用坐标表示出来就是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如图中的曲线I,Ⅲ。

由题干可知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由于羊的个体和食量都比牛小,若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同一环境条件所允许羊的最大植(以K表示)大于牛的K值。所以项A正确。

[答案] A

17.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正确的是D

[命题目标] 综合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光合作用消耗CO2和呼吸作用产生CO2。绿藻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在变化。一开始池水中含有CO2,夜里12点时,绿藻只进行呼吸作用,,则CO2浓度逐渐增大,随着太阳的升起,绿藻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在早晨6点至下午2点左右,CO2浓度逐渐下降。同理可知下午2点至夜里24时的CO2浓度上升。

[答案] D

5、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如

果出现了()就可认为是主动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②③①

5、解析: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只有主动运输需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氧气有关。

答案C

7 、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

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

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三种中的某一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7、解析:产生内源甲状腺素多的甲状腺放射量低。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的放射量最

高,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放射量最低。答案B

8、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和茎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

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解析: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渐大,生长素的作用由促进变成抑制,茎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渐大,生长素的作用促进作用渐大。答案C

9、 如图的纵坐标表示甲乙个体的对数的比,虚线表示甲乙个体的对数的比相等,则( )

A 、甲种群与乙种群为捕食关系, 甲种群依赖于

乙种群

B 、甲种群与乙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

C 、乙为S 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乙为J 型增长,始终受到甲种群的制约

9、解析:甲乙个体的对数的比最后降到零,可知甲个体最终灭亡,乙取胜为S 型增长。两者是

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答案C

39.(8分)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100多吨苯、硝基苯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到松花江(黑龙江支流)吉林市段,并沿江向下游蔓延。事后环保部门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清理污染,同时认真开展对沿松花江下游流域的监控检测工作,加强研究污染对松花江水生态的影响,作好评估预测。若图6-1-15表示沿黑龙江下游某河段测定的污染指标相对值。P/R 代表在河流的特定地点的生物呼吸量与有机物生产量的比例。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河流的3-6km 处,P/R 比例增高的原因是

(2)河流的2-5km 处的生物以 为主。

(3)在河流的6km 以下,水体溶氧量减少的原因是

(4)分析该段河流的上游污染源的主要类型是 ,

说明治理松花江污染措施取得积极效果。

39.(1)生物种类多,生物量大(尤其是消费者、分解者多),生物的呼吸

作用强(2分) (2)自养(2分) (3)植物减少,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减少,

分解者耗氧量增多(2分) (4)非严重性有机型(如生活用水)污染或无机型

(如农业化肥)污染,而不是工业有毒重污染。(2分)本题以水体污染为核心命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水体污染、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类型与营养的关系、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及其作用等。解答(1)、(3)必须全面分析氧气的来源和消耗等因素;解答(4)要认真分析曲线图,如河流0-1.5km 处,虽然生物多样性略有减少,但水体溶解氧却在增加,而2km 逐渐恢复,3-7km 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表明污染并不严重。

5.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 2浓度

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 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

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 段较AB 段CO 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 2浓度下降从DE 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 点开始

③FG 段CO 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 2

的吸收减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C 解析 CD段时由于有光照,光合作用已经开始进行;H点时光照已经减弱,呼吸作用减慢,此时CO2浓度低是因为一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结果。

知识点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②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学生的识图能力。

9.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刻,生长素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9.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不同,说明不同发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激素不同。

知识点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①植物激素的作用;②学生的识图能力

30.(20分)回答下列⑴、⑵两小题。

⑴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

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

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

=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_______________。

⑵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

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人体在禁食和安静条件

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______。

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1)本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和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入手,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本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之“(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入手,综合考查动物的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

[标准答案]⑴①减少(1分)/另一个生态因子(2分)/综合作用(2分);②出生率和死亡率(1分)、迁入率和迁出率(1分);③1.69N0(1分);⑵①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1分)。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1分),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1分)。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1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2分)。②来源:肝糖元的分解(1分)、非糖物质转化(1分);去路:氧化分解(1分);

③胰岛素(1分);胰高血糖素(1分);肾上腺素(1分)。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归纳

(1) 在结构A 上合成物质C 的过程中,如果需要 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 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 C 、D 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 质中属于D 类物质的是()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在A 结构上发生的是 过程,其中以 mRNA 为模板,以 为运输 工具,将合成物质 C D 的原料运送到结构 A 上通过 (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 ,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 动的 顺 利进行。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 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 泛素 调节的蛋白质降 解。泛素是一个含有 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 高考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归纳 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 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 了等特点,是表达、概 括、拓展和深化生物 维过程,所以在高考 题的常见类型有结构 实验装置图、生产流 的类型。 学知识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 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在高考试 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 程图、定性定量表、遗传系谱图等,下面 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 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 二维空间图、研究方法图、 重点介绍学生在答题中易错 1?生理过程示意图 图形不仅能直观表示 生物体、某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 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 也描述生命活动和发展进化的动态过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过程的染色体移动图、生理 代 谢过程图、激素调 节和神经调节过程图、稳态调节过程图、 个体发育过程图、生物进化 过程 图、生物与环境 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图 等。 解题方法:①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 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 的思维方式,理解图 意。②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快速 进行知识迁移。③根据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充 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例1.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的示意图,请回答 畑商昭 A.呼吸酶 B .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发表时间:2013-12-23T16:00:43.187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9月总第132期供稿作者:肖巍 [导读] 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肖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长山中学256206 先来看2013年山东高考题第30题第一问: 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3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30.【答案】(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类题型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例如2006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8分,全国卷III第39题20分,江苏卷第35题9分,天津卷第40题12分,四川卷第39题20分,广东卷第39题17分,上海卷第37题20分;2005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32分),全国卷III第39题第7小题(8分),北京卷(文综)第38题(31分),上海卷第33题(15分),广东卷第34题(10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等;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I第38题(32分),北京卷(文综)第41题第3小题(4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2009年山东卷28题第一小题(4分)、第三小题(3分)等。在备考环节中,这种题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那么这种类型题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下面我从试题特点、解题思路、例题解析、常备知识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类型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图表题。图表题是指用图(柱状图、坐标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和数据表格作为试题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有表表结合式、图表结合式、文表结合式等形式。图表题是经济学表达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较多的是考查经济常识。它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数据、变量、比例等信息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原因和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种题型因其容量大、概括性强、富有条理,近几年来一直是高考的热门命题方向。 一、设问特点 设问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1.图表(或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或显示)了什么经济现象(经济信息)?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解决、有何启示等。 一般来说就这三种形式,不过有时候求新求变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基本设问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动。 二、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 1.审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2.审读图表内容: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3.读标题: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4.审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 5.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6.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第二步,联系教材。 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即确定论据,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审读图表式材料。 第三步,组织答案。 1.组织答案时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第二,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要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经济生活曲线图题

专题复习之经济曲线图(2019 版) 一、高考中的曲线图 1.(2018年,全国卷1,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 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 移动到S ‵(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7年,全国卷1,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2.(2016年,全国卷1,14)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 、S ’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A 二、认识经济曲线图 做经济学曲线题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是: 1、观察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分别代表什么。 2、注意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一般有三种情况:二者成正向变化;二者成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注:如果x 取任意一个量,y 都有唯一的一个量与x 对应,那么相应地x 就叫做这个函数的自变量,y 则是因变量)。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 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 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 习惯上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Q ),纵坐标表示价格(P ), 那么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图9 O C P S D P Q D 9 7 5 2 3 4 价格 产 量 A B C

初中化学图像图表题

中考化学7大题型轻松搞定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 一、题型简介 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 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函数图像型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像走势分析作答。 例1(2014·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错误!B.向H2SO4、MgSO4混合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错误!错误! 思路点拨:A.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对溶液的pH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轴的说明,图像的起点、走势、拐点以及最后的落点的意义,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1.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2 A.Z>X>M>Y B.X>Z>M>Y

生物图表题之柱状图

生物图表题之柱状图 1.细胞增殖过程中 DNA 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 DNA 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 DNA 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 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 .乙组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 B .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 .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将周期阻断在 DNA 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解析】参考①对于教师 考查细胞周期组成问题。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可人为划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据在间期合成物质的不同,又分为G 1期(主要进行RNA 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 期(DNA 合成期)、G 2期(RNA 和蛋白质合成);分裂期可人为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注意:DNA 合成是个半保留复制的过程,间期结束DNA 含量加倍。由题意可知,据DNA 含量不同所分出的甲、乙、丙三组细胞处细胞周期不同时期,乙组DNA 含量在2c 到4c 之间,说明细胞正除复制DNA 时期(S 期);丙组中细胞中DNA 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G 2期及分裂期,而处分裂期则可能是分裂后期即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 选项说法是对的。由甲乙丙细胞数可以看出处于间期细胞多,推断出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正因为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看处在细胞周期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 当周期阻断在DNA 复制前时,大多细胞不能再进入分裂期,所以DNA 含量为2C 的甲组细胞数目应该是增加的。答案选D 。 参考 ② 对于学生 考查细胞周期组成问题。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可人为划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 主要完成DNA 的复制,分裂期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和子细胞的形成。在整个分裂期DNA 含量相对而言是加倍了,直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里为止意味着分裂期的结束,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分裂间期。 2.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 是染色体数,b 是染色单体数,c 是DNA 分子数,a 、b 、c 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解析】B 本题以有丝分裂为核心命题点,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的数目变化,综合考查图形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由于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所以,只要存在染色单体,其数目就比染色体多一倍(甲图);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数目为零(丙图)。因此乙图错误,所以选B 。 3.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形成所需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基数 键数水数基数 键数水数 基数 键数 水数 基数 键数 水数 种类

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

生物图表信息题常见解题方法“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和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是当今高考生物学科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在高考生物第二轮的复习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和图解题的分析与表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近几年生物高考中命题以图表曲线形式出现有渐多的趋势,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高,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能较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此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比重较大,特别是生理方面的曲线图,应引起注意。 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曲线应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突破口。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图象、曲线的分析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或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入手;生态图表的解答要从观察各条曲线的走势、相互间的关系,或者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入手;遗传系谱图的解答要从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着手;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图表曲线分析往往是从影响这些生理作用的内、外因素方面去考虑;等等。但不论哪一种类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与图形、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所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基本要求。 下面就从一些常见的图表类型及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上做一些探讨 一.结构图 结构图类试题归根结底是教材中模式图的演变或组合,因此,解答试题是首先要认真读图,仔细观察,认准途中所有结果名称及图形特征,并分析个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功能。同时还要正确季节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生物的结构特征。总之,认准结构,联系功能,世界大结构图的关键。 例1: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分析】该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从题中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来看,甲细胞与乙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甲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 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复 杂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二者的共同点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壁、细胞 膜和核糖体。乙细胞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 透性,而细胞膜则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分泌蛋白 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解题技巧21:图表曲线题解题技巧

图表曲线题解题技巧 图表曲线题大多是以知识的获得过程为背景,或以知识的发现过程为背景来设计的,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不是课本上现成的结论,有的还要求学生“现学现用”,这样的考查过程,实质上是在评价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近几年的生物高考大纲相关能力要求部分均有: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读懂、读透图表、曲线等题中呈现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再理解、再整合、再升华的过程。针对不少学生看图、识表读图能力相对较差的特点,平时就得多加强这方面的评解和训练。 一.坐标曲线题 坐标曲线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1.识图---关键是两看:一看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的走势。 2.析图---图中为什么会出现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因果关系。3.用图---通过联想、迁移等再现与图像曲线相关的知识点,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 例1.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 关系,正确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渗透作用的原理。 解析:渗透作用产生的2个必备条件是: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将盛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后,蒸馏水将不断向透析袋中扩散,蔗糖溶液浓度不断下降,但受到透析袋容积的限制,到一定时间后,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例2.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杂合体连续自交后纯合体的比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卵裂时细胞的体积、细胞有丝分裂中DNA的含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及识图分析的能力。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杂合体连续自交后产生的杂合子的比例为(1/2)n,自交次数无限增多时,则杂合体比例接近于0,而纯合体的比例接近于1,A项正确;卵裂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卵裂期囊胚的总体积基本保持不变,但分裂产生的每个新细胞的体积是越来越小,C项正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DNA 分子复制加倍,分裂期的前中后期中DNA的含量也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末期复制的DNA分子随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NA含量恢复正常,D选项正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B选项错误。 答案:B 二.图表题 图表题往往是大量信息集成的产物,是多个知识点的联系与汇总。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通过图、表的形式高度浓缩地再现出来的。 例3.如下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核酸是生物体性状的控制者。 解析:从图中的信息可知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的核酸来自病毒乙,而其衣壳由甲病毒提供,由于生物体的性状是核酸控制的,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很显然应该是病毒乙。 答案:D 例4.下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高考曲线图专题训练

2014年高考曲线图专题训练 1.(13新课标Ⅰ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 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解析】首先要弄清供给和需求曲线,然后根据产量大增(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变化较小,根据面积变化看见增产不增收。只有B选项符合。曲线题的出现让经济学更有味道,更能体现综合能力。 2.(13广东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 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给的信息“进口化妆品价格飙升,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很明确,分析其需求曲线,D1应该是需求减少,D2是需求增加。做对本题关键是要细心,看清楚箭头方向和D字母下面的标号,不要弄混淆了。D1需求减少的只有D。 3.(13四川10)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 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表明,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解析】“发送短信”实际上就是“消费短信的服务”,因此属 于“商品价格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要花钱的短信与免费的微信是互替商品 的关系。 4.(13新课标Ⅱ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 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 (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答案】C。【解析】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设问的是支持价格应 该是高于均衡价格,故P1是支持价格,相应Q4点时供给数量,故选C项。 5.(13重庆2)图1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

图表曲线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图表曲线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解题方法: 坐标曲线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1、识图。关键是两看:一看纵横坐标所表示生物学含义;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的走势。 2、析图。图中为什么会出现特殊点,各特殊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曲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 3、用图。通过联想、迁移等再现与图像曲线相关的知识点,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 典例分析 例?为了研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某学校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栽培实验,对温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了日夜24小时的测定,绘制成曲线图,下列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0 6 12 18 24 时间0 6 12 18 24 时间

C D 解析此题首先要看清楚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再仔细观察曲线的走势(上升、下降、波动等变化)‘结合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原理,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植物在0~6小时光线弱的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这段时间里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是越来越多的。在6~18小时光线较强的条件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但此时呼吸作用相对较弱,而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这样使温室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少。植物在18~24小时光线暗的条件下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同样在这一段时间里温室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故二氧化碳在温室内一天的变化是: 0~6小时二氧化碳的量是逐渐上升; 6~18小时二氧化碳的量是逐渐下降 18~24小时二氧化碳的量是逐渐上升。 答案:C

初中生物试题类型专题复习 图表题型

初中生物试题类型专题复习——图表题型 一、【解题方法】: 图表曲线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经常出现,也占有相当大的分值,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图表曲线的类型较多,有表格、坐标图、柱状图、结构图等。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在于从图表曲线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此类题型考查方式主要包括:一类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物的特征、生理特点、实验处理方法或实验现象;另一类是通过数据说明实验结果、生理变化等。有时也与坐标曲线图或柱形图相结合。做此类题一定要做好审题工作,要注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审题。 1.审好标题:因标题对答题起到提示、导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 2.审好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的变化。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找出图表中的隐含条件,明确图表和问题间的联系,获取回答问题所需的材料。 3.审好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充分利用图表所给条件,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或总结出的规律,进行知识迁移、综合分析,实现图像和问题的转换。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 二、【典型考题】: (2020·威海中考)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量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用相对值表示)。请根据下表所示测量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3% 10% 20% 二氧化碳氧气 温度 3o C 1.2 4.4 5.4 10 o C 5.9 21.5 33.6 20 o C 6.4 38.9 66.5 碳的释放量越多,表示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会随之________,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表中给出的温度范围内,最适于蔬菜长期贮藏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真实反映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都必须在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避免______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2018届高考生物核心突破:图表题之曲线图

2018考前90天突破——高考核心考点 生物图表题之曲线图 1.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丙图中⑴表示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2.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3.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C .不同能量光照可能会影响生长素运输方向 D .植物的根可能会出现背光生长特性 4.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 .a 点上移,b 点左移,m 值增加 B .a 点不移,b 点左移,m 值不变 C .a 点下移,b 点右移,m 值下降 D .a 点下移,b 点不移,m 值上升 5.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某些现象,有关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该曲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B .若曲线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随时间发生的变 化,则b 点表示环境出现剧烈变化 C .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生长曲线,则c 点是提取青霉素 的最佳时间 D .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 a 一 b 段该国老年人数量比例较小 6.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的某一天内,其光合作 用过程中C 3、C 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 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 3含量的变化、C 5含量的变化分别 相当于曲线中的 A .c-d 段(X),b-c 段(Y) B .d-e 段(X),d-e 段(Y) C .d-e 段(Y),c-d 段(X) D .b-c 段(Y),b-c 段(X) 7.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曲线变化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 .甲图B 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 点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一、图表题的类型 生物图示也是一种语言,它是用特殊的符号、色彩和图形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它浓缩了大量的生物知识信息,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 1.文对图的转换 图表具有系统化、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比如,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分子数、染色体个数呈现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请在坐标曲线图表示: 2.图对文的转换 识图、析图、用图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掌握图示中的符号、自变量的特定含义,快捷准确地识别图、理解图和应用图。如下图所示,用2mol/升的乙二醇和2mol/升的蔗糖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根据题设条件和图示结果可联想到几个知识点:

3.图对图的转换 教学中常有些生物图示只从某个方面反映生命活动的特征,为了全面系统化地理解生物知识,可进行图对图的转换,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帮助记图、识图,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节内容中,介绍了碳的循环图,那么将这个图简化提炼处理,就可转化成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将下图补充完整。 二、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1.抓好基础,培养识图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是解图表题的基础和关键。课本中的插图十分重要,它不但是编者对教学重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教材中文字难于表述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教学手段,因此,要认真阅读,弄清插图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2.找出隐含条件,培养逆推能力 图形题中的已知条件一般包含在文字叙述、图例、图像的变化或比例中。一些比较有技巧的题都巧妙地将信息隐藏在图像中而不会太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能利用逆推法:即要解决问题必须已知哪些条件,再从图形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所需的已知条件。例如,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的倍。②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mg。③该叶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曲线图题专题

图像题专题复习 南海一中丁恒端 图像题又称图表信息转换题,近年高考试题中,图像题比例较大,题数多且分值又较高,成为能力测试题的主要形式。图像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值得师生在复习中高度重视。 一、解读生物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内容第三点有与之相关的以下表述: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二、图像题的类型与解法 常见的图像题有形态结构图、生理功能图、遗传图、进化图、生态图、实验图、流程图、综合图等。解图像题的一般性原则是①关注“文→图表”、“图→表”、“表→图”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②理清知识点: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点?还是二个或以上知识点?③二个或以上知识点的图解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与不同等。④不同类型的图作不同的剖析。 其解题方法除了应用常规解题方法外(如细心通读;明确已知条件、求解什么;找出陷阱),还要摸索一些针对性强的方法。下面从常见的图表题类型进行简单的分析: 1、形态结构图 描述生物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或模式图或部分图解。如根尖示意图、病毒结构模式图、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经过改造的综合结构图等。 解题原则:充分联想,脑中有全图。如①结构→功能,②结构→成分,③显微→亚显微,④局部→整体(全面),⑤有形→无形(隐藏),⑥静态→动态(过程、趋势),⑦新情境→已有知识,⑧已有的→将要产生(消失)的,⑨植物→动物→微生物。 例: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 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 变式:右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⑴该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⑵若该细胞被某病毒寄生,则合成病毒衣壳粒的场所是[ ] 。 ⑶若该细胞能释放干扰素,则该细胞是由增殖分化 而来。 ⑷若该细胞是精巢中的某个细胞,即将进入分裂期,你将看到的染色体数目 最多为 N。

二轮复习生物图表专题练习—细胞分裂图

生物图表题之细胞分裂期 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右图所示细胞是 A.1个动物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1个低等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1个动物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 D.1个原癌基因被激活的人体细胞 3.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DNA含量 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 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图1 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 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 数:DNA分子数=1:1 C.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4.下面A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的变化图,B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B图所示与A图所示相对应的是 A.a-③ B.d-④ C.c-① D.b-③ 5.下图乙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DNA量的变化,处于e段的细胞最可能是图甲中: 6.下图所示某动物细胞(含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 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B.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 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7.下图中各细胞均处于分裂状态,其中最可能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高考政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曲线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图表类选择题的解题流程例析 《经济生活》图表类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核同学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因而被高考命题专家所青睐,成为高考选择题常见题型之一。由于此类试题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也是同学们解题易错题型之一。为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准确性,我们选择非常典型的题干为文字、题肢为图表的图表类选择题为例,从解题流程的角度来加以探究。 (例题)稳定粮价、保证供应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为此,国家根据粮食市场运行状况多次销售临时存储粮。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这一举措特征的是 为帮助同学们吃透一道题、解决一类题,我们采取以下的解题流程: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我们将题干文字分解为三个小问题:①什么情况下需要销售存储粮?(提示: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销售存储粮为什么能稳定粮价?(提示:增加粮食供应,促进供求平衡,使粮食价格回落)③哪一幅曲线图可以说明这一道理?(提示:哪一幅曲线图可以体现“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下降”这一题意) 第二步:转化题肢图表信息为文字信息 为将四幅图表信息准确地转化为文字信息,需要对图表进行技术处理(如下图所示): 从处理过的图形中,我们不难概括出如下信息: 图表A: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下降。图表B: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下降。 图表C: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上涨。图表D: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先涨后降。 第三步:对题肢图表是否符合试题意图作出判断。 至此,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判断A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吻合。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严谨的解题流程,可以避免同学们审题时的眼高手低、随意性大等问题,有效地提高此类试题的正答率。 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请同学们参照例题中的解题流程,解答以下试题。 1、(10年广东高考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2017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图形图表专题新人教版

专题一图形图表专题 1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绿色植物 甲乙丙生物种类 图二 A鼠、蛇、鸟 B .鸟、鼠、蛇 C.鸟、蛇、鼠 D.蛇、鸟、鼠 (1)图一中A、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O (填字母) 生 物 体 内 总 能 量 图一

(2)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⑶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 C 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 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 食物网流动。 2.下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图,请据图回答: (1)对光时,由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结构有 号):光线7( (2)当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你将转动显微镜的 ⑥ ② ⑤ (5)分析上图可知,生态系统中的 沿着食物链和 (填序

结构。使用。如果光线还暗,你应检查_号结构,使,改善光线条件。 (3)转换物镜时,操作人的手应握住号结构转换,请勿直接 抓握镜头,否则易 (4)在你已经对好光,要找到观察的物像时,你先转动号结构,再转动_号结构,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5)实验完毕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前,应做的事情是:把显微镜 的外表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偏到 3.右图是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 培养液的 (2)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 2 3 H0 4 5 6 ⑶ 图中的结构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的是[41 ⑷食物由[9].—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 残渣通过[6]__.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 所以草履虫对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5)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进行生殖。

“生物图表题”之③——结构图

“生物图表题”之③——结构图 1.下列是自然界中一些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可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A .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单细胞藻类 B .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单细胞藻类 C .动物细胞、单细胞藻类、高等植物细胞 D .单细胞藻类、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 2.下图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其中甲、 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处于黑暗中。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 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D A .甲和丁 B .丁和甲 C .丙和乙 D. 乙和丙 3.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是 D A .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B .内质网膜、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 C .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4.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B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1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5.下图表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 .如果含红宝石眼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 .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4.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 、Q 、R 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 b

高考政治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图表分析题作为主观试题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山东省的高考中几乎是逢考必考。图表分析题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无论是在平时练习中还是在高考中都能发现学生对图表题的解答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表达术语不规范,对图表信息把握不完整,信息分析不到位,图表之间建立不起联系,也有存在答的过多以致淹没重点。下面就针对图表题的解答做出几点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1总体认识图表 一般来讲,相对完整的图表由表头信息、图表本身内容和“注”三部分构成。图表本身内容是最突出的,也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往往容易忽视“注”尤其是表头中的有效信息。有的图表没有注,甚至有的图表的表头信息说的很简单。无论怎样,只要是存在的部分,我们就应该仔细分析,关注里面是否有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是否三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2正确利用表头信息 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是规范化解答图表题的要求。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这里也可能蕴含着问题的角度。图表题中经常出现的一问:“描述图表的变化”或“说明图表表现的经济信息”,往往这时首先用到的就是表头信息。以2009年28题第一问为例: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 变化:2005 -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 - 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 增速下降。 这里我们都够看出答案中的有些内容就是表头信息,所以巧妙地合理地运用表头信息有利于增强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度。 3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 图表内容本身隐藏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分析好图表内容本身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从一般到个别 以柱状(含曲线)图居多,用来表示发展的量的变化。先总体上看变化的总趋势是增长还是下降,然后再对特殊的变化加以说明。(可参考上图9的第一问的答案设置) 其次找出不同主体,不同主体之间作对比

生物曲线图专题

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复习 湖北宜昌东湖高中高三生物组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纲和高考题,不难发现图形、图表信息题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比文字检测更好的效果。因此,这方面的高考命题仍将是一大趋势。一般图形、图表信息题命题形式十分灵活,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如何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实现图文转换,数形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直是制约不同考生成绩的“瓶颈”之一。 一、解题突破口——分析坐标图中一些特殊点的生物学含义 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的集合中,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的含义,有助于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信息,再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起始点 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L-1 的蔗糖溶液和0.5mol·L-1的尿素溶液中,观察 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的曲线中 A、B、C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A ; 在蔗糖溶液中的是 C ;在尿素溶液中的 是 B 。 解析:图中植物细胞的起始体积为P,曲线A的细胞体积比原来的大,呈吸水状态,表示浸在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低的蒸馏水中;曲线B的细胞体积先变小后又恢复到与原体积一样,表示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是浸入尿素中的结果;曲线C的细胞体积比原来的小,呈失水状态,表示细胞处于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的蔗糖溶液中。 2、某人表现出多饮、多尿和多食且日渐消瘦,在 医院检查尿糖呈阳性,该病人与正常人(2人均空 腹)同时1次口服葡萄糖100g,每隔1h测1次血 糖,绘制成图中的两条曲线,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 变化曲线的是 a曲线。 解析:图中曲线表示的是让糖尿病人与正常人(均空腹)同时一次口服大量葡萄糖,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血糖浓度绘制而成的两条曲线。由于曲线a的起点大于160mg/dL,则可以断定此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