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在当今社会,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分析1.1 劳动力市场需求量大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劳动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
1.2 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尽管我国人口众多,但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供给仍然不足,造成一定程度的劳动力短缺。
1.3 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平衡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偏向低技能、低收入的劳动力,高技能、高收入人才相对稀缺,导致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
二、劳动力市场培训机制分析2.1 政府加大对人才培训力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投入,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
2.2 企业开展内部培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内部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2.3 专业培训机构发展迅速专业培训机构如培训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蓬勃发展,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更多培训资源和选择。
三、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分析3.1 高技能人才薪酬水平较高在我国,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低技能人才,企业愿意为高素质人才支付更高的薪酬。
3.2 行业薪酬差距较大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存在差距,一些热门行业如互联网、金融等薪酬水平较高。
3.3 薪酬水平与城乡差距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存在差距,城市劳动力薪酬普遍高于农村劳动力。
四、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分析4.1 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竞争激烈。
4.2 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传统行业就业需求减少,新兴行业就业需求增加,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调整。
4.3 人才流动性增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人才流动性增强,人才更加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和行业。
五、劳动力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展望5.1 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标题: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引言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向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调整。
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1.1 就业人口规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就业人口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已经超过8亿人,其中包括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
1.2 就业结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就业需求存在差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就业需求逐渐增加。
1.3 就业岗位稳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可能会受到冲击,但新兴行业和高技能岗位的需求也在增加。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支持2.1 就业政策我国政府向来重视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措施,包括促进创业就业、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等。
政府还加大对就业难点群体的帮扶力度,促进全民就业。
2.2 人材引进政策随着人材竞争的加剧,我国也实施了一系列人材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材和急需紧缺人材来我国工作和创业。
政府还加大对留学人员的引进和支持力度。
2.3 劳动力市场监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也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工作,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三、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3.1 人口老龄化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的减少。
这将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政策提出新的挑战。
3.2 技术革新带来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一些传统行业可能会受到冲击,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兴起也将为劳动力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培养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需求的人材将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任务。
3.3 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阶段,劳动力市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交汇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包括劳动力供给状况、就业结构、劳动力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二、劳动力供给状况1. 人口总体情况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人口总量为14亿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约为9亿人。
这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2. 劳动力参预率劳动力参预率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实际参预劳动的比例。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劳动力参预率为70%,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3. 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为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三、就业结构1. 城乡劳动力分布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存在城乡差异。
根据统计数据,城镇劳动力占比约为50%,农村劳动力占比约为50%。
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需求也有所不同。
2. 行业分布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布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创造业、服务业、建造业等行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就业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等新兴行业也逐渐崛起。
3. 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方面。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职业的需求则相对减少。
四、劳动力培训1. 政府支持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劳动力培训工作。
通过设立培训基地、推出培训计划等措施,鼓励劳动者参预职业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2. 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国各地设立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涵盖了各个行业的技能要求。
3. 跨行业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于跨行业技能的需求也在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鼓励劳动者进行跨行业培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五、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包括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就业结构、就业率、薪资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二、劳动力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劳动力市场规模庞大,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截至2022年底,我国劳动力总人口达到9.8亿人,其中就业人口约为8.8亿人。
这一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居于率先地位。
三、就业结构1. 行业结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行业结构呈现多样化特点。
主要行业包括创造业、服务业、建造业、农业等。
创造业向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占领了相当大的比重。
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2. 职业结构就业职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职业如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传统的职业如农民、工人的就业比例逐渐下降。
四、就业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向来保持较高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较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显示出我国就业形势相对稳定,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五、薪资水平1. 平均工资水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薪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8万元,同比增长了7.7%。
这一数字显示出我国劳动力的薪资水平在逐年提高。
2. 薪资差距尽管薪资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着薪资差距的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薪资差距仍然较大。
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调控和社会公平,以缩小薪资差距。
六、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 技能匹配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技能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分析及政策建议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市场供给、需求和劳动力结构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劳动力市场的现状1.市场供给: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逐渐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劳动力供给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维持低位,导致劳动人口总量逐年减少。
同时,城市化率的提高也加速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成为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然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包括教育、技能和社保等方面的不平衡。
2.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日益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市场仍面临着就业岗位不足、薪资水平不高和职业技能不足等问题。
例如,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中低端服务业的就业增速逐渐放缓,高端服务业、新媒体、文化等产业则面临人才缺口。
3.劳动力结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工作,另一方面,高端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却缺乏人才。
此外,不少大中城市的房价高企,通勤成本大幅提高也影响了人才的流动。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二、政策建议1.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应加强职业技术培训、重视基础教育,并推行职业教育与企业精准对接的人才培育政策。
同时,各行各业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技能培训计划,推广“硬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2.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入,增加劳动力流动的便利性。
同时,政府应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规划,增加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福利。
3.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鼓励企业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劳动力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诸多特点。
本文将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劳动力市场的现状1. 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供给总量逐渐减少。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将面临压力。
2.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逐渐提高,大量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劳动力结构更加多元化。
3. 区域劳动力市场差异: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流入,而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相对较高的失业率。
4. 行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不同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了变化,一些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多。
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1)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不足。
劳动力短缺可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3)城乡劳动力失衡。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平衡,城市高峰期出现拥堵和饱和。
2. 机遇(1)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人才素质,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需求。
(2)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减少城市压力。
(3)优化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
引导劳动力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转移,以满足经济转型的需求。
四、未来发展趋势1. 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加强人才交流和招聘机构的监管,提高市场效率和公平性。
2. 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
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增长点,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3.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
企业将更加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引言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就业情况、劳动力结构、薪酬水平和就业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进行分析。
一、就业情况1.1 就业人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就业人数的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就业人数从过去几十年的几亿人增长到了现在的数亿人,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1.2 就业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就业逐渐减少,而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1.3 就业质量:除了关注就业人数的增长,我们还应该关注就业质量的提高。
随着我国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工资待遇也在逐步提高。
二、劳动力结构2.1 年龄结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结构经历了从年轻化到老龄化的转变。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将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2.2 教育结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教育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整体的劳动力素质。
2.3 技能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
三、薪酬水平3.1 平均工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水平在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薪酬。
3.2 区域差异:我国的薪酬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一线城市的薪酬水平普遍较高,而相对落后的地区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3.3 行业差异:不同行业的薪酬水平也存在差异。
高技术产业和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普遍较高,而一些传统行业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四、就业政策4.1 就业促进政策: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就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就业规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展望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展望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然而,在近些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却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就业岗位的稀缺、用工成本的上升、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等等。
在就业方面,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就业的压力也逐渐加大。
尤其是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高学历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形成了“就业难”的局面。
此外,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逐渐萎缩,许多传统制造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中低端劳动力的就业困境。
同时,用工成本的上升也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企业的用工成本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用工成本在增加,因此有一些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这也加剧了中国用工环境的变动。
此外,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老龄化和青年人快速增加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并且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人口的流动也造成了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的情况,这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展望虽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一些困境,但我们仍然有理由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首先,随着大力推进创新,中国的新兴产业正在向高科技方向加速转型和升级,这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难”的问题。
另外,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推进,中国的用工成本相对于其它创新型国家将会越来越有优势。
例如,国家对科研人才的扶持力度将会不断加大,对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政策将会使得中国的用工成本比其他创新型国家更具有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到中国发展。
此外,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
从全球层面来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这也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政策推进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政策推进中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0年末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人口为8.86亿人,其中就业人口数为7.85亿人。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渐壮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结构严重过剩我国劳动力人口结构的问题表现为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同时数量过多。
从一定程度上说,劳动人口结构严重过剩。
2.就业信息不透明部分就业岗位信息获取困难,官方数据无法涵盖微观情况,使其就业市场失去了某些准确定向和高效性,造成部分人群失去了公由透明的就业机会。
3.低薪高负担在一线城市中,高昂的居住费用和普遍较低的工资水平形成了高地税收负担。
相对于生活开支,收入的比例通常较低,导致大多数人在城市中很难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二、政策推进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政策以完善和优化劳动力市场为核心,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就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及密集等。
1. 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是当下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
因此,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改善,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区和企业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培养方案。
2. 推行就业保障,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就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保险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 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关心和帮助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还扶持了很多人自主创业就业,为劳动力市场带来很多活力。
4. 鼓励外资进入,扩大市场竞争为了推动全球化、加强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中国不断打造与世界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并为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
总的来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行改进。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公平、更平衡且更人性化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劳动力资源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劳动力资源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国内就业。
中国劳动力资源市场形势严峻,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中,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业与失业情况、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结合一些预测与趋势,探讨中国劳动力资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劳动力供需关系中国人口众多,在劳动力资源供给方面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问题,然而,劳动力需求方的需求情况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劳动力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阶段,需求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某些传统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而更高素质、更具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渐增大。
因此,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将更加侧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需求。
二、就业与失业情况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巨大成功,但就业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
部分原因是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匹配,高精尖人才与普通劳动力供应之间的差距较大。
此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推进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逐渐兴起,给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大量的中高端岗位逐渐形成,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强调创新和创业的政策也为劳动力提供了更多选择。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新兴产业和技术的普及,某些传统劳动力岗位可能会逐渐消失,这将给某些劳动力带来失业风险。
因此,未来劳动力市场将面临就业结构调整、技能培训的需要。
三、工资与福利待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工资与福利待遇也逐渐提高。
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平衡、劳动力供需结构的差异,中国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一线城市和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就业形势、薪酬水平、人材培养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1.1 我国劳动力总量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大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1.2 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人口结构的调整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高技能劳动力比例逐渐增加。
1.3 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尽管劳动力总量大,但不同行业、地区之间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部份地区和行业浮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二、就业形势2.1 就业结构不断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就业比例逐渐增加。
2.2 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就业岗位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2.3 农民工就业问题虽然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农民工就业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三、薪酬水平3.1 薪酬水平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和紧缺人材的薪酬水平较高。
3.2 城乡薪酬差距缩小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逐步解决,城乡薪酬差距也在缩小,农民工的薪酬水平逐渐提高。
3.3 行业薪酬差异较大不同行业之间的薪酬差异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四、人材培养4.1 高校人材培养不断改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人材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革,注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材。
4.2 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材的重要途径,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4.3 人材流动加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材流动日益频繁,人材市场逐渐形成,人材的选择空间也更加广阔。
五、未来发展趋势5.1 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人材供需关系将更加市场化。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推荐5篇]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推荐5篇]第一篇: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当今中国依次出现由沿海到内陆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中国劳动力市场过剩供给的状态已经被更普遍的用工荒现象所取代,而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高素质劳动力”的供求比例严重失衡,针对这一系列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本文透过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来分析当今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供求用工荒剩余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一、引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良性运转的态势。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有一些方面不完善,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民工荒”现象和高素质劳动力的供大于求,这些问题会阻碍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因此,正视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进一步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理论综述劳动力市场所谓劳动力市场就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民工荒”现象1、原因农村对外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大致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接受转移就业的劳动力,他们缺乏知识和勇气,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转移就业;另一部分则是有知识,敢于创新的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他们要求增加收入,不满足于传统农业的低收入、成效慢等不利因素。
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也是南方一些主要城市的民工来源。
金融风暴时东莞市场失去了60万个工作岗位,压缩生产、裁员、减少运营费用,几乎是珠三角所有外向型企业共同采取的自救措施,近百万人被迫离开。
然而没想到4月份后订单突然多了起来,而工人却不够了。
金融危机导致年初企业用工收缩,返回人员数量少于过往,而年中尽管进入求职旺季,甚至因为农忙还有人急需返乡。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一、概述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劳动力供需交易的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供给分析1. 人口结构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总人口众多,人口规模庞大。
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这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提供了基础。
2. 教育水平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劳动力市场供给中的高技能劳动者数量逐渐增加。
3. 劳动力迁移由于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供给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劳动力的迁移使得劳动力市场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各地区的需求。
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增加。
2. 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
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产生了深刻影响。
3.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 就业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相对较高。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就业政策,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2. 薪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薪资水平逐步提高。
尤其是高技能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增长较快,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入相关领域。
3. 劳动力市场监管我国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五、劳动力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1. 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和养老保障的压力使得劳动力市场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愈发明显。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1.就业人口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就业人口也随之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常住人口已达14.9亿,其中就业人口超过7亿,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
2.劳动力结构调整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职位逐渐减少,高技能人才和知识经济人才需求急剧上升。
这也意味着未来劳动力竞争将更加激烈。
3.用工方式多样化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方式已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全职就业,还包括兼职、临时工和自由职业等多种形式。
用工方式的变革对于用工环节的管理和普及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问题分析1.供需不平衡尽管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口增加,但是就业结构、就业速度和就业质量却不尽相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供求结构不平衡。
一方面逐渐减少的传统产业就业结构导致失业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创新性崛起的新职业领域招聘条件较高,一些优势人才形成一定程度的稀缺资源。
2.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
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仍存在不足,培养人才的质量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
工种标准带来的更大问题是,新技术和产业的要求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一些人才不得不面对以往时代所需的职业能力的积累与现实市场需求的形成悬殊的问题。
3.用工环节的管理不规范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形式多样化,但用工环节的管理草率。
虽然政府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法规,但一些企业对于劳动诉求反应滞后,甚至形同想象,并未真正实现给予劳动者尊重和保障其权益方面所说的目的。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之一,拥有超过8亿的劳动力人口。
然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就业矛盾、职业教育的不足、收入不平等等。
本文将就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二、就业矛盾中国的就业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结构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二是城乡就业差距大。
就业结构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靠低成本的劳动力与要素资源闯关的,而高端产业的发展却相对缓慢。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了。
因此,中国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城乡就业差距大也是就业矛盾的一个方面。
在城市中,虽然有大量的蓝领工人,但是很多白领和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就业压力。
而在农村中,农民工群体虽然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教育、技能和资本等方面的支持,一些农民工仍然不能脱离贫困。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支持农民工追求更高的就业机会。
三、职业教育不足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缺乏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与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次,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差、实践能力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与市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与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同时,政府应该对职业学校进行监管和评估,加强职业学校类别和质量的管理。
四、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问题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薪职业的工资过高,而另一方面,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在价格、税收、财政政策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节,缩小收入差距。
另外,政府应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缩小收入不平等的差距。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引言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1.1 劳动力市场供给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主要来自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和城镇居民就业人口。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的实施,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
1.2 劳动力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新兴产业和高技能岗位的需求增加,而传统产业和低技能岗位的需求逐渐减少。
1.3 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部分地区和行业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分析2.1 薪酬水平差异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行业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劳动力的薪酬水平要高于农村劳动力;高技能岗位的薪酬水平也要高于低技能岗位。
2.2 薪酬水平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逐渐提升。
但是,薪酬水平提升的速度和幅度存在差异,部分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
2.3 薪酬水平公平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公平性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要实现薪酬水平的公平,需要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分析3.1 就业结构调整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正在发生调整,服务业和高技能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增加,而传统产业和低技能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减少。
3.2 就业岗位稳定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稳定性也在提升。
但是,部分劳动力仍面临着就业岗位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3.3 就业环境改善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就业环境改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通过减税降费、扶持创业等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环境的改善。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地演变。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现状1.就业率从就业率来看,我国市场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然而,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就业率并不是没有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企业面临着面临着经营困难的风险,导致了人员裁员,新就业岗位增长放缓等问题。
2.培训水平我国培训水平在近年来有所提高。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普通劳动者的培训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了大量的低技能工人出现,使得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面临的问题1.失业率上升尽管我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近年来失业率上升成为了一大难题。
国内经济增速有所下滑,部分行业企业不景气,导致了职业自主和职业稳定的问题。
许多劳动力转岗或失业,给失业率带来了提高的压力。
再加上有些受教育保障不充分的群体更加容易失业,使得我国失业率相应而上。
2.劳务派遣以一步被视为劳动者权益被剥削的现象,劳务派遣也成为了劳动力市场的新问题。
据统计,近百万的劳务派遣工人目前正处于不稳定、低薪和失业面临的压力。
加之劳动者权益意识不强、知识不足,企业往往对其进行不因伦理的剥削,导致了群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三、对策1.发展智能经济和增加就业岗位目前,受传统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已经回落。
因此,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智能经济。
只要积极推广智能技术,增加创新力度,就能够带动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
2.宣传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普及给群众,让他们认识到知识产权所固有的价值,才能真正根治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这样就能够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让企业在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同时,将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锦上添花。
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政策建议
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政策建议在一个社会中,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是十分重要的。
它涉及到劳动者的工作机会、薪酬、福利待遇以及公司的招聘、培训、评估等方面。
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劳动力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劳动力市场现状1. 技能不足现今时代,技能是劳动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在现实中,有许多人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但其技能却远远不够,在与其他更有能力的劳动力竞争时一败涂地。
据调查,目前美国近一半的雇主表示无法找到足够受过训练、具有相关技能的员工。
因此,培养人才、提高技能水平对于今天的劳动力市场至关重要。
2. 薪酬不公薪酬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另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在某些领域,高薪的竞争可能使新入职的员工受益,但对于中低等收入的员工,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在收入不平等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的努力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这也导致了社会的失衡,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逐渐失去平衡状态。
3. 工作压力在劳动力市场中,大多数人都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
虽然进入劳动力市场可以为我们提供收入来源,但大量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他们的生产力下降。
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导致员工的福利和生活失衡,也让他们更愿意离开他们的职位。
二、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的政策建议1. 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具有必要技能的员工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技能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培育第三方培训机构等方法,积极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除此之外,对于在就职中遇到问题的员工,要提供更多的企业间协助以及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依据员工自身需求,设计目标型培训和技能交流项目。
2. 增加低收入员工的薪酬为了缓解薪酬不公的问题,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增加低收入员工的薪酬。
政府可以发放薪金补贴或税务减免等措施,企业也可以自主制定以业绩和职位为评价标准的薪酬调整方案,从而重视员工的贡献和努力。
此外,为员工提供加薪可能性和长期发展机遇也有助于激励他们的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及对策分析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撰写学年:目录引言 (3)摘要 (4)关键词 (4)一、劳动力市场概述 (5)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一) 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5)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5)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6)(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尚未消除 (6)(三) 劳动力市场秩序还不规范 (6)(四) 工会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7)三、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7)(一) 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劳动关系中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 (7)(二) 工会角色不到位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约束 (7)(三) 劳动力市场分割使“农民工”的劳动关系问题突出 (8)(四) 劳动力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劳动争议频繁发生 (8)四、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措施 (8)(一)改善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状况 (9)1. 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9)2.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9)(二)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9)(三)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 (10)(四)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引言劳动力市场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而且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制度性分割,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等,然而这些问题给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了障碍。
因此,正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当代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各有其特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压力决定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正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对策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及对策分析一、劳动力市场概述所谓劳动力市场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渐形成劳动力市场。
”这是党中央以决定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搞市场经济要有劳动力市场,并且要求把培育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都要由市场作基础性的配置,这包括土地、资金、原材料、技术、劳动力等,而在这些生产要素中,其他都是物的要素,只有劳动力是人自身具有的要素,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所以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市场体系中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独立完整的市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 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1月6日,中国的总人口达到13亿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
2004末,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为76823万人,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83.3%,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个;20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调查失业率在7%-8%左右。
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7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7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全年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 1 400万人。
同时,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考虑到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
所以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情况: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7.2%;高中教育水平的占13.4%;初中教育水平的占45.8%;小学教育水平的占27.4%;小学以下教育水平的占 6.2%。
表明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同比世界平均水平为11年)。
事实说明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密切相关,世界银行基于2003年国统计局城市家计调查的统计:受教育程度小学毕业的,失业率为15.2%,初中13.3%,高中9.7%,大学及以上为3.2%。
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出现了所谓的“技工荒”现象:即严重的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
2005年第二季度全国10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证明,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人数均远远大于供给人数,缺口总人数分别为45769人、23854人、8943人。
所以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
(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尚未消除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劳动力流动上制定了严格的城乡隔绝措施,通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自由流动,这些制度安排促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与此同时,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只给员工提供较低的工资和较低的工作稳定性,形成二级劳动力市场。
而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却能够给员工提供较高的工资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加上原有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垄断性企业,共同形成一级劳动力市场。
一级市场往往通过内部招聘以及对招聘信息的垄断排斥二级市场的劳动者,从而形成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割。
劳动力市场具有的分割特性使得劳动者难以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这成为影响劳动者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2](三) 劳动力市场秩序还不规范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各种劳动法规不是很健全,包括:劳动平等法律制度缺失、劳动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合理。
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的执法不严,包括:劳动行政执法不力、劳动行政执法不公、劳动司法不力。
(四) 工会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工会成为劳动力市场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雇员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设立的组织,应该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
但是,我国的工会却没有发挥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应有的功能。
一方面,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会尚未改变附属于企业行政的状况,而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还未建立工会,已成立工会的还几乎全部被老板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工会难以真正代表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从事的是日常性福利工作,很少涉及其应该注重的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的问题。
三、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给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了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劳动关系中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由于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总量上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买方约束型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雇主处于主导、控制的地位。
在缔结劳动契约时,劳动者之间过分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劳动者不得不在劳动条件、报酬、福利等方面降低自己的要求,削弱以至损害自己的某些劳动权利,以换取被企业选择就业的机会。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在进入企业伊始就被大大地削弱了,而且,劳动者的这种弱势状态还会延续到以后的劳动关系中。
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带来的劳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是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中所碰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
(二) 工会角色不到位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约束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作为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利益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而自主结合的组织,其根本宗旨在于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正是这一宗旨推动了工会成为现代劳动关系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协调劳动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会还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应有的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功能,这就大大削弱了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如果没有工会的制度均衡作用,劳动关系冲突就非常可能处于自发的、非理性的、破坏性的状态,其后果就是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和劳动关系的恶化。
这种状况肯定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所以,工会角色的不到位会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约束。
(三) 劳动力市场分割使“农民工”的劳动关系问题突出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分割和两极分割,所以,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在选择就业时只能是集中在城市中的非正规部门,主要是一些松散组织、小型企业或劳务组织、个体工商户。
在这类组织中,针对“农民工”的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有关“农民工”的劳动关系问题非常突出。
首先是“农民工”工资经常被无故拖欠的问题。
2007年初,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在1000亿左右。
其次是“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
据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在8小时~9小时之间的占40.30%,9小时以上占45.98%。
再次是“农民工” 工伤事故频发的问题。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营理局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工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
(四) 劳动力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劳动争议频繁发生由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及执法不严,在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行中不规范和无序现象仍比较严重,劳动争议频繁发生。
比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或拒签;阻挠职工组建工会;压低或拖欠职工(包括农民工)工资;不缴纳或拖欠社会保险费;随意延长工时;不重视劳动保护和生产安全;随意解雇职;劳动合同的短期化;滥用劳务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