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有的人 教学课件
《有的人》公开课课件
鲁迅认为文学应该为人民服务, 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他的文学理念在《有的人》中 得到了充分体现。
创作过程
灵感来源
鲁迅在创作《有的人》时,受到了俄 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探讨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道德的模糊性。
写作过程
鲁迅在创作《有的人》时,经过了反 复推敲和修改,最终形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具有很高 的地位,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人生价值
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 他们更加珍惜和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
人生智慧
通过《有的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智慧 ,让他们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对未来的展望
未来规划
通过《有的人》的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 未来规划,理解未来的 发展趋势和机遇。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 美情趣。
教学内容
介绍诗歌的背景、作者、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重点则是通过分析 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来把握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讲授诗歌的背景、作者、结构和语言特点等基础知识,帮助 学生建立对诗歌的基本认识。
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社会 产生积极影响。
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有的人》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接受 信息。
对人生的思考
人生选择
通过《有的人》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理解 不同的选择对人生轨迹的影响。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爱海伦,讲究教育方法,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再塑
学写单词
区分“杯”和“水”
敬爱、 感激
海伦: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
烈的求知欲
是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爱,确是 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 天动地,可以发挥非凡的潜力,可以能人所不能。唱响爱的 颂歌,会使人情思无限,胸怀宽阔。海伦说:“我要把别人 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 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再塑后海伦 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在第1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 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去井房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又沉寂的世界中,陷进 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 懂得了水这个词 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 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 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说明 老师的教育艺术的成功。
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 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 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教师提示: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 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 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 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 酷和抗争的力量。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著 名作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有的人》
【答案】本题可运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进行分析。 “摔”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的力量,“垮”字 写出了反动统治者必然失败的命运。这两个字充分体 现了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的憎恨之 情。
精读品味
6.“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答案】本题可运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法进行分析。“ 抬举”在这里是推崇、崇敬的意思,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鲁迅先生以及像鲁迅先生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 崇高敬意和热烈颂扬。
资料链接
背景透视
等著作。以后又读了鲁迅的许多书,读其书敬仰其为人, 鲁迅的形象高高矗立在作者的心上。作者凭借浓厚的生 活经验和深切的个人感受,酝蓄多年,借着纪念鲁迅逝 世13周年这样一个机会,以诗为出口,抒发了心中的积 愤,水到而渠成,写下了这首诗。
资料链接
抒情诗
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 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 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 着时代的旋律。本诗就是一首抒情诗。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 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 人”。他1932年开始发表诗作,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获得闻一多、茅盾等前辈 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 创作了散文集《乱莠 集》。
预习反馈
一 读一读字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第1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3.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重点难点】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有关鲁迅生平的纪录片。
2.《有的人》诗歌朗诵音频。
3.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回顾导入。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
全国人民无比悲痛。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背景介绍。
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
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倾听,练习朗读。
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
)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自由读第一节,质疑探究。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相机理解“死”与“活”③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20《有的人》PPT课件
朗读诗歌,思考问题:
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 个“有的人”,它们的 意思是否相同呢?
“有的人”
• 每节诗前两句都是指反动统治者。 • 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 迅一样的人。
再读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看看你还有 哪些诗句的意思是不明白的。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他们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 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 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 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地方。
向鲁迅先生能忘记的事情》——巴金 • 《毛泽东论鲁迅》
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你写一写, 可以写你想对他说的话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 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 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 遗言。然而,人们忘记他吗? 十三年后,著名诗人臧克家 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 迅有感》。
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 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 中国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 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 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 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心中充满了对鲁迅 先生的思念和崇敬,写下了《有的人》这 首短诗。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 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 早已臭名昭著。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 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这里 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无比 崇敬和爱戴之情。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难点)
目录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WORDS AND PHRASES
课
文
有的人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风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景
4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有
的
段解 写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态度。
人
第二部分
(第2-4自然段)写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赞颂了给人民当牛马的精 神,揭露了反动统治者腐朽和骄横。
资 料
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
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
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在写这首短诗时,
诗人曾说:“对于这样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颂,那是很难下笔的。我只是概括
地从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
下 场 例:欺压人民的人没有好下场。
有 的 人
SOME PEOPLE
字词 近义词
二
字
词
百
花
俯下 — 低下 情愿 — 宁愿
永远 — 长久 到处 — 处处
有 的 人
SOME PEOPLE
字词 反义词
二
字
词
百
花
伟大 — 平凡 俯下 — 仰起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精品课件优质PPT
2.汇报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3.课件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1)选择自己生活或学习中接触过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人。
(2)选择一件能表现他鲜明特点的真实而具体的事例。
(3)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4)题目自拟。(板书:确定人物/抓住鲜明特点/典型事例)
人物外貌指的 是什么?
侧
写好人物外貌
面
要注意什么?
人物外貌描写主要包 括人的容貌、体态、
服饰等。
描
人物外貌描写要做到 准、精、深。
写作技巧
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要捕捉人物总貌,勾勒 轮廓,(按顺序)准确地确定人物的年龄、身份。
他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一 米左右的个头,他留着短短的头 发眼睛,两闪道着侧剑智眉慧下光一芒双。水穿描汪着汪一的身黄大 绿相间的面校服。
就如夜描晚的星星一样明亮。
具体方法
二、写中间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事情:突出人物性格
侧
描
面
具体方法
性 格 特 点
细心、唠叨、爱美、善良、 温柔、严厉、马虎、文静、 勇敢、聪明、调皮、可爱、 乐于侧助人、敬业描奉献等
面
具体方法
小红特别爱劳动。记得有一次,在开家长会的前一 天,(时间)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今天大扫除,现在 就开始。”(事情起因)老师刚说完,小红(人物)就 第一个冲到黑板前,拿起抹布放进水盆里弄湿,然后两 只手用力把抹布拧干净,然后叠成方块,最后端了一把 凳子放到黑板前,站在上面,一下一下的擦了起来,等 擦完之后,她又端盆到洗手间把盆洗干净,换了新水。
面
如何写人 物的爱好?
描
经典示例
通过人物一系 列的日常表现 来体现这个人 的特点。
乐乐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乐 天派”,成天乐呵呵地,似乎什么 事情都难不倒她。别人把她心爱的 笔弄坏了,他不生气;刚到游乐场 就下雨侧,他也不难过…描…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30共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读了这篇课文,大家感受到了海伦凯勒身上怎样的精神,一起展开谈论吧
乐观向上
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阅读、写作和演讲,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演说家。
02
海伦·凯勒的乐观向上精神,激励了无数残疾人和普通人,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品位句子
3.“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表面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品位句子
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谢谢
04
归纳拓展
海伦是举世闻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同学们联系阅读体验,认识多些古今中外那些顽强拼搏而最终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史铁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新课导入
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20《有的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活着为自己 死后想留名
为人民而战斗 为革命愿献身
15/27
“有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自嘲》 “有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火烧”----《野草》
• “有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火烧。”这句比喻 鲁迅愿把自己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 迅有一本散文诗集《野草》,他在《野草》 《题辞》里说:“我自爱我野草,但我憎恶 这以野草作装饰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 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野草,以及乔木, 于是而且无可朽腐。作者借鲁迅诗来表 现鲁迅高尚品质。
10/27
2、第二节
有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字写出了“有人”怎样表现 “俯下身子”又表达了什么?
11/27
有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些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对人民态度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12/27
•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 统治者地形象,凶暴本质; “呵,我 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外强 中干、自我吹嘘丑态,对反动派进 行了有力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 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 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 示多么充分,刻画了鲁迅高尚而感 人形象。
名言观赏
我好像是牛,吃是 草,挤出是牛奶和 血……
1/27
《有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2/27
臧克家
现代著名诗人,山东 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 部诗集《烙印》。深受广 大群众喜爱。以后又相继 出版了《泥淖集》,《呜 咽去烟》,《泥土歌》, 《春风集》,《欢呼集》 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3/27
怎么了解这一节诗句含义呢?
22/27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
2、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3、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过程与方法:学会按要求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朗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
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鲁迅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2%B3%D1%B8&in=13064&cl= 2&lm=-1&st=&pn=0&rn=1&di=46082234010&ln=1988&fr=&fm=&fmq=1329916407862_R&ic=&s=&se=&sme=0&t 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46082234010&objURLhttp%3A%2F%2Fa1.att.hudong. com%2F87%2F05%2F01300000362797124037055918665.jpg&fromURLhttp%3A%2F%%2Fs %2F%25E9%2598%25B4%25E5%259F%258E%25E9%2583%25A1%2B%25E5%2590%258D%25E4%25BA%25BA%2Fxgtupia n%2F22%2F7&W230&H306&T7174&S36&TPjpg2、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20 青山不老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洲,事实 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 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 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 山永垂不朽。
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心句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字词练习
1.下列标红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盘踞(jù) 肆虐(nuè) B.淤泥(wū) 劲挺(jìng) C.擎天(qíng)归宿(sù) D.铁锹(qiāo)土炕(kàng) 2.选词填空。
治理 管理 (1)他( 管理 )这个村子已有十几年了,人们对他的工作 表现非常满意。 (2)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
生活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吃住简单。
生活条件艰苦
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 改造山林的不易和辛苦?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 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 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老人种的树,顶住了凶猛的山洪。防止 了水土流失。
2.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出奇迹的?
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大环境(自然条件)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 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 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大风常来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
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 (246,7900万平方米)
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大约100平方米,那么 大约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24679个教室大)
2024版心中有他人班会课件精选
它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心中有他人不仅限于个人关系, 还适用于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如团队合作、公共服务等。
7
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心中有他人有助于减少冲突和矛 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
任。
2024/1/30
提升个人品格
通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个人能 够培养出更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
我们应该尊重同学的个性和差异,不嘲笑或歧视他人,以建立平等、 友好的人际关系。
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 援手;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也应该勇于寻求他人的支持。
17
05
社会中如何实践心中有他人
2024/1/30
18
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权利
遵守公共秩序
24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5
不因为个人特征或群体归属而对他人 产生歧视和偏见,以平等、公正的态 度对待每一个人。
在交流中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发言, 给予他人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机会。
2024/1/30
11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2024/1/30
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01
留意身边的人是否需要帮助,主动询问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
创新班会形式和内容,注重同学 们的参与和体验,让同学们在更 加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2024/1/30
加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 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全 的人格品质,促进同学们的全面 发展。
发挥班会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 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 基础。
《有的人》优秀ppt课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有的人”的不同表现 ,突出主题。
反复咏叹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主题, 增强感染力。
简洁明了
语言简练,意蕴深厚,富有哲理。
深刻寓意和思想内涵
01
02
03
人生价值
阐述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 意义。
社会批判
揭示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呼吁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
01
对比鲁迅和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突出鲁迅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02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对待革命和生 活的态度,展现各自的思想境界 和人生追求。
人物性格特点及象征意义
01
鲁迅的性格特点
冷静、敏锐、坚韧不拔,象征着革命者的坚定意志和崇高精神。
02
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多样化的人物性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散文创作
他的散文作品也颇受好评,以清 新自然、富有哲理而为人称道。
翻译工作
臧克家还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 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
献。
《有的人》在教材中地位和影响
入选教材情况
《有的人》被选入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学生必读的经典篇目之一。
对学生影响
通过学习《有的人》,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 力;同时,也可以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文学流派与代表人物
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以及鲁迅、茅盾、巴 金等代表人物。
现代诗歌的崛起与特色
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内容上更加关注个体情感和时代精神 ,代表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等。
2025高中语文必修下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六单元第13课-_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晃,五十多年已过,青春时节读书的情景依然② ___,让人怀念。这五十年来, 我尽管也读了不少其他中外作家的作品,但经常读的还是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从来 没有一位作家陪伴我这么久的时间,中途也曾“移情别恋”,但最终还是喜欢巴乌斯托夫 斯基。
现代文阅读Ⅱ
(2024四川绵阳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苦恼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 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 地坐在驾驶座上。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 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 它多半也是心事重重。
了……他死了……现在,好比说,你生了个马驹儿……可是突然,如果驹儿死了……你 不难过吗?”
小马一边嚼着干草,一边听着,还对主人的手呼着气…… 约纳像入了迷似的把一切都讲给了它听……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中写了约纳多种苦恼,有丧子的痛苦与伤心,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穷与困窘,更 多的是无处诉说、无人理解的深层痛苦与无奈。 B.小说塑造了军人、三个青年人、扫院人等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 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状况。 C.结尾约纳向小马诉说心里话,小马“对主人的手呼着气”,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人 与人之间还存在着温情,给读者以无限的希望。 D.约纳与《祝福》中的祥林嫂都不停向世人倾诉自身的悲惨遭遇,约纳的“无人围观”与 祥林嫂的“被围观”情节,都在批判现实,震撼人心。
5.1.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0 年 100 年
年份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
阅读教材 ,找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 自然增长率越大, 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年出生人口
年死亡人口
=
×100%-
年平均人数
年平均人数
死亡率
×100%
请根据相关数据计算两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写出计算公式)。
说说你看到上述信息的感受。
如何阅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拆线坡度表示人口增长 的速度,坡度越大,表 示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纵坐标表示 人口数量
横坐标表 示年份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完成表格。
20 世纪 70 年代
工业革命
18 世纪 以前 ,人 口增长十 分缓慢
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 ,可以促进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 ,都会影响甚至 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8 世纪以前 ,增长缓慢
增长历程 工业革命以后 ,增长加快
世界人口 数量的变化
总趋势 不断增长
地区差异
率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增长减缓
人口自然增长
2023 年广东省年平均人数 12 706 万人 ,全年出生人数 103 万人 ,全年死 亡人数 68 万人;辽宁省年平均人数 4 182 万人 ,全年出生人数 17 万人 ,全年 死亡人数 40.6 万人。
广东省:
×100% -
× 100% = 0.276%
辽宁省: 0.564%
×100% -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都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的《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制作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二、 现代机器人
图1-5所示为水下机器人。将机器人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智能化机器,如仿生机器人、可重构机器人等。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等新名词,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各样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其中许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世间万物,人力是第一资源,这是任何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像其他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一样,机器人也将成为人类的好助手、好朋友。
按机械结构
和串联机器人相比较,并联机器人具有以下特点:
(1) 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2) 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快,动态响应好;(3) 结构紧凑,刚度高,承载能力大;(4) 完全对称的并联机构具有较好的各向同性;(5) 工作空间较小。
26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
wǎ
lián xùn sù
瓦片 布帘 迅速
duó miǎo
争分夺秒
多音字
dòu(战斗)(斗争)
斗
dǒu(斗笠)(斗胆)(气冲斗牛)
dǒu
dòu
造句:两个带着斗笠的青年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
多音字
dài(大夫)
大
dà(大家)(大人)
dài
dà
造句:张大夫为了大家的安全连夜工作着。
词语理解
【气焰】 比喻人的威风气势(多含贬义)。 【嚣张】(恶势力、不良的风气)高涨、放肆。 【当头一棒】比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反扑】(猛兽、敌人等)被打退后又扑过来。 【火线】 作战双方对峙的前沿地带。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腹腔】 腹部的内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肚子。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 休息了,眼球上布 满了血丝。
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镇定 地工作,说明他已经将个人的生死置 之度外,一心只想着如何救助伤员。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
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
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动作娴熟,说明他的 医术很高明,也表现
出了他的从容镇定。
白求恩 加拿大人,著名胸外科医师、
人道主义者。 他于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
在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 心沥血,救治了大批伤员。后于1939年11 月12日因病逝世。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我会写
描写战场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一 环境描写二
第20课 人狼对决 智勇博弈——《狼》教学课件-【上好课】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学 习 目 标
第 一 课 时
任 务 群
任务二: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读懂故事
任务三:品鉴语句·探究屠户和狼的形象特点
任务一:知识闯关·了解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观看视频,根据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聊斋志异
用传奇法 而以志怪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课文语句:(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批注:从偷袭之狼看其“变诈”。““隧入”虽“久之”,才“半人”。狼在草垛之中打洞,屠户竟然不觉,说明其动作之轻,小心翼翼。且前狼已毙,它仍在挖洞,说明其聚精会神。由此可见其“变诈”。
动作描写。“转视积薪后”“断其股”“亦毙之”他根除了狼患,表现了他的机智与谨慎。
小结:从以上分析,可见狼的贪婪和狡猾。
写屠户的语句
描写方法及分析
形象特点
屠惧,投以骨……复投之……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惧”直接写出屠户害怕的心理。“投以骨”表明屠户最初采用退让策略;“复投之”表明屠户仍抱有侥幸心理,对狼继续妥协。
怯懦
写屠户的语句
描写方法及分析
形象特点
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第一次:屠户惧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
第二次:屠户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
第三次:屠户奋起,杀死二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缀行并驱两毙 Nhomakorabea第 二 课 时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
··
课文语句: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运交华盖欲何求
自 嘲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 东省诸城人。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 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以后又相继出版了 《泥淖集》,《呜咽的去 烟》,《泥土的歌》,《春 风集》,《欢呼集》及《臧 克家诗选》等诗集。
捍卫别人的利益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是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高。
两 种 人 的 不 同 下 场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 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 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 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 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 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 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一.本文的表现手法是 什么?
一,人应该怎样活着? 要为人民,为社会,勤勤 恳恳,乐于奉献。 二,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会得到 人民怎样不同的回 报?
对比
二.诗中的议论有 什么特点?形象化终被人民打倒; 在人民心中永生。
拓展阅读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 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 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 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 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C 4.上文的中心是__ A.赞美野草,表达作者对腐朽 势力的憎恶。 B.赞美野草,表达作者甘愿牺 牲一切的精神。 C.以野草自喻,同时表达将自 己的一切奉献祖国的人民的愿望。 D.以野草自喻,同时对黑暗社 会以猛烈的抨击。
拿起笔来,写一写你自己的感受吧!
引 议 联 结
记住以前学过 的读后感的写 法是什么了吗?
二.骑在人民头上-- 俯身做牛马
三.刻名字想不朽-- 情愿做野火,等火烧 四. 别人不能活--为 多数人更好的活 各从哪方面对比的
突出鲁迅什么精神
五.摔垮--记住
六.名字烂的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七.下场可以看到--抬举的很高很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对 人 民 的 态 度
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李素丽
全心全意 做好本职
袁隆平
大搞科研 兴国利民
王伟
关键时刻 勇于献身
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 我们应该
怎
么 做
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 力,刻苦努力,发奋图强 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报效人民! -----老师赠语
?
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懂得了哪些知识和道理?
写作背景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 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 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 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 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 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 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此诗自 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 流传。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想“不朽” 对 人 生 的 目 的 活着为自己 死后想留名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
为人民而战斗 为革命愿献身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对 社 会 的 影 响 侵害别人的利益
有的人 他活着 为了多数人更 好地活
学过了本诗,你心中一定 会涌起许多的感受吧,对 自己的,对人生的,对社 会的。那么,就拿起笔来 吧,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副标题嘛,就叫做“读 《有的人》有感”,主标 题就要自己拟了。
1.文中写了几种人?是哪几种人? 为什么要写这另种人?
文中写了两种人,其实是两种对立的阶 级,写另种人是为了反衬鲁迅的伟大。
2.由此看出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本文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请找出每节诗中的对比
一.活着----死了 死了----活着
“活”--肉体还 在 “死”--精神已 亡 死--肉体不在 活--精神永存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 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 将歌唱。
B 1.上文的体裁是__ A.旧体诗 B散文诗 C散文 C 2.文中的“野草”是指__ A荒野中的杂草 B象征普通百姓 C旧的封建势力 D一切革命者 黑暗势力 3.“地面”像征_____ 革命力量 “地火”像征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