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张友松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翻译家张友松研究综述

作者:王璐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11期

【摘要】张友松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职业翻译家,译有多部作品,影响最深远的译作是其对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作品的译介,其译本经典传神,畅销多年,为外国文学尤其是马克·吐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章对翻译家张友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期为后续从事有关张友松的翻译研究奠定基础。

【关鍵词】张友松;翻译;现状

一、引言

张友松(1903-1995),著名翻译家,一生命途多舛,期间遭遇了“文革”的迫害,侥幸存活,晚年生活困窘,只能靠北京政协和女儿的接济惨淡度日。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在了其所热爱的翻译事业上,翻译作品数量之多,可谓译著等身,然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文革”后虽然得到了平反,张友松却没能恢复之前的名声和待遇,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事翻译工作,直到1995年在成都病逝。

二、张友松翻译研究现状

张友松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翻译界曾与曹靖华、傅雷、汝龙等齐名,但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历史原因,张友松的翻译活动鲜少有人问津。笔者在中国知网搜集到的相关文献也只有11篇左右,其中有研究张友松本人及其翻译活动的文献(如张立莲,1995;曾伯炎,1998;翟广顺,2013;李平、何三宁,2015),也有对其译作进行研究的文献(如魏先军,2008;胡晓晓,2011;张雅琴,2013;黄玉霞,2014;等)。本文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张友松本人及翻译活动研究

有关张友松本人的文章有两篇。一篇为张友松的女儿张立莲在其逝世后的同一年发表的《怀念我的父亲张友松》(1995)一文,讲述了她父亲一生的经历和对翻译工作的坚持不懈,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哀悼。另一篇是摘自1998年4月8日的《羊城晚报》,是曾伯炎写的《文人生前生后文》中的一篇,名为《翻译家张友松穷死成都》,爆出了老翻译家张友松生活困窘,晚年病逝于成都一间旧屋的消息,令人倍感惋惜与震惊。

有关张友松翻译活动的文章,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只搜到两篇。一篇是翟广顺的《张友松在青岛的教学及世界名著翻译活动——纪念张友松诞辰110周年》(2013),文章介绍了张友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