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e8605b16fc700aba68fc29.png)
第二课时
《江雪》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江雪》,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
柳宗元(唐代)学生补充作者的简介。
二、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1、千山:周围的群山。
绝:断绝
诗意:许多山岭看不到一只飞鸟。
2、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
踪:脚印。
灭:消灭,消失(没有了)
诗意:条条道路上都不见人走动留下的脚印。
3、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诗意:孤单单的小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诗意:独自一人冒着满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四、说古诗,读古诗,背古诗。
五、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六、整首古诗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凄冷、孤傲……)
七、学生质疑:解决问题
八、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九、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环境--寒冷凄凉
心情--孤独寂寞
精神--顽强不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的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090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1.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的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的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的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的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前透视: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俺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两首PPT课件西师大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两首PPT课件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de910cb4daa58da1114a24.png)
《寒江垂钓图》
• • • •
【名称】马远《寒江独钓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江雪
柳宗元
• • •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jué), • 万径人踪(zōng)灭。 • 孤舟蓑(suō)笠(lì )翁(wēng), • 独钓(diào)寒江雪。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WORD教案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49254852458fb770b562f.png)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
第3课介绍了两首古诗。
板书:3古诗两首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在年前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
板书:敕勒歌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
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
(可用简图)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
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
![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e1188b0717fd5360cdc5c.png)
5 古诗两首设计理念注重创新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创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采用读、想、议、画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本课生字卡片、画纸、画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释题,感知全诗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提问: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景物?2.简介作者王之涣及鹳雀楼的地理位置。
小朋友们在图上所看到的这座楼,名叫鹳雀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楼高三层,建好后有鹳雀在上面栖息,因此而得名。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登鹳雀楼》。
孩子们,你们想和这首诗交朋友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要求:老师很想朗诵这首名诗,可以吗?请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朗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得准确到位?学生评价。
2(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号。
(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
(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
3(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学生抢读。
(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比赛认字,互当小老师考考别人。
(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况。
23画上“★”。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1)请生赛读,师生共同评价。
(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吗?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 (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c0f8f4bed5b9f3f80f1ccb.png)
• 诗中描写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天空—像个巨大的蒙古包 草原—美与广阔 牛羊—有风才能显现
• 穹庐:蒙古包的圆顶。
• 敕勒川,阴山下:交待了敕勒川的 地理位置,即在绵延千里的阴山脚 下,描写了一幅壮美广阔的图画。
• 笼盖四野:表明天的广阔与敕勒川 的辽阔,向四面望去,无边无际的 田野与天相接。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欲ù 穷 千 里 目,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拼音 生字 结构 字义 组词
dēng
登
上下结构
(人)由低处到高出(多 指步行) 登山 登陆 一步登天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29:0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静态的草原 动态的草原
• lè gài chuān cāng máng •勒 盖 川 苍 茫
川 四川 一马平川 川流不息 盖 盖子 盖上 锅盖 苍 苍白 苍茫 苍天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两首》优秀教案多篇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两首》优秀教案多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623f7192e45361166f592.png)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两首》优秀教案多篇优秀教案《古诗两首》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能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目的】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图上都有些什么?2、仔细看图,猜猜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什么事?3、揭示课题:有一个叫贺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到了老了才回来,这首诗就是他回到家乡后写的。
(出示课题:“回乡偶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标出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同学自由观察生字,为喜欢的生字组词。
3、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4、游戏:教师读一个生字的音,同学从卡片中找出这个字读三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文,看图,理解诗词大意。
(教师适当点拨)鬓毛衰:头发都白了。
3、教师范读,同学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抽生说说。
5、生根据理解自由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1、老师叙述诗意,同学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2、同学互背古诗。
3、抽生背、齐背古诗。
第二课时一、指导看图,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2、李白将要离开了,汪伦特地赶来送他,李白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赠汪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1、李白在诗中写了些什么呢?自身去读读吧!并用“□”标出生字。
2、认记生字:⑴请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其组词。
⑵抽生说说记的哪个字,是怎么样记住的?⑶同学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1、同学在识字的基础上读古诗两遍,看看能示不能将古诗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古诗大意。
(教师相机点拨)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试背古诗1、熟读古诗。
古诗两首1 西师版二年级上表格式教案
![古诗两首1 西师版二年级上表格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a1e2087c24028915fc32f.png)
(11)指导读第3.4句。指点:诗人登高远望,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因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所以常常被人们引用。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目依山尽(A白天的太阳B落日)
2.欲穷千里目(A与“富”相对B穷尽,尽头)
四、默写《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备注
2.范读全诗。
3.指名读诗。
4.出示图画,看图,理解诗歌大意,结合教学生字。
(1)教师描述:一天傍晚时分,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象。(指图)你们看,诗人看到了什么?(太阳.黄河)
(2)太阳又称为什么?(日)
(3)快要落山的太阳称什么?诗人看到太阳怎样落下去?落日,诗中称为“白日”。太阳靠着山渐渐落下去。
长桥镇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案
课题:5、古诗两首
课时:一编写: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其中会写“诗、欲、寻、者、药、此”。
2.能够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画,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备注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7)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太阳落下山去,又看到了什么?“黄河人海流”是什么意思?结合进行语言训练:黄河地向大海充去。(学生口头填写)(滔滔地.滚滚地.汹涌澎湃地)
(8)指导朗读第1.2两句。讲解: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第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古诗两首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古诗两首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b36e3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5.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古诗两首西师大版设计理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进学生进展,给学生充分的时刻朗读、感悟诗,并大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进展。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大致明白得诗句,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
3借助图画,引导学生依照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用心致志的可爱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认识14 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
教具预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刻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谜语、图片,引入新课1小孩们喜爱猜谜语吗?猜猜这是什么水上动物:周身鳞甲耀眼明,浑身上下冷冰冰,有翅寸步不能飞,没脚五湖四海行。
(打一水上动物)2小孩们,你们明白这是什么动物吗?(鱼)喜爱吃鱼吗?3有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呢?如何样才能钓到鱼?(最好让鱼竿长一些……)(不让鱼明白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评:你真能干,明白得的钓鱼知识真多。
)4老师那个地点有一幅图,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一个小孩在河边钓鱼,一个老伯伯跟他打招呼,小孩摆摆手。
)5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的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是古代的情况,从服装上看出来的。
)6那时候有一位诗人叫胡令能,他看到这一情形,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1读题摸索:“小儿”指什么?“垂钓”确实是“钓鱼”。
2指导读好课题:谁再来读课题,“垂钓”正音。
“垂”是生字,一起再来读一读,并书空“垂”。
3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小孩是如何样钓鱼的呢?他钓到鱼了吗?在哪儿钓鱼?)4好,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读读吧!三、初读古诗,认识生词1我们先来听听课文录音吧!2再自己读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128e6ef12d2af90342e648.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两首》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诗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荷语无声- 荷语无声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西师大版(2)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西师大版(2)](https://img.taocdn.com/s3/m/d14b323cde80d4d8d15a4f5c.png)
《古诗两首》本课中《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灸人口、老少皆知的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也可能是唐人五绝中最好的一首。
短短的二十字中,表达出登楼所眺望的山河景色之壮丽,与抒发了内心所涌现的哲思情怀之深邃。
全诗由两个对句形式组成,巧合天成,丝毫没有任何匠意表现于其中,意境浑圆深远,并且将景色,理趣,情怀完整地消融统摄于这二十个字字珠玑的五言绝句之中。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认识本课生字“古、诗、首、登、依、欲 勒、川、盖、苍、茫”11个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古、诗、首、登、依、川、盖、苍”。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概括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欣赏四季的美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2、感受诗中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语言美和诗意境的美;2、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新课: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
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
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
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3.指名读古诗,正音。
米脂县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5 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
![米脂县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5 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bca4e7eebed5b9f3f80f1ca9.png)
1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初读激趣1、同学们,钓鱼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2、指导“垂、钓"“垂”字的横画比较多,写的时候也有讲究:中间这一横写得稍微长一些,字就站稳了;“钓”字这里面是一个点儿。
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课件出示示意图:鱼线、鱼钩从鱼竿上垂到水里,静静地等着鱼儿的上钩。
钓鱼可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更是别有一番情趣!5、配乐范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自读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每人读上两遍,在不理解的词儿旁边打上问号。
7、指导朗读,强调字音。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稚"是翘舌音,“禾”字旁,“稚子”就是小孩的意思,跟这个字相似的还有:困难的“难”,唯一的“唯”,推动的“推",一堆土的“堆”字。
“侧”字读平舌音。
8、交流疑问这首诗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建议大家先自己读读诗,再看看图,然后同座间讨论讨论。
9、师点拨:“垂纶"的“纶"是绞丝旁,这里是指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垂钓”的意思。
那为什么不说“学垂钓”呢?我们读读就知道了,自己读读看。
如果是“学垂钓",诗歌就变为: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诗讲究押韵,说垂钓就别扭、不顺耳了。
“莓苔”就是青苔的意思。
二、细读品趣自读品趣1、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发现呢?如果你再去轻轻地读读,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9cf67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a.png)
《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乐趣的绝句。
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
诗描述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小孩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是人感到传神,亲切。
《江雪》描述的是一幅江中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楚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纳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和背诵古诗;熟悉本课生字“垂、钓、侧、映、借、遥、招、绝、踪、灭、孤、舟、独、寒 ”14个字;二、会写本课8个生字“垂、借、招、绝、踪、灭、孤、舟、独”。
【进程与方式目标】一、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述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二、在朗诵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漂亮的乐趣,养成积存的适应;二、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一、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述的景象,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漂亮的乐趣;二、读懂诗句,有情感地朗诵、背诵古诗,体会语言美和诗意境的美。
【教学难点】一、指导学生明白得诗意,领会情感,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二、体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欢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3、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明白得文句,了解古诗意思。
一、多媒体课件;二、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新课:同窗们,你们喜爱钓鱼吗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址钓鱼呢,仍是选择人常常去的地址钓鱼什么缘故钓鱼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咱们一路来学习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整体感知:下面请大伙儿打开讲义,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
一、注意读音: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8c1a46b7360b4c2e3f64d6.png)
5.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做到是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登鹳雀楼》一、激趣导入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楼(楼房)(高楼)依(依靠)(依然)尽(尽头)(尽力)欲(欲望)(欲念)穷(贫穷)(穷人)层(云层)(层次)瀑(瀑布)(飞瀑)布(一匹布)(瀑布)炉(火炉)(炉子)烟(烟雾)(烟气)遥(遥远)(遥望)川(山川)(四川)三、学习生字出示生字。
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1、检查生字鹳雀楼一共三层。
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
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
三个字了。
依河目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
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
你想不想看?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指导写字,注意笔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第二课时《敕勒歌》一、导入新课:欣赏视频歌曲《天堂》,一曲《天堂》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的确如此,那辽阔旷野、茫茫草原、洁白的浮云、嘹亮的牧歌,无不充满着诱人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
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激趣
1、同学们,钓鱼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2、指导“垂、钓”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写的时候也有讲究:中间这一横写得稍微长一些,字就站稳了;“钓”字这里面是一个点儿。
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课件出示示意图:鱼线、鱼钩从鱼竿上垂到水里,静静地等着鱼儿的上钩。
钓鱼可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5、配乐范读: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自读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每人读上两遍,在不理解的词儿旁边打上问号。
7、指导朗读,强调字音。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稚”是翘舌音,“禾”字旁,“稚子”就是小孩的意思,跟这个字相似的还有:困难的“难”,
唯一的“唯”,推动的“推”,一堆土的“堆”字。
“侧”字读平舌音。
8、交流疑问
这首诗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建议大家先自己读读诗,再看看图,然后同座间讨论讨论。
9、师点拨:
“垂纶”的“纶”是绞丝旁,这里是指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垂钓”的意思。
那为什么不说“学垂钓”呢?我们读读就知道了,自己读读看。
如果是“学垂钓”,诗歌就变为: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诗讲究押韵,说垂钓就别扭、不顺耳了。
“莓苔”就是青苔的意思。
二、细读品趣
自读品趣
1、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发现呢?如果你再去轻轻地读读,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
把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2、交流
大家都圈画了哪些词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与同座交流交流。
(1)蓬头:是说小孩头发不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而是有点蓬松零乱,我们可以想象:这小儿可能早早地起床,没有顾得上梳头就赶到河边,由此看出小孩的什么心情?“蓬头”中透着野性和本真,真是野趣十足呀!
(2)侧坐:就是侧身而坐。
(教师做动作)不是这样的一本正经地端坐,而是这样,这样随意地坐。
好悠闲的姿势!我们想象一下,或许小孩已经长时间地坐在这儿,感觉有点累了,他得换一个感觉舒服的姿势。
(3)草映身:(出示图片)河边长着青草,小孩子就坐在草丛中,那绿草映衬着小孩儿的形象,显得格外的自然和谐。
或许小孩故意寻找一块长满草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不容易让鱼儿发现。
(4)“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或许是刚刚学会钓鱼,所以这般的专注认真。
3、议一议;
“遥招手”,(教师动作)为什么不是“摆手”呢?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怕”:写出了小儿垂钓的有趣心理,他“怕”什么呢?他担心鱼儿不上钩呀!
4、现在请同学们连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先自己试着说说,待会儿全班交流。
5、齐读品趣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
三、表演探趣
多么有趣的情景。
能把这种情趣表演出来吗?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演一演,然后我们来全班交流。
表演建议:(1)可以两人来表演,一位同学作“稚子”,一位同学当“行人”;(2)可以几个人一起演;(3)可以用原诗做解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说;(4)可以适当增加人物的问话。
2、师总结
4、配乐诵读
6、唱一唱
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你熟悉的旋律唱出来?选择你最喜欢的旋律,在小组内试着唱一唱。
四、拓展赏趣
1、古诗中描写童趣的诗还真不少,除了白居易的《池上》,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了几首,分别是: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高鼎的《村居》:草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认真地读读,体会体会其中的童趣。
3、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
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然而儿童世界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用心记录下童年的每一天……
五、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把《小儿垂钓》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