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及其现实意义.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及其现实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环保纪录片受众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环保纪录片在提高受众环保认识水平,增强受众环保紧迫感和责任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现就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作以介绍,对其现实意义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来看,既有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也有直接涉及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

1.高度重视荒漠化问题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构成了对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国家林业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7集高清电视纪录片《大漠长河》,以荒漠化这一困扰全球的生态问题为着眼点,通过地质、历史、现实等诸多角度,探寻中国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尘来源,表现沙漠化危害,纪录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的生存现状,梳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人与荒漠化之间互有进退的较量,以期唤起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再如环保纪录片《民勤故事》,讲述了甘肃民勤,曾经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过去水草繁茂,瓜果飘香。如今,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在这里即将呈握手之势,沙漠以平均每年8至10米的速度推进蚕食。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的农民逐步往外寻找生路,大量的耕地和村庄被废弃;有着四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民勤绿洲即将消失,该片真实记录发生在民勤的荒漠化带来的生态危机。

2.强烈关注水资源保护

当前我国水形势严峻,全国每年降水总量6.2万亿立方米,

但人均量很低,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形成南涝北旱的局面。水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首先是我国湖泊普遍萎缩和退化。河北电视台拍摄的环保纪录片《干涸的湖泊》,介绍了安固里淖是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最大的一片湖泊,历史上水域面积最大时曾达到10万多亩。然而就是这样一片稀有的水域,却在2004年底彻底干涸了。《干涸的湖泊》拍摄人员分别走访了安固里淖周边百姓以及相关专家,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给自然带来的影响,剖析人类活动给安固里淖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其次是水资源的污染。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410亿吨,其中80%未经适当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全国有75%的湖泊明显受到污染。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拍摄的纪录片《蓝藻暴发--大自然的警示》,纪录了我国部分水域蓝藻的多处大面积暴发,表象是蓝藻污染,根子却在变质的水体。蓝藻暴发是自然向污染了它们的人类进行反污染,是大自然向人类进行报复。其三是母亲河的保护。甘肃酒泉电视台拍摄的8集电视纪录片《大河西流》中的大河是发源于祁连山脉,横跨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的疏勒河,它的支流包括贯通敦煌全境的党河、穿过莫高窟的宕泉河、流经榆林窟的榆林河以及环绕古阳关的南湖等,大河两岸,伫立着闻名天下的玉门关和汉长城,横亘着丝绸之路的南北通道。这条河是敦煌文化的母亲河。虽然疏勒河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但是却极少有人注意这条河的存在,极少有人探讨这条河与敦煌文化的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大河屡遭人为断流已经面目全非,敦煌绿洲逐年缩小,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频频告急。整个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直接威胁到敦煌绿洲的存在和敦煌文明的延续。纪录片《大河西流》深刻揭示了疏勒河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唤醒人们改变发展模式,尊重河流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直面中国气候危机

气候变化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南方电视台投资拍摄的10集纪录片《深呼吸》,该片拍摄正值近年中国和全球各地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候与环境灾难,《深呼吸》每集讲述一个环保主题的故事,涵盖温室效应、过度开采、人口膨胀、污染排放、滥砍乱伐、能源危机等当下尖锐的环境问题,真实记录

了人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活状态,反映气候对中国普通百姓有怎样深远的影响,展现中国在环境和气候方面真实的现状。2011年4月14日正式启动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气候变化的12集高清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气候文明之旅》,该大型纪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联合策划并执行,该片向社会传递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和最新信息,阐释气候变化问题的缘由以及气候变化对当今和未来的影响。《环球同此凉热》这部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姿态,发出了对全人类共同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的真诚呼吁。正如解决生态危机需要提高到新文明的高度一样,应对气候变化同样离不开这一有效手段。只有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工业社会进行改造,才能使人类真正走出气候变化危机的困境。

4.捍卫动物生存权利

中国是动物类科丰富多样的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剧了动物消亡的速度,因此保护我国的动物资源迫在眉睫。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禾虫归来》,用10年时间纪录竹排沙村民自觉保护禾虫栖息地的故事。西江水日夜不停奔流到大海,冲积出一个沙洲--竹排沙。竹排沙土地肥沃,水产丰富,出产的禾虫远近闻名。每年的春秋两季初一、十五大潮,禾虫会如期从淤泥里钻出来,浮游于水面,叫禾虫出造。然而,这种景象正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渐消失。前几年,竹排沙的周边工业发展迅速,西江的上游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了竹排沙禾虫的栖息地,这正是竹排沙禾虫逐年减少的原因。竹排沙的村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智慧,精心保护大自然,悉心呵护他们硕果仅存的禾虫栖息地,禾虫又开始多了起来。久违了的禾虫出造的景象又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由湖北省广电总台综合频道、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水生所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豚殇》,这是一部纪录三十年间三代豚类学者研究成果的纪录片。1993年长江中江豚的种群数量约为2700头,而现在已不足千头。纪录片《豚殇》力图通过一个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故事,来印证人、动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法则。再如大型环保纪录片《高原羚魂》记录了兰州大学绿队的学生为了保护普氏原羚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从冬训、集训、到连续7年的普氏原羚保护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