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
简述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Nine-rank system)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和晋升的一种制度,起源于唐朝,后经宋朝发展完善,并在明清两代得到广泛应用。
该制度通过考试、评定和晋升等程序,为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提供了一套相对公平和规范的标准。
起源与发展九品中正制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称为“九品官人法”。
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唐朝晚期由于地方藩镇割据、豪强势力壮大导致的官员贪污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
通过设置九个品级进行官员的分类并限制其权力,以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标。
宋代时,九品中正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并将之与九品中正制结合起来。
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而九品中正则成为确定官员级别和晋升途径的依据。
明代时期,九品中正制得到了更加系统和明确的规定。
明代在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方面非常重视品德和才能,九品中正制成为评定官员绩效的重要依据。
此外,明代还规定了官员的任职年限,以保证不同级别的官员能够得到合适的晋升机会。
清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被继续沿用,并进行了一些调整。
清朝进一步强调科举考试对于官员选拔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于官吏行为和廉政的监督力度。
九品中正制的分类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分为九个等级(品),每个等级又分为两个正(上)和两个副(下),共计18个等级。
各个等级之间有明确的晋升途径,同时也有相应的晋升条件和标准。
1.第一品:翰林学士、内阁学士等高级文臣。
2.第二品:中书舍人、侍郎等次高级文臣。
3.第三品:给事中、御史等高级监察官。
4.第四品:主事、推官等次高级监察官。
5.第五品:署郎、散官等高级吏员。
6.第六品:主簿、丞等次高级吏员。
7.第七品:从九品正,如主事、司狱等。
8.第八品:从九品副,如主簿、掌书记等。
9.第九品:从九品贰正和贰副,如借职官、借职郎等。
选拔与晋升在九品中正制下,官员的选拔和晋升是通过科举考试和绩效评定来决定的。
首先,官员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和排名来确定其初任职位。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东汉后期,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依仗权势操纵了地方选举。
这样一来,就同要求参予政治的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
地主阶级内部的这种冲突,使得双方在采取怎样的选官制度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九品中正制”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曹丕称帝以后,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
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
在初期,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也还比较注意人才优劣和舆论的褒贬,使朝廷多少能够掌握一些选官权力。
所以沈约在《宋书·恩幸传序》中评论九品中正制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不过,他的评价是指九品中正制的初行阶段,反映了庶族士人向门阀世族争夺选举权力的企图。
这里所说的庶族士人,一般是指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
在当时,普通劳动者是没有资格参加品评的。
所以九品高下,只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差别。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
在世族们极为注重家世、谱系的情况下,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惟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从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了豪门世族手中的工具了,反而为他们操纵品评、把持选官大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九品中正制是这一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支柱,它可以保证门阀世族在政治上处于优越地位和享有特权。
但是九品中正制只是将人品评为九等,作为授官的依据,而朝廷在选人任官时还要借用汉代察举的某些做法来实现。
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荐举人才。
按照习惯,孝廉侧重于品行端正、精通儒家经学,秀才则突出于文学写作才能优异。
当然,在凭借门第才能中选的时代,那些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的人,未必具有真才实学。
九品中正制度
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摘要】: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继察举制之后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以中正官为中心,论品定级,选拔和升降官吏。
【关键词】:中正官;九品;门阀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所有的制度几乎废弃﹐乡举里选也无从进行,致使汉以本地推荐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
此时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统治者不得不依靠他们的支持,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
延康元年魏文帝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此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途径。
所谓“九品”,就是将察举对象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按等录用,“中正”是官职名,由朝廷推选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负责对各州、郡士人品级的评定,人才选拔的权力完全被中正一个人所控制,缺乏必要的监督。
中正官对所辖人物负责推选,方式是“评定”,而非“考试”。
他们筛选人物一般有三大要点:一是看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二是看行状,即对被选之人德行和才能的评价;三是评级,即分出上中下品,决定对被选之人授官的等级。
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荐举人才。
按照习惯,孝廉侧重于品行端正、精通儒家经学,秀才则突出于文学写作才能优异。
当然,在凭借门第才能中选的时代,那些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的人,未必具有真才实学。
九品中正最初是想选择州郡中那些具有鉴别经验的专家来选拔人才,在实施的最初仍然是以品德测评为重,其标准主要是忠恪匪躬;孝敬尽礼;友于兄弟;洁身劳廉;信义可复;学以为己等。
按照这些标准中正官把人认为三等九级,因此称为“九品”,根据评定的等级向吏部推荐,依品授官,高品授大官,低品授小官,士人品第评定后,根据实际表现可升降进退,中正评议人物照例3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清代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
清代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清代九品中正制度是一种特殊的人才选拔机制,实行于清朝时期。
其主要目的是选拔恰当的人才,为全局的治理服务。
历时数百年,九品中正制度已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员选拔体制之一。
本文将介绍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情况、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该制度在当代时代的启示。
一、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九品中正制度起源于明代,设立初衷为选拔具备才能和品德的人才担任政府职务。
清朝继承了这一制度,经过多次完善和改革,最终形成了新的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把全国人口分为九等,其中第一等是皇帝和皇亲国戚,第二等是高级官员、大臣等,依次类推,最后一等是普通百姓。
在九品中正制度的实行中,所有人员必须进行考试,以便确定他们的品行和能力。
根据考试的成绩,被划定在九个区域之间的人员将被分配到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度不仅限定了参加考试的人员,而且还规定了不同官员职位的任务,官员的职位被称为“中正”,以此确保足够的行政能力。
考试不仅会检验政府官员的能力、品德和秉性,而且也反映了考试人员之间的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差异。
此外,考试还是政府落实家族思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参加考试的人员都必须来自具有一定声望和地位的家族。
二、九品中正制度的影响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对清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九品中正制度通过公正的考试制度,选拔出了足够多的卓越人才,弘扬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其次,由于官职完全按照考试成绩分配,政府体现了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一规范程序成为了后来的官员选拔机制的样板。
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由于参加九品中正制度考试的人必须来自一定的社会阶层,因此,贫穷平民并没有真正的机会参加考试,这种分阶级的社会固化成为制约这一制度发展的最大问题。
此外,由于政府对考试规则定得很死,使得这些考试具有了一些僵化性质,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况时很难灵活应用。
三、九品中正制度的启示九品中正制度在当今的世界依然存在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选拔人才需要透明规范的限制,政府需要制定一定的考试规则。
《古代官员的选拔》九品中正:门第之选
《古代官员的选拔》九品中正:门第之选在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以门第来评定人才的等级,进而决定其是否能够入朝为官以及所任官职的高低。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察举制这种原本主要依靠地方官员推荐人才的制度逐渐崩坏。
战乱导致人口流动频繁,地方秩序混乱,使得察举制难以有效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政权需要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机制来巩固统治,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的操作方式大致如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中正官通常由中央政府选派的官员担任。
中正官的职责是根据家世、道德、才能等方面,对本地区的人才进行品评,将其分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评定的结果称为“品”,品第越高,意味着此人越有资格担任高官;品第越低,则只能担任低级官职或者无法入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九品中正制逐渐演变成了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拔制度。
中正官在品评人才时,往往更加看重家世背景。
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子弟,即便才能平庸,也能获得较高的品第;而那些出身贫寒的人,即便才华出众,也很难得到公正的评价。
这是因为中正官自身大多也出身于士族,他们与高门大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会倾向于维护士族的利益。
这种以门第为核心的选拔制度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首先,它堵塞了社会底层人才的上升通道。
许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平民子弟因为出身低微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这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
士族子弟凭借着高贵的门第,轻而易举地就能进入官场,并且占据高位。
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掌控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资源。
这些士族门阀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相互勾结,结党营私,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威胁到了王朝的统治稳定。
试论九品中正制可供借鉴之处
试论九品中正制可供借鉴之处九品中正制是以《汉书·官氏志》为总纲,由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年颁布的一种政治体制,当时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历史上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在当今的官僚制国家得到延续,还受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借鉴。
九品中正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是为满足实际情况而创立的,是一种政治体制,而不是一种统治理念。
它强调以长远视角实施政策,从而实现社会发展,同时对官僚进行有效监督,保证统治者都是有能力的人才,特别是重视了一级官招贴状的公正性,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使得当时的文官职位获得社会尊重,职位的晋升也变得更加公平。
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还设置了功劳关和体罚处分等处罚机制,以及对于官员的福利政策,既保证了官员的权利,也保障了各级政府的公正执法,以确保统治者实行政策的一致性,也使政治稳定,从而保障国家各项实业的发展,建立了和平、繁荣的国家。
此外,长期以来,《汉书》中“九品中正制”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化,其中有一个深远的历史总结和人类智慧的储备,今天的中国、台湾、香港,其九品中正制的思想,已发挥出高度的指导意义,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归纳、整合、传播出新的经验智慧,为后来的中国社会提供良好的框架。
九品中正制推行以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文明的传承影响深远,且贯穿于每一段历史,在当前仍有可供借鉴之处,如:它提倡了宏观总体政策,多从长远发展来规划,推行有助促进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实行新的招贴制度,营造平等的就业形势;还有加强社会监督,杜绝官僚腐败,有效调控大河之般的官员,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巩固政府政治稳定等。
综上所述,九品中正制可为当今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它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宏观方面,它给了我们一种以长远发展、减少社会矛盾、增强政府权威、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方法;而从实践本身看,九品中正制更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它美的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情怀,让我们认识到保障发展的必要,开展治国理政的方式。
简述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1.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背景2. 九品中正制的设立和职能3. 九品中正制的运行机制3.1 职位晋升原则3.2 权力和职责3.3 选拔和考核制度4. 九品中正制对官员选拔和管理的影响4.1 选拔优秀官员4.2 稳定体制内人员4.3 提高官员素质5.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和不足5.1 优点5.2 不足6. 九品中正制的演变和废除7. 九品中正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8. 结语1.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背景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
此制度的设立背景是唐初权臣李靖为了解决当时因官员贪污、贿赂等行为带来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一次改革。
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通过制定明确的选拔和管理标准,提高官员的素质和廉政水平,从而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2. 九品中正制的设立和职能九品中正制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唐代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回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
该制度分为九品,每个品级又分为正、副二级。
九品中正制的职能主要包括:选拔合适的官员、管理官员晋升和降级、监督官员廉洁行为等。
3. 九品中正制的运行机制3.1 职位晋升原则九品中正制根据官员的品级和表现来决定官员的职位晋升。
晋升的原则包括品级、考核、廉洁等方面。
3.2 权力和职责九品中正制对官员的权力和职责有明确的规定。
官员在不同品级中担任不同的职责,根据职责的不同,官员可以参与不同层级的决策和管理。
3.3 选拔和考核制度九品中正制通过选拔和考核制度来保证官员的素质和表现。
选拔包括考试和面试,考核包括年度考核和定期考核。
4. 九品中正制对官员选拔和管理的影响4.1 选拔优秀官员九品中正制通过选拔机制,选拔出优秀的官员。
由于该制度规定了明确的选拔标准,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估官员的能力和表现,从而确保了选拔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2 稳定体制内人员九品中正制倾向于稳定体制内的人员。
由于晋升和降级的机会主要依赖于官员在体制内的表现,因此该制度能够稳定体制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极不公平的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极不公平的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基本概念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非常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制度主要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朝廷选用官吏的依据。
“中正”就是比较有名望的推荐官,而人才的选拔和等级就是他来评定的。
这是当年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用了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曹丕九品中正制的设置方法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
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
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为“访问”。
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又称“簿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
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
如曹魏时中正王嘉“状”吉茂为“德优能少”。
西晋时,中正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
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
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
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研究
专家,或许是智者千虑,偶有一失,《魏书》、《资治通鉴》明确记载太武帝之前有
两人担任中正,本章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北魏中正身世的变迁。
一、平城时代的中正概况
北魏平城时代担任魏廷中正者寥寥无几,遍检史藉,共得9人.见于附表。为 明确问题,录其基本材料为:《魏书》卷33《王宪传》云:“宪幼孤,随伯父永在
邺,苻丕称等号,复以永为丞相。永为幕容永所杀.宪奔清河,匿于民家。皇始中,
舆驾次赵郡之高邑,宪乃归诚。太祖见之,日‘此王猛孙也’。厚礼待之,以为本 州中正,领选曹事,兼掌门下。”(《北史》卷24与此载略同。)《魏书》卷33《李 先传》载李先献策攻打蠕蠕,“蠕蠕不识天命,窜伏荒朔,屡来偷窃,惊扰边民。 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殄灭。”其后道武帝亲征蠕蠕,大获全胜。 李先因而“转七兵郎,迁博士、定州大中正。”(《北史》卷27与此略同。)《魏书》
3
必须德望兼资者。世祖时,崔浩为冀州中正,长孙嵩为司州中正,可谓得人。”(《北 史》卷20与此同。)长孙嵩坚决拥护太子监国制度,太武帝由此而顺利登基。长孙 嵩具有不可抹杀之功,或为太武帝委以司州中正的重要原因。史家没有明言崔浩任 中正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做一推测:众所周知。明元帝创立太子监国制度,多依
。陈长琦先生对此概念进行质疑.他认为九品中正制的概念是错误的,应当还原为九品官人法。 见于陈长琦;‘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但是张旭华通过细致入 微的考证推理,得出如下结论:“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其名称既不叫‘九品官人法’,也不叫‘九 品中正制’,而是习称为‘九品之制’或简称为‘九品’。进入西晋,人们仍多沿用‘九品之制’ 或‘九品’的旧称,但己出现了‘中正九品制’的变称。到了唐代,杜佑始将‘九品’与‘中正’ 连称.由此开启了‘九品中正制’这一称谓的先河。及至宋元明清.一些著名学者和史家如苏轼、 胡三省、马端临、顾炎武、赵翼、王鸣盛等人率皆使用“九品中正制”的说法,致使此说推广开 来,最终成为这一制度的专有名称。”见于‘魏晋九品中正制名例考辨》,《中国史研究》,2001 年第2期。两位先生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笔者比较赞同张先生的观点。 o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4月第l版。 o【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3版。
九品中正制研究
01
一萌芽时 期——建安 年间:“魏 武始基,权 立九品”
02
二确立时 期——三国 时期:从 “不拘爵位” 到“计资定 品”
04
四发展时 期——南朝: 二品清官, 流内流外
06
六衰亡时 期——隋及 唐初:罢郡、 废州,逐步 废除
03
三成熟时 期——两晋 时期:“上 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05
五变异时 期——十六 国北朝:两 大系统,分 定姓族
第四节大师、小师制 与中正职权
第五节分定姓 族
第六节北魏流 内与流外两大 任官体系的形 成
第一节东魏、 1
北齐的中正组 织及其待遇
第二节东魏、 2
北齐选官制度 的特点及其发 展趋势
3 第三节西魏、
北周时期的九 品中正制及其 作用
4 第四节隋代九
品中正制的逐 步废除
5 第五节唐初九
品中正制的恢 复与再度被废
目录分析
第一节学术史 回顾与研究意
义
第二节对九品 中正制几个重 要问题的认识
第一节九品中 正制的历史渊
源
第二节曹操统 治时期选官制 度的发展变化 与九品中正制 的萌芽
第二节曹魏时期的 中正组织及其选任
第一节九品中正时 代的开始
第三节定品制度与 定品标准
第四节曹魏时 期的乡品与起
家官品
第五节东吴九 品中正制拾遗
第三节宋齐时期的 “二品清官”与勋品 勋位制度(上)
第四节宋齐时期的 “流内与流外 两大任官体系
的形成
第六节南朝后 期选官制度的 变化及科举制 度的萌芽
第一节后赵九品中正 制探微
第二节前燕、前秦、 南燕九品中正制拾零
第三节北魏时期的中 央与地方中正组织
《中 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九品中正门阀政 治
《中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九品中正门阀政治《中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九品中正门阀政治》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九品中正门阀政治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阶段。
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察举制已难以有效地选拔人才。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这一制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地选拔人才,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等标准,将人才分为九个品级,为朝廷选官提供依据。
在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逐渐崛起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门阀士族凭借其优越的家世背景,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品级评定,从而垄断了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
他们通过联姻、互相举荐等方式,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家族集团。
这些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他们的子弟能够轻易地进入仕途,担任重要官职。
而普通百姓则很难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晋升。
这种政治格局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流动和发展。
在经济方面,门阀士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他们通过兼并土地、控制商业等手段,不断积累财富,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同时,他们还享有免税、免役等特权,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文化方面,门阀士族注重家族教育,培养子弟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
他们垄断了文化资源,使得普通百姓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进一步拉大了社会的文化差距。
九品中正门阀政治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政治的稳定,使得政权能够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政治的腐败和黑暗,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门阀政治的弊端日益显现。
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对这一制度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试图打破门阀士族的垄断,为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机会。
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开始推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近年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精品论文】
近年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一向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成为瞩目的研究课题,除各种相关的通史、断代史、专史等著述多所论及外,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专论文章约有40余篇。
兹据所见,择要综述如下。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含义1.九品中正制的称谓问题。
陈长琦对史学界习称的“九品中正制”这一提法持有异议。
他指出,曹魏吏部尚书陈群所创置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究竟是称作“九品官人法”,抑或是称作“九品中正制度”,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古今中外学者的意见似乎就没有统一过,当代我国学者多称之为“九品中正制度”。
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九品中正制度”这一概念的失误。
现存的魏晋南朝史料,均无“九品中正制”的提法,最早的提法则是“九品官人法”。
实际上,无论是认为“九品中正制度”就是“九品官人法”,二者无需区别;或者认为九品中正制是对九品官人法的更准确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这种错误认识产生的根源,在于误解了魏晋时人对九品官人法的评价。
魏晋人集中攻击的是中正制度,攻击中正对人才的不公平评价。
由于中正制度是九品官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些学者产生误解,将中正九品之制误认为就是九品官人法。
其实,中正九品制或者我们所常说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九品官人法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
中正九品制与九品官人法既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即中正九品制包含在九品官人法之中,不是其外,更不是可以等同或者相互取代的。
为了深入开展九品官人法研究,应放弃九品中正制的错误概念,恢复其本来面貌(《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以下凡引述已注之文的观点,不复注)。
2.中正为士人评定的品级的称谓问题。
陈长琦指出,九品官人法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现职官员进行品评,一是对官吏的候补人进行品评。
略论九品中正制
略论九品中正制摘要: 九品中正制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举制度,与察举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古代史上三大选举制度,相对于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学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认识更多的隅于教科书上的简单论述,而缺乏对九品中正制的深入认识。
本文对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创立时间、创立原因以及九品中正制的运作机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沿革,结合学界的重要著作和理论,希望将九品中正制的重要理论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运作机制;发展沿革一、引言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九品官人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三大选举制度之一,作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在学术界关于九品中正制的两次大论战中,九品中正制的理论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高中课本中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论述却非常简略,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正确认识,笔者希望通过将九品中正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重新梳理,从而展现一个更真切的九品中正制。
二、九品中正制的概况1.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教科书上更多的是将其称为九品中正制,学界一般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提法,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称其为“九品官人法”更能体现该制度的特点。
宫崎市定先生的代表作《九品官人法——科举前史》被日本学人称为日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学术著作,宫崎市定在其著作中就用了九品官人法的称呼。
2.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在教科书中,将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定在了延康元年(220),由陈群建议设立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关于其创立时间还有三种其他的观点:其一,建安年间曹操始建说;其二,魏武萌芽说;其三,始于寿张之战说。
从目前的学界主流观点来说,陈群始建说这一观点已经落伍了,我们是否应该将唯物萌芽说编入教科书,值得深思。
3.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原因首先,由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和董卓之乱,使人民背井离乡,乡里秩序受到极大破坏,原来的察举制无法实行;其次,在东汉后期,察举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再次,汉末的清议的兴起,使得人物品评为士人所热衷和接受,但是这种清议却是被士人控制的;最后,为了继承汉末清议的传统,让选举制度为士人所接受,同时还要讲选举由国家控制,因此,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将清议为国家政权所控制,这样既可以得到有用的人才,还可以加强国家的集权统治。
浅论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发展以及其弊端
浅论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发展以及其弊端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篡汉自立。
当时曹丕已经认识到了豪门世族是保证他能够稳固皇位和维持天下统治的重要工具。
因此在尚书陈群的建议之下,他们制订了一套影响后世四百年的官员选拔标志“九品中正制”。
由于汉末以来,宦官乱政的状况屡禁不止,当时朝廷的选拔官员的“察举制”已经濒临崩溃,这套制度逐渐为门阀和世族所操控,成为他们为自己谋私的工具。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各自为战,这套官员的选拔制度在当时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鉴于此等情况,魏武帝曹操为了恢复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为了自己的统治,曹操自己也制定了一套选拔官员的标准,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唯才是举”。
这套选拔制度摈弃了察举制的缺点,也为曹操集团当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此举极大的压制了当时豪门世族的势力。
可是凡事有两面性,虽然“唯才是举”的确有不少的优点,可是其缺点也有不少。
既然是“唯才是举”,那么最注重的自然就是“才”了,但是与之相反的对道德等方面曹操没有过多的关注,当然这也是按当时的形势所做的权宜之计。
因为在曹操看来“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在太平身上需要一个治世能臣,因此应该关注的是他的德行。
但是时值乱世,他的才华应该不应该被儒家的德行标准所束缚住。
所以其实你看曹操的帐下其实也有不少生活不检点的人以及德行有亏的人。
曹操的“唯才是举”有效的遏制了世家的崛起,但是曹丕就不一样了,他没有其父曹操的雄才大略,为了稳固皇位,他选择向世家妥协。
“九品中正制”因而产生。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曹丕因为是靠着世家的帮助能够顺利的篡位,因此他清晰的认识到了维护世家的利益非常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因此尚书令陈群结合了当时的情况和“察举制”以及“唯才是举”中的一些优点草创而成了“九品中正制”。
虽然“九品中正制”的后来为世人所诟病,但是结合当时的形势来看,他的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1.结束了汉末以来选拔制度崩溃的情况,制订了一套完善的影响后世四百年的官员选拔制度,由于当时“九品制”的出现,曹魏一时间吏治澄清。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
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不论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作为一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手段所突显出来的作用已为历代统治者所洞悉,起到了其它制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虽然各自鳞选的标准不同,但究其实质有内在的传承性,后一种制度是对前一种制度的扬弃、批判、继承。
本文试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分析研究的横断面,浅析一下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试图探讨九品中正制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制度产物曾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九品中正制的成因九品中正制度自曹魏创立以后一直沿用到隋代才加以废除,目前学界多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笔者认为这多有不妥,是倒果为因。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魏晋时代特殊、具体的历史环境所造就的,其原因颇多。
但最后产生的作用却毫无疑问被门阀士族所控制,成为巩固门阀士族的一种手段,至此九品中正制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意义,遂被逐渐遗弃——为科举制所取代。
原因一:出于抑制地方大族的考虑九品中正制度建立的时间在曹丕还未篡汉时,即咸康元年(220年)。
《三国·魏志》卷二二《陈群传》载,沈约以为“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1(时)间最早提到了曹操时,可见这一制度的雏形在曹操时最早显现。
后李重云:“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2()这充分说明九品中正制初创之时并非专以血统为评定依据。
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的标准。
到了东汉人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品评绝不是一时测验所能得来的,需长时期观察,反复考量。
于是乎便形成了一种乡闾品评的传统。
那么由哪些人进行品评呢,主要是本乡名士。
东汉末年的名士皆以人物批评为务,从他们口中得出的对人物的褒贬,当传达到政府时,可以在选举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符融传》载“,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20世纪以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
作者: 李毅婷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中国史研究动态
页码: 13-2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九品中正制度;20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综述;商务印书馆;1951年;政治制度;武汉大学
摘要: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一直备受瞩目,相关论著和论文皆不少见。
杨筠如的《九品中正制与六朝门阀》(商务印书馆,1930年;以下凡引述已注作品的观点,不复注)是民国以来第一部专论九品中正制的著作。
此后最可注意者,当属唐长孺的《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
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首先,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背景主要源于唐代。
据史书记载,唐代初期官吏选拔方式多样,但是晚唐时,由于社会政治动荡等原因,官员品质日益低下,导致国家治理不善。
为了这种状况,唐敬宗时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将官员等级分为九品,并规定每一品对应不同的官位职责和工资待遇,以此来选拔贤能之士,提高官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其次,九品中正制的制度特点在于严格按照品级选拔官员。
九品中正制对官员的选拔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即书文教化,通过考试来评定官员的学识和才能;二是身世背景,即犯罪记录,严格对待官员的德行和清廉度。
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方面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受到了历代政府和皇帝的支持。
此外,九品中正制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九品中正制有效提高了官员素质,选拔了一批具有才能和道德的人才,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九品中正制加强了官员管理和监督,对贪污、盗窃等腐败行为进行了限制,提高了官员的廉洁度和服务水平。
最后,九品中正制在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官僚体系,使得官员职位和品级成为了皇帝赏罚的一种手段,对于统治社会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九品中正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由于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划分为不同等级,限制了社会人才的流动,导致了人才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其次,九品中正制对官员的考核标准主要以文化程度和道德品行为准,忽视了实践经验和实际能力的重要性,容易导致选聘到无能之辈。
最后,九品中正制也容易受到官僚主义和腐败的侵蚀,使得官员不再以为民造福为己任,而是为个人利益谋求权力和财富。
综上所述,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种选拔制度,对于提高官员素质、推动国家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影响和意义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九品中正制探析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就逐渐脱离了选才任官的原则,基本上没有达到唯才是举的初衷,豪门士族很快霸占了所有的中正官职,控制了选官大权[1]。
随着士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也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
一、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社会政治和教育的需要,是九品中正制创建的根本原因。
中国自秦以来建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官僚制,是其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官僚帝国时代政治体制的这些基本特征,使选士制度的建立成为直接的社会需要。
第一,要确保各级官僚机构正常、有序的运转,必须选拔具有知识的优秀分子到各级官僚机构中充当官吏。
而要保证各级官吏的素质和官僚队伍不断地吐故纳新,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以选贤任能。
第二,一个王朝建立之后,必须要犒赏有功之臣,但是这很容易形成权贵阶层,直接威胁皇权。
因此,如何在维护官僚贵族特权的同时,维护皇权,是历代君主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建立选贤任能的选士制度,从社会下层选拔贤才来担当官僚,无疑是最名正言顺的办法。
这样,即可促进社会上下层流动,又可分解功臣世族的权力,使官僚阶层互相牵制,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维护和加强。
第三,为了确保专制王朝长治久安,就需要统一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
选士制度“选贤任能”,可以向全社会昭示做人的标准,引导社会风尚,明确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而达到“广教化,美风俗”的教育目的。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的。
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是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原因。
曹氏父子作为皇权的代表,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可是,世家大族势力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使曹氏不得不走回头路,转而和世家大族达成妥协[2]。
再论九品中正制
再论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从东汉末年由曹操草创,到曹丕建国后将其正式颁布全国,“粗且为⼀时选⽤之本”,到隋炀帝时期,被科举制度所取代,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400多年。
由于任何⼀种政治制度的基础都是建⽴在统治者所⽀配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其政治制度也必然为其服务,因⽽随着东汉末门阀世族势⼒的滋长,随之建⽴的各种制度也被深深刻上了这样的烙印,九品中正制作为重要的选拔制度也不能幸免。
由于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因此⼀直备受史学界的关注,对其全⾯的研究⼤有题⽆剩义的感觉,在九品中正制的原因、创⽴时间、品第、官品以及意义还有与门阀制度的关系等⽅⾯都有论述,例如陈琳国的《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胡宝国的《东晋南朝时代的九品中正制》、陈长琦的《魏晋南朝的资品与官品》、《魏晋九品官⼈法再探讨》等都是其中的杰作,并且唐长孺的《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被称为国内对这⼀问题研究的最⾼⽔平。
这些⽂章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当然是正⾯负⾯都有,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是前辈并没有单独系统的对他创⽴前期的正⾯影响做⼀详细的论述,⽽且论述负⾯影响的居多,认为九品中正制是门阀⼠族形成的标志,是巩固门阀⼠族的重要⼯具,认为他只重门第不重才能,严重阻塞了选贤任能的道路,著名的有范志军的《从刘毅论“九品有⼋损疏”看九品中正制的流弊》,他从中正官权⼒过⼤、品状不当以及产⽣⽅法不好等⽅⾯⼤篇幅阐述了该制度的弊端。
下⾯我将从正⾯多⾓度的对九品中正制特别是初创时期的选贤任能功效作⼀具体论述,把前辈对这⼀制度的正⾯评价作⼀系统的总结和创新,证明九品中正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是起到了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优秀⼈才作⽤的。
⼀、从建⽴此制度的原因来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在群雄逐⿅中独树⼀帜,成为⿍⽴的三国中最有成就者,并试图⼀举统⼀天下成为⼀代霸主,因此,能否光揽⼈才就成为曹操统⼀霸业成败的关键。
但是东汉以来,统治腐败政局混乱,清议之风盛⾏,以地⽅基层乡⾥组织乡、⾥、亭为单位所进⾏的“乡举⾥选”和“乡⾢清议”为基础的察举征辟制也⽆法进⾏下去,产⽣了不少的流弊:⼀⽅⾯,察举制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弄虚作假、“选举不实”的现象,各级官吏擅⽤职权结党营私,⼠⼈攀附权贵,沽名钓誉,⽽且⼈才选拔基本上被名⼠所操纵,他们⼝中的褒贬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致使⼈才的质量⽆法得到保证,曹操作为统治者也⽆法获得⾃⼰治国所需要的⼈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研究综述
2013级心理学胡博
[摘要]: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本文就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作用以及其弊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历史影响,弊端
正文:
一.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度存在了近四百年左右,其间他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
张旭华先生在《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一文中曾提到“首先,九品中正制加速了东汉以来的世族地主向门阀族地主的转化,是门阀世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次,九品中正制具有垄断性和封闭性,是巩固门阀制度的重要政治支柱。
”张旭华先生又在《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提到“自唐长儒先生提出‘南北朝时门阀制度业已确立,九品中正制已不是士族专政必需的工具’这一著名论断后,国内史学界沿此说,乞无疑议,目前几乎已成定论。
然而细绎史传,此说亦有可资商榷之处。
事实表明,南朝门阀制度虽
已确立,但九品中正制在选官实践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强化士族专政和门阀统治的政治工具。
特别是在南朝寒人势力逐渐兴起的历史条件下,门阀士族及时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使中正品第与职官制度,官职清浊遥相呼应,紧密配合,从而在选官实践中具有更强的封闭性和垄断性”。
又胡舒云也曾在《九品官人法考论》中说“九品官人法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无疑是直接而重大的。
曹魏立‘九品’,置‘中正’,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敦行教化,清正风俗。
实际中也的确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如‘(华)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
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刘沈‘太保魏辟为掾,领本邑大中正。
敦儒道,爱贤能,进霍原为二品,及审理张华,皆辞旨明峻,为当时所称’”。
他还说“在曹魏时期,九品官人法初行,选举人才兼顾才学,因此,社会比较讲究进德修业,学校的风气亦比较好。
”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昌盛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固然与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与九品官人法的实施亦不无关系。
一方面,九品官人法在施行中,逐渐成为世族把持特权的工具,一些失意的庶族寒俊或高门士子厌倦厌恶官场争斗的士人,便辞官回家,潜心学术,授徒讲学。
还有一些士人,以操守为重,干脆不染流俗,隐居山林或民间,著书立说,教授门生。
......这些士人,退隐讲学,极大地促
进了当时私学和家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九品官人法初行阶段,察举制作为新制度的必要补充仍继续施行。
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九品中正制虽然在前期有较好的影响,但是在后来,其显现出来的弊端令人咋舌。
张旭华先生在《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中提到“西晋时期是门阀势力高度发展和极度膨胀的时期, 也是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门世族控制和垄断的时期。
当九品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后,它遂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 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 加上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不能自外于封建政治制度所固有的种种恶习, 也无法摆脱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选官制度种种积弊的影响。
因此入晋以后, 九品中正制的各种弊端亦开始显露, 并日趋腐败, 从而对晋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概括言之, 其要有三:
首先, 中正选举只重家世, 不重才能, 严重堵塞了选贤任能的道路。
...... 二是贪赃受贿, 请托公行。
西晋时期, 中正能奉公廉洁者固然有, 但贪赃纳贿和徇私枉法者也不少。
如刘毅上疏说: “或以货赂自通, 或以计协登进, 附托者必达, 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 有私于己, 必得其欲。
”便指出中正贪人货赂、受人请托、因而弄虚作假使其“必达”的
丑恶现象。
东晋初年熊远上疏亦说: “选官用人, 不料实德, 惟在白望, 不求才干, 乡举道废, 请托交行。
有德而无力者退, 修望而有助者进, 称职以违俗见讥, 虚资以从容见贵。
是故公正道亏, 私土日开, 强弱相凌, 冤枉不理。
”正是由于中正徇私枉法, 贪图贿赂, 一些士人也不顾廉耻极力钻营, 结果出现“人人望品,求者奔竞”的局面, 使得世风败坏, 请托公行。
三是公报私怨, 随意降品。
西晋时刘卞入太学, 以试经中第, “为台四品吏。
访问令写黄纸一鹿车, 卞曰: ‘刘卞非为人写黄纸者也! ’访问知恕, 言于中正, 退为尚书令史”。
又惠帝永宁元年301 年, 司徒何劭死, 子岐嗣。
“劭初亡, 袁粲吊岐, 岐辞以疾。
粲哭而出曰: ‘今年决下婢子品。
’王诠谓之曰: ‘知死吊死, 何必见生! 岐前多罪, 尔时不下, 何公新亡, 便下岐品, 人谓中强易弱。
’粲乃止。
”刘卞因拒绝抄写定品簿籍黄纸, 被中正“下品二等”; 袁粲吊祭何劭,劭子岐称病不见, 袁粲便欲报复, 声言“今年决下婢子品”。
大约当时正值三年一定品之时。
后袁粲听从王诠劝言, 顾忌别人说他“畏强易弱”, 才未将何岐降品。
可见中正“爱憎决于心, 情伪由于己”, 公报私怨, 高下任意。
四是捕风捉影, 听信流言。
由于中正身居朝廷, 而所管辖的州郡则地域广阔, 人物众多, 所以中正对所评定的人物往往是以传闻为据, 不加考察, 这样的评定结果自然不可能公正、平允。
......五是屈服邪恶势力, 不能秉公办事。
总之, 由于西晋选举专重门第, 不重才能,更由于中正徇私舞弊, 趋炎附势, 贪纳贿赂, 公报私怨, 从而导致九品中正制日趋腐败, 并对当时的国家政治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赵坤生先生在“九品中正制与西晋初期政治”一文中也写到“一、“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
关内侯、议郎段灼于武帝践阼不久, 即上疏力陈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九品”的确定权唯由中正一人掌握, 而中正确定品级的唯一依据是“门资”, 根据门资确定品级, 其结果是“据上品者, 非公侯之子孙, 则当之昆弟也”。
二、尚书仆射刘毅认为九品中正制有“八损”, 其核心是“今立中正, 定九品, 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中正”对吏部备用官吏的资格认定有最终决定权, 吏部无法复核审查, 只得听之任之。
所选定的资品也“唯能知其阀阅, 非复辨其贤愚”。
三、太康初年, 朝中权臣卫与司马亮上疏武帝, 指责九品中正制使“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 使天下观望, 唯以居位为贵, 人弃德而忽道业, 争多少于锥刀之末, 伤损风俗, 其弊不细”。
四、时人亦著书立说, 讥讽、针砭九品中正制。
刘《崇让论》称: “官职有缺, 主选之吏不知所用, 但案官次而举之。
同才之人先用者, 非势家之子, 则必有势者之所念也。
观在官
之人, 政绩无闻, 自非势家之子, 率多因资次而进也。
”王沈《释时论》载: “当斯时也, 岂计门资之高卑, 论势位之
轻重乎?……谈名位者以谄媚时势, 举高誉者因资随形。
”1总之,在九品中正制的问题研究上,以上研究只是其冰山一角,九品中正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但异中有同,在以后的研究中,对于九品中正制,我们还可以朝着其他方向进行研究,相信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
1参考文献
张旭华《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及其作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1月
赵坤生《九品中正制与西晋初期政治》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晋书》卷四八《段灼传》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晋书》卷四十四《华恒传》
《晋书》卷六十《张辅传》
《晋书》卷八十九《刘沈传》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
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
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
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
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田余庆《东晋的门阀制度》
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