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3.3 杠杆》(第2课时)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杠杆》word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杠杆》word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杠杆》word教案大纲要求:1、明白得力臂的概念。

2、明白得杠杆的平稳条件。

知识点分解:1、杠杆的概念。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稳条件一、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明白什么是杠杆的五要素,明白得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明白得杠杆的平稳条件。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看摸索能力。

二、教具:运算机及其网络、课件、投影、激光手电、直尺。

三、教学重点:1、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稳条件。

四、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明白得。

教学过程:导入:阿基米德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他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他的话有道理吗?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研究那个问题。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人们在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有的机械专门简单,例如钳子、剪子、螺丝刀、扳手等;有的机械比较复杂,例如:缝纫机,车床、印刷机、收割机、起重机等等。

复杂的机械是由许多元件、部件组成的,其中许多差不多上简单机械。

因此简单机械的知识是明白得复杂机械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从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开始学习(板书:一、杠杆的概念)。

人类专门早就开始使用杠杆了:这是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建筑金字塔时的情形。

他们确实是靠杠杆这一简单机械来搬动庞大石块,从而建筑了世界奇迹——金字塔。

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直尺和橡皮做一个简单的杠杆,来撬起你的文具盒(学生实验)。

依照刚才的实验,撬动石块我们第一需要什么?(学生回答)————撬杠。

将撬杠放在石块下;向下压撬杠,就能够撬动大石块了。

(同步动画演示)。

那么在那个地点使用的撬杠是具有什么特点棍呢?它必须是一根硬棒;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具体地说确实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生活中有许多如此的杠杆,比如跷跷板、小型抽水机的手柄。

它们都有一根硬棒,差不多上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上册杠杆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上册杠杆

练习
1、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 的方向转动
练习
2、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动力臂是指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B、阻力臂是指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C、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等于杠杆长
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练习
3.画出下列杠杆力臂
第二课时:杠杆的平衡
1、杠杆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的硬棒,这根硬棒 叫做杠杆。 2、这个固定的点叫?
知识回顾:
——支点(O)
3、使杠杆转动的力叫? ——动力( F1 ) 4、转动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叫? ——阻力(F2 ) 5、什么叫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点到线的距离) 6、什么叫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点到线的距离)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O
F1
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F2
找出支点、动力和阻力
F1
O
F1
O
F2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分析:人肩挑处是 扁担的支点O,前 后两货物的重分别 为动力和阻力,要 求的肩处离前端的 距离是动力臂。
L=1.8m L1 O L2
F1=G1=600N
F2=G2=200N
已知:L = 1.8m F1= 600N F2=200N 求 :L1=? 解 :根据L1+L2=1.8m得出 L2=1.8m-L1-----(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将(1)代入得 600N X L1=200N X (1.8m-L1) 解之得:L1=0.45m 答 :人肩应挑在离前端0.45m处才能使扁 担平衡。

3.3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杠杆

3.3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杠杆
F2 L2 图一 F1 F1 L1 0 图二 F2
F2 L2
0
图三
2、如图甲的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 用力点,请在乙图画出F1、F2、L1、L2。
B A F2 图甲 O 图乙
F1
人体中的杠杆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你了解了杠杆 的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想一想:
1、使用杆秤时, 什么时候才能读数? 2、杆秤倾斜下去或上翘意味着什么? 3、分别称一个、二个、三个梨时, 杆秤上的什么量在变化? 4、要使杆秤平衡你猜测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桌上有一个食品罐头,上面有一个盖子。
1、试一试用手能比较容易地打开盖子吗?
2、如果给你一把起子撬开盖子,结果又怎样?
3、为什么用这两种方法打开盖子的感觉是非 常不一样的呢? 4、仔细观察起子撬开盖子的全过程,然后与 同学一起讨论,说一说它在撬盖子的过程中有 什么特点。
活动二
1、尝试着使用桌上的其它工具, 体验一下这些工具分别有什么 特点? 2、他们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
O
L2
L1 < L2 F1 >F2 F2
L1
F1
费 力 省 距 离
生活中的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 阻力臂)
O
L2
L1
L2 = L1
F2
F2 = F1
F1
什么时候使用等臂杠杆呢?
三种杠杆
分类
省力杠杆
结构特点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使用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不费力,不省力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九年级物理杠杆教案

九年级物理杠杆教案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杠杆教案课题:杠杆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实验法教学过程:我们现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机械:起重机、手表、自行车、瓶起子,这些都是机械,而这些机械都集中了我们广大人民的智慧,有的很复杂,有的很简单,但是无论它们多么复杂,我们从中都可以找到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杆、轮、链条等等,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其中的一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讲到这里,大家可能猜到我该大家讲的事什么了吧,对,这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板书课题)一、什么是杠杆?(板书)我们来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能够轻便的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师: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

(板书定义)同学们能否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来做一个杠杆撬起你的手机呢?(学生实验)师:你能举出几种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的杠杆吗?(学生举例)出示投影片:起子、铡刀、羊角锤、抽水机柄、剪甲刀等。

初三物理杠杆教案

初三物理杠杆教案

初三物理杠杆教案教案标题:初三物理杠杆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能够应用杠杆原理解决与杠杆相关的物理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杠杆的定义和原理;2.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3.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4. 杠杆的力矩计算。

教学难点:1.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 杠杆的力矩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杠杆、测力计、滑动重物等;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如剪刀、门锁等,引起学生对杠杆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杠杆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原理,解释杠杆的作用是通过力臂和力矩的变化来实现力的平衡。

b. 介绍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包括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的定义和示意图。

c. 详细讲解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力矩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

3. 实验演示(20分钟)a. 安排实验,使用杠杆和测力计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杠杆的平衡情况。

b.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规律,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深化理解(15分钟)a.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杠杆平衡时的力矩,并解释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引导学生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与杠杆相关的物理问题,如杠杆长度和力臂的关系等。

5. 拓展应用(10分钟)a. 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杠杆原理在工程、体育等领域的应用。

b.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6.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杠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b.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的其他应用领域,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杠杆问题解决,如多杠杆系统的平衡条件等;3. 提供更多实验和观察材料,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杠杆 (2)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杠杆 (2)

找下列杠杆的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
【提示】同学们小的时候都
玩过跷跷板吗?谁来告诉老
师,小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跷
F1
起比你重的小朋友的?
o
思考:将手下移靠近0点,F1产生的效果F是2否不变?
L2
F1
O
F2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 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活动:比一比谁的力气更大
一、 桌上有一个罐头,上面有一个盖子。 1、试一试用手能比较容易地打开盖子吗? 2、如果给你一把起子撬开盖子,结果又怎样? 二、 桌上有一支粉笔。 1、试一试用力捏,能否捏碎? 2、如果给你一把钳子,结果又怎样?
(注意:要保护好自己。)源自棒、跷跷板和抽水机摇柄的运在下图的几个杠杆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L1 F1
L1
L2
F2
F1
F1
0 图二
L2 图一
F2
L1
F2
0
L2
图三
L1
L2
F1
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
请你找出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臂: 支点到 阻力作 用线的
支点:杠 杆能够绕 着它转动 的固定点
2.在图中,O为支点,动力臂最长的力是( B )
A.F1
B.F2 C.F3
D.F4
F2
F1
F3
O
F4
练 习1
画出杠杆力臂。

[九年级科学课件]杠杆2 华师大版课件

[九年级科学课件]杠杆2 华师大版课件
当你抬脚跟的 时候,是脚跟后面 的肌肉在起作用, 脚尖是支点,体重 落在两者之间。这 实际上是一个省力 杠杆(如图),这时 肌肉的拉力比体重 要小。
活动体验:人体杠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 是靠杠杆的作用(如图), 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 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 的重量是阻力。支点前后 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收 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 仰头动作。
找一找:
自行车的哪些部件可以看成杠杆?
动一动:
用剪刀剪硬纸片,分别用刀尖和靠 近支点的位置去剪,手的感觉有什 么不同?
L2
L1
杠杆的类型:
省力杠杆:动力 臂大于阻力臂的 杠杆。
费力杠杆: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的 杠杆。
等臂杠杆:动力 臂等于阻力臂的 杠杆。
应用:
L1
L2
活动体验:人体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 来的时候,手臂也是一 个杠杆(如图)。肘关节 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 肌肉。这是一种费力杠 杆。
活动体验:人体杠杆
第3章 功和简单机械
3 杠杆
比一比:开罐头
1.徒手开盖子 2. 用螺丝刀撬盖子
想一想:
螺丝刀在撬盖子的过程中有什么 特点呢?
归纳
1.固定点
: 如果一根硬棒
2.绕固定点转动 3.硬棒
在力的作用下,能 够绕固定点转动, 这根棒就叫做杠杆.
议一议: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 阻力臂 杆能够 :支点 绕着它 到阻力 转动的 作用线 固定点 的距离 L2 0
动力:使 杠杆转 动的力
F1
阻力:阻碍
杠杆转动 的力
F2
L1
动力臂:支点到动 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示意图:

九年级科学上册3.3杠杆课件2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3.3杠杆课件2华东师大版

动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1
支点 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找出下列杠杆的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
F1
F2
能否发现,在杠杆平衡 动力×支点到 时有什么等量关系吗?
动力作用点的 距离=阻力× 支点到阻力作 用点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 力和阻力作 用下静止或 匀速转动时 这个杠杆就 处于平衡了。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 用线的距离
力和力臂的画法
在下图的几个杠杆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L1
L1
L2
L2 L1
L2
练一练: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本节课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距离(L1)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 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动力臂
阻力臂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距离(L2)
动力:使杠杆 转动的力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 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支点:杠杆能够 绕着它转动的固 定点 O 阻力:阻 碍杠杆 转动的 力
探究力的大小 改变时同学们 提出的杠杆平 衡条件是否成 立
探究力的作用 点改变时同学 们提出的杠杆 平衡条件是否 成立
探究力的方 向改变时同 学们提出的 杠杆平衡条 件是否成立 由此看来杠 杆的平衡条 件是什么呢?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一个有物理意 义的量,科学上把它叫力臂。 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用 L1表示;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用L2 表示; 因此杠杆平衡条件就是:动力×动力臂=阻 力×阻力臂 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

杠杆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同步课件

杠杆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同步课件

F2=1N
L1=5c m
L2=10cm
5.保持力臂不变,改变钩码个数 , 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将对应的力 F1=1N 和力臂填入表格
实验记录表格
F2=0.5N
测量序号 1 2 3 4
动力F1/N
2N 1N
动力臂L1/cm
5cm 5cm
阻力F2/N
1N 0.5N
阻力臂L2/cm
10cm 10cm
L1=7cm L2=14cm
定( D )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
一个是费力杠杆
练一练
4.指甲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如图所示,它包含三个杠杆
。下列关于这三个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 )
7.力和钩码位置都改变,使杠杆重 新水平平衡,将对应的力和力臂填 入表格
实验记录表格
F1=1.5N
F2=1N
测量序号 1 2 3 4
动力F1/N
2N 1N 2N 1.5N
动力臂L1/cm
5cm 5cm 7cm 8cm
阻力F2/N
1N 0.5N 1N 1N
阻力臂L2/cm
1பைடு நூலகம்cm 10cm 14cm 12cm
为什么杆秤稳定时可以读出物体的质量?
第五章 简单机械与功
杠杆
第二课时
一个杠杆
杆秤处于杠杆平衡状态
回忆:什么是平衡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 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回忆:杠杆的五要素
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杠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

《杠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

《杠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分类三部分组成。

教材安排2课时,因为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打算用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和体验杠杆,第二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三课时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本节课是第一节课认识杠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学习第三课时的必备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的必要准备,是力学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杠杆的五要素,对杠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教师引领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对杠杆的平衡的条件的理解有个前概念,是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迁移,认为只要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所以突破这个错误的前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杠杆的平衡,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

确定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很明确:探究杠杆的的平衡条件,细化下去我觉得有以下四个难点:1、理解杠杆的的平衡,我准备先通过演示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的转动情况,然后展示杠杆停止时的状态,提问:为什么不动了,让学生思考到平衡,再追问那杠杆怎样算平衡呢,提示类比二力平衡。

从而得出杠杆的平衡是指在动力、阻力作用下的静止状态,另外补充缓慢或匀速转动也就看成杠杆处于平平衡了。

2、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猜想,猜想之前先让学生体验杠杆平衡,不同位置,力的大小不同,杠杆在各种情况下仍能平衡。

《杠杆》教案优秀3篇

《杠杆》教案优秀3篇

《杠杆》教案优秀3篇《杠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

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

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

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大家有信心吗?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教学设计
4.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5.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梯度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基础题,考查学生对杠杆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力臂、力点、支点等。
2.设计提高题,让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杠杆两端力的大小、确定支点的位置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杠杆的特点和作用,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3.强调杠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善于思考。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杠杆的知识,检验学生对杠杆概念、分类、平衡条件等要点的掌握情况,特布置以下作业:
-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开展小研究,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组织杠杆知识竞赛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结合其他学科,如数学、工程技术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采用情境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教学评价设想: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练习题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提问、善于合作。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拓展设想: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共两个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与前后节教材的联系分析本节是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一节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为杠杆的五要素及力臂的作图。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的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学习本节课提供了学习基础;而杠杆作为特殊的滑轮,为我们学习下节课的知识前提,他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石。

2、本节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3、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杠杆五要素、力臂概念、力臂作图难点:力臂概念、力臂作图二、学情分析作为九年级学生应该在生活中接触过杠杆,但是对于杠杆仍处在比较感性的认识阶段,因此具体描述可能不够科学,需要加深体验,并利用已有的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初中生应有的强烈的求知欲去分析杠杆,理解杠杆。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a、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五要素;b、能识别常见工具及简单机械中的杠杆c、理解杠杆力臂的含义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a、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进而理解杠杆b、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对比分析概括能力c、培养将复杂的科学问题变为为简单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感受杠杆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会杠杆的重要性;b、通过杠杆,理解生活与科学的关系四、教学过程设计【PPT展示图片】:【提问】:这三幅图片中的三个工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得出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根据概念给出杠杆的其中三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

【学生活动一】:想一想生活中利用杠杆的实例【PPT展示图片】展示一些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杠杆的实例,比较古代和现代利用杠杆的实例。

【巩固三要素】展示小朋友用撬棒撬石头的图片请一位学生指出图中杠杆中的支点、动力、阻力三要素,并进行评价。

【提问】若仍然是这幅图,我现在假使图中小朋友的手向下移了,要撬起同一块石头,要怎么办?【提问】为什么我手向下移了,力要变大才能把石头撬起来呢?我们发现这三个力所在的作用线都与这一个圆有一个交点,我们把圆心与这三个点相连,恰好就是这个圆的三条半径,圆半径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其他都不一样,但是力却相同,势必力的大小是由这三条线段长短决定的,再仔细观察这三条线段与各自力的作用线的关系,很容易发现是垂直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2节 滑轮 杠杆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2节 滑轮 杠杆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第2节滑轮杠杆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章第2节滑轮第3节杠杆二. 教学目标1.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2. 熟悉杠杆平衡原理,并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和计算3. 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4. 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一种杠杆。

5. 了解滑轮组及其工作原理。

三. 重点和难点重点:杠杆和杠杆平衡原理难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及其工作原理四. 知识总结1. 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O——杠杆转动时围绕着的固定点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3.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4. 杠杆的类型①省力杠杆:L1>L2,则F1<F2②费力杠杆:L1<L2,则F1>F2③等臂杠杆:L1=L2,则F1=F25. 定滑轮:使用的时候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 动滑轮:使用的时候和重物一起移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来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重物的几分之一。

【典型例题】例1. 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中a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秤示数为Fa,凡若在A点斜向上拉,如图中b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秤示数为Fb,则Fa______Fb。

(填:大于、小于、等于)答案:小于例2. 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被磨损了一部分,那么用它秤东西时,其读数()A. 将比实际质量大B. 与实际质量相同C. 将比实际质量小D. 大小难以确定答案:A例3.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P,用一个跟杠杆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 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 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 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 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答案:C解析:杠杆与竖直方向成30度角的时候,为等臂杠杆。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5章简单机械与功1《杠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5章简单机械与功1《杠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杠杆》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杠杆,了解人体杠杆。

2.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3.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及分类。

4.通过了解古代杠杆,使学生初步树立劳动人民创造科学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阿基米德之给我一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动画以引入新课。

二、新授:师: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放着一个食品罐头,假设里面放着你喜欢的水果,请你快点打开盖子吧。

不过打开前请看完“活动一”中的要求。

投影“活动一”图片。

学生打开盖子交流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使用自带的其它工具(预先布置学生分组带啤酒开、剪刀、订书机、钢丝钳、扳手等),体验一下,然后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互相补充说明。

(估计学生能说出固定点、在力的作用下能转动等特点)师:很好,不过还应注意是一根“硬棒”而不是“直棒”即可弯可直,并且还需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转动。

投影:杠杆的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师:杠杆作为一类简单机械,它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生活和生产效率而被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就用舂来捣谷,用桔槔汲水了。

现代机械也有很多是生产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明利用的。

投影:生活中一些常见杠杆和古代杠杆。

投影“工人撬石头”图片并介绍:刚才我们发现的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它有一个专有名称叫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就叫阻力,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效果刚好相反。

同学们不妨再来比较一下:工人用同样的力把手握在A处与握在B处哪个效果好呢?为什么?(学生能提到支点到力的距离不同从而引入力臂概念)师:对,就是因为受力大小相同时支点到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大小会直接影响杠杆的转动效果,所以引进了力臂的概念。

投影“找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图片,同时介绍: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很显然,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非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师拿出一把杆秤,问:这是杠杆吗?为什么?让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以复习上一课时学的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二、新授师:杆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种杠杆,现在请同学上来称梨头,第一次称一个,第二次称两个,第三次称三个,一共称三次。

其它同学负责读秤花,并看他是否正确使用,若有不当立即上来指正。

学生演示并在教师指导下读数。

投影问题:
1、使用杆秤时,什么时候才能读数?
2、杆秤倾斜下去或上翘意味着什么?
3、分别称一个、二个、三个梨时杆秤上的什么在变化?
4、要使杆秤平衡你猜测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学生回答第一、二个问题后师强调:杆秤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即杠杆已经平衡了才能读数,并投影:通常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根据第三个问题学生能想到是力、位置(即力臂)在变化,从而不难猜测到杠杆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

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才能使杠杆保持平衡。

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实验步骤然后小组合作设计表格,我们将评选出最佳表格供大家共享。

注意:实验中杠杆调平后不能再使用平衡螺母。

投影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平衡。

(若无平衡螺母可用橡皮泥粘在翘起的一端)
2、用砝码的个数代表动力和阻力的大小。

悬挂砝码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为力臂的大小。

3、分别在左右两边悬挂不同数目的砝码,移动各自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请思考为什么?)
4、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5、改变两边悬挂的砝码数,再移动它们的位置,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记录有关数据。

小组间交流实验结论,并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投影: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F2L2
投影1、人与大象图片:它们要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呢?让学生回答。

2、用一支弹簧秤称大象的报道。

3、利用公式解题
教师巡视并选几份学生的习题答案实物投影,师生共同评价
观看录象:蜡烛跷跷板的制作(回家试做)
想一想:为什么它的两端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学生分析、指正
把师生所带的各种杠杆收集在一起,然后说;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考把这些杠杆进行分类。

对各种分类进行评价后师生分析以下分类
省力杠杆为什么能省力?它有什么用途?
投影: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1>L2 F1<F2,以较小的力克服较大的力
费力杠杆为什么会费力?它有什么好处?以钓鱼为例。

投影: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L1<L2 F1>F2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L2 F1=F2学生举例
投影各种剪刀图片,你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归类。

三、小结杠杆,是一种最常用的简单机械,是学习其它简单机械的基础。

请你说说你对杠杆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