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讲.诲人不倦-孔子_课件

第2讲.诲人不倦-孔子_课件

孔子生平
•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反鲁,终不得用,遂致力于私学教育 与古籍整理。
• 孔子教徒以诗书礼乐,史称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
孔子生平
礼记·擅弓上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盖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生平

















(3)广收贫民子弟 子 路:‚冠雄鸡,佩猳豚 ‛。 原 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 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 子 张:‚鲁之鄙家‛。 颜 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循循善诱,各言其志
论语·子罕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弡高,钻之弡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参考书目
•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 • 梁启超《孔子与儒家哲学》,中华书局,2016年

倾 听

孔子
诲人不倦
































万世师表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 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高中语文《十一诲人不倦》1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高中语文《十一诲人不倦》1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2)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述” 是继承,但时代在变化,如果光有继承,没有创新,这种文化趋 向僵化,就不适应时代,因此我们倡导既要“述”,更要“作”。
温又问:“天有耳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
温又问:“天有足乎? ” 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 温又问:“天有姓乎? ”
宓曰:“岂得无姓! ” 温曰:“何姓? ” 宓答曰:“姓刘。” 温曰:“何以知之? ” 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 ” 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 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 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 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
温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 宓曰:“有头。” 温曰:“头在何方?” 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
孔子大胆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首创私人办学之风,不论贵贱、贫富、 智愚、长幼,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悉数给予教育,来者不拒。孔子的学生中, 从贵贱而言,地位显赫的有贵族孟懿子、南宫适,地位低下的有公冶长等。公 冶长曾被判过刑,坐过牢,但孔子提倡“过往不咎”,不但不嫌弃,收作学生, 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其他还有“卞之野人”子路、贱人之子仲弓等。从 贫富上来看,富有的如子贡,“家富千金,结连驷马”;也有住在穷人巷里, “一箪食、一瓢饮” 却乐在其中的颜渊;还有穷困到“三日不生火,十年不置 衣”的曾参。从智愚的角度而言,有问一知十的颜回、举一反三的子贡,也有 愚笨的高柴、反应迟钝的曾参、固执己见的子张和做事鲁莽的子路。从地域来 看,孔门弟子来自鲁、卫、宋、楚各国,可谓分布广泛。从年龄上看,秦商仅 小孔子4岁,而公孙龙却小孔子53岁。更令人称奇的是,还有父子同为孔门弟子 的,如颜繇与颜渊父子、曾晳与曾参父子。兄弟同时受业的则有孟懿子和南宫 适等人。

《诲人不倦》课件

《诲人不倦》课件

封面设计
标题:醒目、简洁, 突出主题
背景:选择与主题 相关的图片或颜色, 增强视觉效果
内容:包括课程名 称、讲师姓名、日 期等信息
布局:合理规划版 面,确保信息清晰 易读
配色方案
主色调:蓝色,代 表冷静、理性、专 业
辅助色:绿色,代 表活力、希望、成 长
字体颜色:黑色, 代表严肃、正式、 权威
背景颜色:白色, 代表简洁、清晰、 易读
字体选择
标题字体:建议使用粗体、大号字体, 如微软雅黑、黑体等
字体大小:根据课件内容需要,可以选择不同 的字体大小,如标题字体可以大一些,正文字 体可以小一些
正文字体:建议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 如宋体、楷体等
字体颜色:根据课件内容需要,可以选择不同 的字体颜色,如标题字体可以鲜艳一些,正文 字体可以柔和一些
诲人不倦PPT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PPT壹目 录文本

课 件


目录

课 件



课 件



课 件



课 件
使


课 件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课件简介
主题:诲人不倦
课件背景
目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
适用对象: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
制作流程
确定课件主题和目标 收集和整理素材 设计课件结构和内容 制作课件幻灯片 测试和修改课件 发布和分享课件
制作技巧
明确目标:确定课件的目标受众和教学 目标
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逻 辑清晰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ppt精品课件14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ppt精品课件14

11、22 因材施教 • 一:了解学生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 • • • 二:对不同的学生说不同的话 11.22 季文;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 三:按照学生的爱好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 养。 • 四科十哲11.3
7、1 述而不作 • 述: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 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恢复周礼的需要。 • 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化保守主义,创新才能进步; 述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继承; 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新的整理渗透整理者的观点 和倾向。 9、15 诗教、乐教 雅:是“王畿”之乐 ,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颂:是国王用于宗庙祭祀的乐章。 孔子承续了周公“制礼作乐”的事业,维护了传统 的礼制。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孟母三迁
1.平民: 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 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 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 湿” 2、贱人:冉雍“父,贱人”,家“无置锥之 地”。 3、贵族:南宫敬叔、司马牛 4、商人子弟:子贡 不分品性、智愚、学习态度、年龄、 5、出狱的犯人公也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
诲人不倦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 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这座坐落在泗水旁的曲阜孔庙 中的杏坛,也许是中国最为动人的 景致了。它是路,无尽头地延续并 日益宽广着中国历史的命脉。它又 是一座使这条命脉始终沸腾着青春 活力的熔炉,锻造着也拓展着天下 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与情感。有了这 座杏坛,原本只有官员与百姓的人 世上,便多出了一群叫做“知识分 子”的人们。当然,这座杏坛更是 一种永不涸竭的源头,潺潺地,便 洇湿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并使 这种潮湿,氤氲成河流,湖泊,山 峦,或森林。 于是世界就热闹了,也有了味道。 孔子,从此也就成了中国人世世 代代再也无法回避的存在与话题。

诲人不倦 课件

诲人不倦 课件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 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 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 下等。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 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 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 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 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
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 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 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 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 “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 的颜涿zhuō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 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 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 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 无诲焉。”
• 1君。
•3
,不以人废言 。
• 4君子以文会友,

•5

则不复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6求也退, ;
,故进之。
•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8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 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诲人不倦
——圣人的教育之道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 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 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 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 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 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 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 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 “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 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 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 (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

诲人不倦ppt

诲人不倦ppt
教育作用(17.2 教育对象(15.39) 教育内容(7.25
17.3)
16.13) 7.8 5.9 3.8 11.22)
教学方法和原则(11.3 教师素养(7.34
1.15 17.19
7.1 9.15)
种类、类别
类 子曰:“有教无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 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习: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染 反复练习 2.学而时习之。 学习 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 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习惯于 熟悉 5.通书,习戎事。 飞翔 6.鹰乃学习。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 礼运》)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 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为中心,重在 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该教育学生在家孝 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要诚实可靠。博爱 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 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 标准,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 为可贵的是他不讲鬼神迷信,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 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教者素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 者。”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 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件语文版(论语选读)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件语文版(论语选读)

5.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提示: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
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 代的东西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 新和发展。
观点二:阐述了孔子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 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 不作”。正因为“述”使他成为中国文经 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解析:A.句式杂糅;B.缺主语;C.搭配不当。 答案:D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 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 如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近日获悉,去年国庆期间,新版1.6万套《辞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奇迹再次出现:到2010 年1月底已突破7万套大关,4个月的销量超 过1999年面世的《辞海》十年销量的两倍。 其销售量已经超过一家中型出版社一年的 销售量。
答案示例:新版《辞海》四个月销量突破7万 套。(或:新版《辞海》四个月销量超过 1999年版十年销量的两倍)
(3)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使( 动,促使……上前;使动,使……退缩
)
5.特殊句式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1) )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 (2) ) (3)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3) ) (4)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4)都是宾语前置 )
3.试评价孔子的教育内容。 提示: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
学生。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意历代典籍的 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 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 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 国,一方面向各国君主进行游说,一方面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

诲人不倦ppt11 语文版

诲人不倦ppt11 语文版

教育教学名言
•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 译文: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 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 解读:虚心是知识的向导。 • 4.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 译文: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 解读: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 • …………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 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 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 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异闻:特殊的教育。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趋:小步快走,在人面前表示恭敬。 而:表修饰关系 无以言:不善于说话。
每日一语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 省和济宁市政府 ,以中国政府 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 “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 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 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 教育奖项。 •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 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
关于教育的对象
15-39子曰:“有教无类。” 类:种类、类别
“类”的具体含义: 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 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制社会森严的等级。
「评析」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 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 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 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ppt精品课件6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ppt精品课件6

1、习相远也 学习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复习 3、习地形,知民心。
熟悉,通晓。
4、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善于,会得 5、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习惯于,适应 6、鹰乃学习。 飞翔 7、习示之,使匆动。 经常,使习惯地。
1、不愤不启 心求通而未得 2、积忧愤。 烦闷,抑郁不平
3、激众愤。
愤怒,愤慨。
16.13章:孔子一视同仁的高 贵品质。 7.8章:孔子的教育方法。 5.9章:孔子对颜回的评价。 1.15章:孔子对贫富的态度。 3.8章: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 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 11.22章:孔子在教育方法上, 很注重诱导启发,针对学生的弱 点对症下药。
17.19章:孔子认为向有德行 的人学习,不仅要通过他的言 谈,更重要的是从具体的行为 来学。 7.1章:孔子对自己的总结。 9.15章:孔子对鲁国做的贡 献。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课题导入
教 育 家 孔 子
诲 人 不 倦
二、逐章诵读
三、孔子论教育
17.2章: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17.3章:圣人乃是儒家的理想 的人格,这样的人不依赖于教育,也 无须教育的手段来改变. 15.39章:主张教育的平等。 7.25章: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 11.3章:孔子的十位高徒。 7.3出来
的样子 。
倩: Qiàn面颊美好。 陈亢:gāng
五、易错词义
女与回也孰愈: 我跟颜回,哪一个人强些。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加工玉器的方法,磋, 加工象牙的方法。琢,加工 骨器的方法。磨,加工石器 的的方法。 素以为绚兮: 洁白的底子上绘彩纹。
一词多义
1、素以为绚兮。
白色的绢。
2、春秋之时,则素湍绿潭。 白色的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朴素,纯洁。

《诲人不倦》课件

《诲人不倦》课件
个性化教育。
诲人不倦的精神还要求教育者具备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 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 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
展望未来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 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者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的需求和特点,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服务。
本校优秀教师的诲人不倦
本校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
本校优秀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和情感体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校优秀教师的实践探索
本校优秀教师不仅注重教育理念的践行,还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他们通过创新 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 供了有力支持。
学工作。
课程目标
01 提高教师的PPT制作技能,使其更加熟练地运用 PPT辅助教学。
02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0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水平 。
课程安排
课程时长:10周 课程内容:PPT基础操作、PPT美化技巧、PPT动画制作、PPT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课程形式:在线视频教程+实践操作+互动交流
《诲人不倦》ppt课 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诲人不倦的含义 • 如何做到诲人不倦 • 诲人不倦的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当前社会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教师职 01 业发展需求迫切。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教育教 02 学能力。
《诲人不倦》PPT课件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套完整 03 、实用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ppt精品课件13

【高中语文】诲人不倦ppt精品课件13

诲 人 不 倦
《诲人不倦》涉及孔子教育观的五大方面
教育象(15.39)
教育内容(7.25 16.13)
教学方法和原则(11.3
教师素养(7.34
7.8
5.9
3.8
11.22)
1.15 17.19
7.1 9.15)
一、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2)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3)
•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 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 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 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也长, 做过盗贼的颜涿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 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 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 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 拒。 •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 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 力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 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 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 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 的学生。 • 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 “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 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 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 外,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 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通过教育改变的。这 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 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

诲人不倦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诲人不倦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以:用,介词 教:省略“之”,代“学生” 文:指文件、古籍等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旳内容 忠: 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旳意思 信:以实之谓信,与人交往讲诚信旳意思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 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 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两者。”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同一种问题,子路问孔子时,孔子怎么说?冉有问这个问题时,孔子 又是怎么说旳呢
同一种问题为何有不同旳回答? 因材施教
野哉,由也
若由也,不得其死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 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哉?
鲁 晋 楚 狄夷
无区域
子贡 颜回 颜回很好学
无智愚 曾参 高才 宰予很懒散
我们目前有无 完全做到有教无 类了?
孔子收学生有教无类,但又说“唯上知与下愚
不移”,似乎充斥了矛盾,对此你怎样了解?
你以为哪些人是“下愚”?
不愿接受教育旳人,固?
你能用自己旳语言概括孔子主要教会学生什么吗?
文、行、忠、信
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联络你自己所接受旳 教育,请大家对孔子 旳教学内容做点评价。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作为伟大旳教育家,孔子又是怎样教学生旳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 教育是一种心灵相互交流旳过程,而不是单向旳灌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诲人不倦》-优秀
【问题】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 想,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 务教育)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 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
对全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 育
《诲人不倦》-优秀
(三)关于教育内容
❖ 1、子以[用,介词]四教[省略“之”,代“学 生”]:文[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 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尽己之谓忠, 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与 人交往讲诚信的意思]。
❖ “下愚”——“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人。即便 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样的 “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 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 愚的人是不可改变的。
《诲人不倦》-优秀
【问题】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 作用?
以德治民 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 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 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诲人不倦》-优秀
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 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还认为要从 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 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 《诗》就是《诗经》,在孔子看来,“《诗》三 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为政》) 不仅,‘思无邪”而且“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 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 《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 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合,引《诗》蔚 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诲 人 不 倦
《诲人不倦》-优秀
一个8岁男孩的“控诉”——
❖ “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 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呢。”
❖ 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就能收到“无言而威”的效果。 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诲人不倦》,去 感受教育家孔子的人格魅力。
在,如之何 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 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 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 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 也兼人 ,故退之。”
要义:
因材施教
《诲人不倦》-优秀
❖ 【解读】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
❖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这既是因材施教. 也是对症下药。 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经批评冉求画地 为牢,裹足不前,对于道德学问抱退缩的态度, 所以在这里继续鼓励他前进。 《公冶长》篇曾经记载说,子路听到什么 还未能行动起来,就又唯恐听到什么。反映出 子路急躁冒进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这里压压 他。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听 到什么应该先问问他们的意见,然后才行动, 而不要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诲人不倦》-优秀
字音
❖ 知(同“智”)zhì ❖ 骞qiān ❖ 隅yú ❖ 谄chǎn ❖ 磋cuō ❖ 倩qiàn ❖ 反(同“返”)fǎn
《诲人不倦》-优秀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 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 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 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
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 【明确】
❖ 教育作用(1)、 (2) ❖ 教育对象(3)、 ❖ 教育内容(4、7)、 ❖ 教学原则与方法(5、8、9、11、12) ❖ 教师素养(6、 10、13、14、15)
《诲人不倦》-优秀
文本研读
《诲人不倦》-优秀
Hale Waihona Puke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 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 示判断]。” 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 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 不移[改变]。”
《诲人不倦》-优秀
❖ 【解读】
❖ “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 或者借用 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 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而言的。所有的中人 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 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
❖ “上知”——生而知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 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
《诲人不倦》-优秀
「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
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 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 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 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 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 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 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 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 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 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诚实可信。概括 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 德修养三个方面 。
《诲人不倦》-优秀
(二)关于教育的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 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 体系的总纲。 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 是“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优秀
「评析」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 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 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 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 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 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 尝无诲焉。”(见7.7)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 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这是对“有 教无类”最好的注释。
《诲人不倦》-优秀
四、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
1、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 : 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修养] 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诲人不倦》-优秀
2、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
《诲人不倦》-优秀
2、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 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 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 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 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