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总铬的测定

合集下载

土壤总铬的测定方法

土壤总铬的测定方法

土壤总铬的测定方法
嘿,朋友!今天我要给你唠唠土壤总铬的测定方法,这可是我的独家秘籍哦!
首先啊,咱得准备好东西。

就像你要去打仗,总得有把趁手的兵器不是?咱这需要的兵器就是各种化学试剂、仪器啥的。

然后呢,就开始采样啦!这就好比去地里挖宝藏,你得找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挖,可别瞎挖一气。

想象一下,你要是在一个全是石头的地儿挖,那能挖到啥宝贝呀!所以,得找个好地方,挖那么一小点土壤回来。

接下来,把土壤弄碎了,就像把一个大面包掰成小块儿。

别小看这一步哦,要是弄不碎,后面可就麻烦啦!我跟你说,我有一次就没弄好,结果测出来的数据那叫一个离谱,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再然后,就是消解啦!这一步可重要了,就像给土壤洗个热水澡,把里面的铬给泡出来。

这时候那些化学试剂就上场啦,它们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土壤里蹦蹦跳跳,把铬给弄出来。

消解完了,就得过滤啦!就像淘米一样,把杂质都过滤掉,留下纯净的铬溶液。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开始测定啦!这就好比是给铬称体重,看看它有多重。

用专门的仪器一测,嘿,数据就出来啦!
哎呀,这里面还有几个要点得跟你强调强调。

比如说,采样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别马马虎虎的,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就不准啦。

还有啊,那些化学试剂可别用错了,不然就像你本来想吃糖结果吃了盐一样,味道可就不对啦!
我再给你说个好玩的事儿,有一次我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一种试剂当成另一种给加进去了,结果那溶液变得五颜六色的,像彩虹一样,可把我给吓一跳!
总之呢,测定土壤总铬就是这么个过程,只要你按照我说的一步步来,肯定能测好。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哈哈,赶紧去试试吧!。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总铬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本标准的检出限(按称取0.5g试样消解定容至50ml计算)为5mg/kg。

1.3干扰1.3.1铬是易形成耐高温氧化物的元素,其原子化效率受火焰状态和燃烧器高度的影响较大,需使用富燃烧性(还原性)火焰,观测高度以10mm处最佳。

1.3.2加入氯化铵可以抑制铁、钴、镍、钒、铝、镁、铅等共存离子的干扰。

2原理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的方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并且,在消解过程中,所有铬都被氧化成Cr2O72-。

然后,将消解液喷入富燃性空气—乙炔火焰中。

在火焰的高温下,形成铬基态原子,并对铬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谱线357.9nm产生选择性吸收。

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铬的吸光度。

3试剂本标准所使用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或等同纯度的水。

3.1盐酸(HCl),ρ=1.19g/ml,优级纯。

3.2盐酸溶液,1+1:用(3.1)配制。

3.3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3.4氢氟酸(HF),ρ=1.49g/ml。

3.5硫酸(H2SO4),ρ=1.84g/ml,优级纯。

3.6硫酸溶液,1+1:用(3.5)配制。

3.7氯化铵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0%。

3.8铬标准储备液,1.000mg/ml:准确称取0.2829g基准重铬酸钾(K2Cr2O7),用少量水溶解后全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

3.9铬标准使用液,50mg/l:移取铬标准储备液(3.8)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标线,摇匀。

4仪器4.1一般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4.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3铬空心阴极灯。

4.4乙炔钢瓶。

4.5空气压缩机,应备有除水、除油和除尘装置。

4.6仪器参数不同型号仪器的最佳测定条件不同,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自行选择。

微波消解-ICAP法测定土壤中总铬含量的研究

微波消解-ICAP法测定土壤中总铬含量的研究

差、 消解 罐 内的 消解 液 量 、 土壤 样 品 中硅 及 有 机 质 含
量, 称样 量 以 01 00 0100g为宜 。 .0 ~ . 5 22 R . F大 小选 择
对不同厂家 、 同生产 L 的试剂 , 不 t 期 干扰 因子的含量
不 可能 相 同 ,引起 了不 同批 次消 解 液 中 的干 扰 不 同 ,
4 54 5 00 0 2 .4 0 0
Cu ( 0 .0n 5 0 : ( 0 .7n 25 0) 2 55 m 00 0) Mo 2 55 m 0
Fe 4 5 3 m 0 ( 2 . 5 n 2 2 0)
2 6 1 4 00 0 0 .5 0 0
2 65 3 00 0 0 .4 5 0
监 测分 析 ・ MONIORNG T I
微 波消解一C P法测定 土壤 中总铬含量 的研究 IA
陆若辉 , 边武英 , 蔡 玮, 沈 月 , 陈思力
( 江省土肥站 , 浙 浙江 杭 州 3 0 2 ) 10 0

要 : 用 微 波 消解 仪 对 土壤 样 品进 行 前 处 理 , I A 采 用 C P测 定 土 壤 中 总铬 含 量 。 过 硝 酸 一 氟 酸 以及 硝 酸 一 酸 一 氧 通 氢 盐 过
量较 多 的元 素 ) 表 4 见 。 我 们用 所 有 1 谱线 对 4个 土壤 样 品进 行 了分 4条
表 4 测 定 谱 线 及 干 扰 元 素
谱 线 R lit e n
主要干扰元素( 波长 、 e it R ln)
28 .6 0 0 Mn (2 .3n 35 15 00 0 836 m 1 0 : 00 0) Mo( 8 .3n 2 35 m 70 0) 0

土壤中重金属铬的3_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土壤中重金属铬的3_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第52卷第8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 8 2023年8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August,2023收稿日期: 2022-07-13土壤中重金属铬的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邢云1,段旭1,刘晓艳1,薛皓月2(1. 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摘 要: 分别采用ICP-OES 、ICP-MS 和AAS 3种测定方式对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比较校准曲线、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等参数,对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3种方法均符合相应技术及质量控制要求,但各方法也有自己的优缺点,各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 键 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重金属;铬;土壤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08-1233-04土壤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最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介质之一,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肥气热,动物微生物的生存需要土壤提供栖息场所。

然而,正因为土壤的重要性,它却成为了现今大部分污染物的受体。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最主要的土壤污染形式,土壤中的重金属会转运富集到农作物中,进而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的健康[1]。

本文探讨的重金属铬就是其中之一。

铬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中的必测项目,它的毒性极强。

铬存在的形式主要为三价铬和六价铬,其中,三价铬是难溶的氧化物,在土壤中易被吸附固定,对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危害较小,毒性较低,而六价铬溶解度极高,具有很强的毒性[2-3]。

铬尤其易通过农作物中的谷类作物富集。

在我国,谷类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来源,一旦土壤受到铬污染,铬很容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土壤中的铬总量是影响谷物富集程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总铬量,是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前 提[4-5]。

环境分析中六价铬与总铬的测定 蔺凯

环境分析中六价铬与总铬的测定 蔺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使用加热石墨炉使样品中被测元素原子激发,常用于直接测定食品、 使用加热石墨炉使样品中被测元素原子激发,常用于直接测定食品、 环境样品中的Cr。 环境样品中的 。
2.3 其它分析方法: 其它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和电位分析法) 化学发光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和电位分析法) 等。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铬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元素。岩石中的铬,由于风化、 火山爆发、风暴、生物转化等自然作用进入土壤、大气、水及生 物体内,土壤中铬分布极广,含量范围很宽,在水体和大气中铬 含量较少,动植物体内也含有微量铬。铬对人体危害主要来源是 含铬矿石的加工、重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质、印刷、耐火材料、 化工等行业。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 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是机体内葡萄糖能量因子中和一 个有效成分,能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如食物不能提供足够的 铬,人体会出现铬缺乏症,影响糖类及脂类代谢。

水中的铬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火焰原子吸收法(总铬) 火焰原子吸收法(总铬) ICP-AES法(总铬) 法 总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六价铬)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总铬)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总铬)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4.水中铬的分析方法 水中铬的分析方法
4.1.6 校准曲线的绘制:
铬标准液(C=1.00mg/L), 分析编号 标准溶液浓度(mg/L) 标准溶液量(mg) 吸光值 减空白后吸光值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0 0.00 0.00 0.023 0.000 1 0.20 0.20 0.042 0.019 2 0.50 0.50 0.050 0.027 3 2.00 2.00 0.096 0.073 4 4.00 4.00 0.173 0.510 5 6.00 6.00 0.241 0.218 6 10.00 10.00 0.389 0.366

土壤中总铬的测定

土壤中总铬的测定

环境监测土壤中总铬的监测目录一、背景资料 (2)1、土壤中铬的来源 (2)2、土壤中铬的存在形态 (3)3、铬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 (3)二、土壤中总铬的测定原理 (3)三、监测方案设计 (3)1、现场取样方案 (3)2、实验室测定方案 (4)四、监测数据分析 (5)五、参考文献 (5)一、背景资料1、土壤中铬的来源1.1城市郊区的铬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污染1.1.1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

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土壤。

据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

运输,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

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据有关材料报道,汽车排放的尾气在公路两侧的土壤中形成Pb、Cr、Co污染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减弱。

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

1.1.2随污水灌溉重金属进入农田土壤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

天津市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大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3,农业用水资源更为缺乏,致使我市近郊大面积引用污水灌溉。

我市在40多年的污灌历程中,已形成大沽、北塘、北京三条排污河,由此形成的三大污水灌溉区是我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造成近郊农田土壤大面积污染。

污水中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和6价为主,3价Cr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被有机质还原为3价Cr,随之被吸附固定。

因此,污灌区土壤Cr也会逐年累积。

土壤中铬(Ⅵ)测定方法的探讨

土壤中铬(Ⅵ)测定方法的探讨

土壤中铬(Ⅵ)测定方法的探讨作者:甘文静左小秋王金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9期摘要:研究通过加入碱性消解液、氯化镁、磷酸缓冲溶液浸提,再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单、快速。

方法在0.0mg/L-0.2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25mg/kg (以2.5g样品计),土壤样品测定的RSD为10%,加标回收率为87%-97%。

关键词:六价铬、分光光度法、土壤铬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在一些地方,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铬有6种不同的化合价态,在自然界主要以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的形式存在,三价铬多以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形态存在,不溶于水,一般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但六价铬极易在土壤中迁移扩散,是我国多发,铬(Ⅵ)污染地下水事故的主要原因[1]。

三价铬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不易进入细胞。

六价铬可通过氧阴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具有免疫毒性、神经性、生殖毒性、肾脏毒性及致癌性。

目前国内主要是对土壤中的总铬监测分析[2],土壤中六价铬尚未颁布国家或者行业测定标准。

今采用碱性消解剂[3],防止土壤中的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对土壤中的六价铬进行浸提实验,浸提出的溶液,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六价铬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1试验1.1主要仪器与试剂2100分光光度计、pH酸度计、电子天平、电磁加热搅拌器;实验所用试剂重铬酸钾、丙酮、硫酸、磷酸、氢氧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尿素、亚硝酸钠、硫酸锌、二苯碳酰二肼都是符合实验要求的基准、优级纯、分析纯试剂;铬标准储备液:称取于110℃干燥2h的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0.2829±0.0001g,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1ml含0.10mg六价铬。

铬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l铬标准储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NYT 1121.12—2006 土壤 总铬 方法验证

NYT 1121.12—2006 土壤  总铬  方法验证

1 方法依据本方法依据NY/T 1121.12—2006 土壤总铬的测定2 仪器和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 分析步骤详见NY/T 1121.12—2006 土壤总铬的测定 分析步骤54 试验结果报告4.1 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按NY/T 1121.12—2006操作,数据见表1。

表1 校准曲线数据回归方程: y =0.0926x —0.0031 r=0.9999 4.2 方法检出限在10个空白样品中分别加入约5倍检出限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按HJ 168-2010规定MDL=S t n ⨯-)99.0,1(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方法检出限测定结果(N=10)由W =m计算得出方法检出限,为1.00mg/kg 。

其中:W — 总铬含量,mg/kg ;C — 校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样品溶液中总铬的含量,单位μg ;m — 试样质量, m=0.5g ;F — 分取倍数,50/5=10。

4.3 精密度实验取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按照步骤3,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总铬平均值,最大相对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3。

表3 精密度测试数据4.4准确度实验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按照步骤3,平行测定6份样品,计算平均值,最大相对误差,检测结果见表4表4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5结论5.1检出限实验室检出限为1.00mg/kg。

5.2精密度样品1平均值为20.0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最大相对相差为3%;样品2平均值为60.1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最大相对相差为3%,标准中要求相对相差≤8%。

5.3准确度对有证标准物质GBW07408(GSS-8)、GBW07426(GSS-12)进行测定,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以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为标题,下面将介绍该方法在土壤环境中测定总铬含量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引言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地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它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与土壤性质、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总铬含量对于评估土壤质量、环境风险以及制定土壤修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重金属元素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特性,通过测量光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三、步骤1. 样品的制备: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经过粉碎、筛分等预处理步骤,得到均匀的土壤样品。

2. 酸溶解:将土壤样品与稀酸(如硝酸)进行酸溶解,以将土壤中的总铬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3. 过滤:将溶解后的样品通过滤纸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4. 原子化:将过滤后的溶液喷入预热的火焰中,使样品中的铬原子蒸发和激发。

5. 吸收测量: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选择铬的吸收波长,测量样品中铬原子吸收光线的强度。

6. 定量计算:根据吸收光线的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或标准加入法,计算样品中总铬的含量。

四、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广泛应用于土壤环境中铬含量的测定。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总铬含量,为评估土壤质量、环境风险以及制定土壤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火焰原子吸收法还可用于其他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火焰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土壤中总铬含量的测定。

通过合理的样品制备、酸溶解、过滤、原子化和吸收测量等步骤,可以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总铬含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中。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火焰原子吸收法在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镍、铜、锌、镉、铅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镍、铜、锌、镉、铅

农业与生态环境9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1.097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镍、铜、锌、镉、铅①宋磊(铜仁市环境监测站 贵州铜仁 554300)摘 要:本实验采用微波消解法,利用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4种试剂进行消解,电热板进行赶酸,用ICP-MS测定样品溶液中总铬、总镍、总铜、总锌、总镉、总铅的含量。

空白样品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RSD<1%,RE<3%,加标回收率在94.0%~106%之间。

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含量。

关键词:微波消解-ICP-MS法 赶酸 重金属中图分类号:TH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097-02①作者简介:宋磊(1987—),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等离子质谱及原子吸收分析工作。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其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难度最大的环节是消解过程。

常见的消解方法有电热板消解法、微波消解法、全自动消解法等,不同的消解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大。

电热板消解法耗时长、重现性差、酸用量大、消解过程不易掌控,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要求高、伤害大;微波消解法样品用量小、酸用量小、操作简便,目标分析物损失小;全自动消解法自动化高、危险性小、立体加热均匀、一次性处理样品量大[1-3]。

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7700e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美国A g i l e n t 公司),M D S -6G 型微波消解仪,D T 24-20F 型电热板,AL204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

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均为优级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金属标准储备液、内标液、调谐液均由美国A g i le nt公司提供,批号分别为G8500-6940、G5188-6525、G5188-6564;氩气纯度为99.999%;土壤为国家标准样品GSS-25。

土壤总铬的测定

土壤总铬的测定

土壤总铬的测定一、土壤总铬测定的重要性土壤里的铬含量可是个很关键的事儿呢。

铬如果超标了,那对土壤的质量影响可大啦,还会影响到在这片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呀。

植物要是吸收了过多的铬,可能就长不好,甚至会把铬带到食物链里,最后影响到我们人类呢。

所以呀,测定土壤总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土壤,保护我们的环境,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哦。

二、测定土壤总铬的方法1. 样品采集首先得选好采样地点。

不能随便乱采,要根据研究目的来。

如果是想知道农田土壤的铬含量,那就在农田里找有代表性的地方。

像那种靠近污染源的地方、不同农作物种植区等都得考虑到。

采样工具也要准备好。

用那种专门的土壤采样器,这样采出来的土壤样品比较规范。

采样深度也有讲究。

一般来说,表层土和深层土可能铬含量会不一样,所以可能要分层采样,比如说0 - 20厘米算一层,20 - 40厘米又算一层。

2. 样品处理把采集来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要先风干。

不能直接在太阳下暴晒哦,得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慢慢风干。

风干后的土壤要过筛,把那些大颗粒的东西筛掉,这样后面处理起来更方便。

消解样品是个重要步骤。

可以用酸来消解,像硝酸、盐酸、高氯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把土壤里的铬变成能测定的形态。

这个过程得小心,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温度来操作,不然铬可能就跑掉了或者没有完全消解出来。

3. 测定方法可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个方法很灵敏,能准确地测定出铬的含量。

仪器得先校准好,用标准溶液来校准,确保测出来的数据是可靠的。

还有分光光度法也可以。

它的原理就是铬离子和某些试剂反应后会产生有颜色的化合物,然后通过测定这个颜色的深浅来确定铬的含量。

不过这个方法可能相对来说误差会大一点,但是操作比较简单。

三、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安全方面在使用酸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酸有腐蚀性,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可就糟糕了。

得穿上实验服,戴上护目镜和手套。

消解样品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气体,实验室得有通风设备,把那些有害气体排出去,不然吸到身体里可不好。

土壤 总铬的测定

土壤 总铬的测定

土壤总铬的测定土壤中总铬的测定是环境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土壤中的铬污染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土壤总铬的测定方法以及其在环境监测和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土壤中总铬的含量。

土壤中的铬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药和肥料的使用以及其他人类活动。

高浓度的铬污染会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总铬含量至关重要。

测定土壤总铬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分析的准确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总铬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铬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吸收能力,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土壤中总铬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土壤中微量的铬含量。

该方法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和高能量条件,将土壤样品中的铬原子激发成离子,并通过质谱仪测量其质量-电荷比。

这种方法对于铬含量较低的土壤样品非常适用。

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快速、无损的土壤总铬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土壤中铬离子与荧光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确定土壤中总铬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除了测定土壤中总铬的含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土壤中铬的形态来评估其生物有效性和环境风险。

土壤中的铬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态存在,其中六价铬对生物毒性更高。

因此,了解土壤中不同形态铬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对于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制定治理策略非常重要。

土壤中总铬的测定是环境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分析土壤中铬的形态,我们可以准确评估土壤中的铬污染程度,为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土壤总铬的测定方法和应用有所帮助。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制备与检测》培训教材 3.18 全钼、总铅、总镉、总铬、总镍的测定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制备与检测》培训教材 3.18 全钼、总铅、总镉、总铬、总镍的测定

十七、全锰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十六。

十八、全铜(一)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8.1.1编制依据本方法依据《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66-2015)编制。

18.1.2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土壤中金属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土壤中铅(Pb)、镉(Cd)、铬(Cr)、铜(Cu)、镍(Ni)、锌(Zn)、锰(Mn)、钼(Mo)等金属元素的测定。

当样品质量在0.1 g时,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见表18-1。

表18-1 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mg/kg)元素检出限测定下限元素检出限测定下限镉(Cd)0.03 0.1 铅(Pb) 2.0 8.0 铬(Cr)0.4 1.6 钼(Mo)0.1 0.4 铜(Cu)0.6 2.4 锌(Zn) 2.0 8.0 镍(Ni)0.3 1.2 锰(Mn) 1.8 7.218.1.3方法原理土壤样品经微波消解预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检测,根据元素的质谱图或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18.1.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级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二级水。

(1)盐酸[ρ(HCl)=1.19 g/mL]:优级纯或高纯。

(2)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或高纯。

(3)氢氟酸[ρ(HF)=1.49 g/mL]。

(4)双氧水[ω(H2O2)=30%]。

(5)硝酸溶液(2+98)。

(6)硝酸溶液(5+95)。

(7)单元素标准储备液[ρ=1000 mg/L]:可用高纯度的金属(纯度大于99.99%)或金属盐类(基准或高纯试剂)配制成1000 mg/L含硝酸溶液[18.1.4(5)]的标准贮备液。

或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

(8)多元素标准储备液[ρ=100 mg/L]:用硝酸溶液[18.1.4(5)]稀释单元素标准储备液[18.1.4(7)],或可直接购买多元素混合有证标准溶液。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0题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通常应在什么时间段进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土壤中的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6. 土壤中的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7. 土壤中的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8.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10.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11. 土壤中的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12. 土壤中的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3. 土壤中的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4. 土壤中的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5. 土壤中的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6. 土壤中的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7. 土壤中的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8. 土壤中的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9. 土壤中的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0. 土壤中的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1. 土壤中的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2. 土壤中的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3. 土壤中的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4. 土壤中的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5. 土壤中的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6. 土壤中的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7. 土壤中的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8. 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9. 土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0. 土壤中的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1. 土壤中的总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32. 土壤中的总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3. 土壤中的总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4.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5.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6. 土壤中的总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7. 土壤中的总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8. 土壤中的总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9. 土壤中的总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0. 土壤中的总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1. 土壤中的总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2. 土壤中的总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3. 土壤中的总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4. 土壤中的总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5. 土壤中的总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6. 土壤中的总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7. 土壤中的总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8. 土壤中的总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9. 土壤中的总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0. 土壤中的总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1. 土壤中的总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2. 土壤中的总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3. 土壤中的总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总pH值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55. 土壤中的总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总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57. 土壤中的总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58. 土壤中的总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9.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60.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 C2. C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

环境检测试题

环境检测试题

环境检测试题1.《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时,超过100倍的Cu2+不干扰测定。

(正确 )2.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当存在钠、钾等干扰离子时,加入掩蔽剂消除。

(错误 )3.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时,滤筒消解后,用l%的盐酸溶液定容。

错误4.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当废气温度超过400℃时,应将废气导出管道外,使温度降至400℃以下时采样。

(正确 )5.《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中规定,烟气采样的流量范围为80~130L/min。

错误6.《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自(.C.2010年4月1日 )起实施。

7.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进行样品消解时,应选用(.A.玻璃锥形瓶 )。

8.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样品消解前应用(1+1)硝酸浸泡(.D.3 h )以上。

9.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铅,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谱线是(.A.283.3)nm。

10.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用硝酸一过氧化氢混合液加热后,若滤膜完全消解,可不加氢氟酸,消解完毕用1%硝酸直接定容。

(正确 )11.《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测定空气中的铅时,可以用乙酸纤维滤膜,也可以用过氯乙烯滤膜。

(正确 )12.《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测定空气中的铅时,规定采样体积为10m3,当空气中铅含量过低时,也不能加大采样体积。

(错误 )13.《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测定空气中的铅时,当样品中的颗粒物消解不完全时,不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

(错误 )14.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铅时,采用标准加入法能消除背景吸收的影响。

(错误 )15.石墨炉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铅,配制铅标准贮备液,应使用(.C.硝酸铅(C.R) )配制。

总铬的测定(GB11894-89)

总铬的测定(GB11894-89)

总铬的测定(GB11894-89)
总铬的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水中或土壤中总铬的含量。

GB-89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总铬的测定方法和分析要求。

方法
试剂和设备
1. 硫酸-高氯酸溶液:用于样品的消解。

2.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溶液中总铬的浓度。

操作步骤
1. 取一定量的水样或土壤样品,加入硫酸-高氯酸溶液进行消解。

2. 将消解液转移到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

3. 将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记录总铬的吸光度。

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总铬的浓度。

分析要求
根据GB-89标准,进行总铬的测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试剂和设备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2. 操作步骤应准确无误,消解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

3. 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测定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4.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通过校准和质控样品来验证。

总铬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分析工作,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水质评估和土壤污染研究等领域。

按照GB-89的方法进行测定,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1] GB 11894-89. 总铬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9.。

土壤中总铬的测定

土壤中总铬的测定

. . . .环境监测土壤中总铬的监测目录一、背景资料 (2)1、土壤中铬的来源 (2)2、土壤中铬的存在形态 (3)3、铬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 (3)二、土壤中总铬的测定原理·· 3三、监测方案设计 (3)1、现场取样方案 (3)2、实验室测定方案 (4)四、监测数据分析 (5)五、参考文献 (5)一、背景资料1、土壤中铬的来源1.1城市郊区的铬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污染1.1.1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

除汞以外,重金属根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土壤。

据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局部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

运输,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

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据有关材料报道,汽车排放的尾气在公路两侧的土壤中形成Pb、Cr、Co污染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减弱。

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重工业兴旺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兴旺程度有直接关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

1.1.2随污水灌溉重金属进入农田土壤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

天津市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大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缺乏200m3,农业用水资源更为缺乏,致使我市近郊大面积引用污水灌溉。

我市在40多年的污灌历程中,已形成大沽、北塘、三条排污河,由此形成的三大污水灌溉区是我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造成近郊农田土壤大面积污染。

污水中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和6价为主,3价Cr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被有机质复原为3价Cr,随之被吸附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土壤中总铬的监测目录一、背景资料 (2)1、土壤中铬的来源 (2)2、土壤中铬的存在形态 (3)3、铬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 (3)二、土壤中总铬的测定原理 (3)三、监测方案设计 (3)1、现场取样方案 (3)2、实验室测定方案 (4)四、监测数据分析 (5)五、参考文献 (5)一、背景资料1、土壤中铬的来源1、1城市郊区的铬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与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污染1、1、1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与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与粉尘。

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就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与降水进入土壤。

据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与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

运输,特别就是汽车运输对大气与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

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与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据有关材料报道,汽车排放的尾气在公路两侧的土壤中形成Pb、Cr、Co污染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减弱。

经自然沉降与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

1、1、2随污水灌溉重金属进入农田土壤利用污水灌溉就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

天津市就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大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3,农业用水资源更为缺乏,致使我市近郊大面积引用污水灌溉。

我市在40多年的污灌历程中,已形成大沽、北塘、北京三条排污河,由此形成的三大污水灌溉区就是我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造成近郊农田土壤大面积污染。

污水中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与6价为主,3价Cr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被有机质还原为3价Cr, 随之被吸附固定。

因此,污灌区土壤Cr也会逐年累积。

1、1、3随固体废弃物扩散及污泥使用重金属进入农田土壤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与污染程度不同。

其中矿业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最为严重。

这类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

磷石膏属于化肥工业废物,由于其有一定量的正磷酸以及不同形态的含磷化合物,并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从而被大量施人土壤,造成了土壤中Cr、Pb、Mn、As含量增加。

磷钢渣作为磷源施入土壤时,土壤中发现有Cr的累积。

1、2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1、2、1化肥的污染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左右,其余则被土壤吸收,大部分随雨水、灌溉进入水域,造成环境污染。

肥料中Pb、Cr与As的含量都较高,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累积。

1、2、1农药的污染资料统计,在农药使用中,只有20%~30%的农药附着在植物上,50%以上降落到土壤上,约有20%左右漂浮于空气中,绝大多数的农药为有机化合物,少数为有机—无机化合物或纯矿物质。

农药的使用常常会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到有毒的浓度。

2、土壤中铬的存在形态铬在土壤中主要以不溶性的,不能被作物所利用的氧化物形态存在。

在正常土壤中,铬以四种形态存在:两种三价的形态即Cr3+阳离子与CrO2-阴离子;两种六价的阴离子形态即Cr2072-与CrO42-。

六价铬在土壤中就是可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毒性大;三价铬就是难溶性的,难以被植物吸收,毒性小。

3、铬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铬就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三价的铬就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六价铬就是有毒的。

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1%;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

确切地说,铬的生理功能就是与其它控制代谢的物质一起配合起作用,如激素、胰岛素、各种酶类、细胞的基因物质(DNA与RNA)等。

当缺乏铬时,就很容易表现出糖代谢失调,如不及时补充这种元素,就会患糖尿病,诱发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血管病,严重的会导致白内障、失明、尿毒症等并发症。

三价铬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未见引起工业中毒的报道。

进入人体的铬被积存在人体组织中,代谢与被清除的速度缓慢。

铬进入血液后,主要与血浆中的球蛋白、白蛋白、r-球蛋白结合。

六价铬还可透过红细胞膜,15分钟内可以有50%的六价铬进入细胞,进入红细胞后与血红蛋白结合。

铬的代谢物主要从肾排出,少量经粪便排出。

六价铬对人主要就是慢性毒害,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与粘膜侵入人体,在体内主要积聚在肝、肾与内分泌腺中。

通过呼吸道进入的则易积存在肺部。

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开始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与喉炎、支气管炎。

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员贝兰博士对大量青少年近视病例进行研究之后指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与近视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二、土壤中总铬的测定原理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的方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并且,在消解过程中,所有的Cr都被氧化为Cr2O72-。

然后,将消解液喷入富燃性空气-乙炔火焰中,在火焰的高温下,形成Cr基态原子,并对Cr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谱线357、9 nm 产生选择性吸收。

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测定Cr的吸光度。

三、监测方案设计1、现场取样方案1、1布点由于本组选定的实验地接近长方形,故采用蛇形取样法,取5个采样点。

1、2采样采用管型土钻,取0-20cm的表层土。

1、3保存、运输将采集的土样收集在干净的塑料袋中,贴上标签,拿回实验室进行实验过程。

2、实验室测定方案2、1实验用品2、1、1试剂HNO3[ρ(HNO3)=1、42g/mL]HF[ρ(HF)=1、49g/mL]HClO4[ρ(HClO4)≈1、60g/mL]NH4Cl[ω(NH4Cl) ≈10%]Cr 标准溶液:1、000 mg/mL2、1、2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铬空心阴极灯、乙炔钢瓶、空气压缩机(应备有除水、除油与除尘装置)。

2、2实验过程2、2、1土样预处理①将土样中的杂质用镊子拣出,并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一星期。

②用研钵研磨,并过100目筛,全部研磨过筛后转移至磨口烧瓶中,待测。

2、2、2实验操作过程2、2、2、1样品预处理①称取0、2000 g ~ 0、3000 g 过100 目的土壤样品于5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

②用2 ~ 3 滴水润湿,一次性加入10 mL浓HNO3,为了减少HNO3的挥发,加盖,静置过夜(有机物质含量较多时)。

③于通风橱内的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分解,温度控制在80℃左右,若产生棕黄色烟,说明有机质较多,要反复补加适量HNO3,加热分解至液面平静并不再产生棕黄色烟为止。

④坩埚内溶液至2 ml ~ 3 mL时,取下坩埚,稍冷,加入5 mL的HF,加热至微沸10 min。

⑤取下,稍冷,然后分两次加入HClO4 2 mL(每次加入1 mL, 两次时间间隔为10 ~ 15 min),开始升温并保持在150℃~ 200℃,加盖中温加热 1 h 左右,开盖除硅,蒸发至内容物呈粘稠状。

⑥视消解情况可再加1 mL的HClO4,再次蒸发至粘稠状,残渣为灰白色,冷却,加入3 mL HNO3(1:1)溶液,温热溶解可溶性残渣。

⑦全量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 10% NH4Cl 溶液,冷却后定容至标线, 待测。

同时做3组平行样并用去离子水代替土样做空白试验。

2、2、2、2工作曲线的配制储备液的配制:吸取5mL Cr 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待用。

分别吸取0、00、0、50、1、00、2、00、3、00、4、00 mL上述储备液于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5mL NH4Cl 溶液与3mL HNO3 1:1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并摇匀得工作液。

2、2、2、3测量调节仪器主要参数,在最佳测量条件下测定试样与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并以工作液浓度为纵坐标,吸光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仪器测量条件如下表所示:Cr 通带宽度(nm)0、7 火焰性质还原性①取小型铝盒在105℃恒温箱中烘烤约2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记为m 1。

②舀取约5g 土样均匀地平铺在铝盒中,盖好,称重,记为m 2。

③将铝盒盖揭开,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

C 的烘箱中烘烤6h 。

④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记为m 3。

平行做三份,取平均值。

四、监测数据分析2331m m f m m -=-土样含水量()()1c vmg kg m f ⨯=⨯-土样中铬的含量wc —试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然后在校准曲线上查得铬的质量浓度,mg/L; v —试液定容的体积,mL;m —称取试样的重量,g;f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五、参考文献[1]曹仁林,赵玉钢,陶战、 土壤中的铬与植物生长[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03:15-19、[2]王小琳,栾桂云,管泽民,袁天佑、 土壤中总铬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2010,03:497-501、[3]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4]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5]田丽梅,贾兰英,韩建华,胡连艳,马金柱、 天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J]、 天津农林科技,2006,04:3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