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与练习

合集下载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其一】原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注释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

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

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

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清宫外景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前两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华清宫所处的宏伟和壮丽。

华清宫位于骊山之巅,宫门层层叠叠,展现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氛。

诗人通过描绘华清宫的全貌,为下文的历史事件做了铺垫。

第三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

诗人通过“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为博得妃子一笑,不惜劳民伤财运送荔枝的场景。

这种描绘方式,既展现了古代帝王为满足一己私欲而无视百姓疾苦的荒淫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批判和讽刺。

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则揭示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尽管运送荔枝只为博得妃子一笑,但无人知道这背后的真相,这既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荒诞和虚伪,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无奈和悲叹。

整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通过描绘华清宫的美景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

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再现,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赏析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文学方面,他著有《樊川文集》;诗歌方面,他以七言绝句著称。

今天,我们来品读他的一首七言绝句——《过华清宫》。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一共三首,这是其中之一。

华清宫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在骊山上修建的行宫。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那里留下了许多风流艳事,成为历代许多诗人创作的题材,杜牧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的诗集中,除了这三首绝句,还有一首五言排律《华清宫三十韵》,一首七绝《华清宫》。

在历代许多以华清宫为题材的诗作当中,一般人认为我们现在选的这首诗写得最好。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它既显又隐,藏隐于显。

也就是说,它既有图象美,也有含蓄美。

朱光先生在《艺文杂谈·诗的隐与显》一文中说:“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

梅圣愈说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就是看到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的道理。

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

……西方人说:‘艺术的最大秘诀,就是隐藏艺术”这首诗显,就是它鲜明突出地写出眼前的景。

读完这首诗,掩卷闭目一想:一座花团锦簇的骊山,山上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宫殿的千门万户正在一重重的依次打开。

山下忽然尘土飞扬,一位使者正在快马加鞭,飞驰而来。

行宫中的杨贵妃看到这里忽然笑了。

一连串由远到近、由全景到特写的连续镜头,栩栩如生地、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这些景物都写得很鲜明,好象王国维说的:“语语都在目前。

”这首诗隐,就是这些生动、明晰的景物背后,隐藏着一个故事;隐藏着作者对唐王朝最高统治者荒淫奢侈生活的揭露和指责。

作者没有直讲故事,但他通过景物的描绘,暗中讲了一个杨贵妃爱吃荔枝,特别派人从千里之外生产荔枝的地方,日夜兼程送来荔枝的故事。

作者没有直接站出来,直言不讳地批判和指责这种生活的腐朽和劳民伤财,而是在这些景物的描绘中,只轻轻加上“无人知”三个字,就把封建统治者脱离人民群众的、特殊罕见的、人们想象不到的享乐生活,活托出来了,真正做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导读:过华清宫①绝句(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②,山顶千门次第③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④,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①华清宫:唐玄宗和杨贵妃避暑之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华清池温泉区。

②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③千门:无数的宫门。

次第:按顺序。

④妃子笑:据说杨贵妃喜欢吃鲜荔枝,后岭南有荔枝树,名“妃子笑”。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杜牧新丰①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②探使回。

霓裳③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释①新丰: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

②渔阳:今河北蓟县,当时为安禄山叛军驻扎的地方。

③霓裳:唐玄宗时一种宫廷舞曲。

1.第一首诗首句从“长安”入笔,写之景。

二句用“千门次第开”,为“荔枝来”作。

2.解说第一首诗的三、四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第二首诗首句“新丰绿树起黄埃”,先写之景,二句点出。

4.解说第二首诗的三、四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说说这两首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1.回望铺垫2.为了让皇帝获得杨贵妃动情的一笑,一路行人骑马飞奔,带起了一溜溜尘土,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是传送国事公文,谁会想到是在给杨贵妃送来了南方的鲜荔枝。

3.路途渔阳探使回。

4.唐玄宗陶醉在宫庭乐曲声中,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到安禄山叛军攻破中原大地,始才停止歌舞。

5.写的有因有果,讽刺辛辣,发人深思。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赏析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其一: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高中语文课文《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与练习

高中语文课文《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与练习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唐代)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知人论世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二、注释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三、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四、赏析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

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

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这一事件的描写,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无道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起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写诗人在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

“山顶千门次第开”,写诗人在山顶上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宫门依次打开。

“次第”,有依次、逐一的意思。

这两个句子,对仗工整,描绘了骊山的壮丽景色和华清宫的奢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的是杨贵妃笑逐颜开的情景。

“一骑红尘”,写的是使者快马加鞭,尘土飞扬;“妃子笑”,写的是杨贵妃看到使者送来的荔枝,喜笑颜开。

“无人知”,写的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了给杨贵妃送荔枝。

这两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深刻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无道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因为这荔枝是用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小见大:这首诗通过描写杨贵妃吃荔枝这一事件,反映了唐玄宗的荒淫无道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2. 对比鲜明:这首诗通过“一骑红尘”与“妃子笑”的对比,深刻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无道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过华清宫绝句》练习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过华清宫绝句》练习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过华清宫绝句》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北齐【注】二首(其二)
李商隐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注】北齐:550年~577年,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导致亡国。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首句描述了华清宫所在地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的秀美景色。

B. 李诗首句“巧笑”一词刻画了冯淑妃的妩媚形态,“敌万机”讽刺了北齐后主的昏庸。

C. “倾城最在著戎衣”一句表面上赞美穿着出猎武装的冯淑妃风姿,实为反语。

D. 同为咏史诗,杜诗重在议论,李诗重在叙事,但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2. 两首诗都运用了鲜明的对比,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过华清宫》对比赏析及阅读答案

《过华清宫》对比赏析及阅读答案

《过华清宫》对比赏析及阅读答案《过华清宫》对比赏析及阅读答案过华清宫①(唐)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过华清宫(唐)杜牧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②。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②安禄山有谋反之心,玄宗遣使前去打探虚实。

使者受安禄山贿赂,归后盛赞其忠心,玄宗信以为真,自此更是高枕无忧。

1.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_。

第一首诗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第二首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两首诗都是咏史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案1.七言绝句(近体诗)、对比(夸张、借代)、夸张2.同:两首诗表达都了对荒淫误国、耽于享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判。

异:前一首“故宫惟有树长生”还表达了作者对王朝兴衰的感叹。

(意对即可)过华清宫杜牧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崔撸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中尘。

[试题]1,两首诗的一、二句有所不同,杜牧从的角度切入,崔撸却是从角度切入。

2,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始”字用得极好,请作简要说明。

3,你认为哪首诗的主题更深刻?为?[注释]华清宫:位于骊山脚下,唐玄宗为杨贵妃所见,内有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

霓裳曲:传说是唐玄宗为杨贵妃舞蹈制作的乐曲。

渔阳:地名,今天津蓟县,安禄山在此起兵造反。

渭水:河名,源出甘肃,经陕西、河南,汇合洛水,流入黄河。

[题解] 这是比较阅读,一般是要求比较内容或特色。

这就需要在读懂作品的前提下,依照题目要求仔细辨析它们的异同。

杜牧站在华清宫前,首先想起了历史,所以直接从安禄山造反入手,把“霓裳一曲千峰上”和中原“破”进行对比,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唐玄宗荒淫误国的严重错误,是对晚唐统治者的警诫。

而崔撸则是从眼前所见的华清宫衰败景象入手,最后感慨“湿云如梦雨中尘”,寄情于景,含蓄委婉。

杜牧《过华清宫》原文与鉴赏

杜牧《过华清宫》原文与鉴赏
.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 ]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
长安回望绣成堆 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
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山顶千门次第开
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 一骑红尘妃子笑
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 无人知是荔枝来
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 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 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 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 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 为精妙,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 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 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 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 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 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 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 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 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 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 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 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
【作者】 杜牧,字牧之,排行十三,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因称杜樊川。工 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 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 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 唐诗》存诗八卷. 。
写作背景
写华清宫的景象。 用特写镜头:平时紧闭的宫门一道道开
启,给人感觉似有军国要事要发生了。 “山顶千门”引张衡《西京赋》“门 千户万,重闺幽闼,转相逾延”句意。 “次第开”,可见使者被重视,也说 明唐玄宗与杨贵妃对私人享受生活的 重视。

《过华清宫》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第一首诗通过描写唐玄宗逃奔西蜀时,杨贵妃笑迎探使的场景,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同时也暗示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朝的衰落。

诗的前两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描绘了骊山的美丽景色和华清宫的壮丽景象,暗示了唐玄宗的奢华生活。

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则通过描写杨贵妃笑迎探使的场景,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同时也暗示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朝的衰落。

第二首诗主要从侧面着手,通过描写安禄山向唐玄宗和杨贵妃献舞的情景,暗示了安禄山的野心和唐玄宗的昏庸。

诗的前两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描绘了新丰一带的景象,暗示了安禄山的势力范围。

后两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则通过描写安禄山在华清宫献舞的场景,暗示了安禄山的野心和唐玄宗的昏庸。

第三首诗则是对前两首诗的补充和深化,通过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的游乐生活,进一步揭露了他们的荒淫无道和唐朝的政治腐败。

诗的前两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描绘了唐朝的繁荣景象和唐玄宗的奢侈生活。

后两句“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则通过描写安禄山在华清宫献舞的场景,进一步揭露了唐玄宗的昏庸和唐朝的政治腐败。

这三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了唐代咏史诗的佳作。

它们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唐朝的政治腐败
和社会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同时,这些诗歌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赏析
华清宫,千载古寺,凛冽寒风撩乱发。

石苔斑驳古松立,静观墨云弥漫色。

赏析:
这首绝句以写华清宫为主题,通过描绘宫中的景物和氛围来表达作者的感受。

首句“华清宫,千载古寺,凛冽寒风撩乱发。

”描绘了华清宫的历史悠久和古老的氛围。

其中“千载古寺”暗示华清宫作为一座传统古寺,历经千年沧桑。

随后的“凛冽寒风撩乱发”描绘了华清宫冬日的寒冷景象,寒风穿过宏伟的殿宇,撩乱了游客的发丝,使人感受到了严寒的气息。

接着“石苔斑驳古松立”一句细致地描绘了宫内寺外的景物。

石苔斑驳的情景表明了华清宫历史悠久的痕迹,也增添了宫中的古朴气息。

古松高耸而立,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暗示了华清宫的庄严与宁静。

最后一句“静观墨云弥漫色。

”以墨云弥漫的景象作为结束,强调了宫中的宁静与祥和。

静观这幅弥漫着黑色墨云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宫内的宁静与超然,似乎将人带入了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绝句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华清宫的历史、氛围、景色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产生一种代入感,感受到了华清宫独特的魅力,并通过纯粹的写景将读者带入了华清宫的神秘世界。

《华清宫》《过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华清宫》《过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华清宫》《过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赏析〕《全唐诗》所录吴融《华清宫》诗分作两组,一组二首,另一组四首。

这是《华清宫二首》的第一首。

华清宫是与唐云宗、杨贵妃的名字密切相联。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选取杨贵妃看到贡品荔枝来到骊山之下时心情欢悦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恶。

吴融的这首《华清宫》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杜牧诗有某些类似之处,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但所创造的意境,却独具一格。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

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

次句“惟此宫中落便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一个“便”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华清宫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的骊山之上。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把温泉引入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包括长生殿在内的大批殿台楼阁,并改名华清宫。

唐玄宗每年都要携带杨贵妃及部分宠臣到这里游乐,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方止。

《过华清宫》的“过”字,作“至”或“访”解。

这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之“过” 字用法是一样的。

起句就写登骊山往访:“长安回望绣成堆”,意谓登上山腰,回望长安,只见宫殿巍峨,市井繁华,甲第良宅无数,处处是明池修竹,真是花团锦簇,宛如锦绣成堆。

为什么登骊山而要回望长安?一是出于畿辅之地的登山习惯,一是为了揭示唐玄宗的奢靡之心,荒唐之举。

次句才落笔眼前:“山顶千门次第开”。

这是只有仰望山林宫殿才能看到的特有情景:山林宫殿,外低内高;从内向外,千门层层,按照“次第”而打开了。

如果不是山上宫殿极多,是绝对看不到“千门次第开”的;如果是平地宫殿,更绝然不会见“次第开”之情景。

以上两句,都是从大处着笔,通过长安与骊山的景色来揭示唐明皇的奢靡之心,荒唐之举的。

接下来由泛写改为特写,诗人一笔而写出两个特写镜头:“红尘一骑妃子笑”。

宫外而望,一名专使,身骑驿马,由远而近,风驰电掣地向骊山疾奔,身后扬起团团红尘。

宫内而望“妃子笑” 了。

杨贵妃因何而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无人知”,说明事太出奇,让人想都不敢想,也想不到。

“荔枝来”三字,才点出事情的原委和真谛,这就是《新唐书·杨贵妃传》上所说的,“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递,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史载,为传到新鲜荔枝,星火急进,人马死者相望于道。

真是为吃上“风枝露叶如新采”的鲜荔枝,“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苏轼《荔枝叹》)。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上。

”这首绝句,高妙处就在于构思宏博而精深,语言含蓄而通俗,不见半句批判之语,着笔处却处处批判讽刺。

[过华清宫杜牧]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杜牧]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杜牧]杜牧《过华清宫》赏析篇一: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过华清宫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2、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3、次第:按顺序。

4、一骑:指一人一马。

5、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6、探使:帝曾使探试探安禄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7、乱拍:安禄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宫人拍节乱。

本诗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

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广州给她运来。

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件事写成的。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人。

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因称杜樊川。

工诗、赋、古文。

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

也擅长创作咏史绝句。

《过华清宫》便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首句“长安回望”四字极为重要。

长安是当时的京城,明皇应在京城日理万机,妃子自应留在京城,因而飞送荔枝者直奔长安,而皇帝、贵妃却在骊山行乐!这就出现了“长安回望绣成堆”的镜头。

唐明皇时,骊山遍植花木如绵绣,故称绣岭。

用“绣成堆”写“一骑”遥望中的骊山总貌,很传神。

次句承“绣成堆” 写骊山华清宫的建筑群。

这时候,“一骑”已近骊山,望见“山顶千门次第开”;山上人也早已望见“红尘”飞扬,“一骑”将到,因而将“山顶千门”次第打开。

紧接着,便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戏剧性场景。

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

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课后反思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课后反思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课后反思《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华清宫的美丽景色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杜牧的才华,还可以对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课后反思。

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以华清宫为背景,通过描绘宫中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诗中“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四句诗,通过对华清宫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奢华、繁荣的氛围。

二、对诗歌技巧的分析1.意象丰富:杜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绣成堆”、“山顶千门”、“一骑红尘”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华清宫的美丽与奢华。

2.对比手法: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与“无人知是荔枝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杨贵妃的娇宠地位以及宫中生活的荒诞。

3.寓意深刻:通过描绘华清宫的景色和人物,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

三、课后反思1.理解诗歌背景: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2.体会诗人情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忧虑,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3.提高鉴赏能力:学习这首诗,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4.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总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反思历史,启迪心灵。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二)》崔橹《过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二)》崔橹《过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二)》崔橹《过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
崔橹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中尘。

⑴有人认为杜诗中的“始”字用得极为传神,试作简要说明。

⑵两首诗题目相同,但切入的角度不同:杜诗从角度切入,崔诗从角度切入。

⑶两首诗中,你偏爱哪一首?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赏析。

【参考答案】:
⑴“始”字把唐玄宗耽于享乐、沉湎声色的情状刻画得淋漓尽致。

⑵安史之乱眼前之景
⑶第一首。

思想内容:鞭挞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艺术手法:①只摄取“渔阳探史回”的一个场景,颇具匠心。

②前两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相互独立,经诗人巧妙剪接便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衔接自然,构思精巧。

③后两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

将强烈的讽刺意义以含蓄之语出之,余味无穷。

④后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歌舞之盛、醉生梦死之深,以致造成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

第二首。

思想内容:描写安史之乱后华清宫的荒凉景色,感叹现时的衰败,有很浓重的感伤情绪。

艺术手法:全诗纯属描写,绘声绘色,极为逼真,不着议论而情感尽含于诗中,显于诗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知人论世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二、注释
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三、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四、赏析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

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

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

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

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

“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

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

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

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

B.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

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

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C. 诗中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直接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

D. “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

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

2.说说你对此诗主旨理解。

1.C“直接”改为“含蓄委婉”。

2.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