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奴隶制社会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奴隶制社会的建筑

1 第一章奴隶制社会的建筑

概述: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之后开始的,奴隶制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可能分工。在各个重要的奴隶制国家里,都在很早阶段产生了专业的建筑师。

埃及、西亚和波斯的建筑传统都曾因历史的变迁而中辍。唯独希腊和罗马的建筑,两千多年来在欧洲一脉相承。

第一节古代埃及的建筑

第二节古代希腊的建筑

第三节古罗马的建筑

2 第一节古埃及的建筑

一、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二、金字塔的演化

三、太阳神庙

一、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1 台形贵族墓:仅仅是死后的住所

2 多层的金字塔:为了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就在祭祀厅堂之下造了九层砖砌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萌芽了

3 吉萨金字塔群

1 庙宇的型制:(中王国定型)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氏族公社的进一步解体,皇帝专制制度强化了,皇帝同高于一切的太阳神结合起来,被称为太阳神的化身.

方尖碑-大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密室

两大特点:

(1)大门:皇帝的圆雕坐像-方尖碑-圣羊像或狮身人面像(一公里以

上,能酝酿宗教气氛,夸大道路长度及方尖碑和石墙的高度)

(2)大殿:接受少数人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2 卡纳克和鲁克索的神庙(新王国时期)

卡纳克 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 )

新王国时期,皇帝们经常把大量财富和奴隶送给神庙,祭司们成了最富有,最有势力的奴隶主贵族。

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

宗教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鲁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3 阿布辛拜勒太阳神庙

阿布辛拜勒太阳神庙,是由埃及历史上著名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 )在公元前1275年前后所建。整座神庙原本是建在尼罗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1960年代,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时,为避免神庙被淹,才把它迁移到现址。

来到神庙前,只见四座似小山般高的花岗岩石雕像迎面扑来,其高大雄伟、顶天立地的气势令人为之震撼。

古埃及旷世之作

这四尊雕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匀称准确,在四尊雕像的小腿之间,有拉美西斯二世家族成员的小雕像,旁边刻有优美的古埃及图案和文字。四座雕像中,左起第二座的头像和王冠掉落了,摆放在雕像前的地上。头

像和王冠都有一人多高,重达几十吨。

阿蒙神庙

卡纳克神庙

愚公移山埃及搬庙

1960年代初,埃及决定修建阿斯旺水坝。水坝一旦建成,上游纳赛尔湖的水位将上涨几十米,附近的文物古迹都将淹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布辛拜勒的太阳神庙。

6 第二节古代希腊的建筑

一、在斗争中草创形成

二、柱式的演进

三、雅典卫城

四、公共建筑

7 在斗争中草创形成

概述: 公元前8-6世纪,是初期奴隶制产生时期,形成了两种类型的城邦国家其一:以农业为主,奴隶制建立后,氏族部落没有破坏,氏族贵族享受着世袭的特权,建立起寡头政治。这些城邦的文化落后而且保守。

其二:以平民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同氏族关系薄弱,增强了对抗氏族贵族的力量。建立了共和政体,如雅典。

以平民同氏族贵族的政治斗争为背景,平民的进步文化同贵族的保守文化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古希腊的建筑就在这个斗争中草创形成在这一时期建筑历史的主要内容是: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型制的演进,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和柱式的诞生。

1 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氏族部落的中心是卫城,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置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全氏族的宗教的象征。

在平民取得胜利的共和制城邦里,民间的守护神崇拜就代替了祖先崇拜,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正室里的火塘。卫城转变成了守护神的圣地。同时,守护神的老家,民间的自然神圣地,也发达起来,

有些圣地定期举行节庆,人们从各个城邦汇集拢来,圣地周围陆续造起了竞技场、旅馆、会堂、敞廊等公共建筑。而在圣地最突出的地方,建造起整个建筑群的中心,神庙。如:雅典卫城建筑群

2 庙宇型制的演进

最初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型制脱胎于氏族贵族宫殿里的正厅。即使独立成一幢,也被贵族的住宅包围着。

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了保护墙面,常沿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了柱廊,其作用在于:

其一: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其二:它造成了丰富的光景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之感

其三: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

长方形的平面沿东西方向而建,围廊围合着中间最重要的神室,神室是三面被墙体包围的长方形,神像供奉于内部,仅在东面留出入口,入口成为寅光线的唯一来源。台基、圆柱、额枋以及由双坡屋顶形成的三角形山墙,构成了整个神庙坚稳的外型,大量浮雕被用于装饰。这一时期内部窨相对受到忽视,而极力强调建筑外部的匀称和装饰形式,强调建筑的对称轴线,造成庄严恢宏的气势。

8 柱式的演进

1 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地中海高温少雨,因而缺乏木材,石材颇为丰富,加之木材易于腐朽与失火,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完成了由砖木结构向石结构的演变。先用于柱子-檐部的填充部位-额枋

2 三种柱式

多立克与爱奥尼是前期形成(公元前6),科林斯是后期形成(公元前4)2.1 多立克柱式

流行于寡头城邦,深重、粗笨。

脚长∶身长=1∶6;柱身下部直径∶柱头在内的柱子度=1∶6

2.2 爱奥尼柱式:1:8

流行于共和国城邦,比较秀美、轻快、开间宽阔,反映人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艺术趣味。经过变化,在民间圣地里发展出来的多立克柱式终于成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代表。27页

2.3 科林斯柱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