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三一文库()〔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油漆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油漆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0范围该作业指导书描述了的油漆厚度检验过程和验收方法。

2.0最终检验员负责油漆的湿膜厚度检验,和干膜厚度检验。

3.0湿膜厚度检验:膜厚度测厚仪的优点在于可以在涂覆过程中检查和改正不适当的涂膜厚度。

如果涂覆者知道了湿膜厚度,当以此数据乘以涂料固体份的体积百分率,就可估算出干膜厚度。

干膜厚度(μm)=湿膜厚度(μm)*涂料固体分(体积%)。

湿膜厚度的测定,只是保证干膜膜厚的辅助手段,由于干、湿膜比例变化很大,仅用湿膜厚度估算干膜厚度,会带来偏差,评价总厚度,还是以干膜厚度为准。

3.1设备:湿膜厚度梳规3.2测量方法:把试板固定在一合适的水平基础上,这样在测定漆膜过程中试板就不会产生移动或跳动,将该仪器放在待测厚度湿膜上,使其最小读数在顶部,而仪器偏心轮和湿膜之间最大间隙正好在湿膜上方,然后将其向前滚动半周(180°)并反方向重复滚动半周(180°)后移动,检查仪器中央轮缘与湿膜表面首先接触的位置,读出读数并计算平均值成为一个读数。

当使用每个标度的线性中心区段,即使用标度总量程的80%左右的区段,精度最高。

3.3抽样比例:湿膜厚度是参照数值,用于油漆工艺认证和过程监视。

常规油漆不定期巡检。

工艺认证时每批抽检一个。

3.4检验记录:油漆湿膜厚度巡检记录。

4.0干膜厚度检验4.1设备:易高345超声波膜厚检测仪。

4.2测量方法:校正错误处理:如果在校正中显示屏上出现1Err表明校正没有正确的进行,可能是不正确的基材、数值和单位造成的,按θ键可以消除错误信息,仪器会自动恢复到工厂校正模式,请重新进行校正即可。

光滑表面校正:放置探头在裸露金属上,等到有读数显示,然后把它打开。

按“0”键把显示复0。

紧密贴近裸露金属放置校准膜片,然后读数。

按+和-键来调节显示值到测试箔值。

按θ键来确定这次校验或等待7秒让仪器自动确定已被校准。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喷漆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提供一套详细的作业指导和检验流程。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喷漆件的检验工作,旨在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二、检验目的本次喷漆件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喷漆件的外观质量、涂层附着力和耐久性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三、检验范围本次喷漆件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喷漆件表面是否有划痕、气泡、颜色不均匀等缺陷。

2. 涂层附着力检验: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检测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3. 耐久性检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测试喷漆件在不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1. 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放大镜、光源等设备进行检验。

2. 涂层附着力检验:使用划格试验仪、剥离试验仪等设备进行检验。

3. 耐久性检验:使用气候箱、盐雾试验箱等设备进行检验。

五、检验方法和步骤1. 外观检验:a. 准备喷漆件样品,确保样品干燥、无污染。

b. 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喷漆件表面是否有划痕、气泡、颜色不均匀等缺陷。

c. 使用光源照射样品,观察喷漆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

d. 根据相关标准,对喷漆件的外观质量进行评定。

2. 涂层附着力检验:a. 准备喷漆件样品和划格试验仪。

b. 使用划格试验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划格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c. 根据试验结果,评定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3. 耐久性检验:a. 准备喷漆件样品和气候箱。

b. 将喷漆件样品放入气候箱,设置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参数。

c. 取出样品,进行外观检验,记录喷漆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d. 根据检验结果,评定喷漆件的耐久性。

六、检验结果评定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喷漆件的外观质量、涂层附着力和耐久性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七、检验报告完成喷漆件检验后,应编写检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检验项目和范围的说明。

粉末涂料的检验讲解

粉末涂料的检验讲解

电气强度
本方法是测试粉末涂料涂层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连续均匀升压的方 法对涂膜施加交流电压直至击穿,击穿电压值与涂膜厚度之比即为 击穿强度,也称为电气强度。
测定方法:
( 1 )按照粉末涂料产品标准的要求在钢板上制备涂膜,膜厚为 250~300μm。
十二、贮存稳定性
贮存稳定性是粉末涂料在一定条件下贮存后,始终保持其物理和化 学性能的能力。 测定方法: (1)称取45g粉末涂料试样,装入玻璃瓶中,在粉末涂料上面放置 铝质小盘,并称取150g钢丸球放置铝质小盘上,并密封玻璃瓶。同 时准备足够数目的玻璃瓶,以便测定它们的可喷涂性和其他要检验 的性能。 (2)将封好的玻璃瓶放进(50±5)℃的烘箱中。 (3)每隔24h或规定时间,取出检查其结块情况
抗切穿性
本方法是测定粉末涂层在一定负荷下的抗切穿强度。 测定方法: (1)按粉末涂料试样的产品标准规定在上述钢板上制备涂膜,膜厚 为250~300μm。 (2)将试样夹紧在仪器上,试样伸出约100mm。将钢琴线放在试 样,线两端卡紧在挂具上。挂具的本体重量为 0.5kg ,总负荷可为 5N、10N、20N、50N或100N,试验施加的负荷按产品标准的要求 选择。 (3)在钢琴线与基座之间施加 100V直流电压,使之与信号装置相 连。
(4)将装好试样的装置放在循环通风的干燥箱内,从30~40℃开始, 以50~60℃/h的速度升温。测温点尽可能靠近涂层产生切穿处,当信 号装置指示出涂层被破坏时,应当立即记下表示的温度值。
弯曲开裂性
本方法是测试粉末涂层受弯曲作用后是否开裂。 测定方法: (1)按粉末涂料试样的产品标准要求,在上述尺寸的紫铜条上制备 涂膜,膜厚为400~450μm。 ( 2 )将装备好涂膜的试样浸在( 20 ± 2 ) ℃ 的水中,至少稳定 20min ,取出后放入夹套中,用弯形扳手将试样弯曲至 115 ,每个 试样弯曲5点,用10倍放大镜观察弯曲处有无裂纹或开裂。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检验是确保喷漆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喷漆件检验的五个部份,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涂层厚度检验、粘附力检验和耐腐蚀性检验。

每一个部份将分为三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外观检验:1.1 表面平整度:检查喷漆件表面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麻点等缺陷,使用手触或者目视检查。

1.2 颜色一致性:比较喷漆件与标准样品的颜色是否一致,使用专业的颜色比较仪进行检验。

1.3 涂层厚度均匀性: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检测喷漆件不同区域的涂层厚度,确保涂层均匀。

二、尺寸检验:2.1 外形尺寸: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或者投影仪,测量喷漆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2.2 孔径尺寸:使用孔径测量仪测量喷漆件的孔径尺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3 几何形状:使用三坐标测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测量喷漆件的几何形状,如曲率、平直度等。

三、涂层厚度检验:3.1 涂层总厚度: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测量喷漆件的总涂层厚度,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3.2 底漆厚度:使用底漆厚度测量仪测量喷漆件底漆的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3 面漆厚度:使用面漆厚度测量仪测量喷漆件面漆的厚度,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四、粘附力检验:4.1 剥离测试:使用剥离试验机进行剥离测试,评估喷漆件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

4.2 砂纸磨损测试:使用标准砂纸对喷漆件进行磨损测试,评估涂层的耐磨性和粘附力。

4.3 冲击测试:使用冲击试验机对喷漆件进行冲击测试,评估涂层的粘附力和耐冲击性。

五、耐腐蚀性检验:5.1 盐雾测试:将喷漆件置于盐雾测试箱中进行测试,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5.2 湿热循环测试:将喷漆件置于湿热循环测试设备中进行测试,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5.3 腐蚀性液体测试:将喷漆件置于不同腐蚀性液体中进行测试,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结论:喷漆件检验的五个部份,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涂层厚度检验、粘附力检验和耐腐蚀性检验,对于确保喷漆件质量至关重要。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喷漆件检验作业的目的是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提供给客户高质量的产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喷漆件的检验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汽车零部件、家具、电子产品等。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1. 外观检验灯:用于检查喷漆件的外观质量,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

2. 测厚仪:用于测量喷漆件的涂层厚度,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 涂层硬度计:用于测试涂层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4. 放大镜:用于检查细微缺陷,如气泡、划痕等。

5. 温湿度计:用于记录检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四、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校准。

b. 清洁检验区域,确保无尘、无污染。

c.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和相应的标准文件。

2. 外观检验a. 将喷漆件放置在外观检验灯下,检查颜色是否均匀、无色差。

b. 检查喷漆件的光泽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c. 使用放大镜检查喷漆件表面是否有气泡、划痕、污渍等缺陷。

d. 检查喷漆件的平整度,确保没有凹凸不平的情况。

3. 涂层厚度测量a. 使用测厚仪对喷漆件的涂层进行测量,记录测得的厚度值。

b. 将测得的厚度值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

4. 涂层硬度测试a. 使用涂层硬度计对喷漆件的涂层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b. 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确保其符合要求。

5. 检验结果记录a. 将所有的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格中,包括外观检验、涂层厚度测量和涂层硬度测试的结果。

b. 如有不合格项,记录不合格项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六、注意事项1. 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喷漆件。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4. 检验记录应保存并归档,以备后续追溯和分析。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检验是在创造过程中确保喷漆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喷漆件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方法、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检验记录和结果分析等五个部份。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规范,确定喷漆件的检验标准,包括颜色、涂层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1.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检验标准,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如喷漆件厚度测量仪、颜色比对板、附着力测试仪等。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定义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标准和设备要求,制定适合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步骤、检验顺序和检验要点等。

确保检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二、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对喷漆件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涂层表面平整度、颜色一致性、气泡、划痕等方面的评估。

2.2 厚度测量:使用喷漆件厚度测量仪,对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确保涂层厚度符合要求。

2.3 附着力测试:使用附着力测试仪,对涂层的附着力进行测试,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达到标准要求。

三、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3.1 涂层厚度不均匀:可能导致颜色差异和涂层容易剥落。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喷漆设备的喷涂参数、增加涂层的干燥时间等。

3.2 涂层表面浮现气泡:可能由于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成份或者涂装过程中的温度不适宜。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涂料配方、控制涂装环境温度等。

3.3 涂层附着力不良:可能由于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或者涂装过程中的污染等原因。

处理方法包括改进基材表面处理工艺、加强涂装过程中的清洁措施等。

四、检验记录:4.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个喷漆件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外观评估、厚度测量值、附着力测试结果等。

4.2 记录缺陷情况:对于发现的缺陷,详细记录缺陷的位置、类型和程度等信息,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4.3 记录处理措施:对于发现的缺陷,记录采取的处理措施,并评估处理效果。

五、结果分析:5.1 缺陷统计:根据检验记录,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缺陷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况。

涂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2、检测抽样、取样作业指导书3、体质颜料的检测规范4、助剂检测规范5、乳液检测规范6、固含量测定检测规范7、乳液的冻融性8、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测定指引9、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测定指引10、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测定指引11、PH值测定指引12、包装罐检测规范13、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14、成品检测规范15、涂料粘度的测定指引16、涂料细度的测定指引17、漆膜一般制备方法指引18、乳胶漆施工性测定指引19、遮盖力的测定指引20、乳胶漆干燥时间测定指引21、漆膜耐洗刷性测定指引22、反射率测定指引23、折射率检测规范24、色浆检测指导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1.0 目的确保原辅物料之性能符合公司要求。

2.0 适用范围公司内所使用的原辅物料3.0 检验依据3.1 相关的检测指引、检测规范3.2 《原材料检测指标》3.3 客户提供的检测指标4.0 作业内容4.1 仓管人员依供应商《送货单》收点无误后,将物品放入待检区,并及时通知质检员进行进料检验,(若为新材料,仓管员首先通知主管对材料编号,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交与技术部,技术部根据其提供的性能指标检测,合格的需将其留样做标准样板)。

4.2 质检员接到《验收入库单》后,对来料的包装进行检查后,根据《检测抽样作业指导书》随机抽样,然后根据《原材料检测指标》规定检查内容进行检验。

4.3 将检验结果填入《进货验证记录表》内,作出判定,作好标识。

4.4 判定不合格之原物料,参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理。

4.5 若有客户提供之检验规格,则依与客户协议内容执行。

5.0免检条件5.0.1不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的。

5.0.2公司尚未具能力检验的,但需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或产品规格(标准)即特性数据。

检测抽样、取样作业指导书(2)1.0 目的对待检品规定适当的抽样、取样检验标准,以达到控制整批产品品质的目的。

2.0 范围适用于所有进料、制程与成品检验。

3.0 内容3.1 基本标准采用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GB3186—1982(1988)《涂料产品的取样》。

粉末来料检验指导书

粉末来料检验指导书

1.0目的对我司外购粉末涂料提供一个验证的依据、验证采购粉末涂料相关特性及外观质量符合我司规定要求。

2.0 范围:适用于我司所有外购粉末的来料检验。

3.0 定义:3.1粉末:指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态的一种涂料,参见图1。

3.2涂层:指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涂于金属、织物等基体上的薄层。

3.3喷粉:指由供粉系统借压缩空气、将气体送入喷枪、在喷枪前端加有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由电晕放电、产生密集的电荷、粉末由枪嘴喷出、构成回路形成带电喷料粒子、然后在工件上获得一定厚度的涂层。

3.4质量:一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所潜在需求的程度。

4.0测量仪器膜厚仪、光泽度仪、色差仪、百格架、抗冲击仪,参见图2。

版本 修改内容 制作/修改 审批生效时间 版本 修改内容 制作/修改 审批生效时间图2百格架色差仪光泽度仪模厚仪抗冲击仪图15.0 引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客户标准、公司内部标准DKBA04500013 金属零组件粉末喷涂质量要求B→华为。

DKBA04000004 有机涂料质量要求-B→华为。

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涂覆层技术条件→中兴GB/T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6.0 检验步骤6.1报告检查6.1.1检查供应商每批次粉末来料对应批次的出货检验报告。

6.1.2检查供应商来料时是否每批次都有提供该批次的打板试片、试片上的信息是否与粉末箱体标识信息能一一对应。

6.2外观检验6.2.1目视检查时,粉末涂料应颗粒均匀、干燥,无结团、受潮、夹杂脏物等不良,参见图36.3特性检验6.3.1硬度测试:按GB/T 6739 测定涂层的铅笔硬度,要求在试样上的涂层不低于2H、参见图4。

6.3.2耐溶性测试: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以1kg压力和1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涂层表面同一位置20 次后,目测涂层表面试样均应无失光、明显掉色等现象、参见图7。

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1.0 共 6 页第 1 页1.目的:规范粉体涂料性能检验方法2.适用范围:所有进料的粉体涂料性能检验3.定义:(无)4.检验项目及方法:一、涂料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6554—86)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表观密度性能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漏斗、量筒(容积为 100ml±0.5ml,内径15mm±5mm)、封板、分析天平:感量0.1g;4.测试方法:4.1 将漏斗垂直放置,其下口在量筒正下方,距离为25—30mm,两者同轴;4.2 将被实验粉末搞松散,用量杯量出110—120ml粉样,用逢板赌住漏斗下口,将粉样倒入漏斗中,迅速放开逢板,让粉样流入量筒,必要时可用小棒松动漏斗内的粉样,以助流出,当量筒装满时,用直尺将表面刮平,用天平称出其中粉末的重量,准确至0.1g;4.3被测材料的表观密度:D = M/V式中:D--表观密度,g/ml;M--量筒中试样的重量,g;V--量筒的体积,ml(规定为100ml);取二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表观密度.5.要求:粉末涂料的表观密度要求为1.30—1.55g/cm3。

二、涂料粒度的测定(GB/T 6554—86)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粒度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试验筛:孔径为180目、分析天平:感量0.1g、密封筛盖、接料盘及软毛刷子;4.测试方法:4.1 称出100g±0.5g粉样,可采用叠筛或单筛筛分;4.2叠筛筛分将选择的一组筛,按孔径大小顺序上下叠置,孔径最小的在下面,粉样倒入最上面的筛中;4.3 单筛筛分: 将粉倒入所选择的最小孔径的筛进行筛分,筛剩物再倒入孔径大一号的筛分中筛分,如此进行直至全部筛子都用上为止; 叠筛或单筛下装接料盘,盖置于其上批准:生效日期:审核:制订: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1.0 共 6 页第 2 页面,筛粉时可用一只手拿着,筛面保持10—20的倾角,用手轻拍筛子,频率为120次/min,每30次把筛子放置水平位置,转90度后用受哦重拍一下筛框或给予周期性的垂直震动,如果粉末不易筛出,可用刷子轻刷筛网下面,筛分时间应依粉末品种,粗细和筛分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当粉料在1min内的透过量少于给料量的1%时,作为筛分的终点,筛分后可将筛或盘及其中的粉料一起称重,再减去筛或盘的重量;4.4 计算出每一个筛上剩流的粉末量占粉样总了量的百分数,并指明叠加重量(盘中粉重)的百分数,该损失不得超过2%,否则应仔细检查称量过程,必要时应重新试验;5.要求:粉末涂料的粒度要求平均30—40um,其中粒度>60um应<10%,粒度<10um应<10%,(砂纹粉末涂料的粒度>60um应<20%,粒度<10um应<10%);三、涂料水平流动性的测定(GB/T 1750-79)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水平流动性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流动性样品压模、热板、秒表:精确到0.2s、水银温度计:0—250 ℃、分析天平:感量0.1g、分规和钢尺;4.测试方法:4.1称取0.8—1.0粉样(完全不含填料时可取0.8),将模套放在下模上,小心倒入粉样并抖平,放上上模,将整套模用虎钳或压床压紧直至上下模与模套没有缝隙为止,取出上下模用顶杆和护罩将模套中试片取出,如试片有明显边刺时,应用刀片小心削去,热板加热并恒定在要求温度下,表面涂薄层脱膜剂,把试片置于热板上并计时,当试片熔融并不能继续流动时,或在规定的时间后,用分规小心测出试片的直径大小,再用钢尺量出尺寸,用两个试片作试验;4.2 以两个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被试材料的水平流动性,单位mm(准确为0.1mm);5.要求:试片在180℃熔化后的直径应为15.2mm。

粉末涂料的检验

粉末涂料的检验

R m
h1 h0
R - 流度系数 m - 流出粉末试样的质量, g; h - 容器内原始粉末试样的 高度,mm; h1 - 流化时容器内粉末试样 的高度,mm。
八、软化温度
软化温度是指粉末涂料刚刚呈现熔化时的温度,单位以℃表示。 测定方法:加热使热板温度达到平衡。选择一种接近待试样品熔点 的已知熔点的材料或用测温仪来检验温杯的指示值。把少量的被测 粉末试样涂布在板上,使其成薄而狭长的粉末带,带长约跨20℃温 度量程,是预期的熔点在该温度范围中心点附近 1min后,把未熔化 的粉末从高温侧向低温侧向刷去,然后把指针调到刚呈现出熔化的 粉末痕迹的验主要是用来评定单涂层或多涂层系在底材受变形是涂膜的 延展性,对漆膜的附着力和柔韧性也有所体现。 测定方法: (1)按产品标准要求涂装试板及干燥,然后再温度(23±2)℃, 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16h。 (2)将试板牢固地固定在固定环和冲模之间,涂层面向冲模。当冲 头处于零位时,顶端与试板。调整试板,使冲头的中心轴线与试板 的交点距板的各边不小于35nm。 (3)开启仪器,使冲头以每秒(0.2±0.1)nm恒速推向试板,使试 板形成涂层朝外的圆顶形,直至达到规定深度或涂层出现开裂或从 底材上分离耐为止。
涂料粉末的流度是评价粉末流化程度的重要参数,它对使用静电粉 末喷涂法和流化床浸涂法进行涂装时的施工性能有重要影响 测定方法:称取粉末涂料试样约250g,放在直径100mm的多孔板的 圆柱形聚氯乙烯容器内,从多孔板底部以200L/h的速度往容器,使 粉末试样流化,并通过容器上的一个直径为 4mm 的空使粉末流出 30s,测定流出粉末式样的质量
十五、浸水后体积电阻率 十六、耐化学药品性 十七、耐溶剂蒸汽性 十八、边角覆盖率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油漆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0 范围该作业指导书描述了的油漆厚度检验过程和验收方法。

2.0最终检验员负责油漆的湿膜厚度检验,和干膜厚度检验。

3.0 湿膜厚度检验:膜厚度测厚仪的优点在于可以在涂覆过程中检查和改正不适当的涂膜厚度。

如果涂覆者知道了湿膜厚度,当以此数据乘以涂料固体份的体积百分率,就可估算出干膜厚度。

干膜厚度(μm)=湿膜厚度(μm)*涂料固体分(体积%)。

湿膜厚度的测定,只是保证干膜膜厚的辅助手段,由于干、湿膜比例变化很大,仅用湿膜厚度估算干膜厚度,会带来偏差,评价总厚度,还是以干膜厚度为准。

3.1 设备:湿膜厚度梳规3.2 测量方法:把试板固定在一合适的水平基础上,这样在测定漆膜过程中试板就不会产生移动或跳动,将该仪器放在待测厚度湿膜上,使其最小读数在顶部,而仪器偏心轮和湿膜之间最大间隙正好在湿膜上方,然后将其向前滚动半周(180°)并反方向重复滚动半周(180°)后移动,检查仪器中央轮缘与湿膜表面首先接触的位置,读出读数并计算平均值成为一个读数。

当使用每个标度的线性中心区段,即使用标度总量程的80%左右的区段,精度最高。

3.3 抽样比例:湿膜厚度是参照数值,用于油漆工艺认证和过程监视。

常规油漆不定期巡检。

工艺认证时每批抽检一个。

3.4 检验记录:油漆湿膜厚度巡检记录。

4.0 干膜厚度检验4.1 设备:易高345 超声波膜厚检测仪。

4.2 测量方法:校正错误处理:如果在校正中显示屏上出现1Err表明校正没有正确的进行,可能是不正确的基材、数值和单位造成的,按θ键可以消除错误信息,仪器会自动恢复到工厂校正模式,请重新进行校正即可。

光滑表面校正:放置探头在裸露金属上,等到有读数显示,然后把它打开。

按“0”键把显示复0。

紧密贴近裸露金属放置校准膜片,然后读数。

按+和-键来调节显示值到测试箔值。

按θ键来确定这次校验或等待7秒让仪器自动确定已被校准。

显示器会闪烁然后重复显示读数。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喷漆件检验是为了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达到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步骤和标准,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喷漆件的检验工作。

二、作业准备:1. 检验设备准备:喷漆件检验所需的设备包括检验灯、放大镜、测厚仪等,确保设备完好并校准。

2. 检验标准准备:根据产品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包括外观缺陷、涂层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3. 检验样品准备:准备要检验的喷漆件样品,确保样品的数量充足且具有代表性。

三、作业步骤:1. 外观检验:a. 使用检验灯和放大镜对喷漆件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划痕、气泡、色差、流挂等缺陷。

b. 根据检验标准,对外观缺陷进行分类和评估,记录缺陷的类型、数量和位置。

c. 根据产品要求,对外观缺陷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不合格。

2. 涂层厚度检验:a. 使用测厚仪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确保涂层的厚度符合要求。

b. 根据检验标准,对涂层厚度进行评估,记录测量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对。

c. 根据产品要求,对涂层厚度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不合格。

3. 附着力检验:a. 使用附着力测试仪对喷漆件的涂层附着力进行测试,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符合要求。

b. 根据检验标准,对附着力进行评估,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对。

c. 根据产品要求,对附着力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不合格。

四、作业记录:1. 检验结果记录:对每个样品进行检验后,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外观缺陷、涂层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数据。

2.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对于不合格的喷漆件,记录不合格原因、数量和处理措施,以便后续追溯和改进。

3. 作业人员签名确认:作业完成后,由作业人员签名确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2. 检验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达到标准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全面的喷漆件检验作业流程和要求,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执行。

二、检验对象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喷漆件的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喷漆件、家具喷漆件等。

三、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检验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准备所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喷漆枪、测厚仪、显微镜等。

c. 检查检验设备的校准情况,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外观检验a. 检查喷漆件的表面平整度,是否有凹陷、起皮、气泡等缺陷。

b. 检查喷漆件的颜色、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c. 检查喷漆件的涂层厚度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漏涂或者过厚现象。

d. 检查喷漆件的边缘是否清晰,是否有溢漆现象。

3. 物理性能检验a. 使用测厚仪测量喷漆件的涂层厚度,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b. 使用显微镜检查涂层的附着力,是否存在脱落或者剥离现象。

c. 使用耐磨性测试仪对喷漆件进行耐磨性测试,确保其耐久性符合要求。

4. 包装和标识检验a. 检查喷漆件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者变形。

b. 检查喷漆件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是否包含必要的信息,如型号、规格、批次号等。

四、检验标准根据不同的喷漆件类型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要求、物理性能要求、包装和标识要求等内容。

五、记录与报告1. 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检验完成后,应编制检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报告应保存至少一年的时间。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喷漆件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检验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等。

2.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针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粉末涂料类进料检验规范

粉末涂料类进料检验规范

粉末涂料类进料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粉末涂料类的来料检验。

2.抽样方法和检验频次
2.1包装检验:全检。

2.2外观检验:每一批都要对随货色板进行确认。

2.3铅含量检验:供方每一批都必须随货提供一份第三方的检测报告。

2.4可靠性检测:每一批都要对供方随货的产品检验报告进行验证确认。

3.检验标准
3.1外观/光泽/触感检验:
对供方随货附送的色板与样品或上下限样品比对判定。

3.2颜色或色号或品牌检验:
3.2.1要求供方提供颜色检测的色值数据报告。

3.2.2将供方随货附送的色板依标准色板比对或与上下限样品比对。

3.3铅含量检验:验证供方随货提供的第三方的检测报告。

3.4可靠性检测:验证供方随货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

3.4.1附着性能:验证供方随货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如百格测试结果)。

3.4.2硬度:验证供方随货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如铅笔硬度测试结果)。

3.4.3耐冲击性能:验证供方随货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如冲击试验测试结果)。

3.5有效期确认:粉末粉料的外包装箱上必须提供供方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的信息。

3.6包装/标签/标示确认:外包装密封完好,标签标识清楚明确,能读取厂家产品名称、
颜色或色号或品牌、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4.检验判定和异常处理
所有项目检验或验证确认合格后,在外包装标签上贴上ACC绿色标签。

异常时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处理。

5.检验记录
5.1进料检验报表
5.2进行检验履历表。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喷漆件是指经过喷涂工艺处理的零部件或产品,其表面涂层可以提供美观、保护和防腐等功能。

为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检验作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喷漆件检验的相关标准和步骤,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对喷漆件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涂层的颜色、光泽度、平整度、附着力等指标。

2. 厚度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3. 耐腐蚀性检验:通过将喷漆件暴露在盐雾环境中,观察其耐腐蚀性能,以评估其质量。

4. 硬度测试:对喷漆件进行硬度测试,以确定其硬度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5. 化学性能检验:对喷漆件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包括耐酸碱性、耐溶剂性等指标。

三、检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外观检查灯、涂层厚度测量仪、盐雾试验箱、硬度测试仪器、化学性能测试试剂等。

2. 外观检验:使用外观检查灯对喷漆件进行仔细检查,记录涂层的颜色、光泽度、平整度等指标。

3. 厚度测量: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4. 耐腐蚀性检验:将喷漆件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暴露一定时间后取出,进行外观检验和厚度测量,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5.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测试仪器对喷漆件进行硬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6. 化学性能检验: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试剂对喷漆件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记录测试结果。

四、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一项检验的结果,包括外观检验、厚度测量、耐腐蚀性检验、硬度测试和化学性能检验的结果。

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设备、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五、检验结果评估根据检验记录,对每一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喷漆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检验结果与标准值一致或在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如果检验结果超出标准值或不在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为不合格。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油漆检验指导书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编号: IPQC-JYZD-6-2009批准:宋宗强油漆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汽车零部件及总成产品的油漆涂层的检验内容与技术要求。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自制件及所有外委、外协制件的油漆涂装质量检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引用的标准在青汽WindChill系统中可以查阅。

Q/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Q/CAYT-13.1-2008 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第1部分:载货汽车驾驶室GB/T 6739-2006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3检验条件3.1检验环境检验在生产现场的检验工位进行。

当异地检验存在争议时,选用的检验场地应符合下述条件: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室外多云的自然光或者与上述光线条件相近的,室内适当亮度的日光灯光,且场地周边不得有影响检验的其他光源反射。

3.2检验人员检验人员辨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

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得到授权。

3.3检验仪器及量检具3.3.1检验仪器:漆膜测厚仪、光电光泽仪、DOI值测定仪、便携式漆膜硬度计等。

3.3.2量检具: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面刀片等。

3.3.3所有仪器及量检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14检验内容4.1表面油漆涂层质量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颗粒、流痕、缩孔、起皱、桔皮、杂漆发花、擦伤划痕、砂纸纹、遮盖不良、补漆雾圈、生锈、气泡、坑包、开裂脱落、涂层不干、底材凹凸、胶条堆积等外观缺陷,并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鲜映性、光泽参数等。

第一章 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DOC)

第一章  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DOC)

第一章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第一节粉末涂料性能检验一、取样二、粒度(一)筛余物(二)激光粒度仪对粉末涂料的粒度的测定(三)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三、在容器中状态四、密度(一)表观密度的测定(二)装填密度的测定五、安息角六、流出性七、粉末涂料流动性八、不挥发物含量九、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十、软化温度十一、熔融流动性(一)水平流动性(二)倾斜流动性十二、胶化时间十三、爆炸下限浓度十四、贮存稳定性十五、粉末涂料的电性能(一)粉末涂料的介电常数(二)电荷/质量比(q/m)十六、沉积效率十七、粉末涂料相容性十八、粉末雾化及输送特性十九、重金属含量的测试二十、粉末涂料及涂层的热特性测定第二节粉末涂层性能检验一、标准试板底材及处理二、涂膜制备三、涂膜厚度四、粉末涂料的固化条件测试(一)炉温跟踪仪测试粉末涂料固化温度的方法(二)粉末涂料固化时间的测定(三)粉末涂料固化程度的测定五、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六、边角覆盖率七、涂膜外观八、光泽九、色差十、柔韧性十一、弯曲试验十二、附着力(划格法)十三、硬度(一)铅笔硬度(二)划痕硬度(三)压痕硬度十四、杯突试验十五、耐冲击性十六、耐湿热性十七、耐中性盐雾性能十八、耐液体介质性十九、耐水试验二十、耐人工气候老化性二十一、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二十二、有色涂膜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二十三、涂层气孔率(均匀性试验)二十四、抗割穿性二十五、耐溶剂擦试性测定(一)手工擦拭法(二)仪器擦拭法二十六、耐磨性(一)橡胶砂轮磨擦法(二)耐磨性(落砂法)二十七、耐冷热交变性二十八、涂层电性能(一)体积电阻、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表面电阻率(二)电气强度的测定二十九、管道用环氧粉末涂层测试(一)涂层耐冲击性能1.钢质管道内涂层冲击性能2.钢质管道外涂层的抗冲击性能3 双层环氧粉末涂层的抗冲击性能试验(二)撬剥法测附着力(三)耐阴极剥离试验1.耐阴极剥离测定2. 弯曲后涂层耐阴极剥离试验(四)涂层的孔隙率(五)涂层的抗弯曲性1.单层环氧涂层的抗弯曲性2.双层环氧粉末涂层的抗弯曲性能试验(六)涂层的耐化学腐蚀性测定(七)双层环氧粉末涂层的耐划伤性能试验三十、聚乙烯涂层性能检验方法(一)聚乙烯涂层耐化学介质腐蚀试验方法(二)氧化诱导期测定方法(三)聚乙烯涂层压痕硬度检验方法(四)聚乙烯耐紫外光老化检验方法(五)聚乙烯涂层剥离强度检验方法三十一、阻燃性试验(一)酒精喷灯燃烧试验方法(二)酒精灯燃烧试验方法第二章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固化促进剂性能检验第一节环氧树脂性能检验一、环氧树脂、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高氯酸法)二、环氧值的测定(盐酸丙酮法)三、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四、易皂化氯(有机氯)的测定五、环氧树脂无机氯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无机氯六、透明液体以铂一钴颜色等级评定颜色七、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八、取样九、外观十、环氧树脂中不溶物(胶粒)的测定十一、环氧树脂中残留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十二、羟基含量十三、粘度第二节线型酚醛及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性能检验一、线型酚醛及甲酚甲醛环氧树脂的游离酚的测定二、游离醛的测定第三节酯环族环氧化合物、环氧化聚烯烃性能检验一、外观二、环氧值三、熔点四、色泽第四节环氧型粉末涂料用固化剂、固化促进剂性能检验一、双氰胺性能检验(一)双氰胺含量的测定(二)加热减量的测定(三)灰分的测定(四)钙含量的测定(五)杂质沉淀试验二、酸酐的检验(一)外观(二)熔点(三)熔融粘度(四)含量的测定三、二酰肼性能检验(一)外观(二)熔点(三)差热分析四、酚醛、酚羟基树脂性能检验(一)外观(二)软化点(三)游离酚(四)游离醛(五)羟基当量检验方法五、咪唑检验方法(一)外观(二)熔点(三)活化温度第三章聚酯树脂及其固化剂性能检验第一节聚酯树脂及相关材料性能检验一、外观的测定二、聚酯树脂中无机填料的检验三、颜色的测定四、酸值的测定五、羟值的测定六、环球软化点的测定七、胶化时间的测定八、玻璃化温度的测定九、异氰酸酯含量的检测十、碘值的测定十一、甲氧基含量的测定十二、溴化物的测定十三、胺含量的测定十四、熔融粘度的测定十五、密度的测定(一)表观密度的测定(二)密度的测定十六、熔点的测定十七、挥发份的测定十八、环氧当量的检测十九、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二十、环氧氯丙烷残留物的测定第二节羧基聚酯树脂(环氧基型)固化剂的性能检验一、环氧树脂的测定二、环氧油的测定三、TGIC及其同系物的测定四、多元苯甲酸缩水甘油酯的测定五、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树脂的测定六、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测定第三节羟烷基酰胺(HAA)的性能检验一、N,N,N’,N’-四[β-羟乙基]己二酰胺型固化剂(一)外观(二)主体化合物含量(三)羟当量(四)挥发份(五)熔程测定二、N,N,N’,N’-四[β-羟丙基]己二酰胺型固化剂三、不知化学结构的羟烷基酰胺复合物型固化剂第四节羟基聚酯树脂固化剂的性能检验一、异氰酸酯固化剂的测定二、四甲氧基甲基甘脲类固化剂的测定三、酸酐固化剂的测定第五节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检验一、碘值二、熔点或熔程三、熔融粘度四、胶化时间第四章丙烯酸树脂及其固化剂性能检验第一节丙烯酸树脂性能检验一、外观二、色泽三、软化点四、环氧值五、酸值六、羟值七、熔融流动指数八、熔融粘度第二节丙烯酸树脂型粉末涂料用固化剂性能检验一、羧基丙烯酸树脂用固化剂二、羟基丙烯酸树脂用固化剂第五章粉末涂料助剂性能检验第一节助剂性能的通用检验方法和手段一、环氧值、环氧当量的换算二、羟值、羟当量的换算三、酸值、酸当量的换算四、环球软化点的测试五、粘度的测试(一)涂4杯粘度计粘度的测试(二)旋转式粘度计粘度的测试六、微机熔点仪熔点的测试七、用MB35卤素水分测定仪进行含固量(或挥发分)的测试第二节各种助剂的性能检验一、流平助剂的测试(一)液态流平剂的检测(二)专用固态流平剂的检测(三)通用固态流平剂的检测二、润湿、消泡和流动助剂的测试(一)润湿促进剂的检测(二)安息香的检测(三)流动助剂的检测三、消光助剂的测试(一)双官能团消光固化剂的检测(二)蜡类消光剂的检测(三)与固化剂作用的消光固化剂的检测(四)混合固化剂型消光固化剂的检测四、美术型助剂的测试(一)浮花剂和斑纹剂的检测(二)砂纹剂的检测(三)皱纹剂(绵绵漆)的检测五、抗氧剂的测试(一)胺类抗氧剂的检测(二)单酚类抗氧剂的检测(三)多酚类抗氧剂的检测(四)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检测(五)硫代酯类抗氧剂的检测六、光稳定剂的测试(一)水杨酸酯类光稳定剂的的检测(二)苯甲酸酯类光稳定剂的的检测(三)氰基丙烯酸酯类光稳定剂的检测(四)二苯甲酮类光稳定剂的的检测(五)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的检测(六)三嗪类光稳定剂的的检测(七)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的检测七、其它助剂的测试(一)抗划伤剂的检测(二)增电剂的检测(三)疏松剂的检测(四)涂膜增韧剂的检测第六章颜填料性能检验第一节无机颜料性能检验一、颜料颜色的比较二、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三、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四、水溶物测定(一)冷萃取法(二)热萃取法五、筛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六、水萃取液酸碱度的测定七、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八、水悬浮液电导率的测定九、吸油量的测定十、遮盖力测定法十一、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十二、颜料耐光性测定法十三、颜料在烘干型漆料中热稳定性的比较十四、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第二节有机颜料性能检验一、颜料颜色的比较二、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三、颜料在105 ℃ 挥发物的测定四、水溶物测定五、筛余物的测定六、吸油量的测定七、颜料耐光性测定法八、颜料耐候性测定方法九、颜料在烘干型漆料中热稳定性的比较十、耐水性的测定十一、耐酸性的测定十二、耐碱性的测定十三、耐溶剂性的测定十四、耐油性的测定十五、耐石蜡性的测定第三节填料性能检验一、白度的测定二、平均粒径的测定三、比表面积的测定五、筛余物的测定六、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七、吸油量的测定八、烧失量的测定九、沉降体积的测定十、表观密度的测定第四节珠光颜料性能检验一、外观的测定二、珠光光泽的测定三、颜色的测定(一)目测法(二)仪器法四、粒度分布的测定(一)显微镜法(二)粒度分布仪法五、杂质含量测定六、105℃挥发物的测定七、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八、水悬浮液电导率的测定九、吸油量的测定第五节金属效应颜料性能检验一、金属效应颜料本身性能的检测二、金属效应颜料在粉末涂料体系中的检测第六节纳米颜填料性能检验一、平均粒度的测定二、比表面积的测定三、团聚指数的测定四、白度的测定五、105℃挥发物的测定六、水悬浮液pH值七、堆积密度的测定第七章常用国际检验方法第一节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检验方法一、测定热固性粉末涂料胶化时间的试验方法标准二、测定热固性粉末涂料斜板流动性的试验方法标准三、粉末涂料光学性能评定指南四、粉末涂料粒径测量意义指南五、测定粉末涂料比重的试验方法标准六、测定粉末涂料遮盖力的试验方法标准七、测定粉末涂料边角覆盖率的试验方法标准八、测定过度烘烤对有机涂层的影响的推荐方法标准九、测定金属基材上有机涂层抗压痕和粘连的试验方法标准十、涂层抗石击性试验方法标准十一、测定有机面漆耐洗涤剂性的推荐方法标准十二、木底材上有机涂层的抗粘连性的试验方法标准十三、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涂层的性能的评定的试验方法标准第二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检验方法一、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二、气体比较比重仪法测定密度(仲裁法)三、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四、爆炸下限的计算五、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特性的测定六、在给定温度下热固性粉末涂料胶化时间的测定七、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八、热固性粉末涂料贮存稳定性的评定九、取样十、沉积效率的测定十一、斜面流动性试验十二、相容性的测定十三、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径十四、术语第八章仪器分析检验方法第一节红外光谱分析一、红外光谱分析方法二、各基团红外光谱吸收峰(一)甲基(二)亚甲基(三)苯环振动(四)苯环上的取代基(五)羟基(六)羧基(七)醚基(八)胺基(九)酰胺基(十)异氰酸酯基和氰基(十一)环氧基(十二)粉末涂料部分常见基团红外吸收带三、用红外光谱图分析树脂四、各种树脂的红外光谱测试的谱图及解析(一)环氧树脂(E-12)(二)酚醛环氧树脂(三)酚羟基树脂(四)聚氨酯粉末涂料用羟基型聚酯树脂(五)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用多羧基型聚酯树脂(六)(纯)聚酯粉末涂料用羧基型聚酯树脂(七)丙烯酸树脂五、用红外光谱图分析固化剂六、各种固化剂的红外光谱测试的谱图及解析(一)双氰胺(二)取代双氰胺(三)癸二酸二酰肼(四)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五)羟烷基酰胺(HAA)(六)四甲氧基甲基甘脲(七)封闭型多异氰酸酯七、用红外光谱图分析固化机理八、各种类型粉末涂料的红外光谱测试的谱图及解析(一)双酚A环氧树脂与双氰胺的固化机理(二)双酚A环氧树脂与羧基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三)TGIC与多羧基型聚酯树脂固化机理(四)羧基型聚酯树脂与羟烷基酰胺(HAA)固化机理(五)羟基型聚酯树脂与封闭型多异氰酸酯的固化机理第二节裂解色谱质谱分析一、裂解色谱质谱分析方法二、丙烯酸树脂裂解色谱质谱分析三、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四、各种聚酯树脂和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一)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用多羧基型聚酯树脂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二)(纯)聚酯粉末涂料用羧基型聚酯树脂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三)超耐候聚酯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四)聚氨酯粉末涂料用羟基聚酯树脂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五)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甲基化裂解色谱质谱分析第三节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一、环氧粉末涂料玻璃化温度和固化热测试方法二、环氧粉末涂料玻璃化温度测试结果(一)重防腐环氧粉末涂料的玻璃化温度测试结果(二)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玻璃化温度测试结果三、环氧粉末涂层玻璃化温度和固化转化率测试方法四、典型粉末涂层玻璃化温度和固化转化率测试结果(一)重防环氧粉末涂料固化后的涂层(二)聚酯环氧粉末涂料固化后的涂层(三)(纯)聚酯粉末涂料固化热的测试五、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测试方法六、各种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测试结果(一)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测试(二)羟基聚酯树脂玻璃化温度测试(三)酚羟基聚酯树脂玻璃化温度测试(四)丙烯酸树脂玻璃化温度测试七、固化剂熔点或分解温度测试方法八、双氰胺熔化温度、封闭型多异氰酸酯解封闭温度的测试结果(一)双氰胺熔化温度测试(二)封闭型多异氰酸酯解封闭温度测试第四节颜填料分析一、热重分析二、红外光谱分析三、钛白粉、碳酸钙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一)钛白粉(二)碳酸钙四、X光衍射光谱分析五、X光荧光光谱分析六、钛白粉、硫酸钡X光荧光光谱分析测试结果(一)钛白粉(二)硫酸钡第九章粉末涂料产品标准一、HG/T 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二、TB/T 2757-1996 铁路客车零部件用环氧—聚酯粉末涂料技术条件三、QB/T 1896-1993自行车粉末涂装技术条件四、GB/T 6554-2003电气绝缘用树脂基反应复合物第二部分:试验方法电气用涂敷粉末方法五、CJ/T 120-2008给水涂塑复合钢管标准六、GB 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七、JG/T 3045.1—1998铝合金门窗型材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八、JG/T 3045.2-1998钢门窗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九、SY/T 0442-97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内涂层技术标准十、SY/T 0315-2005钢质管道单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十一、Q/CNPC 38-2002埋地钢质管道双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十二、GB/T 23257-2009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十三、JG 3042-1997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十四、GB/T 18593-2001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十五、JT/T 600.1-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1部分:通则十六、JT/T 600.2- 2004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2部分热塑性聚乙烯粉末涂料及涂层十七、JT/T 600.3—2004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3部分热塑性聚氯乙烯粉末涂料及涂层十八、JT/T 600.4-2004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4部分热固性聚酯粉末涂料及涂层附录附录一:试验室用水要求附录二:常用单位换算表附录三:涂-4黏度与其它黏度对照表附录四:不同相对湿度、环境温度下的露点温度/℃附录五:温度换算附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代号附录七:国际相关组织及简称附录八:标准简称附录九:筛子标准附录十:筛网目数和孔径附录十一:目数和微米的换算附录十二:静电喷粉室排风量(抽风量)计算方法附录十三:ASTM D 3451-01粉末涂料检测标准指南附录十四: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981-1992 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膜附录十五、GB15607-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附录十六:铝型材和铝板上的有机涂层附录十七:Qualicoat质量标准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的质量控制规范附录十八:RoHS指令及检验方法附录十九:环氧树脂的分类、型号和命名。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检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漆件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检验工作。

一、检查外观质量1.1 确保表面平整:检查喷漆件表面是否存在凹凸不平或者气泡等缺陷,确保表面平整。

1.2 检查颜色一致性:检查喷漆件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避免浮现色差。

1.3 检查涂层厚度: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器检查涂层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二、检查涂层附着力2.1 使用划痕测试:在喷漆件表面进行划痕测试,检查涂层的附着力是否良好。

2.2 湿度测试:检查喷漆件在潮湿环境下的附着力情况,确保涂层不易脱落。

2.3 使用拉伸测试:进行拉伸测试,检查涂层在受力情况下的附着力。

三、检查涂层硬度3.1 使用硬度计:使用硬度计测量喷漆件涂层的硬度,确保硬度符合标准要求。

3.2 硬度测试方法:根据涂层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3.3 硬度测试标准:遵循相关硬度测试标准,确保测试结果可靠。

四、检查涂层耐腐蚀性4.1 盐雾测试:进行盐雾测试,检查喷漆件涂层的耐腐蚀性。

4.2 化学耐蚀性测试: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测试,检查涂层对化学腐蚀的反抗能力。

4.3 环境腐蚀测试:将喷漆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检查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五、检查涂层耐磨性5.1 磨损测试:进行磨损测试,检查涂层的耐磨性能。

5.2 磨损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磨损测试方法,如砂轮磨损测试或者磨料纸磨损测试。

5.3 磨损测试标准:遵循相关磨损测试标准,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结论:喷漆件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操作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共6 页第1 页1.目的:规范粉体涂料性能检验方法2.适用范围:所有进料的粉体涂料性能检验3.定义:(无)4.检验项目及方法:一、涂料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6554—86)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表观密度性能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漏斗、量筒(容积为 100ml±,内径15mm±5mm)、封板、分析天平:感量;4.测试方法:将漏斗垂直放置,其下口在量筒正下方,距离为25—30mm,两者同轴;将被实验粉末搞松散,用量杯量出110—120ml粉样,用逢板赌住漏斗下口,将粉样倒入漏斗中,迅速放开逢板,让粉样流入量筒,必要时可用小棒松动漏斗内的粉样,以助流出,当量筒装满时,用直尺将表面刮平,用天平称出其中粉末的重量,准确至;被测材料的表观密度:D = M/V式中:D--表观密度,g/ml;M--量筒中试样的重量,g;V--量筒的体积,ml(规定为100ml);取二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表观密度.5.要求:粉末涂料的表观密度要求为—cm3。

二、涂料粒度的测定(GB/T 6554—86)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粒度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试验筛:孔径为180目、分析天平:感量、密封筛盖、接料盘及软毛刷子;4.测试方法:称出100g±粉样,可采用叠筛或单筛筛分;叠筛筛分将选择的一组筛,按孔径大小顺序上下叠置,孔径最小的在下面,粉样倒入最上面的筛中;单筛筛分: 将粉倒入所选择的最小孔径的筛进行筛分,筛剩物再倒入孔径大一号的筛分中筛分,如此进行直至全部筛子都用上为止; 叠筛或单筛下装接料盘,盖置于其上批准:生效日期:审核:制订: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共6 页第2 页面,筛粉时可用一只手拿着,筛面保持10—20的倾角,用手轻拍筛子,频率为120次/min,每30次把筛子放置水平位置,转90度后用受哦重拍一下筛框或给予周期性的垂直震动,如果粉末不易筛出,可用刷子轻刷筛网下面,筛分时间应依粉末品种,粗细和筛分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当粉料在1min内的透过量少于给料量的1%时,作为筛分的终点,筛分后可将筛或盘及其中的粉料一起称重,再减去筛或盘的重量;计算出每一个筛上剩流的粉末量占粉样总了量的百分数,并指明叠加重量(盘中粉重)的百分数,该损失不得超过2%,否则应仔细检查称量过程,必要时应重新试验;5.要求:粉末涂料的粒度要求平均30—40um,其中粒度>60um应<10%,粒度<10um应<10%,(砂纹粉末涂料的粒度>60um应<20%,粒度<10um应<10%);三、涂料水平流动性的测定(GB/T 1750-79)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水平流动性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流动性样品压模、热板、秒表:精确到、水银温度计:0—250 ℃、分析天平:感量、分规和钢尺;4.测试方法:称取—粉样(完全不含填料时可取,将模套放在下模上,小心倒入粉样并抖平,放上上模,将整套模用虎钳或压床压紧直至上下模与模套没有缝隙为止,取出上下模用顶杆和护罩将模套中试片取出,如试片有明显边刺时,应用刀片小心削去,热板加热并恒定在要求温度下,表面涂薄层脱膜剂,把试片置于热板上并计时,当试片熔融并不能继续流动时,或在规定的时间后,用分规小心测出试片的直径大小,再用钢尺量出尺寸,用两个试片作试验;以两个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被试材料的水平流动性,单位mm(准确为);5.要求:试片在180℃熔化后的直径应为。

四、涂料贮存稳定性的测定1.本方法适用于粉末涂料贮存稳定性的测定;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恒温恒湿箱:温度可控制40℃±3℃、湿度:95%±5%、分析天平:感量、铝盘:直径50mm、胶化时间测定仪;4.测试方法:称取10粉末,倒入未加盖直径为50的铝板上,置于403,95%5%相对湿度的恒温恒湿箱中;经48后,检查粉末结块情况和胶化时间变化情况来确定贮存稳定性;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粉末贮存稳定性情况;5.要求:经48h后粉末涂料应不结块,喷涂后涂膜能达到外观要求。

五、涂料胶化时间的测定(GB/T 16995-1997)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共6 页第3 页1.本方法适用于粉体涂料胶化时间的测量;2.试样:进料的粉体涂料;3.仪器: 秒表:精确到, 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为0-250℃, 量匙:1ml,金属油灰刮刀,搅棒:尺寸为2mm*10mm*150mm,一端削成尖状;热板:表面光滑的黄铜板,厚度为15-20mm,直径为120mm或方形120mm*120mm,侧面正中有直径7mm,深为65mm的孔,供插入温度计用,热板用电炉加热,可用调压器控温,温度能保持±1℃(在热板和电炉之间最好加一块厚度为2mm,尺寸能遮盖电炉面的不锈钢板,以防粉末或涂层掉入电炉内);4.测试方法:热板周围不应有强迫通风,或置于一个高为300mm的三个边围厂成的挡风罩内,热板的升温时间允许至少为30min,热板恒温温度根据要求而定,热板周围涂一薄层脱膜剂,加硅油,硅橡胶溶液,量1ml粉样放在热板上,用刮刀很快将其铺平在直径为50mm的范围内,当粉末融化时开始计时,并用搅棒在熔化树脂中作环状运动,要注意树脂的流动状态,当不能拉丝或不能流动时视为胶化点,即停止计时,用刮刀清除板面上树脂;试验重复3次,每次误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5%;以三次测量的中间值作为胶化时间;5.要求:把加热块升温至规定温度180±1℃,并使其稳定至少10min, 胶化时间15秒以上;六、涂层颜色目视或色差仪测定法1.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漆膜光泽的测量;2.试样: 已喷粉的工件;3.仪器: a、色差仪 b、标准色板4.测试方法:将试样与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在马口钢铁板上制备漆膜,待漆膜实干后,将待试样板与色差板并列放置,并使相应的边互相接触或重叠1/4面积,在大于800XL的天然散射光线下检查,眼睛与样板距离(30--35)cm,观察视线与样板表面接近垂直,待试样板的颜色若在色差板之间或与其中一块色差板等色,或试样与标准颜色无显着差别,即认为符合色差允许范围。

此外,也可以将试样制板后,与标色卡进行比较,标色卡可由生产或使用部门确定;七、漆膜光泽测定法(GB/T 1743--79)1.本方法适用于漆膜光泽的测量;2.试样:喷粉的工件;3.仪器: a、光泽计 b、标准板4.测试方法:测定时,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钮。

预热10分钟后,按下140%的量程选择钮。

拉动样板夹。

将黑色标准板面插入空隙里夹好。

慢慢转动标准旋钮,使表针指示标准板所标定的光泽数。

取出标准板。

插入被测样板。

光泽低于70%时,应按下70%的量程选择钮。

在样板的三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读数准确至1%。

各测量点读数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结果取三点读数的算术平均;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共6 页第4 页每测定五块板后,用标准板校对一次。

标准板宜用擦镜纸或绒布擦,以免损伤镜面。

注意:本法仅在平整性好的表面上测定漆膜光泽才有效。

八、漆膜磁性测厚仪法1.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漆膜厚度的测量;2.试样:喷粉的工件;3.仪器:磁性测厚仪:精确度为;4.测定方法:先将测厚仪在标准样板上调零,接着选择相应的标准值进行校正,在进行测量过程中,取距样品边缘不少于1CM的上、中、下3个位置进行测量,记录其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

九、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6739-1996)1.本方法适用于涂膜硬度的测定;2.试样:已喷粉的工件;3.材料和仪器:一组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其中6H最硬,6B最软,由6H--6B硬度递减.削笔刀.铅笔硬度试验仪.长城牌高级绘图橡皮.400号砂纸;4.测定方法:用削笔刀削去铅笔木杆部分,使铅笔芯呈圆柱状露出约3mm,然后在坚硬的平面上放置砂纸,将铅芯垂直靠在砂纸上画圆圈,慢慢地研磨,直至铅笔尖磨成平面,边缘锐利为止(边缘不得有破脆或缺口).铅笔每使用一次后要旋转180或重磨后再用;手工操作: 把涂漆试件固定于水平面上,握住已削好的铅笔,使其与涂膜成45,用力(此力大小或使铅笔端缘破脆,或梨伤涂膜)以每秒大约1mm的速度向前推进,从最硬的铅笔开始,每级铅笔梨五道1cm的痕,直至找出5道痕都不梨伤涂膜的铅笔为止,此铅笔的硬度即为所测涂膜的铅笔硬度;仪器试验:把涂漆件置于试仪的试件台上,涂漆面朝上,把通过试仪砝码重心的垂调节到通过铅笔端与涂面的交点,把已削好的铅笔装入铅笔夹,使其与涂面成45角,用平码吗把铅笔上的负荷调到使铅笔刚好接触试件,凝紧止动螺钉,使铅笔端离开涂面。

在砝码台上加1kg±的砝码,松开止动螺钉,以使铅笔端与涂面接触.摇动试线衡砝台的移动摇臂,使试件与铅笔端反向移动3mm,移动速度为s;十、附着力的划格法测定(GB/T 9286-1998)1.本方法适用于涂膜附着力的测量;2.试样:已喷粉的工件;3.仪器:划格仪4.测试方法:采用划格法,划格图形每一方向的切割数应是6或11,切割间距1—2mm(其中厚度粉体涂料性能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号:GY-TJ03-02-26 格式号:Q/QX010-2002-40 版本号:共6 页第5 页0—60um,切割间距1mm,厚度60—120um,切割间距2mm);十一、涂层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32-1993)1.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漆膜耐冲击性的测量;2.试样:喷粉的试板应平整、无扭曲,板面无可见裂纹和皱纹;以尺寸为50mm×120mm×mm的马口铁为底板;3.仪器: a、4倍放大镜 b、冲击试验器 c、校正冲击试验器用的金属及金属片;4.测试方法:在23℃±3℃和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将涂漆的试样漆膜朝上平放在铁砧上, 试板受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少于15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少于15mm,重锤借控制装置固定在花筒的高度,按压控制钮,重锤即自由落于冲头,提起重锤,取出试板,记录重锤落于试板的高度,同一试板进行3次冲击试;5.要求: 用4倍放大镜观察,判断漆膜应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等现象。

十二、漆膜的柔韧性测定器法(GB/T1731--93)1.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漆膜柔韧性的测量;2.试样:喷粉的试板应平整、无扭曲,板面无可见裂纹和皱纹;以尺寸为120mm×25(mm的马口铁为底板;3.仪器:a、4倍放大镜 b、柔韧性测定器(直径分别为:1mm,2mm,3mm,4mm,5mm,10mm,15mm)4.测试方法:在恒温横湿条件下,用手将试样漆膜朝上,紧压于规定直径的轴棒上,利用两个大拇指的力量在2--3秒内,绕轴棒弯曲试板,弯曲后两大拇指应对称于轴棒中心线.用4倍放大镜观察漆膜;5.要求:经轴径3mm弯曲后漆膜不产生网裂,裂纹,剥落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