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

合集下载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作物施肥是指通过给作物提供养分,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质量的一种农业技术。

施肥的原理是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并采用适当的施肥方式,使养分能够有效地供给到作物根系,从而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1.了解作物的养分需求: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根据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所需的养分类型和量。

例如,蔬菜类作物在生长初期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而果树类作物则对磷、钾等元素的需求相对较多。

2.理解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检测和分析,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特性,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陷。

根据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缺陷,选择适合土壤肥力状况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类型。

3.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不同类型的肥料含有不同的养分元素,例如氮、磷、钾等,或是有机肥、无机肥等。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而无机肥料则可以提供更直接的养分供应。

4.确定施肥方法:施肥方法可以根据作物类型和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根部施肥、叶面施肥和灌溉施肥等。

根部施肥是将肥料直接施加到作物生长的根部附近,使养分能够更快速地吸收。

叶面施肥则是通过将肥料喷洒到作物叶面,通过叶片的吸收来提供养分。

灌溉施肥则是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浇灌的方式进行施肥。

5.控制施肥量和时间: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养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测定施肥量,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

作物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杂交施肥技术:根据杂交种的特性和需求,将不同的肥料按比例混合后施给作物,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比如对于绿肥作物,可以与化肥混用后施肥,以减少化肥的用量。

2.穴施肥技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将肥料钻入土壤中,使养分能够直接供给到作物根系。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养分的损失,并且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第二章绪论+作物施肥原理一、名词:1. 富营养化2. 肥料利用率3. 基肥4. 种肥5.追肥二、问答题:1. 试从植物生产的角度说明施肥的重要性。

2. 施肥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3. 在描述作物产量与施肥量关系方面?4. 何谓施肥中的报酬递减现象?如何克服?5.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施肥的效应?6. 阐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意义及主要途径?7. 分析肥料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中的作用8.以氮、磷为例分析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9. 请阐述现代施肥技术体系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10. 基肥、种肥、追肥在具体施用时分别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相对应都有哪些具体的使用方法第三章养分平衡法一:简答1. 什么是土壤养分依存率?2. 计算肥料利用率有哪两种方法?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计算施肥量的公式各是什么?二者本质的区别何在?4. 如何计算土壤养分校正系数?5. 土壤养分依存率与肥料利用率二者有什么关系?二:计算题1. 石河子某农场2008年小麦亩产300kg,麦收后种植短期绿肥,秋秋播前翻压,估计土壤肥力可恢复到500kg小麦的水平,计划2009年亩产小麦500kg,并准备亩施2500kg厩肥作底肥,不足的氮素用尿素解决,问需要施用尿素多少公斤?已知: 1)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吸氮3kg2)厩肥的含氮量为0.2%,氮素利用率为15%3)尿素氮肥利用率40%2. 设某块菜地为中等肥力,于早春测定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测定值分别为:75 mg N kg-1, 35 mg P kg-1,100 mg K kg-1,今年计划种植春茬黄瓜,预计目标产量为60 000kg/ha,需要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多少公斤/ha?已知:1)每生产1000kg黄瓜需要吸N3kg、P2O5 1.05kg,K2O 4kg2)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35%,23%,32%3)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0%,50%第四章肥料效应函数法一:简答1、什么是肥料效应函数,肥料效应函数的类型与性质2、什么是边际产量及其边际产量的计算,什么是平均增产量?3、什么是边际产值?什么是边际成本,什么是边际利润?4、什么是经济最佳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5、“S”肥料效应曲线指的是何种类型的曲线?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如何?二:计算1. 冬小麦氮肥试验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如下:Y = 3800 + 50.2X –0.18X2,已知肥料的价格成本为3.4 元/kg,小麦产品的价格为1.3元/kg,请问最大产量施肥量是多少?经济最佳施肥量是多少?2. 玉米的氮磷效应函数为:Y = 156.22 + 15.34N -0.7898 N2 +11.43P –1.193 P2 +0.1071 NP, 已知 N, P2O5的价格分别为1.4元/kg 、1.2元/kg,玉米的价格为0.3元/kg,请问N、P肥的经济最佳施肥量各是多少?第五章营养诊断施肥综合法问答题:1. 什么是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的英文名称是什么?2.诊断施肥的原理是什么?3. DRIS诊断施肥综合法有哪些关键步骤?4. DRIS图示法高产群体的特征参数有哪些?5.指数法的概念和养分丰缺的判别原理是什么?第六章营养诊断法1、什么是营养诊断?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的依据是什么?2、营养诊断包括哪几种类型?3、目前植物营养诊断主要采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4、影响植株体内养分含量主要有哪些因素?5、什么是植株诊断?6、作物组织速测法基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经常以叶柄或者叶鞘为取样测定部位?7、叶片全量分析法进行营养诊断时对叶片的选择的原则?8、酶学诊断法基于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优点?9、什么是无损伤测试?目前哪种元素的无损测试诊断应用较广泛?为什么?都有哪些具体方法?第七章轮作施肥技术一、名词:以磷增氮 “旱重水轻”二、问答题:1. 轮作制度下肥料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 . 以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为例,请设计一个N、P肥施用的施肥方案3. 轮作制度下的施肥与单个作物的施肥有什么不同?4. 请分析长期作物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会产生什么影响?5. 为什么水旱轮作中磷肥的施用要“旱重水轻”第八章保护地施肥技术1、什么是保护地栽培2、保护地土壤的肥力特点是什么?3、保护地施肥的技术要点4、为什么保护地栽培会导致土壤盐碱化?5、什么原因导致保护地土壤的酸化?6、温室施肥中为什么需要进行CO2施肥?。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国秀丽一、基本概念:1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2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3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4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

5营养诊断施肥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

6肥料生产系数: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7植株临界浓度:指当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浓度,作物的产量显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

8边际利润:增减单位肥料成本所引起的施肥利润的增减额二、知识点1、施肥的基本效应有哪些?良好效应:a增产;b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c改善农产品质量;d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e有效减轻农业灾害不良效应:a 造成土壤质量下降b引起大气污染c 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d引起地下水污染e 引起食品污染2、施肥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施肥的理论基础对合理施肥有什么指导意义?a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b最小养分率: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

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c报酬递减率: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d因子综合作用率: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3、计量施肥有哪些方法?a养分平衡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包括地力差减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b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1、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肥料养分利用率有何区别?⑴定义: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⑵影响因素:肥料利用率是最易变动的参数,因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而异,同一作物对同一种肥料的利用率在不同地方或年份相差甚多,因此施肥使必须测定当地的肥料利用率;虽然土壤有效养分的土测值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但若乘以土壤养分利用率则可以反映土壤真实供应的养分量。

⑶数值大小:一般来讲,肥料利用率不会超过100%,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由于受浸提状况和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则有可能大于100%。

2、轮作制度下的施肥与单个作物的施肥有何异同?相同点:都是根据作物的计划产量、需要养分总量、土壤供应养分量计算出实际肥料补给养分量,从而实现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不同点:⑴对象:轮作施肥制度是指针对某个轮作周期而制定的施肥计划,包括不同茬口的肥料分配方案和作物施肥制度,而单个作物的施肥制度则是指针对某一作物的计划产量而确定的施肥技术。

⑵影响方面:轮作时要兼顾不同轮作类型的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实现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优轮作类型;单个作物的施肥则只需考虑其本身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施肥时工序也较简单。

⑶施肥量的确定:轮作制下要根据不同茬口按照均衡增产、效益优化、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肥料的分配,并且要根据轮作周期内各种作物的计划产量和养分需求总量来推算肥料补给养分量;单个作物的施肥只需根据某种作物的计划产量、养分需要总量、土壤供应量来计算施肥量即可,无需再进行肥料的分配。

3、怎样进行保护地施肥?⑴存在问题:保护地作物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大量投入造成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以及施肥方法和品种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保护地蔬菜则存在生理病害严重、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教程文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教程文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第一章合理施肥的原则一、概念1 养分归还学说:○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包括籽粒和茎杆)必然从土壤中去走大量养分;○2如不正确地规还养分与土壤,地力必须会逐渐下降;○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4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和氮元素)。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因而重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3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二、1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氮和磷。

2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②最小养分律③报酬递减律④因子综合作用律3合理施肥遵循的基本原则:○1平衡施肥○2首先满足最小养分○3肥料效益是指导施肥的又一基本原则。

○4合理施肥必须考虑作物增产的综合因素。

○5合理施肥必须从农业生态的大农业观点出发。

4如何理解最小养分律:○1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要来讲相对含量最少而非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2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3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其他养分,不但难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作物营养特性土壤养分与施肥一、概念1趋肥性:根系能迅速伸到土壤养分相对丰富的地方,以扩大吸收养分的范围,根系的这种特性称为趋肥性。

2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时期3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0绪论一、名词解释1.合理浇水:合理浇水就是同时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关键措施。

必须努力做到因土施磷、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2.水体富营养化就是指营养物质的天然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就是一种自然过程。

二、简答论述题1、论述为什么要提倡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与不合理施肥分别会产生哪些效应?合理浇水产生的较好效应:①浇水的减产效应;②浇水能够改进土壤和提升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浇水引发的不当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减少及由此增添的养分非常大溶解损失、外流,有毒元素在土壤的累积可以引致土壤质量上升;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发大气污染,还可以引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2、施肥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哪些?浇水科学研究内容:①作物营养与浇水理论研究;②浇水效应研究;③浇水技术研究。

浇水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数据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一、简答论述题1、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米氏学说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在生产上如何运用?分后交还学说:李比希英国【内涵:1、随着作物的每次斩获,必然必须从土壤中偷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斩获次数的减少,土壤中养分含量可以越来越少2、若不及时交还作物从土壤中丧失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上升而且产量可以越来越低3、为了维持元素均衡和提高产量必须向土壤施入肥料【对指导浇水的意义:就是浇水的基本原理,就是维持土壤固有水平的基础,大大提高了肥力【生产上的应用领域:指导浇水推动化肥工业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相对地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产量。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作物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旨在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作物施肥的原理和技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需求与平衡:不同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科学确定施肥方案。

施肥应当考虑到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平衡,以及次要和微量元素的供应。

2.土壤分析与调查:在制定施肥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土壤分析和调查,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pH 值等指标。

土壤分析可指导选择适宜的肥料和施肥量,以及调整土壤pH值。

3.主要营养元素的施肥:一般而言,氮、磷、钾是作物需求量最大的主要营养元素。

o氮肥(N):适量的氮肥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叶绿素合成,但过量使用会导致氮过度积累和环境污染。

在施氮肥时,通常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氮素含量来决定氮肥的配制和施用时间。

o磷肥(P):磷肥主要用于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加作物的生殖器官。

磷肥通常在作物的种植季节前施用,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o钾肥(K):钾肥对植物的坚强性和抗性有重要影响,并能提高果实的品质。

钾肥通常在作物的生长全程中适量施用。

4.次要和微量元素的施肥:除了主要营养元素外,作物还需要次要和微量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包括硫、镁、铁、锌、铜等。

如有需要,可以通过土壤调查和作物叶片分析来确定是否需要施用这些元素。

5.施肥方法和技术:施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底肥、追肥、间套施肥、水肥一体化等。

施肥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作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以及农民的生产能力等因素。

6.施肥管理和调整:作物生长过程中,施肥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及时的施肥管理包括施肥量的适时适量调整、肥料的选配和施用方式的改进等。

作物施肥的原理和技术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施肥应根据地方条件和作物特性制定,并结合合理的管理实施。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内容.doc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内容.doc

作物营养施肥复习题
一、名词
依存率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效应函数边际成本
潜在缺素期无损伤测试技术酶学诊断植株临界浓度
施肥方式自动化施肥标准值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
边际产值缺素症平均增产量形态诊断化学诊断
二、问答
1.不合理施肥会有哪些负效应?
2. 施肥应把握哪两个关键时期?为什么?
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有何异同?
4. 什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
5.一元三次多项式肥料效应函数模式经济合理配方区是如何界定的?
6. 植物营养诊断主要依据有哪些?
7.植物营养诊断标准是如何建立的?
8.如何合理施用基肥?
9.轮作制下肥料分配应遵循哪些原则?
三、论述
1.依据棉花的营养特点与施肥。

2.水稻营养特点及水稻施肥技术。

四、计算
在有代表行的地块上进行缺乏该元素肥料的田间小区试验得到玉米产量分别为:PK(380Kg/亩),NK(420Kg/亩),NP(450Kg/亩),现计划明年产量达到1000Kg/亩,如果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三料磷,钾肥选用氯化钾,则应每亩应施用氮磷钾各多少公斤?(已知:玉米氮、磷、钾养分系数分别为2.57,0.86,2.14;尿素利用率35%,三料磷利用率15%,氯化钾利用率50%;尿素含氮量为46%,三料磷含P2O5为46%,氯化钾含K2O60%)。

施肥原理与技术解读

施肥原理与技术解读
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 那段时间。 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 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 将非常显著。 出现时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氮素——水 稻在分蘖期;油菜在花期;玉米在喇叭口至抽雄初 期;棉花在花铃期。对于甘薯来说,块根膨大期是 磷、钾肥料的最大效率期。
定义: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 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出现时间:磷素——多在幼苗期,如冬小麦在分蘖 初期;棉花和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 氮素 —— 水稻在三叶期 ; 棉花在现蕾期; 小麦在分蘖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 钾素——水稻在分蘖初期及幼穗分化期
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一般在植物生长初期,养分吸收的数量少,吸 收强度低。随时间的推移,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 渐增加,往往在性器官分化期达到吸收高峰。到了成 熟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又逐渐减少。
养 分 吸 收 量
生长初期
旺盛期
成熟期
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吸收规律示意图
(三)营养生长期中需肥的关键时期
1. 植物营养临界期
第四节 施肥原理
一、养分归还学说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
含义: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 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 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 分给土壤。
作用: 1、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 不以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 夺性的耕作制度。 2、对当时的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评价: 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不缺的可不归还。 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 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1、什么是最小养分?什么是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是什么?最小养分:相对于作物生长的需要量而言,土壤中供应能力最差的那种元素称为最小养分。

最小养分律:即使土壤中其它养分非常充分或施用非最小养分的肥料,作物的产量仍然难以提高,只有补充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这个规律称为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律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最小养分律是关系到正确选择肥料种类和科学施肥的规律,运用它指导施肥,就能不断地培肥地力,保持土壤养分比例的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肥料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作物推荐施肥技术可以分成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作物推荐施肥技术可以分成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综合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模型)四种。

(1)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提出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群众的经验,群众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推广。

缺点:有地区局限性,依赖于经验较多,只适用于生产水平差异小,基础较差的地区。

基本是一种半定量化的方法。

(2)目标产量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目标产量配方法又包含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①养分平衡法: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

缺点是,由于土壤具有缓冲性能,土壤养分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不能直接计算出“土壤供肥量”,通常要通过试验,取得“校正系数”加以调整,面校正系数。

②地力差减法: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避免了养分平衡法的缺点。

但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

同时,空白田产量是构成产量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无法代表若干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只能以作物吸收量来计算需肥量。

当土壤肥力愈高,作物对土壤的依赖率愈大(即作物吸自土壤的养分越多)时,需要由肥料供应的养分就越少,可能出现剥削地力的情况而有能及时察觉,必须引起注意。

(3)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的优点与缺点。

肥料的使用原理及方法

肥料的使用原理及方法
• 光照对作物吸收、利用养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提供能源, 作物吸收养分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二是 提供原料,作物体内吸收NH3在转化时需要有机酸作为原料, 当光照不足时,有机酸形成少,从而导致NH3在体内不能及时 转化而积累,严重时甚至发生氨中毒。三是激活酶。
• 在光照不足时,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避免发生氨中毒。
• 过酸、过碱、吸湿性强、含有毒副成分的肥料均不宜作种肥。
• 氮肥以硫酸铵作种肥效果最好,磷肥以过磷酸钙作种肥为宜。 微量元素肥料中的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铵等一般都可以作种 肥,但要严格控制用量;硼酸、硼砂均不宜作种肥。
• 主要的施用方法主要有拌种,浸种,沾秧根,穴施等。
• (三)追肥的施用技术
• 1、追肥的重要性
2、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特殊性
• 有一些作物除了需要的16种元素外,还需要其他 的有益元素,如:
•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水稻需要 硅肥;钠对糖用甜菜及某些蔬菜的生长有良好的促 进作用;钴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所必需的;喜酸性 土壤的茶树体中含有较多的铝,土壤中活性铝低时
茶树生长不良。
• 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比例也不同。如:块茎 块根类作物需要较多的钾;豆科植物对磷、钾的 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同时也是喜钙作物;叶用 蔬菜、茶、桑等叶用作物需要较多的氮;棉、麻 等纤维作物则需要较多的氯;油菜、甜菜需要较 多的硼;而马铃薯、烟草、葡萄、柑橘等忌氯作 物则不应施含氯化肥。
• 3、降水
• 降水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是化肥溶解和有机 肥矿化的必要条件,土壤水分必须依靠水分通过扩散 和质流的方式向根表迁移并被作物吸收利用。
• 干旱地区和干旱季节,要采取保墒措施,加强根部对 养分的吸收。雨天和雨季则不宜多施肥料

施肥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施肥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施肥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施肥的基本原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是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农作物生长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包括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包括氮、磷、钾,它们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对于土壤养分的供应起着关键作用。

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硼等,虽然需求量不多,但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合理施肥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土壤条件来确定施肥方案,保证农作物养分的平衡和供应。

二、施肥的方法1. 肥料的选择施肥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肥料,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求来确定肥料类型。

通常肥料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

有机肥是由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经过腐熟而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土壤改良有很好的效果。

无机肥是化工合成的肥料,可以提供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效果明显。

2. 施肥的方法施肥的方法包括基肥和追肥两种方式。

基肥是在农作物生长前期施用的肥料,目的是为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储备,促进生长。

追肥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需要进行的补充肥料施用,以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追肥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施肥的效果。

3. 施肥的方式施肥的方式包括根肥和叶面肥两种。

根肥是将肥料直接施加在作物的根部,通过土壤中的水分运送养分到植物根系,供给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养分。

叶面肥又叫叶面喷施肥料,是将肥料加水喷洒在农作物叶面,通过叶片的吸收来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叶面肥的吸收速度快,能够迅速解决植物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

三、施肥的时机1. 施肥的时间点施肥的时间点一般有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等不同的时期。

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初期,需要提供足够的养分储备,因此春季是基肥的最佳施肥时间。

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最为迅猛的时期,追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进行追肥。

秋季是农作物生长的结束期,需要提供足够的养分来保证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篇一: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后题1. 肥料的作用原理是什么?肥料是一种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的物质,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

(2)刺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作物施肥的种类有哪些?作物施肥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等。

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堆肥、腐熟的植物残渣等,无机肥料包括氮、磷、钾肥料等,复合肥料包括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

3. 有机肥料有哪些优点?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堆肥、腐熟的植物残渣等,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同时,有机肥料的生物活性和微生物作用,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无机肥料有哪些优点?无机肥料包括氮、磷、钾肥料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无机肥料的含量高,可以快速达到作物所需的养分需求,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5. 复合肥料有哪些优点?复合肥料包括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

同时,复合肥料中的多种成分可以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6. 如何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的原则包括:(1)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使用量。

(2)施肥时间一般选择在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如播种期、拔节期、抽穗期等。

(3)施肥时应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控制肥料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

(4)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和时间,避免施肥过多或过少。

7. 如何选择和使用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和使用化学肥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肥料种类和使用量。

(2)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一、施肥原理作物施肥是为了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施肥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分供应:作物需要不同的养分来维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主要元素(氮、磷、钾)、次要元素(钙、镁、硫)以及微量元素(锌、铜、锰等)。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满足作物的需求。

2.养分吸收:作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不同养分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释放特性不同,因此施肥时需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3.养分转运:施肥后,养分需要通过植物体内的转运系统被输送到需要的部位。

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根系、茎、叶等组织间的转运来满足作物的需求。

二、施肥技术作物施肥技术是指根据施肥原理,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以下是常用的施肥技术:1.基础施肥:在播种或栽植前,将适量的有机肥或化肥施入土壤中,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基础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追肥: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适时进行追肥。

追肥可以补充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消耗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追肥的方法有根际追肥、叶面追肥等。

3.深层施肥:对于根系生长较深的作物,可以采用深层施肥的方法。

深层施肥可以使养分更好地被根系吸收,增加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定向施肥: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养分配比和施肥方法,进行定向施肥。

定向施肥可以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减少养分的浪费,提高施肥效果。

5.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具有互补的优点,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化肥可以提供快速有效的养分供应。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施肥效果。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为了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引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施肥,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作物施肥的原理和相应的施肥技术,帮助农民合理施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作物施肥的原理作物施肥的原理是基于对作物营养需求的理解。

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养分,其中主要有氮、磷、钾等宏量元素和铁、锌、铜等微量元素。

这些养分参与到作物的各个生理过程中,如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等,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进行施肥。

施肥技术土壤检测与土壤改良在施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

通过土壤检测可以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如果土壤的养分含量较低,还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

工业化肥和有机肥的选择在施肥时,可以选择使用工业化肥和/或有机肥。

工业化肥中含有高浓度的养分,可以迅速为作物提供所需养分。

而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料利用率。

因此,合理使用工业化肥和有机肥的组合可以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施肥方法常见的施肥方法有根际施肥、喷施肥料和追施肥料等。

根际施肥是指将肥料直接施加到作物根系附近,以便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喷施肥料则是通过喷洒器将肥料溶液均匀喷洒在作物叶片上,使作物通过叶片吸收养分。

追施肥料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适时追加肥料,确保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

施肥的时间和量施肥的时间和量也会影响施肥效果。

在施肥时间上,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养分需求,在适宜的生育阶段进行施肥。

而施肥的量则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来确定,确保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

施肥注意事项在进行作物施肥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施肥应避免过量,以免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一、当前农民在施肥量、施肥方法1、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氮素过多容易造成茎叶徒长、组织柔弱,抗病能力降低,尤其是生长发育后期偏施氮肥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因此,施用氮肥应适时、适量,而且要与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作物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2、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只注重氮、磷、钾的施用,认为就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忽视了微量元素的施用。

后果是微量元素跟不上,不仅影响了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造成浪费,而且会因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

因此,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3、施肥越多越好施肥量过大,虽然有时产量、收入提高了,但因成本过高,实际收益却不高;有时因为只促不控而导致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生殖器官生长发育不足,产量下降,适得其反。

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4、出现缺肥症状后再施肥肥料施入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作物出现缺肥症状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

所以施肥应根据作物需肥特性以及光、温、水、施肥方法等因素来确定施肥时间。

5、施肥浅或表施施肥浅或表施,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

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6、盲目采用“一炮轰”施肥方法一次性施肥必须掌握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法,盲目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必然导致减产减收。

例如坡耕地、漏水漏肥地块,采用一次性施肥,易造成肥料流失,导致后期脱肥。

土壤肥沃的地块,采取一次性施肥,前期氮肥供应量过大,会导致前期作物徒长,后期倒伏。

二、农民经验(一)选择适宜品种,防止越区种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绪论一、名词解释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

要做到因土施磷、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2.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

二、简答论述题1、论述为什么要提倡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与不合理施肥分别会产生哪些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2、施肥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哪些?施肥科学研究内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一、简答论述题1、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米氏学说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在生产上如何运用?分归还学说:李比希英国【内涵: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2、若不及时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会越来越低3、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施肥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土壤固有水平的基础,大大提高了肥力【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促进化肥工业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相对地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产量。

【基本内容: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3、只有布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正确选择肥料种类的基本原理,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种类促进化肥工业【延伸为:限制因子律、最适因子律报酬递减律与米氏学说:【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速度却在逐渐递减【米氏学说:只增加某种养分单位量时,引起产量增加的数量是以该种养分供应充足时达到的最高产量与现在的产量之差成正比()即为(1^).y:施一定量肥料所得产量 A:施足量肥料所获得的最高产量或极限产量 x:肥料用量 e:自然对数 c:常数/效应系数【实质内涵:1、总产量按一定渐减律增加并趋近于某一最高产量极限2、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养分用量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递减3、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单一因素都有最高产量,在条件改变时该因素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变化【指导施肥的意义:1、反映了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作为一个经济法则广泛用于农业工业畜牧业等生产领域2、米氏方程首次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达了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计算施肥量的依据,开创施肥有经验到定量的新纪元3、是有限的肥料发挥了最大的增产效益因子综合作用率:【基本内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再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提高。

【综合因子分类:1、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因子2、对农作物产量并非不可缺少但对产量影响很大的因子【内涵:1、作物丰产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一、名词1. 地力:是土地能够生长植物的能力。

2. 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二、问答题:1. 施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2.协调营养平衡原则3.增加产量与改善作物品质相统一原则(施肥与作物产量施肥与作物品质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4.提高肥料利用率原则(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对肥料中某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5环境友好原则2. 阐述肥料、地力、可持续农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农业生产中的合理施肥。

肥料、地力、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关系:1、培肥地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施肥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地力是土地能够生长植物的能力,地力的高低及变化趋势不仅取决于土地本身的物质特性,更是受到外部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

施肥、耕作等管理制度地力的维持和提高是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基本保证,不断培肥地力可是农业生产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可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在量和质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施肥、轮作等农田管理设施,不仅直接影响着地力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而且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更决定着人类生存状况与质量,只有树立培肥地力的观点,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不合理施肥会对土壤、生态环境及农产品造成污染哪些污染?不合理施肥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①施肥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施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③施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④施肥引起食品污染。

不合理施肥会对土壤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不合理施肥会对农产品造成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4. 阐述肥料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中的作用。

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一方面是通过为作物提供养分,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和培肥土壤而起作用。

农产品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符合加工需要的某些品质。

养分平衡是提产品质量的基本保障。

氮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氮充足时可提高禾谷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含量,供氮水平合适时可提高氨基酸含量,但过量会导致必须氨基酸含量降低,降低品质。

磷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充足的磷供应可增加作物绿色部分的粗蛋白含量,从而提高作为饲料的品质;磷可以提高蔗糖、淀粉和脂肪的合成,从而提高作物产品品质;还能提高蔬菜水果的品质,使果实大小均匀、营养价值高、味道和外观好等。

钾肥对品质的影响:提高禾谷作物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有利于蔗糖淀粉和脂肪的积累有利于提高高糖、油料作物品质,还能提高纤维作物的品质,因此钾被称为品质元素。

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多数中量和微量元素就是产品质量指标之一。

食品和饲料作物产品中缺乏这些元素会影响人、蓄的健康,会出现一些病症。

此外微量元素还对作物产量多方面的品质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有机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有机肥为完全养分肥料其中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与化肥一样影响着作物的品质;其次,有机肥通过改良培肥土壤从而影响作物的营养品质和商业价值。

5.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意义及主要途径有哪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1.肥料配合施用:有机+无机,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2.按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施肥;3.施肥措施与其他农艺措施相配合;4.改进化肥剂型,如造粒、复合、包膜等5.改进施肥方法、施肥机具;6.作物营养性状遗传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意义1. 可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2. 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3. 减少肥料生产和施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第三章养分平衡法一、名词解释1. 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率提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方案和相应的施肥技术。

2. 养分平衡施肥法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

3. 基础产量指不施肥的作物产量。

4. 目标产量目标产量是实际生产中预计达到的作物产量,即计划产量是确定施肥量最基本依据。

5. 依存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叫做依存率6. 以地定产法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

7. 以水定产法根据生育期内降雨量与播前土壤有效含水量来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

8. 水量效应指数10 降雨量生产作物的经济产量的千克数。

9. 养分系数形成100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10. 肥料利用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11.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二、简答1. 什么是土壤养分依存率?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

土壤养分依存率越高则肥料利用率越低;相反,土壤养分依存率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

2. 计算肥料利用率有哪两种方法?①失踪法;②田间差减法肥料利用率=(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100%。

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计算施肥量的公式各是什么?二者本质的区别何在?地力差减法()肥料中该养分的利用率肥料中养分含量基础产量目标产量量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养分施肥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土壤供肥量=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 2.25⑴定义: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⑵影响因素:肥料利用率是最易变动的参数,因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而异,同一作物对同一种肥料的利用率在不同地方或年份相差甚多,因此施肥使必须测定当地的肥料利用率;虽然土壤有效养分的土测值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但若乘以土壤养分利用率则可以反映土壤真实供应的养分量。

⑶数值大小:一般来讲,肥料利用率不会超过100%,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由于受浸提状况和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则有可能大于100%。

4. 如何计算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每公顷农作物从NP、、小区吸收某种养分数量/(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 2.25 )1005. 土壤养分依存率与肥料利用率二者有什么关系?肥料利用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

土壤养分依存率越高则肥料利用率越低;相反,土壤养分依存率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

6. 结合施肥的基本原则,论述养分平衡施肥法有什么不足。

7. 目标产量是如何确定的?各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目标产量是实际生产中预计达到的作物产量,应该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参数,既不能以丰年为依据,又不能以歉年为基础,只能根据一定的气候、品种、栽培技术和土壤肥力来确定,而不能盲目追求高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