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盖挖逆筑法施工的结构防水措施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盖挖逆筑法施工的结构防水
措施探讨
关键词:地铁;盖挖逆筑法;防水措施
“盖挖法”是明挖施工法的一种,它与传统明挖法的不同在于先采用明挖法修筑隧道结构顶板,恢复地面交通后再转入地下开挖和修筑结构,在日本称之为Slab Substitute Shore,简称SSS工法,指用楼板代替支撑的方法。“盖挖逆筑法”则是指地下开挖和修筑结构同时自上而下逐步施工的方法。在进行盖挖逆筑法施工中的结构防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何采取结构防水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是地铁建设人员时常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概况
1.施工情况
某车站总长189.9m,标准段宽20.9m,底板埋深约
29.0m。车站为三层三跨盖挖岛式结构,共设2座风道,7个出人口。其中1,7号出入口与1号地下通道相连,2,6号出人口与2号地下通道相连,1,2号通道与A站交通枢纽相连。
车站主体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顶板以上主要施工顺序为先北后南两半幅分期施工。在基坑围护结构以及中间桩基、立柱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至结构顶板处,浇筑顶板结构后恢复路面;再施工出入口及风道。在顶板结构的保护下,从上至下施作车站主体结构。
2.工程建设环境条件
本车上在该站位处有2个已建的人行过街地道,直接影响车站的埋深。2个地道与公交枢纽的客流转换层相通,车辆的过街与地铁相通方便客流换乘。车站结构施工时需要拆除部分1号、2号地下通道,施工完毕后恢复。另外,该段地下有多条市政管线,其中雨水、污水、上水、电信对主体施工影响较大。
3.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概况:上层滞水分布不均,水位高低变化很大(勘察时未见),主要受大气降水、绿地灌溉和自来水、雨水、污水等地下管线的垂直渗漏补给;场地内层间潜水普遍分布,含水层主要在卵石圆砾⑦层,中细砂⑦:层中;承压水的含水层为细中砂⑧3及卵石圆砾⑨层。
4.车站结构处的工程地质条件
A站区内第四纪土层厚度约50m,由粘性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交互沉积而成。
(1)结构底板持力层为卵石圆砾、中细砂、粉土及粉质粘土,均属VI级围岩。岩土体稳定性较好,但由于结构底板附近普遍赋存地下水,在水头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流土现象。
(2)边墙穿过的岩土层基本为VI级围岩,结构边墙围岩土体稳定性相对较好,但由于存在饱和粉土,自稳能力差,在地下水作用下强度大大降低,易发生坍塌。
二、工程难点及措施
针对该工程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分幅盖挖逆作的施工方法,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地面交通组织与交通疏导难
由于地铁车站位位于某商业大街下,还有众多的写字楼、超市、餐馆等,交通十分繁忙,交通组织与交通疏导难度很大。
(2)站位地下水影响
虽然A站地下水位不高,在站体范围内未见承压水头,但是地层呈明显的粘土与其他透水地层互层分布;上层滞水和层间潜水较多,降水较为困难,土体自稳能力较差。这给车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中桩直径大、深度长
中桩桩基部分直径达1500,深度基本在地面以下53 m 处,直径大且深度深,钢管柱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尤其为了保证中桩在车站底板结构以下的1500桩基与底板上部800钢管柱连接的整体性、垂直度、牢固性、施工安全及安装精度,使得中桩施工成为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4)由于施工节点多,防水层不连续,而车站的防水要求等级为一级,施工缝、变形缝等特殊位置的防水往往不易处理,结构能否做到不渗不漏,是制约工程成败的关键。
三、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由于该车站结构变化较大,工程设计施工图随现场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针对工程特点和难点,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边桩施工
A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以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该桩设计直径分为800和1000mm两种形式;桩中心距分为1200, 1300, 1500mm三种;桩间土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找平,
以保持桩间土稳定,桩顶不设冠梁,桩主筋锚人结构顶板。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总数为329棵,最大桩长3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