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美国(精)

合集下载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一、引言1.现代化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2.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四、现代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资源与环境挑战2.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3.人口与城市化问题4.全球化与区域合作五、结论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2.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前景与建议正文:一、引言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与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21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案例,探讨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历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各异。

有些国家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有些国家则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如我国、印度、巴西等。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进行分析。

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其现代化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8世纪末。

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引领了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其特点是多元化、包容性和持续性。

如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

2.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中期。

德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实力和严谨的科研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德国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在于产业政策的引导、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制造业的领先。

在全球化背景下,德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与特点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

超精密加工技术结课作业

超精密加工技术结课作业

超精密加工技术结课作业摘要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先进制造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超精密加工技术已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尖端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发展国防航空工业,研发高端精密仪器设备等都需要具有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制造设备。

同时超精密加工技术也代表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是发展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因此,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目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高自动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超精密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主要分为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特种加工等。

虽然超精密加工迄今尚无确切的定义,但是它仍然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我相信在人类的创新思维以及先进制造模式的促进下,超精密技术必定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加工类型发展趋势1概述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机械加工技术可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三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先进制造技术不断革新,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是社会所趋。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超精密加工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加工领域,它包括了所有能使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精度达到微米和亚微米范围的机械加工方法,一般主要指加工精度为0.1µm,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µm的加工方法,同时目前超精密加工也正在向纳米级加工技术发展。

目前,超精密加工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和日本。

美国是开始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最早的国家,也是迄今在超精密加工仍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英国的克兰菲尔德精密工程研究所在超精密加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享誉全球,是当今世界上超精密工程的研究中心之一。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精)PPT课件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精)PPT课件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政治: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联系: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
16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经历着一
个蜕变期——走出中世纪
.
5
现代化的降生(17——19世纪早期)
政治领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制度)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产) 思想领域:启蒙运动思想解放(思想)
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的降临
.
6
现代化的拓展(19世纪中期前后)
在英国工业 革命影响下,西 欧、北美相继开 始进行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工业文 明时代,资本主 义制度得以巩固 和发展。
.
工业化拓展中 的
社会变革 ■美国内战 ■德国统一 ■俄国改革 ■日本维新
7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从封建格局到民族国家 从等级君主到君主专制 从地理边缘到商贸中心 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由于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英国又具有工业革命的迫切性。
.
13
机器发明与改进—英国工业革命进程
①启动——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 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标志现代工厂诞生。
②突破——蒸气动力: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 汽机”。这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 崭新的“蒸汽时代”。
经济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圈 地运动在剥夺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农业的 革命性变化。大批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重视商业利益,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发展 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 护专利权,通过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 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1.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2.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3.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4.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及其成就正文:一、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概述现代化,通常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历史背景,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

从经济角度看,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方面;从政治角度看,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等方面;从文化角度看,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普及、科技创新、文化多样性等方面。

2.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工业化起步早,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民主制度成熟,教育水平高,社会福利制度健全。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工业化起步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制度尚在发展阶段,教育水平较低,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健全。

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科技创新能力强,民主制度完善,教育水平高。

2.日本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日本作为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科技创新能力强,民主制度逐渐完善,教育水平高。

3.德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科技创新能力强,民主制度完善,教育水平高。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印度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其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特点: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民主制度逐渐发展,教育水平较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政策比较与启示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政策比较与启示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政策比较与启示作者:次照辉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发达国家为例,从现代产业体系政策的一维视角来深入分析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历程,以期能对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所启示。

【关键词】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比较;启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中央和地方各级政策研究咨询部门之间对此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笔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认为是产业体系的一个集合,即被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那些产业,这些产业应该是竞争力强、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符合“两高两低一自主”特征的各类产业;广义的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动态更替、产业政策及时调整的产业体系演进过程。

美、日、德、韩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产业最为现代化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实现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以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因此,本文从产业政策研究入手,以上述几个国家为例,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政策特征概述(一)美国的产业政策特征美国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制定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崇尚自由竞争和依靠市场机制管理经济。

因此,美国的产业政策不是由产业本身入手,而是在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上大做文章,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管理,并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灵活机制,从而不仅为高技术产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而且为传统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美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也具有显著的美式风格。

美国历来重视技术研发,1955年由政府提供的研发费用高达62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0世纪60年代以后都保持在2.2%以上。

1985年里根政府宣布“贸易政策行动计划”,目的在于保证外国市场对美国开放。

20个国家的现代化

20个国家的现代化

20个国家的现代化
44年间 20个国家的现代化“地位”发⽣变化
来源:新华每⽇电讯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在对有关数据进⾏分析后提出,2004年,第⼆次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名的国家是:瑞典、美国、丹麦、芬兰、⽇本、瑞⼠、澳⼤利亚、德国、⽐利时和英国。

2004年,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瑞典等24个国家进⼊第⼆次现代化,中国等97个国家处于第⼀次现代化,缅甸、坦桑尼亚、中⾮、埃塞俄⽐亚、乍得、塞拉利昂等10个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没有进⼊现代化⾏列,有些少数民族仍然⽣活在原始社会。

从1960年⾄2004年,有20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地位”发⽣了变化。

⽇本、芬兰、意⼤利、爱尔兰、韩国、约旦、沙特阿拉伯、博茨⽡纳和中国等9个国家地位上升,其中⽇本、芬兰、意⼤利、爱尔兰从“中等发达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韩国从“初等发达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中国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初等发达国家”。

俄罗斯、罗马尼亚、南⾮、委内瑞拉、⽛买加、蒙古、刚果共和国、斯⾥兰卡、缅甸、津巴布韦和赞⽐亚等11个国家地位下降。

(李斌 杨⽂婷)。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美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创新,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在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德国:德国的现代化发展以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为主导。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

同时,德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化学、电气和机械制造等。

3.日本: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后进追赶”模式。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积极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通过“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韩国:韩国的现代化发展也是一个“后进追赶”的典型例子。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韩国政府大力推行工业化和现代化政策,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成功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之一。

5.中国: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速现代化进程,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即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创新等手段,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10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10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英国通过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首先崛起,开辟了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先河。

法国、美国继起成为世界强国。

德、俄、日在19世纪中后期也相继跻身于世界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知道主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理解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和平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主题?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是文明结构多侧面、全方位的重塑,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内涵。

现代化肇始于西欧。

16—18世纪,西欧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接踵而至,首先在英、法等国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释放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工业文明由西欧向全球扩展,作为工业文明载体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由此迈入现代化的全球性发展阶段。

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化动因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形成了“早发内生”,和“晚发外生”两种现代化类型。

主要发达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则有三种途径:革命、改革、王朝战争,可谓殊途同归。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国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选择了不同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大势,对本国及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正身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学生,本主题将有助于他们通过审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加深对当代中国和平发展的认识。

(二)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及其学习要求1. 英国英国革命之所以被称为“清教革命”,从现象上看,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

从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对革命进程的影响而至“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因素。

引导学生分析英国革命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尚未展开,意识形态仍受宗教影响,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段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应对人口增长和资源变化等挑战。

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美国是全球农业大国之一,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主要包括工业化、技术创新、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美国,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在美国越来越普及,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快速监测和管理,提高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美国还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农业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实现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欧洲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很高。

欧洲的农业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

在欧洲,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被广泛倡导和实施。

通过推动生态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欧洲还在有机农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机农业符合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平衡原则,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欧洲还在精准农业领域有着较大的优势。

通过应用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有限,农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推动。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

日本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实现了劳动力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不断追求的目标,不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有着各自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就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它们采取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首先,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他们的发展模式被称为西方现代化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民主制度的完善以及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自由市场经济机制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效调动和配置了资源,推动了经济的高效增长。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建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市场监管机制,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正常运行。

民主制度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社会赋予了更大的包容性。

政府和政治制度的稳定和透明使得西方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和国际挑战。

科技创新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前进的关键力量。

通过大力投资于科研和教育,西方国家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推动力。

二、东亚四小龙的快速工业化模式东亚四小龙是指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他们在20世纪后期以快速工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了现代化。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迅速发展制造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小龙国家通过鼓励外商投资、积极开放市场以及提供优惠的税收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的投资。

这些外资的引进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另外,四小龙国家还注重教育和技能培训。

他们重视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支撑工业化进程。

三、拉丁美洲国家的进步与挑战拉丁美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对较为复杂。

虽然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启示,但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差异,他们的现代化模式各异。

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以出口导向模式为主,将重点放在发展特定的经济领域。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 , 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 , 把生产力状况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

英、法、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 先后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 发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面临 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对农业问题造成的威胁 , 发达国家也相应调整农业政策 ,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 使现代农业机制日趋完善。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 : (一农业机械向大型化、智能化、精量化和多功能联合型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之后 , 依据本国国情发展各有特色的现代农业。

美国地多人少 , 工业化开始比较早 , 基础比较雄厚 , 在农业实现全盘机械化之后 , 又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美国已有 15%的农户使用了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农业机械。

日本和荷兰由于人多地少 , 地势特殊 , 机械化难度较大 , 很少使用大马力农业机械 , 所以大力普及精量化施肥、喷药和灌溉系统。

英国则介于美日之间 , 在发展中、小型农机具的同时 , 也大力发展大型、高效农机具 ,向多功能联合型方向发展。

目前 , 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均不超过 5%。

而且 ,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农机设备 ,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长期以来 , 随着科技革命 ,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将现代农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各国有效地建立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组织机制 , 农业科技含量平均达 80%以上。

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 , 农田灌溉基本实现滴、喷灌 , 已全面实现良种化 , 有的国家利用育种新技术进行基因组织培育优质畜牧业产品。

一些大型农场已开始用遥感、遥测和计算机程序控制拖拉机耕地 , 很多农民家里的计算机都与国际互联网联接 ,通过计算机得到科技推广信息。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案例摘要:一、引言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2.日本的现代化发展3.德国的现代化发展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中国的现代化发展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四、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共性与特性1.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2.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3.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到了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资源,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现代化发展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二、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案例1.美国的现代化发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历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美国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2.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现代化发展得益于政府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以及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3.德国的现代化发展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其现代化发展得益于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精湛的技术工艺。

德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案例1.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依靠庞大的市场和人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印度的现代化发展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育普及率,促进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巴西的现代化发展巴西在南美洲的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巴西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能源产业,提高了国家整体实力。

四、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共性与特性1.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各国政府都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美国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

美国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

美国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那么,美国是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的呢?这个问题值得写一写。

因为很多网友不知道发达国家这个概念诞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概念诞生不少网友认为,阿根廷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是发达国家。

二次大战后,阿根廷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多次遇到经济危机——GDP、人均GDP以及科技发展越来越滞后,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发达国家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才诞生的,而且是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超级大国,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人文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以机器大生产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进程”。

并且正在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

而那个时候,大量亚非拉国家要么刚刚独立,正处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要么还属于落后的农业经济时代,一度被标为“未开发国家”,发展状态分化明显。

为了区分这种巨大的发展反差,在上世纪60年代(1964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由七十七国集团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并在后续进一步演化出了“发达国家概念”。

从这个角度来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概念的诞生是为了“区别美国为代表的先进现代化工业国,以亚非拉为主的发展滞后的落后国家”。

发达国家这个概念重点特征是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主要特征——“完成了以机器大生产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进程,进入到后工业时期”。

所以,发达国家这个概念衍生出来的60年代,标志着美国成为公认的发达国家。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基本达到了美国十几年前的工业化水平,都成为了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概念,是时代特征的产物我们一定要清楚:发达国家概念,是时代特征的产物。

绝不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间段,经济或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国家”——如果是这样的错误理解,就会出现:将原始社会某个发展不错的部落,当成那时的“发达国家”。

国内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现状

国内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现状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国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现状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优化。

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以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科技创新能力强大。

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

(3)产业链全球布局。

发达国家积极推动产业链全球化,通过跨国投资、技术转移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2.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正处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

主要特点如下:(1)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中国家正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2)科技创新加速。

发展中国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产业链优化。

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资等方式,提升产业链水平。

二、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现状1. 产业结构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在:(1)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服务业比重提升。

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3)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业正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

2. 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2)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现代化.ppt

现代化.ppt

④社会矛盾:工业革命后大量财富的涌现,并 没有使所有人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监视下,从事高 强度劳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 得不到必要的教育。为取得高额利润,资本家 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 ■“城市问题”:中低收入工人入不敷出;许 多人找不到工作;因失业而流落街头;中、小 企业主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城市往往形成两 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富人区和贫民区。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从封建格局到民族国家 从等级君主到君主专制 从地理边缘到商贸中心 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现代化起步前的英国
英国的现代化道路
•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政治前提 经济基础 科技领先 能源条件 市场驱动
政治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
国形成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18 世纪,英国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局长 期稳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 能源条件:
17-18世纪,英国发现了丰富的煤 炭资源,加之水路交通方面,易于开 采和运输。煤炭取代木材,成为生产 和生活的主要燃料,为冶铁业和机器 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和丰富的新 能源。
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发生于英国?
市场驱动: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是最早进行海外殖民 的国家之一,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排挤了荷 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建立起最大的殖 民和贸易体系,从殖民地获取的资源和利润加 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由于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英国又具有工业革命的迫切性。
机器发明与改进—英国工业革命进程
①启动——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 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标志现代工厂诞生。 ②突破——蒸气动力: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 汽机”。这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 崭新的“蒸汽时代”。 ③发展——煤炭钢铁: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与应用,解 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19世纪初,英国煤产量 的增长和钢铁冶炼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 基础。 ④完成——工业体系:运输技术的改革推进了兴建铁 路的热潮,工业化进程加快。19世纪中叶,英国建 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 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⑵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适时调整统治政策和 变革完善社会制度,使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并为现 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⑶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是英国 现代化进程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
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 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作为濒临欧洲大陆的 一个大西洋上的岛国,敏锐地觉察到了发展的机遇,从 此,英国走上了工商业强国和殖民霸权的道路。
化剂。但是借助于这种自上而下方式完成统一的德国却 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在这种军国主义传统的支 配下,德国先后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再次走向分裂。直到冷战结束后,德国通过和平 方式再次完成了统一,并通过经济纽带巩固了统一。
5、俄国 ⑴改革与革命是推动俄国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两者 相互联系互相转化,贯穿俄国现代化始终。 俄国现代化是从彼得一世改革开始的,随着工业革 命的发展,又以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为其现代化 找到了新的动力,俄国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但是沙皇政府是将改革作为摆脱统治危机、制止革命、 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而不是主动地顺应历史的
2、法国
⑴法国现代化进程中政局动荡、革命频繁是最突出 的特点。
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是经过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反复 斗争才逐步确立下来的,并且在某些历史阶段,君主制 度一度占据上风。
法国现代化进程中这种频繁的政局变动和暴力革命, 延缓了法国现代化的步伐,使法国不仅长期落后于英国, 而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后起之秀——美国和德 国赶上和超过,成为“二流”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17世纪中期,当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 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适时地
进行了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宫廷政变,建立起有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

美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原因有哪些?一、自然条件优越美国本土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美国地貌类型多样,5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与西经100度大致吻合,并将其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东部湿润,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早期移民开发;西部干燥,多沙漠和草原,地势高峻,土壤贫瘠,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美国水陆交通极为发达,东北部的五大湖与纵贯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构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且与稠密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由于它三面临海,多优良不冻海港,既可享有海上交通和捕捞之利,又可加强与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还可辟建军港,发展海军,捍卫海洋权益,并有利于国际人口迁移和对外贸易。

美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阿巴拉契亚北部和密西西比河中游东部有大量煤蕴藏,五大湖以西盛产优质铁矿,墨西哥湾西北是主要油田,西部多有色金属,森林覆盖率约占全国面积的1/3,耕地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二、外来移民汇集由于美国自然条件优越,海运便利,因而引发了人口迁移的洪流。

外来移民纷纷涌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是英国人,此外还有爱尔兰人、德意志人、法国人、荷兰人、瑞典人、犹太人等欧洲移民,以及黑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移民,欧洲各国移民中白人占80%以上。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首先侵占北美大西洋沿岸富饶地区,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

经过外来移民及其后裔100多年的积极开拓,美国经济发展起来了。

北部工商业发达,造船工业兴盛,渔业、纺织、制铁、木材加工业都有发展;中部是主要产粮区;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西部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源源而来的欧亚移民,在19世纪最后25年达千万人以上。

他们不仅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熟练的生产技术,雄厚的“剩余资本”,先进的思想观念,从而使美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飞速发展。

西部开发与美国经济现代化

西部开发与美国经济现代化

青壮年移民的涌人和内部移动弥补了劳动力资源 的不足, 再加上外资的引进为西部 开发注入了强
劲 的动 力 ; 部 开 发过 程 中逐 渐形 成 美 利 坚 民族 西 独 特 的民族精 神 更 是 西 部 开 发 、 家 发 展 的重 要 国
是由东部移向西部” , 因此 , 这一时期未能真 正 解决东西部交通联系问题 。为了真正解决这一问
刘 章 才
( 四0 4
摘 要: 西部 开发 在美国经济发展历 程中 占极其重要地 位。西部开发 的需要促进 了美 国交通条 件的改 善 , 吸引 了大
量移 民与外资涌人美 国并且 培养 了民族精神 . 些因素叉反 过来 促进 了美 国西部 开发。正是在 西部 开发的基础之 上 , 这 美
题 , 国掀 起 了 挖 掘 运 河 的 热 潮 。1 1 美 88至 12 85
精神资源。
( ) 一 交通条 件 的改 善 美 国西部 垦 殖 开 发 、 量 移 民 的涌 人 及 波 浪 大
年开凿 了连通东部与西部的第一条运河—— 伊利 运河 , 投入使用后产生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各州纷 纷效仿 , 国掀 起 了开 凿运 河的热 潮 , 间共 历 经 全 中
时各 地都 修 筑起 了 自己的 税 道 , 阿 巴拉 契 亚 山 在
展 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 , 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 ,
全 面推 进 了 工业 化 。本 文拟 对 这 一 问 题 进 行 探
讨, 相信对我 国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脉以东地 区初步形成 了公路网, 但未 能解决东西 部之间的交通问题。10 87年的富尔顿航 行是 l 9
小木船等原始的交通工具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 因
而 “ 速 地 打 通 东 部 和西 部 的联 系 , 成 了 加 速 迅 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历史线索要览
• • • • • • • • 从殖民地到美利坚民族(17、18世纪间) 从独立战争到巴黎和约(18世纪中后期) 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18世纪中后期) 从领土扩张到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 从南北战争到联邦统一(19世纪中后期) 从工业革命到世界工厂(19、20世纪间) 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干预(20世纪30年代) 从地理边缘到世界霸主(19世纪末以来)
二、南北战争和联邦统一
1、美国疆域的扩张与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
(1)西进运动与领土扩张
美国建国时,疆土仅限于大西洋沿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兼并、强行购买和战争,美国版图迅速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国土 面积增加了三倍,为经济的大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
★美国独立后,北部各州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则盛行种植园奴隶制。 ★西进运动中,代表南方利益的民主党利用国会优势地位, 把新的西部各州变为蓄奴州。 ★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竞选总统胜出, 引起南方种植园主的恐慌。 ★1861年,南部诸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美利坚诸州同 盟”,并制定临时宪法,选举临时总统,企图从联邦分裂出去。
3、《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年7月4日)
宣言提出资产阶级人权和组织政府原则,认为: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 利是不可剥夺的。宣言历数英王在殖民地的暴政和罪 行,向世界公告: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4、软弱松散的邦联:
美国宣布独立后,大陆会 议着手制订《邦联条例》。1781 年经各州批准后实施。 邦联政府权利软弱,分裂危机 日益严重地威胁国家的统一。
联邦宪法 和 三权分立
独立宣言 和 邦联政府
民族独立 与 联邦国家
统一民族 和 独立战争
一、民族独立与联邦国家
5、联邦政府的建立和三权分立体制
1787年,各州代表聚集费城,制定 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年生效) (1)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联邦政府拥有国家主权,行使宪法授予的 征税、铸币和宣战等18项国家权力,其 余权力归地方政府。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美国
1、美国经济何以迅速崛起?
• • • • • • • 民族独立是美国得以崛起的前提 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 丰富的资源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西部领土的扩张和西部的大开发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创新 生产关系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远离世界大战的战场和军火贸易
2、美国的工业化与世界工厂地位
四、垄断组织和托拉斯帝国
1、现代企业管理: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涌现出一批资金雄 厚的大规模新型企业,这有助于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运 用。美国大力推行流水线生产制度,使企业降低了生产 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2、垄断组织形成: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往往形成尖锐 的竞争,小企业纷纷破产被兼并,而大企业为避免同归 于尽而联合,形成了垄断组织。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 首先改制为托拉斯,控制了全美90%的石油。20世纪初, 垄断已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3、垄断的两面性:垄断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实行的 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 是,垄断企业为追求高利润而垄断价格,侵害消费者利 益;垄断也排斥了中小企业的竞争。
(2)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政治体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是最高 立法机构,有权弹劾总统和联邦法官;联邦法院由若干终身任期的 大法官组成,拥有联邦司法权。 1787年宪法使美国由松散的邦联改组为拥有统一中央政府的联 邦国家,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 时,它确立了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等制度,对于 近代国家的宪法制定和民主革命运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19世纪上半期以前
• 工业化启动:最初依靠英国技术设备在纺织 业开始工业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创新。如 1793年怀特尼发明轧棉机,提高了脱棉功效。 • 工业化延伸:19世纪上半叶,航运、钢铁突 出。富尔顿的汽船推动了内河航运;通过私 人集资形式修建铁路,推动了西部的开拓。 • 工业化发展: 19世纪上半叶,机器制造业得 到发展。美国以生产标准化见长,促进了流 水线式的规模生产。
2、解放宣言与联邦统一
(1)林肯把维护联邦统一作为领导战争的最高目标,以 此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参战,然而未能扭转不利的战局。 (2)为削弱南部的经济军事力量,争取国际同情支持, 林肯领导战争的目标从维护联邦统一转向废除奴隶制。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从明年起所有 叛乱各州的奴隶均视为自由人,可参加联邦军队。 (3)宣言颁布后,大批黑奴参军作战,为联邦军队担任 后勤工作,数十万黑奴逃离种植园,南方经济陷入瘫痪, 战争形势迅速发生了有利于北方的转变。 (4)1863年7月,北方军队在葛底斯堡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意义。它粉碎了 奴隶主分裂联邦的图谋,扫除了奴隶制这一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后,美国社会政治相对稳定,资本 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跨越发展与头号工业强国
1、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
美国内战结束后,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联邦政权,国 内政局稳定,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机遇,鼓励移民, 重视教育和专利发明,开展应用科学和工艺技术研究和 创新,并迅速投入生产。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1)实现电气化:爱迪生发明灯泡,在纽约建成第一座 中心发电站;贝尔发明实用电话机,创立贝尔电话公司。 (2)加速工业化: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 首位,1913年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3)完成城市化:到19世纪末,城市网络初步形成。
(2)19世纪70年代以来
• 历史契机: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 新兴产业:新兴电讯业和一些重工业获得 长足进步。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标志。 • 大型农场:19世纪80年代,通过政府土地 赠与和个人加大投资,资本主义大农场发 展起来,农业生产被进一步市场化,被能 够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 世界工厂: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 “世界工厂”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 化国家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民族独立与联邦国家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 后13个殖民地。18世纪中叶,殖民地经济 的发展,统一市场初步形成,文化交流日益 频繁,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语言。 美利坚民族诞生。
2、独立战争的发生:
七年战争后英国加强对殖 民地经济限制和政治压迫。 1775年4月,莱克星顿打响反 英统治第一枪。1776年7月4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投票通 过《独立宣言》。 1783年,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